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合集下载

部编本初一下历史 (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本初一下历史 (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背景: ①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
到我国沿海进行侵略活动; ②明朝国力转衰,日渐腐败。
2、过程:
1553年,借口进入澳门
澳门
取得定居权
谢 谢!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占城
郑和船队的到达 阿拉伯地区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 和船队的到来
材料: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哥伦布 达· 伽马 1405--1433 时间早、历时长 时间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多 次数 7 4 1 人数多人 人数 2.7~2.8 万人 1000--1500 160人
史料二:明朝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 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 航路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②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史料三: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曾从海路到过伊 斯兰教圣地天方,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培养 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和英勇无比的气概。 ③郑和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勇于探索 。
早期文明 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改称天皇
(593年—1185年)
(250年—593年) (前300年—250年)
倭奴、大和出现
大化改新、天皇掌握实权
幕府执政时代
(1185年—1333年)
镰仓时代
(1336年—1573年)
室町时代
(1603年—1867年)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
南北朝
战国
自由畅想
航行的船员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迷失航向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6张PPT)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 成 祖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 外的奇珍。寻找建文帝;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到达 地点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 印度 1497—1498年 1次 4艘 120吨、100吨、50 吨 下“西洋”,最远到红 到达美洲 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405—1433年 7次 共百余艘 大宝船长151.8米,宽 61.6米 1492—1504年 4次 17艘 旗舰100吨,长24.5 米 ,宽 6 米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 , 地理概念 , 在不同时期含义有所 不同。明初 ,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 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 而把今文 菜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 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装载物品:优质 丝绸、精美瓷器、上 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 物品,以及大量的金 银货币。 规模大,货物多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 送礼,展现大国 风度,发展相互 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的是用于贸 易,互通有无, 互补互利。

国 中
丝绸、瓷器、 茶叶等 珠宝、香料、药 材等 郑和船队访 问 许多国王、使臣随 船回访

亚 非 各 国 亚 非 各 国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 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 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 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 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 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 还派出使者随行。
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
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动脑时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 义战争,得到沿海一带 爱国军民的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 战英勇; ③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 支持。 ④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 能和治军严明。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三、葡萄牙㨦取在澳门居住权
1、原由
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 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573年,葡萄牙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3、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课堂小结
明 交往 -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地点
下“西洋”,最远 到红海沿岸和非洲
东海岸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物品用途 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到达范围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南亚国家、阿拉伯地区国家、非洲国 家欢迎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部编版七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七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七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七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姓名:______戚__继__光 生活朝代:___明__朝_____ 主要事迹:___抗__倭______ 历史地位:___民__族__英__雄____
倭寇:日本的一些______和奸商组成武装集团; 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不断 武装抢劫我国沿海地区。时称“_________”

1500人
宽6米
郑和达马·伽是我14年国97 也1次是世4界馊历史16上人 的1伟205吨大01吨0航0吨海家印。度
比较 结果
早 多半 世个 纪次数多船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观察上面的邮票,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 友好往来;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 ,
国力 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 地位和
威望 ,“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 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时间:从1405年到1433 年,明成祖派 遣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
行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了亚洲和非洲的 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 岸。郑和每到一处,访问当地首领表达通好 的意愿。
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
南针的应用;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材料三:郑和本姓马,回族。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曾从海路到 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家庭的薰陶,使他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 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来,他入宫当宦官,被派到燕王 府当差。靖难之役中,他随朱棣冲锋陷阵,屡立奇功。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打印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
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一、明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郑和下西洋▲▲▲
(1)目的: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

B、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
(2)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③明朝政府的支持;④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3)概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泉州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行香的史实。


(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明朝的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2)概况: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

“戚
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3)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4)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相关史事
明朝时,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商品贸 易兴盛, 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 因此成为倭寇侵扰 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 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 为虎作伥, 趁火打劫, 使倭寇更为嚣张。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郑和像
人物扫描
郑和, 原姓马, 回族, 云南人 。12岁丧父, 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 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朱棣, 屡建战功。朱棣称帝, 是为明成祖。明 成祖十分器重他, 提拔他为内宫太监, 并赐姓郑。1431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一.郑和下西 3.郑和下西洋的经
红海沿岸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榜葛剌进麒麟图》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 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 来到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
一.郑和下西 4.郑和下西洋的意


郑和的远航, 时间之长, 规模
之大,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
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而且开创了
二.戚继光抗 倭3.经
过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 明王朝派年
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 命, 南下浙江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彻底打败倭寇, 戚 继光大力整顿军队, 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 进行严格训练, 操练新阵法。他 统领的军队, 由于训练有素, 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 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
通网,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2.掌握明朝时期的对外交流形式和内容;3.学习明朝时期对外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讲解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包括明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形式、内容和影响。

1.明朝的对外交流形式1.使节出使:明朝向外派遣使节,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2.海上贸易:明朝通过海上贸易扩展对外贸易,开放海港,提高经济贸易的效率和规模;3.边境军事:明朝通过军事手段,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契约,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4.文化交流:明朝通过书信、诗词等文化形式,与其他文化传统有交流,增进民族间了解和意识。

2.明朝的对外交流内容1.对外贸易内容:明朝向外输出丝绸、茶叶、银器等大批商品;2.使节联系内容:明朝向外出使的使节,交换文化、经济和外交意见;3.边境军事内容:明朝与北方民族关系紧张,通过军事手段确保边境地区安全。

3.明朝对外关系的影响1.对外贸易的增长:明朝因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本国经济发展的进程;2.文化交流的增进:明朝与其他文化传统进行交流,增进民族间了解和意识,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3.对边境地区的稳定:明朝对边疆地区的稳定,有助于减少少数民族反叛的情况,维护国内的团结和稳定。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明朝时期的对外交流形式和内容,并与学生探讨明朝对外关系是否很重要。

2.讲解通过讲述、解释等方式,详细讲解明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形式、内容和影响。

3.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各小组所负责的对外关系形式、内容和影响。

4.拓展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作业,了解其他时期的对外关系,并总结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5.总结通过总结课堂上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明朝时期对外关系的总体情况及其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是通过讲述、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并分析其形式、内容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明朝时期对外关系的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0张PPT)
明 成 祖
一、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七次下西洋
满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
活动 将其当作礼品赠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
通有无,互补互利。
范围
先后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 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西孟加拉邦一带
今江苏太仓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二、戚继光抗倭
2.抗倭经过(戚家军)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 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 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 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 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 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阵法。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到达范围及双方互动)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 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 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 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 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 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 还派出使者随行。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
我国__沿__海____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 _葡___萄___牙____ 殖 民 者 攫 取 了 在 我 国 __广__东___澳__门___ 的 居 住 权 。 1999 年 12 月 20 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回澳门的主权,澳门回归
祖国!
课堂小结
“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C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C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2张PPT)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 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 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台州大捷
抗倭形势图
封侯非我意,但 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读了戚继光的诗句,你有 何感想?
淡泊名利、保卫海防的抱负
《七子之歌》
(闻一多)
妈阁
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真姓?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 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时称“倭患”。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 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 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 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 州卫指挥佥(qian)事,担负 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 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 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 被称为“戚家军”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四 明对外关系变化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 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 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
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 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 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 与战争。
币等
榜葛剌进麒麟图
香料、染料、药 物、珍珠、玛瑙、
宝石、象牙等
西洋
南洋纪念郑和的 宝山寺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照表,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首航



时间



船只 大小
到达 地区
郑 和 1405年 7次
200多艘 27000人 最大海船长(151.8 亚非30多个 米),宽(61.6米) 国家和地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0张PPT)
郑和宝船(模型)
概 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
况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梁庄王墓发现的金锭
图说历史
金锭铭文:“永乐十七年 四月 日西洋等处买 到,八成 色金壹锭伍拾两重”。
永乐、宣德时期,明王朝 处于最鼎盛强大的时期,但是 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 的远洋船队下西洋,遵循睦邻 友好原则,与沿途的东南亚各 国开展平等贸易,从不倚强凌 弱,物品都是买来的,展现了 明王朝友好亲善的大国风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时 1405—1433年(明成祖、明宣宗时期),郑 间 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
半个多世纪) 目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 的 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
去换海外的奇珍
图里乾坤
一.郑和下西洋
条件 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②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郑和吃苦耐劳,有大无畏的精神
戚继光抗倭 的意义:
是一场反侵 略的战争, 戚继光被称 为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但封 愿侯 海非 波我 平意 。,
葡萄牙殖民者几次入侵都被赶走 1553年在广东谎称借地晒物(在 澳门上岸建房贸易) 1573年获得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明政府在澳门设立守澳官,驻扎 军队,全面管理
知识梳理
国力强盛 国力衰弱
伟大的民族英雄
抗 倭 图
二.戚继光抗倭
3.经过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 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 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 退倭寇的侵犯。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 ,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 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统领的军队 ,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教学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教学过程】导入:出示三宝名称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

讲授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1、你对郑和有哪些了解呢?(《观察郑和像》,阅读《人物扫描》)介绍郑和。

2、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明确西洋的地理范围。

过渡:600多年前,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承载着古老中国的辉煌文明,带着光荣与梦想,开启了和平友谊之旅。

郑和船队注定要创造一次世界奇迹。

3、探究:根据历史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出示材料。

材料(1)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4、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1)出示表格,学生接力完成表格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_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_优秀课件

新课探究
②“戚家军”和“岳家军”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抗击对象 代表利益
评价
戚继光 外来侵略势力
中华民族 民族英雄
岳飞 国内女真族统治者
中原和江南人民 抗金英雄
新课探究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汉族与他 们之间的战争,属民族内部纷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
(2)倭寇出现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元末明初、东南沿海地区。
新课探究
(3)这时出现大量倭寇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 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 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4)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 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 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出 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 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 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 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 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戚继光
新课探究
(1)倭寇是指哪些人?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 武装集团。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新课探究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航行船只 最多时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及 最远到达地。 出发地:刘家港。 最远到达地: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明史·郑和传》
原名:马 和 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生活时代:明 · 明 成 祖 民族:回 族 宗教信仰:伊 斯 兰 教事指挥才 能; ➢ 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 ➢ 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 ➢ 屡建战功,深得明成祖 的信任。
3.目的: 请根据材料思考: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导学目标一:郑和下西洋 1.西洋的位置
西洋
西洋是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 今天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2.郑和
“身长九尺,腰大十围, 四岳俊而小 ”“ 齿若 编贝 ”“ 声音洪亮 ”,而且“ 博辨机敏、谦恭谨密、 知兵习战 ”。
材料1: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2: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材料3: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 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1)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2)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倭患加重原因 戚继光其人 戚继光抗倭概况、胜利原因及评价
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沿海地区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广东澳门居住权
课堂练习
1.(2022·湖北宜昌·29)王同学在整理明代的学习资料,
其目录中有“红海沿岸”“戚继光”和“三宝”等关键词,据
C 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应当是明代的( )
A.经济发展
B.文学繁荣
C.对外关系
D.科技成就
2.(2022·青海省·3)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维护国家主权
的民族英雄。“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

3.15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3.15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次数
7次
4次
2次
1次
船队 大船62艘(连
规模 小船共有200多
(第 一次)
艘),最大的 有1500吨左右
3艘,最大船 120吨左右
4艘,最大船 110吨左右
5艘,最大船 130吨左右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 范围 家和地区
美洲
印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球航行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活动相比,有哪些特点?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 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丝织品、瓷器、茶 叶、印花布、铁器、
金属货币等
中国
榜葛剌进麒麟图
香料、染料、 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
象牙等
西洋
南洋纪念郑和 的宝山寺
你认为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明政府的支持 造船技术的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和平外交政策
5、历史意义 (1)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 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影响: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 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 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宋朝开始,中国造船技术超越阿拉伯,名列世界之冠,中 国船舶主宰了远至南亚的海上交通运输。明代郑和下西洋, 其船队的规模、航程的遥远、历时的长久,都是前无古人。 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不再发展航海技术。十九世纪欧洲 人仗着坚船利炮纵横海上,不断东来入侵中国,而中国只有
旧式船舶,毫无还击之力。
海衰国则衰,海兴国则兴
二、戚继光抗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 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新课探究 倭寇图卷(局部)
新课探究
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抗倭图卷(局部)
新课探究
阅读材料: 材料一:(倭寇)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 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新课探究
①“戚家军”和“岳家军”有哪些共同点? 都经过严格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战功赫赫。
新课探究 郑和
郑和下西洋
郑和
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出身于 世代穆斯林家庭,小名三保,明初入 宫为宦官,又称三宝太监。1405年, 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 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最后一次航行 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病逝。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西洋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地方?郑和为什么要 下西洋?
新课探究 阅读材料: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
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
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
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
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 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 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和与世界航海家的对 比表,探究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条件、目的和意 义,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情境引入 郑 和 下 西 洋
戚继光
新课探究
(1)倭寇是指哪些人?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 武装集团。
(2)倭寇出现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元末明初、东南沿海地区。
新课探究
(3)这时出现大量倭寇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 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 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17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4.5米,宽6米
美洲 罗盘针
达伽马 1497-1498
1次 160人
4艘 长34米,宽8米
印度 罗盘针
新课探究
讨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人数 众多,技术先进,时间早,比欧 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 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船队旗舰 的模型对比
阅读课本,找出郑和船队所到过的国家和地区。
占城——越南 爪哇——印度尼西亚 满剌加——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一带 榜葛剌——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 古里——印度科泽科德 天方——沙特阿拉伯麦加 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
新课探究
假若你是郑和船队的船员,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① 巨大的风浪,恶劣多变的海上天气。 ② 缺少淡水、食物等。 ③ 在航海途中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④ 海上迷路的可能。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表
人物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大小 到达范围 设备
郑和 1405-1433
7次 每次约2.7-2.8万人
最多时200多艘 长151.8米,宽61.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海图、罗盘针
哥伦布 1492-1504
4次 1000-1500人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航行船只 最多时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及 最远到达地。 出发地:刘家港。 最远到达地: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新课探究
——《倭变事略》 材料二: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 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了那里的倭寇。
新课探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① 抗倭斗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 大力支持; ②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③ 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④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新课探究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戚继光
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 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出 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 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 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 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 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新课探究
(2)郑和下西洋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①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这样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权。 ②科技发达,有杰出的人才,有富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团队。 ③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④学好外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为将来 参与国际竞争作好准备。 ⑤敞开国门,不断地吸纳各国先进的文化,国家富强了才 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
知识也日渐丰富。
新课探究
(1)在当时为什么能进行规模如此之大的远航呢?
①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明朝经济逐步繁荣, 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②造船水平的高超; ③航海技术的掌握; ④指南针的使用; ⑤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小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 无畏的气概; ⑦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① 西洋: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 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② 目的:目前史学界对此争论虽多,但都不否认“提高 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 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这一最基本的目的。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新课探究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