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品来看。郦道元历来被认为是描写风景的高手。他不用前人的
陈词滥调,追求新颖的表达方式,比如描写河流的清澈,他用
的话是“鱼若空悬”。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
潭水清澈时,说道:“
”这就是化用郦道元的表述。书
中写景很少有雷同之处,皆因郦道元追求语言多变。以瀑布为
例,《水经注》里用过的指代词汇有“悬流”“悬水”“悬涛”“悬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清代学者沈德潜认为,在我国古代记载河流水道的 著述中,《水经注》可谓“不可无一,不容有二”。 引用和作比较,强调了《水经注》有极高的地理价值, 使说明更权威,更具有说服力。(共4分。说明方法2分, 表达效果2分)
-29-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为什么石楠“花香”如求也越
来越高。但有些植物为人类美化环境的同时,却默默背
负了诸多骂名。例如石楠,因为开花时散发出特别的气
味,被极度嫌弃。
②其实石楠心里也挺委屈的,努力开花有错吗?生命 生生不息,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之道。
-20-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⑤除了自然地理,《水经注》繁征博引,留下了不少 人文地理的内容。凡一水流经之地,郦道元都会考察流 域内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记述逸闻轶事。古代的神话与 传说,往往赖以保存。
-21-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⑥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记载,《水经注》可当作绝美的文学作
-2-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③石楠,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世界约有60余种, 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南部。我国约产40余种,是妥妥的石 楠属植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说明文阅读训练四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四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四篇一、像铅笔一样的手术刀等离子体是一种带电离子和电子的混合物,只要原子与它们的电子发生分离,等离子体就会产生。

太阳耀斑和球形闪电都属于等离子体。

由于离子运动的速度极快,等离子体出现的时候情景非常火爆,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

但是科学家却如同将闪电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众神,将狂躁的等离子体纳入一只小小的铅笔状装置中,使其为人类造福。

人们将等离子体应用于医疗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了,不过一直以来人们所使用的装置又大又沉,像只箱子一样搁在桌子上。

不仅如此,那个大块头所发出的等离子气体束只有几毫米长,至少比室温高出10摄氏度,对人体有害,而且还有产生电弧的危险。

而我们要说的这种铅笔式等离子体手术刀只有12厘米长,可以发出一束5厘米长的笔直带电气体。

它小巧、轻便,可持续使用8个小时,用于杀菌消毒。

当“铅笔”开始工作的时候,一束混有少量氧气的氦气从两片高压铜制电极之间通过。

氦气很难电离,但是其中含有的氧气分子却变成了高度活性的氧离子,从而杀死细菌。

等离子气体束射在人手上时,对皮肤毫无损伤,却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将其杀灭。

与旧的装置相比,这支神奇的“铅笔”所发出的等离子气体束温度与室温一致,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甚至准备用它清除人口腔内的细菌。

与常规的化疗灭菌不同,使用等离子体,用不着事后清除药物残余,因为其药物用量极为细致,一触即止。

这种装置可以对人体的病患部位进行非常精确的治疗,将来可以用来杀死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刀常常伤害肿瘤周围的组织,而等离子体每次却能准确地只消灭掉几层癌细胞而不伤及其他部位。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改造等离子体手术刀,希望将来能控制这把神奇的刀,使其分辨敌友,专门攻击某一类型的细胞。

1.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或概念作确切说明的说明方法。

请给“铅笔式等离子体手术刀”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1)根据说明内容的不同,我们把说明文分成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①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

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②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

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油墨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

三聚氰胺是添加剂,但它是水泥添加剂,在水泥里面作为高效减水剂;也是塑料添加剂,在塑料里面作为阻燃剂;还可以作为涂料添加剂,在涂料里面作为甲醛吸收剂。

但是,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

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

所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维护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③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呢?其实,对于现代生活来说,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反倒会更加危险。

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所以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话,肉制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而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且无污染和无添加往往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造出的噱头而已。

⑤有些人不喜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情结。

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

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早就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⑥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

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大量的方便食品供应,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专题训练十四 说明文阅读

专题训练十四 说明文阅读

③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令人吃惊的成绩。它参加 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 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ot Back》;用《老友记》 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 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 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 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⑤大雪是美好的化身,历代文人墨客不惜笔墨为之妙赞。唐代李 贺的“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宋朝苏轼的“玉花飞半夜, 翠浪舞明年”,赋予雪“琼芳玉花”的美名。宋人杨万里的“独来独往银 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让“银粟”成为雪的美誉,这瑰丽的意境动人 心弦。
⑥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因天气严寒,寒号鸟也不再 鸣叫了;二候阴气最盛,盛极而衰,阳气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 行为;三候的时候,马兰花已抽出新芽。
⑦“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流都封冻了,赏雪 景、堆雪人、打雪仗等活动,满满的都是童趣记忆。特别是在东北, 冰雕、踏雪、滑冰到处可见,引来南方游客冰雪游。哈尔滨的冰雕、 吉林的雾凇、长白山天池冰雪中的温泉,让许多南方人觉得不可思议, 争相观赏体验,一探究竟,并享受奇妙乐趣。
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说的就是大雪节气的风俗,即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 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⑥由于盐湖多发育在以干旱盐渍荒漠为主的封闭型内陆高原盆地, 这里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统筹做好盐 湖的保护利用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1.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 【考点三 说 明方法及其作用】 A. 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打比方) B. 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下定义) C. 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举例子) D. 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 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 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列数字) [解析] B项,“下定义”应为“分类别”。

最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分类训练15篇

最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分类训练15篇

最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分类训练15篇生活科普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鞋带为什么旧就是抬起崖子①平时在走路、跑步等运动时,鞋带跟著腿脚不停摇晃,时间一短就可以渐渐抬起。

或许你从未在乎,这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可是科学家却不这么看看。

科学家盯上了鞋带打结②鞋带伸长,只是生产生活中“结”的其中一种形式。

除了系鞋带之外,手术后在伤口上缝线会用结,建筑工地上采用的钢缆也就是结,电线里面数根铜线也Tiepolo的形式延展,甚至我们的生命密码――dna本身就是一条织成的结……③在大自然、人类社会里,结到处都有,它把两种、三种,甚至多种东西缠绕在一起,而且紧紧连接起来。

如果不解开它,就根本不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于是,最常见的鞋带打结就成了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

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存有一位机械工程师对伸长十分疑惑,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他辨认出鞋带伸长基本上只有两种方法,一种较结实,另一种较差。

较差的伸长法又称为“奶奶结”(又称Chapman),一手谓一端,拎起至鞋带两端,先把两端交叉成十字,右端在上左端在下,再把右端沿左鞋带绕一圈,并拉上来;然后双手再次各执一端,成十字交叉,左端在上右端在下;最后把左端往下折,拉住左端从交叉点到末端的中间,从右鞋带下面掏出来,并系住。

⑤较结实的伸长方法被称作“平方结”(又称困局),差别是当鞋带两端第二次成十字交叉时,不再扎居住左端从交叉点至末端的中间,而是扎居住末端,从右鞋带下面拿起去,并系紧。

⑥生活中,这两种方法也很常见,但是它们所隐含的力学原理却没那么简单。

撞击力与推挤力的相互作用⑦研究人员好奇为什么鞋带的活结很容易松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解结的过程上入手。

研究人员找到志愿者,将传感器绑到他的鞋上,并附着在鞋带结上。

这样,每当志愿者走路、跑步时,鞋带结所承受的力就会被检测并记录下来。

同时,研究人员还把同样的结和传感器绑在胳膊上,并使胳膊不停地摆动(相当于腿的摆动),从而分析结的受力情况。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怎样才算认识一朵花(有删改)闫晗①近两年,博物学突然火起来,选带着各色识图软件,不知道花的名手不要紧,手机拍下一张照片,上传至软件,立即就合由现其学名,时代在进步,技术带来诸多使利。

可怎样才算真的认识一来花呢?②现在是个流行二手“知识胶囊”的时代,有人替你读书,替你思考,把简单粗暴的结果告诉你。

读了某篇书评,你就以为了解了整本书;听了几分钟电影解析,就有了与人聊天的谈资;别人的观点很新奇,你现被投喂得心满意足。

可是,你真的承它们建立连接,拥有它们了吗?(A)③植物和人一样,你记使一个人的名字就算了解他了吗?哪怕是生活在周围的熟人,有些也不过是点头之交。

他们的个性、喜好、热气腾腾的生活或是完解和苏且,我们都一无所知,有的只是相适时无关紧要的一句末破。

(B)④那些写植物写得好的文章,大都掺杂着人生体验和领悟,作者与那些花草有一些私人的故事,吴于童年、故乡、城市、风土人情,甚至友情和爱情。

这样才算认识和了解它们,跟它们拥有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关系。

写美食的文章也一样,通过一种食物,我们想看到的往往是金、温暖、慰籍和自己的人生。

(C)⑤大数据带给我们很多信息,众多人的爱好、品位在商家那里有了判断,你被大多数人代表和选择了。

小学生都可以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了,看上去根新潮。

可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受,个人的记忆博物馆是无法故平地、被量化的。

(D)⑥就像你与那些植物的关联,你与身边一个义一个人交换过的能量、拥有的故事、经历过的陪伴一样。

有无限的细节和微妙的感受,藏在某个地方。

可能表达不出来,但是你知道,它们真实存在着,而且无比重奏。

(1)结合第②段内容说说你对“二手‘知识胶囊’”的理解。

(2)根据要求答题。

①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②以下材料放在哪一处最合适?(填字母)为什么?材料:那些电影被剥离了配乐、光影的魔术,只第下一个同举的故事框架;那些名著的细节、人物对白你看不到,只有别人的印象和评价,而缺乏自己感性的、直观的经验。

说明文阅读训练七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七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七篇一、地理趣谈不可当真承匡耀求。

裴礼年g 卿匝。

匕查=部电王蛊,叫《生堂生直科全蛊地球基理》,墓生,筮22亟查二段进到压竭::盘王塞!!。

塞生星这拦描述的;:螂联中亚一带的域海是=仝塑崖曼—』也戚海_;Fl l 地Jj 篁。

在地面海海底300-500米以下是地下海。

深度达500米左右。

地下海的海水与白垩纪沉积混为一体,含有矿物质和盐分。

每年,地下海供给地面海4-5亿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

这源源不断的海水原来是来自天山山脉,天山山脉有几道暗河直通咸海的地下海。

”②其实,这只小过是前人的一个猜测罢了。

前人将“地下海”当作趣谈.没有人去计较它的真假,但是这个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居然被前苏联的决策者当真了:由于成海的两大入湖河流径流量大。

其中阿姆河年径流量达579亿立方米(另一数据为671亿立方米),锡尔河年径流量为352亿立方米(另一数据为372亿立方米),既然成海还有地下的补给系统,为什么不利用人湖的地表淡水发展农业呢?⑧前苏联据此作出了在该湖河流流域大规模利用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决策。

这一重大决策计划将入湖河流改道,让河水流入农田,灌溉农作物(主要生产棉花和粮食)。

1939年,前苏联兴建了全长220公里的大费加拉运河,引锡尔河的水来浇灌棉花田。

从1954年开始,前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用l O 年之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

随后决定从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中调水灌溉卡拉库姆沙漠南缘约10万平方公里的新睦棉田和草场。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分四期工程逐步建成的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每年从咸海最大的补给水系阿姆河分流水量约160亿立方米,占阿姆河径流总量(579亿立米)的27.6%。

咸海的另一主要水源——锡尔河七也修建了多个水库将河水截留用于农田灌溉。

现在,阿姆河上共有88座水电站,341公里运河;锡尔河I 二共有198座水电站,225公里运河。

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带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带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准确预报地震,不是一件易事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进行短临预报并非完全不可能。

两种观点的对立十分尖锐,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可以预报的可能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仍是难题。

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用于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

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

而我国的情况有点复杂。

从形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

可遗憾的是,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

中国的地震专家真的如此无能吗?其实不然,笔者熟知的地震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地震研究都有突出的贡献,也都有过比较准确预报地震的经历。

目前,世界上地震短临预报的最高准确记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中国保持的。

即使如此,地震预报却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棘手难题。

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地震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

从科学上讲,预测地震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地震前出现并且与地震发生有明确关系的自然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震兆,进而利用震兆预测地震。

二是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基本规律,即震因,利用震因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做出准确的识别。

关注震兆与研究震因两者缺一不可。

遗憾的是,震兆与震因至今仍如两座科学山峰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逾越。

在地震史上,中国宣称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和青龙地震,但世界地震学界对此的评价是:偶然的运气。

有人说,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海城和青龙地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次预报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呢?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地震预报难就难在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

说明文阅读训练五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五篇
⑨在南茭洲也有九死还魂荜的同类,只是那骥
豹阏类零镁髭大。蚕t "I l 酊在琢她缓’笼、割敷还魂,薅 疆还会变动潜歼生艮 避,袅j 乒我蠢承酶蕊察。在f f 单
季节,那l 拱的几夕E还魂荜会自己从土壤I {,挣脱出来.
.。然后全错褥成一个蝌球,风吹草动,草球随风飘滚前 进, 如遇卜 多水的地 方,革 球就会 艘开碱暇 状。谯 ± 壤;}l 扎≯擞采。鑫然,当承分疑步,它燕菠家皋终不 如意时,裁会撵次霄井离乡,外蹬流滚的。
( 选自《科学之友) 2008年第13期l
量,抵抗衰老,预防癌症。有害细菌污染肠道,败坏JI I L 液,是导敛人体譬衰乃至死亡的元pcI 。时卜.。人T培 育的双歧杆菌等活菌制刺,可在人体内,定植,具有阻 止致 病菌的 入侵、 抗感染 、预 防与抑 制肿瘤 发生、 延
缓衰老 和抗辐射等功 能。
④细菌还能发电。早在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
发现,自.儿种细菌的培养液能够产生电流,于是就以 铂作 电极. 放人大 肠杆菌 或普 通酵母 菌的培 养液, 成 功地制造出世界卜第一个细菌电池。20 l l t 纪80 年代 末,英国化学家在细菌发电研究力.面取得重人进展。 他们 }L细菌 红糖夜 中分解 分子 ,以释 放出电 子,并 促 使电 子向阳 极运动 产生电 能。 在细菌 发电期 间,要 往 电池 哩小断 加入糖 液,并 充入 空气, 搅拌细 菌培养 液 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为r 提高运送电子的能力,他 们还伍糖液I | I 添加了染料之类的芳香族化合物作为 稀释刺。
④最近,科学家发现,细菌还有捕捉太阳能并把 它“ 接转化 成电能 的功能 ,, 他们在 死海和 人盐湖 咀 找到一种嗜盐杆菌,这种细菌含自.一种紫色素,当J £
所接受的约10 %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可产生 电荷。科学家利用它们制成r 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 能细菌电池,这种电池町产 生很少的电。由此¨,见, 细菌将成为能源“新星”。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1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

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

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

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

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

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

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

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

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

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你只想略略了解本文将要说明什么,你会抓住文中的哪句话?(2分)2.假如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主要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答题不得超过20字)3.假如你想用表格来举例说明本文的说明方法(限三种),请把它画出来。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共6篇)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共6篇)

篇一: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一)赵州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用横线画出本段说明的中心句。

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4、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5、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在原文用//给文段分三层,并概括层意。

(二)“空中恶魔”: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篇一: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0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10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说明文阅读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

“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

1925- 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

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

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

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

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

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

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

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

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

说明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附答案说明文阅读训练附答案「篇一」中考语文说明文红树林阅读训练题目(附答案)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他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点缀海滩。

他,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②红树林是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

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

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仅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一棵棵红树林带着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现在滩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③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一种“胎生植物”。

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落于地,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来。

倘若被海水冲走,在海上漂流两三个月也不会死,一旦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一至两年便繁衍成林。

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④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

长势良好的红树林能为鸟类制造休养生息的场所,成为鸟类的“天堂”。

据有关部门调查,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122种,以鹭鸟为主,最珍贵的鸟类也来此居住,如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白琶鹭、黑脸琴鹭、小青脚鹭等。

每当秋冬季节,候鸟南迁,这儿便成了鸟类的乐园。

清晨,百鸟比翼,啼声清脆,令人心旷神怡。

落潮时,海风吹拂,海浪声里夹杂着红树林的涛声,树上雀鸟啁啾,树下鱼虾跳跃充满了一派生机。

因此,红树林成了人们休闲赏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⑤红树林素来被人们誉为忠实的“海上卫士”。

它深深地把根扎进海岸滩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些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并借助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固堤护岸。

⑥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

据测算,100米宽的红树林带,能把10级台风刮起的波浪化为平波。

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平方米红树林一年净释放的氧气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这比一般的城市绿化地高出4—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下研修语文学科课时教案
签批领导:签批日期:年月日
课题
说明文阅读训练
课型
复习课
主备教师
郭建云
课时
第1课时本学期总课时
使用教师
郭建云
教学目标
1.强化说明文题型训练;2.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强化说明文题型训练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及流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说明文。
二、出示目标:
1.强化说明文题型训练;
2.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三、《灶头画》阅读训练。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小组交流1——4题。
3.全班展示交流:
①这篇文章主要从灶头画悠久的历史、鲜明的主题、
和它的文化价值及现状进行多角度的说明。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3.全班展示交流。
①阅读第③段,说说短命植物有哪些特点。
②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③请分析选文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④选文以“沙海中的隐形森林”为题,有什么作用?
4.拓展延伸:
②选文第⑤段加着重号的词语“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指的是什么?
③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乡土文化。燕赵大地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文明的史册上。请说出两种你喜爱的河北民间艺术。
4.拓展延伸:
⑤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四、《沙海中的隐形森林》阅读训练。
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词“左右”的表达效果。
五、小结:
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展示交流
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展示交流
教后反思
这节课课堂流程很流畅,学生通过题型训练提高了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但还存在学生答题语言不规范,回答问题声音小不够积极等问题,需要加强。
使用日期:2017年4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