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

合集下载

李镇西教学实录《在烈日和暴雨下》

李镇西教学实录《在烈日和暴雨下》

李镇西课堂实录----《在烈日和暴雨下》1999年11月,我曾在外地借班上了一堂课,教《在烈日和暴雨下》。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们:“你们喜欢《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吗?”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

”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男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他明确说他不喜欢这篇文章。

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篇文章,他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面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

”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

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了他:“同学们,虽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于向大多数人说‘不’。

这种不盲从多数,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

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我郑重提出:“这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看法。

”这堂课就以这种方式拉开了序幕。

我问学生:“这篇课文是我学还是你们学。

”学生答:“是我们学。

”“对啊,”我乘势说到,“既然是你们学,你们就不要老指望老师讲多少,而应该由你们自己来讲。

”我先请同学起来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难字,可能是由于比较紧张,没有同学举手。

我说:“没人问我,那我就问你们吧!——请问‘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的‘长’怎么读?”开始有学生发表看法了:有的说读“zhang”,有的是说读“chang”……经过辨析大家认为正确的读音应该是“chang”。

根据同样的方式,同学们还弄清了“拿起芭蕉扇扇扇”这一句中三个“扇”字的不同读音。

“很好!”我鼓励道,随即又说:“同学们自己弄清了一些字的读音,这只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

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初步感觉或第一印象啊?现在可以随便谈谈。

”学生开始活跃了:“我觉得这篇文章写景特别好。

”“我觉得文中的比喻用得特别好!”“还有拟人也很生动。

”“文中的一些动词特别准确。

”“我读了以后,感到祥子太令人同情了。

李镇西《一碗清汤荞麦面》课堂实录

李镇西《一碗清汤荞麦面》课堂实录

李镇西《一碗清汤荞麦面》课堂实录老师:上课,叫起立吧学生:(起立)李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李老师:请坐吧李老师:平时同学们是怎么样上课的,给我讲一下好吗?(学生没有回答)是怎么上课的?拿过一篇课文,先是做什么?学生:(读文章)李老师:咱们已经预习了,然后呢?分段是吧(学生也在随和着说),然后呢?(分析)谁分析呢?(老师)老师分析是吧。

分段谁分呢?同学们自己分还是老师分?(我们自己分),哦同学们分老师来订正是吗?(是)然后呢?(回答问题),哦,回答问题,谁提问呢?(老师)好,好,咱们今天偿试一下换一种方式,回为我觉得咱们应该从同学们的角度来……来设计来让这堂课,就是说……你们一般读小说首先关注什么,比如拿这篇小说,首先关注的是什么?首先被吸引的是什么?(内容)内容、情节是吧,情节很吸引人,是吧,然后呢?在内心当中很自然地关注人物,是不是,故事情节,故事写了谁,故事当中展开人物形象,还有一点咱们同学们要注意,这个小说要说什么?要表达什么,文章要说什么?这就是什么呀?(中心)哎,这就是小说的中心、主题。

还有一点你们没有说到,读一篇就说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你们没有说到。

你们猜出什么?我看你们bule ng头的样子很开心,还有什么?我一说你们就要笑,很简单的。

(作者)作者就写在那里了吗,对不对。

字是不是要认识呀?(是)对嘛!对不对,我读一篇小说,字一定要认识嘛,对不对,那么咱们今天这样,首先,我把咱们今天的较字给大家说一说,然后,我们大家用笔写一下生字生词,大家互相交换一下,都差哪些,然后呢,你们读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没有喜欢的地方,最能找动你们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呢,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注间,是你们提问,你们把问题提出来,大家如果觉得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价值,大家都希望探求,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探究,老师呢,如果还有时间,可能要把我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再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这样上。

李老师:都查了哪些生难字词啊?交流一下啊。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上传: 章杰明 ????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

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

(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

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

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

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

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

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

(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

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

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2014-11-6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她说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把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

于是,学生们纷纷脱下校服外套,我眼前的色彩突然缤纷起来。

上课开始了,我鞠了一躬:“同学们好!”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门见山,直入课文,同时提出学习本文的方法与要求。

一句“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让我们看到了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作风)我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

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

”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读几声?”“二声。

”“很好!”我又问全班同学,“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笑了:“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就认识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

”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

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同学举手了,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李镇西老师面带微笑,步伐从容地走进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冬天》。

”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李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一个同学率先发言。

“冬天会下雪,很漂亮。

”另一个同学紧接着说道。

李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那让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翻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

”同学们认真地默读着课文,李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踱步,观察着大家的阅读情况。

“好了,大家都读完了吧?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李老师问道。

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文章写了作者回忆中的三个冬天的场景。

”“不错,那具体是哪三个场景呢?”李老师继续追问。

同学们纷纷举手,李老师点了一位同学回答。

“第一个场景是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在冬天里吃白煮豆腐;第二个场景是作者和朋友在冬夜泛舟西湖;第三个场景是作者在台州和妻儿一起度过的一个冬天。

”“回答得很准确。

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作者是怎么描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白煮豆腐的?”李老师引导着同学们回到课文中。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一位同学朗读着文中的句子。

“从这段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李老师问。

“能感受到父亲对家人的关爱。

”“还有呢?”李老师鼓励大家继续思考。

“能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又一位同学说道。

李老师点头表示赞同:“对,就是这种温馨的氛围。

那再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豆腐的?”“‘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李镇西——《山中访友》案例

李镇西——《山中访友》案例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及李镇西实录类型:初一教案在诵读中感悟[文本简析]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以其独特的视角、奇特的想象、轻松的笔调,把环抱我们的大自然人格化,使司空见惯的景物,成了呼之欲出的带着特定蕴意的活生生的个体。

荡激着人文情怀,惹人驰思遐想。

读之,如饮醇醪,清爽醉人。

它构思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充满童趣和诗情画意,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这样的散文。

应把握住三点:(一)诵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二)品味赏析课文的语言,想象文中的情境,感悟作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和作者的感情;(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注意叙述的方式、丰富的想象。

[目标定位]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人称的变化,学会感受、品味、积累、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文本,领悟语言的美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方法阐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针对本课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可采用如下教学法:1、美读感染法: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课文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熏陶情感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

我们只有在读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2、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

3、联想想象法:本文想象奇特浪漫,可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文章特色。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激趣让学生听音乐一边欣赏一组自然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同学们,欣赏完这一组图片,你们是不是已被眼前这旖旎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并为之陶醉了呢?今天我就为大家请了一位向导,就让他带着咱们一起到山中去走走,一起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优美风情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汉荣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_0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_0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2005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宜都剧场会场上座无虚席。

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地看课文。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

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

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

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

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

读懂还有什么标准?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

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_0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_0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李:“由于同学们刚刚拿到课文,让大家先把课文看一遍。

请每个人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不齐读。

读完后把不会读的字写出来。

”十分钟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基本上读完了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但注意不是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展示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咱们不是表演,课要上得朴实自然一些。

刚刚大家已经读了一遍了,请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

”有学生说:“太长了。

”“没学过的字太多了。

”“写得很好,但有点看不懂。

”教师:“咱们作个统计,喜欢这篇文章的请举手。

”只有三个学生举手。

“那么不喜欢的也请举手。

”只有个别学生举手。

教师说:“啊,很多同学都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

”(转向一男生)“为什么你刚才举了手又缩回去了呢?”(那男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教师:“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那么,怎么样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生1:理解内容,体会作者写了什么。

生2:理解作者的感受。

生3:不要联系自己的生活。

生4: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师:还要认得字词,对不对?刚才读的时候有哪些字不认识?学生纷纷提出来,“皓”“霖”“鬃”“嚣”……教师:你们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们:查字典,还有问同学老师。

教师:我们有个同学很有学问,请他注音、解释,好不好?一男生念“喧嚣”并指出是“喧闹纷乱”的意思。

教师:除了字词,还要理解作者怎么写的,对不对?教师提示学生看大屏幕上的演示文稿:第一,生难字要能够读写,生难词要能够理解;第二,文章的思想内容;第三,文章的写作技巧;第四,……教师:这第四后面的省略号就是你自己的理解。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演示文稿:还有一点:“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摆进去”)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2014-11-6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她说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把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

于是,学生们纷纷脱下校服外套,我眼前的色彩突然缤纷起来。

上课开始了,我鞠了一躬:“同学们好!”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门见山,直入课文,同时提出学习本文的方法与要求。

一句“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让我们看到了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作风)我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

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

”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读几声?”“二声。

”“很好!”我又问全班同学,“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笑了:“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就认识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

”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

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同学举手了,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第一篇: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合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天气的科学小品文。

在讲课之前,先让老师来讲个故事: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多媒体显示:小鸡叫不停不久雨淋淋小燕钻天蛇过道不久大雨就来到蚂蚁搬家山戴帽必定大雨到蚂蚁搬家蛤螟叫燕儿低飞大雨到突出显出:同时,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1、整体感知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2、找出课文中心句。

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二(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1、观察云的形态来判定天气2、|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三(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讨论:这一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三、云是天气的“招牌”,那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了。

好,同学们拿出昨天预习时,要求大家所制作的“云与天气关系”的表格。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我教《冬天》(课堂实录)李镇西 2021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恳求,盼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

这可把我难住了,由于我毫无预备,连教材都没有带。

但校长的热忱真让我不忍拒绝。

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这是我特别宠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同学朗读。

于是,我打算其次天就讲《冬天》。

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同学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胜利了。

下面,就是我依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由于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同学,我必需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准备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探讨这篇文章。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喧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常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略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头和我一起思索了。

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

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其次,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识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由于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上传: 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已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学生思考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教师:为什么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已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众学生:死了;教师:根据何在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学生思考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已己,是哪一段众学生:第四段;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已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已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男生b:从作者对孔已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已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教师:依据何在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男生i:作者通过对孔已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 说明了孔已己在……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已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男生i: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教师:这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孔已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教师:好,继续讲下去;男生i: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教师:这又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教师:对了,本来孔已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男生i:还有,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有破,似乎十多年也没有洗过也没有补过,这说明他不怎么勤快,比较懒惰;教师:好,还有吗男生i:还有,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这说明他自视清高;是个书呆子;教师:好,请坐;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描写对孔已己的形象特点作一个概括;比如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孔已己是个“懒汉”,第二位发言的那位同学说孔已己是“书呆子”,那么,你认为孔已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这儿有50多位同学,应该就有50多个“孔已己”;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女生e:我认为孔已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男生j:我觉得孔已己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男生k:我觉得孔已己是一个本性很善良,但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女生f:我觉得孔已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孔已己形象的理解;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李老师把我的理解也抛出来;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供同学们参考;出示投影片,并解说我从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了解到,孔已己刚出场时,动作是“站着喝酒”,还有“排出大钱”——注意这个“排”字,特别传神;我这儿不作详细分析,但可以作个比较;你们以后读高中要学鲁迅的另外一篇小说,叫阿q正传,里面写到阿q到酒店是怎么付钱的呢“满把铜的银的一抛:‘拿酒来’”而孔已己呢,是一枚一枚的“排”;这不同的动作神态,显然反映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心态;好,我们接着看,身材“高大”,这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脸色“青白”,衣着是“长衫”,语言是“之乎者也”、“高声嚷”、“争辩”,遭遇呢,可以从“伤痕”上看出来;这里的“伤痕”不止是指肉体上的,还是指……众学生:精神上的伤痕;教师:很好,还是指精神上的伤痕;现在,我可以对孔已己做这样的概括——孔乙己是一个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板书总之,孔已己是一个弱者的形象;这是小说开始时,为我们展现的孔已己的形象;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弱者,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小说后半部分几个自然段的有关描写,看一看孔已己在身材、语言、脸色以及其他方面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默读,思考,小声讨论教师:好,刚才同学们在下面议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孔已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脸色——众学生:“黑而且瘦”;教师:嗯,“黑而且瘦”,很不健康;当然,他原来的脸色也不健康,现在更难看了;他的身材原来是高大,现在还高大吗学生:不高大了;教师:为什么女生g:他的腿被人打断了;教师:是啊,原来只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现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盘着两推爬行;他的衣服有没有变化众学生:有;原来是长衫,现在是“破夹袄”;教师:他的语言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对话;同学们想想他的语言、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女生f:他的面孔“很颓唐”,他的语气比以前更低沉了;男生g:原来只要有人说他“偷东西”,他就会“争辩”,现在是“不十分争辩”,还有他“声音极低”、“低声说道”、“恳求”等等,都说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命运更不如过去了;教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发言的吗好,你说;男生l:他的动作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坐着和,但这个“坐”并不是由于他有钱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还有,原来他付钱是“排”,而现在是“摸”,这说明他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了;教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已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恶化; 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是孔已己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什么由于什么原因呢众学生:孔已己还欠着掌柜十九个钱;教师: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已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已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已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女生h: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已己的死;教师: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已己死呢众学生:也没有;教师: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众学生:读“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教师:对,就是这一句话,表明了孔已己的社会地位,也说明了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说一个“的确”说写出了孔已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学们同学们想想,孔已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学众生:看书、思考中秋节前后;教师:对了,中秋节;即课文所说的“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男生m:腿被打折了;教师:是啊,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已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这样沉痛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男生b: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已己的同情;教师: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男生b: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肃瑟的,而孔已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教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好,你说;男生n:我的理解是,这间接地写出了孔已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已己的必然死亡;教师:说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已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同学们再看一看,孔已己最后是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女生i:孔已己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教师:很好,这是对他个人的描写;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的神态呢女生i:其他人都没看见;教师:没看见吗请你再仔细看看课文;女生i:周围的人在“说笑”;教师:请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读出感情,好吗女生i:“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教师:是啊,最后孔已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已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已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作者这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在课题“孔已己”的下面板书了一个副标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好,我刚才写的这个副标题,可以看作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李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上一个副标题,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或对孔已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独特思考;学生开始思考男生o:“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教师:好,可以;女生j: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教师: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习;男生g:“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众鼓掌教师: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抽更多的同学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用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已己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已己,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已己的身份和性格;第一,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已己,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到了40年代末,发展成为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在就要告别20世纪之际,我们通过孔已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谢谢同学们下课;评点富于创造的教学设计吴玉明成都教科所语文高级教师1997年10月,四川省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大赛,李镇西老师一堂孔已己征服了所有听课老师,产生了轰动效应,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第一名;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老师的这堂课真正把学生激活了;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振奋,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道道火花,课堂气氛热烈和和谐;借班上课,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实属难得;而课堂的生机勃勃,学生的积极投入,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的设计;其创造性表现在:1.让学生质疑问难,开启思维闸门;开始老师不急着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提问,使学生的思想不囿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创造性地思考,大胆地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思维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2.用关键性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究;李老师用“孔已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已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都顺势牵了出来,迎刃而解;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及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灵;文学作品的教学,关键就是这个“悟”字,即能否领引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进入了,则大致也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了,没进入,学生的情感活动仍然游离于作品之外,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对作品条分缕析,学生仍不能理解;。

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

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

”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

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

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

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

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

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时间: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中午三四节内容:《祝福》过程:李老师:昨天晚上我们讲了下周是我们班的自治周,以后我们要多次搞这个自治周,不是自治州,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周。

我发现余鑫有一个特点,喜欢同情弱者,他说你也掌握一门医疗技术好了。

好,接着说,我说了,班上要设置一个分置,量化一下。

一个星期过去了,看有多少分。

写好了没有?我们欢迎汪老师给大家讲课。

汪洋:今天我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这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

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我下面把这首诗读一下。

(汪洋读)谢谢大家!李老师:你要领着大家读一遍。

(汪洋领读)李老师:读这首词觉得现代人真是幸福,发个伊妹儿,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

我们今天学《祝福》,我想问哪些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还有同学没有读完。

还不到一半,不要紧的,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没有读的这节课先看。

李老师想过在课前让你们读,但是想到你们负担比较重。

大家把让你们若有所思,或者有想法的地方做个记号,不认识的字查一下。

读了以后有什么问题也做个记号。

读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预计用三节课研讨这篇课文。

用二十分钟完成这件事情,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李老师在这儿没有设置任何问题,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

(严忠孝拿辞典)看,严忠孝去拿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自读,李老师板题)李老师:可以准备一段发言,从全篇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也可以。

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继续读)李老师: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

你看这当中虽然没有批语,我做了勾画。

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四行,“因为在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镇西教育观的实践(阅读教学)部分讲解案例(1)民主的课堂氛围
实例1:李镇西在讲授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时运用的“开场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

然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场白”里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给学生一种老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共同学习的感觉。

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赋予学生多元的阅读权利
实例2:李镇西讲授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师说:“好,现在我们先来交流‘读出自己’,就是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说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哪些同学在读出自己方面勾画了一些句子?请举手。


一位女学生开始朗读(她最喜欢的句子):“‘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了中国很多帝王的陵墓,比如说像秦始皇,他的坟墓都是很宏伟,很壮观的,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墓,连惟一用来保护墓地的木栅栏都是不关闭的,却没有人想要去破坏他的坟墓,这就表现了人们对他人格魅力的一种崇敬。


一位女同学问:“‘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说是‘重新’感到?难道原来有一段时间人们没有感到吗?”
一个男同学说:“‘重新’有再次的意思,是说以前人们也‘感到’了,现在又‘感到’了。


师说:“凭吊者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到托尔斯泰墓前来又再次感到,是吧?即使是喜欢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同的,是多元的,老师要尊重这个“多元”。

(3)倡导开放的问题课堂
实例3: 以李镇西执教《给女儿的信》教学片段实录为例:
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

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

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读完之后,李老师对大家说:“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很是热烈。

几分钟后,李老师:“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一:“路遥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

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

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生二:“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因为上帝是在想,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

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李老师趁势幽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

”大家笑了。

生三:“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嫉妒,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
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

人才是上帝!”
生四:“我们这个小组认为,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上帝发现了爱情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时,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再发怒也没用了。


生五说:“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离开了。


师:“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我觉得上帝在这儿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

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

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可能还有感动。

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李镇西认为,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课文更易于找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在设计问题中,教师让学生参与,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思考、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