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山魁夷的_一片树叶_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
语
文学刊○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从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摘要]东山魁夷的散文
《一片树叶》,通篇都散发着淡淡的日本情调,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物哀”和“幽玄”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东山魁夷;
《一片树叶》;日本;审美意识中图分类号:I 1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2)2-0074-01
[作者简介]季红,辽宁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东山魁夷是当代日本画的泰斗,也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画和散文一样极富情调之美,二者融为一体,具有淡雅的风格和恬美的意境,在清澄的静寂中蕴藏着幽深的内涵。
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
—“物哀”和“幽玄”
,“表现出一种对日本古典传统的向往,一种对日本风景的倾心,一种对日本美的爱心”。
东山魁夷的散文成就卓著,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
对于他的散文,川端康成有如下评价:
“正如他的绘画一样,他的散文将自然、人生、艺术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有对历史深沉的回忆,有对生命执著的追求,有对美的热烈的呼唤。
东山先生说过,旅行、绘画和写散文,是他一生的三大要素。
”
这种绝美的意境与东山魁夷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东山魁夷出生于横滨,于神户度过少年时代。
横滨和神户是日本两大开放城市,这使东山魁夷在少年时代就受到了异国情调美的熏陶。
由此,东山魁夷萌生了对西方美术的兴趣,而文学方面他却偏爱本民族的东西。
1926年东山魁夷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系。
虽然没能如愿,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毕业之后,东山魁夷到欧洲留学,专注研究自己喜欢的西方艺术,同时,以此来发现日本民族艺术之美。
正所谓“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
东山魁夷曾在《东方和西方》一文中这样写道:“温润的岛国环境,培育了日本人亲近自然、爱恋人生的温柔细腻的情感。
在感觉的洗练方面,别国无可伦比。
”东山魁夷善于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
这不仅体现在东山的画中,更清楚地反映在东山的散文中。
东山魁夷的散文《一片树叶》表现出他对日本情调美的讴歌之意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作者通过对最平凡的一片树叶出神入化的描写,引发出许多关于人生的哲理。
《一片树
叶》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对圆山月夜樱花的描写与感悟;二是对战争中生命的体验;三是对一片树叶诞生和衰亡的感悟。
作者以极其简洁而又澄净的文字,描写了自己与圆山月夜樱花的奇缘巧遇,体现了人与景的物我相融,感受到人生的短晢,从而进一步感悟到人应该更加热爱生命。
而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则是来自于战争中对生命的体验。
清澄的自然和朴素的人性唤起了“我”生命的活力,让“我”倍感生命的充实。
从而感悟到人应该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哪怕是庭前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
从一片树叶的生与死感悟不断轮回的生命,提醒我们要珍视所有的生命及生命的美好、多样。
作品通篇洋溢着静谧和淳朴的风格,体现出东山魁夷对风景有着独到的领悟,时刻让我们感受到日本文学艺术中蕴含的“物哀”和“幽玄”之美。
关于“物哀”与“幽玄”的解释颇多。
关于“幽玄”《广辞苑》有如下三种解释:①深奥莫测,回味悠长,富有情趣。
②高雅,温贤,优雅。
③日本文学论、歌论理念之一,以优艳之基调,蕴无限情趣,余情于言外。
通过其表现技巧显现一种气氛与富有情调的内容。
总之,“‘幽玄’是一种境界,它传达一种深邃幽远的韵味,并充满朦胧的余情,是日本古典文学论、日本歌论的审美理念之一”。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期国学家本居宣长由和歌和《源氏物语》发现并加以概括总结的,是平安时代王朝文学和贵族生活态度中的美的理念。
”它构成日本人审美意识的主体和底流。
“物哀”所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源泉发出的“物心合一”的审美观念,抒发的是一种悲与美的情怀,表现的是人的真实感动与敬畏。
散文《一片树叶》全篇从始至终弥漫着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单纯中蕴含着丰富的恬淡及伤感的情愫。
我们在文中很容易发现日本人喜爱的“物哀”与“幽玄”之美。
文章的开头
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74
语文学刊
语
文学刊2012.2
(上接第59页)
家,凤姐就安排了两辆车、九个媳妇丫头跟随,除了让她插金戴银、身着锦绣外,还让她大包小包的包上华丽的衣服,铺盖和梳头的家伙都不让她用娘家的。
这固是凤姐的一种炫耀,但却能大大满足袭人的虚荣心。
这些女孩儿过的生活,正如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所说,即使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比不上的。
第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她们和主子们之间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
如鸳鸯对贾母,袭人、晴雯对宝玉,紫鹃对黛玉,翠缕对湘云,这种感情甚至都有点
接近亲情或朋友之情,它体现的并不完全是一种服侍者同被服饰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存在,常常会造就一种宽松的环境和融洽的气氛,让她们忘记了自己的奴才身份。
由于对主子或贾家有感情,她们常常会自发产生一种责任心,她们把贾家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家庭或终身的依靠。
因此贾府里的女孩儿当惯了奴才也愿意当奴才,因为在贾家当奴才,她们并不觉得苦。
所以没当上贾府奴才的才挤破头往贾府里钻,当上了的宁死也不愿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红楼里的丫环不要“自由”的原因。
部分就以一种素雅平淡的笔调将我们带入一个清澈、空灵的世界:
“东山浸在碧青色的暮霭里,山前面的一株枝条垂挂的樱树,披着绯红色的华美的春装,仿佛将京都的春色完全凝聚于一身似的。
地面上,不见一朵落花。
”
“山头一片净明,月亮微微探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色的天空。
这时,樱花仰望着月亮,月亮俯视着樱花。
刹那之间,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
四周阗无人声,只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
作者通过对大自然优美而细腻的描写,透出一种寂静与淡雅,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以哀伤和寂静为底流的朴素。
如:“刹那之间,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
四周阗无人声,只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美丽的同时,又有一种“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的朦胧的恬淡伤感余情,这余情便是生命的短暂以及对生命的珍爱。
作者的生命热情就在与自然的交映中,被激发彰显出来。
日本文学艺术的“幽玄”美,在此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通过“我”与圆山月夜樱花的短暂的巧遇以及对一片树叶的诞生与衰亡的描写,使人无时无刻不体会到东山魁夷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依恋以及淡淡的伤感之情,抒发了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和最诗情的心境:
“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
花开花落,
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
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
冬天,我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和大自然紧密相连,这才使我的心境感到充实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真的向往。
由以上描写,我们不难读出东山魁夷追求的是情与景的浑然一体,物与心合二为一,把心相寄寓于物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构,天人感应的境界,如: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
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啾啾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
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却也能为寂静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夜里垂挂着。
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
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桠上又冒岀一个芽。
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在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
以上两处侧重感情的描写,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台风过后,蝉鸣变成了哀吟,再到消失,进而变成了秋虫的合唱。
树叶由绿变黄,再到消失。
作者虽然在描写景观,但也在向读者传递着由自然景观而引起的感觉和心灵的颤动,那就是对人生的感悟。
“虫声”为秋夜增添了雅趣,树叶凋零埋在泥土之中,成为孕育新生命的养料。
这又让我们看到了万物的相生,生命的永存。
生命之火照亮了命运的无情,
而命运的无情却又更加显示了生命的美丽、清新与勃勃生机。
美和生命成为永远的和弦、
合奏。
文章的结尾部分“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
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
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转化”。
作者由一片树叶的盛衰,感受到四季的不停转化以及万物的生生不息,同时感悟到“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文中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只是非常自然地向我们娓娓讲述着作者由一片树叶得到的启示及人生的思考,使读者在淡淡的伤感中与作者产生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
散文《一片树叶》美就美在通篇都持久地散发着淡淡的日本情调美,给人以亲临清澄、幽深的大自然之中的感觉。
读过《一片树叶》我们会为作品中散发着的浓郁的日本美之韵味所叹服。
那份淡雅与清澄,那静寂中所蕴藏着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无不让人为之震撼和感动。
这便是日本人的独特审美意识“物哀”与“幽玄”所致吧。
【参考文献】
[1]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美的情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宿久高.浅析幽玄[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4)[3]藤井贞和.源氏物语论[M].岩波书店,2000
[4]李芒,黎継德主编.日本散文精品咏物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5]李芒,黎継德主编.日本散文精品咏物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