FDP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使纤维蛋白原(因子Ⅰ)转变成纤维蛋白 引起的血液凝固
说明:因启动凝血过程来自血管内皮的损 伤及血源自文库的Ⅻ故称为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
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时,暴露的因子Ⅲ与血 浆中的Ca2+、激活Ⅶ形成Ⅶa 进而Ⅶa因子依次激活Ⅹ,II;
最后使纤维蛋白原(因子Ⅰ)转变成纤维蛋白 引起的血液凝固
血管内膜损伤,因子Ⅻ (接触因子)被激活启动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 浆中者
组织损伤 血管破裂
释放凝血因子Ⅲ(组织凝血 激酶)与血液接触而启动的 凝血过程
凝血类型与相关病症
内源性 心梗、脑梗、静脉栓塞; 细菌、病毒、螺旋体、败 血症; 高热、抗原抗体复合物 休克、缺血、缺氧和酸中 毒等
出 血
感染、恶性肿瘤、血液性疾病、妇产科意外 、创伤及手术等 肝脏疾患、前列腺癌、胰腺癌、病理产科、 原发性 体外循环 以及肺、甲状腺等组织手术和创伤
继发性 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创伤和手术
FDP D-二聚体参考基准范围
FDP : 5 μɡ/ml
D-二聚体 :1 μɡ/ml
FDP、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
在无异常凝血的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纤 溶酶原被激活,相继产生大量纤溶酶,或纤 溶酶抑制物减少,引起高纤溶酶血症,
继而降解纤维蛋白原和水解其他血浆凝血 因子,造成以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为主的低凝 状态, 临床表现为各部位出血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
纤溶酶原激活物多存在于子宫、肺、卵巢 、前列腺、甲状腺以及淋巴结中, 当分娩宫缩刺激及产后按摩子宫时,组织纤 溶酶原激活物大量释放,诱发较强纤溶活动 ,导致原发性纤溶亢进症。产妇死亡率可 高达70%~90%
消耗性TFPI缺乏
肝素抗凝监测 纤溶亢进、DIC、溶栓监测 纤溶亢进、DIC、高凝状态 高凝状态、原发及继发纤溶 高凝状态、原发及继发纤溶 血栓形成、DIC、先天性a2抗纤溶酶缺乏 DIC 血栓形成、原发及继发纤溶
300~600 U/L 1~12 µg/L (100~1000)AU/L 4~43 mg/L 85.55%±27.83% (0.22±0.03)g/L 95.6%±12.8% 66.9±15.4 mg/L 阴性 < 5 mg/L
外源性 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
产科意外(如胎盘早期剥 离、宫内死胎等); 恶性肿瘤或实质性脏器的 坏死等
凝血类型及特性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较复杂
速度较慢,约需数分钟之 久
凝血过程较简单
速度较快,约需数秒钟内 即可完成
常见血栓性疾病
动脉血栓
静脉血栓 弥散性微血管栓塞
原发性纤溶亢进
纤溶酶原激活物
(子宫、肺、卵巢、前列腺、甲状腺以 及淋巴结)
激活纤溶酶 纤溶酶抑制物减少
降解纤维蛋白原 水解其他血浆凝血因子 大出血
纤溶亢进类型
原发性纤溶 继发性纤溶
纤维蛋白原在没有大量转 化成纤维蛋白之前即被降 解 FDP(+)
D-二聚体为(—)或不升 高
纤维蛋白原在转化成大量 纤维蛋白,继而引起纤溶 亢进 FDP(+)
血 液 凝 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 胶状态的过程 本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 可溶的纤维蛋白 可溶性 本质: 纤维蛋白原
不可溶 纤维蛋白
Cover7.gif
电镜下的血凝块
交联纤维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 止血,防止病原体等异物侵袭伤口 不利:阻塞血管
动脉内血栓
静脉内血栓
转下页
3. 动脉血栓常见的疾病:心梗、脑梗、动脉周围病 4. 引发静脉血栓的病因:高龄、肥胖、静脉曲张、长 期卧床﹑骨科手术、恶性肿瘤、创伤(常见肺栓塞 ) 引发DIC的常见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妇 产科疾病、血液性疾病、创伤及手术
5.
6.
7.
肺栓塞的主要病因:静脉栓塞
原发纤溶亢进的病因:肝脏疾患、前列腺癌、胰腺 癌、病理产科、体外循环 以及肺、甲状腺等组织手 术和创伤 FDP、 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 FDP : 5 μɡ/ml D-二聚体 :1 μɡ/ml
抗凝及纤溶因子
项目 蛋白C活性 蛋白C抗原 抗凝血酶III活性 抗凝血酶III抗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 参考值 100.24%±13.18% 102.5%±20.1% 08.5%±5.3% (0.29±0.06)g/L < 1U 先天性TFPI缺乏、 高凝状态、遗传性AT-III缺乏 临床应用 易栓症、先天性PC缺陷症
正常生理止血机制
血管 损伤
血管壁收缩
血小板游向 伤口处
血小板聚集 堵住伤口
纤维蛋白交 联网状止血
正常生理止血机制
血管受损
血管收缩
胶原、微纤维
Ⅻ
Ⅶ
血小板粘附
限制血流
血小板释放
(ADP、、TXA2、PAF、IP3)
凝血酶
血小板聚集成拴 细胞期
(初步止血)
纤维蛋白 血浆期
(加固止血)
血管期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Geneva: WHO; 2002.
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可溶性促凝 物质进入血液,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 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 血因子和血小板, • 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亢进的过程加强 ,导致出血、溶血、 贫血、休克、器官功能障 碍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妇产科疾病
创伤及手术
DIC临床表现
表现 广泛出血
循环衰竭 微循环形成
特征 注射出血、创面渗血
难治性休克、血压降低 累及器官功能障碍
发生率(%) 80-90
50-60 45-50
微血管性溶血
溶血表现
7-33
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 纤溶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溶解示意图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艾滋病 肺疾病 暴力死亡 肿瘤 感染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 化血栓形成 *
5.1 6
9.1
12.6 17.8 28.7
0
5
10
15
20
25
30
*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
†世界范围定义为世界卫生组织区域成员国
(非洲、美洲、地中海东部国家、欧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国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
血浆肝素水平 凝血酶时间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抗原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 a2-抗纤溶酶活性 a2-抗纤溶酶抗原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75
–120)mg/L
0 U/L 16~18s
说明:因启动凝血过程的因子Ⅲ来自血管外 的组织,故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经
XII XI IX
HMWK XIIa XIa IXa
外源性凝血途经
组织因子III
凝 血 过 程
VIIa
VII
共同途经
凝血酶原
X II
Xa IIa
I XIIIa IX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XIII
凝血类型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8.
谢谢!
易发DIC的主要病因及发病率
1.感染性疾病 2.恶性肿瘤 3.产科意外 4.创伤及手术
31%-43% 24%-34% 4%-12%
1%-5%
DIC的病因分类
类型 感染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血液性疾病 主要疾病 革兰氏阴性或阳性菌感染、病毒 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 心肌炎等 转移性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 急慢性白血病、溶血性疾病、异 常蛋白血症等 感染流产、死胎滞留、妊娠毒血 症、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 严重软组织损伤、挤压伤综合征 、大面积烧伤、大手术等
FDP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凝血与抗凝纤溶的动态平衡
血管收缩 血小板 凝血因子
细胞抗凝 肝素,TEPI
AI-III,TM-PC
纤溶系统
凝血 系统
抗凝纤 溶系统
动态平衡
凝血因子
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 凝血因子
抗凝及纤溶因子
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水
解的物质,统称纤溶及抗凝血因子
凝血、 纤溶、继发纤溶亢进、原发纤溶亢进
DIC 、 FDP 、 D-二聚体 2. 按部位血栓分几类 3. 动脉血栓常见的疾病 4. 引发静脉血栓的病因 5. 引发DIC的常见疾病 6. 肺栓塞的主要病因 7. 原发纤溶亢进的病因
8. FDP、 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
答 案
1. 名词解释:
凝血: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 过程本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 可溶的纤维蛋白 纤溶: 指由于某些原因,纤溶酶原被激活为纤溶酶,或纤 溶酶抑制物减少,引起高纤溶酶血症。继后降解 纤维蛋白原,水解其他血浆凝血因子,造成以低纤 维蛋白原血症为主的低凝状态。临床表现为各 种部位的严重出血
项 目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指标 继发纤溶亢进指标 DIC形成敏感指标 纤溶亢进指标(原发纤溶亢进,继发纤溶亢 进) FDP(+) D-二聚体(-): 原发性纤溶亢进 FDP(+) D-二聚体(+): 继发性纤溶亢进
FDP FDP + D-二聚体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D—二聚体(+)或显著升 高
常见原发性纤溶亢进疾病
类别 序号 1 疾病 胰腺、前列腺、甲状 腺等手术或挤压时 原因 纤溶酶原激活物增 多(t-PA 、u-PA) 纤溶酶原抑制物减 少活性降低(PAI 、α2-PI)
2
严重肝病、恶性肿瘤 、中暑、冻伤和某些 感染
FDP、D-二聚体形成的机理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单体纤维蛋白
凝血酶 XIIIa
交联纤维蛋白
纤溶酶 纤溶酶
纤溶酶
纤溶酶
E B
H A
X C
Y D
E A
H B
X C
Y D
D-D X Y
多聚体
A E
FDP
血拴及出血常见病因
类别 动脉 血 静脉 栓 DIC 常 见 病 因 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心梗、脑梗 、外周 动脉血栓) 高龄、肥胖、静脉曲张、长期卧床﹑骨科手 术、恶性肿瘤、创伤(常见肺栓塞)
微血管血栓(DIC)
抗凝 纤溶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
1.维持血管的通透性和渗透压;
2.清除血管内由于纤维蛋白沉积引
的堵塞; 3.保持血流通畅
不利:出血
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凝血
血管内膜损伤,胶原纤维与血中因子Ⅻ(接 触因子)作用引起其激活成Ⅻa. ; Ⅻa.依次激活因子Ⅺ ,Ⅷ,Ⅹ ,Ⅱ ;
原发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在没有大量转化成纤维蛋白 之前即被降解
转下页
继发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在转化成大量纤维蛋白,继而引 起纤溶亢进 DIC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进 入血液,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 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 白溶解(纤溶)亢进的过程加强,导致出血、溶血、 贫血 、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FDP: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单体纤维蛋白、 亣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的总称 D-二聚体: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亣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 • 2. 按部位血栓分几类: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弥散性微 血管栓塞
凝血与纤溶途经
凝血
内源性 FIXa FVIII X 凝血酶原 Xa 凝血酶 外源性 FVII 组织因子
纤溶
纤溶酶原激 活物(PA) (-) 纤溶酶原激活 抑制物(PAI)
(-)
组织因子抑制作用 (TPF)
纤溶酶原
纤溶酶
α2 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IC的发病机制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