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五年级汉语导学案七月的天山

合集下载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1教材简析:天山,我心中一片纯洁的净土,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冰山、雪峰、溪流、野花、羊群和牧羊女,饮马溪边,策马奔腾,大气而不乏精致,粗犷而不失娴静,好一派奇异的北国风光。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月底教学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

《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次,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1.天山风景的图片,《天山景物记》序的音像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思维小游戏,(板书:新疆)齐读,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吗?我也一样,一说起山,我就会想起这样一座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播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

七月的天山教案范文

七月的天山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X月X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特征和七月天山的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让学生对天山有更直观的认识。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探讨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3)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图片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天山图片,让学生对天山有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分享自己的感受。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七月天山的景色有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七月天山的画。

(2)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3)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七月天山的景色和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收集更多关于天山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一、导入1、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桂林的山水,我们都领略过了,今天,我们要走进新疆,看看那里的天山是什么样的,大家想不想看?那我们就一起学习《七月的天山》。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七月;地点:天山)你还想了解什么?(景色如何?)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放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生字,生字读正确;读课文,互相纠错。

3、展示自己容易读错的生字,提醒大家注意。

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后练习读好下列词语:融化的雪水从那时候起迷人的风光增添生机浮光倒影5、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先自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讨论解决)51、填空:()的天山()的雪峰()的云影()的蓝天()的湖水()的野花511、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学习课文,理解想象。

1、默读课文,把作者描绘的景物用直线勾画出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一边读一边勾画。

2、交流: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主要写了哪些?3、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小组讨论解决)4、反复读第4段,理解内容。

并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流露的赞叹之情?体会后读一读。

5、指名读第5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本文1)雪峰的特点是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本文2)哪些词语写出了雪峰的高、大、多?并进一步体会。

本文3)默读第5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

6、自由读第6段。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巨大的水库”?“飘带”是什么样子?文中指的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理解词:萦绕。

思考回答问题时尽量用上文中的原话。

61、自学第7段,回答问题:珍珠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把野花比作“绣在”山上的“彩锦”?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野花的数量之多和色彩之艳?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这种情况。

(自学时可以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再对照理解。

并尝试背诵复述这段话。

611、背诵课文第4、5、6、7段,谈谈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等)6111、你对哪段文字感兴趣?自愿选择一段读给大家听。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第一篇:七月的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同学们,前两课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领略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奇妙无比的浙江双龙洞。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的介绍,去美丽的北国——新疆的天山尽情地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

)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天山景色?(夏天)简介天山:(可相机出示地图。

)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研探展评一(一)出示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二)自研共探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学情展示3.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简单写下作者的游览线路。

(进入天山→天山脚下→原始森林→天山深处)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研探展评二(一)出示学习指导二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由阅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作者主要描写的景物,用曲线画出他们的主要特点。

(二)自研共探1、组内阅读交流,说出感受。

2、师引导理解。

(三)学情展示A:写“雪水”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雪水的清澈与灵动。

B:写“森林”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树的翠绿、繁密与幽静。

C:写“野花”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野花的多和美。

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

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

一、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七月的天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碧绿”、“云雾”、“瀑布”、“岩石”等。

(3)掌握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七月的天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朗读。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天山景观的想象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天山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七月的天山》。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天山景观,如碧绿、云雾、瀑布、岩石等。

4. 朗读与背诵:(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七月的天山》。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背诵展示,鼓励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创作一首以天山为题材的小诗或故事。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景观的认识和感受,提出保护自然环境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要求发音准确、表达流畅。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创作的小诗或故事,关注内容丰富、语言通顺、创意独特等方面。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方法习得:
1、会用贴切、生动的语言写景。
2、能用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做到学以致用。
“五趣”课道学习流程
问题
激趣
(3分钟)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探究生趣
(1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至少读3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文中划出下面的词语,并在它们所在的句子中多读几遍,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白缎山涧俯视白皑皑马蹄溅起延安离鞍
(3)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旁边,请打上“?”。
(4)再次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难点: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评价设计:
1、目标1,学生在指名读、齐读等活动中,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达成度为95℅。
2、目标2,教师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通过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借助插图来进行检测,达成度为80℅。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展示享趣(10分钟)
1、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1)互相检查读书情况。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检查上面的词语所在句子的朗读情况。
(4)相互交流对疑难问题。
2、全班交流。
3、教师点拨。
反馈引趣
(10分钟)
1、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2、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3、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借景抒情。

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语文小学 4 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 4 课《七月的天山》导教案第四课七月的天山【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能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累积佳句。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说出天山光景的特色。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觉天山的美景,从中遇到美的熏陶。

【要点难点】1、认识与感觉天山美景,累积优美词句。

2、意会按必定次序写景的方法。

【学法指导】经过对文章的自主研究品读和圈点标注领会,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感觉天山美景,与作者产生共识。

第 1课时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教师要修业1、自主检测:生课前预( 1)你能正确地读出下边这些词语吗?习,自学本锦缎白雪皑皑矫健马蹄课中要求会山涧重重叠叠萦绕俯视认的生字,讲堂上教师( 2)查阅并采集有关天山的资料,你能给大家讲讲在采集的资猜中检查测试,最感兴趣的地方吗?相机指导本课中的易错( 3)初读感知:字音,单人作者笔下的天山是如何一种情景?朗诵与全班齐读相结合;课前,2、我的迷惑:教师鼓舞学生查阅课文有关资料,并初读课文,在讲堂上沟通。

【合作研究,释疑解惑】1、文章是按什么次序记述的?勾勒出有关词句并领会。

学生先联合课文独立思考,圈点勾画,形成初2、文中主要描绘了天山哪些光景?它们有什么特色?步认识,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各组确定一人汇报,教师相3、你最喜爱的是哪些语句?为何?作者是如何将它写得详细形象机引导,对的?独到的看法加以必定和鼓舞。

【检测反应,学致使用】1、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

2、仿写练习:节昼夜晚的彩灯,五颜六色,像(),像(),像()。

家乡的清晨,群山绵延不绝,像(),像(),像()。

教师引学生经过背诵积【总结提炼,知识升华】累,仿写练1、学习收获笔,内化吸收优美词句,增添文化积淀。

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稳固拓展】1、自由选择其余游记,如《天山光景记》《行者无疆》《美洲游记》。

2、达成练习册第二课。

七月的天山教案范文

七月的天山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气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天山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3)学会通过描绘画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描绘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天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的认识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讲解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的认识和印象。

2. 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天山的美景特点。

3. 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描绘一幅天山的美景图。

(2)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天山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天山的美景短文。

3. 收集更多关于天山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片段师: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1: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充满生机的天山。

生2: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说得很好,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正像刚刚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充满生机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生:(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师: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1: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漂亮呀!生2:还有,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生3: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那么的美,多讨人喜爱,这里也流露出了作者当时的一种喜爱之情。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的看法,确实,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生1:我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很传神。

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生2: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

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并且在描写过程中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优美。

赏析:这部分侧重引导学生借助以前积累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试着自己读懂并欣赏这篇文章,去主动发现文段语言的生动优美,方法活泼,学生学习主动,效果好。

通过本段的教学,让学生切身明白了要想写得生动而具体,就得学会使用恰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同时景物描写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做到层次清楚。

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

七月的天山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天山的美丽景色,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天山的美丽。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天山美景的看法。

3. 朗读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天山的印象。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字词的意思。

3. 理解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天山美景的看法。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天山美景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阅读学生关于天山美景的短文,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天山为题材,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安排在七月,正值夏季,天气炎热。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时间优势,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感受夏季天山的美丽。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设计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设计

课题:4*七月的天山设计人:王丹审核人:周本权蒋雪丽教学内容课题:4*七月的天山(P12—P13)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文章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3、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章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

这节课按照“读――说感受――再读”的过程进行,不可忽视充分的读。

(增加重点)难点:学习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方法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师) 2.天山的资料。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教学组织与活动 ③学生观看录像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与预设时间分配补充与反思④学生配乐闭眼想象朗读。

⑤学生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再在全班读一读。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学生接读句子“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②学生先读句子,然后再说说运用反问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写法,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描写方法。

2.布置作业:课外练笔。

1.学生在浏览全文后,汇报交流。

预设如下: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而且在描写时注意比喻、排比、衬托、反问等方法,把天山的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2.学生迁移写法,完成练笔——《可爱的校园》。

5分钟作业设计:1、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并组词。

重⎩⎨⎧chónɡ( )zhònɡ( ) 饮⎩⎨⎧yǐn( )yìn( )2.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完成练笔:可爱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自主学习案
字词学习(标注拼音并组词)
缎涧俯皑
蹄溅延鞍
多音字组词
饮yǐn()重zhónɡ()
yìn()chònɡ()
词语解释一
1.灿烂多彩。()
2.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3.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4.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多用于形容山)。()
A.五彩缤纷B.斑斓C.绵延D.萦绕
词语解释二
山涧:。
问题四: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说一说。
提示:
巩固案
改正栏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重点从天山的()、()、()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2【词语搭配】
()的秋天()的雪峰
()的水底()的霞光
()的彩虹()地跳跃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进行语言积累。
知识备查
天山:亚洲内陆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深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为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课题:七月的天山
班级:四年级
备课人:高丽娟
审批人:
课时数: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俯视:。
繁花:。

七月的天山教案精选

七月的天山教案精选

七月的天山教案〔精选3篇〕第一讲义:【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美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1、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2、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课时安排】1~2课时。

【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着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顶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4 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

4 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教师:学生:家长签字:课题七月的天山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从文题看,这是一篇()的文章,突出了()在()季的景物之美。

2、我为生字选读音,用“”画出。

皑(kǎi ái )涧(jiān jiàn )俯(fǔfù)蹄(dìtí)3、语境注音。

①我们骑马来到饮()马溪边,忙跳下马,掬起来一品,比饮()料还清纯。

②售货员重()新称了糖果的重()量。

4、大声朗读下面的词语,并记住这些词语。

山涧五彩斑斓俯视幽静萦绕矫健白皑皑绵延5、比比来组词斑()漫()延()班()慢()廷()二、给生字注音组词:缎()()涧()()俯()()皑()()蹄()()溅()()延()()鞍()()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二、分段阅读: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5、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堂堂清一、填空:()的雪峰()的秋天()的山涧()的日影()的水底()的森林二、这篇文章语言特别优美,能默写几句你喜欢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迁移训练: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改成陈述句:2、我在乡村的山坡上,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缩句七、拓展阅读: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变得。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学科领域:语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天山的夏季景色,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绘景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天山的夏季景色,体会文章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天山夏季景色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创设情境。

2. 音乐:选择一首优美的乐曲,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 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天山夏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 初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描绘的天山景色。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会欣赏和借鉴。

5.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看法和感受。

6.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自然、描绘景色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夏季景色的作文。

2. 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最美的瞬间。

3.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摄影比赛,让学生用镜头捕捉身边的美好景色。

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3. 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鼓励创意表达。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团队精神。

《七月的天山》小学语文课堂教案

《七月的天山》小学语文课堂教案

近年来,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新教材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其中就包括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于新疆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新疆的文化和风貌,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本文将对《七月的天山》的课堂教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学生了解新疆地区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及风景名胜,并能够复述文章内容,运用所学词汇、语言表达新疆美丽的风光以及人民的生活和善良。

2、阅读理解:通过本文对新疆地区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新疆的文化艺术特色,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核心内容。

3、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本文和探究新疆文化,使学生对多元文化心生敬意、多元文化初步认识,强化孩子们尊重、理解和欣赏不同人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语言表达:本文中词汇和句式、大量形容词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感悟自然的价值和美。

2、人文底蕴:全文融入了新疆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也为学生对当下世界,不同文化习俗和传统、历史背景等现象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三、具体实施1、导入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入主人公上太阳岭、第一个看到漫漫的天山雪峰的情节,激起学生们的浓厚情感,使他们能够高度关注本文内容。

2、讲解通过对文章的整体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全文的整体思路,协助他们构建文章的结构,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本细节,以此强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3、词语讲解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对生词和常见生疏的词组上李凤霞所生活的地方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词汇,也能让学生对新疆地区有更加准确的了解。

4、阅读素养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操练的方式,检验我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4、《七月的天山》导学案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相关链接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一课时1、读一读,写一写。

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飞泻无限撑开枝丫萦绕矫健幽静白皑皑洄水涡饮马溪戈壁滩五彩斑斓五彩缤纷重重叠叠2、比较下面的字,并组词。

缎()班()矫()稍()状()锻()斑()娇()捎()壮()绵()府()啼()棉()俯()蹄()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在文中找到找出相关的语句。

4、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A.“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

”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这种景观。

C.“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这句话中的“浮”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这个词用得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D.“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

《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3、体会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天山之美的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的美景。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2、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感受天山的美。

三、学习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天山的美景。

2、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对优美的词句进行圈点批注,加深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共同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查阅资料,了解天山的相关知识。

(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美丽的山川。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去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

(2)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2、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交流天山的相关资料。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雪峰、溪流、森林、野花4、精读课文,感受美景(1)学习第 2 自然段①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雪峰的?②交流汇报,抓住“巨大的雪峰”“插入云霄”“白皑皑”等词语,体会雪峰的高大、雄伟、洁白。

③指导朗读,读出雪峰的雄伟之美。

(2)学习第 3 自然段①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思考:溪流有什么特点?②交流汇报,抓住“清澈见底”“五彩斑斓”“鱼儿欢快”等词语,体会溪流的清澈、美丽、活泼。

③指导朗读,读出溪流的欢快之美。

(3)学习第 4 自然段①小组合作学习第 4 自然段,讨论:森林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②交流汇报,抓住“密密的塔松”“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等词语,体会森林的茂密、幽静。

哈五年级汉语导学案七月的天山

哈五年级汉语导学案七月的天山

哈镇牧业寄宿制学校双语五年级汉语导教案/学习目标课题4、七月的天课型备课山精读课时间主备刘瑞华审查班级2013-3-3双语哈五年级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能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合作以前要充足的自学,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3、依据导教案设计的问题睁开学习,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议论。

感情态度价值观:1、意会文字,感觉天山的美景,从中遇到美的熏陶。

学习要点:1、识记生字词语。

2、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学习难点:1、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2、意会文字,感觉天山的美景,从中遇到美的熏陶。

学时安排: 1 课时知识链接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 千 M,宽 250~300 千 M。

均匀海拔约 5000M ,最顶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M ,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 ,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 1900M ,深约 90M 。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消融而成,清亮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葱绿的云杉倒映湖中,组成了一幅漂亮的图画。

相传 3000 多年前周代的天子到达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款待他,因此古称“瑶池”。

此刻这里已成为有名的旅行胜地。

预习教案一、我能把课文读流畅二、我能读准以下词语:沙漠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饮马无穷活力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重重叠叠清静缭绕五彩斑斓连绵健壮马鞍三、填空:()的雪峰()的秋季()的山涧()的日影()的水底()的丛林四、我能用自己的话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光景的。

2 / 5第一课时导教案一、激情导入: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向往。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4﹡ 七月的天山研学 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 案 导 案一、自主学习·基础过招 1.我能认真阅读课文,并为下列生字注音。

缎( )涧( )俯( )皑( ) 蹄( )溅( )延( )鞍( )2.我会补充词语。

( )的天山 ( )的雪峰 ( )的山涧 ( )的日影 ( )的山色 ( )的山形3.我能给下列多音字写出拼音并组词。

( )( ) ( )( )饮 重( )( ) ( )( ) 4.我能准确地理解下列词语并连线。

山涧 从高处向下看 俯视 围绕,盘旋 萦绕 强壮而有力 矫健 山间的水沟二、精彩展示·高手PK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是按照 的结构来写的,一、自主学习(15分钟)1.导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 人 笔 下 的 “天 山 ” 令 人 神 往 。

那 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自由朗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

3.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拼音、词语、多音字、理解词语,完成1、2、3、4小题。

4.请完成得最快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书。

先写了七月上天山是 的,接着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出了 、 、 三种景物,最后写 比不上七月的天山。

2.我能有感情地课文并能写出体会。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我知道这句话中的银灰色的花指的是 ,这里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句话里的两个 字和一个 字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 ,又写出了雪水的 ,这里也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镇牧业寄宿制学校双语五年级汉语导学案/学习目标
、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

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3、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1、领悟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
1、识记生字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领悟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时安排:1课时
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M,宽250~300千M。

平均海拔约5000M,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M,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M,深约90M。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
的图画。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预习学案
一、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
三、填空:
()的雪峰()的秋天
()的山涧()的日影
()的水底()的森林
四、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激情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预习展示。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请把作者游览的顺序补充完整。

(1)进入天山——()——()
(2)进入天山这一段依次写了()、()和
()的奇特景象。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2)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四、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五、迁移训练: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
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
改成陈述句:
2、我在乡村的山坡上,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缩句:
六、拓展阅读: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变得。

这里溪流变得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相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山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手法。

七、板书设计
4 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雪峰溪流
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美
再往前走:野花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