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课堂实录讲解
李镇西课堂实录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第一节课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上传: 章杰明 ????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
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
(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
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
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
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
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
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
(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
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
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李镇西老师面带微笑,步伐从容地走进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冬天》。
”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李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一个同学率先发言。
“冬天会下雪,很漂亮。
”另一个同学紧接着说道。
李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那让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翻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
”同学们认真地默读着课文,李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踱步,观察着大家的阅读情况。
“好了,大家都读完了吧?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李老师问道。
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文章写了作者回忆中的三个冬天的场景。
”“不错,那具体是哪三个场景呢?”李老师继续追问。
同学们纷纷举手,李老师点了一位同学回答。
“第一个场景是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在冬天里吃白煮豆腐;第二个场景是作者和朋友在冬夜泛舟西湖;第三个场景是作者在台州和妻儿一起度过的一个冬天。
”“回答得很准确。
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作者是怎么描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白煮豆腐的?”李老师引导着同学们回到课文中。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一位同学朗读着文中的句子。
“从这段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李老师问。
“能感受到父亲对家人的关爱。
”“还有呢?”李老师鼓励大家继续思考。
“能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又一位同学说道。
李老师点头表示赞同:“对,就是这种温馨的氛围。
那再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豆腐的?”“‘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祝福课堂实录(李镇西)
李镇西版《祝福》课堂实录第一课时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
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
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
”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
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
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
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
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
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
“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
特级教师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约4150字。
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以前我的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先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再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今后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在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
近年来,我对自己的作文评讲课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作,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其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这里,我给读者介绍一下我最近在成都市‚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中上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
先说一下作文评讲的课前准备工作。
这次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1.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题目自拟;2.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
在学生按有关程序完成作文的同时,我也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我对所有作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篇相对写得好的作文,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还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一找出来,归类整理。
另外,我还选了两篇写作问题比较典型的作文,以供课堂上学生修改。
最后,我从自己保存的过去我教过的学生的作文中,选了一篇同类题材的作文,准备供学生参考。
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我就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真情浓墨写童心‛。
我对学生解释说,这一句话概括了这次作文的要求:‚真情‛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值得高兴的是,这次相当多的同学的作文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其中不少同学的作文还很感人。
同学们请看今天的第一个板块‘榜上有名’!‛我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打出‚榜上有名‛四个字和一串姓名,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
李镇西 作文讲评课 《温馨的记忆》课堂实录
李镇西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教学过程: (上课前,指导学生阅读诗歌。
(《死水》) 正式上课。
先做演讲。
) 李老师:今天应该哪位同学做演讲?掌声有请。
学生一:我今天要讲的是我对《再别康桥》的感想,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轻轻的我来了"这样的句子我非常喜欢,直到上学期我翻到了这篇课文,我当时有自己的心情,我一下子想到了三年前我初中老师给我读这首诗时的情景,我重新又阅读了一遍《再别康桥》,也觉得很好,有些同学说它没有男子汉气概,我觉得是侠骨柔情,也算得上是男子气概。
(大家笑) 李老师:我觉得他第一次是不错的,开始很有礼貌,一开始他提出了观点。
对这一点我有一些感想,柔情有,侠骨何在? 李老师:好了,现在我们评讲作文。
(板书:温馨的记忆) 李老师:昨天我和同学们说今天要作文讲评,同学们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用两节课。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是分十几个版块。
今天我将推出六个版块。
多媒体演示: 榜上有名 佳作亮相 片断欣赏 出谋划策 恕我直言 老师试笔 (李老师分别介绍六大版块。
) 李老师:以后每次给大家写一篇同题作文。
好了,先看第一个版块:榜上有名 多媒体演示: *** *** ***等 (大家鼓掌。
) 李老师:自然还有同学榜上无名,有些失落,不要紧,下次评讲作文可能你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再次以掌声祝贺这些同学。
(大家鼓掌) 李老师:我刚才说了,这是这次写得好和比较好的。
有的同学会说,我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为什么这次没有推荐?不要紧,下次或许就会榜上有名。
(出示名单)大家猜测一下,哪个同学将获得奥斯卡奖? (学生小声议论) 李老师:有请裴丹同学登台亮相,朗读自己的作文: (大家鼓掌) 裴丹:(读) 温馨的回忆 裴丹 从小到大,我的回忆几乎都很美好,有那么几个不愉快的回忆也被覆盖了,要说温馨的回忆,大多都是父母留给我的。
我不知道父母是怎样认识的,我只知道从他们相爱的那一天起一直到今天,他们过得都很甜蜜,他们两个看起来永远都那么恩爱。
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
李镇西教育观的实践(阅读教学)部分讲解案例(1)民主的课堂氛围实例1:李镇西在讲授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时运用的“开场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
然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场白”里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给学生一种老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共同学习的感觉。
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赋予学生多元的阅读权利实例2:李镇西讲授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师说:“好,现在我们先来交流‘读出自己’,就是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说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哪些同学在读出自己方面勾画了一些句子?请举手。
”一位女学生开始朗读(她最喜欢的句子):“‘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了中国很多帝王的陵墓,比如说像秦始皇,他的坟墓都是很宏伟,很壮观的,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墓,连惟一用来保护墓地的木栅栏都是不关闭的,却没有人想要去破坏他的坟墓,这就表现了人们对他人格魅力的一种崇敬。
”一位女同学问:“‘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说是‘重新’感到?难道原来有一段时间人们没有感到吗?”一个男同学说:“‘重新’有再次的意思,是说以前人们也‘感到’了,现在又‘感到’了。
”师说:“凭吊者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到托尔斯泰墓前来又再次感到,是吧?即使是喜欢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同的,是多元的,老师要尊重这个“多元”。
(3)倡导开放的问题课堂实例3: 以李镇西执教《给女儿的信》教学片段实录为例: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
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
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_0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李:“由于同学们刚刚拿到课文,让大家先把课文看一遍。
请每个人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不齐读。
读完后把不会读的字写出来。
”十分钟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基本上读完了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但注意不是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展示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咱们不是表演,课要上得朴实自然一些。
刚刚大家已经读了一遍了,请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
”有学生说:“太长了。
”“没学过的字太多了。
”“写得很好,但有点看不懂。
”教师:“咱们作个统计,喜欢这篇文章的请举手。
”只有三个学生举手。
“那么不喜欢的也请举手。
”只有个别学生举手。
教师说:“啊,很多同学都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
”(转向一男生)“为什么你刚才举了手又缩回去了呢?”(那男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教师:“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那么,怎么样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生1:理解内容,体会作者写了什么。
生2:理解作者的感受。
生3:不要联系自己的生活。
生4: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师:还要认得字词,对不对?刚才读的时候有哪些字不认识?学生纷纷提出来,“皓”“霖”“鬃”“嚣”……教师:你们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们:查字典,还有问同学老师。
教师:我们有个同学很有学问,请他注音、解释,好不好?一男生念“喧嚣”并指出是“喧闹纷乱”的意思。
教师:除了字词,还要理解作者怎么写的,对不对?教师提示学生看大屏幕上的演示文稿:第一,生难字要能够读写,生难词要能够理解;第二,文章的思想内容;第三,文章的写作技巧;第四,……教师:这第四后面的省略号就是你自己的理解。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演示文稿:还有一点:“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摆进去”)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李镇西课堂实录讲解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
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时间:2004年9月8日星期三地点:成都新教育实验外语学校高一三班教室授课老师:李镇西老师听课老师:罗老师,陈老师,桃夭,铁皮鼓现场记录:铁皮鼓前面有眼保健操,顺便进行班级教育:我发现有许多同学现在慢慢认识了,开始“眉来眼去”。
另外,大家不要做自己发明的眼保健操。
(笑眯眯地用手指不认真做操的同学)教学过程:一、请一位同学上台讲故事。
一个女生上台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苏氏在校园散步,发现了一个小女孩摘了花房里的一朵玫瑰。
如果被一个教师发现,可能会大声斥责:你是哪个班的,为什么要做小偷。
但是苏氏并没有这样做,他轻轻地问女孩子,你摘这朵玫瑰花送给谁。
小女孩说奶奶病得很重,她想摘花给奶奶看,告诉奶奶她没有说谎,学校里有很大的玫瑰花。
苏氏在花房里摘了两朵花,一朵送给小女孩,奖励她懂事,一朵让小女孩送给她的妈妈,奖励她培养了一个好孩子。
这可能就是李老师说的“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老师简单地讲了一下苏氏和他的学校。
苏氏在学校门口的校训是“要爱你的妈妈”。
希望我的同学向李老师一样,也会尊敬苏氏。
她曾经给女儿写了一组信,我们以后要读的。
二、解决遗留问题。
先拿出一张纸,默写《沁园春长沙》,写上姓名,一会儿要交上来。
(学生默写)凡是我看不清楚的字,就算你写错了,所以要注意书写。
把名字写上,后面要登记成绩。
某某同学,李老师不点名了,不要再交头接耳了。
你知道李老师在说你。
写上名字撕下来。
现在一定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听李老师的安排。
临近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换。
好了,我现在宣布扣分标准。
写错写掉一个字扣一分。
不算标点。
有学生交换错了,(批评,你们这一块纪律不好,李老师提出批评)一会儿我根据多数同学的进度就要收上来了。
(看一个同学在批分数,一百分啊,了不起。
要把批改人的姓名写上)要写:阅卷人:某某某。
而且,要把分数标上。
(有学生在下面议论)有问题跟我说。
还没有批改完的同学举手。
(一部分同学举手)看自己的,不要看别人的。
乡愁课堂实录及点评_李镇西
《乡愁》 。 ’ 去台湾时他才%,岁, 再还 “我觉得我们第四组的同学读得也
诗中的 ‘清远的笛’ 、 ‘月亮’ 与 ‘树’ 生互看一眼, 点头微笑。 就问他们: 出诗人多年漂泊在外, 思念家乡的 得他们最后一节读得太快了。 ‘永 不老去’ 要读得非常缓慢, 饱含深 情,表现诗人浓郁的思乡情。” 生 %): “ 我觉得这首诗里, ‘ 模糊’ 和 离的时间很久了, 对故乡的印象已 日渐模糊了。 ” (第四组朗读的同学 信服地点头) 生%*说: “我觉得我们 第三组的同学读得好 (第三组选的 是舒兰的 《乡色酒》 ) 。我们小组注 位置的变换, 却让人感觉三十年时 间的流逝, 所以我们在朗诵时间和 人称时都作了强调。 ” 生%&接着说: 快与忧伤对比明显, 朗读时我们通 过轻重快慢的处理表现出作者浓 他俩点头起立,深情朗读了一遍, 同学们报以掌声。 我总结道: “同学们读得精彩, 评得也精彩, 我们就选第二组和第 三组为今天的朗读优胜组。 一组和 四组的同学虽然没有获胜, 但是他 们也提出了中肯的朗读建议, 尤其 是第一组的再次朗读, 为我们再现 了诗人难以言说的思乡情, 使同学 们对诗歌的朗读有了更深的体会。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音乐, 让我们再 深情朗读这些思乡诗, 直至背诵下 生诵读中结束。
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作品有 《白玉 ・ 愁》 。 比方说第三句 ‘虽说是千山万 苦瓜》 、 《听听那冷雨》 等。 ” 我微笑: 水的相隔吧’ 中的那个 ‘吧’ 字, 他 “你介绍得非常详尽。余光中从上 世纪 )$ 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 诗, 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上世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 之情便日重, 在离开大陆整整%$年 的时候, 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 一挥而就, 仅用了%$分钟便写出了 乡时已 )( 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 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真是 ‘断肠人在天涯’ 的游子之痛啊。 第 最能表达他这种赤子之思的是哪 “对, 那么 ‘大陆’ 要重读。 ‘大陆在那 “拖长些, 读降 头’ 怎么读? ” 生%!说: 调。 表达他回不到祖国的惆怅。 ” 众 生点头。 我问: “可以读升调么? ” 有 我请生%!用升调读。他读毕高兴地 说: “我觉得读升调也可以表达期盼 回到大陆的情感。 ” 我总结说: “读升 调降调都可以,看你着重表现的是 哪种情感。 ” 然后出示第四节朗读指 导的演示文稿, 并配上马思聪 《思乡 曲》 , 让同学们自己读第四节。生纷 纷深情朗诵。我问同学们: “还有哪 些诗句和词语不会读? ” 生纷纷表示 家朗读了全诗。 接着我下发了一组乡愁诗 (李 感。 另外最后一句 ‘萧风中, 池塘两 岸的芦与荻’ 中 ‘芦与荻’ 语速很 “钱 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生 %/说: 坤确实读得不错, 我好像也能听到 忧郁的笛声, 见到了月色下的水塘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
2003 年4 月15 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
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
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
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
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
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
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幺‘高潮’什幺‘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天气的科学小品文。
在讲课之前,先让老师来讲个故事: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多媒体显示:小鸡叫不停不久雨淋淋小燕钻天蛇过道不久大雨就来到蚂蚁搬家山戴帽必定大雨到蚂蚁搬家蛤螟叫燕儿低飞大雨到突出显出:同时,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1、整体感知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2、找出课文中心句。
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二(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1、观察云的形态来判定天气2、|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三(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讨论:这一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三、云是天气的“招牌”,那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了。
好,同学们拿出昨天预习时,要求大家所制作的“云与天气关系”的表格。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上传: 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已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学生思考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教师:为什么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已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众学生:死了;教师:根据何在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学生思考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已己,是哪一段众学生:第四段;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已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已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男生b:从作者对孔已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已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教师:依据何在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男生i:作者通过对孔已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 说明了孔已己在……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已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男生i: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教师:这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孔已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教师:好,继续讲下去;男生i: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教师:这又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教师:对了,本来孔已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男生i:还有,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有破,似乎十多年也没有洗过也没有补过,这说明他不怎么勤快,比较懒惰;教师:好,还有吗男生i:还有,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这说明他自视清高;是个书呆子;教师:好,请坐;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描写对孔已己的形象特点作一个概括;比如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孔已己是个“懒汉”,第二位发言的那位同学说孔已己是“书呆子”,那么,你认为孔已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这儿有50多位同学,应该就有50多个“孔已己”;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女生e:我认为孔已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男生j:我觉得孔已己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男生k:我觉得孔已己是一个本性很善良,但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女生f:我觉得孔已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孔已己形象的理解;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李老师把我的理解也抛出来;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供同学们参考;出示投影片,并解说我从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了解到,孔已己刚出场时,动作是“站着喝酒”,还有“排出大钱”——注意这个“排”字,特别传神;我这儿不作详细分析,但可以作个比较;你们以后读高中要学鲁迅的另外一篇小说,叫阿q正传,里面写到阿q到酒店是怎么付钱的呢“满把铜的银的一抛:‘拿酒来’”而孔已己呢,是一枚一枚的“排”;这不同的动作神态,显然反映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心态;好,我们接着看,身材“高大”,这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脸色“青白”,衣着是“长衫”,语言是“之乎者也”、“高声嚷”、“争辩”,遭遇呢,可以从“伤痕”上看出来;这里的“伤痕”不止是指肉体上的,还是指……众学生:精神上的伤痕;教师:很好,还是指精神上的伤痕;现在,我可以对孔已己做这样的概括——孔乙己是一个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板书总之,孔已己是一个弱者的形象;这是小说开始时,为我们展现的孔已己的形象;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弱者,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小说后半部分几个自然段的有关描写,看一看孔已己在身材、语言、脸色以及其他方面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默读,思考,小声讨论教师:好,刚才同学们在下面议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孔已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脸色——众学生:“黑而且瘦”;教师:嗯,“黑而且瘦”,很不健康;当然,他原来的脸色也不健康,现在更难看了;他的身材原来是高大,现在还高大吗学生:不高大了;教师:为什么女生g:他的腿被人打断了;教师:是啊,原来只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现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盘着两推爬行;他的衣服有没有变化众学生:有;原来是长衫,现在是“破夹袄”;教师:他的语言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对话;同学们想想他的语言、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女生f:他的面孔“很颓唐”,他的语气比以前更低沉了;男生g:原来只要有人说他“偷东西”,他就会“争辩”,现在是“不十分争辩”,还有他“声音极低”、“低声说道”、“恳求”等等,都说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命运更不如过去了;教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发言的吗好,你说;男生l:他的动作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坐着和,但这个“坐”并不是由于他有钱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还有,原来他付钱是“排”,而现在是“摸”,这说明他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了;教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已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恶化; 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是孔已己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什么由于什么原因呢众学生:孔已己还欠着掌柜十九个钱;教师: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已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已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已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女生h: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已己的死;教师: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已己死呢众学生:也没有;教师: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众学生:读“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教师:对,就是这一句话,表明了孔已己的社会地位,也说明了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说一个“的确”说写出了孔已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学们同学们想想,孔已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学众生:看书、思考中秋节前后;教师:对了,中秋节;即课文所说的“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男生m:腿被打折了;教师:是啊,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已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这样沉痛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男生b: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已己的同情;教师: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男生b: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肃瑟的,而孔已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教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好,你说;男生n:我的理解是,这间接地写出了孔已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已己的必然死亡;教师:说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已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同学们再看一看,孔已己最后是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女生i:孔已己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教师:很好,这是对他个人的描写;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的神态呢女生i:其他人都没看见;教师:没看见吗请你再仔细看看课文;女生i:周围的人在“说笑”;教师:请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读出感情,好吗女生i:“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教师:是啊,最后孔已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已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已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作者这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在课题“孔已己”的下面板书了一个副标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好,我刚才写的这个副标题,可以看作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李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上一个副标题,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或对孔已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独特思考;学生开始思考男生o:“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教师:好,可以;女生j: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教师: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习;男生g:“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众鼓掌教师: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抽更多的同学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用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已己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已己,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已己的身份和性格;第一,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已己,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到了40年代末,发展成为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在就要告别20世纪之际,我们通过孔已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谢谢同学们下课;评点富于创造的教学设计吴玉明成都教科所语文高级教师1997年10月,四川省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大赛,李镇西老师一堂孔已己征服了所有听课老师,产生了轰动效应,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第一名;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老师的这堂课真正把学生激活了;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振奋,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道道火花,课堂气氛热烈和和谐;借班上课,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实属难得;而课堂的生机勃勃,学生的积极投入,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的设计;其创造性表现在:1.让学生质疑问难,开启思维闸门;开始老师不急着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提问,使学生的思想不囿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创造性地思考,大胆地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思维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2.用关键性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究;李老师用“孔已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已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都顺势牵了出来,迎刃而解;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及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灵;文学作品的教学,关键就是这个“悟”字,即能否领引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进入了,则大致也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了,没进入,学生的情感活动仍然游离于作品之外,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对作品条分缕析,学生仍不能理解;。
名师课堂实录集锦李镇西
名师课堂实录集锦李镇西系列目录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李镇西老师讲《祝福》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李镇西:再别康桥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李镇西专栏(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
听说同学们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重新学习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呢?我建议我们今天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又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用什么“新方法”呢?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
(板书:“您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
”作为跨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我们理应具备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考精神。
所以今天我和同学们就以马克思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来学习,好不好?学生:好!教师:说到“独立思考”,对于阅读来说,首先是质疑。
“于不疑出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提问质疑开始吧。
问题提出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
好,同学们现在开始思考、提问。
(学生开始思考)学生:在本文的第六段,有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想问问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便说说,同学们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光是我回答,你们也可以问答;你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我回答,但是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们参考。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
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
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
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麦子评:平和、亲切、幽默的语言导入,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表白自己也是初次接触……一起来分享,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学姿态,民主平等的氛围悄然形成。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
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麦子评:设问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提示学生读书的方法吧,非常巧妙。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
读懂还有什么标准?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地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
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地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时间: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中午三四节内容:《祝福》过程:李老师:昨天晚上我们讲了下周是我们班的自治周,以后我们要多次搞这个自治周,不是自治州,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周。
我发现余鑫有一个特点,喜欢同情弱者,他说你也掌握一门医疗技术好了。
好,接着说,我说了,班上要设置一个分置,量化一下。
一个星期过去了,看有多少分。
写好了没有?我们欢迎汪老师给大家讲课。
汪洋:今天我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这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
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我下面把这首诗读一下。
(汪洋读)谢谢大家!李老师:你要领着大家读一遍。
(汪洋领读)李老师:读这首词觉得现代人真是幸福,发个伊妹儿,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
我们今天学《祝福》,我想问哪些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还有同学没有读完。
还不到一半,不要紧的,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没有读的这节课先看。
李老师想过在课前让你们读,但是想到你们负担比较重。
大家把让你们若有所思,或者有想法的地方做个记号,不认识的字查一下。
读了以后有什么问题也做个记号。
读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预计用三节课研讨这篇课文。
用二十分钟完成这件事情,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李老师在这儿没有设置任何问题,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
(严忠孝拿辞典)看,严忠孝去拿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自读,李老师板题)李老师:可以准备一段发言,从全篇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也可以。
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继续读)李老师: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
你看这当中虽然没有批语,我做了勾画。
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四行,“因为在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 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
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
”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 我说:“都有道理。
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
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
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
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
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
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
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
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
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
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
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
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
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
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
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
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 “嗯,对。
是读得太快了。
”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 学生们轰然大笑。
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
“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
”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使有针对性地解决。
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
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 我开始读了。
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
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
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
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
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
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
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
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
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
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
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īan”。
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īan’。
”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 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查了“敛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师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
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
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 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我问:“还有吗?”没人再举手。
我说:“刚才的同学说的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
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
,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
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
”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
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
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
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
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
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
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 我突然提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
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
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 这时,下课铃响了。
我心里一惊:遭了,看来对朱自清的介绍只能“半途而废”了。
但我灵机一动,继续从容说道:“当然,李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学生正焦急地望着,期盼着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笑了:“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
好,下课!” “唉!――”在学生们的遗憾的叹惜中,我结束了这堂课。
第二节课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
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