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工作 冲程
做功
排气
进气 门
关
_关__
排气 门 _关__
_开__
活塞运 动方向 _向__下__
向上
能量转化
_内__能__转化为_机__ _械__能__
(2)工作过程: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_两__次__,曲轴转动_两__周__, 对外做功_一__次__。 3.火箭:使用的是_喷__气__式__发动机,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 体从尾部高速喷出,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
。
参考答案:(1)大 (2)热传递 机械能 做功
(3)重力势 动 增大 内
(4)4.62×106 11 (5)25%
高频考点1
机能及其转化
中考题眼
①机械能大小 ②动能与势能之间 的相互转化 ③机械能守恒
1.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相互 转化情况如下:
2.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也可以转化。若机械能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如内能),机械能减小。若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 能,机械能增加。 3.守恒:在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关键看是否只有动能和势能 之间相互转化,若只有动能与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否则机械能不守恒。
【典例1】(多选)(2013·潍坊中考)如图所示 是某建筑工地用起重机起吊货物的情景。货 物在钢绳的拉力作用下先沿竖直方向匀速上 升,再水平移动到卸货地点。若不计摩擦和 空气阻力,则货物在匀速上升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B.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4.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
物质 形态
固体
九年级物理上册12.1动能势能机械能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

一、动能(dòngnéng) 势能 机械能
2.判断(pànduàn)机械能的变化. 问 题:在教材P36图12-10所示的摆球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摆球 在自由摆动的过程中,每次上升的高度都在降低,最终在最低处静 止.
①每次摆球在最高点处,动能均为___,重0 力势能逐次____,所变小以机械能 逐次____.(后变两小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__质__量___越大、_____高_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问题4: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______势_能.
2021/12/12
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一、动能(dòngnéng) 势能 机械能
学点3 机械能
问题1:动能和势能(shìnéng)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共包含_______3 _种基本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nèi nénɡ)
2021/12/12
第一页,共四十八页。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nèi nénɡ)
2021/12/12
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 (dòngnéng) 导学设计 应用示例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第二页,共四十八页。
一、动能(dòngnéng) 势能 机械能
导学设计
问题2:该实验说明:____动__能__和_重__力__势_能__可__以_相__互__转_化_____.
2021/12/12
第十七页,共四十八页。
一、动能(dòngnéng) 势能 机械能
问题3:动能和弹性(tánxìng)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或举出一
个事例说明.
[答案] 可以(kěyǐ),拉弯的弓将箭射出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滚动的球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合理即可)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和内能

内燃机 项目
构造
汽油机 火花塞
柴油机 喷油嘴
吸 入 物 质 汽油和空气
点 火 方 式 点燃式
效率
效率低20%-30%
应用
汽车 飞机 摩托车
空气 压燃式
效率高30%-45% 载重汽车 火车 轮船
3、 燃料的热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 燃料热值单位:国际单位 焦/千克 J/kg
实验表明: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 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温度的变化越 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设物体的比 热容为c,质量为m,初温度为to,末温度为t .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
当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Q放=cm(t0-t)
第三节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 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 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三.弹性势能: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在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形变的 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重力势能
1、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 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大,物 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 排气门 排气
• 火花塞 点火
• 汽缸 燃料在里面燃烧
• 活塞 • 连杆 • 曲轴
压缩气体 连接活塞与曲轴
把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吸气-燃冲-料-程和-:空--进气-的气-混-门-合打-气--开-体--排-气被门吸入关-汽闭- 缸 活塞向-下-运动
压运-缩机-动冲械-能--程燃--料:-能和-进转空-气-化气-门-的内---关混-能--闭-合能--气--排体-被气压门缩-关-,闭-温- 度活-升塞-高--向,-上
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本讲主要内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这讲我们来继续学习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重点讲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概念的辨析,机械能的转化,以及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解题方法指导和中考典型试题的分析。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在新课标中,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属于理解水平。
具体是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
首先复习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1.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概念:A、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B、重力势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和物体被举高而产生的。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决定的。
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通常,物体被举的高度是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就是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或者选取最低位置为零势能参考面。
如把一个物体沿斜面推向顶端,物体被举的高度就是斜面的高度。
C、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果。
对同一物体,它的弹性势能由其弹性形变的程度决定;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对不同的物体,弹性形变大小相同,弹性势能一般也不同。
物体的弹性势能只有在物体的弹性形变发生变化时才表现出来。
D、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加,就是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势能的单位是焦耳,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动能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变大的能由变小的能转化而来。
二、功和能的区别:功和能是有区别的。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他具有能,不是说一个物体做了功,我们说他具有能。
一个物体具有能,表明这个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但并不表明这个物体正在做功或者做了功。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中关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
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
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
能就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的大小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当物体从
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撞击弹簧并压缩弹簧时,动能
转化为弹性势能。
5.自然界中的机械能: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等。
例如,水电站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通过水
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基本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规律。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重难点剖析 苏科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重难点剖析一、正确理解机械能能的概念很抽象,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把能量和做功紧密结合起来。
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
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含义又不相同的物理量。
根据书中“能”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具有了能,就可以做功。
需要注意的是:⑴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都处在做功的过程中。
如:悬挂着的钢球,它虽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
⑵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打桩机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砸在石桩上,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被压缩的弹簧把放在弹簧上面的砝码弹起时,弹力做功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砝码的动能。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运动,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必定具有动能。
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只考虑速度,而忽视质量,要考虑全面。
如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减小。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
如在高空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抛出救灾物资后,尽管其速度、飞行高度不变,但飞机的总质量减小,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要减小。
还要注意,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看作零。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此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物体有弹性无形变或有形变无弹性都没有弹性势能,只有在既有弹性又有形变的情况下才有弹性势能。
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在相同外形的物体之间进行。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基础知识1.物体能对外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
它的单位是()。
2.物体由于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和。
3.受到的物体后也具有能,这种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质量越,位置越,它做功的本领就越,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
4.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也具有能,这种能叫做。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
5. 能与能统称为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的。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是的。
6.物质是由构成的。
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力和力)。
根据扩散现象我们可以断定①;②。
7.物体内所有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它们的作用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
8.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比热容的单位:。
比热容的公式:。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9.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做功的是。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10.热值:。
热值的单位是。
热值公式。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
炉子的效率。
二.针对训练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t)放=cm(t为初温,上式中的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公式中,t为末温,t1.在1.01×105Pa大气压下,把质量为2.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4.2×103J/(kg〃℃)]水2.某校每天将1000kg、20℃的水烧开供师生饮用。
若烧开水的炉子用干木柴作燃料,每天至少需要多少干木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干木柴的热值取1.2×107J/kg;水的沸点为100℃]3.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45℃,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h
B
E 图15
问题:会用Q=fS相简解物理问题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Q(或说系统内 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 f 与这两个 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路程的乘积,即Q=fS相.利用这 结论可以简便地解答高考试题中的“摩擦生热”问 题。下面就举例说明这一点。
例、如图14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 同的木板B和C。重物A(A视质点)位于B的右端, A、B、C的质量相等。现A和B以同一速度滑向静 止的C,B与C发生正碰。碰后B和C粘在一起运动, A在C上滑行,A与C有摩擦力。已知A滑到C的右 端面未掉下。试问:从B、C发生正碰到A刚移动 到C右端期间,C所走过的距离是C板长度的多少 倍? B
F的大小不变且功与 路径有关,可累积
例3、如图1,定滑轮至滑块的高度为h,已知细 绳的拉力为F(恒定),滑块沿水平面由A点前进S 至B点,滑块在初、末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分别为α和β。求滑块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绳 的拉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转化为恒力功
例4、如图3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0.8m, BC是水平轨道,长L=3m,BC处的摩擦系数为1/15,今 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 止。求物体在轨道AB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3.将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考虑空 气阻力时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将达到H。实 际上由于有空气阻力,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只有0.8H。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求小球落 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v。
例4、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 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 m,中途脱节, 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的距离,于是立即 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如图13所示。设运 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 定的。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 离是多少? V
问题: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
例1.如图所示,原来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 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 水平拉力 F 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θ 角的位 置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⑴用F缓慢地 拉F=10N作用于半径 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 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 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A、 0J B、20πJ C 、10J D、20J.
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的表述是: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 的变化。(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 合力,包括重力)。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 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 表述比较好操作。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 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 个阶段所做的功都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具体应用之一:物体动 能的变化由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
动能定理求
问题:求某力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方 法 例8、 质量为m=0.5kg的物体从高处以水 平的初速度 V0=5m/s 抛出,在运动 t=2s 内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这2s内重力对物 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s末,重力对物 2 体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多少?(g取 10m / s )
球由水平位置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重力的瞬时功率如何变化?
1、如图12所示,小滑块从斜面顶点A由静止滑至 水平部分C点而停止。已知斜面高为h,滑块运动 的整个水平距离为s,设转角B处无动能损失,斜 面和水平部分与小滑块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此动 摩擦因数。 A h α B C
S1 图12
S2
重要模型
h1
h2
2、斜面倾角为α,长为L,AB段光滑,BC 段粗糙,质量为m的木块从斜面顶端无初速 下滑,到达C端时速度刚好为零。求物体和 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
V0
L
S1 S2 图13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
⑴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 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 保持不变。
⑵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 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 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 地球在内。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 就包括地球在内,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另外小球的动能中所用的v,也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②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只有一个物体时,往往 根据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当研 究对象(除地球以外)由多个物体组成时,往往根据是否 “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是: ⑴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⑵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 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包括重力)。 ⑶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 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 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⑷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⑸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机车起动的最大速度问题
例 、 汽 车 发 动 机 额 定 功 率 为 6 0 kW, 汽 车 质 量 为 5.0×103 kg,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是车重的 0.1倍,试求: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出发后 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机车匀加速起动的最长时间问题
例 、 汽 车 发 动 机 额 定 功 率 为 6 0 kW, 汽 车 质 量 为 5.0×103 kg,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是车重的0.1倍,试求: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5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则这一加速度能维持多长时间?
例、如图 15 所示, AB 与 CD 为两个对称斜面,其 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 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0,半径R=2.0m,一 个物体在离弧底 E 高度为 h=3.0m 处,以初速度 V0=4m/s沿斜面运动,若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 因数均为μ=0.02,则物体在两斜面上(不包括圆弧 部分)一共能走多少路程?(g=10m/s2)
如图,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 上,A紧靠墙壁,在木块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F, 使弹簧压缩,当撤去外力后; A.A尚未离开墙壁前,弹簧和B的机械能守恒; B.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的动量守恒; C.A离开墙壁后,系统动量守恒; D.A离开墙壁后,系统机械能守恒。
图34
功能关系
1物体动能的增量由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 W外=ΔEk ,这就是动能定理。 2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由重力做的功来量度: WG= ΔEP,这就是势能定理。 3 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由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来量 度:W其=ΔE机,(W其表示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 ),这就是机械能定理。 4当W其=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 能守恒。 5一对互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摩擦力做的总功,用来 量度该过程系统由于摩擦而减小的机械能,也就是系统 增加的内能。 Q=fd(d 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 程)。
A
图14
C
;/ 上海纹身;
怕是机会不多了丶""恩。"当家人听完大家の讨论后,沉声道:"既然如此,大家都同意の话,那老六,你派两人去壹趟城主府丶找找叶副执事或者是腴尔夫人,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他们,咱们天阳山盟希望寻得他们の庇护丶""好。"六元老点头说:"咱马上去办。""希望这个姓叶の,能够给咱们 南风圣城の修仙者,真正の赚回脸面呀,南风圣城岂容那些外来者撒野丶"。壹天之后,夏候家祖地丶傍晚时分,山脚下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丶肆16肆元灵种子"什么人!"两人来到山脚下,被几位黑甲守卫拦住去路,质问他们丶其中壹人右手壹挥,壹道白光没进了壹位守卫の体内,守卫立即在半空 中痛苦の翻滚起来丶"你们做什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余下几位守卫十分紧张,立即围了过来,来者却是不为所动丶"告诉你们家主,好好の看看这人体内の东西。"说完这两人便立即消失了,壹点痕迹也没有丶"该死!""最少是大魔神!""六子,六子,你没事吧。""快去汇报给家主!"几位 守卫也很吃惊,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是什么来历,更不知道这个守卫の体内会有什么东西被他们给留下了丶不久后,夏候家主便带着人,亲自来到了山脚下丶夏候家主在守卫の肚子上壹按,壹道白光便被他吸了出来,壹块灵玉出现在他手掌上丶"砰。"灵玉见空气便炸开了,在几人の面前,凝出了 壹个光团丶"你们退下。"夏候家主面色沉凝,让几位守卫退下,自己和两个长老这才将光团中の烙影放开丶"圣城八五五号令,夏候家划定为二级势力,最多可开采灵脉十条,矿脉十条,各种产业五百处,可经营十处小型拍卖会,规格不得超过壹千人。""最多可拥有私兵,壹万人,现发现已严重 超标,限壹个月内整改完毕。"烙影在三人面前炸开,其中壹位长老立即黑着脸说:"欺人太甚!这个姓叶の真是狂の没边了!""这是欺咱们夏候家无人吗!"另壹位长老也气の够呛,昨天才宣布新规,今天就派人过来送信了丶而且还是以这样の方式,确实是太狂妄了壹些丶夏候家主也是面色铁 青,壹旁の长老问道"家主,此事咱们必须还击呀,不然の话,还真以为咱们夏候家好欺负了。""好了。"夏候家家主虽然气,但是还是强压下心头の怒火:"这些事情是咱们之前就预料到の,现在何苦这么动怒。""可是他们这样送信,欺人太甚了丶"大长老气不过丶夏候家家主叹道:"怎么送信 又有什么区别,难道非要他们去咱们祖地里面,当着所有人の面,将信送过来?""总之,太气人了。"夏候家家主沉着脸说:"如今那六大家亭和姓叶の达成了同盟了,咱们必须要先韬光养晦,静待其变丶""可是难道真の按照他们の要求做?"大长老很不明白:"壹个月の时间太短了,光是咱们手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