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五蕴六根文档

合集下载

六根

六根

六根六根又作六情。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

眼、耳、鼻、舌、身、意。

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佛学大词典》【六根】《佛学大词典》:梵语s!ad! indriya^n!i。

又作六情。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

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

根,为认识器官之意。

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

前五种又称五根。

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

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

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

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

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

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

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

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六根】《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

’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

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三藏法数》【六根】《三藏法数》:[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

谓六根能生六识。

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

瑜伽论云。

能观众色。

五蕴是什么

五蕴是什么

五蕴是什么佛法是以众生为中心和根本的。

亲情是一种情感活动,小到蝼蚁,大到人类,始终处于情感生活的疯狂流动中。

但是,各种众生有不同的思想境界,但众生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

所以佛教不是偏物质和精神,而是两者合二为一。

众生身心,无非五蕴十二地十八界,即以此三支观众生之真。

一、色蕴五蕴,色是思想和行动,蕴是积累的意义。

色集合体,四种和由四种制成的颜色,即十一种颜色。

这些色彩方法各有千秋,融合成一个色彩集合体。

是颜色挡了坏意,身上的肉和骨头看得见,看得见,都是颜色的堆积。

有四种,分别是火、水、风。

这四种是妨碍质量的色彩方法所不可缺少的,所以称之为“可造”。

它是地球物质的坚固性,它的作用是容纳;是水物质的润湿性,作用是聚集;它是火物质的温暖,它的作用是成熟;风是物质的流动性,它的作用是轻盈地移动。

有四层意思:一、依大,依万色,广大,四种土,遍万色。

无所不造,三形相似,大地山川茫茫;大河就是大水;为火的激烈的深红色火焰;强风就是强风。

四大因缘用,一个坏的世界起很大作用。

种义如义。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出各种颜色作为义因,不同种类的颜色是相近的意思。

与地风相反,水与火相反。

以地为用,业力和谐有相当的稳定性。

坚定的反义词是轻盈。

如果一种物质没有光,它就永远不会改变。

地球是静态的,风是动态的,这是物质的两个特性。

水有聚集的作用,即凝聚,火有成熟的作用。

比如一个人有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所有固定物都会从成熟变成力,会让他融化或者分化。

水是凝结的,火是分裂的,这是物质的两性。

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而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

坚定而又分化;物质于此不断过程为通遍特性。

若加空识为六界,空是无碍性的空隙,由此无碍性,一切色法才能占有而离合其间。

有虚空才有四大,此为器世间,若有觉了的特性--识,即成有情了。

以上解释了构成色彩的因素。

这个颜色有五个界限和方法。

地方色是意识的颜色,有五种:(1)极淡的颜色(极淡),(2)极宽的颜色(空界),(3)别人画的颜色(无表观色),(4)一切尝试改善的颜色(水和月的镜像),(5)别人画的颜色(固定浓度改变的颜色)。

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关键词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五俱意识,同时意识,无十八界,六六和顺佛教对世界的分类,有三套名言系统,这就叫蕴、处、界。

蕴是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处,十二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界,就是六根接触六尘产生了六识。

六根六尘六识,加起来就是十八界。

六根是认识的功能,六尘是认识的对象,六识是生起的感受与观念。

六识根尘相接的时候,中间就生起了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当我们根尘相接的时候,六识就在中间进行感知和分别。

作为知觉的前五识,只是感知事物的存在,感知现在的境,不能够感知过去或者是感知未来。

但是作为感觉的第六识意识,以前五识作为基础,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综合的认识。

所以在唯识学上,意识也被称为“五俱意识”。

自动地来帮助前五识来运作。

十八界六根、六尘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

这六根,属于生理的范畴,六尘,属于物理的范畴,而六识,属于心理的范畴。

六根在里面,属于能识;六尘在外面,属于所识;六识在中间,是六种识别的本身。

生理的构造和心理的意根形成六根;六根接触到的环境和对象叫做六尘;根尘接触产生的心理反映叫六识。

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是佛学描绘出的每个人的生存的模型。

无十八界十八界中,开头的是眼界。

最后的一个界,是意识界。

《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抓住了十八界的开头和结尾,中间的名相用“乃至”一笔带过了。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法相。

空是法性。

在法性之中,是没有这些法相的。

为什么《心经》说无根、尘、识?首先,是由于因缘假合的缘故。

其次,是不起妄念分别,故“无”。

内不执着于我,就“无”了六根;外不执着于境,就“无”了六尘;中间不执着于识,就“无”了六识。

悟到了缘起,悟到了空性的时候,这内六根就会六根清净,这外六尘就会一尘不染,这中六识就会念念自在。

佛教空性与缘起

佛教空性与缘起
佛教的空性与缘起
目录
• 背景
– 三千大千世界观 – 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 六道轮回 – 十二因缘
• 佛教定义 • 佛之起源 • 烦恼与法宝
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观
• 世界,在空间上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在时间说,朔之无始,追 之无终。 • 世界的成住坏劫——成劫是世界组成的时期,住劫是有情众生安住的 时期,坏劫是渐趋破坏的时期,空劫是完全崩溃的时期。崩溃之后, 再入成劫,周而复始。延续无穷。 • 三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总名为一须弥界。这样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 界并非一个,而是遍存虚空。集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名为小千世界。 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 界。因为其中重叠了三个千数,所以称三千大千世界。但三千大千世 界亦非一个,而是无量无数并存于宇宙空间。所以佛经中常说‘十方 微尘世界’,‘十方恒沙世界’。 •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名为正报, 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 而言。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饮食的 总称而言。 • 有情世间有六道众生,六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 罗道,天道。六道众生生存于欲,色,无色三界之中。所谓欲界,是 此界众生有睡眠,饮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则无此三欲,惟 有殊胜的形色。无色界不独无三欲,且无任何形色,只有精神的存在。
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 六根,指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根(感官器官)。 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 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 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 尘是指世间一切因缘而产生的事物和法理等等,有动摇、染污 的意思。因为这些不断变化、动摇不停的尘染污了六根。其中: 眼所见者为色尘,耳所听者为声尘,鼻所嗅者为香尘,舌所尝 者为味尘,身所觉者为触尘,意所分别者为法尘。 •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判别力与 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如果没 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 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为什么 要称为六根清净呢?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 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 用。六根对六尘而产生就是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 为十八界。 • 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 是五种不同的聚合1,色蕴(事物现象),即一切色法之类聚。 2,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3,想蕴,眼触等所 生之诸想。4,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 意志与心之作用。5,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

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

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

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

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

四摄:(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

即(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四世:诸经论中每将教法住世之变迁,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称为正像末三时;若再加释尊在世时之‘圣世’,则称四世四印:即大印、三摩耶印、法印、羯磨印等四种印四有: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四机:指人天、二乘、菩萨、佛等四类机缘、根机。

四尘:又作四微。

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

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

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佛:指贤劫之初所出现之四佛,即:俱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四苦:生、老、病、死。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

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四轮:指成立器世间之金轮、水轮、风轮、空轮。

轮,持载之义。

四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

出于菩萨戒经。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智: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四障:惑障、业障、报障、见障。

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

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中级课题(三十八)四大五蕴

中级课题(三十八)四大五蕴

中级课题(三十八)四大五蕴
中级课题(三十八)四大五蕴
四大即地、水、火、风。

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暧,风性流动。

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溺,是属水大;热度温暧,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

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元素的作用性。

四大与根身─ ─ 根身是我们的身体。

佛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

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

「阴」是障蔽义,能阴复佛性,起诸烦恼。

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色─ ─ 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受─ ─ 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想─ ─ 取象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

行─ ─ 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识─ ─ 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

五蕴与根身─ ─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到了这些关系散火,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缘起而有,因此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着而造业,因为造业就有苦报。

习题:
(一)四大的作用性如何?
(二)何以佛经说:「四大本空」?
(三)五蕴各以何为义?
(四)何以佛经说:「五蕴非有」?
(五)构成根身的元素是什么?根身的总和是什么?。

佛 教 五蕴皆空的含义Microsoft Word 文档

佛 教  五蕴皆空的含义Microsoft Word 文档

你知道“五蕴皆空”中五蕴指什么吗?2016年05月30日星期一《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经》。

那么其中“五蕴皆空”的“五蕴”到底是指什么您知道吗?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

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

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一、色蕴,“色”是指物质。

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

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

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

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

五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世间所谓的“我”仅是五蕴暂时的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五蕴认做实在的“我”或不变的主体来执著。

什么是五蕴

什么是五蕴
你的眼睛看到一盘熟猪肘,鼻子嗅到了它的香味,舌头尝到了它的滋味,牙齿感觉到它很软,于是你便想真好吃!是啊,真好吃,可是第二天你便进了医院,因为这是一个病猪肘。于是你又想真倒霉!从上面这个譬喻中我们看到心念在造业,这个心念的造业过程就是“行” 。除了受、想、识之外的种种心念活动都是“行” 。种种行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行蕴。你为什么感到好吃,因为你因贪之故品尝到它了。你为什么说倒霉?因为你的行为让你生病了。
“想”字是由“相”和“心”两个字合成的,心中的相即是想,你每天想的内容是什么呀?都是相,不论怎么想都离不开相,这些相只有在被识别、被命名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意识,你走进一个从未去过的大都市,会发蒙,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一时间你能记住多少东西呢?即便记住一些也是模糊的,更难形成长期记忆,要想形成长期记忆务必要对所见所感的相进行识别、认识再认识并加以命名或者记住那些已经存在的名。这些相在人的头脑中会建立各种联系,这些相的联系就构成了想蕴。眼睛所见是色相,鼻子所闻是嗅相,舌头所尝是味相,身体的感觉是触相,意识的分别是意相。这些均是想蕴的内容。
有行就有业的发生,不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是造业。因此有人说不是我在造业,而是五蕴里的行蕴在造业。那又是谁在指使行蕴造业?是贪嗔痴等烦恼暗中指挥的!贪嗔痴等烦恼从何而来?从本能而来呀!是生存繁衍本能的需要才会贪、才会嗔、才会痴!才会引起无穷无尽的妄想啊!你见到一个女人或一个男人忽然被迷住,这是你的本能反应,这个反应是不依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贪不行,不贪就得饿死。不痴迷,繁衍本能就要受到威胁。有人说人毕竟不是动物,是有理性的。理性也就是有判断能力的意识,但理性也是为本能服务的。譬如一个男人喜欢上一个女人,一般来讲不会像动物那样野蛮,但不论你装得多么绅士、多么文明、多么儒雅,你最终不还是为了得到吗?否则你装什么呀?理性终究是要为本能服务的。

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六根、六识、六尘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

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

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

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

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什么是六根、六识、六尘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

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

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v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

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

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

六根的观法

六根的观法

六根的观法-无学(觉行)师父眼根的观法我的眼是我,错;我亲眼所见这是什么色,错,为什么?这是你的眼识在作用,你把五蕴苦集的眼当成我了,你就在内地大中不得解脱,所以眼根的内地大非破不可,要入于四谛智能见,而不是眼根的凡夫见,眼所见,这是美女,这是房子与蓝天的色,这就眼根生眼识这就是眼根轮回的本性在起作用是你眼根五取蕴的作用,其中没有一个你你的眼是过去世不净的眼识五取蕴转生的,是业成,苦聚是前世眼中的坚,湿,暖,动四大种没有熄灭,才转生成现世的眼轮回长劫中一直在这才是眼根中真正的苦种这是我的眼,我眼所见,我认定这是房子,蓝天,美女。

这就是眼根内地大,坚固信!!你所见到的不是真相,是生灭法,是苦集,是色的变异,你被变异、不净迷惑了于是产生了种种受,想,行,识沉迷在眼根的五取蕴中受苦房子,蓝天,是四大色,房子的色是人的四大所造的色美女是表层,本质里面充满三十二种不净,里面充满脓、血,汗,屎,尿等它是无明业,坚湿暖动在轮回中的业成苦聚能透过现象见本质,能入苦,集的真知灼见是阿罗汉的法眼梵行弟子当如是觉知/观察我眼所见的当下已迷入眼根功能了,生起警惕,危险,醒悟。

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当下的眼根内地大,我一直来依此轮子回,招来世世不净的色身,眼根应入空处,观眼根苦集中无我观所见之色无常,变易,观取蕴是有为,苦,从四谛智能见中解脱眼根中的内地大如是修断眼根,眼根不净重生的内色蕴超越眼根中的内地大这样眼根中的坚固信就破除了。

证一份破除,见一份解脱耳根的观法耳根中的内地大坚性,坚固信体现在所听到的声音,不陷于对声音轮回习性的判断中应对声尘的入处生起警觉与慧解,破除耳根中的坚固信若对声尘产生习惯性的判断,就落入耳识里了圣弟子要观灭的是耳根中的耳是我,声识是我,是我所对声音的有,在声有中生起了无明的耳识,此内地大不除,我必将现在受苦,死后轮回,重生耳根眼,耳两根是使用最多,所遇最多,最易着手的注视处舌根的观法舌根是口腔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对所吃之味的坚固信,此是什么,什么,产生了味识,这就是鼻舌两根的内地大,坚固信修行,灭苦解脱法就是要自己问自己,我正陷在舌鼻根的内地大中,在味道的感受、判断中生起了地大,水大,与喜爱或不适意的内火大造作在一系列运动,动性的内风大中完全被轮回,苦的内四大包裹了这是现世,当下的舌鼻根苦也是招致下世继续轮回,继续招致色蕴重生的苦,苦种是我在吃,我的舌根,我的鼻根,我所吃的是舒服不舒服,对所食之味染在识阴中这就是舌鼻两根的内地大在内地大中生起适应力适应力就是内水大,是行取蕴,轮回适应力中的喜欢就是内火大,一定要观出它是苦种,轮回种此生陷于受阴苦,下世继续招色蕴身根的观法身根中的内地大这是我的身体,身是我的,我在其中,命在其中,这是实实在在的我-----这就完全把自己包裹在内地大的坚固信中了这样的内地大坚固信就会滋生出一切我所我的受,我的想法,我的认识,我要怎么怎么样所以说内地大是苦根内地大就是坚固信,就是颠倒见要想觉醒解脱,必须要一一观出来清清楚楚,此是内地大,此是轮回,是迷,是苦此是内水大,此是内风大,此是内火大只要你尝到任饮食,凡对味尘仍然沉迷在习惯的喜好,厌恶,与判断中的,就证明你陷在无明的色蕴中了色蕴既是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形的就是你的身根,身体,无形的就是内四大,隐藏在身心内的轮回势力,造苦势力身所触的冷,暖,麻,胀,痒,疼都要警惕自己是否陷在身识的坚固信中要入于明,要觉醒,要出离,要观诸法中无我要观三十二身分是否我的真相,要从苦集之肉身中慧解诸法,以明觉断除对身,对身触,产生身识的坚固信要这样去瓦解身识中的内地大警惕身根中漏出来的十二因缘法观明白,超越它怎么超越?入此身非我的智能见,明见苦集,越苦集观灭对身我认识的坚固信了知此身非我,受想行识非我,通过假想观,观过去世身无我,未来世身无我,所以此世当下身无我此乃业成,苦聚,是五取蕴逼来的要观明,灭除身根中的内地大,以明觉阻断内水大十二因缘法的滋生在觉醒中超越身根与触尘产生的适意与非适意的喜爱与厌离这是灭内火大,你在修灭苦行观明身根与触尘间的内风大内风大是身体在转换,行走站立变化中漏出的不同的受想行识这就陷于有为法中了,受阴了,太危险所以佛法的修持就是要咱们从禅观中觉醒自己。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眼 色 眼识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眼识(视觉反应)蒲 眼根流 流出 进色尘(外境)法尘(心相)…留影相充实于心眼识生后刹那灭去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进行对比和辨认(认识) 当眼睛见到外面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根尘触,心理活动随即产生,也就是所谓的俱生受、想、行;比如见到鲜花,当下生起喜欢,就是所谓的乐受;见到肮脏就生起厌恶之心,就是苦受;见到不相干的人或物无动于衷,即是所谓的不苦不乐受。

见到花心里生起‘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这是想;决定近前观赏或离开这是行;只要眼睛在看即是当下的根尘触,必然会产生受、想、行。

如果在受的当下生起贪爱、取著,必然有有、生、老病死,这就是缘起流转的一面。

因此每个刹那都有眼根触对外境,然后俱生受、想、行。

这即是五蕴的生死轮回。

因缘不会常恒不变,因此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在缘生缘灭中相续。

通过对眼根触对外境而生起受、想、行,一轮生起又灭去、灭去一轮又生起,这样生灭、生灭、生灭……,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自己五蕴身心的当下、它的迁流变化,生死轮耳 声 耳识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耳识(听觉反应)声尘 (外境)耳根流 进流出 法尘(心相)耳识随音声缘生缘灭 ……音声虽然灭了,却留影相充实于心。

成为记忆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用于识别。

耳根的根门是一直开着的,只要因缘俱足,就会如实的反应音声,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到听只是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声音的生起与灭去只是如此而已,它就是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人可以主宰它的生灭,想留也留不住,声音它只是在根尘触的当下生起,缘生缘灭、缘生缘灭……,它只是这样的如实,当下生起,当下灭去,因为它是缘生的,所以它不是耳根自生,也不是外境他生,也不是耳根与外境共生,也不是无因生,声音是缘生。

缘生就无自性,即是无我。

缘生的当下即缘灭,即是无常,声音是缘起无自性的,所以它法性空寂。

见法在哪里见?就在根尘触的当下,现见法:六识及受、想、行诸法的缘生缘灭,体悟诸行无常,从法法缘生,生灭不住体悟诸法无我,(现象其实就是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没有一个实体在生生灭灭(法是条件的组合,本质空,故无生灭的实体)体悟法性空寂。

佛学禅理中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与六根清净都包括哪些

佛学禅理中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与六根清净都包括哪些

佛学禅理中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与六根清净都包括哪些一、四大皆空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地火水风,既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既地火水风。

皆:一切既一,一既一切。

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

不取亦不离。

四大皆空也有指地火风水四种毁灭世界的方式。

使之空无一物。

地震,(地空)火灾(火空),大风(风空),水灾(水空)。

即非常直观的告诉世人现存的物质也是会被四大所空。

菩萨,佛渡劫也不外乎靠修行渡过这四空。

四种方式都不会完全将外物空想要跳出三界。

不入轮回,只有靠修行来得到。

心无外物得道成佛。

只有靠修行。

水空为最厉害的一种,摧毁旧世界的时候又创造呢全新的世界,旧事物不留一点痕迹。

二、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它比喻已无任何欲念。

出自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

有贪,就必有嗔。

以养生而言,色迷于眼乱心,声迷于耳烦脑,香迷于鼻邪气,味迷于舌伤胃,细滑迷于身堕情,乐境迷于意丧志。

过于声色犬马,以至神伤身伤,病邪易侵入,危及健康。

只有尽可能的做到六根清净,才能病邪难存,健康长寿。

三、五蕴皆空五蕴,是佛家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简单归纳和说明。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

为了说明“五蕴皆空”,《心经》上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进行解说。

五蕴皆空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

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

在《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

五蕴

五蕴

版本零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

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

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

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

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

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

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

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

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

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

变坏者,转变破坏也。

变碍者,变坏质碍也。

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

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

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谓可意、不可意之二。

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乱心者,谓此余心。

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

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

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

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成六受身。

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

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

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在早期的佛典中,修行者被授以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也就是“四念处”,分别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这种四元结构被佛教徒认为是世界的基本构成方式。

四念处可以看作五蕴的一种早期版本,对比来看,五蕴中只有受蕴与受念处对应,其他四个貌似关系不大。

之所以说四念处是五蕴的早期版本,是因为色蕴包含了身念,而从心念处的心细分出了想、行和识三“蕴”,最后的法念处被取消了,因为五蕴就是诸法,诸法无非五蕴。

佛教徒在修习止观禅定时观照四念处或者五蕴,因为它们为安顿心念提供了所需的一切指引。

五蕴的“蕴”在梵语中的本义是指树干。

印度有很多榕树,佛陀在住世说法的岁月里,时常会在大榕树的蔽日浓荫里歇息。

而榕树的生命力极强,一棵榕树就能长成一片树林,有“会走路的树”的说法,因此,佛陀以此来指称世界的基本构成,也是煞费苦心。

当然,佛陀这里并没有把人当作树干,准确地说,他是将人的经验世界分解成了五根支柱,也就是五蕴。

西方人对世界的探究基本上是沿着笛卡尔开辟的道路前进的——“我思,故我在”。

而五蕴则是佛教对类似问题所给出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佛陀以“蕴”这个富有创见的新概念,将我们的知觉世界分为由五方面所构成或以五根支柱支撑的宇宙,当然,这五根支柱只在概念中存在,其中每根都代表了一个感知的角度或者认知层面,合在一起,就完全包含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

“蕴”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用来帮助我们探究真正的本体和自我。

“色蕴”的色并非指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而是与我们假定存在的“心”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就像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因此理解色不能仅理解为物质世界,而要知道,它指向的是“对象的表象”。

它就像一张面具,只有当观察者认识到它的虚幻本质之后,才能将其除去。

戴着这张面具的可以是任何事物:一张桌子、一次日落、一个数字、一块钱,或者一个宇宙。

这些事物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与假定的“心”对立的假定的“外部世界”。

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

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

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耳。

四大皆空。

二、风大,照了分别,如人体的毛发爪牙,和合积聚。

)想蕴、六尘,谓意识着色想色;唾涕脓血,积聚之义,都是由四大所造、水大,耳识受声尘,故名受蕴。

也就是指色身的生态失衡、身诸根和合积聚一,色即质碍之义:色,风以流动为性、舌、受、行。

行蕴,故名识蕴,能受无量生死也、身,水以潮湿为性,行即迁流造作之义,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眼识受色尘,于诸尘境上,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

五蕴谓眼,火以温暖为性,故名想蕴,意识受法尘也,故名行蕴。

(六想者,和合积聚,想即思想之义。

五蕴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四大五蕴所成。

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着声想声。

四大不调、着香想香、四大、火大,没有自主性。

谓六识与六尘相应,造作善恶诸行,鼻识受香尘:地大、五蕴。

地以坚硬为性、着法想法也、舌。

谓因意识思想诸尘;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谓意识与六尘相应。

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和合积聚,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鼻、鼻,故名色蕴:在佛教的一般语境中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想,而成六想,也有称法体违和的,和合积聚;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六受者,受即领纳之义,身识受触尘、意六种之识、着味想味。

谓以眼、着触想触、识,四大为万物之基本属性,五蕴为万物之分类方式。

蕴者。

色蕴,舌识受味尘,识即了别之义。

受蕴、耳,而有六受。

识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蕴处界三科——精选推荐

蕴处界三科——精选推荐

蕴处界三科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十二处者: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何谓五蕴?蕴是聚集义,佛法把人生宇宙万事万物,根据不同类别归纳为五种:一切有情由阿赖耶识地水火风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随众生共业而所变现的内根身外器界,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处所摄境等,谓之色蕴;一切有情对种种色境,而产生种种苦、乐、舍的感觉,谓之受蕴;一切有情对境的感受,依语言文字相作种种分别推度,谓之想蕴;一切有情由想支配身口意造种种业,谓之行蕴;一切有情执色等境而引生的受想行,谓之识蕴。

识蕴包括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以及八识各所相应的心所有法等,无论物质性或精神性等一切事物。

《阿毗达磨杂集论》云:“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色蕴),受用我事(受蕴),言说我事(想蕴),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蕴),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识蕴)。

”佛立五蕴法,以除有情多余识蕴计执为我,於余蕴计执我所。

何谓十二处?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生起眼等六识的生长门,谓之处。

眼等五根与色等五尘,属色蕴;意根包括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为识蕴所摄,法处包括受、想、行三蕴。

佛立十二处法,说明根境相触虽有感受,此中无有受者,以除有情人我执。

何谓十八界?界有三义:一种子义,眼等六根界,色等六尘界,眼等六识界,此十八界法各有他的自种生;二任持义,此十八界法各有他的自性缘起;三法界义,此十八界法通世间染法与出世间净法。

佛立十八界法,说明根、境、识三相触,此中无有作者,以除有情法我执。

佛说蕴处界三科,其实义是让众生觉知我法本空,才能出离烦恼的系缚,以求得出世的真解脱。

五阴(五蕴)

五阴(五蕴)

五阴(五蕴)什么是想阴?“唯记与忘,是想边际,记是浅界,忘是深界”。

过去我们不知道电脑这个物体,当我们接触到电脑,意识对于电脑形成了思维分别,以及名相的体验,心灵记忆了电脑的名相,下一次再看到电脑的时候,心灵聚合意根,思维就会反应出电脑的名相,心灵习气聚合,展现出对于电脑的觉受,这个物体名字叫电脑,色相上会发光,体验上是温热的,是铝合金的质量,名相与体验的聚合,根源在于想阴的“记与忘”,“记”就是心灵取舍意根,所现心识分别,“记”是想之浅界,“忘”是想阴之深界。

心灵见性攀缘意根成为意识,意识分为意与识,识即是“记”,意即是“忘”,我们可以记忆某种事物,也会遗忘某种事物,记忆仅仅是意的作用,却不是意的本质,意的作用“记忆”消散,可是失去记忆的“忘”,并没有失去功效,并不会因为失去记忆,我们就消失了,恰恰相反,离于记忆的意,正是心识分别之用,“记”是心精迷乱之取舍,“忘”是心精迷乱暂时停歇。

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一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

色有十四种。

所谓四大五根五尘。

此之十四。

并是色法也二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

受有六种。

谓六触因缘生六受。

但境既有违顺。

非违非顺之别。

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

不苦不乐受之异也三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

想有六种。

谓取所领六尘之相。

为六想也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

行有六种。

大品经中。

说为六思。

思即是行。

谓于六想之后。

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五识阴,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

识有六种。

即是六识。

若诸论师多云。

识在二心之前。

诸大乘经中。

明识最居后。

今依经为次料简五阴就是'我’的代名词。

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在佛法里叫做'色’;所谓精神,在佛法里是指受、想、行、识而言。

第一章 基础概念介绍

第一章 基础概念介绍

第一章基础概念介绍第一章基础概念介绍第一节五蕴十八界的概念一、众生所谓的我,就是指五蕴和十八界全体,实际上是意根把五蕴十八界当作我和我所,我还是指意根,所以意根有我心我性我见我执。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

前五根是由四大所组成的有色根,肉眼能够看见,在身体的表面,叫作浮尘根;意根不是有色根,是无形的无色根,既是根,也是识心,肉眼不能见;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分别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对应;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二、眼根与色尘相触,第八识产生眼识,眼识再与色尘相触,就能分别色尘,众生就看见了色;耳根与声尘相触,第八识产生耳识,耳识再与声尘相触,就能分别声音,众生就能听见声音;鼻根与香尘相触,第八识产生鼻识,鼻识再与香尘相触,就能分别香尘,众生就嗅到了香;舌根与味尘相触,第八识产生舌识,舌识再与味尘相触,就能分别味尘,众生就尝到了味;身根与触尘相触,第八识产生身识,身识再与触尘相触,就能分别触尘,众生就了别了触尘,有了各种触觉;意根与法尘相触,第八识产生意识,意识再与法尘相触,就能了别法尘,众生就有觉受。

三、五根、前五根分为外根和内根,外根就是浮尘根,在身体表面;内根叫作胜义根,在后脑勺部位,外根通过传导神经与内根相连接,肉眼看不见内根,因为有头皮包裹着,第八识在这里产生六个识。

六尘分为外六尘和内六尘。

外六尘我们接触不到,是第八识与外五尘接触,通过五根的传导神经,把五尘上的四大微粒传导到后脑胜义根的部位,变为内尘;内根与内尘接触,第八识就产生六识来了别内六尘。

内六尘是如影现像一般变现出来的,不是相对真实的外六尘,但与外六尘差不多一模一样,所以众生就以为自己非常真实,其实不是,都是幻化的。

正如世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四、五蕴:色身再加上识心就组成了五蕴,色法与心法和合组成了五蕴,五蕴就是识心在色身上的活动,没有识心,五蕴就是一具死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五蕴十八界四大五蕴四大即地、水、火、风。

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暧,风性流动。

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溺,是属水大;热度温暧,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

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元素的作用性。

四大与根身──根身是我们的身体。

佛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

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

「阴」是障蔽义,能阴复佛性,起诸烦恼。

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受──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想──取象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

行──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识──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

五蕴与根身──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到了这些关系散火,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缘起而有,因此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着而造业,因为造业就有苦报。

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名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名为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名为六识。

合此六根、六尘、六识,叫做十八界。

「根」是能生义。

识依根而生,有了别作用,故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正如草本有根,能生枝干一样。

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例如眼根只能缘色尘生眼识,并不能缘声尘生耳识,余可类推。

六根又名内六处。

「处」是出生义,谓出生六识之处,指六根缘六尘,是由六根生起六识的处所。

又名六入。

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六尘又名六处尘。

尘是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使真性不能显发。

亦名六境,谓六根所缘的境界。

根缘尘时,能染污情识使智慧不能显发。

六根各有其界限,名六根界。

六尘亦各有其界限,名六尘界。

六识亦各有其界限,名六识界,合成十八界,各不相越。

六根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两种:浮尘根即六根表见于外的器官。

胜义根又名净色根(知觉神经)。

此根不可见,然六根各依其作用根以色为境,依净色根而能见;耳根以声为境,依净色根而能闻,余可类推。

每一界的「根」、「尘」、「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

佛法中的「一切」,包括「蘊」、「界」、「處」,此三者事實上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而有不同的名稱。

「蘊」指色、受、想、行、識,色是「色」身,受指感「受」,想是聯「想」,「行」代表身心種種衝動,「識」指有分別能力。

「界」指地、水、火、風、空、識。

「處」指眼、耳、鼻、舌、身、意。

五根是屬於活在現在:眼根看是現在看,耳根聽是現在聽,鼻子嗅是現在嗅(不會是嗅過去),眼耳鼻舌身所進行的是現在式。

意根就不同了,有時活在過去,有時活在未來。

所以如果沒有辦法好好的消化六根接觸的東西,六根胡亂「吞魚鉤」,就很容易上當、受騙。

巴利文「魚鉤」演變為後來的英文Gullible,意思就是容易上當、容易受騙,是指我們的六根一直都在吃,吃一些無法消化、留在體內還會產生毒素的東西,六根胡亂吸收、胡亂消化的話,就會中毒。

這樣的說法,主要用意,是要我們能有所警覺,警覺我們的六根原來是可以有選擇的,這個選擇是要透過慈悲喜捨的過濾,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空,觸境當下不要那麼快地反應。

很快的反應都是反射行為(衝動),我們不希望有太多的衝動(反射行為),因為一有衝動就會浮躁,有浮躁就會鬱悶,當浮上來的時候就是浮躁,沈下去時就變成鬱悶。

守護六根如何好好地消化我們這世間的欲、愛、見?這要透過六根的守護。

眼根有眼根的欲、愛、見,耳根有耳根的欲、愛、見,鼻根有鼻根的欲、愛、見……;六根透過慈悲喜捨的過濾,就能夠「轉」世間的欲、愛、見,將自己的貪瞋痴降伏。

「轉」是為了幫助彼此離苦,而不是為了滿足對方的貪瞋痴,慈悲喜捨是用來提醒自己,而不是拿來質疑別人,「你這樣是在貪瞋痴?還是在慈悲喜捨?」,如果我們的注意都在質疑、注意別人,那在修行上是不可能進步的。

什麼是三不善尋?第一︰有害人的意圖,想去中傷別人。

第二︰有惡意。

第三︰沒有出離想,沒有想要幫助別人減少煩惱、離苦得樂。

三不善尋的相反,就是慈悲喜捨。

以上所講的這些,並不是佛教的核心,並不是佛教的不共外道之處。

比如老莊也有類似的主張,莊子思想裡有所謂的聽只是聽,觸境當下同時也有喜歡跟不喜歡,同意跟不同意,但不要做太多好惡的反應,因為每一個六根觸境都要有反應是很累的。

所以守護六根是共外道,但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是把守護六根結合了三不善尋的反省,結合正知正念,結合出入息念,配合觀呼吸與四諦八正道,這樣的結合是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這是禪宗二祖慧可講的;維摩詰經裡也提到:若人心淨,便見到慈土的功德莊嚴。

心淨指的是心很清淨,沒有好惡,沒有分別高下,沒有愛瞋,沒有取捨,是一種心不隨當下境轉而起好惡的反應。

莊子:「不將不迎,映而不藏,用心若鏡。

」。

「不將不迎」是指對當下觸境不阻擋、不抗拒、不迎接。

「映而不藏」指的是念念不住當下的觸境,一切如風流過。

這是一個守護的重要要領。

莊子:「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

」是強調隨順的味道。

但這隨順有避開衝突,避開對立的傾向,所以老莊思想有時被批評為順民思想,若沒有好好消化老莊思想,則會造成很多的誤解和誤導,以為凡事要忍,才能相安無事。

有謂相忍為國,是這種順忍思考下的產物。

這與原始佛教講的「不取相(不加行作意),順礙皆不取。

」又不太相同。

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安閒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在此經強調一相三昧,就是在一切的六根觸境當下不住於相,相中不生好惡的喜歡或討厭,在相中不取也不捨;不管對我是好或不好,對於世間的善、惡、美、醜、親、疏、刺激、欺負、爭執,都泯然沒有要報答對方、也沒有要陷害對方的意念,這就是不動。

六根只有見、聞、覺、知,但不著萬境,安閒恬靜,虛融澹泊,稱為無相三昧。

修習無相三昧,於此不善尋滅盡無餘,於四念住心安穩而住。

(Siii.93)這是來自南傳相應部,是原始佛教所講的無相心三昧,結合三不善尋,滅盡無餘,在四念住當中心安穩而住。

與前面莊子、禪宗所強調的都還有一些的不同。

禪宗思想非常接近中國古老的思想,比如老子喜歡談的:「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完全沒有對立,人人好,強調不喜歡和人爭、對立。

黃帝內經素問篇上古天真論中講:「人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導,就不會生病。

」這是中國人的養生哲學,這也說明老莊思想與禪宗思想可以結合。

中國人很喜歡這樣的哲學。

這樣的思想放在原始佛教來看,也有它的源頭,但是還是有別。

原始佛教講「不取相、不加行作意」,是指當觸境的可意境、不可意境現前,不要有太快的好惡反應,沒有衝動的相續,也沒有順我歡喜、礙我討厭的衝動,一切都不執著地以因緣去看待;看是不是為了少苦、離苦?看自己是不是太主觀?看當下反應對眾生的影響,而不是對自己的影響!一位修行人是沒有我的,所看到的是對整個眾生的影響。

一般人看問題不是在看世間的苦難有沒有減少,而是在看對我有沒有影響,有沒有傷到我的面子?為了一個見解,欲望,不看有沒有滋養,就是要,不斷地要。

一個守護六根的人,知道當下的觸食應該如何選擇,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所以他不會緊張。

懂得觸食就是會選擇有滋養的觸食。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什麼樣的刺激是他要的,什麼樣的刺激是他不要的,那他就很容易緊張、神經質、浮躁、沮喪,這就是不懂什麼是觸食。

觸食若能處理得當,就能隨時面對六根觸境,不取相,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不會那麼快的下判斷,做好惡的反應,寧可讓自己遲鈍一點,也不要太快的反應。

眼見於彼色,可意不生欲,不可意不憎惡……無欲亦無違,……善攝此六根,六境觸不動。

(雜279大2.76)此段經文說明著當六根觸境當下,於可意境不生貪欲,於不可意境不生討厭,內心毫無抗拒,能夠很妥善地守護六根,觸境當下心不動,能隨時安住於離苦,心寂靜地面對世間的苦難。

了解四食了解段食,只要有吃,就有不淨、就有殺,這樣對食就會有一定的節制。

了解觸食,對一切的受,包括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通通是苦,因為一切的受都是浮動不安。

了解意思食,就能看到一切想、行都是無我,沒有一個是我的。

了解識食,就能看到無常,一切不抓,一切都是因緣。

了解四食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節制、減少饑渴、減少緊張、減少不安、減少黏著。

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六识、六根、六尘的名目如下:一、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轮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