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承转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起承转合

讲这个,我们首先要讲讲词的形式和词牌的由来等。

词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诗,但它又决不等同于一般的古近体诗。古近体诗,尤其是唐宋以后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格式只有那么几种,它的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式都有一定的模式并加以明确,作者只要熟记这几种类型就可以了。而词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每一首词都属于一定的格调,每一个词调都有固定的格式。这种格式的形成,是由词本身与诗的不同体制所决定的。词的体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介绍一下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

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在上面这首词中“惜红衣”是词谱名称;“无射宫”是词调所属的宫调名称;“吴兴号水晶宫.........歌之。”是词序;词序以下是词的本体,共分两大段。此两大段又被叫做“上下片”或是“上下阕”;从中“力”“碧”“客”“寂”“息”“陌”“籍”“北”“历”“色”等是韵脚;句内各字又有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如“ 簟枕邀凉”是仄仄平平);句子有长短之分(二字、四字、五字、六字不等)。这些种种都是词的体制问题。

上面介绍的这首《惜红衣》词调的创作者本人很是精通音律,所以这首词在创作出来的时候,是能配合乐曲歌唱的。但后来随着年久岁月,朝代更替而失传。后起的作家很多并不懂音律,他们填词的用意不再是为了能否歌唱,只要能抒发情志就可以了,因此他们要填作《惜红衣》词调的词,只需按照姜夔的这首词作为范本就行了。照着几段几句“依瓢画葫”,什么地方押韵,每个字是用平声还是仄声,一切都照旧姜夔范本填写就行了。于是,《惜红衣》这首词调就作为一种格式固定下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前人按律以制词,后人按调以填词”的方式。

按谱填词,因为格律繁杂等等众多缚束,所以有比写古近体诗受到更严格约束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因为词的句式长短参差错杂,灵活多变,又更适合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声律韵调,来抒怀人们心灵深处复杂细腻的情感意绪。所以如果能得心应手驾驭词谱的话,词可以说是一种比古近体诗更为解放的新型诗歌形式。

那么词调又是何处而来呢?

词调的调名本是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本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据唐人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当时有女蛮国人来长安朝拜进贡,这些人服饰打扮“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如若菩萨。《宋史。乐志》记载其女舞队有所谓“菩萨蛮队”,可见《菩萨蛮》本是一种模仿外国装束舞队所用的曲调。又如《苏幕遮》词调,原是从西域高昌国(今吐新疆鲁番一带)传过来的“浑脱舞”的舞曲。“浑脱”是当地语言“囊袋”的意思,据说胡人跳这种舞时,要用囊袋装水,互为泼之作为嬉戏。表演者为了避免被对方泼洒的水而浇湿头部,必须头戴一顶特制的涂油的帽子。高昌话管帽子叫“苏幕遮”,此后“苏幕遮”就成为了这支乐曲的名称。还有一些是从民

间曲调移植而来的,如《摸鱼儿》《捣练子》等。唐宋时期这些曲调一般被分为两段,词被分之上片下片,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初期的一些小令如《渔歌子》《如梦令》《忆江南》都只有一段,但经过后续的发展,篇幅越来越长,少数长调慢词可达三段,四段不等。

曲调的音乐一般又分为若干小段,一小段叫做“一均”。“均”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乐曲在这里也需稍作停顿,词调也在此断句、押韵。每一均乐曲又分若干节,一小节叫做“一拍”。词的分句,与曲拍的轻重缓急有关,所以有的词句长,有的词句短,这正是因曲拍不等而决定的。将词的一段称为“片”,是从“遍”这个音乐名词得来的。唐代时乐曲一段叫一遍。一些大曲往往由几遍、十几遍或几十遍而组成,称之为“大遍”。如果仅只摘取其中一遍作为词调,那就叫做“摘遍”。如词调中《霓裳中序一》,即是摘取《霓裳羽衣曲》中序曲的一遍。又如词调《莺啼序》,即摘取大曲《莺啼》的序曲而成。

只有一片的词调叫单调,有两片的词调叫双调,如果有三片、四片,就叫三叠或四叠。叠也是片得意思。前人根据词的篇幅长短将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清人毛先舒在《填词名解》中将小令规定为58字以内,将中调规定为从58字到90字,而长调规定91字以上。这种分法可供参考,但不宜太过拘泥。一般来言,单调的词多半是小令为主,双调的词则中调、长调都有。如《相见欢》是小令,《江城子》是中调,《雨霖铃》《双双燕》《摸鱼儿》等则也是中调,但也有其众说纷纷。至于三叠、四叠的词肯定是长调了。双调是词的最基本形式,他的上下片又称之为上下阙或者前后阙。如果双调词的上下两片句式完全相同,称做“重头”。如李煜所写的《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的上下片句式完全相同,所以属于“重头”。

有的词上下片开头的句式有所不同,这叫做“换头”,如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上下片开头的句式有变化,所以叫做“换头”。

一首双调词的下片开头被称之为“过片”、“过拍”等。这首《小重山》的“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几句即为“过片”。过片在上下片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人填词时十分注意的关键处。那么这个关键的用法还有不少讲究,这个就深入到了,词调创作上对于诗中起承转合四章法的继承和演化出的变化。

三叠的词调是不常见的。如果三叠词的第一、二段句式完全相同,好像第三段得双头一样,被称作“双拽头”。如周邦彦的《瑞龙吟》: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竚.因念箇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