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中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实施方案旨在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研究资源和研究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实施内容1. 课程设置本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将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拓展课程:通过拓展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扩大他们的学科视野和思维广度。
- 创新课程:通过创新课程的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阅读课程:通过阅读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本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研究和应用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 合作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项目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研究,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资源支持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我们将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教材选用: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教师培训:组织相应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保证他们能够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教学。
- 研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包括书籍、电子资料等,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扩大他们的学科知识面。
三、评估和总结为了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他们对校本课程的研究感受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 教师评价: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效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本店铺特地准备了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其中会写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培养,激发热爱、尊敬妈妈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我”画的画和妈妈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妈妈吗?(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培养,那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在妈妈生日的时候你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或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板书课题)二、新课1.初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为什么要画一幅妈妈给小树浇水的图画?(2)我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妈妈在学习、生活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我们,就像培育小树苗一样辛勤地培养着我们。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妈妈对我们的爱呢?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妈妈说的“我的小树”指的是谁?(2)体会为什么妈妈说:“我的小树长大了”?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要读出妈妈亲切、欣慰的语气。
三、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本课生字中,“今”不要写“令”;“礼”字是示旁;“纸”字右下不要加点;重点指导:卧钩一定要卧,不要写成竖弯钩三、指导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弄清每段写什么,然后分段试背。
四、拓展延伸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你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送给妈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吗?五、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2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面对嘲笑不灰心,有了进步不骄傲,只有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校本课程教案模板小学语文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适用年级: [年级]课时安排: [课时数]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 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运用。
-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和段落。
-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文文本- 生字卡片- 阅读材料- 写作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导入1.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生字词教学1.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运用。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四、课文分析1.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解读课文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和段落。
3.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五、阅读拓展1. 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2. 引导学生讨论阅读材料,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写作练习1.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 阅读课外书籍,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 完成课后写作练习。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四、指导写字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授课年级:小学一年级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课程内容:(1)基础知识: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发音以及拼音的拼读规则,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和部首等基础知识。
(2)识字读书:通过识字、阅读绘本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语言表达:通过积累词汇,学习基本语法结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文学欣赏:学习名人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呈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1)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试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 教学资源:(1)教材:使用教育部批准的小学语文教材。
(2)课外读物:提供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
(3)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6.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单元一:认识汉字(2周)单元二:认识音节(2周)单元三:认识字母(2周)单元四:认识基本标点符号(2周)单元五:认识五种常用字体(2周)第二学期:单元六:识字读书(4周)单元七:词汇积累(4周)单元八:基本语法结构(4周)单元九:文学欣赏(4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校本课程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古筝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2、大屏幕出示古诗的内容,教师简介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的意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教师范读。
生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指名读古诗。
2、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
分小组讨论: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1)我从“桃红”看出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因为春天才会有盛开的桃花。
(2)我还从“柳绿”看出来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树都发芽了,才会是绿色的。
(3)我补充一点,我是从“莺啼”得知作者写的是春天,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莺歌燕舞”… …4、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宿雨”、“山客犹眠”。
5、教师点拨:在配乐声中老师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朗读出来,学生欣赏。
6、多美的一幅画,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在来读一读。
(1)、男生读。
(2)、女生读。
(3)、齐读。
(4)小组比赛读。
四、背诵积累。
1、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1)、教师引背。
(2)、同桌对背。
(3)指名背诵。
(4)、学生齐背。
教学反思: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人们向往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美好的山居生活,景色怡人。
如果由老师来讲解,学生的兴趣可能不高,于是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找,看看古诗描写的季节。
学生因为是自己开动脑筋找的,说的,因此参与性很高。
给学生配上音乐朗读,有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学生学的主动积极。
老师用朗读散文的形式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读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悟,从而更好的朗读。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阅读理解1. 文章:《小池》杨万里2. 文章:《春晓》孟浩然3. 文章:《静夜思》李白第二单元:汉字书写1. 生字词:山、水、花、鸟、夜、明、早、上2. 生字词:小、池、日、月、风、雨、人、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1. 话题:我的家人2. 话题:我的学校3. 话题:我的兴趣爱好第四单元:写作训练1. 作文题目:我的家人2. 作文题目:我的学校3. 作文题目:我的兴趣爱好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文。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作文等。
3. 考试成绩:阅读理解、汉字书写、口语交际、写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语文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生字词卡片、作文范文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阅读理解(2课时)第1课时:《小池》杨万里第2课时:《春晓》孟浩然2. 第二单元:汉字书写(3课时)第1课时:生字词教学与练习第2课时:生字词教学与练习第3课时:生字词复习与测试3.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4课时)第1课时:话题一:我的家人第2课时:话题二:我的学校第3课时:话题三:我的兴趣爱好第4课时:口语交际展示与评价4.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2课时)第1课时:作文题目:我的家人第2课时:作文题目:我的学校七、教学活动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内容,生字词,以及口语交际技巧。
校本课程设计小学语文
校本课程设计小学语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生字词,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阅读和分析,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本课程针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设计,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写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奥秘”,围绕“课程目标”中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组织以下内容:1. 课文学习:《秋天的雨》- 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 课文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2. 写作技巧: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 创意写作练习: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完成一篇以秋天为主题的短文。
3. 阅读理解:分析课文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分享观察和感受。
- 阅读理解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阅读理解技巧。
4.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课堂讨论: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中的美文美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小学语文阅读校本课教案(三年级)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校本教育注重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注重学生文体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命与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防范侵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也要组织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相处的环保理念;学生参加社会环保实践,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必要的保护生命、健康的知识和技能;3、自我保护的意识,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帮助学生心理素质,拥有乐观的生活。
5、帮助学生学会保护,应对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难。
6、帮助学生养成的生活和习惯。
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主要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社区活动等,充实教学过程。
3、让学生与、家庭,采用“问问别人”的,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4、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在探究中学习。
第1课走进生命花园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体,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多彩的生命世界。
教学难点:学会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共享生命家园。
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一些动植物知识。
2、准备一些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与过程:1、讲故事,引课题。
2、通过图片,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1)走入大自然,你会发现哪些美丽可爱的生命呢?(2)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还认识哪些有趣的生物朋友?让学生边学习课本第三自然段。
(3)请在你家附近先一棵树,仔细找找有哪些生物朋友生活在它周围,你的发现一定会有很趣!(4)与从不同的生存本领,许多生物朋友会用巧妙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教案被视作是对传统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它可根据学校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课程教案。
今天我想重点讲述的是我们学校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的情况。
作为学校最核心的学科,语文的教学一直是我校的重点,而四年级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语言文学素养的重要一年。
本着“因材施教,注重实效”的教学方针,我们学校制定了一份针对四年级的校本课程教案。
下面我将从多方面介绍这份教案的具体内容。
是教学目标。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感,使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具发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说到课程知识点,语文知识的传承是四年级的主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逐步掌握课文中的文字和常用词语,理解语文文化知识,培养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是教学内容。
我们四年级的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计划。
从课文的选择到课堂教学的组织,我们做到了周密而不偏于教材,注重实际和生活,注重启发和巩固。
我们平衡了文本和非文本材料,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掌握学习内容,使他们在这个学习阶段学有所获。
在教学内容中,我们着重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并基础上培养学生感悟和领悟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在教材选择方面,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情趣性和生命性,以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为核心。
第三是教学方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除了书面语文教育外,我们还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语言实践,采用了一系列案例分析、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等方式,扩宽学生的视野和语境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快速提高语文能力,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设计范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设计范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3. 学生能够了解和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提升概括和归纳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技巧。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表达、倾听和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增强学习积极性。
2.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关爱、团结等。
3.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程针对小学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为核心,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结合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生字词学习:挑选与课文相关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
2. 课文学习:选取一篇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阅读理解: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和句子,培养概括和归纳能力。
4. 写作训练:以课文为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写作技巧。
5. 课堂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协作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第三课时:开展写作训练,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课时:组织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协作能力。
校本课程教案模板语文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 2课时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2. 写作技巧3. 诗词欣赏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2. 写作的基本技巧3. 诗词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如何将写作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3. 如何欣赏和理解诗词的美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阅读材料、写作指导书籍、诗词选本。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键信息。
3.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
4.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强调关键词、句、段的重要性。
三、写作技巧1. 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诗词欣赏1. 教师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平仄等。
2. 学生欣赏诗词,体会诗词的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二、阅读理解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教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三、写作技巧巩固1. 学生继续练习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指导。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特设此校本课程,希望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2. 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诗歌欣赏1. 学习古代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习现代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1. 学习散文的基本特点,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
2. 学习散文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单元:小说欣赏1. 学习小说的情节构思,体会小说的魅力。
2. 学习小说的角色塑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1. 学习作文的基本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2.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语文》、《语文同步训练》等。
2. 辅助教材:推荐阅读书籍、作文范文、诗歌选集等。
3. 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网络资源: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在线文章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诗歌欣赏(2课时)第二单元:散文阅读(3课时)第三单元:小说欣赏(4课时)第四单元:作文指导(5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诗歌欣赏: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案例篇一:语文校本课程案例校本课程教案课题名称:名著阅读—走进《西游记》名著阅读《西游记》教案积累词汇,扫除阅读障碍词语1趋步2少顷3但见4欣然5少时6俄而7闻言8既各道词章9拜讫10言未毕11适至此间 12是以等不得 13故先在此 14何往15无暇16备陈前因 17话犹未了 18何也19径至山前 20切须在意 21倏个风息 22少憩23愕然24一言未已 25簪冠着服 26懿旨27结束整齐 28而已29瞑目30觌面31那壁厢32得罪麾下33遂相揖而别 34举目而看35令堂36令尊38令荆39秉善皈依40懵懂41通知之42毛骨悚然43坐莲台44嗔怪45佯问46些须47俄流48踌躇49满斟一碗50那厮51诚是进退两难 52吃斋小可53何以收之56委实不能57复至台阶58东张西觑59长唳一声60何足道哉61上来纳命62幕天席地63博弈64阳春白雪65茅塞顿开64勿哂65犒赏66自旦至暮67海口68 没齿不忘69河清海晏70只当秋风过耳 71何足罕哉72劳形73佯输而走74通衢75遂结束齐备 76收讫77那昏君如其言 78至茔前79傍屋檐80庖丁82安得不惊83如探囊取物 84忒狠85一片善声盈耳 86何以知之87上台盘88丢了解数89欣然允之90事以至此91故知之耳92嵯峨93向者94绰枪来战95苍生96沉疴97神祗98天籁99长亭100我看他是个雏儿101不知就里(底细)115俱、皆103丢了解数104欣然允之105事已至此106故知之耳107勿哂108犒赏109茅塞顿开110自旦至暮方散111没齿不忘112举箸113子规啼对联入课堂古韵生情趣“佳句千年浸墨香,妙联万古传风雅”。
对联凝练、雅致,最能体现语言的魅力,寓对联赏析于名著教学中,能化繁为简,激趣启智,唤醒美感,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不失为一种创新和有效手段。
对联1日日花开时时果熟2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3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4从来未识深和浅今日方知轻和重5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色色新6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7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8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9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唐太宗叮嘱玄奘)10暗放玉龙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11(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12(妖怪)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13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不举(见到老虎)14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5雨后披蓑擒活鲤风前弄斧伐枯木16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17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18闪过的再生人道撞着的定见阎君(刘伯钦武艺高)19那窝中走兽贪性命西撞东奔这林内飞禽惜羽毛高举远飞20泪滴腮边谈旧事愁攒眉上诉前因(乌鸡国王)21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鹰愁涧的水)22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水帘将23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猪八戒与沙僧较量)24青青香草秀艳艳野花开25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6逢山筑破虎狼窝遇水掀翻龙蜃穴27神清目朗如仙客体健身轻似寿翁28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29龙归碧海凤返丹霄30柳絮漫桥梨花盖舍(形容雪景)31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32打扫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唐长老小心翼翼)33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34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善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行恶之人)35魂飞魄散骨软筋麻36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忘善心(出家人)37树大招风风憾树人为名高名伤人38风吹败叶雨打残花篇二: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秦皇岛开发区七小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我校座落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西端,是一所典型的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
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书本课文中的语言文字;2.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3.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意图;2.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阅读的深度。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大纲、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准备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课文内容,并和学生们分享一些相关的生活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解读(2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等形式,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语言知识点的学习(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语言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5.课文朗读和演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语言表达的演练,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点有清晰的掌握。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审美情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以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小学语文阅读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校本课程理解:1、国家、地方课程的丰富与延伸(含义)2、学科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核心素养+课标(阅读课程设计的依据)3、为什么开展阅读课程——学校本来的情况A、学生成长需求:缺乏阅读能力,就去给他们弥补B、学校现状发展:—办学理念、目标:能行—学生关键能力第一条:会阅读表达—生命树课程体系:自主成长奠基未来+学校特色开发(达到目的:跳一跳摘果子)A、全阅读项目的深化B、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4、全科阅读构想——学科融合(大阅读课程观):不仅限于语文阅读,加入趣味英语、生活数学、自然科普等等5、阅读课程的实践方式——综合性阅读实践——(在学校主题活动、节日活动中渗透;开展趣味、多样的语文阅读活动)二、1+X能行阅读课程(隶属于本校语言与文字课程)含义(一)能行: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中的“行”含义解读行:1、品行品性(内在修养)2、我可以(外在自信)3、践行实行(达成的途径)基于上述三方含义,能行阅读课程旨在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践行),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方法去阅读、去表达(践行),从而提升阅读综合能力(内在阅读能力、外在自信表达),塑造人文品行和良好修养(内在品格),发挥阅读育人的价值作用。
(二)1+X:1、课程目标——围绕核心目标外扩延伸,A、整体目标B、分学段目标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2、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情和目标,从所定某个基础点出发,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分年级段的阅读课程内容1+X阅读: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一篇文章一本书一类书小篇章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大类文阅读教学解释一:1(能内行)+X(低中高各学段的阅读教学)解释二:1(各学段阅读的1篇文或1本书或1类书)+X (各学段通过阅读的这个1,所达成的X个目标)前期准备:1、教师选择利于各段目标实现的书籍,形成学校各年级阅读书库;2、根据各段目标制定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设计教案。
具体内容:低年级——小篇章:小组阅读式目标:兴趣课程内容偏重学生感兴趣的,所以要让学生自选内容、小组共学、自由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篇一: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我身边的生活教学目标;1、留意身边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会感悟生活,爱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过程:导入: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留意我们身边的生活,你会发现许多……(一)认识我们的校园1、讲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带学生到校园看一看。
2、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校园,从整体上认识校园。
3、校园环境优美。
4\实践:观察你家附近的环境。
(二)了解校园中的植物及生长情况1、讲清观察重点(1)观察校园中有哪些植物?(2)它们的生长情况怎样?2、给学生分组,然后分组到校园观察,相互说说自己观察的情况3、实践:观察你家,附近还有什么植物,它们长的怎样(三)说说校园的美1、先分小组2、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你认为校园里什么最美?用较通顺、连贯的一段话说一说3、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说一说4、小结:我们的校园这么美,我们应该保护它(四)画一画校园的美1、先拿出准备好的纸、笔、水彩2、把你认为校园中最美的地方画下来,用你喜欢的颜色涂色3、学生画画,教师巡视指导4、选出画的好的予以表扬,让大家看一看(五)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1、谈话,我们的校园这么美,我们该怎样保护它2、学生先说一说3、小结(1)爱护花草树木,不折枝摘花。
(2)保护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塑料袋、果核等,不乱涂乱画。
(3)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制止。
(六)生活中常见的污染1、说说你所见到的污染(1)水污染(水体浑浊、变色、臭味)(2)空气污染(烟、汽车尾气)(3)农药污染2、补充(1)噪声污染(2)光污染3、我们生活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该怎么办?(七)不乱扔塑料袋(白色污染)1、谈话:现在生活相当方便,空手出去,可以买回一袋一袋的菜、生活用品,方便之余,也带来了污染,塑料袋到处都是2、分组说说塑料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不便3、讲解白色污染4、实践:建议家长多用布袋,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八)洗涤剂污染1、谈话:家中清洗衣物、餐具、厕所等常用哪一些洗涤剂?2、导入:洗涤剂是洗东西的,怎么是污染呢?3、讲解(1)洗涤剂泡沫缝隙中栖存细菌,造成生活用水污染。
(2)洗涤剂对水生生物有轻微毒性,造成鱼类畸形。
4、建议:(1)不用含有磷酸盐的洗涤剂。
(2)妥善处理含有合成洗涤剂的废水。
(九)节约用水1、谈话(1)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水?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水是哪来得,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资源是有限的,有的地方严重缺水。
(3)资源正受到严重污染。
2、启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十)空气污染1、分组讨论:说说你知道的空气污染情况2、讲解(1)空气污染的类型。
(2)空气污染的形成。
(3)空气污染的危害。
(十一)噪声污染1、放录音让学生听:音乐、朗读、谈话、喧闹、车鸣声、轰鸣声……2、让学生说说听到各种声音的感受3、讲解(1)什么是噪声污染。
(2)噪声污染的危害。
(3)处理措施。
(十二)农药污染1、谈话;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普遍应用,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2、“我”身边的农药污染(1)蔬菜(2)水、土地污染。
3、谈谈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十三)沙尘暴1、谈话:(1)见过沙尘暴吗?(2)它有哪些危害?2、讲解:(1)补充沙尘暴的危害。
(2)讲解沙尘暴频发的原因。
3、我们要保护植被,积极植树种草,重建美丽、清新的家园(十四)保护动物1、谈话:目前由于人们的过度砍伐森林,动物丧失了生存环境,加之环境恶化,人们乱捕动物,一些动物急剧减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2、说说你喜欢哪些动物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十五)不随意扔废旧电池1、说说电池的用途2、给电池分类3、说说你家的废旧电池是怎么处理的4、简单介绍随意扔废旧电池的危害5、妥善保管好你家的废旧电池(十六)自觉抵制一次性餐饮具1、谈一谈你用过的一次性餐饮具2、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用什么原料)3、讲解(1)一次性筷子(木材、竹)(2)一次性餐盒、塑料袋(塑料、纸)4、我们应自觉抵制一次性餐饮具,尽量不用或少用(十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目标:体会环境污染的危害,建立环保意识教学方法:分组说一说教学过程:1、分小组说说?我?身边的环境污染2、分组说说“我”哪些行为会污染环境3、“我?打算怎么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篇二: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案】小学六年级文活动课教案1、步入春天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丽,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了解春天各种可爱动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用朗诵、歌曲、演讲、舞蹈等多种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阅读《谈谈春天动物的活动》丛书,每位学生自选一本。
(每本都分别介绍了几种动物的常识)。
2、有关介绍春天景色的录像、歌曲《春天在哪里》、《我爱地球妈妈》。
3、学生准备各种赞美春天的活动,如绘画、书法、舞蹈、歌曲等。
4、排练小话剧《植树》。
5、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资料图片,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及诗文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笋芽儿》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散文,课文描写了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慈爱的竹妈妈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无数的生机。
今天,我们要再次步入春天,在进一步认识春天,了解春天万物生活的基础上歌颂春天。
二、深入了解春天各种动物的生活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各种动物生活的资料,阅读了《谈谈春天动物的活动》丛书,那你们知道“春天哪些动物最可爱,最能给春天增添生机呢?”(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以研究此类动物的“著名专家”身份向大家作“学术报告”。
)2、播放春天各种动物活动的录像,再次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
三、赞美春天1、同学们,春天各种小动物开心地觅食,尽情地嬉戏,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自由地生活,春天可真好!春天真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赶快出发,投入春天的怀抱。
(播放有关春天花草树木等各种景色的录像)4、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春天,你可以单独准备,也可以集体合作,两个人、三个人都可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作准备。
5、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赞美春天。
四、还春天一片绿色1、同学们,春天是美好的,但善于观察、研究的同学一定发现如今的春天同往日的春天有不少不同之处了?(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是的,现在春天里动物的种类少了,清澈见底的河水不见了,大地的绿装也没有昔日的翠绿了,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指名回答)3、同学们,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人类自己的家园,长此以往,留给人类不再会有生机勃勃的春天,留给人类的只能是一片荒漠。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能熟视无堵吗?同学们,你们说该怎么办?(学生讨论)4、大家讨论的真热烈,告诉大家,咱班有的同学已经行动起来了?(演小品《植树》)5、同学们,保护环境是我们全人类的事,作为我们还要向我们身边的人呼吁,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投入到植树造林之中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向身边的同学倡议,请大家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学生读倡议书)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我爱地球妈妈》,用歌声祝愿春天更美好!(放歌曲《我爱地球妈妈》在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教学反思:2、三月风活动目的1.懂得给别人送温暖是美德,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思想。
2.通过组织全班同学在校义务服务,培养高尚情操,关心他人,树精神文明班风。
活动准备1.收集雷锋的日记1-2篇,读一读,背一背。
2.分小队进行一次“雷锋故事演讲选拔赛”,推荐一名优胜者,准备参加班级的雷锋故事演讲。
3.准备节目《护绿劳动》、《路遇盲人杨伯伯》(小品)。
4.要求每个同学确定自己要做的服务内容,带上必要的工具。
5.学唱雷锋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动过程主持人甲:三月里,到处吹拂着文明礼貌之风,每位同学十分注意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为了让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之风吹进每一个同学的心田,班委决定,今天举行“三月风”主题活动。
主持人乙:三月,处处可见雷锋;三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每一个同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班级里出现了喜人的景象。
集体对答朗诵:班级的事,争着做;同学的事,帮着做;他人的事,主动做;争做文明合格生。
主持人甲:是啊,我们的同学处处以雷锋叔叔为榜样,时时铭记雷锋叔叔的故事,请听雷锋叔叔的故事。
(学生a讲雷锋叔叔的故事。
故事梗概:有一次,雷锋因公出差。
他在火车上看到旅客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自己主动去帮助列车员扫地、擦桌子、给旅客倒水等,忙个不停。
到沈阳换车的时候,雷锋看见一位从山东来的大嫂,她急着要去吉林探亲,可是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知道后,二话没说,就用自己的津贴费为大嫂买了一张票,送她上了车。
大嫂含着热泪问:“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雷锋笑了笑,说:“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
”)(其他同学再讲两个故事,内容略)主持人乙:雷锋叔叔的故事多么感人呀,我们同学的演讲又是那么精彩,下面请老师评出最佳故事员。
(教师评出获奖选手,并予以鼓励)主持人甲: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获得最佳故事员的光荣称号。
主持人乙:雷锋叔叔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记得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主持人甲:是啊,我们的同学在行动了,同学们成立了“学雷锋小组”。
请看小品:《护绿劳动》。
学生b(旁白):爱护花草树木,保持公共环境卫生,主动打扫卫生是雷锋叔叔常做的。
看,我们班的护绿队又在新村里劳动了。
有的扫落叶,有的捡花坛中的杂物,有的在清理草地,有的在为小树浇水,同学们干得可欢了。
正在这时,一位手持拐杖的盲人跌倒在地。
(表演小品《路遇盲人杨伯伯》。
)学生c:老伯伯,您怎么了。
盲人:噢,是我不小心摔了一下。
学生c:摔疼了吗您家住在哪儿盲人:我家住在祥和小区3幢。
学生d:那我们送您回家好么盲人:谢谢,谢谢。
(旁白:到了盲人家。
)学生e:老伯伯,我来替你开门。
盲人:老伴,是这些小朋友送我回来的。
老奶奶:多谢你们,请到屋里坐吧!学生合:不用谢,老伯伯、老奶奶再见!主持乙:到处都有我们的“学雷锋小组”,瞧,我们的老师又有行动了。
教师:同学们,三月里,到处吹拂着学雷锋、做好事的春风,我们特意组织同学义务为大家服务,现在我们的活动就正式开始,同学们说好不好学生齐:好。
(各学生分组活动)(校园操场上摆上桌子,插好中队旗。
有各种服务项目:为你削铅笔,为你整理书包,为你解答疑难,为你指导学习方法、传授经验??时间大约半小时,接着回教室)教师:同学们,今天的主题活动办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