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认识压强》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具体章节内容为:8.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8.2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8.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能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计算器等。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为什么鞋底有花纹?为什么菜刀的刀刃要磨得锋利?),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及换算介绍压强的单位,引导学生进行压强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压力、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选择一道典型的例题,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① 重力为200N的物体,底面积为0.1m²;② 重力为500N的物体,底面积为0.2m²。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压强知识解释?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① 2000Pa;② 2500Pa。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第一章:压强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受力/ 面积。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物体在同一面积上产生的压强等。

第二章:压强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压强。

2.2 教学内容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放置、调节和读数。

注意事项:避免误差和损坏压强计。

2.3 教学活动演示如何使用压强计测量物体的压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压强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章:液体压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能够计算液体在不同深度下的压强。

3.2 教学内容液体压强的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 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深度。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液体在不同深度下的压强等。

第四章:大气压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4.2 教学内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气压计的使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应用。

演示如何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五章:压强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及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有关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教学思想】本节课是一堂比较典型的探究课。

整节课尽量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妇幼冲击力的情景激发下,学生自主发现,进而猜想,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认识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压强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教学成功与否,是能否正确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所以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压力的概念容易和重力相混淆,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压强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这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压强的角度去认识,根据生活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因此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另外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涉及的因素较多,让学生设计实验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器材】小方桌模型,砖块,细沙,多媒体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展示]:多媒体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健壮的男人裸露上身躺在尖头朝上的钉板上,提出问题:这个人会不会收到下面钉子的伤害?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设疑:我们按图钉时,图钉可以被压入厚实的木板,而我们的手指却安然无恙,为什么?手指对图钉的压力和图钉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相同吗?使学生兴奋,很快进入求知的状态。

自然地进入了什么是压力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压力[指导看图]:出示了“手向墙上按图钉”、“墨水瓶压桌子”和“传送带上的物体压传送带”这三个压力的动态示意图。

⇒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使学生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压强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液体和固体压强的探究,让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实验等方法,研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等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已掌握力的概念、液体和固体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对压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还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与压强相关的生活情境,如冰块在压力容器中的爆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压强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小组合作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感受压力的效果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二、压强的计算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讲评、指正。

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学生听讲、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

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 教学设计

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 教学设计

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压强2.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二、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2.压强的计算公式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压强–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物理量: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2)–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面积2.压强的计算方法–实例1:物体受到的压力是1200N,底面积为0.5m^2,求压强•解析:压强 = 压力 / 面积 = 1200N / 0.5m^2 = 2400Pa–实例2:一个体积为500cm^3的物体质量是2kg,求物体受到的压强(已知g = 10m/s^2)•解析:物体受到的重力 = 质量 * 重力加速度 = 2kg * 10m/s^2 = 20N 压强 = 受到的重力 / 面积 = 20N / (0.05m * 0.05m) = 8000Pa3.压强的应用–实例1:汽车行驶时的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0cm^2,承受的压力是30000N,求轮胎的压强•解析:压强 = 压力 / 面积 = 30000N / (10cm^2) = 3000Pa–实例2:在地面上站立的人的脚比人的身体面积小很多,所以脚受到的压力较大,容易感到疼痛或不舒服。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引入压强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强。

2.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简明的语言解释压强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通过实例演示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压强的步骤和公式。

3.练习计算压强–在黑板上出示一些计算压强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指导学生利用计算压强的公式解答问题,并进行讲解。

4.讨论压强的应用–提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初中八年级物理 《认识压强》参考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 《认识压强》参考教案

8.1 认识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行。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汽车装很多车轮而小汽车却只装4个车轮;扁担为什么不做成圆的;人睡在钉床上安然无事。

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然后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接着通过学生探究实验,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五、教学器材演示: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盲道模型等学生:小方桌,面粉、肥皂、钩码、细线、粗线、铅笔、钉子、海绵等六、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压强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压强公式的运用。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介绍压强的定义,解释压强公式。

2. 压强的计算:讲解如何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压强的影响因素:探讨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 实例分析: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5.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进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压强公式。

3. 分析压强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作用。

4. 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例,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实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分析:展示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例,探讨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案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案

8.1认识压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3.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让学生观察教材图8-1,并思考:为什么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很大?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你认为书包带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教师引导并提问:它们都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压力让学生观察教材图8-2中所示的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对受力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练习:(1)向墙面按图钉,墙面受到的压力;(2)向天花板上按物体,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

教师提问: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知识拓展分析:1.压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3.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45.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且两个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探究点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活动1: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实验。

第一次,把气球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板上,然后用一盒砝码压气球,气球不破。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 认识压强【教材版本】沪粤版八年级【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

2、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压力、会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会运用压强公式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运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计算。

【教材分析】《认识压强》选自沪粤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思想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设计(8.1认识压强)

教学设计(8.1认识压强)

教学设计内容课题:8.1 认识压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我们现在的八年级总共15人,几乎都是农村留守儿童,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限,所接触的面也不是很广,在有限的范围内要完成课时目标,需要从孩子们日常生活入手,从他们的生活中,把他们引入到物理中来。

学生的知识储备比较有限,所以,我决定从简入手,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谈起,希望能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能更好的让学生们掌握压强,从而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简要分析:本节内容量比较多,我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是贯穿本章的重要概念,我的第一课时,主要涉及到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课时,我主要用来解决关于压强的计算,详细剖析压强计算公式中的压力和受力面积,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八年级《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单位及简单计算,熟悉了面积的计算。但在压强概念的理解、公式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3.通过以上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2.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通过实例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使学生明确压强的计算方法。
8.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章内容。
9.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气球、砖块、木板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品在用手挤压时,有的容易变形,有的却很难?”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八年级物理“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物理“认识压强”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察看生活中各样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研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什么要素有关。

经历研究的主要环节,经过研究实验,察看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取对压强比较深入的认识,娴熟使用控制变量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察看、实验以及研究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敬客观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经过亲自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取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经过研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培育学生对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建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二、教课要点压强的观点和公式。

三、教课难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四、教课思路设计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成效以后进行。

这节课的设计企图在于表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着重科学研究,倡导教课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第一经过图片显现汽车装好多车轮而小汽车却只装 4 个车轮 ;扁担为何不做成圆的;人睡在钉床上安稳无恙。

进而引起学生们思虑其中的原由,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着手,感觉压力的作用成效,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而后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的实验,进而激发学生思虑问题和着手做实验的热忱。

接着经过学生研究实验,使其理解此中的道理。

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五、教课器械演示: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盲道模型等学生:小方桌,面粉、肥皂、钩码、细线、粗线、铅笔、钉子、海绵等六、教课过程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内容显现图片:①一般汽车和载重汽思虑此中的原引起学生们思虑其车,比较车轮子的多少。

因中的原由,激发学②扁担为何不做成圆的③人生们的求知欲。

睡在钉床上有一块木板,让一位学生来把两位学生上来让学生感觉压力的引入压力的概念。

它向下压弯。

而后问学生:木板演示。

存在,察看压力的能否遇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其余学生察看作用成效,总结出点和方向如何?接下来水平向现象,思虑老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左和水平向右压弯木板。

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案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压强是是反映力的作用效果的另一个方面。

压强就是专门用来描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的,物体的形变程度用压强来描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压强,压强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有意义的,是有用的。

本节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章节的学习,因此本节是一个核心章节,基础章节,本节是否学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⑴、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能区分重力和压力。

⑵、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⑶、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⑷、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技能:⑴、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⑶、通过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提高处理数据的能力,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

⑵、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2、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实验探究法为主。

教学器材: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多媒体课件、沙盘、小刀、一端削尖的铅笔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

首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感受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求知欲。

通过方便、直观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概念。

在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的物理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教学思路:针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8.1认识压强》教案8

《8.1认识压强》教案8

《8.1认识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 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压力
①压力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怎样? ②压力与重力的关系(结合图10-2画出压力示意图)
③演示图10-3实验。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

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②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③压强计算:S
F p =⇒=受力面积压力压强 ④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 表示。

1Pa=1N/m
⑤物理意义:1帕是表示每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⑥例题(讲解)
3.减小压强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F 不变,增大S F 不变,减小S ①减小压强 S 不变,减小F ②增大压强 S 不变,增大F
F减小,增大S F增大,减小S ③解释:为什么书包带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三.小结;想想议议。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能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压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2. 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压强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3. 学习影响压强的因素:通过实验、图片等资源,让学生观察、分析影响压强的因素。

4. 应用压强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压强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压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计算公式的熟练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压强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工厂、实验室等,观察压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压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压强相关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压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强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压强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根据课堂所学,运用压强公式计算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写一篇关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
3.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来减小或增大压强?举例说明。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压强相关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减小或增大压强?”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压强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8.1认识压强》的教学设计

《8.1认识压强》的教学设计

《8.1 认识压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先引入压力的概念,进而提出压力作用效果的问题,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导出压强的概念。

模仿速度的公式导出压强的公式,并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本节课中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对学生来说,刚学习就明了有点吃力,做好受力分析是区别的关键,课后要及时做好巩固。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好实验是关键。

利用比值定义法引出压强概念之前,先要让学生回忆密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引出过程,再深入理解压强含义。

另外,有关压强的计算要注意物理单位的转换及对受力面积的认识。

三、重难点:重点:(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知道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是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1)理解压强的物理含义,掌握与压强有关的计算。

(2)受力面积的单位计算。

四、教学器材:橡皮泥、小气球、图钉、沙子、小方桌模型、砖块、海绵块、肥皂、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直尺等。

五、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压强的概念,学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2. 生成新知:-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

3. 应用拓展:- 教师出示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象。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教师总结并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3. 撰写一篇关于压强的科普文章,分享自己的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压强,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a.展示一个物体在不同面积上受到相同力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压痕的变化。
b.解释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a.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是怎样的?
b.在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压强有关?
c.压强在工程领域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观察,总结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2.压强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单位换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3.实验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通过动态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从而降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压强计算公式。先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应用题,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在压强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充满好奇心,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尚需进一步指导。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学习兴趣。
2.降低理解难度: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注重实验指导: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认识压强》教案
随堂小测(5分钟)
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2、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如图所示。

木块重力为G,底面积为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G B.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G/S
C.木块对桌面压力的受力面积小于S
D.沿竖直方向将木块外侧的一半切掉,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比原来小
3、目前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

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
A.汽车的大小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C.汽车的速度D.汽车的惯性4、人们为了纪念物理学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用他们的名字作为某些物理量的单位。

图8-38中两位物理学家名字分别被命名为和两个物理量的单位。

5、小聪的质量是56kg,当他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留下如图8-39所示的
鞋印,则小聪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________cm 2
,他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
(图中每一小格表示4cm 2
,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计;g取
10N/kg)。

图8-38
图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