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道来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2
从草庵茶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2018年第06期作者简介:曾文华(1978-),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日语教学。
1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及其在草庵茶中的融合过程美意识是人感到美丽的内心活动。
对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大西克礼在其《美学》一书中这样叙述到,“在日本审美范畴论中,美要从‘幽玄’、‘侘寂’、‘物哀’中去认识。
”①也就是说,在日本“侘寂”、“幽玄”和“物哀”等审美意识被培育出来,并且成为了日本传统性、独特的审美意识。
“幽玄"是指与佛教思想相关的神秘之美。
其核心是“余情”,讲究“境生象外”,意在言外,追求一种以“神似”的精约之美。
“侘寂”描绘是的残缺之美,残缺包括不完善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也可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等。
“物哀”是“真情流露”,指的是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有所感触时自然涌出的情感。
15世纪,村田珠光在华丽的“书院茶”基础上,加入了民间茶道的简单风格,提出了“寂茶”的概念,这就是草庵茶的起源。
16世纪前半叶,武野绍鸥将和歌的理论引入茶道中,将日本文化生活的质朴和优雅再现于“寂茶”(草庵茶)中。
“寂茶”(草庵茶)的集大成者是其弟子千利休。
16世纪后半叶,千利休将禅宗精神融入到茶道中,从形式和内容上确立了“寂茶”(草庵茶),将茶道推进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2“侘寂”美在草庵茶中的体现2.1茶室环境中体现出的“侘寂”草庵茶的美与外表的经济价值无关,秉承的是从简单朴素的地方探寻美的理念。
这种审美心理决定了草庵茶室的简洁风格,这种简洁和素朴风格也就是“侘寂”的体现,茶道所追求的美。
“侘寂”主要体现在茶室的建造和运用的色调当中。
首先茶室在建造的时候很注重设计的简洁化,材料选择时注重质感。
不管是带有伤痕的柱子也好,带皮的木材也好,茅草屋顶也好,泥土的墙壁也好,材料都是直接采选于自然,因此茶室带有自然气息的素朴风格。
草庵茶的茶室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基本上是用土墙构建起来。
从茶道看日本文学中的审美意识
2018年第10期作者简介:王莉(1980-),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引言茶道作为日本的主流文化之一,其起源要追溯到中国。
当我国茶文化逐步享誉国际,也间接传入到了日本,多年来,经过其本国爱茶人士的不断钻研与努力,将茶文化深深的融入到日本国民的生活当中,并且创新转变成为具有日本独特行为审美的文化风格。
茶道自身蕴含了诸多内容,其中涉及哲学、艺术、自然等多方面文化种类,日本人在钻研茶道的过程中,与本国自有文化及艺术审美风格相结合,对其本国文学创作带来了诸多正面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日本文学独有的茶文化审美特点,本文主要结合该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1日本文学中人茶合一的自然之美在我国唐朝时期,东方茶文化极为兴盛,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茶文化逐渐为日本人民所熟知,经过千年的变迁,茶文化在日本早已经与其本土民俗民风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这也正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日本茶道。
随着日本本土艺术审美与茶文化的结合,其自然审美的层次得到了有效提高。
很多哲学家对此种现象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人类艺术的自然化与自然艺术的人格化是密不可分的,该种关系是审美文学艺术不断发展的前提。
由于日本自身的地理环境,令其具备了独特的自然风貌,这种自然景观深受其国民的爱戴,多年来,日本群众在此种环境下学会了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并且具备良好的自然观察能力,以至于在众多的日本艺术作品以及文学创作中,都能见到对于茶道自然美学的歌颂与表达。
提到日本的茶道,便离不开与其相匹配的茶室,日本的主流茶室设计简单,其主要建筑风格都是仿照禅院的模式,注重回归自然的艺术设计风格,强调朴素清贫。
茶室中的诸多细节都是经过匠人的精心打磨与制作而成,整体风格朴实却精细,同时也展现出了茶文化爱好者的对茶道艺术的修养与追求。
日本茶道的整个仪式流程中,追求自然与平等,茶室内的色彩幽暗且柔和,加上饮茶之人,宛如一幅幅和谐的水墨画一般,反映出自然的纯真及古朴。
日本茶道文化的审美内涵与特征
2018年第05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逐渐流传到了周边国家。
茶文化在唐代时正式传到了日本,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
日本茶道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对茶文化爱好者长期以来的探索和研究,赋予了茶道文化更丰富的内涵,使其文化积淀更深厚,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日本茶道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饮茶活动,而是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们认识茶道,无论是起内在美还是外在美,都有独特的审美方式,使得茶道文化更富有情趣。
茶道文化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文学、艺术、宗教等事务都有联系,同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1茶和人、自然的相互融合人们自古以来都喜欢自然之美,众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寄情于山水,非常推崇纯天然的美。
日本的艺术家乃至哲学家也非常推崇自然之美。
人们之所以喜欢自然之美,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能够给人非常强的视觉体验,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自然之美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形式都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所以对艺术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日本茶道文化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非常多,而中国唐朝时期的禅宗思想非常盛行,所以这个事情传入日本的茶文化有丰富的禅宗思想,这对日本的茶道文化影响非常深远。
茶文化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本土文化迅速融合,并且经过日本人自己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日本茶道文化。
随着美学的不断创新,使得自然之美进一步得到深化,逐渐脱离了以前单纯审美状态,而是同人类融为一体。
日本是一个岛国,地理环境比较特殊,从而造就了日本非常有特色的自然之美。
与此同时,日本的气候也独具特点,所以日本民众对自然更为喜爱,人类和自然之间也能够和谐共处。
日本人观察自然时非常仔细和认真,所以在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时候蕴含着自然的身影,而日本人也对自然的美有着独特的见解。
2茶道文化的审美表现茶道的审美内涵主要表现为“和、静、清、寂”这四个元素,是重要的审美表达形式。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审美内涵
2017年第08期日本与我国相距较近,而日本文化也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在整个日本文化体系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近的内容元素。
因此,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了解和认知日本文化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认知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知。
当然对于茶文化体系来说,茶道文化无疑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日本茶道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事实上,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其以具体的饮茶生活习惯为核心基础,结合多项社会文化元素,从而构成全新的文化体系。
随着当前茶的健康养生价值日益被人们所发现,如今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化大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原始生活元素,在茶和茶文化,传入日本之后,其与日本地区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从而构成了极具日本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
所以想要认知日本文化的具体特点,就需要我们通过茶道艺术为核心的茶文化体系为切入点,从而实现对日本文化的全面认知。
在日本的茶文化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佛家,儒家等多种传统的文化思想,而在其表现形式上,更是将各项生活元素与生活理念整体融入其中。
所以,通常我们认为日本茶道或日本茶文化是生活理念与思想价值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
而日本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所以通过了解日本茶道,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具体的审美理念、审美内涵和道德认知。
当然,随着日本茶文化艺术发展不断成熟,如今整个日本茶道和茶文化内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趣味元素和娱乐内涵,更重要的是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标准。
同我国一样,日本茶道也是整个日本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了解日本茶道艺术内涵,就能够帮助我们有效了解日本茶文化艺术的具体内涵特点。
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体系中,有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内涵认知。
日本茶文化体系对整个日本文化理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日本文化体系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文化理念中,其不仅注重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理念内涵上的完善性,特别注重将形式上的美学和心灵内涵的美相结合。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总结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总结茶道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文化艺术,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理解与追求。
在东亚地区,日本与中国都有悠久的茶道传统,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茶道的精髓。
本文将对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进行总结,以比较和探索两种茶道的异同。
一、理念与价值观1.1 日本茶道的理念与价值观日本茶道,即茶道("茶道"或"茶道和歌"),代表了日本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日本茶道强调一种精致而谦虚的生活方式,将茶道视为修行的一部分。
它强调净化心灵、追求内心平静和专注,并鼓励人们通过茶道实践来培养对自然、他人和时间的敬意。
1.2 中国茶道的理念与价值观中国茶道,又称为茶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茶文化将茶艺看作一种身心完善的修炼方式,通过参与其中,人们能够静心、修身、悟道。
中国茶道注重自然、自由和平衡,提倡与自然相融合,尊重与感悟茶叶的生命力。
二、艺术表现形式2.1 日本茶道的艺术表现形式日本茶道重视精致的仪式感和形式美。
茶道涉及茶具、茶室、服饰、礼仪等各个方面,力求在每个细节中体现和谐、雅致的美感。
茶道强调沉稳的仪式、匠心独具的茶具、精湛的泡茶技艺以及深思熟虑的空间设计,让参与者融入其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2.2 中国茶道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茶道更注重自然、亲近和自由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茶具多样,从精美的紫砂壶到雅致的瓷器,每一种茶具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茶道表演多样,如茶艺表演、艺术点茶等,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和理解。
三、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3.1 日本茶道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9世纪的平安时代。
茶道最初受到中国唐代茶文化的影响,并在日本逐渐独立演化,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仪式流程。
日本茶道的发展与日本禅宗及武士文化密切相关,它成为一种修身养性、追求平和与内省的方式。
3.2 中国茶道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却拥有自己的特色。
它拥有自己的的发展过程及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过品茶和茶道来达到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茶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发展、变化、融合形成了具备大和民族韵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最澄将中国的茶叶盒种子带回日本,并种植在大阪一带。
茶叶刚刚出现在日本的时候属于贵族用品,只有权贵、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用茶叶。
茶道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仅局限在权贵的身边。
但到了镰仓时代,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茶道有权贵和僧侣发展到了平民中间。
等到了室町时代,以种茶为生的茶农开始对茶叶进行品评和开办品茶会,逐渐的这样的集会变成了平民的娱乐活动,并由此发展成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对于“茶道”这个名词,最早则是由和尚村田提出来的。
他把对佛法中的领悟融汇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于“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并借由此发展成为了最具自然气息和朴素的茶风。
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则把日本茶道进行改进并提高到了艺术层次。
千利休把室内富丽堂皇的的装饰简化到了非常朴素的程度,让日本茶道脱离了物质因素的纠缠,让日本茶道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与此同时千利休还特别要求“本心”的重要,并提出简化茶道的特殊动作,要随意的品茶并放弃外界的形式操纵,来达到用心体会茶道的高深意境。
二、传统日本茶道中的审美观念在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把日本的传统茶道分为了三个层次:品茶技巧、品茶礼仪、茶“道”。
日本人的审美观和品茶观完美的体现在其中。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审美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审美茶道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既是一种茶叶的烹调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体验。
在东亚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中国,茶道被视为一种精神境界,深受人们喜爱。
尽管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都来自同一源头,但它们在审美观念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就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审美进行探讨。
一、日本茶道审美日本茶道,也称为茶道学,追求简约、自然与和谐。
它倡导以茶为媒介,营造一种平静、静谧的氛围,从而感受茶的香味和茶具的美感。
日本茶道强调细致入微的细节观察和精神沉静,因此,其审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茶道注重空间的利用与轻盈感。
茶室的设计常常采用简约的木结构,窗户被精心设计以使光线适宜,茶具的陈列也追求简洁而不失雅致。
这种简洁的设计风格使人产生宁静、舒适的感觉。
其次,日本茶道强调自然与季节感。
茶道的举办往往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春天会使用樱花作为装饰,秋季则会摆放红叶等。
这种将季节感融入到茶道中的做法,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日本茶道追求情感和心灵的净化。
在茶道活动中,主人会以一种虔诚而专注的态度烹饪、倒茶,而客人也要心怀敬意回应。
这种过程使参与者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二、中国茶道审美中国茶道,源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庄重、典雅与内涵。
中国茶道强调茶的品质与茶文化的传承,其审美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茶道强调茶具的精致与细腻。
中国人重视茶具的工艺和材质,认为茶具能够体现主人的审美品味。
比如茶壶、茶杯等,都经过匠心独具的制作工艺,端庄而又充满艺术感。
其次,中国茶道注重艺术的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往往与文人墨客有着密切联系,并常以文人作画、诗词等形式来表现茶的品味与气韵。
在中国茶道中,茶杯、茶壶常常被视为艺术品,陶瓷的器形、色彩和纹饰都富有韵味。
第三,中国茶道强调品茶的仪式感。
在中国茶道中,品茶不仅仅是喝茶,更是一种仪式。
从沏茶、品泉、品香、品味,每个环节都需要根据茶叶的特点与动作的节奏进行协调,展现主人对茶叶的尊重与爱护。
日本茶道的审美意识
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从和敬清寂角度分析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与艺术的代表。
如今,每当我们提到日本,能想到的事物中必然有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结合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茶道不仅是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入口,且作为一种幽闲、风流而又使人感到风雅的艺术,也是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一种高雅的表现形式。
我们想要了解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必须先要了解清楚“日本茶道是什么”和“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这两个问题。
那么日本茶道是什么呢?冈苍天心在《说茶》中给茶道做了定义:“茶道是审美的宗教,是给人类带来美、调和以及和乐的秘法。
”谷川澈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中把茶道定义为:“以身体的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禅是其内核。
仓泽行洋先生在《艺道的哲学》中指出:茶道是由茶至心、又由心至茶的“人生之路”。
综上所述,我认为茶道是一种遵循一系列的程序(包括煮茶、泡茶、品茶)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也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及进行社交的手段。
我们已了解了“日本茶道是什么”的问题,那它又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呢?日本本无茶,日本人也不懂饮茶的方法。
公元805年遣唐留学僧最澄回到日本,带回了茶种并种植在京都比睿山延历寺的北侧,这里便形成了日本最占老的茶园——日吉茶园。
公元806 年, 入唐求法的空海和尚带茶籽回国, 从此中国茶叶在日本开始栽培。
到了镰仓时代, 两次去中国求学的僧人荣西,从宋朝将茶籽、茶具、饮茶礼序带回日本, 并根据陆羽的《茶经》著写了《噢茶养生记》, 介绍了中国的茶栽培法、制茶法、饮茶法等等,丰富了日本的饮茶风习。
12 2 9 年, 僧人道元按照中国名僧百丈禅师的《百丈清规》写了《永平清规》一书, 进一步介绍了茶礼。
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饮茶风习由僧侣开始逐渐地发展到贵族武士阶层, 后来普及到平民之间。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日本茶道精神的主要体现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和理念是“和敬清寂”,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1浅析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审美观念摘要: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却不像中国茶道一样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综合影响,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以禅宗思想为主的新的审美观念和具有日本民族味的特有的内蕴。
本文主要根据日本茶道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来分析了的日本茶道精神里独特的“和”、“敬”、“清”、“寂”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日本茶道禅宗思想审美观念一、日本茶道的历史日本茶道有两种形式:“抹茶道”和“煎茶道”。
抹茶道诞生于四百多年前,而煎茶道则诞生于一百五十年前,在日本,人们把抹茶道称之为茶道,谈及煎茶道时要加以“煎”字,本文阐述的茶道是抹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日本本生并没有饮茶习俗。
唐朝时,805年,遣唐使者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带回了茶籽。
至今在日本还可以找到空海与嵯峨天皇一起饮茶的诗文,诗的名字叫做《夏日访大将军藤原冬嗣闲居院》,这个时候,饮茶在日本还未普及,只是在官僚僧侣之间进行。
宋朝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制茶工艺又有了新的突破。
宋代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人又将这种点茶法带回了日本,其中,荣西和尚的贡献是较有影响力的。
他从天台山回国后便写下了《吃茶养生记》。
他又把从天台山带回去的茶籽普及栽培,为以后日本茶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朝时,中国的茶叶生产发生了变革,把饼茶制造改成炒茶。
这时期,日本开了小茶架点茶之先河,因为点茶的过程要在将军面前完成,所以点茶人的整套动作便十分讲究,茶道具的摆设就开始有规定,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是千利休完成的。
他将茶会整合成一套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示了日本生活文化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今天,日本拥有茶道人500万,从日本的教学内容上不难看出茶道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审美意识
3.期刊论文 陈香白.陈再 "茶道"论释 -福建茶叶2001,""(4)
茶道,是茶文化之内核. 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 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简称"七义一心"). 儒家重视礼义引控之和,体现中和之美;道家倡导纯任自然之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美;佛家推行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和,体现规范之 美.中国茶道并蓄儒释道三家"和"思想之精华,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
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净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啡为
茶道四谛的第四个构成要素.“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 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寂”是指“静寂”,“闲 寂”。即当茶人完成了各色事物的否定之后,便进入了一个 无的世界.“无”在艺术领域里被看作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和 出发点。当茶人们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审美价值,抛弃了所有 的思想束缚之后.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茶道在日本人的艺术生命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是 在茶事中加入种种艺术性的作法而形成的一门艺术学问。 因此.茶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特征,对于提高人的情 操和精神修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茶道是体现日本社会 传统文化的综合性的古老艺术.展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美 意识,通过研究茶道,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茶 道作为日本独树一帜文化结晶.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 识日本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审美文化观念
过程灌注了心灵的生气,富于作者的理想。
但是,艺术品是受心灵的驱使,按照作者心灵的理想自由地裁割自然之后再进行拼凑而已。
这拼凑品其实质是拼凑高于自然。
例如绘画艺术品中的山水很美,其实现实中没有,但这无非是将甲地的山与乙地的水进行切割然后拼盘。
其实画中的水不如乙地美,画中的山也不如甲地美。
其实,艺术的标准和尺度不是理念,而是自然和生活。
黑格尔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实质上是否定了美的源泉和真实的标准。
黑格尔的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论断,真正的目的是展现理念的内涵。
艺术美只是理念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理念的一种外在的形式,一切都是为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形式”而服务的。
他的这一论断的提出有一个深刻的原因: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浪漫主义兴起的时代,浪漫主义者崇尚自然,黑格尔反对浪漫主义,他轻视自然美实际上就是为了他与浪漫主义者进行斗争。
三、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对于自然美,西方和中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西方主要是征服自然,对自然侧重的是崇高,如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康德也论及自然的崇高美;而在中国,则侧重于自然的优美,自古至今有许多山水诗人都为自然界的美所倾倒。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当今世界已经频频出现这种观念导致的恶果: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了惩罚。
在当今形式下,我们应该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进行反思。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应该在自然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
人的艺术创造活动就是在这种自然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不能像黑格尔那样贬低自然美,应该辩证的看待它和艺术美的问题。
(一)自然美和艺术美相互依存。
自然与生活才是艺术的标准和尺度,艺术美离不开自然美和生活美。
艺术创作者受心灵的驱使,按照他自己的理想把自然进行切割或者组合,做出满足自己意愿的艺术作品,可以说艺术家的作品的源泉是自然和生活,而艺术美则是自然美的升华,自然只有经过艺术家独具慧心的创作才得以展示他的全美,是艺术美强化了自然美的程度。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审美内涵
2018年第06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王譞翾(1986-),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日语教育。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进入日本之后,在其国内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体系。
从日本茶道中能够看到日本文化的缩影,也能够感受到日本文化的独特审美。
研究日本茶道,对明确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地位有着一定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日本文化中茶道的相应影响在日本茶文化是在生活中融会贯通的,日本核心文化之一就是茶道艺术文化,在茶道艺术中其价值理念与日本文化内涵价值相一致,饮茶活动更成为社会文化习惯的象征,在日本的文化内容中有一系列文化以茶文化具有相似的理念价值。
在日本文化中饮茶文化为其奠基了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内容,而茶文化的理念要素更是推动日本文化发展的动力。
可见,在日本茶文化中,茶道艺术是社会体系的核心驱动力。
可见对于品味了解日本文化的内涵就必须要学习与感悟茶道价值理念。
茶道在日本文化体系中是经典美学的象征且具备恬静、朴素的特点。
当分析现存的日本茶道艺术时,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具体茶道艺术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畅饮过程,并表现出最佳的饮茶状态,并将人们的和谐状态上升为对氛围的烘托。
在饮茶的过程中,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能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进而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之美。
日本茶文化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树立茶道形象感受茶道精神,这正是日本茶文化的内涵所在。
此外,日本茶道表演也别具特色,其形式富有感染力,又具备观赏力,使人们可以通过对茶艺表演来全面了解茶文化体系。
文化是茶道艺术的核心根源,茶道艺术更会被文化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表演形式,因此对日本茶文化中审美内涵的感悟必须要以合适的切入点进行体会,而其中一项重要的视角便是茶道艺术。
在日本茶文化中,饮茶需要纯净的心态,不论是在应用茶具元素时还是在饮茶的具体环境中都应以一份赤子之心来进行品茶。
日本茶道思想与其审美旨趣篇-本来无一物
日本茶道思想与其审美旨趣篇-本来无一物饮茶不仅可以益身,还有利于静心。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指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因此魏常海教授认为:(日本)茶道是以饮茶为手段,修炼性情,交友会客的一种独特仪礼和艺术。
其格法严谨、除重视“意境”外,对环境布置、室内装饰、茶具选取,等等,都加讲究。
日本茶道寓意浓厚,其中包涵“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哲学思想,“不对称、简朴、素淡、枯高”的美学思想,“平等、互敬、恬淡”的道德观念,以及“独坐观念”的自省精神等都是日本茶道的精髓。
桑田中亲在《日本茶道史》一书中指出:(日本)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因此,日本茶道美学体现应该是禅学,日本茶道即是美的宗教。
由僧侣引进的日本茶道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使茶与禅融会贯通,达到“茶禅一味”之境界。
限于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略。
日本的茶道中蕴含着诸多来自艺术、哲学和道德伦理的因素。
日本近代美术创立者冈仓天山先生在《茶之本》一书中写道:茶道是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烦琐行为之中,以崇拜美为基点的一种仪式。
它交给人们纯真与调和,相互慈爱和崇高,社会秩序的浪漫主义。
当今日本茶道人口已达到了数百万,其中女性占了大多数,许多年轻女性潜心攻学茶道技艺,把茶道活动作为修身养性、提升内涵、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人生修行手段。
可以这样说,日本茶道中除却“禅茶一味”的宗教美学思想之外,也是一种人与自然景物融合为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的审美状态。
日本中国茶道区别
日本中国茶道区别茶道是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在亚洲茶道的发展中,日本和中国都独具特色,各自演变出了独特的茶道传统。
本文将探讨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区别。
一、审美观念的差异日本茶道追求的是“和敬清寂”的理念,注重平衡、和谐、纯粹和静谧的环境。
日本人崇尚简朴,认为自然即为美,通过将茶具、摆设和环境精致地安排在一起,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和谐感。
日本的茶室会使用简洁的自然材料,如竹子、木头和纸张等,以增强空间的纯净和静默感。
而中国茶道着重于“雅静致远”的意境,更加注重繁华与庄重的氛围。
中国茶道的茶室多用传统的装饰风格,如雕刻、绘画和华丽的家具,以突出传统的华丽与庄重感。
中国茶道注重的是享受生活的乐趣,认为艺术的韵味能够提升人的心境,故在茶道表演时也常伴随着吟诗作画等文人雅集的活动。
二、仪式流程的差异在日本,茶道被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其仪式被称为“茶会”。
日本人通过参与茶道仪式,追求平静与内心的和谐。
茶会的流程非常规矩,讲究每个环节的细节。
主人会准备热水并亲自为来宾泡茶,而来宾则需要按照规定的仪式和顺序接受茶道的礼节。
整个过程注重和谐、尊重和寂静。
而在中国,茶道的仪式表现形式较为丰富,有茶艺表演、茶诗吟唱等。
虽然也有类似茶会的仪式,但中国茶道更注重创造与分享美好的体验。
茶席往往摆设精美,环境雅致,以提供最佳的品茗体验。
并且中国茶道更注重交流和对话,与参与者一同分享茶的香气、茶叶的品质以及茶道文化的内涵。
三、茶具的差异日本茶道特有的茶具被称为“茶道具”。
茶道具在日本茶道中被认为是与茶道同等重要的元素,它们的外观、质地以及使用方法都极尽精致。
日本的茶具形式简约,器物多采用素然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常见的有茶碗、茶杯、茶罐等。
茶具的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规范,在茶道中也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中国茶道的茶具被称为“茶具”,它们往往以精雕细刻的工艺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茶具形式多变,器物造型繁复,通常饰有传统的纹样和图案。
日本茶道的美学
日本茶道的美学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那么日本茶道的美学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美学,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美学缺陷之美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
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
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
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
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
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
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
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岩、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
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
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
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
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
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无心,无念,无意识。
日本的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
日本的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这些艺术形式和美学观念不仅体现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美、和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日本几种重要的传统艺术和相关的美学观念。
一、茶道(茶道)茶道是日本独特的美学体验,其核心是通过茶道体验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茶室的设计简约而典雅,利用自然光线和素雅的装饰来营造宁静的氛围。
茶道师的举止谨慎而慢缓,他们通过准备和品尝绿茶,在细微之处体会美与雅。
茶道追求自然、纯粹和平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人们对自然美的领悟。
二、花道(花道)花道是一种独特的插花艺术,追求花与自然相融合的美感。
花道师根据季节、场景和花材的特点,精心选择并摆放花卉。
他们对尺寸、配色和造型的把握精准而有深意。
花道追求简洁、自然和平衡,旨在通过花材的摆放,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思考。
三、浮世绘(浮世绘)浮世绘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以精美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描绘日本民俗生活和历史故事。
浮世绘的主题广泛,包括戏剧、美人、风景等。
通过浮世绘,艺术家们将现实世界中的美妙瞬间永久定格,使之成为后人欣赏和品味的艺术珍品。
浮世绘强调构图的准确性和细节的表现力,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成为日本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和服(和服)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饰,它的设计精致优雅,通过色彩、纹理和服饰的叠搭展现出日本人民对美的独特追求。
和服在形态上注重对身体比例的修饰,并通过纹饰和配饰的选择来表达穿着者的个性和身份。
穿着和服的人需要具备端庄、从容和优雅的举止,以此体现出日本传统社会对于文化传统和仪式的尊重。
五、庭园艺术(庭園美術)庭园艺术是日本独有的美学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展现自然景观和人工构筑物的和谐关系。
庭园艺术追求平衡、谐和和变化,通过布局、植物和石头等元素的安排,创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境的环境。
庭园艺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感受到宁静、平和和心灵净化的力量。
日本茶道的独特之美理念
日本茶道的独特之美理念日本茶道文化不仅有其精神“清敬和寂”,也有其独特的美的理念: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独特之美理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独特之美理念缺陷之美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
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
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
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
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
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
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
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岩、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
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
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
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
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
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浅谈茶道中的日式审美
浅谈茶道中的日式审美作者:陈雨潇李忻来源:《祖国》2016年第17期摘要: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涉及到建筑、书画、竹器、花道、礼仪、美学等,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茶会,可以陶冶性情,学习礼仪,培养审美和道德观念。
本文试图从日本茶道的历史发展、精神内涵、茶室茶器等方面,浅析日本茶道所折射出的日式审美。
关键词:日本茶道文化审美意识茶道之精髓在于“和、敬、清、寂”,从茶室的布置到仪式的过程,均体现出了“禅”的哲学内涵。
这门能够净化心灵,涤荡凡尘的生活艺术扎根于生活,因而从茶道的角度可以窥探日本的整体风貌,即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感。
本文试图从日本茶道的历史发展、精神内涵、茶室茶器等方面,浅析日本茶道所折射出的日式审美。
一、日本茶道的发展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一般认为,日本茶道创始于村田珠光,经武野绍鸥,集大成于千利休。
珠光之前,日本茶文化还没有上升到“茶道”的高度,饮茶还只是流行于富贵阶层的休闲活动。
珠光首次将禅与茶结合,从此茶活动有了深邃的内涵。
珠光开创的“草庵茶”被认为是后世茶道的起点。
珠光摒弃了重茶具、求华美的书院茶,而将“朴素”、“淡薄”的禅理作为茶道的核心思想,确立“茶禅一味”的理念道路,成为“侘び(wabi)茶”的开端。
珠光时期,侘び一词并未用于茶道,第一次对侘び做出解释的是武野绍鸥。
侘び,本意是“清贫、幽寂”,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日式审美观,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这也是现在和风美学的原点所在。
千利休是草庵茶,即侘び茶的最终完成者。
他提出的“和敬清寂”,就是通过茶道活动,使主客静心清志,产生“一期一会、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
侘び也从这一刻起,不再仅仅代表悲观的情绪,脆弱的忧思,而是“慈悲之心”、“伤感之情”,在不完整之中寻求超越完整的东西。
侘び之所以能够被赋予一定的积极意义,并成为茶道的代名词,应与千利休等人受禅宗“无”的思想的影响有关。
茶中审美,浅析日本一二三︱第二篇章
茶中审美,浅析日本一二三︱第二篇章“教育良好、爱好遒雅、举止娴雅、心地善良”是古今中外普遍接受的理想中的女子形象。
当然,日本也不除外。
对于日本而言,通过习茶来提高日本女子修养是它们国家的重要方式与手段。
在江户时代,日本的教育目的不是看这个女子掌握了什么样的学问,而是看她们作为一名女性应该具有的素质教养。
在早先的日本有“女子四艺”一说,即“书笔”、“裁缝”、“咏歌”、“弹琴”。
到了后来便推出了“女子六艺”,即:弹琴、香道、茶道、和歌、插花、绘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显然是模仿我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所崇尚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这里要特别与大家交代一点的是,自古以来日本武士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武士修身的教科书中很大部分是采纳了中国的儒学思想和中国茶道的思想内容。
而日本女子教育的范本是采纳了武士的教科书内容,所以,中国茶道思想成为日本小女子的学习典范就不为怪了。
流水管平湖 - 乐府名家最早把茶道作为日本女性的教育而提出来的是苗村丈伯的《女重宝记》,以及以后的《女朗咏教训歌》。
上面两著作中都充分显示了女性从习茶这个习惯开始她们的素质培养,也更加说明了饮茶习惯已经渗透到了平民阶层。
在日本江户时代中期,天下已经平定,百姓们也安居乐业,生活也安定下来了,也知道静下心来喝茶修身养性了。
这样一来,茶道的功能就转变了,特别是仪式、仪态、举止等方面对于女性而言有了质的改变。
广陵散管平湖 - 古琴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武士社会彻底崩溃瓦解,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使得日本女性逐步解放,女性学校也兴起了。
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光明到来了,“活路”也开辟出来了,在此时,日本的里千家推动了女性的茶道教育发展,在女子学校开设了“女子茶道课程”。
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位女性教育家,那就是新岛八重。
是她倡导了“美德以为饰”理念,着重强调了女德教育的重要性。
就是她向日本的教育部门提出在学校开设茶道教育课程,率先在日本的高中部设立“茶仪科”课程,这为日本女性进入茶道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茶道来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本文着重从其美学价值出发,以茶道的精神内涵为突破口,探讨研究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 而作为茶道灵魂的茶道精神内涵,不仅极具教育价值,其美学价值亦不可忽视,可以说茶道精神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是日本人审美意识的一个缩影。
而审美意识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历史和自然的映照,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值得我们研究。
1.茶道的起源
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
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
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
自荣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
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
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
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
接着在东山时代,以东山文化为中心形成了室町书院茶文化,书院茶是在书院式建筑里进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庄重地为客人点茶的茶会。
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
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
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日本茶道宗师武野绍鸥(1502—1555年)承先启后。
他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
正二年(1574年)作了织田信长的茶道侍从,后来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道侍从。
他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
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