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

发表时间:2012-03-01T14:11:25.2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王静[导读] 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的基础步骤和基本技巧

王静(河北保定儿童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在突发危机与灾难降临时对人们心理应急的干预、救助,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众心理健康的持续关注。心理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也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与灾难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关键词】心理救助;心理干预;灾难心理救助;危机与灾难心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89-02 1我国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组织构成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体系是一项复杂地、操作性很强地工作,需要在科学地理论指导下才能顺利进办。虽然灾难心理危机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卫生问题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在灾难下给不同年龄段的群体造成的心理影响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灾难心理卫生进办专门研究,积累数据资料、进办理论准备,从而为心理干预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是很有必要地。此外,建立、健全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制度是必不可少地步骤。据了解,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地几个国家没有在精神卫生方面立法,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法律地形式来确保灾后精神卫生问题得到重看与解决。在现阶段尽快出台并通过我国灾难心理危机救援法案已刻不容缓,而从加远进展来看,只有将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体系工作列入政府灾难救助体系之中才是解决问题地根本保证之所在。第三,心理干预队伍建立尚不健全,对于突发危机与灾难心理干预应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从汶川地震中的心理工作进展状况来看,往往招集地都是一些临时地心理工作志愿者。专业地队伍建设还待提高,所以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工作队伍。

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是一项专业性与艺术性要求很高的任务。一般来说,灾难心理卫生工作团队应包括这样两类人员。一类是由工作在心理卫生机构地专家与工作人员组成的长期性专业工作队伍,负责预防与及时救助灾难发生后心理有问题的人,另一类是针对某具体灾难发生后经临时筛选与培训地业余工作团队,一般由灾难发生当地地社会工作者与志愿人员构成,以应付可能出现地大面积灾后心理危机。这两类人员协同操作,才能全面做好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危机与灾难心理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2.1危机与灾难心理的表现 2.1.1安全感: 猝不及防、无处可逃的灾难,会使经历者陷入巨大的恐惧,尤其儿童更是如此。在生命的巨大威胁面前,缺乏安全感是最常见的表现。

2.1.2无助感: 在突发灾难面前,个体的力量会显得非常渺小,因此无助感会普遍存在。

2.1.3归属感: 家园的丧失,或人边人的离去,都会使经历者严重缺乏归属感。

2.1.4悲伤感: 不需多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2.1.5空虚感: 灾难的不可遇见与不可抗力,都极易让人产生一种被掏空的空虚感。

2.1.6迷茫感: 突如其他的打击或变故,生活秩序的打乱,都可能让经历者产生迷茫感。

2.2危机与灾难心理的影响 2.2.1生理方面: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干等;

2.2.2认知方面:否认、自责、罪恶感、自怜、不幸感、无能为力感、敌意、不信任他人等;

2.2.3情绪方面:悲观、愤怒、紧张、失落、麻木、害怕、恐惧、焦虑、沮丧等;

2.2.4行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骂人、喜欢独处、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3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的要义和原则危机与灾难心理的救助即心理危机干预,简单说就是让被干预者把经历的灾难事件、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把情感宣泄出来,淡化灾难带来的恐惧、焦虑、自责等多种消极情绪,让当事人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危机与灾难心理的救助是一门学问,它强调专业和技巧,而不是仅靠爱心和同情就能完成的。在灾害发生的初期,紧急心理救援技巧就是安抚与倾听。对许多人来说,及时地开口说话,表达他们所经历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从理论上说,心理危机干预越快越好。尽量在心态未落入谷底之前进行干预,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其恢复到最正常的状态。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心理危机干预是应急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外部环境安全稳定后,心理专业人员马上会对其进行专业的筛查和诊断,针对被救援者受到灾难影响的不同程度,马上进行干预,及时帮助他说出内心体验,宣泄消极情绪。干预越及时,幸存者心理康复的越快,越晚效果越差。

快速成立的危机干预小组在灾难现场,主要的救援技巧就是安抚与倾听。对许多人来说,及时地开口说话,表达他们所经历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如果被救援者选择沉默,救援者要耐心等待;如果被救援者哭泣,救援者应该选择是接纳,因为宣泄是一种放松,使情感得以释放。

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只帮忙、不添乱”。比如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专业工作者可以在帮助发送救灾物资或其他更紧急的活动中,了解社区或个人的心理状况。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一定要在幸存者的身体安全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 4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的基础步骤和基本技巧 4.1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的基础步骤 4.1.1问题或危机的评估 4.1.2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

4.1.3治疗性干预

4.1.4危机的解决和随访

4.2危机与灾难心理救助的基本技巧

4.2.1梳理判断问题: 在与被救援者的接触过程中,敏锐地观察其举止和表情,判断自信心丧失、意志消沉的程度及心理状态如何(是紧张、迟钝、不安,还是犹豫、自责),同时分析其是否具有自我心理调整能力,从而考虑采取何种有效的心理疏导。

4.2.2提供人道呵护: 帮助成年被救援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如食物、衣服、庇护所等。同时处理他们的情绪反应,如悲哀、焦虑、麻木、伤心、愤怒、突然失控、担心灭顶之灾等。对孩子,要提供温暖的怀抱,让他们有安全感。

4.2.3积极亲善介入: 援助者必须无条件地以积极的方式接纳所有的求助者,不在乎报答。让求助者感到,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都是可靠的支持者,他们是在用关心的、积极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在处理危机事件。

4.2.4引导思维方式: 多数情况下,被救援者处于思维不灵活的状态,无法判断什么是最佳的选择,有些人甚至认为已经无路可走了。危机干预者应帮助他(她)认识到,其实还有许多可变通的方式,并引导其思考,作出适当的选择。

4.2.5制订短期计划: 和被救援者合作,制订生活短期计划。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他认识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通过实施这一计划,帮助他们恢复自制能力,摆脱依赖感。

4.2.6帮扶自我承诺: 帮助被救援者自我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

此外,我们需要区别一下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正常的应激反应。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参考文献[1]张理义.心理医生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王静(1978-),女护士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