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气东输二线

南信天然气管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

信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九年七月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简介

“西气东输二线”南信天然气管道工程作为国家“西气东输二线”的地方配套工程,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规划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天然气这一优质能源,极大缓解信阳市八县二区天然气供需日益紧张的局面,进一步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为信阳市八县二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项目在唐河县孙庄村附近西二线工程的南阳分输站毗邻建设本工程唐河首站,本工程输气管道共包括5个区段、5座工艺站场和6座截断阀室、1座分输阀室,2座阴极保护站(分别建在桐柏分输站及信阳北分输站),一个调度控制中心(设置在公司总部,不新建),线路总长191km(其中主线路总长187.0km、联结支线长4km),管线设计压力6.3Mpa;工程设计远期输气量为4.92×108m3/a,工程总投资47254.19万元。

1.2 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

表1 主要工程数量一览表

2 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本项目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源,供气范围为信阳市的八县二区,同时预留向桐柏市场供气的输气能力。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它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而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轻因燃煤引起的SO2和酸雨的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信阳市八县二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保护区域环境质量以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作为清洁能源开发项目,属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果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六类“石油、天然气”中的第3类“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产业政策。

3 选址选线合理性结论

本工程线路及场站选址,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发展及用气规划、地形条件及经济可行性;淮河、浉河等河流的穿越,拟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施工,基本不会对下游河道产生影响;其它河流由于规模较小,且为季节性河流,采用大开挖方式穿越,在施工中做好导流、围堰的情况下,对环境影响不大,评价认为该工程拟定的施工方式及线路方案基本可行。

4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4.1 自然环境

(1)本工程中大部分管线工程及阀室、分输站位于农田区域,部分管线所经区域属于低山丘陵区。本管道分布地区总体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2)工程分布区年平均气温约15.0℃,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9.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6.7小时;多年平均降水1149.8mm。气候温暖,四

季分明,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3)本工程分布区主要属于淮河流域,其次为长江水系汉水流域。管线工程经过的河流有三夹河、鸿仪河、淮河、陈留店河、月河、毛集河、浉河等。

4.2 社会环境

(1)项目所经南阳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信阳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唐河县工业产值在沿线各市区的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2)拟建项目在线位选择时,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河南油田与文物古迹进行了合理避让,从工程资料和现场调查的结果看,项目区内无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

(3)管线经过的唐河县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本工程唐河首站至平氏截断阀室段管线从河南田规划区之外的南部穿过,不穿越现有规划采油区。

4.3 生态环境

(1)评价区共有5种生态系统类型,即农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其中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分布广,遍布评价区各地。

(2)评价区地处南部,温暖过渡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主要为阔叶落叶林和常绿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之外,区域内已基本没有天然植被群落,多为人工管理下的农作物群落与果蔬群落,以及路边的人工行道树、河渠边的护堤树及少量的灌草丛等,另外,在部分岗地山坡处,还分布有一些灌草丛与稀疏小树。草地植被主要分布在沟坡及河漫滩等区域。农田植被呈大面积散布于评价区内。

(3)评价区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由水稻、小麦、油菜、玉米和棉花、花生、大豆等作物组成,形成春、夏季以小麦、水稻为典型代表的植被类型,和秋季以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主的植被类型。作物产量因土壤和灌溉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4)评价区植物生产力属于河南中等水平,人均耕地高于河南平均水平,种植种类单一,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有一定发展潜力。乔木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也处于较低水平,种植面积不大;

(5)评价区的野生动物组成比较简单,种类较少。多为当地常见种类,没有发现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物。

(6)评价区林地主要为桐柏山前丘陵垄岗地带的林地、农田防护林道路林和村落林组成,乔木林基本上为人工栽植,灌木林面积较少,呈斑块状分布在沟壑区;草地分布于沟坡及河漫滩等区域,生产力较低。

(7)评价区内植被主要是人工种植和管理农作物植被、果园以及人工林植被等。物种数目较少,多样性较低,致使系统的稳定性不高。但由于人工的有效管理及能量及时补加,各群落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抵抗干扰的能力,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可以维持其稳定,并可以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

(8)评价区内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程度为轻度,局部地区为风力侵蚀,侵蚀程度为轻度。

4.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4.4.1 声环境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站场厂界四周现状声环境昼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管道沿线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1类标准。

4.4.2 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现状调查收集的三夹河、鸿仪河、淮河、浉河等常规监测数据,常规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南阳市境内三夹河、鸿仪河、月河、毛集河各监测指标的年均值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信阳境内淮河各监测指标的年均值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功能要求,浉河满足Ⅳ类水质。

4.4.3 环境空气

本次评价选择桐柏分输站和罗山末站进行了环境空气监测。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各监测点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标准要求。本工程沿线各场站处于农村地区,空气质量较好。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生态环境影响结论

(1)永久占地影响:项目各工艺场站配套设施占地为永久占地,由于各站场占地面积较少,一般不会改变沿线农业生产结构,可通过土地调整、提高土地生产力、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或利用占地补偿费开展新产业来缓解占地对农业的影响。

(2)临时占地影响:管线敷设开挖占用土地为临时占地。管线所经过的绝大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