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dimer’s detection﹚漯河医学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五科讨论内容一、D-dimer定义二、正常范围三、D-dimer形成过程四、D-dimer的检测方法五、D-dimer检测的临床意义一、定义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
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
二、正常范围定性:阴性;定量:小于200μg/L(我院:0-1000μg/L )。
检查介绍: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试验,是间接反映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一个指标。
本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结果判断时须结合临床加以考证。
三、D-二聚体的形成过程生理学背景(2个组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dimer 最大的区别之一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可以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而D-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增高。
在其它一些病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的变化基本平行。
生理学背景纤溶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sis system)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由4种主要部分组成:纤溶酶原(plasmingen)、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gen activator, 如t-PA, u-PA)、纤溶酶(plasmin)、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 antiplas-min)。
D二聚体检测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9 ~15秒(S)
② 活动度(%) 参考范围:80 ~120%
③ 凝血酶原比值(PR)参考范围: 0.82~1.15
④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参考范围:0.85~1.15
凝血四项各项目的报告方式
APTT结果的表示:参考范围:22 ~35秒 (S)
TT结果的表示: 参考范围:14 ~21秒(S) FIB 结果的表示:参考范围2.0 ~ 4.0g/L
1.DVT和PE的排除
D-二聚体检测最大的临床价值是 用于排除DVT和PE。循证医学证实其 VTE和PE的排除性诊断价值。
目前临床结合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 PTP) 同时检测患者D-二聚体浓度,来排除DVT和PE。当PTP评估为 低、中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值为阴性(<0.5mg/L FEU ),即可排除DVT和PE,无需再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 手术持续时间、术前D-二聚体水平影响术后水平。
住院病人D-二聚体检测水平
D-Dimer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对继发性纤
溶有特异性,而继发性纤溶对血栓形成却无特异性,即不
一定导致明显的血栓形成
D-二聚体升高
? 凝血/纤溶 亢进
血栓形成
Brotman DJ研究发现,住院病人检测D-二聚体,有 78%的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临界值(Am J Med 2003;114:276-282)
住院病人D-二聚体检测水平
D-二聚体升高的来源有两条:1.已形成血栓的溶解;2.纤溶 系统激活或亢进。研究发现,住院病人检测D-二聚体,有 78%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临界值。国际血栓与 止血科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用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量化 来确定DIC的病型。比如:以<0.5mg/L FEU为正常值, 升高1-2倍为轻度增高,升高2-5倍为中度增高,升高5-10 倍为重度增高; D-二聚体的升高与血栓风险密切相关。短 期内动态监测D-二聚体不仅对诊断有益,而且可观察病情 的演变及转归。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临床意义D二聚体(D-Dimer)是一种血液中的蛋白质片段,主要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其浓度反映了血液凝块的形成和溶解过程。
D二聚体检测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筛查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一、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D二聚体在VTE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浓度升高可以提示凝血活动增强或溶解功能受损,从而提示VTE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D二聚体的敏感度较高,特异度较低,因此可以作为VTE的初筛指标。
对于怀疑患有VTE的患者,通过检测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帮助初步确定是否存在凝血异常的可能。
如果D二聚体升高,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多普勒、CT肺动脉造影等)来确认VTE的诊断。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用于VTE的治疗监测。
在VTE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期间,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如果D二聚体浓度持续下降,说明抗凝治疗有效;反之,如果D二聚体浓度反弹或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治疗无效或复发。
二、D二聚体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除了VTE的诊断和治疗监测,D二聚体还可应用于其他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1.心脏病:心肌梗死后,血管内膜破裂导致血小板激活和凝血活性增加,D二聚体的浓度通常会升高。
因此,D二聚体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附加指标,帮助评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有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凝血系统活性增加,导致D二聚体的产生和释放增加。
因此,D二聚体可以作为评估肿瘤患者的血液凝块形成风险的指标。
3.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病毒性肺炎等)会导致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激活,D二聚体的浓度常常升高。
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D二聚体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指标。
三、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和局限性尽管D二聚体在VTE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局限性需要考虑。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临床意义D二聚体(D-dimer)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测量可以用于评估血栓形成和血管内皮细胞破坏的程度。
D二聚体水平的测量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诊断中非常重要。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中会释放出纤维蛋白原,进一步引发凝血系统的激活,形成血栓。
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因此它在检测和诊断血栓疾病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DVT和P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因此,D二聚体是一种快速、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可用于筛查患者是否存在血栓。
其次,D二聚体对于判断血管破裂的程度以及出血风险的评估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的水平也可以反映出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程度。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纤维蛋白会被激活,并进一步被降解,产生D二聚体。
因此,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指标。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D二聚体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和恶化相关。
因此,在临床上通过测量D二聚体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D二聚体还在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常常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相关。
一些研究还发现,D二聚体可以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
在肝病中,D二聚体也可以作为严重肝炎和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总之,D二聚体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快速、非侵入性地评估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的程度,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用于评估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病等其他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水平不是特异性指标,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测定
MPA
公
胶乳凝集法:简单快速,但敏感
共 管
性低,定性或半定量。
理 硕
ELISA:敏感性高能定量,操作烦,
士 (
时间长,无法满足急诊要求。
免疫渗滤法:敏感性高、定量、
) 快速、简便。测试范围(0.1-
系 20mg/L),对继发性纤溶亢进有诊
列 教
断价值。
材
参考值<0.3mg/L;接近或
硕
栓治疗时D-二聚体增高,对溶栓治疗很有意义。31%
士
先兆子痫,D-二聚体增高,伴临床症状和胎儿早熟,
(
D-二聚体可协助诊断,指导治疗。乙肝病人(eAg+)
D-二聚体增高并与病情严重度相关。此外在脑血栓,
慢性肾炎等都有不同程度升高。 )
系
列 教
材
MPA
Your site here
D-二聚体和恶性肿瘤的关系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3
公
共
管 理
3. 肺栓塞病人
硕 士
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升高,用
( 组织纤溶酶及激活物(t-PA)治疗
后,D-二聚体迅速升高,可了解
)
系 病人的纤溶状态,对肝素治疗有
列
教 材
指导作用。
MPA
Your site here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4
公
共 4. 冠心病
管 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比急性心绞痛高,AMI患者溶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MPA
公 共
❖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
管
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
理
D二聚体临床意义教学课件ppt
D二聚体升高与心肌炎和心肌病的发病有一定关联,可 能有助于这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详细描述
研究表明,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也可能 升高,主要与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包括D-二聚体、FDP,故D-二聚 体测定、血浆FDP测定可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
03
D二聚体与肿瘤疾病
03
加强跨学科合作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机制,需要加强生
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这种合作将有助于发现新的
治疗靶点和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THANK YOU.
部分研究表明,D二聚体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中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肿瘤细胞 引起的炎症反应、纤维蛋白分解等有关。然而,D二聚体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关联 性较弱,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诊断。
胃癌
总结词
D二聚体升高可能与胃癌有关,但并非直接证据。
详细描述
近期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可能升高,这可能与 肿瘤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纤维蛋白分解等有关。然而,D二 聚体升高与胃癌的关联性尚需进一步确认,仍需结合其他检 查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展望
01 02
加强基础研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机制,需要加强基础研究 ,如基因敲除、蛋白质组学等。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揭示D二聚体的作 用机制和与疾病的关系。
推进临床应用研究
在明确D二聚体的作用机制和与疾病的关系后,需要推进临床应用研 究。例如,开发基于D二聚体监测技术的诊断试剂盒和治疗药物等。
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感 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临床意义及应用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如DIC,各种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肿瘤,妊娠综合症),以及溶栓治疗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
因此,纤维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1.DVT和PE的排除1.D-二聚体检测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如DVT和PE等)。
目前临床结合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 PTP)同时检测患者D-二聚体浓度,来排除DVT和PE。
当PTP评估为低、中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值为阴性(<0.5mg/L FEU),即可排除DVT和PE,无需再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2.PTP评估为高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值为阳性(>0.5mg/L FEU),提示有发展为DVT、PE、DIC等的可能,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3.研究表明,D-二聚体检测结合PTP可使30-35%怀疑有DVT/PE的病人免受进一步检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
其特点是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弥漫性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比FDP更灵敏,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
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3.溶栓治疗的监测1.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
2.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脓毒症
患儿的检验结果能够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其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常见的指标。
D-二聚体是一种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产物,其检测能够反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
解的平衡状态。
在脓毒症中,由于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共同作用,D-二聚体的水平通常
会升高。
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D-二聚体的水平还与脓毒症的
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较高的水平通常与较差的预后有关。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肾脏泌生的多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和释放。
在炎症反应和脓毒症中,降钙素原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研究表明,降钙素原的水平与
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较高水平的降钙素原通常与较严重的脓毒症和不良预
后相关。
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用于脓毒症的诊断、评估和监测治疗效果。
虽然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的辅助诊断和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它们并非特异性指标,其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准确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FXIIIa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表明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
D-二聚体检测对于诊断凝血纤溶系统疾病、溶血栓治疗的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静脉血栓对D-二聚体检测具有高敏感性,但特异性不高,故不能单凭D-二聚体水平升高来诊断静脉血栓。
D-二聚体检测的价值就在于其有高度阴性预测值,主要用于1、排除深静脉血栓;2、排除肺血栓栓塞;3、DIC诊断;4、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D-二聚体检测阴性患者,仍有极少数患者(约2%)伴静脉血栓,其原因是1、血栓体积很小或远端小血栓,放射线/超声检查出现阳性;2、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时间相隔太长(>14天),纤溶活性降低;3、陈旧性血栓。
D-二聚体检测假阴性原因分析
D一二聚体检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素,常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归纳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以下7个方面的因素:1、受检者状态的影响,2、标本采集,3、抗凝剂,4、检测试剂盒和仪器,5、检测方法,6、操作者技术,7、干扰物质
对照上面的影响因素,我们分析出现假阴性的主要原因为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资料显示,D-二聚体检测阴性者,仍有极少数患者(<2%)伴静脉血栓,其原因是血栓体积很小或血栓位于远端小血栓,或为陈旧性血栓,D-二聚体含量太低。
D-二聚体检测只能反应当时机体是否有血栓,不能预测今后是否会发生血栓。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近年由于血栓性疾病的增多,检验医学即时检验(POCT)在免疫测定技术方面,特别是在出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从传统的定性试验,变为简单快速准确定量的即时检验。
金标全定量快速检测对于血栓性疾病的及时准确诊断、以及对溶栓治疗的疗效监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目前,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在排除静脉血栓栓塞(VTE)、DVT和PE。
快速D-二聚体测定已作为DVT诊断的首选项目、早期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较敏感的指标。
这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于低临床概率的排除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D-二聚体的形成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
人体内的纤溶系统,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为维护正常生理状态,在外伤或血管受损的情况下,血栓的形成可防止血液从损伤的血管中流失。
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
r链能把二个含D片断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二聚体。
D-二聚体水平的上升,代表血块在血管循环系统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
下列因素如外科手术、创伤、感染、发炎、怀孕、产后等,也会导致凝血酶的产生使D-D水平的上升。
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因此它既可反映体内存在着血栓或继续形成的状况,又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的指标,因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唯有D-二聚体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对于临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2、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学进展⑴、三P试验:FDP碎片X和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FM复合物的定性试验。
缺点:敏感性差,DIC阳性率30-60%,试验时间长,干扰因素多,采血不顺,溶血均可影响结果,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d2聚体的临床意义
d2聚体的临床意义D2聚体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指标,其测量结果关联着许多疾病的发生和预后。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生理功能、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D2聚体的临床意义。
一、D2聚体的分子结构D2聚体是由两个D-dimer单体结合而成的二聚体,也称为D2二聚体。
D-dimer是血浆中纤维蛋白脱聚产物,在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释放出来。
D2二聚体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约为180 kDa,容易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其半衰期较D-dimer更短。
二、D2聚体的生理功能D2聚体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生理功能,但在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D2聚体的产生对于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液的正常流动起到重要作用。
在疾病状态下,D2聚体水平的升高与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相关。
三、D2聚体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D2聚体水平的升高常见于各种疾病中,如深静脉血栓、肝炎病毒感染、癌症、心脏病、肺炎等。
在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D2聚体的测量可以作为筛查工具,但其敏感性较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一同判断。
在监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过程中,D2聚体水平的下降可以预示病情的好转,而持续升高则是预后不良的风险征兆。
四、D2聚体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在肺栓塞的治疗中,D2聚体的测量可以用于判断抗凝治疗的疗效,当D2聚体水平持续上升或未下降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在某些癌症患者中,D2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于评估放疗或化疗的疗效,其下降可以预示肿瘤缩小或消失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D2聚体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检测疾病、监测病情、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是一种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其临床意义是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在体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液中会释放出一种叫做D二聚体的分子。
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该病情的严重程度。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导致血栓阻塞静脉,从而影响正常的血流循环。
如果未被及时诊断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能引发肺栓塞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准确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重要。
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辅助医生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当身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水平也可能在其他情况下升高,如艾滋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和肝功能不全等。
因此,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检验结果综合判断,而不是仅仅依靠D二聚体的水平来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不仅在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
根据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医生可以推断血栓形成的活动程度和所在位置。
较高的D二聚体水平通常意味着血栓的形成和溶解速度较快,血栓位于较近的位置。
反之,较低的D二聚体水平可能代表血栓形成和溶解速度较慢,血栓位于较远的位置。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D二聚体检测并不是一个特异性很高的指标,它仅能辅助其他临床信息来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超声心动图和静脉造影等,来确定诊断和治疗的决策。
总之,D二聚体的检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评估其水平,可以辅助医生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治疗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检测仅能作为一个辅助判断指标,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解读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解读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维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D - 二聚体的检查出现在很多疾病中,D - 二聚体增高提示了与体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相关,同时也说明了纤溶活性的增强。
近年来,D-二聚体已成为血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诊断与临床监测的必需指标。
那么 D - 二聚体到底跟哪些疾病相关呢?妊娠、先兆子痫Trafatter 报告 204 例先兆子痫妇女中 79 例 D - 二聚体增高,而 88 例正常孕妇全正常。
该指标对妊高征患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D - 二聚体检测排除妊娠 VTE:随着妊娠期的发展,孕妇的 D - 二聚体值随之逐渐升高,可高至基础值的 3~4 倍。
若妊娠期发生 VTE,即可干扰 D - 二聚体排除 VTE 的有效性。
若 D - 二聚体结果阴性,仍有排除 VTE 的价值。
D - 二聚体和新生儿窒息检测关系国内张海英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窒息组脐血 D - 二聚体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而重度窒息组脐血 D - 二聚体值较轻度窒息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
D - 二聚体和心梗的关系国内于军等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发现 D - 二聚体含量在急性心梗(AMI)患者中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
使用尿激溶栓后、心梗组 48 h 后 D - 二聚体含量均较前下降。
RidkerPM 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D - 二聚体和缺血性心肌病密切相关,后者的发生率随着 D - 二聚体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
升高的 D - 二聚体预示着未来有较高的心梗风险,但不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
D - 二聚体和脑梗的关系Berge 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D - 二聚体的水平和脑梗的程度线性相关,不管是在入院时还是在出院后,都可以用来判断脑梗患者的预后。
FattoriB 等发现在单侧的前庭瘫痪中 D - 二聚体也升高。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和危及生命。
及早发现和诊断脓毒症对患儿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脓毒症患儿检验中常用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就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儿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在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下分解形成的产物,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在发病早期,脓毒症患儿体内炎症细胞活化,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酶释放增加,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多,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脓毒症患儿的炎症反应,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凝血法和免疫测定法。
凝血法主要是通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来确定D-二聚体水平,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和红细胞凝胶试验。
而免疫测定法则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分析法进行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除了D-二聚体外,降钙素原也是脓毒症患儿检验中的重要指标。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的前体蛋白,它能够反映出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创伤状态。
在脓毒症患儿中,炎症细胞的激活会导致降钙素原的大量释放,其水平会显著升高。
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脓毒症,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在脓毒症患儿的临床实践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有助于早期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随着脓毒症患儿治疗的进展,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
合理、准确地应用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提高脓毒症患儿的治疗水平和预后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儿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检测结果并不是绝对的,需要与临床症状、其他检验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以最终确定脓毒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
总结
D-二聚体阳性的DVT病人,对抗凝 及溶栓敏感,近期疗效好,但DVT 容易复发,而D-二聚体阴性的DVT 病人,对抗凝及溶栓一般敏感,但 DVT治愈后复发率低,因此,从这 一角度来说,如果有条件的话, DVT确诊后检验一下这一指标可以 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重度组>急肝组>慢性肝炎组,这可能 与抗凝系统受损有关,抗纤溶酶及AT— III等由肝脏合成,肝病时其合成减少, 造成纤溶亢进,在纤溶酶激活下纤维蛋 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其降解产物D—二 聚体等明显升高,因此D—二聚体的浓度 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标志。
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的意义
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 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水 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疾病的病期、 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因而在 这些疾病中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 作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 一项评判标志。
外原性途径被认为是由宿主 的单核细胞或者血管内皮细 胞激活的(19,20)。非组织因 子相关的肿瘤促凝作用被认 为是直接激活因子X
尿激酶(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cator)激活纤溶是肿瘤的另一 个特征(21),肿瘤间质细胞分 泌的u-PA由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结合,不仅激活纤溶酶原, 造成纤维蛋白降解;而且激活蛋
参考值<0.3mg/L;接近或
>0.3mg/l应考虑疾病状态。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1
1、DIC的早期诊断
DIC病人D-二聚体水平都 明显升高。
对于亚临床DIC诊断更有 帮助。
D-二聚体检 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
能性。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 性。可作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 导及疗效观察。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组成的一种血液标志物,其浓度的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机体对血栓形成的活性以及血小板/血管壁破坏程度。
在临床上,D二聚体的测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帮助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深静脉血栓是指形成在深静脉系统中的血栓,主要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腘窝。
而肺栓塞则是指由血栓或其他物质引起肺动脉或其分支血管的阻塞。
这两种疾病都是继发于静脉血栓形成,并且有着很高的致死率。
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常常与这两种疾病相关,因为血栓形成时,纤维蛋白会降解成D二聚体。
因此,当D二聚体水平升高时,可以提示存在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可能性。
其次,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病变的活性。
血栓形成与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功能密切相关。
当血管壁受损或炎症引发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会明显增加,导致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
这种升高与血管病变的活性程度相关,因此可以用来评估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
此外,D二聚体的测定还可以用来观察治疗效果,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时,D二聚体的浓度通常会下降。
最后,D二聚体的测定还可以用作肿瘤标志物的辅助检查。
许多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并增加血液的凝结活性,导致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
因此,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活性和预后,并帮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作为监测肿瘤治疗效果的指标,通过检测其浓度的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及肿瘤的复发风险。
总之,在临床上,D二聚体的测定在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血栓、血管病变和肿瘤等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的。对于这一点在评价二聚体结果应特别注意。实 际上对于一些陈旧血栓病人,血栓的机化后体内不再有更多
的D-二聚体片断这一点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
D-二聚体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D-二聚体是一项阴性排除试验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在急性肺栓塞(PE)、深静脉 栓塞(DVT)、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排除诊断中有 十分重要的价值,它是一项阴性排除试验。 在任何情况下D-二聚体测定值大于试剂盒推荐的Cut Off值,都不能简单的作为急性肺栓塞、深静脉栓塞、 血管内弥漫性凝血的唯一确诊依据,必须结合临床情况 综合分析。
⑷、妇科病人及先兆子痫:
Trafatter报告204例先兆子痫妇女中79例 D-二聚体增高,而88例正常孕妇全正常。 该指标对妊高征患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 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D-D检测 排除妊娠VTE:随着妊娠期的发展,孕妇 的D-D值随之逐渐升高,可高至基础值的 3-4倍。若妊娠期发生VTE,干扰D-D排除 VTE的有效性。若D-D结果阴性,仍有排 除VTE的价值。
⑸、肝脏疾病:
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肝病的严重程 度呈正相关。恶性肿瘤伴有D-二聚体增高, 提示血栓形成及栓塞,对于病情判断及治 疗有重要意义。
⑹、血管疾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比急性心绞痛高、急 性心肌梗死(AMI)、脑梗塞溶栓治疗时, D-二聚体增高对指导溶栓治疗很有意义。 D-二聚体对于ACS尤其是ST段抬高的心 肌梗塞会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临床预 后相关。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比如手术、肿瘤、感染及组织坏死等 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 压、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恶性肿瘤, 手术或创伤后,妊高症、先兆子痫,严重感染, 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口服避孕药,绝经后激 素替代治疗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都有可能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结合临床表现 和其他检查,选择恰当时机动态监测D-二聚体 的变化,可为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病情转归评 估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临床应用
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在排除静脉 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DVT 和(肺栓塞)PE。 快速D-二聚体测定已作为DVT诊断的首选 项目、早期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较敏感的指标。这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尤其是对于低临床概率的排除性诊断具有 重要的意义。
⑴、DIC(休克、系统感染、外伤、先兆子 痫、恶性疾病和烧伤等)的并发症
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内广泛性凝固,形成 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 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并通过激活途径激活了纤溶系统。微血栓 中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而产生大量 高于正常百倍的D-二聚体。与其他诊断 DIC的指标相比较,D-二聚体是唯一直接 反映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诊 断DIC的特异性也早于其他指标。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 内科
生理学背景
人体在形成血栓后纤溶系统 迅速激活,组织纤溶酶原激 活物结合于纤维蛋白表面, 并被活化。 活化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转化为纤溶酶,后者降解纤 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为小的 片段,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降解产物中其中2个D片段的 产物即为D二聚体。
临床意义
D二聚体可作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肺栓 塞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 从D二聚体产生的原理可以知道, D二聚 体升高意味着体内曾经产生了血栓。但是 如果被迅速清除,并不会造成管腔的堵塞, 而对现在体内是否存在血栓也不知道。故 根据D二聚体升高即诊断为血栓性疾病是 错误的。此时仅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总结
阳性不能诊断,阴性可以除外。 是临床筛查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好指标,但 不是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依据。
⑵、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
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能性。造影 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性,可做溶栓治疗 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导及疗效观察。静脉栓塞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临床医生无法仅 仅根据其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D-二聚体可反映血栓大小的变化。含量再升高, 预示血栓再发生。治疗期间持续较高,提示血 栓大小无变化,说明治疗无效。陈旧性血栓D-D 不增高。
⑶、肺栓塞病人(PE),尤其多见于血液 病、心脏病和外科手术病人。PE临床表现差异极大且 缺乏特异性(从无任何表现到猝死)、常规检查无法获 得直接证据,加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造成漏诊或误 诊。及时治疗依赖早期诊断。对于呼吸困难、胸闷、咳 嗽、咯血,昏厥的患者,尤其是近期有外伤,手术及长 途旅行史,既往患有深静脉血栓,应考虑是否存在PE。 D-二聚体测定是PE必备的筛查方法,<0.5mg/L可除外 PE。D-二聚体测定在急性肺栓塞的筛选中具有重要作 用,且操作方法简便、设备要求不高,县市级医院均可 开展此项检测。
⑻、交联衍生物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 血栓的原始大小,这与血栓性疾病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
深静血栓、肺栓塞时的D-二聚体水平一般情况下要比小 的血管栓塞要高,例如心梗、脑梗时就比大血管栓塞时低。此
外病人的个体差异,体形的大小以及形成血栓的多少均可影响D-二 聚体的水平。因此评价二聚体的水平必湏从病人自身治疗前后比更 为合适。 ★ 纤溶速率亦与D-二聚体水平,及体内有足够的纤溶酶有关。血 栓形成时间,肾功正常时,循环中的D-二聚体半衰期约6h;有活 跃的纤维蛋白降解和纤溶酶活化;血栓的位置是否被包裹。 ★ 特别应注意的是陈旧性血栓时,血中二聚体水平是完全
⑺、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1.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 性监测指标。 2.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 下特点:①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 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 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 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 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 另外,溶栓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观察一段时间 的D-二聚体的变化以防血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