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上传: 章杰明 ????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
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
(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
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
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
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
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
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
(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
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
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引言李镇西是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独特的叙述手法著称。
其中,他的《冬天》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的分析,来解读这篇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课堂实录以下是一堂关于李镇西《冬天》的讲课实录,讲课教师为李镇西研究专家,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李镇西的《冬天》一文。
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节。
学生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老人在严寒的冬天里生活的故事。
他住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没有家人陪伴,生活非常艰难。
教师:很好,你描述得很详细。
接下来,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个老人的生活状态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学生2:我觉得这个老人的生活非常孤独和无奈。
他没有家人陪伴,每天都过着单调而贫困的生活。
教师:非常有见地。
这个老人的生活状态确实给人一种孤寂和无助的感觉。
而且,他生活的环境也非常恶劣,没有暖气和真正的家。
这种环境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呢?学生3:我觉得这个环境让人感到很冷和绝望。
当我读到老人瑟瑟发抖的情景时,我感到很心疼。
学生4:我觉得这个环境让人感到无力和怜悯。
我们生活的条件这么好,却有人过着这样艰难的生活,让人觉得很无奈。
教师:你们说得非常对。
通过描写这个老人的生活环境,李镇西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贫困和孤苦的现实,引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除了环境描写,这篇文章还有哪些细节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学生5:我觉得老人每天都去捡垃圾,然后卖掉换取生活费的情节很让人心酸。
他为了生活而奔波,却依然过得很苦。
学生6:我觉得文章中的一个小细节也很有意义。
就是老人在桥边看到了一对年轻夫妇手牵手走过,虽然只有那么一瞬间,但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教师:你们指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方面,老人捡垃圾的情节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人口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年轻夫妇的情节则给了读者一线希望。
这些细节之间的对比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有力。
特级教师李镇西《孔乙己》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李镇西《孔乙己》课堂实录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
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
(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
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
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
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
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
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在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
(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
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
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
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李镇西老师面带微笑,步伐从容地走进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冬天》。
”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李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一个同学率先发言。
“冬天会下雪,很漂亮。
”另一个同学紧接着说道。
李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那让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翻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
”同学们认真地默读着课文,李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踱步,观察着大家的阅读情况。
“好了,大家都读完了吧?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李老师问道。
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文章写了作者回忆中的三个冬天的场景。
”“不错,那具体是哪三个场景呢?”李老师继续追问。
同学们纷纷举手,李老师点了一位同学回答。
“第一个场景是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在冬天里吃白煮豆腐;第二个场景是作者和朋友在冬夜泛舟西湖;第三个场景是作者在台州和妻儿一起度过的一个冬天。
”“回答得很准确。
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作者是怎么描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白煮豆腐的?”李老师引导着同学们回到课文中。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一位同学朗读着文中的句子。
“从这段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李老师问。
“能感受到父亲对家人的关爱。
”“还有呢?”李老师鼓励大家继续思考。
“能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又一位同学说道。
李老师点头表示赞同:“对,就是这种温馨的氛围。
那再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豆腐的?”“‘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祝福课堂实录(李镇西)
李镇西版《祝福》课堂实录第一课时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
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
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
”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
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
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
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
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
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
“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
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李镇西课堂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Li Zhenxi Classroom Record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李镇西课堂实录我教《冬天》(课堂实录)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
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
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
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
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
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
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
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_0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2005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宜都剧场会场上座无虚席。
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地看课文。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
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
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
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
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
读懂还有什么标准?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
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乡愁课堂实录及点评_李镇西
《乡愁》 。 ’ 去台湾时他才%,岁, 再还 “我觉得我们第四组的同学读得也
诗中的 ‘清远的笛’ 、 ‘月亮’ 与 ‘树’ 生互看一眼, 点头微笑。 就问他们: 出诗人多年漂泊在外, 思念家乡的 得他们最后一节读得太快了。 ‘永 不老去’ 要读得非常缓慢, 饱含深 情,表现诗人浓郁的思乡情。” 生 %): “ 我觉得这首诗里, ‘ 模糊’ 和 离的时间很久了, 对故乡的印象已 日渐模糊了。 ” (第四组朗读的同学 信服地点头) 生%*说: “我觉得我们 第三组的同学读得好 (第三组选的 是舒兰的 《乡色酒》 ) 。我们小组注 位置的变换, 却让人感觉三十年时 间的流逝, 所以我们在朗诵时间和 人称时都作了强调。 ” 生%&接着说: 快与忧伤对比明显, 朗读时我们通 过轻重快慢的处理表现出作者浓 他俩点头起立,深情朗读了一遍, 同学们报以掌声。 我总结道: “同学们读得精彩, 评得也精彩, 我们就选第二组和第 三组为今天的朗读优胜组。 一组和 四组的同学虽然没有获胜, 但是他 们也提出了中肯的朗读建议, 尤其 是第一组的再次朗读, 为我们再现 了诗人难以言说的思乡情, 使同学 们对诗歌的朗读有了更深的体会。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音乐, 让我们再 深情朗读这些思乡诗, 直至背诵下 生诵读中结束。
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作品有 《白玉 ・ 愁》 。 比方说第三句 ‘虽说是千山万 苦瓜》 、 《听听那冷雨》 等。 ” 我微笑: 水的相隔吧’ 中的那个 ‘吧’ 字, 他 “你介绍得非常详尽。余光中从上 世纪 )$ 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 诗, 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上世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 之情便日重, 在离开大陆整整%$年 的时候, 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 一挥而就, 仅用了%$分钟便写出了 乡时已 )( 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 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真是 ‘断肠人在天涯’ 的游子之痛啊。 第 最能表达他这种赤子之思的是哪 “对, 那么 ‘大陆’ 要重读。 ‘大陆在那 “拖长些, 读降 头’ 怎么读? ” 生%!说: 调。 表达他回不到祖国的惆怅。 ” 众 生点头。 我问: “可以读升调么? ” 有 我请生%!用升调读。他读毕高兴地 说: “我觉得读升调也可以表达期盼 回到大陆的情感。 ” 我总结说: “读升 调降调都可以,看你着重表现的是 哪种情感。 ” 然后出示第四节朗读指 导的演示文稿, 并配上马思聪 《思乡 曲》 , 让同学们自己读第四节。生纷 纷深情朗诵。我问同学们: “还有哪 些诗句和词语不会读? ” 生纷纷表示 家朗读了全诗。 接着我下发了一组乡愁诗 (李 感。 另外最后一句 ‘萧风中, 池塘两 岸的芦与荻’ 中 ‘芦与荻’ 语速很 “钱 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生 %/说: 坤确实读得不错, 我好像也能听到 忧郁的笛声, 见到了月色下的水塘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第一篇: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合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李镇西《秋天的情怀》课堂实录.doc
李镇西:《秋天的情怀》课堂实录-咱们成都的孩子应该是李白杜甫的子孙,杜甫在这里已经读到本科了。
咱们作为李杜的子孙,应该有怎样的情怀怎样的素养。
5、一道残阳铺水中。
写秋天的很多,我们看到了古人怎么面对秋天,今天我们要来看毛泽东怎样面对秋天。
转提到不朽的睡眠,引出《枫桥夜泊》,李老师在苏州读过三年书,却没有写出过这样的诗。
一、1、学生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印发的诗文中有)问:你们最喜欢哪一句?李老师最喜欢第四句。
同样在秋天,陆游最先想到的是国家。
让学生背诵《登高》。
李老师点评:背是背对了,但是感觉不好。
杜甫抱病身体不好,但杨同学读得太欢快。
李老师范读一下。
(深情地读。
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表现的感情与第一首是不是差别很大?学生认同。
从猿声提到轻舟已过万重山。
难道猿声还有通俗与美声之分吗?心情不同而已。
读一首不太著名的诗:白云已经飘尽了,秋风也已经停了,很可能以前与朋友在这里赏过风景,满腔的离别情绪,很沉重。
秋天很容易让人产生伤感。
学生读。
军中夜感:惨淡天昏与地黄问:汗竹香是什么意思?2、独上江楼思月光如水水如天,从来望月人如旧让一个同学稍微讲解一下。
这首诗是写一种思念友人的情怀。
(你怎么知道?)(这个人可以是任意一个人,由你去想,每个人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
)他以前曾经和朋友来过这个地方,但是人已经不在这里了,旧的事物又勾起了他对故人的怀念。
月光如水勾起了我的怀念,在大连的时候曾经见到过这种情景。
让学生再齐读一遍。
风景依稀似去年。
3、杜牧的诗。
陪谢校长去天津。
天气很热。
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草未摇,(草木摇),你们读一读,看哪一个版本更好一些?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学生说草未凋,为什么?)李老师倾向于草木凋。
二二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不吹箫。
玉人,美人。
学生齐读。
4、昨夜秋风入汉关,更随飞将追骄,莫遣沙场匹马还。
5、苏轼:(这是四川人,我的老乡)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写深秋,有人认为是写初冬。
一年好景君须记6、王维:山居秋瞑纠正读音,浣。
《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李镇西
《给女儿的信》课堂实录李镇西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
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屜还说当我说下旷1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
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
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
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
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
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刚才听的这一首歌,它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现代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走进现代诗歌。
(投影课题《再别康桥》)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你所知道的《再别康桥》。
生: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心中的徐志摩?生(1):他是一位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人生真谛的的诗人。
生(2):一位天才诗人。
师:对,一位天才诗人,也是一位纯净的诗人。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投影的第二节。
(投影诗人介绍)生:他曾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重要的文化情结,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一篇伟大的传世之作。
下面请听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说说你最喜欢本诗的哪一节。
(学生听老师朗读)生(1):第一小节,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师:对,诗人用三个“轻轻的”为全诗创设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基调。
同学们后面回答问题,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哪怕是错了的见解,好吗?生(2):第二小节。
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事物,表大了诗人对康桥的喜欢。
(生自发鼓掌)师:同学们的掌声肯定了你的回答,现在,请你把这一节有感情地缓慢地读一遍!(生读。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
李镇西教学实录完美版《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天气的科学小品文。
在讲课之前,先让老师来讲个故事: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多媒体显示:小鸡叫不停不久雨淋淋小燕钻天蛇过道不久大雨就来到蚂蚁搬家山戴帽必定大雨到蚂蚁搬家蛤螟叫燕儿低飞大雨到突出显出:同时,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1、整体感知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2、找出课文中心句。
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二(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1、观察云的形态来判定天气2、|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三(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讨论:这一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三、云是天气的“招牌”,那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了。
好,同学们拿出昨天预习时,要求大家所制作的“云与天气关系”的表格。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李镇西)(2XXX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宜都剧场会场上座无虚席。
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地看课文。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
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
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
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
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
读懂还有什么标准?生2XXX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
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
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师:有谁能帮助他?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雨巷课堂实录李镇西【研究课《雨巷》教学实录】
雨巷课堂实录李镇西【研究课《雨巷》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分析和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象与情合”、“情由境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文件)由唐磊的歌《丁香花》导入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师:……唐磊歌中反复提到一个名叫丁香花的女子,实际上,歌曲最初的创作灵感应该来源于现代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并欣赏望舒先生80年前《雨巷》中的“丁香情结”(板书课题)。
二:教学步骤(一)作家介绍(幻灯片)师:为什么一首小诗竟引得后人纷纷模仿……大家肯定好奇,想了解作者,戴望舒是何许人呢?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二)创作背景(幻灯片)有人说,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影子,譬如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石壕吏》譬如鲁迅《药》,《雨巷》成诗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呢?再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三)朗读指导《雨巷》(播放影音文件)大家一定等得不耐烦了,下面就让我们踩着美妙的音乐,一起走进戴望舒先生笔下的雨巷吧……生划分节奏,找韵脚,学生仿读,师范读,感受作品音乐美。
(提问:音乐美是如何造成的?)生:反复、复沓、叠词、押韵,7段,每段6行,不同文字只有几处。
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
师:既冲破新格律的束缚,又在音乐美上有所体现,难怪叶圣陶说,此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四)课文分析1、意象理解(意象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部件——余光中)何为意象?(生明确: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或曰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
)如:粉笔(写教师)/白开水(写生活的平淡无味)师:我们再回到课文,画面里的内容?生:描绘了一个姑娘。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山中访友是六年级要学习的课文,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给孩子们授课呢?不如参考一下优秀教师的范例。
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希望对您有用。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生:作者非常敬重他,说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师:有道理。
谁知道“德高望重”的意思?生:“德高望重”就是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师:那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生:他把很多人马渡过对岸,给大家带来方便。
生:从“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可以看出他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生:我还有补充,他在这涧水上已经站了几百年了,说明他为大家服务的时间很长很长,从这儿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德高望重”。
师:说得好。
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
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
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第二课时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
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师:谁先来交流。
生:他把树看做自己的朋友,树也把他当做朋友,在望着他。
他们真的像是难得的知己。
生:我有补充。
“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
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表明他和树之间的这种深情。
师:真能干,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体会。
生:我也有补充。
李镇西《一碗清汤荞麦面》课堂实录
李镇西《一碗清汤荞麦面》课堂实录老师:上课,叫起立吧学生:(起立)李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李老师:请坐吧李老师:平时同学们是怎么样上课的,给我讲一下好吗?(学生没有回答)是怎么上课的?拿过一篇课文,先是做什么?学生:(读文章)李老师:咱们已经预习了,然后呢?分段是吧(学生也在随和着说),然后呢?(分析)谁分析呢?(老师)老师分析是吧。
分段谁分呢?同学们自己分还是老师分?(我们自己分),哦同学们分老师来订正是吗?(是)然后呢?(回答问题),哦,回答问题,谁提问呢?(老师)好,好,咱们今天偿试一下换一种方式,回为我觉得咱们应该从同学们的角度来……来设计来让这堂课,就是说……你们一般读小说首先关注什么,比如拿这篇小说,首先关注的是什么?首先被吸引的是什么?(内容)内容、情节是吧,情节很吸引人,是吧,然后呢?在内心当中很自然地关注人物,是不是,故事情节,故事写了谁,故事当中展开人物形象,还有一点咱们同学们要注意,这个小说要说什么?要表达什么,文章要说什么?这就是什么呀?(中心)哎,这就是小说的中心、主题。
还有一点你们没有说到,读一篇就说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你们没有说到。
你们猜出什么?我看你们bule ng头的样子很开心,还有什么?我一说你们就要笑,很简单的。
(作者)作者就写在那里了吗,对不对。
字是不是要认识呀?(是)对嘛!对不对,我读一篇小说,字一定要认识嘛,对不对,那么咱们今天这样,首先,我把咱们今天的较字给大家说一说,然后,我们大家用笔写一下生字生词,大家互相交换一下,都差哪些,然后呢,你们读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没有喜欢的地方,最能找动你们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呢,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注间,是你们提问,你们把问题提出来,大家如果觉得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价值,大家都希望探求,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探究,老师呢,如果还有时间,可能要把我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再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这样上。
李老师:都查了哪些生难字词啊?交流一下啊。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_0
李镇西《提醒幸福》课堂实录李:“由于同学们刚刚拿到课文,让大家先把课文看一遍。
请每个人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不齐读。
读完后把不会读的字写出来。
”十分钟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基本上读完了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但注意不是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展示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咱们不是表演,课要上得朴实自然一些。
刚刚大家已经读了一遍了,请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
”有学生说:“太长了。
”“没学过的字太多了。
”“写得很好,但有点看不懂。
”教师:“咱们作个统计,喜欢这篇文章的请举手。
”只有三个学生举手。
“那么不喜欢的也请举手。
”只有个别学生举手。
教师说:“啊,很多同学都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
”(转向一男生)“为什么你刚才举了手又缩回去了呢?”(那男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教师:“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那么,怎么样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生1:理解内容,体会作者写了什么。
生2:理解作者的感受。
生3:不要联系自己的生活。
生4: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师:还要认得字词,对不对?刚才读的时候有哪些字不认识?学生纷纷提出来,“皓”“霖”“鬃”“嚣”……教师:你们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们:查字典,还有问同学老师。
教师:我们有个同学很有学问,请他注音、解释,好不好?一男生念“喧嚣”并指出是“喧闹纷乱”的意思。
教师:除了字词,还要理解作者怎么写的,对不对?教师提示学生看大屏幕上的演示文稿:第一,生难字要能够读写,生难词要能够理解;第二,文章的思想内容;第三,文章的写作技巧;第四,……教师:这第四后面的省略号就是你自己的理解。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演示文稿:还有一点:“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摆进去”)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雨巷》教学实录_雨巷课堂实录李镇西
《雨巷》教学实录_雨巷课堂实录李镇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问答法。
【多媒体手段】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走近雨巷,朗读感悟1、引入新课:上课前放江涛歌唱的《雨巷》,营造一种优美而又伤感的氛围。
师: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今天又走进了江南的雨巷。
上课前同学们听了江涛歌唱的《雨巷》,大家感受怎样?生:有些伤感、有些低沉、旋律优美、很抒情师:感受得很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习戴望舒创作的同名诗歌《雨巷》(板书:《雨巷》戴望舒),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戴望舒也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成为了中国三十年代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诗人独自走在雨巷的情景。
首先,让我们了解这一课学习的目标。
(展示教学三目标)2、朗读课文:师: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大家放开声音自由朗读两分钟,不会认的字陌生的词作好符号,待会一起解答。
(同学自由朗读)3、纠正易读错的字。
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读毕。
师问: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生1:忧愁的。
生2:哀伤的。
(明确:朦胧、低沉、感伤、充满着愁绪、抒情味浓,美)师: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追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的,感伤的。
师: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同学举手。
师:好,请同学来朗读一下,大家听时请思考:诗中写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几个意象?读毕,请一生评价。
生: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师: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诗中写一位男子撑着油纸伞,在悠长的雨巷中独自彷徨,他遇上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姑娘梦一般地飘来又梦一般地飘走,诗人又独自彷徨,希望飘过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李镇西课堂实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我教《冬天》(课堂实录)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
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
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
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
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
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
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
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
这叫‘读出了自己’。
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
”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
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
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
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
假如现在拿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
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
因为你在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
‘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
面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
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
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
”然后,我问大家:“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前读过没有?”学生们回答:“没有。
”“没有读过?哦。
李老师却特别喜欢这篇文章。
这样,对于这篇文章,我先不忙读,而由你们先读一遍。
不要齐读,而是自己按自己的理解去读,同学们也许会读出些味道的。
好,现在大家开始读吧!”学生们开始朗读。
我来回巡视,不时提醒没有大声朗读的学生读起来。
我看到一位同学一边读一边勾画,便走到他身旁表扬他:“这位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
大家要向他学习!”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显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朗读完毕。
于是我说:“好,刚才同学们读了一遍。
下面,李老师也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注意,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刚才我听有同学读,我就感到他没有读进去,他只是在发音。
其实,当你在读的时候,就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抑扬顿挫,哪些地方舒缓,哪些地方急促,都体现了你对课文的理解并加进了你的感情。
同样,下面李老师的朗读,也体现了李老师的理解并加进了我的感情。
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拿起笔,把课文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语句勾画一下。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我开始朗读。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但我已经给我历届学生读过多次,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今天,当我再次朗读的时候,朱自清文中那朴素而温馨的情感气息扑面而来,也洋溢在教室里,感染着每一位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的学生。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读完这最后一句,我久久没有说话,学生们也没有任何声息,大家仿佛都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而沉浸在了朱自清所营造的爱的氛围里……我终于打破了沉寂:“今天李老师之所以选这篇文章给大家讲,当然是因为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
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感受。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好,我们现在就按照刚才我说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顺序来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
先看‘读出自己’。
邻近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语言最能扣动你的心弦?”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地互相交流,教室里呈现出活跃的气氛……“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
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
当一位女学生举起手时,我对她说:“好,先请这位女同学说说。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我读到这一句,想像朱自清和他父亲一起吃豆腐,屋子虽然很暗,但亲情却很浓。
我想起了我父亲给我讲过的他小时候吃豆腐的故事。
那种亲情很能引起我的联想和共鸣。
”“好,请坐。
”当她坐下后,我对全班学生说道,“她说她父亲给她讲过类似的生活,让她产生了共鸣。
我不禁感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迅速地拉大。
在现代家庭,到了晚上,一家人都各做各的事情。
像你们,可能是做作业,爸爸妈妈呢可能是看电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么怀念那种吃豆腐的生活呀!所以,朱自清这篇文章就勾起了我对一种久违了的温馨人情味的回忆。
好,哪位同学再说说?”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
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过手吧!”我走向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
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
“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
”我充满理解的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另一位学生发言说:“我最喜欢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我读出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是多么慈祥地为孩子夹豆腐。
还有孩子饿了的时候那急切的心情,眼巴巴的望着那锅。
这一细节特别形象,特别……”“特别传神!是吧?”我补充道,“聊聊数语,却把孩子那眼巴巴的神态写得非常形象。
”她使劲地点头:“对对。
还有第二段的最后一句,‘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就这么淡淡的一句,写出了思念朋友的惆怅,多年前的好朋友没有了消息。
冬天总是令人想起往事,令人惆怅。
”“很好!请坐。
后面那位举手的同学请说!”我又抽了一位学生。
“我觉得第一段很好,这一段与我过去看过的一部电影很像。
这部电影叫《我最中意的雪天》,是荷兰故事片。
写了一个家庭非常温馨的情景。
我的家庭也很温馨,所以我对这一段感触颇深。
”“好呀!那你也可以写一篇以你家温馨生活为内容的《冬天》!”我说,“这位同学由这篇散文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电影,进而又联想到自己的家庭。
这也是一种‘读出自己’!”我看到一位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表情非常急切,便请她发表意见。
她先读了文中的一段文子:“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她停了一下说,“读到这一句,我特别感动,引起了我的共鸣。
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和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说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但她稍微顿了一下,还是带着哭腔继续说:“爸爸,爸爸,总是把,把……最好的菜往我碗里夹……”她又说不下去了,只是抽泣,看着她那流泪的脸庞,全场的人都感动了,鼓掌响了起来!她平息了一下情绪,接着说:“还有‘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一句,也逼真地写出了孩子急切盼望的心理。
另外,还有一句我很感动。
就是第三段的那一句:‘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还有‘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每当我放学回家打开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微笑着看着我。
”她的发言让我也很感动:“非常好!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只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她首先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是一位非常善于感受爱的孩子!想一想,她由朱自清的文章想道自己爸爸给自己夹菜。
可是我们有的同学也许就不是这样想的,面对饭桌上爸爸妈妈给自己夹菜,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甚至可能会埋怨父母:‘烦不烦呀?’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什么叫孝心?每天按时回家,不要让爸爸妈妈在阳台上张望自己,就是最大的孝心!而这位同学就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孩子!”我突然提高了声音:“让我们向她表示敬意!”如雷的掌声再次响起……我继续引导:“同学们看,上面几位同学就叫‘读进去了’!他们所说的,都不是我分析出来的,也不需要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