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结构意识”:起承转合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周焕伟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的鉴赏,最有效的基本方法就是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其思想内容。
有此基础其他问题即使不能说迎刃而解,也就好办多了.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联,为“起”即领起。
所谓领起说完整了就是领起一个话题。
此诗首联领起的话题是:登金陵凤凰台所见所感——“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表现了所见客观景物也表现了主观感受,所以说是“所见所感”。
颔联,为“承”即承接。
所谓承接就是承接前一话题,从另一个方面或角度继续首联领起的话题。
两联内容一比较就可以看出,首联是从宏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颔联是从微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
这两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
这个复合层次表达的字面意思是,登上金陵凤凰台,不见那美丽的凤凰,只见到空空的楼台和寂寞流逝的长江,还有那掩埋着当年吴宫花草的荒僻小路,掩埋着晋代英雄豪杰的古墓。
其语境意义是,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一般来说这个复合层次的功能是作为全诗的铺垫——它不表现这首诗的中心主旨,而只是为表现中心主旨做铺垫。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表现中心主旨的主体。
颈联一般与尾联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颈联为铺垫,而尾联为这个复合层次的主体,在首联与颔联构成的复合层次的铺垫作用下,共同表现诗歌的中心主旨。
颈联,为“转”,即改变话题。
此诗的颈联不再表现登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而改为表现金陵胜景。
——这与前面的所见所感已大不相同。
作者看到金陵的壮丽山河,自然而然地产生建功立业的思想。
——我们的这个理解来自何处?来自对李白生平的了解,来自对此诗的第一个复合层次的理解,也来自对第二个复合层次的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联紧密结合起来理解。
尾联,为“合”,即结束全文(诗)。
一般地说,往往不是只靠这一句或这一联产生这个作用,而是靠它与颈联共同构成的复合层次来结束全文(诗),表现出全文(诗)的中心主旨。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分析
四、妙“合”主旨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 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 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的作用。
杜甫《登高》尾联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 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 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 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 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 (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 要所在。
“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 理,直接揭示主旨。
明结:直抒胸臆、言志、阐理。淋漓尽致,强烈。
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 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 语作结。
暗结:以景结情。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2006年江苏卷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
2006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 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 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 界。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 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 “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 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 “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 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诗歌鉴赏之起承转合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 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此外,起句还常常和最后的合句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这一句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 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 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 明朗。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的意思
• 出自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 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舒缓从容),转要变化, 合要渊水。”。 • 旧时诗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泛指文章作 法。
诗歌的起承转合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 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 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 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 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 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 • 律诗要法,曰起、 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 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颔联或写意,或 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颈联或 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 避,要变化。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 联之意, 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
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 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见 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 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 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 回味。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对象 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情
《鉴赏知识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课件.
《鉴赏知识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教学内容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起承转合的概念、作用及其在古典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起承转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古典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通过学习起承转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古典诗歌的美,激发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承转合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起承转合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并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古典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起承转合。
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起承转合的概念、作用,并通过例诗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自主分析一首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起承转合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起承转合的概念与作用2. 起承转合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3. 例诗分析4.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起承转合,并说明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答案示例:《登鹳雀楼》起承转合分析:起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落日的景象;承句:“黄河入海流”补充了落日的背景;转句:“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合句:“更上一层楼”实现了愿望,展现了壮阔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起承转合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分析诗歌时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开展诗歌鉴赏小组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古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起承转合的奥秘)
古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起承转合的奥秘)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
1、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
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2、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课件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的结构之美,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诗歌的形式美”中的第一、二节,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结构——起、承、转、合的概念解析,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起承转合结构,提高鉴赏能力。
3. 能够运用起承转合结构创作简单的诗歌,锻炼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承转合结构在诗歌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起承转合结构的定义、功能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其结构美,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
2. 新课内容讲解:a. 起的概念及作用b. 承的衔接功能及意义c. 转的变化与对比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详细解析其起承转合结构,让学生在实际分析中加深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的起承转合结构,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2. 内容:a. 起:引入主题,奠定基础b. 承:衔接上下,过渡自然c. 转:变化对比,丰富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阐述其起承转合结构,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深入体会起承转合结构在诗歌创作中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尝试运用起承转合结构进行诗歌创作,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起承转合结构在诗歌中的灵活运用。
2.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详细解析其起承转合结构。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古诗的起承转合结构,并进行小组讨论。
4. 作业设计:分析一首古诗的起承转合结构,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诗歌鉴赏之结构
古代诗歌鉴赏之
结构知识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诗歌的结构
“起”即一首诗的首句 起 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即“起” 的作用。 句有奠定基调 的作用。 “承”是承接起句 是“起”句的延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还有承 句的延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 上启下的作用。 上启下的作用。 “转”就是转句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 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 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 则是合笔, 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 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 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 高天、 开篇便以急风、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 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 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 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 风急天高” 为仰视所见; 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 乃俯视所得, “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 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 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 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 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古诗赏析-起承转合
律诗的起承转合的原则
承句和转句都是必须对偶的,而起句和合句 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
起——直接写登高所见之景,手法独特,奠定 哀愁的基调。
诗人登临上高处,上看‘风急天高’一幅秋高 气爽生动画面。接着听到的猿猴的哀叫。这个 “哀”字,把诗人兴致登临的心情带进了悲伤 的情绪。紧接着诗人由高处转向低处的江面。 “渚清沙白”,沙洲的水是清的,水外的沙是 白的。这是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使整个内 容丰富多彩。
合——登高为排解愁苦,反而更加愁苦,国 难家愁的主旨得以深化。
诗人备尝颠沛流离之苦,这国难与家愁,更 使诗人感到自己一事无成,两鬓皆秋。这一 杯浊酒也因染病而断。本来是登高望远来排 闷,却因见景而惹恨添悲,更增添了诗的艺 术感染力。
我们从通篇来看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笔 法上错落有致。
首句就如同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 体现;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 空作雨声”的妙处。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 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 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 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 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末句以景结情,请赏析其妙处。
(1)明月照耀,荒凉大漠无际无涯而又朦胧隐约; (2)苍凉景色与作者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融为一体; (3)末句融情入景,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与上联构成巧妙的分承:“无边 落木”承首句的“风急天高”,“不尽 长江”承次句的“渚清沙白”,意脉清 晰,层次分明。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 联表达方式由描写转到议论,通过“万里” 、“常”、“百年”、“独”等字眼,从对 景物的描绘转为对自身的关注。纵(时间) 横(空间)交织,沉郁感人。
【“转”开生面】 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避免了诗词的平直,让诗意鲜活生动起 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诗的首句,通过午夜时 分“月落”、“乌啼”、“霜满天”三种景象,体现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的孤孑 清寥。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第三句转向寒山寺, 引出末句“山寺夜钟”,这一诗人在夜泊中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夜半钟声”不但 衬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 传的感受,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3)兴起:就是先借其他事物,来引出本题。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 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 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从而暴露了皇帝对亲 信宦官的厚待,以及宦官的可憎面目。首句不言“寒食”,而言“ 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引出题目,此为陪起。
【妙“合”主旨】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 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起承转合诗歌鉴赏之布局谋篇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 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 要制造些波澜。外表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络 是严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完毕了,总 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好。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可分兀起、 平起。平起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 环境;渲染气氛,衬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篇, 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
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 “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比赛胜负、“哪能〞 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 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 “因局方〞的句意。
麻雀 〔宋〕王安石 一窝一窝又一窝, 五窝六窝七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哀乐的转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感官的转换
村行 〔王禹偁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万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一、概述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起者,开端也。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起,引领的作用。
(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
(扩展主题)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
(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
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
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
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
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
如: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
高考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111
高考诗歌鉴赏题对“承”也多有涉及。
《柳梢青 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结 构起什么作用? 答案:聚散匆匆”是本词的题眼。在写聚、散的内容 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 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 “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 袭上心头。
• 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 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 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 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 的回味。但正因为其含蓄,也为我们阅读 带来了比较大的障碍。这需要我们能够从 结句本身的个别关键词捕捉一些有效信息, 或者结合诗词的前半部分,在整体理解的 基础上寻求突破。
练一练:2007年湖南卷
•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 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 五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 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高考诗歌鉴赏题很热衷在“起”上设题。
(2005年江苏卷14题第一题⑴)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脆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 具体说明。 【答案】 (1)领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 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 上);尾 联:希望微风吹进帘慢(拂去琴上尘埃)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结构技巧——诗歌当中的“起承转合”教学设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来切题,没有“登高”的字眼,却处处在写登高,是为暗起。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多艰,世事多难,人生潦倒之际,却因病不得不戒了酒,连借酒销愁也不能了,尾联直接抒情,收束全诗。“合”句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全诗起承转合,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总之,起承转合是我国文学创作中一项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它广泛运用在诗词创作中。
二、“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的作用有三:1、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承”的作用有二:1、结构上承上启下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据
“转”的作用有二: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合”的作用有三:1、呼应开头,完善结构2、总结全文,收束全篇3、揭示中心,升华主旨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一首深合起承转合体式的脍炙人口的七绝。起句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一个“飞”字,振人心魄,起句直露且显豁。承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既使文章的章法张弛有度,又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实体形象。“此夜曲中闻折柳”,却是陡然一转, “闻”字,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而且,更是用“折柳”一词点染了思乡之情。
颔联“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只有“风急”才会有“无边落木”;“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的近景而延展去写江水的远景。“无边”与“不尽”既是眼前所见的空间之景,也是望不到尽头的虚景,更是时间上的永恒,是为虚实结合,为第三联的转作了极好的铺垫。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
“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一、起承转合的作用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起”句定基调“起”句或以景起,或以事起,紧扣标题,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
好的开头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登高》首联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2.“承”句来蓄势“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登高》颔联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
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3.“转”句掀波澜“转”是结构上的转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转”句是显示作者思路的最为关键处,在前面铺垫蓄势已足基础上陡然一转,顿生波澜。
《登高》的颈联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4.“合”句显主旨“合”是前面诗意的最后合成,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登高》尾联两句在颈联两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
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首尾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结构意识”:起承转合
古典诗歌鉴赏需要具备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背景意识、结构意识、意象意识。
正是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运用这四种意识,所以这类题型始终不能打破“慢、费、差”的禁锢,低效性显得尤为明显。
这里我们重点讲解下诗歌鉴赏中的结构意识。
古典诗歌的结构思路主要是“起”、“承”、“转”、“合”,这是一种创作手法,主要针对的是绝句、律诗而言的。
其中“起”即诗歌的开头,“承”即紧承上句(上联)的诗意,需要做到衔接得紧密、连贯。
“转”即转折或者递进,丰富诗歌内容,开拓诗歌境界。
“合”对全诗具有收束作用,并传达出某种情感主题。
而高考试题侧重考察“起”与“合”,需要重点把握。
下面分别将“起”、“承”、“转”、“合”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总结。
一、起
古人将诗歌的开头称为“起”,也就是“启”的含义。
进而强调“势”,需要制造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
正如宋代张镞所言:“诗之首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吴沅:“诗首句要如童鱼儿拨浪,一者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
”因此,诗歌的开端无论是情感表达,抑或者是景物描写都需要蓄势,承担着启动后文的责任。
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首联便表达激动、欣喜之情,为其后继续凸显愉悦心绪做铺垫,因此最后便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首句便凸显了边塞的奇丽景象。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画面令人震惊。
如果李白、岑参诗作的开头显得突兀的话,那么王维《山居秋暝》的开头就显得平缓一些,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给予读者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
诗歌的开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情感表达切入,一种是以景物描写切入,这两种情况的作用分别列述如下,需要考生牢记于心。
(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例如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问题: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分析:首先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即“首句”、“景物描写”、“作用”。
那么就自然想到已有的知识储备:“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而“作用”就要从内容、结构、手法角度切入思考,上面的“对号入座”的答案已经解决了“内容”问题,所以剩下只需整理“手法”与“结构”的答案,即“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根据这道例题,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诗歌鉴赏有定法,又无定法。
所有的答案总结都需要灵活掌握运用,切记简单机械地照搬。
其实,诗歌的开头无论是情感表达切入,抑或者是景物描写切入,它们的答案是有交叉的,并非完全独立的。
本题参考答案: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二、承
“承”,有承接之意,是对“起”的延续。
它是对引出的事物进行较为具体的记叙与描写。
例如张耒《夏日》:“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描写生机盎然的景象:蝴蝶舞蹈于花枝,蜘蛛结网于屋角。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起句写送别的远景环境,承句继续写送别的情境。
再如杜甫《登高》起句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承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落木”承接“风急天高”,“长江”承接“渚清沙白”。
所以承句是对起句的延续与深化,它们的含义可以互相补充。
尤其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承句具有过渡作用,即承上启下的艺术效果。
承: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通常来说,承上,承接上文内容;启下,为后文内容做铺垫。
例如: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问题:试分析柳诗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分析:第二句属于诗歌结构的“承”环节,我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应该立刻被唤醒,即“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通常来说,承上,承接上文内容;启下,为后文内容做铺垫。
”其后,在全面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答案填充到上面的框架之中即可。
也就是要说明“到底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为后文什么内容做了铺垫”。
本题参考答案:承上启下。
“意转迷”承上“宦情羁思共凄凄”句,“春半如秋”引出下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从而起到从“情”到“景”,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作用。
三、转
“转”就是诗歌在内容上的变化,杨戬《诗法家数》:“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
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同样地,刘体仁《七颂堂词绎》“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
所以,“转”突起波澜,其思路一般是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能够有效避免诗歌的平铺直叙。
例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转句显然是由景写到情的,忧国思家之情被淋漓尽致表达。
“转”突起波澜,其思路一般是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能够有效避免诗歌的平铺直叙。
例如: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南朝•梁何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洛①,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注释】①巩洛:河南洛阳一带,此处代指京城。
问题:请简析“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点明因远望而生忧思,寒江寂寥,又倍增羁旅落寂之感;
②此联情景相映,诗篇后四句的归隐之叹由此生发而出,是前四句写景过渡到后四句抒情的桥梁。
四、合
“合”就是结尾,是对全诗的一个收束。
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
”使得整个画面感染上一中迷离朦胧的色调,韵味无穷。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以景结情,丰富诗歌的想象空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王昌龄《闺思》:“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结句与首句相照应,点明“愁”。
使得情感结构浑然一体。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商隐《无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仅照应前面内容,例如“潦倒”照应“百年多病”,“此情”与“年华”照应。
同时也卒章显志,表明诗歌写作的主题。
诗歌的结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情感表达切入,一种是以景物描写切入,这两种情况的作用分别列述如下,需要考生牢记于心。
1.景物描写:以景结情,韵味无穷,引发读者无限联想。
2.情感表达:呼应标题、开头;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例如: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
问题: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问题的关键词是“尾联”与“作用”,“淡烟乔木隔绵州”属于景物描写,自然让我们想到这样的答案:“以景结情,韵味无穷,引发读者无限联想。
”另外,作用题要从“内容”、“结构”、“手法”考量。
内容、结构是“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手法是“以景作结”。
本题参考答案: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再如:甲午江行(宋)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
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问题: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诗歌主题: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
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