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路基通病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外观质量病害及防治路基因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承受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并且由于路基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常产生各种病害。

主要有: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裂缝;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塌。

二、路基沉陷1、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从而引起局部路段的破坏,影响车辆通行能力以及行车的舒适性。

2、原因分析:路基沉陷有两种:一是路堤的沉落;另一是地基的沉陷,内容如下:①路堤的沉落:因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在荷载和水、温度综合作用下,堤身向下沉陷。

②地基的沉陷:原地面为软弱土层,如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积等,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压实,发生地基下沉,侧面剪裂凸起,引起路堤下陷;软弱土层未进行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足和预压沉降不稳定就开始卸载、路面施工,引起工后沉降。

3、防治方法:①注意选用良好的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夯实;严禁用腐植土或有草根的土块,并及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或处理好地下水。

②填石路基从下而上,应用由大到小的石块认真填筑,并用石渣或石屑填空隙。

③原地面为软弱土层时,路堤高度较低的,应挖除非适用材料换填良好的材料并用加筋体予以加固;路堤高度较高的可采用打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水泥桩等复合地基的形式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④应按设计要求,对软弱土层进行等载或超载预压,并直至沉降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三、路基边坡的塌方1、路基的塌方是山区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其形成的条件及原因,一般可分为:剥落、碎落、滑坍和崩塌等形式。

2、剥落:是指边坡表土层或风化岩表面,在湿热的作用下,表面发生涨缩的现象,从而引起零碎薄层从边坡上脱落下来。

1)防治方法:①搞好排水,不使地面或地下水浸蚀路基边坡。

②加固边坡,如种草、铺草皮或植树。

③对于风化的软质岩层,可采取TBS绿化防护,或修建干砌、浆砌片石护面墙。

④整修边坡,及时清除可能滑坍的土石方。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道路建设中,路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路基工程质量不过关,将会给道路使用带来诸多问题,甚至会导致道路危险,影响人民的出行及生活。

本文将针对路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断面不合格道路断面是指路面与路基交接处的位置,在道路建设中非常关键。

常见的断面不合格问题主要是高度不合格、结构不合格等。

针对这种情况,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核查并指导修正。

同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进行仔细排查,确保断面的合格性。

2. 地基不牢固地基不牢固的问题通常是由于地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认真研究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地基的结实。

其次,要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管理,任何违规操作和随意改变施工方案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3. 地面不平整地面不平整是导致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一大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满足道路工程质量标准。

其中,铺设沥青时应按要求进行重复压实,千万不能滥竽充数,影响道路使用效果。

在地面高度设计时,需要细心认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测量和计算,确保地面高度平整。

4. 路基渗水路基渗水对道路功能和使用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道路塌陷或者产生严重的裂缝。

处理路基渗水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研究,认真分析水文环境和岩土工程条件,合理设计地基结构。

(2) 做好路基防水层的施工工作,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铺设,确保防水层质量。

(3) 对于路基渗水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不可拖延。

可以采用加固草皮、注浆等措施来保证路基结构稳定。

以上就是路基工程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再次强调,道路施工需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道路服务。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一、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桥头跳车所谓桥头跳车是指桥头处出现了不同高低的台阶。

一般来说,台阶是指桥(涵)台和路堤连接处沉降高差达到了1cm以上,出现了不同高低的错台,这些台阶,轻的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动和冲击,从而对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并使司乘人员感到明显的颠簸不适;严重的则使通过车辆大幅度减速,有的甚至造成行车事故,从而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公路界的广泛关注。

1.1.1 桥头跳车台阶产生的原因(1)地基强度不同桥涵、通道与路基大都是同年平行进行施工的,桥涵是刚性体,其地基强度一般都有较高的要求,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使桥台和台后填方产生差异沉降变形,以致形成台阶。

(2)设计不同设计人员对施工过程如何便于碾压考虑不周,对于填料的要求不严格,台背排水考虑欠佳。

桥涵结构物两端的路堤,由于过水、跨线或通道的要求,一般填土都较高,低的3m左右,高的可达6m或更高,除了过水的桥涵两侧路堤往往受水浸淹,地基条件也较差,设计上对路基断面结构和边坡防护上有所考虑外,其他多数情况对高路堤设计上并无特别的要求,如压实度等指标均与一般路堤无异。

但由于路堤较高,在填筑以后受到自重和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堤填土必然要产生竖向变形值。

(3)台后填料不当施工时对桥台台后的回填土未能慎重考虑,施工人员用料不当、控制不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但需要特别指出,施工不良比材料不良更容易造成构造物台后填料的下沉。

(4)台后压实不足施工时工期工序安排不当,以致桥头处于工期末期,被迫赶工,不能很好地控制台背填土的压实度,致使填料压实度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使填方体产生竖向固结变形,形成较大的工后沉降,在台背与路基连接部造成沉陷形成台阶。

(5)桥头伸缩缝的破损据上分析,形成桥头台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构的差异、设计的不周和施工控制的不严、综合因素的作用导致了差异沉降的发生和发展。

1.1.2 桥头跳车防治措施(1)地基加固处理为消除桥台和台后填方段的差异沉降变形,需对地基进行加固,软土属高压缩、大变形地基,对该地基首先应采用插塑料板、袋装砂井等超载预压等方法进行排水固结,其次根据填方路堤的压力计算,采用水泥搅拌桩、旋喷桩、CFG 桩、薄壁管桩等进行加固处理。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解决措施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解决措施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解决措施一、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分析1、超厚回填路基土回填压实质量通病为不按规范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结果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若是路面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若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2、倾斜堰压由于在填筑段内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填筑高度不一,使填筑段内随高随低,碾轮爬坡碾压。

结果使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能越大。

3、挟带大块回填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

4、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回填土中挟杂有机物,在有机物腐烂后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使路面结构变形。

5、不按段落分层夯实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而是随高就底,层厚不一地胡乱回填,或者分段回填的搭茬不是按分层倒退台阶的要求填筑和碾压,或者是无法碾压的边角部位,未用夯打,以至造成路基下沟槽回填土或者填筑路基,段落分界不清,分层不明。

搭茬处不留台阶,碾压下段时,碾轮不到位或边角部位漏夯(压)。

二、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处理重难点解决措施1、超厚回填(1)严格执行路基土分层回填压实的规范要求。

(2)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规范规定。

2、倾斜堰压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路基路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

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

台阶高度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1米。

3、挟带大块回填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颗粒过大(>10cm)的砖块、石块、混凝土块要剔除,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必须打碎。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 ,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2.治理措施(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于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于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2.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3.治理措施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二)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1.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1)原因分析①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要点与质量通病防治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要点与质量通病防治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要点与质量通病防治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填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路基填筑的质量,我们需要掌握质量控制要点,并对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防治。

一、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在进行路基填筑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原地面进行清理,清除杂草、树木、腐殖土等杂物,并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和压实。

其次,要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路基的填筑范围和填筑高度,并设置好控制桩和水准点。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填料,并对填料进行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和最佳含水量等参数。

2、填料选择填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填料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

一般来说,路基填料应选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压缩性小的材料,如砂砾、碎石、矿渣等。

严禁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殖质土等不良材料。

3、分层填筑路基填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压实能力确定。

一般来说,每层的填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

在分层填筑时,要按照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进行,每层填土应平整均匀,并保持一定的路拱坡度,以利于排水。

4、压实度控制压实度是衡量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路基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并根据填料的性质和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在压实过程中,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压实,相邻两次的碾压轮迹应重叠 1/3 左右。

同时,要对压实后的路基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法等。

5、排水处理水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处理工作。

首先,要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及时排出。

其次,要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如设置盲沟、渗井等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

此外,在雨季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避免雨水浸泡路基。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1.平整度不达标:路基施工中,由于施工机械的不合理操作或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导致路基的平整度不达标,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

2.排水不畅: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排水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质量不过关,导致路基排水不畅,容易出现积水现象。

3.路基压实不达标: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施工机械的不当使用或者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路基压实不到位。

4.边坡稳定性差:路基边坡在施工完成后,由于施工工艺问题或者地质条件等原因,导致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问题。

5.荷载能力不足:路基工程在设计时未考虑到实际交通流量或者未按要求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导致路基的荷载能力不足,出现破损或沉降的现象。

二、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质量要求,提高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倡导“文明施工”。

2.严格材料管理:对路基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3.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施工中的平整度、排水情况、压实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4.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训:路基施工中的人为因素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5.优化设计方案:在进行路基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

6.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规范的信息公开和监督制度,提高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倡导“阳光施工”。

7.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对路基工程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8.定期维护和检修:对已经竣工的路基工程,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地质条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路基工程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1. 前言路基填筑工程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隐患和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路基填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质量通病一:土方开挖不平整土方开挖不平整是指在路基填筑前,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表不平整、边坡崩塌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填筑土方时土层厚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防护措施:•在开挖前进行合理的场地勘察,确定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案。

•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手工开挖等,确保土方的平整性。

•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地表坍塌或堆积。

•在开挖区域设置有效的支护结构,如固结杆、拱形支护等,以防止边坡崩塌。

3. 质量通病二:土方填筑不均匀土方填筑不均匀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分布不平均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路基在承载荷载时出现差异性,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防护措施:•配置合适的土方填筑设备,如压路机、平地机等,确保土方的均匀铺平。

•使用合适的填筑技术,如分层填筑、压实填筑等,提高填筑土方的均匀性。

•严格控制填筑土方的厚度,避免过厚或过薄导致路基的变形或松散。

4. 质量通病三:土方集料不合理土方集料不合理是指在填筑过程中,所选用的土方集料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问题。

如粒度不均匀、含有过多的杂质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防护措施:•对土方集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分级,保证其粒度分布符合规范要求。

•在土方填筑前进行实验室试验,确定土方集料的含水率、密实度等指标。

•加强土方集料的质量控制,排除掺杂有害物质和过多杂质的集料。

•定期进行现场取样,对填筑土方进行质检,确保土方集料的质量。

5. 质量通病四:填筑土方松散填筑土方松散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实或固结,导致填筑土方的密实度不够,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及防治要求措施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及防治要求措施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所以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

第一章路基通病特征1、填方路堤施工后路基整体或局部出现不均匀沉降。

2、路基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

3 、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

施工方面形成原因:1 、软基处理未达到设计深度。

2 、软土地基路段路堤填土速度过快。

3 、使用不适宜的填料又未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5、填挖交界或非全宽填筑或分段填筑时交接面未作妥善处置形成的沉降差。

6 、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7 、路堤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8 、分层填土辗压时压实层厚度偏厚,压实质量差。

9、分层填土未经初步找平,压实不均匀。

10 、施工检测取样未按规程操作,实测压实度存在虚假现象。

11 、巨粒土或粗粒土中所含石粒径过大难以压实均匀。

12、高塑性粘性土填筑路堤工序不连续,造成工后压实度下降。

13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未按规范操作。

14、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原地面比较软弱(如泥沼地段等)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

15、填石路基石料规格不一,性质不匀,乱石中空隙很大,在一定期限(例如雨季)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

16、填筑顺序不当,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

17、路基填筑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8、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自检控制不到位。

施工防治措施1、施工时必须根据交通部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建设单位招标文件要求,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在交工验收时,能提交完整真实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数据、分项工程自检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

2 、对于地下水的埋置深度和地面水对填方路基的稳定性及施工影响,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补充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隔水,疏水措施。

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填方区如果有地表水时,必须排除干净,地下水必须降低到路基底以下。
治理措施:
1.采用干石灰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降低含水量。
2.将弹簧土翻松,晾干、风干到最佳含水量范围,再分层夯实。
密实度达不到
要求
预防措施:
1.通过试验确定填筑时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机械行驶速度。
2.严格遵守填筑时分层填筑压实的原则。
3.层层进行密实度检验,确保达到密实度要求。
治理措施:
1.可采取换填或掺入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
2.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进行碾压。
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通病现象
防治措施
路基表面积水
预防措施:
1.填土必须认真分层填筑并分层夯实,确保填方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防
止由于填土密实度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水坡度。
3.认真做好标高测量工作,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边坡塌方
防治措施:
1.必须按照边坡坡度放坡,防治由于坡度过陡,产生塌方。
2.严格将基层的草皮、淤泥、松土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搭接要形成阶梯形接槎。
3.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方材料,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及夯实。
4.边坡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及水。
“弹簧土”现象
预防措施:
1.填筑时,必须在填筑料最佳含水率时进行,避免采用含水量过大的土方回填。

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与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与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与防治措施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清表、换填处理就上土施工。

其预防措施:⑴、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⑵、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应用原地面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⑶、路堤基底为腐植土的,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⑷、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

其预防措施:⑴、斜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5,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不大于300,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底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搭接夯实。

⑵、对半填半挖的问题土(如地下室边缘的回填区域)处理地段路基,不得依原状地貌就地夯实,必须在边坡上从填方底部向上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不大于300,逐层向上夯填。

3)、土工合成材料易破坏。

预防措施:⑴、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

⑵、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

⑶、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

⑷、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

4、施工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

预防措施:⑴、下承层必须平整良好,碾压密实后方可摊铺土工合成材料。

⑵、摊铺时应拉顺,紧贴下承层。

⑶、摊铺前应先把一侧固定,然后依次摊铺。

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

预防措施;⑴、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摊铺须采用前置式装载机。

⑵、第一层填料的卸料,摊铺顺序应与土工格栅摊铺方向相反。

⑶、机械不得在覆盖的土工格栅上通过。

6)、路基填料不合格,不同类型土混填。

预防措施:⑴、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

⑵、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米。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碾压过程中,路基呈现受压下陷,去压回弹的现象,表层起皮,无法压实,成为“弹簧土〞。

如继续碾压,因“弹簧〞的抽吸作用,使底部和四周的水分更往上积聚,严重时碾压层顶面泌水,“弹簧土〞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浮现“弹簧土〞后应即将停顿碾压,查找原因。

原因可能为:地下水位高;地上毛细水渗透作用;填筑前积水未排除;填筑前淤泥未去除;带泥水回填;土料中杂物较多;腐殖土填筑;土体含水量过大等原因。

⑴因地下水位高或者地上毛细水渗透而造成较大面积土体弹簧时,应采取在路基两侧开挖截水沟截断地上地下水;将水位降至路基 50cm 以下,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如工期允许可晾晒后再发展碾压;还可采取参加生石灰和原土耕拌后在发展碾压;-⑵ 雨季施工时应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出积水、疏干土体;根据工期要求及天气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必要时进展换土处理;也可掺入 5%-8的%生石灰拌匀、回填压实,或者采用梅花形灰桩〔坑〕吸收水分。

应连续作业,随摊铺随碾压,边坡防护及时跟进;⑶路基填前必须去除杂物,对回填土中的树根、石块等人工挑捡,制止使用有机土发展回填,对过湿的回填土可掺入生石灰处理,工期允许时可发展晾晒,到达或者接近最正确含水量时方可回填发展碾压,并严格控制摊铺厚度;⑷对粘性土质,在沟槽地段回填时必须排除积水,去除杂物,在池塘等位置填筑时应去除淤泥,再发展分层夯实;⑸对粉质土在沟槽回填时可利用轻型井点发展水密法施工,但回填厚度不能超过 60cm,其密实方法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实,在水密法过程中保持井点降水,每层取样试验,到达密实度要求后,再发展下一层回填,待回填土全部碾压夯实完成后,密实度试验全部合格后再停顿降水,撤除井点。

〔6〕路基填料要防止使用天然稠度小于 1.1 ,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 18,含水量大于最正确含水量 2 个百分点的土。

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发展混填施工,特殊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道路建设的核心就是路基工程,它可以说是道路施工的基石。

然而,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地沉降或下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壤的不均匀沉降或压实不良。

如果路基沉降过大,会导致路面下陷、路面损坏,甚至给行车带来危险。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路基土层情况,合理设计路基处理方案。

-采用合适的土质改良技术,对土壤进行加固,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土壤填筑的湿度和压实度,确保土壤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土质膨胀土质膨胀是指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体积膨胀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层中含有可吸水性较高的黏土。

土质膨胀严重时会引起路基变形,对道路使用产生较大影响。

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土壤的膨胀性质,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

可以选择在路基下方设置排水管道,以减少土壤膨胀带来的影响。

-加强路基填土与基础层之间的附着力,通过加固处理或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的膨胀性。

3.路基坍塌路基坍塌是指路基土体发生失稳或坍塌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壤自身力学性质较差或施工工序不当导致。

路基坍塌会导致路面下陷或路基边坡崩塌,严重时可能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对路基土体进行可靠的地质勘察,了解土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合理确定路基的结构和厚度。

4.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路基上的地基土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沉降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土层的固结沉降造成的。

地基沉降会导致路基的变形和破坏,使道路施工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固结性试验,了解地基土壤的沉降特性,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

路基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路基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1.路基填筑不密实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土路基碾压不密实◆1.1.1.病例在碾压过程中,出现受压下陷,去压回弹的松软现象,表层起皮,象“橡皮土”,不能压实,严重时土体液化泌水。

如继续碾压,因“弹簧”的抽吸作用,使底部和四周的水份更往上积聚,“弹簧土”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1.1.2.防治措施发现弹簧土后应立即停止碾压,找出发生弹簧土原因,积水不排除,带泥水回填,回填土含水量偏大;淤泥不清除;土料中含杂物较多。

土中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3%等,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⑴.因地下水位高而造成较大面积土体弹簧时,应采取在路基两侧挖深沟截断地下水;处理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土体含水量。

如工期允许也可采用晾晒后再进行碾压;⑵.雨季施工时应开挖纵、横向的排水沟、排出积水、疏干土体,根据工期要求及天气情况,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换土,也可掺入5%-8%的生石灰量拌匀、回填压实,或采用梅花形灰桩(坑)吸收水份。

要连续作业,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边坡防护及时跟上;⑶.土路床填土前要清除干净地面杂草,对回填土中的树根用人工捡出,对土中挟带的大混凝土块、石块等要捡出,禁止使用带有垃圾,有机物质的土进行回填,对过湿的回填土可掺入生石灰处理,工期允许的话可进行晾晒,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回填进行碾压密实,并严格控制摊铺厚度;⑷.对粘性土质,在沟槽回填时必须排除积水,清除杂物,池塘应清除淤泥,再进行分层夯实;⑸.对粉质土在沟槽回填土时利用轻型井点可进行水密法施工,但回填厚度亦不能超过60cm,其密实方法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实,在水密法过程中保持井点降水,每层取样试验,达到密实度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待回填土全部碾压夯实完成后,密实度试验全部合格后再停止降水,拆除井点。

无论是粘性土,还是粉质土,都不能一次性填筑过高,填筑过高也易引起弹簧。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

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

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

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xx高速X标路基填筑工程量较大,总填方量617.9万方。

且填土高度较高,很多地段属于高填方区。

因此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路基填筑工作存在材料含水量过大、路基填土层平整度差、地基处理不彻底、涵背回填不规范、边坡二次贴补等现象(见照片)。

容易造成路基出现纵、横向开裂、沉降、边坡滑坡等质量通病。

现针对上述质量通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K66+940台背回填涵洞台背填土不规范K86+070台背回填K65+081台背回填K65+375台背回填K65+800八字墙背回填土下沉K86+000-070段路基填筑含水量大,出现弹簧屈原互通区填土含水量大,出现弹簧K59-K60段路基填土K92+200-280段路基填筑K92+200-280段路基填筑K93+650-K93+700段路基填筑一、路基出现纵横向开裂及网裂的一般原因及防治措施:(一)出现原因: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

4、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5、填筑材料含水量过大,填料缩性较大。

6、排水措施不力,造成积水。

7、路基边坡不符合设计要求,边坡采用二期贴补。

(二)预防措施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

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4、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 1 : 5,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 0m的台阶并压实。

5、采用含水量合格的路基填料,控制填土碾压时含水量不超过最佳含水量±2%。

6、严格控制路基每一填筑层的标高、平整度,确保路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不小于8cm、杜绝薄层贴补现象。

路基填筑到区顶时严格控制高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处理方法及预控措施

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处理方法及预控措施

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处理方法及预控措施路基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新建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路基土石方工程的质量通病比较常见,常见的问题包括坍塌、沉降、漏土等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路基土石方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控措施。

一、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1. 坍塌:在路基土石方工程中,坍塌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管理不当、施工过程中操作错误或土质松软,无法保证施工过程中路基稳定性,最终导致土方体的坍塌。

2. 沉降:路基土石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土方不够稳定,就会导致路基沉降,进而导致道路逐渐陷落,形成道路坑洼,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存在车辆行驶安全风险。

3. 漏土:路基土石方工程中,斗加料、铺设土的时候容易形成土壤缝隙,还有表面光滑、边沟不深等环节容易造成漏土现象,导致路基内部土体空隙较大,稳定性不足。

二、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处理方法1. 坍塌:预防路基土石方工程坍塌,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并配备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堆垛土方过高、斜坡土体无法承受水分、土方体出现断裂等问题,应及时加固土方体,采取紧急措施,保证路基稳定。

2. 沉降:对于路基沉降,需要首先确定其成因,然后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1)强化路基管理:施工时应严格掌控土方湿度、坡度等关键技术,避免出现料流不稳的情况。

(2)加固路基:在路面上加设加固带,确保路基尤其是子基的稳定性。

(3)注浆填充:通过针孔注浆、浅层注浆等方式填补土层空隙,提升土壤的密实度,从而避免路基沉降。

3. 漏土:预防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漏土现象,首要的就是规范施工流程,注重施工细节,避免人为的失误。

(1)人工机具匀质:人工分层,用人工或重型机具匀质,不得留有土石不均匀处。

(2)加强密实:当施工现场少量漏土时要采取临时措施,尽快停止施工用人、机操作进行加强密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方路基通病及防治措施
填方路基施工
质量通病:
填方路基施工清表不彻底及填前地基处理不当,超厚填筑,压实不足等不规范操作使路基压实度、弯沉达不到要求,导致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滑动或边坡滑坍,路基出现沉陷、“弹簧”等现象。

预防措施:
一、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边坡滑坍现象防治措施:
(1)、填层厚度过厚,布置网格及控制标杆,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2)、严格控制含水量,含水量不够要适当补水或闷料,保证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
(3)、严格控制填层有效宽度,一般路基填宽两侧要加宽30~50cm,保证不亏坡;
(4)、做好路基横坡,保证路基填方排水。

二、路基“弹簧”防治措施:
(1)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土进行混填施工,特别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2)在碾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软弱层出现,应及时清除并重新换填碾压。

并进行压实度和含水量的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
上一层。

(3)对局部的“弹簧”路基可以进行翻晒,掺配,待含水量合适后碾压成型,宜可掺生石灰翻拌或直接挖除换填适宜的填实进行碾压成型。

(4)对于“弹簧”路基,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一般最好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路基下50cm。

(5)路基填土在填筑前要清除混杂的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填土中挟有有机物容易在有机物腐烂后,在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弹簧”路基现象。

三、填方路基沉陷防治措施:
(1)分层填筑,且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避免超厚填筑不能将所铺松土层全部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致使路基弯沉达不到要求,或造成路基沉陷。

(2)重视原地面的处理,加强地基的压实及加固,对于原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k5+760~765、k9+409)应作成台阶状进行处理,并充分压实。

(3)对于髙填方路段(链后k6+800~940)要考虑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快,个别路基填料比较好,条件容许的高填方路段可以采用注水法进行沉降施工,路面基层施工尽量放晚点,特别是当年进行路基路面施工的路段沉陷比较厉害,主要原因就是填土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所以路基路面施工尽量不要同一年施工,这样沉
陷的病害就会少许多。

对于软弱地基上的路基填筑时,除了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米的高度里不得填筑细粒料。

克乌高速公路项目第一分部
二O一一年五月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