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恒道

合集下载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清一断句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清一断句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清一断句)————————————————————————————————作者:————————————————————————————————日期: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道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上善似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道德经精髓25句

道德经精髓25句

道德经精髓25句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简洁的语言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道德经精髓的25句,以及对其含义的解释。

1.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意味着道是无法用言语或概念来描述的,只能通过体验和领悟来理解。

2. 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意味着名字只是对事物的表面标签,无法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3.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意味着宇宙的起源是无名的,而所有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于有名字的存在。

4. 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谓之大;道常无欲,虽小天下谓之大。

这句话意味着道是无欲无求的,但却能够影响世界万物的运行。

5. 天长地久。

这句话意味着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6. 常有欲,以观其妙。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常常有欲望,通过观察欲望的运动可以领悟其中的奥妙。

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知识和追求道的过程是相反的,学习知识越多,追求道的目标就越远。

8.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这句话意味着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容易采取措施来防范。

9.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这句话意味着水的柔弱性使它具有无法被击败的力量,因为它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1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意味着道是宇宙的根源,从道生出一,一生出二,二生出三,三生出万物。

11. 老子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是老子对外界对他的评价的回应,他认为外界对他的理解是片面的。

12.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句话意味着宇宙的运行是和谐而平衡的,就像一个橐龠(一种古代乐器)一样。

13. 吾道一以贯之。

这句话意味着老子的道是一贯的,不会改变。

14.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这句话意味着道可以被说出来,但它并不固定不变。

15.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这句话意味着人在出生时是柔弱的,但在死亡时却变得坚强。

16.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句话意味着世界上的人们都知道美丽是美的,但是这就造成了丑陋的存在。

《老子》内容讲解演讲稿

《老子》内容讲解演讲稿

《老子》内容讲解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老子》以简练、深邃的文字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它以“道”为中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以无为而治,以退让取胜。

《老子》中的核心观念就是“道”,它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越一切事物的存在,万物都源于道。

道被描述为“无”,也就是无有形,无限度,无所不在,无穷无尽。

《老子》中指出:“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也即是说,道无法被描述和限制在语言之中,它超越了人们的认知。

《老子》提出了以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治。

它告诉我们,顺应自然规律,不插手过多,不迅速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比,这种思想与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总是忙于追逐利益,往往忽略了自然的本真,也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老子》中的无为而治,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要冷静思考,放慢脚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主张以退让取胜。

它认为退让与和平相契合,退让能够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善。

在社会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冲突与竞争。

如果我们都像《老子》所说的那样,退让一步,宽容对方,将会减少矛盾与争斗。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懂得妥协与让步,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减少个人疲劳与消耗。

退让并非示弱,而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总之,《老子》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的思想观念渗透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老子》中汲取智慧,学会保持与自然的和谐、遵循无为而治、以退让为美的原则,与人相处更加宽容而友善。

谢谢大家!。

【史学纵横】《老子》

【史学纵横】《老子》

《老子》
材料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解读】《老子》相传为老子所著,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订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

全书5000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

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

《道德经》集中展现了老子的思想,如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及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等。

《老子》世传本“常道”与帛书本“恒道”辨析

《老子》世传本“常道”与帛书本“恒道”辨析

老子》世传本“常道”与帛书本“恒道”辨析《老子》世传诸本互有差异,但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诸本皆同。

两千多年以来,“常道”一词,无人质疑,直到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甫知“常道” 的原文应为“恒道”。

世传诸本改“恒”为“常”的原因是,避汉孝文帝刘恒之讳。

那么“常”与“恒”是同义词吗?一、古文字中“恒”字与“常”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说文解字》对“恒”的解释是:“常也。

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1] 古文“恒”字,左边的“忄” 也在“亘”的上下两横之内,“亘”内“日”字为“舟”字。

“亘”字的上下两横,即释文中所说的“二”,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

释文的意思是:“长久。

由‘心'和‘舟'在天地之间往返不已会意,(会意的角度是)以‘心'为‘舟'循环往返(于天地之间),为恒。

”简言之:“恒”的本义是:心交天地,循环不已。

“天地”即“自然”,“心交天地,循环不已”的意思是“体悟自然”。

“长久”一义没有“心交天地”的意思,因此“长久”不是“恒”的本义,只是由本义的部分内容——“循环不已”引申而来。

《说文解字》对“常”的解释是:“下裙也。

从巾,尚声。

”[2] 意思是:“下衣裙子为常。

由此可知,“常”字的本义是裙子。

《说文解字注》说:“(常)引申为经常字。

” [3] 意思是:“‘常'的引申义是经常之常。

”也就是说,“常”的引申义是“长久”。

《尔雅•释诂》对“恒”和“常”的解释是:“典、彝、法、则、刑、范、矩、庸、恒、律、戛、职、秩,常也。

”[4] 这说明“常”很早就有了“长久”一义,而且是古代“长久”一义的标准词、常用词,否则不会用“常”解释那些兼有“长久”、“不变”之义的多义词。

通过分析“恒”与“常”的字义,可以看出,只有当“恒” 为引申义“恒”字,“常”为引申义“常”字时,“常道”与“恒道”才是同义词,都是“长久之道”、“永恒之道”的意思。

老子对道的名言

老子对道的名言

老子对道的名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老子(约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31年),姓李,名聃,字聃子,又称李聃、李聃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也被称为老聃。

老子被认为是《道德经》的作者,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思想以“道”为核心,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反对权力的滥用和人为的规则。

以下是关于老子对“道”的一些名言:1. “道可道,非恒道。

”这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意思是“道”是无法用言语描述和界定的,因为“道”超越了语言和概念的界限,是难以言说的。

这个名言强调了“道”的神秘和超越性质。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认为,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这个名言强调了自知的重要性。

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认为,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但是越是过度的学习,越会迷失于自我,远离“道”的本质。

他提倡“为道而舍学”的态度。

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认为,应该选择尊重“道”的人和事物,跟随它们,而不应该追随错误和邪恶。

这个名言强调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

5.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认为,遵从“道”的人反其道,采取反其道的行动,弱者利用“道”的力量。

这个名言意味着在实践中必须适时适地调整策略,以顺势而为。

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认为,满足于所拥有的东西,不贪婪,就不会感到羞耻;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不贪心,就不会有危险。

这个名言强调了节制和谦逊的重要性。

7.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老子指出,虽然和大恶赖交好,会留下间隙,但这并不能算是善的行为。

这个名言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中忍让、宽容的态度。

8.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认为,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最大的物体是看不见的,这是因为最大的力量是看不见、听不到的,正如“道”一样。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

《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语音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重点字词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重点语句断句难点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课文精要理解主旨《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其中“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全书五千余字,“道”字就出现了七十余次。

什么是“道”?据《老子》说,这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是超出人们经验世界的存在,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解释。

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所以,作者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老子》前十章释义

《老子》前十章释义

1.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乙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王本: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帛书甲、乙本同作“恒道”、“恒名”,“恒”、“常”义同,汉时因避孝文帝刘恒讳,改“恒”字为“常”。

足见帛书甲、乙本均抄写于汉文帝之前。

帛书都有“也”字,今本没有。

高明的校注上说,依王弼、河上公两注,“道”、“可道”、“恒道”三个“道”字,意义不同。

第一个“道”字,通名也,指一般之道理。

“可道”犹云“可言”,在此作谓语。

“恒道”谓永存恒在之道。

此道字乃老子所用之专词,亦谓为“天之道”(七十三章),“法自然”之道(二十五章)。

“名”为物之称号。

“可名”之“名”,在此作谓语,称名的意思。

“恒名”指永恒存在之名。

老子用以异于世人习用百物之名也。

王弼对这两句话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也就是说只有“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才是永恒存在的。

高明说;“老子把道与名作为同一事物之两个方面提出讨论,第一次指出名与实,个别与一般的区分;同时他以恒道、恒名与可道、可名,即无名与有名,阐明事物实体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不知道他所说的“个别与一般的区分”指的是什么,如果指恒道与可道之道,恒名与可名之名,并不妥,它们之间不是这种关系,如果指的是第一个“道”字与可道之道以及它与恒道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大家可以讨论。

另外陈鼓应认为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义同,在这里指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他认为第一个名与第三个名意义相同,为老子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我个人觉得陈鼓应的解释似乎更通畅一些。

甲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乙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王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关于“万物之始”还是“天地之始”,朱谦之认为应为“天地之始”,而史记中所引用的和王弼所使用的本子皆作“万物之始”。

王弼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扩展阅读:[引语]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老子

老子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而余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 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 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文帝(刘 恒)的讳,才改为“常”。) • 译文 •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 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 就不是恒久的“名”。
自知者明
• 不自知:或因面子而不愿面对自己如“天 亡我非战之罪”的西楚霸王;或因无知而 不能面对自己,如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 训》中引了一则故事:在并州(今山西)地 方,有一士族子弟,好作诗赋,浅陋可笑。 旁人有意嘲弄,虚辞赞美,他却信以为真, 大摆酒宴,招延声誉。他的老婆流泪苦劝, 叫他不要出洋相,此人长叹说:“才华不为 妻子所容,何况行路!”
•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 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 且善成。 • 译文: 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 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 最大的音乐 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大道隐匿, 没有名称,却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 始善终。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动 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译: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 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 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 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 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 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有之以为利 Nhomakorabea无之以为用
• 中国诗歌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钱 钟书戏称为“怀孕的静默” • 英国诗人济慈“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 听不见的更美”,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雕塑: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 不如菩萨低眉”;西方《断臂的维纳斯》。

老子如何劝人向善的呢?

老子如何劝人向善的呢?

老子如何劝人向善的呢?*导读: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书《老子》五千余言中运用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恒道论德。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书《老子》五千余言中运用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恒道论德。

字里行间以天道自然为宗,然深究起来,其归宿点和落脚点仍在人生,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

善良是个体生命的高尚品德之一。

世人莫不以善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

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人之初,性本善。

佛教中的普渡众生,意即劝人向善。

那么老子是如何劝人向善的呢?见《老子、第52章》(帛本):上善似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征善治,事善能,动善時。

夫唯不争,故无忧。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章的八个善字,不作善良解读,而作善于解读。

因为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里,善良和凶恶它们就象钱币的两面,同时出现作用于世间。

这在《老子、第46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已经有过论述。

其次,要理解这章老子要讲的不是水,而是要求我们的为人处事要善于几于道。

为人处事要善于几于道才是老子要论述的中心思想,这里老子只是用水作个比喻,水做为水来说,它表现出来的那些品质几于道,而人不是水,所以水的哪些善于对于人来说只能学其神而不必拘于形。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知识讲解_《老子》五章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知识讲解_《老子》五章

《老子》五章学习目标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

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

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

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

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

《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语音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重点字词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道德经的10句精髓

老子道德经的10句精髓

老子道德经的10句精髓
1.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法被言语所定义的,只能通过亲身经历去感知和领会。

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一切存在都由道而生,但道本身是超越一切的。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宇宙并不对人类有任何偏爱,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需要适应和顺应宇宙的运行规律。

4. 吾好无为而无不为:追求无为而治,不执着于功成名就,从而避免被琐碎的私欲所束缚。

5.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的真谛无法被言语所彻底表达出来,言语只是表面的符号和代号,常常带有主观色彩。

6. 忍而不争,脱而不离:心灵需要保持平静和宁静,不与外部世界纷扰争夺,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的求学过程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知识,但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应当舍弃一些已有的观念、习惯和束缚。

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当与地球和谐相处,地球应当遵循自然法则,自然法则遵循道的规律,道则遵循自然的本性。

9. 博爱万物,替天行道:对待万物应当怀着慈爱和尊重,同时,行道应当超越个人利益,追求天地间最公正和平衡的状态。

10. 上善若水:水具有柔性和顺应性,是无私的,因此被视作
道的表征,人应效仿水的品质,追求无私和谦逊。

《道德经》帛书版本

《道德经》帛书版本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道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 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 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 声之相,和也,先- 后之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上善似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使人目盲。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我对老子 道 的理解

我对老子 道 的理解

我对老子“道”的理解老子以超迈的气度、高远的境界揭示了超越于万有之外,又处在宇宙万有之中的本体——道,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体系,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具有广度、深度与高度的思想根基。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其涵义博大精深,下面谈谈我对老子“道”的浅薄理解。

1.实有无形实有是说道真实存在;无形是说道是一种恍恍惚惚、虚无飘渺、没有具体形体的存在。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一方面若有若无,难以测知,没有具体而确定的形体;另一方面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实有其物,而非虚无。

因而老子称它“湛兮,似或存”,说它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这也就是说,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无形无象的存在。

老子的这一思想给人的启示是: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并不一定不存在。

从现代宇宙学的视角看,黑洞就是没有具体形象的一种存在。

从普遍的意义上讲,事物的内在规律也是无形无象的存在。

2.超言绝象通常的事物是有形有象,有明确的规定性,可以被感知的,但道却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

老子指出道超出了人感官的感知范围,人的感官无法捕捉道。

他说: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法为人的耳目感官所把握,是超验的、超感官的。

道不但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而且也不能用人的语言来表述。

具体的事物是可言说的,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老子却强调:“道常无名”,“道隐无名”。

道在本质上不可言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与界定。

他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就不是永恒的、本真的道。

这样他就把自己所讲的道与其他人讲的可言说的道区别开来。

老子认为道无法用言辞来表达,是与他认为道超越感官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

按他的理解,人们平常所使用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是用来指称和描述感官经验领域中的事物;但道是超验的、超感官的存在,因而我们不能用感官经验领域所使用的语言来恰当地表述这种存在。

老子道德经第1---81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1---81章原文及译文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帛书老子译文对照

帛书老子译文对照

帛书《老子》是一部珍贵的古籍,其中包含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然而,由于原文是古汉语,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存在一些阅读困难。

因此,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帛书《老子》的译文对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译文: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译文: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有名称是万物的母亲。

3.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译文:因此,常常保持无欲的状态,以便观察道的奥妙;常常保持有欲的状态,以便观察道的边界。

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译文:上等的德行不刻意追求德行,因此真正拥有德行;下等的德行刻意不失去德行,因此实际上没有德行。

5.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译文:上等的德行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上等的仁爱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

6.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译文:礼制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端。

7.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译文:因此,失去了道才讲究德行,失去了德行才讲究仁爱,失去了仁爱才讲究正义,失去了正义才讲究礼制。

老子的句子

老子的句子

老子的句子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所著有关《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老子句子:
1.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2. 常善弥名,常恶弥名。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6. 能言善辩者不智,智者不言善辩。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 抱朴者道,君子之所行也。

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 致虚极,守静笃。

这些句子精炼深刻,蕴含着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对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畏死,则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11)
使民于恒中之道,没有死之所畏,因此不必设刑杀以惧之。使民于恒中之道,民有死之所畏,是因为有主张为以刑杀治民者,把为以刑杀者杀之,就没有敢主张为以刑杀治民的人了。使民于恒中之道,民还畏于死,是因民于恒中所行,畏于主管刑杀的司法者。那些以刑杀司法者,是伐大匠之所伐,必自伤其手。所以,使民于恒中之道,不用司法刑杀。“夫”,当指为官大夫。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么,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另一代表形式的道学,以《老子》(1)为代表,其哲学是否也能以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进行概括,就成为笔者哲学反思的重要问题。笔者的研究表明,《老子》的思想架构同样是形而中论哲学的代表形式,其理论形式是中国哲学典型的思辨形式,其阐述的恒中之道,是足以与《周易》恒中之道相媲美的理论形式。因此,“允执其中”(2)是儒、道所共同遵循的哲学推定。
(2)《论语·尧曰》
(3)《帛书老子校注》第211-230页。通行本第一、二章。
(4)《帛书老子校注》第48页。通行本第四十六章。
(5)《帛书老子校注》第57页。通行本第四十八章。
(6)《帛书老子校注》第58页。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7)《帛书老子校注》第69-71页。通行本第五十一章。
(8)《帛书老子校注》第121页。通行本第六十一章。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12)
天之道无亲无疏,恒中之道,是天道之善,而为于人者。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13)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为恒中之道。恒中之道使民无知无欲,使为官大夫为是者;“欲”:以为。其义解读为:为所欲为,以为是者,将铸成大罪。不知足将铸成大祸,为所欲为,以为是者,必然咎由自取。于恒中之道而知足,是为常足。
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矣。(5)
为以恒中之道治理天下,无为而无以为,天下太平。不以恒中之道治理天下,天下必乱。
圣人恒无心,以百性之心为心。(6)
(15)《帛书老子校注》第369页。通行本第二十八章。
(16)《帛书老子校注》第397页。通行本第三十二章。
(17)《帛书老子校注》第407-412页。通行本第三十四章。
(18)《帛书老子校注》第244-246。通行本第五章。
(19)关于“易有大恒”,请参考拙作“《周易》思想体系与《说卦传》──论六十四卦卦序一文”。载于《第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天下的人皆知美,但美却是出于自己之好恶。皆知善,但善却是出于自己对不善的理解。[所以,美之好恶,善和不善,本无定论,只有恒中以求]。
之所以能生出有和无的概念,之所以能知道难和易,之所以能比较长和短,之所以能定高和下,之所以使意和声相合谐,之所以先后能相随,是由于恒中之界定。所以,“道”和“名”,恒中之论也。
2001.9.16第二届“古天文与中华传统文化暨王屋山古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1年9月16日
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9)
用民作事,不能自始自终用之以恒中之道,作事几无不败。如果自始自终都用以恒中之道,则无失败之事。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10)
“两者”,于上文可知,“智”与“德”也。其义解读为:以恒中之道判断“智”与“德”,就会以恒中之道把握玄德。玄德深远,反其形下器物之“智”,返朴归真,恒中而大顺。
《老子》的恒中之道与孔子的易学思想表明,以孔老为代表的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主体形式,虽然经过汉宋后儒的异化已面目全非,但是,在经过正本清源、推定以孔老为主体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之后,中国的哲学文化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路中大放异采。
注 释
(1)把老子所著称为《道德经》,是后世所定。根据帛书,应以《老子》冠之其书,所以,本文所指称《老子》者,包括通行本。凡引文,皆根据《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上述表明,把“恒”作“常”解,以“非常道”和“非常名”解读“非恒道”和“非恒名”,虽然是自汉以来、直至现代学界的主流意见,但却是误读了老子的思想。现代仍以王弼的恒常之解为本,这使老子的思想仍在后儒的解释性误区之中。对于老子哲学的思想理路,显然应重新认识,这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哲学,复兴中国文化,以及对生命科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子》的“恒道”之论,汉代之后以“常道”索解,其以王弼注老为主流,影响了后世对《老子》思想的理解。《帛书老子》出土之后,在文献上证明了汉代以前“常道”是为“恒道”。《帛书老子》分甲乙两种本子,甲乙本均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避讳汉孝文帝刘恒而改“恒”为“常”,“恒”作“常”解。
显然,恒中之常者,中道也。有无者,主体之恒中所界定也。形而中者谓之人,恒中之有和恒中之无,是主体的形而中对应统一。有与无者,是对应中和的有和无。所以,主体论道,恒中之道也。主体之行,也必然是恒中之道也。
二.恒道尚中
凡《帛书老子》之“恒”,均应以恒中之常道索解,以正其义。例解如下: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
“可”者,本文以“自以为是”解之。“欲”者,本文以“以为”解之。
所以,把“恒”内化之“中”,进行哲学的外化,把恒作“中”解,以“恒中”论之,其义如下:
道,自以为是其道者,相背于恒中之道也;所谓道及所能行以道者,恒中之道也。名,自以为是其名者,相背于恒中所名也。所谓名及所能为以名者,恒中之名也。无,是概括存在之始基的范畴。有,是概括存在之为存在的范畴。恒中之无以为无,是因为没有界定万物存在的时空坐标;恒中之有以为有,是因为界定了万物存在的时空坐标。无和有,同出于恒中之道;无和有,虽然不是一个名,却一同证明了恒中之道;无和有的道理很玄妙,恒中之道是解玄之门。
圣人以恒中之道为心,无自心,无为无以为而体知百性之心。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7)
“德”者,得也。其义为:之所以尊道贵德,并不是因为道德具有官爵,而是因为得其恒中之常道,恒中于天地自然也。
牝恒以静胜牡。(8)
牝雌虽弱,却恒中守静,以胜牡雄。
本文推定“恒道”的意义为恒中之道,其与《帛书周易》的“易有大恒”具有形而中论哲学的统一性。由于《帛书周易》的思想体系是以“易有大恒”推定的恒中之道,因此在哲学高度表明了孔子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恒中之道上的统一性。(19)
《老子》的恒中之道,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恒中之道所论及的哲学本体论,主体论及价值论,其哲学原理显然是与西方哲学不同的理论架构,因此不能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解读。以西方哲学理路对《老子》进行的解读,将步入解释性误区,海德格尔的老子之思,证明了这一点。
道恒无名。(16)
恒中之道,无为而无以为,无以名之,无为以为其用。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17)
恒中之道,万物所归,不为其主而无所为,曰小。恒中之道,万物所归,不为其主,无为而无以为之,曰大。是以圣人能成其大功者,无为而无以为,故能以恒中之道作为大道。大道无为而无以为。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14)
圣人行以恒中之道,为善救人,无所弃之人。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15)
无为无以为,行以恒中之道,是为恒德,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己;皆知善, 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隋,恒也。
《说文》:“恒,常也。从心舟在二之间上下”、“二,天地也。”段玉栽注曰:“常当作长,古长久字,祗作长。”《说文》:“非,韦也……取其相背也”;“韦,相背也。”据《说文》,“恒”作“常”解,似无可厚非。但是,其之所以“恒常”,是因其在天地之间上下,天地之间上下者,“心”之“舟”也。“心”之“舟”所以行者,天地之“中”也。可见,“恒道”之意,外化为“常”而“长”,内化为“中”,“中”之为体而有恒中之用也。可见,恒之体化于“中”,“恒”之义而“常”与“长”,无用“中”之体,则恒失其“常”与“长”矣。因此,“恒”一字具其“中”、“常”、“长”三义,而“中”为体也。
下面,我们将重新解读“恒道”的哲学意义。
《老子》(3)曰: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己皆知善 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隋也恒也
断句如下:
(9)《帛书老子校注》第138页。通行本第六十四章。
(10)《帛书老子校注》第143页。通行本第六十五章。
(11)《帛书老子校注》第180页。通行本第七十四章。
(12)《帛书老子校注》第217页。通行本第七十九章。
(13)《帛书老子校注》第237页。通行本第三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