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译介论)【圣才出品】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译介论)【圣才出品】
第7章译介论第一节1.什么是译介学?答:译介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其学理基础是“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
2.译介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答:译介学主要研究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研究译作对输入国文学及其文学史的影响,同时考察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译介学开始“文化转向”,也将翻译作为世界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主要建构力量进行研究,因此格外重视翻译的文化建构作用。
3.根据译介学的两层含义,思考译介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译介学兼有“媒介”和“翻译”两层意思,从这一角度思考译介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如下:(1)文学影响的起点(发送者)和终点(接收者)之间由媒介沟通,这种媒介称作“传递者”。
媒介属于传播者的范畴。
比较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七大领域之一就是世界主义文学的传播者。
译介学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2)翻译是文学交流的最重要的途径,译介学中的翻译也是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因此,译介学既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文学交流和比较文学得以开展的前提和途径。
4.起源于法国学派的译介学研究主要具备什么特点?答:(1)十分关注译介学的学科属性,注意译介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内涵衔接。
(2)十分关注文学交流中属于译人语文化的文学系统,因此译介学的研究模式为传统意义上的“影响研究”,关注重点往往在外国文学的“接收者”身上,因此讨论焦点多是译者、译文以及译入语文化等。
(3)注意研究文学交流的全过程,人物、事件、文本三者并行不悖,同时十分关注文学交流的动态迁移过程,因此而丰富了影响研究的内在学术肌理。
5.简要论述西方当代译介学研究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答:方当代译介学研究迄今已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70年代末由以色列学者佐哈依据结构主义理论所创立的“分层系统”理论阶段。
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第一章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1、三个概念:(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什么是比较文学3、比较文学的起源是什么4、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寻求的是他种文化的应和。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哪些内容6、什么是总体文学7、什么是世界文学答:1、(1)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的个别特征,同时又具有作为艺术作品的共同之点,正如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个性,同时又有同民族、同职业的共同特征以至人类的通性一样。
一件文学作品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既是个别的,又是一般的。
任何“特殊”和“个别”,只要是文学的,就包含着文学的共同原则,就可以用这种原则来加以解释,这种原则就是文学理论。
(2)文学批评指的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
(3)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和心态的制约。
2、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
3、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
就会产生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愿望。
如果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
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这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
4、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
举例来说,人们在文学方面遭遇的共同问题首先碰到的就是“什么是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的主体最早是抒情诗,中国文论对文学的界定首先是强调人类内在的“志”和“情”,“志”和“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中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章节练习-类型论)【圣才出品】
第5章类型论一、简答题1.何谓主题学?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1)主题学主题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2)主题和母题的区别①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被概括为数量有限的类型,而主题需要针对具体作品加以概括。
②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
母题往往呈现出较多的客观性,母题不具有任何主观色彩,它没有倾向性,不提出任何问题,只有在经过了作者的处理以后,它才具有一定的褒贬意义,显示出一定的态度立场。
主题是通过人物和情节被具体化了的抽象思想或观念,是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述③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
母题简单地被指出来,而主题由于深刻复杂得多,往往以复杂句式呈现。
④母题是对题材的基本概括,是对情节中的一个或数个事件的概括,但是它并不形成问题;主题则不然,它侧重于理念和用意,常将“文以载道”之道上升到问题的高度来进行分析、认识。
母题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例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与《珍珠港》,前者的主题是通过解放军打垮国民党王牌师的事件,宣扬了革命战争的正义性。
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渲染了战争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
而前者后者的母题就是两个字:战争。
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与《珍珠港》各自的主题母题,其差别十分清楚了。
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该两部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
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及“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就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及复杂句式特征了。
总之,主题是从作品的题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观点、倾向。
无疑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发展论)【圣才出品】
第1章发展论1.1 复习笔记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一)全球化的界定1.全球化的概念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2.全球化的特征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却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3.全球化的动力:主要是自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革新推动的,特别是20世纪后期新的通讯媒介——主要是大众的电子传播媒介和互联网。
4.全球化对比较文学的影响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而比较文学则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
比较文学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接受或抵制:文化全球化引发的争论1.文化全球化的论题(1)涉及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2)这些互相对立的语词表达的是对全球化截然相反的态度,可粗略地分为是欢迎接受还是拒绝抵制。
(3)后一种被称之为逆全球化的姿态无疑也包裹在全球性话语之中,就此意义而言,在全球化时代不可能有任何退出全球化的策略,同时这也揭示出我们目前所称的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不平衡的、复杂的过程。
2.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
3.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4.大众文化携现代传播媒介和网络之势异军突起(1)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另一个突出的景观是大众文化携现代传播媒介和网络之势异军突起,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原来已有的紧张更趋激烈。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诗学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诗学论第一节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背景1.诗学一词的基本蕴含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答:诗学一词的基本蕴含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发生了以下变化:(1)西方文化中的诗学一词,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指文学理论,而且当时尚无小说、电影之类的体裁,故此时的文学理论只是狭义的,主要指戏剧的理论。
(2)诗学在中世纪则主要指诗歌的创作技艺和技巧。
(3)本世纪以后,由于形式主义文论家的努力,诗学被用于指称广义的文艺理论,包括对一切文艺体裁的理论总结和研究。
2.诗学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主要含义是什么?答:(1)在古代中国,诗学一词主要有两重含义①专指《诗经》研究;②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a.一段时期内诗歌创作的总称,如毋逢辰于大德十年所撰《王荆公集序》说“诗学盛于唐,理学盛于宋”,此“诗学”指的就是唐朝时的诗歌。
b.诗歌的创作实践与技巧,这也是历代文人所云“学诗”之“学”的主要内涵。
c.对诗歌自身的理论研究。
诗学的这层含义,正如诗格、诗式、诗法之类的著述,其主旨本为探讨诗歌的创作问题,但在发掘主旨的同时也涉及到了诗歌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故这层含义只是附带谈到的一部分。
(2)20世纪以来,由于西学大量涌人,诗学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与传统诗学著作主要强调诗歌的创作与技巧不同,这时期诗学研究注重的是诗歌的理论方面。
(3)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之后,诗学不仅指诗歌理论,开始用来指称广义的文艺理论。
3.试述比较诗学在西方崛起的学术背景。
答:比较诗学在西方崛起的学术背景是16世纪开其端绪的世界化潮流,其中又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为其基础。
美国学派为比较诗学的产生做了独特的贡献。
(1)早期的法国学派以实证主义作为本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强调对于不同文学间影响事实的外部实证研究,排除文学的美学内涵。
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发难,为了在比较文学领域内替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或美学品格赢得合法性,而后者是符合新的学术精神的。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类型论)【圣才出品】
第5章类型论5.1 复习笔记一、文类学与“形式”(一)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概述1.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与文类学有关的意思主要有三种: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
在文艺理论里,人们一般把“文类”概念置放在文学的“形式”要素之中。
2.文类的划分在西方文论中,有以题材划分的;有以内容划分的;有以形象模式划分的,还有以价值态度、创作方式、作品的知识容量等等为标准的划分。
3.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的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4.在韦勒克和沃伦看来,作为文类之划分标准的“形式”具有两种形态(1)一是外在形式,如特殊的格律或结构等。
(2)一是内在形式,如态度、语气、目的、未经提炼的题材和读者群等。
5.“形式主义”的文类学应当具有独特的内涵,它既不是仅仅由体裁样式划分的,也不是仅仅由题材、态度来决定的,它本身是一个整合的概念。
(二)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文类研究的对象(1)在民族文学的视野中,文类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文类的划分问题、划分的标准、文类的自身特点、文类与风格、文类的变化发展及其衍化原因等方面。
(2)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则是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下对文类问题的探讨,故其研究的对象既包括上述各个层面的问题,同时还包括某一文类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
(3)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的内容①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②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追源溯流的清理考辨。
2.文类学的研究范围(1)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的文类划分研究必须注意这样三方面的内容:①文类划分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文学中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4-6章)【圣才出品】
第4章学派论4.1 复习笔记一、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一)法国学派的形成与主要理论主张1.法国学派的成因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
这一学派的许多著名学者,如维尔曼、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等等,都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贡献,之所以将他们归为一派,原因在于他们都提倡一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因此法国学派又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
2.比较文学的先驱(1)1829年,维尔曼曾把自己的一部著作称为《比较文学研究》;(2)1830年,安贝尔在巴黎大学开设名为“各国文学的比较史”的课程;(3)1836年,基内将他在里昂大学主持的讲座命名为“比较文学”;3.开创性人物:戴克斯特(1)1895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
论文在全面考察卢梭前后英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卢梭为促进法国文学接受外来影响所做的贡献。
(2)1897年在里昂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这个讲座是第一个经常性的讲座,以后一直没有中断。
1930年,巴黎大学又成立了“近代比较文学研究院”。
从此,比较文学在法国大学里站稳了阵脚,法国学派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4.法国学派形成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
5.法国学派的形成和巴尔登斯伯格工作密不可分(1)他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到外国文学影响法国文学的方方面面。
(2)他的方法更加严密,材料更加充分。
(3)著作:《歌德在法国》、《文学史研究》、《1787~1815年间法国流亡贵族中的思想动向》、《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
增补了他的前辈学者贝茨的《比较文学目录》(4)巴尔登斯伯格还在多所大学主持或开设过比较文学讲座(5)1921年和阿扎尔一起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
该杂志刊登了大量反映法国学者观点的文章,成了法国学派的喉舌。
6.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在出版于1931年的《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梵·第根详细地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4-6章)【圣才出品】
第4章学派论第一节1.法国学派的贡献与局限在哪里?答:(1)法国学派的贡献①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他们都提倡一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因此又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
②法国学派开创了比较文学这样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学派出现许多著名学者,如维尔曼、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等,都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法国学派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归属、对象和研究方法:它的归属是“国际文学关系”;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民族文学和各国作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2)法国学派的局限①法国学派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
②对影响的强调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一一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
③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总是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会陷入烦琐考证的泥淖。
2.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1)从大的方面来说,欧洲历史上各国之间大规模的文学交流就至少有三次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浪漫主义运动时期。
就中国文学来看,它的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如果说中国文学在古代主要更多受到印度文学影响的话,近代以来则置身于欧美文学的广泛影响之中。
而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对周边民族文学的深刻影响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从个别的作家来讲,他的创作也绝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前代的作家可能影响他,外国的作家同样可能影响他。
前者一直是国别文学研究的内容,而后者则成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起点。
从历史上看,各国发展比较文学最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
3.以一篇影响研究的论文为例,说明影响研究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誉舆学①“誉舆学”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影响。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本体论)【圣才出品】
第2章本体论2.1 复习笔记一、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一)从汉语字面上对“比较”产生误读的可能性1.国际比较文学界对比较文学概念的设问与回答(1)在《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一文中,韦勒克曾对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最初使用做过一次反思,认为诺埃尔和拉普拉斯虽然第一次提出比较文学这个词语,但并没有把“比较文学”这个词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及相对自觉的学科概念来使用。
(2)1829年,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命题为《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再度多次使用比较文学这个概念,一般国际学术界把维尔曼此次讲座关于比较文学概念的使用认定为比较文学在学科意义上的萌芽与开始。
(3)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比较文学”命名的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国际比较文学界往往以波斯奈特《比较文学》的推出,来标明比较文学这一门学科走向了自觉。
2.在中国汉语学术界,对比较文学的理解偏离这一学科本体意义而产生误读的原因(1)症结之一在于,就算在字面的意义上把比较文学释义为“比较的文学”,在日常用语的意义上这是准确的,但是作为一种学科概念的内涵,“比较的文学”让人很费解,很容易引起人们在日常用语上望文生义的误读。
(2)症结之二在于,在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字面上还存在着一种误读的可能性,即“比较”往往被释义为动词作为谓语,“文学”被释义为名词作为宾语,这样把比较文学释义为一个动宾词组;然后,再度遵循汉语的语用习惯,用一个介词“对”把宾语“文学”前置,于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对文学比较”。
3.在印欧语系下对“比较”理解的困惑与误读(1)在印欧语系那里,比较文学也是一个有缺陷且含混的概念术语。
(2)汉语比较文学从字面上可能提取意义的误读与困惑,也是这个概念在印欧语系下的本然所属,这一现象并不完全是东方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本身的错误。
(二)在东西方语境下“文学”被误读的语言修辞原因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即文学研究层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章节练习-诗学论)【圣才出品】
第8章诗学论一、名词解释1.知人论世(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著名概念。
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2.以意逆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是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简答题1.辞达。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1)“辞达”的出处及含义语出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这里的“辞”,原意主要指辞令,特指“言辞”之辞,而非“文辞”。
孔子认为言辞表达应恰到好处,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言辞过分华丽其内容就会被淹没。
(2)“辞达”的内涵及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①“辞达”的内涵“辞达”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语言和内容关系的一种观点,主张言辞表达能表达出主观意指即可。
②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后代的文论家根据孔子的意思,把“辞达”运用到文论中。
陆机在《文赋》中主张“辞达而理举”。
特别是苏轼,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答案】跨民族、跨语言【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或“文化研究”的热潮【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
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3.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分析符号的两个分析层次,指的是直接意指层与________。
【答案】含蓄意指层【解析】任何一个符号都包括了能指/所指两个部分。
罗兰·巴尔特从意义建构过程将两个部分分成了表达层面和内容层面,有时也直接用直接意指/含蓄意指所替代。
4.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者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
简言之,表征是通过________生产意义。
【答案】语言【解析】表征将意义和语言同文化相联系。
表征是在我们头脑中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的意义的生产。
简言之,表征是通过语言产生意义。
5.福柯的话语概念试图克服传统理论中人所说的与所做的之间的鸿沟,从这个意义上说,话语涉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领域。
【答案】语言;实践【解析】福柯使用“话语”这个概念是为了弥补结构主义的缺陷,强调语言和实践的联系,“它试图克服传统的人所说的(语言)和人所做的(实践)之间的鸿沟。
”6.以下书籍或影片作者各为何人?(1)________《超越父神》(Beyond God the Father);【答案】戴利【解析】戴利以《超越父神》(Beyond God the Father)一书开始她的精神旅程,虽然她在其中也呼吁雌雄同体,但是她最终完全否认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说法,认为这都是父权制的毫无希望的、蒙蔽人心的产物。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范例论)【圣才出品】
第6章范例论6.1 复习笔记一、互动: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的比较研究(一)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与互动研究的意义1.文化的互动过程乐黛云曾认为21世纪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发展无疑将以异质、异源的东西方文化为活动舞台。
互识—互证—互补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的互动过程,它不仅使得不同文化通过文学的对话和交流而达到“主体问际”的相互认识,还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更新。
这也是比较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2.欧洲中心主义倾向(1)比较文学这门学科诞生于欧洲。
由于眼界、学养的局限以及欧洲中心主义的心理痼疾,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们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这门学科限定在印欧语系之内,从而忽略了非西方文学的存在以及东西方文学交流互动的价值和意义。
(2)西方比较文学界这种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对异质文化、文学之间的互动视而不见,使它偏离了从跨文化的角度人手寻求文化互动和文学共性的比较文学学科的本质特征。
3.互动研究的意义比较文学“主体间际”的跨文化视野使得我们能够在两种文学的碰撞中不仅看到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还能够从被影响者中返观到输出方文化自身所缺失的东西,从而避免任何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二)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现代诗歌的现代性1.20世纪美国新诗运动现代化所要颠覆的对象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两大主要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1)新诗运动首先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简约的旨趣体现了与夸饰的欧洲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美学思想,因而是“充分现代化的”。
这主要体现在题材和风格两方面:①就题材而言,新诗运动的诗人们早就意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简朴”与西方浪漫主义的“崇高”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没有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中那些半人半神似的浪漫主义英雄,有的只是友谊、离愁以及日常事物和自然景色。
②在风格方面,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和克制更是使美国新诗人们感到“现代得出奇”。
(2)新诗运动的诗人们在中国诗中找到的他们作为现代诗人的“终极自我”,是相同而非相异的审美经验。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章节练习-范例论)【圣才出品】
第6章范例论一、简答题1.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并说明中国文学对该作的具体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
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
(1)《源氏物语》的主题为“情色”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中国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具体影响《源氏物语》深受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它在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也大量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成果。
主要表现在:①在主题思想上,《源氏物语》留下了《长恨歌》的烙印《长恨歌》揭示了唐明皇的荒淫及其种种弊政,预示了唐朝盛极而衰之必然。
《源氏物语》的开篇同样用源氏上下三代的荒淫生活和贵族统治阶层的权势之争,来预示贵族阶级统治必将走向崩溃的宿命。
《长恨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紫式部也在小说的开篇利用朝中高官贵族的议论,表达了这种思想。
“(朝中高官贵族)侧目而视,相与论道:‘这等专宠,真正叫人吃惊!唐朝就为了有此等事,弄得天下大乱。
’民间怨声载道,认为此乃十分可忧之事,将来难免闯出杨贵妃那样的滔天大祸来呢。
”②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的其他诗文,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主题思想皇上在怀念桐壶更衣妩媚温柔时就吟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此来回忆过去与更衣的盟誓,更显凄凉,引人哀思。
更为突出的例子就数“须磨”一回了。
本回写源氏因与胧月夜之事遭弘徽殿太后报复后,渐觉世路艰辛,不如意之事越来越多。
于是,他不得不怀着离愁别绪深夜离开京都,远赴须磨。
作者所引白居易的诗文,创造了一种与源氏遭遇相符的凄凉意境。
途中源氏一行路过大江殿的遗址,看到那里异常荒凉的景象,就用“三千里外远行人”来描述源氏的孤单和无助。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发展论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1.如何理解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意义?答:(1)对全球化的理解①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②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①全球化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不一而足。
②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3)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对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意义①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
a.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
它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b.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再次使民族“想象的社区”和民族文学的构成边界成为问题,同时也给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②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a.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b.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c.因此我们似乎不应该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2.请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答: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章节练习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发展论一、填空题1.1979年,钱钟书的著作《________》出版,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管锥编【解析】《管锥编》一书由先秦迄于唐前,涉及音韵、训诂、经义、比较文化等多门学科。
在书中,钱先生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辞》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古代典籍进行了详尽的缜密的考疏,体现了先生学贯中西的丰厚学养,代表了目前学术界的最高水平。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或“文化研究”的热潮【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
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3.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跨民族;跨语言【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4.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________、________、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跨语言;跨文化【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二、论述题1.百年来比较文学跌跌撞撞,如何理解其挑战与机遇。
(南开大学2010年研)答:比较文学不知不觉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萌芽到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建立再到学科流派的多样化,比较文学在此期间遭遇了种种挑战,也收获了颇多发展机遇。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思潮论)【圣才出品】
第9章思潮论第一节1.从比较视域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接受。
答:(1)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接受①西方现代主义者从波德莱尔到魏尔仑、韩波,再到马拉美、瓦雷里,都以对“纯诗”的倡导来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立性。
②受波德莱尔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中国象征诗派诗人对新文学运动初期关于文学的独立性地位注意不够的倾向极为不满,因而发出了“艺术独立”的呐喊,要求改变文学对政治的依附状况和地位。
(2)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母题的接受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飘泊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了大量的接受和沿用对传统文化的叛离,使中国现代知识者失去了几千年来所依恃的传统文化之家,成为游离于家庭、游离于传统秩序之外的飘泊者。
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性本能母题也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和沿用a.弗洛伊德理论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为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向传统禁欲主义宣战的武器,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从更深的层次重新确立和把握自我的视域。
在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种类似于波德莱尔等西方现代主义者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的“兽性化”意象。
b.在传统中被视为丑恶的性本能,在中国现代作家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坦诚、真实和充满血性的暴露。
当我们以比较的视域来透视东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性母题时,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表现性母题的意象上烙烫着接受于西方欧美的印迹。
③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死亡母题也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和沿用中国现代作家把自己视域跨向西方,接受了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理论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传统的审美观念,不再将死亡看成一个忌讳的问题,他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死亡进行思考,借此寻找生的意义与价值。
2.从比较视域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文化过滤的。
答: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文化过滤主要依靠三个文化过滤机制:(1)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心理①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之所以偏爱象征主义文学而相对冷淡未来主义文学,就在于后者彻底否定人类以往的艺术传统的文学观念与中国现代作家既有的心理图式的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译介论
7.1 复习笔记
一、译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一)译介学的基本定义及内涵发展
1.定义
译介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2.学理基础:“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
3.主要研究内容
(1)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2)译作对输入国文学及其文学史的影响
(3)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4)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将翻译作为世界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主要建构力量进行研究。
4.内涵发展
译介学顾名思义兼有“媒介(中介)”和“翻译”两层意思:
(1)作为“媒介(中介)”的译介学起源于法国学派。
(2)文学的交流“翻译是最重要的途径”,译介学自然要将翻译作为“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5.译介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1)十分关注译介学的学科属性,注意译介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内涵衔接;
(2)十分关注文学交流中属于译入语文化的文学系统;
(3)注意研究文学交流的全过程。
6.根据苏珊·巴斯奈特的观点,西方当代译介学研究迄今经历过的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由以色列学者佐哈依据结构主义理论所创立的“分层系统”理论阶段;
(2)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学者提奥·赫曼斯初具后结构主义理论品质的“译者隐喻语言映射”理论阶段;
(3)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所创立的“文学调控”理论阶段
①翻译与民族文化及民族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
②如何评价翻译之为文化和文学的主要建构力量?
③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与文学文本经典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④关于译作的文化与文学整合功能,译者心中的“印象”如何?该“印象”又如何以隐喻的方式得以曲折地表达?
⑤翻译文学在民族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界定?
⑥如何考察文学史特定发展阶段中翻译活动的运行模式?
⑦能否将翻译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策略?
⑧在民族文学系统内部考察译作能否揭示特定文学系统其文学接受的演变模式?
7.经过近20年的渐次发展,译介学已初具现代学术形态
即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门学科已演变成为从文化层面对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
它诞生于近20年全球文化交融共铸的大文化背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门学科正对比较文学学科的深度推进起着重要作用。
8.当今译介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促使这门学科完成了当代译介学研究的多重开放(1)把译介学研究视域向人类普遍问题开放;
(2)把翻译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活动向与日俱新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开放;
(3)把翻译问题向广义的政治抑或思想文化领域开放;
(4)把自我向他者开放。
9.当代译介学研究的特点
(1)以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
(2)强调理论渗透;
(3)注重跨学科整合;
(4)原来微观的语言结构分析已逐渐让位于宏观的文化整合阐释。
(二)译介学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1.“等值”和“功能”
20世纪以来译介学十分关注译本或译者行为的自主性,因此其基本概念为“等值”和“功能”,整个翻译史便围绕这两个概念与译本或译者行为自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交替展
开。
(1)“等值”这个概念的定义多变,一般理解为“准确”、“合宜”、“精当”、“忠实”、“应和”等,主要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联系方式。
(2)“功能”这个概念强调译本与译入语及其文化的联系方式,主要指译本释放各种效果的潜能,这些效果开始于信息的交流,继之于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相应效果的产生,而且要求这些效果应与原文在本族文化中所产生的效果大致近似。
2.“语言工具观”和“语言阐释观”
就译介学的理论出发点而言,其早期的关注重点主要在语言的各种用法之上,可大体归入“语言工具观”和“语言阐释观”这两个范畴。
(1)语言工具观将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可表达思想和意义,语言阐释观将语言看作阐释工具,可以建构思想和意义。
(2)语言工具观所表达的思想来自语言本身,语言阐释观则以意义建构现实,并且根据不断变化的文化与社会语境打上现实的烙印。
(3)基于“语言工具观”形成的译介学理论要求客观传达信息,努力建构文本类型;基于“语言阐释观”形成的译介学理论要求阐释文本的创造性价值,尽力描写译入语中所打上的原文烙印,而阐释的基础则是译本的社会功能及效果。
3.从主题演进的角度看,20世纪译介学的发展主要围绕以下概念进行
(1)30年代以前,重视“文化建构”,植根于德国文论和哲学传统,旁及浪漫主义、阐释学和存在主义现象学,认为语言具有文化建构作用,可以再现思想与现实,因而译文即是一种阐释,能够重构原文文本,进而实现其渐次转型。
(2)40至50年代,关注“可译/不可译”问题。
(3)60至70年代,“等值”成为核心概念,其理论出发点是承认语言与文化中存在“共核成分”,因而尤为关注译文分析工具及其评价标准问题。
(4)针对“等值”概念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
①旨在创造“语用等值”,以译文能为读者很快接受为理论追求,其特点是根据译入语语言及文化所熟悉的价值标准来传译原文,尽量掩饰“翻译味”;
②意在“形式等值”,以接近原文语言和文化特征为目标,让译文尽量与原文语言和文化价值吻合,使译文像译文,不乏“翻译味”。
(5)80年代,译介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①理论兴趣:跨文化交际问题,尤为关注“译本的相对自主性”这个核心概念。
②80年代的译介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概念而透溢出相应的学科内涵
a.1989年,译者“目的论”得以提出,认为译文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该译本是否可以身临其境,与译本读者“心心相印”。
b.由于受80年代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可译/不可译”的问题再次复活,“等值”概念也再次引起学者的注意,只是研究角度有了变化,文化、历史、伦理及政治因素也相继拓宽了“等值”的理论纬度。
c.80年代,翻译还受到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人类学、地缘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领域。
(6)90年代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翻新,方法林立,学术范式开始文化转型
①“历史研究”是90年代最重要的学术进展,其基本观点是将翻译看作权力行为,可
以建构文化身份,借助于历史研究,翻译可以创造性地再现原本,以适应译入语文化的现实需要。
②“分层系统理论”所提出的“文学标准”这个概念使翻译的意识形态问题油然而起,90年代以来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90年代的译介学研究也经常将文本细节纳入上述框架进行综合考察,从而赋予译介学以应有的历史文化感。
④90年代,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语篇观和主体性概念也影响了译介学的理论转型。
二、译介学的理论属性
(一)译介学理论属性之一:文学交往实践
1.译介学和文学的特点
(1)它们都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过程和结果,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
(2)文学(或译介学之文学交往)实践通常并不直接地表现为人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
(3)它们所面临的各种关系如作品(译本)与作者、读者、社会(政治)、民族(人民、国家、阶级、政党、阶层)以至生活等,都集中表现为“主体一主体”之间的关系。
2.交往是译介学的第一种理论属性,也是其本质属性
(1)交往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指认多元文学世界整个系统,包括文学文本交往、文学精神交往和文学语言交往三个层面,而“文学文本交往”即交往实践则是两级(或多极)主体间的一种物质交换过程,构成文学精神交往和文学语言交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