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陇县人民医院

金城门诊部医院感染防控方案(试行)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根据疾病传播途径以及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建立门诊院感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诊区感染防控管理。落实和督导工作人员防控培训与考核、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最大可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一、成立门诊院感小组并明确职责

门诊部根据部门特性,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成立金城门诊部院感防控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监控医生:*** 监控护士:***

职责:

组长:负责院感防控指挥、院感流程布局等院感防控全面工作。

副组长:工作人员防护、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处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等方面。

监控医生:督促其他门诊医生落实自身防护,规范医疗

废物管理,完善“新冠”排查记录,落实手卫生等。

监控护士:负责患者引导与宣教,负责检查门诊清洁卫生、各种消毒登记记录、医疗废物交接记录。

二、实行三级预检分诊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及处置工作,避免人员交叉感染,设立“三级预检分诊”,推荐“门诊大门口→门诊大门口分诊台→各诊室/检查室”的三级预检分诊的模式,更好地做到“四早”,即目标患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设置三区两通道,规范人员动向

金城门诊部按照医院感染防控需要,对“三区两通道”进行区域划分,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患者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

(一)清洁区: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

(二)潜在污染区(半污染区):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三)污染区: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门诊诊室、医技科室患者检查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处等。

(四)患者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的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为减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就诊者之间交叉感染风险,建议患者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分开设置,设立门诊部患者进口、出口专用通道,维持患者正常就诊秩序,四、实施“一人一诊一室”的就诊模式

目前,门诊诊室的虚拟叫号系统已调试完毕,试运行一段时间,系统稳定,要求门诊医生按照院感防控的要求,落实“一人一诊一室”管理,门诊部加强巡查,督导落实,切实保障医患双方的就诊安全。

五、加强感染暴发管理

为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门诊部医护人员务必遵守我院“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相关的报告流程,发生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正确地上报和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一)加强感染监测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门诊部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

(二)加强患者教育

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指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学习咳嗽礼仪等。

六、要求工作人员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

(一)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所有就诊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

在感染性的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医护人员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做好个人行为隔离措施。

(二)正确选择防护用品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防渗透隔离衣。

3、为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就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为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就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采取空气隔离措施;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查;眼部防护(护目镜或面罩);穿防体液渗透的长袖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操作时应当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三)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执行医务人员分级防护。

1、一级防护

对于从事一般诊疗活动、普通门诊的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正确戴医用外科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戴一次性工

作帽。

2、二级防护

对发热门诊、口腔、眼科、耳鼻喉科、感染、呼吸等专科医生和实施预检分诊人员实行二级个人防护。工作时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外科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戴一次性工作帽,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三级防护

凡接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吸道传染病疑似或确诊患者,以及涉及可能产生喷溅或气溶胶操作的工作人员,如门诊口腔科、内镜室等,应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护目镜/防护面屏,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靴套/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防护服。

七、环境清洁消毒

为预防和降低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门诊交叉感染的发生,在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尤其是个人防护的基础上,门诊部应加强和落实环境清洁消毒和监测工作。从而更好地从切断传播途径着力,阻止疾病的传播,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一)空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应加强门诊部通风换气,有条件可进行空气消毒。建议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

每次时间1小时以上。办公区域应开窗通风每日2~3次,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建议不少于30分钟。

(二)地表和物体表面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应对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届时发布的规定要求。目前门诊部地表和物体表面采用1000-2000mg/L的含氯溶液喷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三)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八、医疗废物处理

门诊部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医疗废物处理。

(一)明确责任人和建立流程机制

产生医疗废物的具体科室和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应加强后勤和门诊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督导和考核,切实掌握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履行职责,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疗废物流程机制,及时正确处理产生的医疗废物。

(二)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1、明确分类收集范围

普通诊区、妇产科、肛肠科检查室、口腔科以及患者等待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