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四季歌》教学设计
《四季歌》教学设计

夏季特征
气温高,降水集中,日 照时间长,植物生长旺
盛。
秋季特征
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减 少,日照时间缩短,植
物开始进入收获期。
冬季特征
气温低,降水稀少,日 照时间短,植物进入休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进而引起四季更 替。
教师评价
课堂表现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包括参与度、专注度、合作精神 等,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
课堂表现。
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 以及课堂展示等,评估学生的学
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反馈与指导
教师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
家长评价
06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的反思
总结词:详实丰富
详细描述:本次教学内容《四季歌》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化的诗歌,内容详实,语言优美,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拓展了知识面。
教学内容的反思
总结词:重点突
详细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强调了诗歌中描绘四季 景色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
图片导入
展示四季景色的图片,让 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季节 的特点。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问关于四季的问 题,如“你们最喜欢的季 节是什么?”等,引导学 生思考四季的不同。
讲授新课
介绍四季的划分和特点
讲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划分和每个季节的气候、景色、 动植物等方面的特点。
分析歌词内容
逐句分析《四季歌》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 境。
四季歌教案

四季歌教案
篇一:四季歌教案
【教学内容】四季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四季周期的组成。
2.引导学生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教学准备】
1.课件:四季的图片、歌曲演唱视频。
2.教具: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1.热身
(1)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跳“四季舞”,伴随背景音乐,手
拉手、跳舞。
(2)学生自由活动5分钟,促进情感和心理的交流和融合。
2.新课教学
(1)呈现四季的图片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回答:图片中的画面是什么季节,如
何判断?
(2)观看四季的歌曲视频,让学生听歌、跟唱、调整音高。
(3)老师逐句引导学生唱歌,把歌曲分成四个部分,让学生逐个接触并熟悉。
如:第一部分唱“春天到了”,第二部分唱“夏天到了”、第三部分唱“秋天到了”,第四部分唱“冬天到了”。
(4)多次排练,每次排练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对四季的感悟。
(5)集体演唱歌曲,让学生表演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延伸
(1)请学生自行编写一篇关于四季的短诗,并在课后随机爆读。
(2)请家长提供一张自己季节的图片,让学生介绍图片中呈现的季节以及自己
的想法。
【教学反思】
教学通过多维度刺激学生的情感和感知,从而引导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四季的魅力与变幻。
在课堂中引入热身操和自由活动,缓解大脑压力和疲劳,为后续学
习和表演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同时,在课后通过延伸环节的提供,让学生感悟四季,增加生活中的乐趣。
《四季歌》教案

《四季歌》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四季歌》的歌词内容,能正确唱出歌曲;2. 培养学生观察四季变化的能力,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3. 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电脑或其他播放音乐的设备;2. 课件或图片,展示四季的图片;3. 《四季歌》歌词和音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制造情境:利用四季图片和季节名称卡片引入四季话题,引发学生对四季的认知和感受。
2. 提问:请学生描述春天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测该季节的名称。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展示《四季歌》的歌词和图片,教师朗读歌词,带领学生感受歌词表达的四季特点。
2. 听音乐:播放《四季歌》的音频,让学生仔细听歌,并尝试跟随节奏摇摆或拍手。
三、歌曲学唱(15分钟)1. 教师慢速引领学生正确发音跟唱,边引领边做相应手势或动作。
2. 学生尝试自己跟唱,加强对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记忆。
四、歌曲理解(10分钟)1. 阅读理解:教师给出简单问题,让学生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2. 分享感受:学生交流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五、情感体验(15分钟)1. 分小组: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季的音乐配合自己的创意,表演一个季节的特点。
2. 展示表演: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
六、巩固提高(15分钟)1. 游戏:教师选择适合四季主题的游戏,例如,季节接龙、四季配对等。
2. 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用书写或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自选一季的图画、图片、文章或歌曲,并介绍自己选择的理由。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并理解了《四季歌》的歌词内容,能够正确唱出歌曲。
同时,通过与音乐配合的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口语和表达能力。
此外,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培养了他们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的培养。
《四季歌》教学设计精品3篇

《四季歌》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的兴趣。
教材分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与白,青与红,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历历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天,碧绿的莲叶,茂盛而广袤,阳光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的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色调明朗、充满生气,充分展现了秋季的美丽;“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眼中的冬天,则因为有了梅雪争春而更显活力,色彩鲜明。
那在儿童眼中的四季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本课以《四季歌》为题,意在通过观察、欣赏一年四季的典型美景,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有关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习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诗画融合创作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春天的樱花、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梅花的.图片,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四季的特点,体会四季色彩象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诗画融合的名家大作或同龄作品,教材还提供画家笳咏的《春江水暖》、徐英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潘天寿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及一些学生作品,并以此激发创作欲望。
那么,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加强生活感悟呢?让学生游览、观察,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这样,学生的创作才会更有生机,教师的教学也更显得有本有源。
重点、难点:重点:画出四季的特点,进行四季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创作。
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2023年《四季歌》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四季歌》教学设计15篇《四季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学生谈自己喜爱的季节,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认识、书写“季”。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识字学词,指导方法1.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季”字。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指正读音。
4.认读带拼音的生词、语句。
5、认识象形字“桑”,读准带有“桑”的词、句。
6、巩固认读带生字的词、句。
7.巩固认读单个生字。
8、对“季、苗、肥、蝴、辛、苦、肥、粒”这些生字,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字的结构,利用加一加等方法来巩固记忆。
9.创编儿歌,帮助学生学习多音字“场”和“了”,练习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拼音识字、字理识字、按字的机构加一加识字、儿歌识字、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等,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积累识字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儿歌共有几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习第一小节(1)指生读第一小节,结合图片巩固识字,理解课文。
(2)拓展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在感悟春天生机的同时,继续巩固识字。
(3)拍手读儿歌,感受农家春天的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拓展词语和诗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春天的生机;让生字在新的语境中复现,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3.学习第二小节(1)生小声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夏天农民在忙些什么?(2)借助图片了解农事活动,体会农民们夏日的忙碌。
理解“戴月光”,区分、识记“戴”和“带”。
语言《四季》教案8篇

语言《四季》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言《四季》教案8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在教案中提供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以促进个性化学习,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评估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语言《四季》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四季歌》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四季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9 四季歌》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化的美术作品。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以及作者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四季之美。
教材内容包括欣赏四季变化的图片,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以及进行四季主题的美术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绘画技巧。
他们对于四季的变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描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季的特点,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欣赏四季之美。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分析、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理解四季的特点,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四季之美,以及创造具有个性化的四季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四季变化的图片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四季之美。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理解作者如何表达四季之美。
3.创作法:让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四季主题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变化的图片和美术作品,用于展示和欣赏。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相关教学PPT或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课件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的特点。
例如,春天花开、夏天炎热、秋天丰收、冬天寒冷等。
2.呈现(10分钟)展示《9 四季歌》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四季之美。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可以选择绘画或手工制作的形式。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
《四季》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四季》教学设计(通用15篇)《四季》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既歌颂自然,又借物抒情的美文。
课文比较短,也比较浅显,但雨的情态在__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也具有很大的涵咏性,是比较理想的反映“神奇的自然”的__。
它优美的语言给人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教学目标: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2、让学生感受__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3、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教学难点:欣赏__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教学方法1、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3、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__,领略__语言的美、意境的美。
二、基础知识:1、作者:刘湛【zhàn】秋,当代诗人。
1935年10月生。
安徽省芜湖市人。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2、字词积累:静谧【】高邈【】莅【】临咄咄【】逼人粗犷【】池畦【】一脉【】情思脉脉【】含情明确:mì mǐao lì duō guǎng qí mài mò三、整体感知、鉴赏分析:1、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自读课文】畅谈感受,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田家四季歌 教学设计

2生活经验
对于“田家”的四季的景象缺乏生活经验。
3.策略经验
借助文本思考交流感悟,容易泛泛而谈或者说话比较啰嗦,不能够完美表述小故事。
三、困难障碍及突破措施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可通过仿古朗读突破重难点。
四、个体差异分析
1.在识字方面,有7人预习达标率低;
“年”书写易错点是什么?
“戴”书写的易错点是什么?
(目标2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字形的特点,写字时,对于字的笔画、结构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感知感悟)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占格,书写出错率极低。
通过小测验,检测学生的组词能力,对生字的运用能力,目标达成度较高。考察可用字词连线配对等增加趣味性。
五、作业布置
资源拓展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郑板桥)
麦浪翻飞,又早是秧针半吐,
看垄上鸣槔滑滑,倾银泼乳。
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
更养蚕忙杀采桑娘,田家苦。
课标
分析
1会认“季、蝴”等17个生字,读准“场、桑、归、虽、了”的读音,学会“场、了”两个多音字。会写“季、吹、肥、农、忙、归、戴、辛、苦、年”等10个生字。
学生完成度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个别同学在学生互动环节表现不积极,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提升学生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背诵课文
2.背诵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
复习巩固式
识字,随文识字
5分钟
2.想象文中描写了那些场景,选一幅画一画。
动手体验式作业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15分钟
一年级《四季》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四季》语文教学设计一年级《四季》语文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四季》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__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且富有情趣,使用大量叠词,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各小节语言句式典型,结构大致相同,有利于学生认识基本句式,进行仿说练习。
本课出现的认读字在课文中复现率较高,象形、指示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形象的记忆。
所配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优美,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媒介。
学习了__,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设计理念:《四季》这首优美的小诗渗透出浓浓的自然美、生活美。
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拓展学生生活中识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和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法和学法:1、互动合作。
2、注重情趣。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
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季》,板书课题,齐读。
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请低视力的同学看屏幕,你们能从每一张图片上得到什么信息?2、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
学生欣赏。
要求:仔细看,比比谁是最会观察的孩子。
3、语言训练: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景色,生讨论,回答(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夸一夸你喜欢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体会诗境。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四季歌-浙美版秋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四季歌-浙美版秋1. 教学目标•认识秋季常见景物,了解秋季的特点和变化。
•了解和掌握秋季的基本色彩和色彩搭配,培养感性美术素养。
•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音乐和美术的交叉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知识要点•秋天的景物(如落叶、果实、丰收、金色的稻穗等)。
•秋季的色彩特点及常见色彩搭配。
•美术创作基础知识(如形体、颜色、线条、构图等)。
•音乐知识:《四季歌》浙美版秋节选。
2.2 技能要素•可通过手工制作表现秋季的景物和色彩。
•能够感受音乐和美术的结合,将音乐中的画面用绘画表现出来。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秋季的特点、景物和色彩。
•能够通过手工制作表现秋季的景物和色彩。
•发挥音乐和美术的交叉应用能力。
3.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季的色彩特点和色彩搭配。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和美术的结合。
4. 教学过程设计4.1 教学准备•PPT课件。
•画板、彩笔、颜料、刷子、剪刀等材料。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了解秋季的特点和景物,展示一些秋季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秋季的特点和变化。
•播放《四季歌》浙美版秋节选,让学生感受秋季的音乐氛围。
第二步:讲解秋季的常见色彩和色彩搭配•通过图片展示、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秋季常见的色彩和色彩搭配,如黄色、橙色、红色、棕色等。
第三步:手工制作秋季景物•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秋季景物,如落叶、果实、金色稻穗等,加深对秋季景物的认识,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讲解美术创作基础知识•通过PPT和画板,向学生讲解美术创作基础知识,如形体、颜色、线条、构图等,为后续美术创作做准备。
第五步:绘制秋季风景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成一幅秋季风景画,通过绘画表现出音乐中的画面。
第六步: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手工制作和绘制秋季风景画进行评价。
4.3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秋季的特点和变化,掌握秋季的色彩特点和色彩搭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性美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季歌》(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

《四季歌》(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特点,包括不同季节的色彩、典型的景物和气候特征。
能够运用绘画工具,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表现四季的独特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画面构图和元素组合的能力,使画面能体现出季节的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他们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四季的独特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四季的典型特征和代表性元素,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
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四季,如春天的嫩绿和粉红、夏天的火红和翠绿、秋天的金黄和棕褐、冬天的洁白和深蓝。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画面中生动地表现出四季的氛围和感觉,避免元素的简单堆砌。
启发学生在描绘四季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作品富有个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四季风景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
绘画工具,如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彩色铅笔等,用于示范。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课前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收集与四季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四季变换的视频,视频中有春天的花开鸟鸣、夏天的烈日蝉鸣、秋天的枫叶飘落、冬天的雪花纷飞,每个季节都配有相应的音乐,如春天的轻快旋律、夏天的热烈节奏、秋天的悠扬曲调、冬天的舒缓乐章。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一段美丽的视频,你们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吗?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的印象和喜爱之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四季的特点(PPT展示)展示多幅不同季节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特点:春天:万物复苏,气候温暖。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四季歌》教学设计3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四季歌》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9 四季歌》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教材通过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四季的美景、用绘画和剪贴的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四季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同时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剪贴技巧,对四季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四季的感受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特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3.提高学生的绘画和剪贴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了解四季的特征,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四季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图片和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四季的特征。
2.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创作灵感。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剪贴的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四季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9 四季歌》2.图片:四季美景图片3.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4.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四季美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季的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四季的特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绘画和剪贴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创作灵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素材和工具,让学生开始创作自己的四季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通用15篇)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也可以说是四幅季节图。
本课教学引领学生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儿歌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已经初步掌握了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学习这首儿歌的主要成长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我以读书为指导,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同时通过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一读,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所学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弄民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弄民的辛苦和快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学习单、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4.《田家四季歌》,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情况,巩固字词。
1.出示课件生字(1)叫号识字;咦,淘气的生字宝宝藏到了气球里,大家还认识吗?(2)放飞气球;2.瞧,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跑到了词语里,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们读准确呢?(出示课件词语)(1)小组比赛读;(2)拍手齐读词语;你还敢挑战吗?(3)读句子;宝贝们读得真棒。
接下来,我们系好安全带,一起走进田家生活去看看吧!学生齐读课题。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4 四季 教案.doc

《四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季》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对四季的爱好之情。
教材理念本设计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有趣的游戏、美丽的图片、丰富的想象、奇妙的内化、适度的延伸中,学生字、学语言、学诗歌,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从而唤起一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学习目标1.认识“尖、说”等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会写“四”。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以文代文,初步了解春、夏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创编儿歌,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认识“尖、说”等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会写“四”。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以文代文,初步了解春、夏的特征,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从而感受四季的美丽。
教材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了解四季的循环往复,板书课题《四季》。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季的美好,初步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感受四季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老师和学生合作读小诗。
3.整体上感受四季,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成熟了,冬天天气变冷,我们堆起了大大的雪人。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特点,相机出示板书)【设计意图】多种情势读小诗,从整体上感受四季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教师示范读,师生合作读等情势,激发学生读好诗,学好语文的兴趣。
三、随文识字,创编小诗1.学习第一小节:走进春天(1)出示春草图,认识“尖”。
(小大为尖)通过出示图片找一找、比一比、加一加的方法,重点识记生字“尖”。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 四季歌丨浙美版(2012) )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2012)一、教学背景与意义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基础。
第9课,我们采用《四季歌》主题。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绘画技巧,通过学习《四季歌》,不仅能综合运用语言、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更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四季的感性认识,加深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并对季节中的景物、天气等形成自己艺术感受和表现能力,较好地达到了“美、情、智”兼顾的综合目标。
二、教学目标1.了解季节的概念,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2.能够通过形状和颜色表现四季的印象;3.能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着色的情感感受;4.能组合图形进行表现,增长想象与创意思维。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美术绘画的形式表现四季,同时体验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1. 了解四季蒲公英奋力地飞舞,春天来了。
阳光与绿色交织,夏天来了。
叶子变成了绚烂的颜色,秋天来了。
冬天,一切都寂静而美好,银装素裹的大地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感知四季,归纳季节的变化和特点。
2. 表现四季采用形体化的构成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四季不同的自然气息,通过抽象笔形、色彩及造型语言去表现四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3. 组合图形表现在学生表现季节的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组合形成画面或看似简单或看似复杂的事物,会从新的视角发现新的趣味和艺术竞争力。
四、教学过程及步骤1.引入在进课前,准备春夏秋冬的季节图画放于黑板上,学生来到教室后遇到黑板侧,老师让孩子们看看图画,感受到四季与季节变化的特点。
2. 学习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知道什么是‘四季’吗?”“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悟和情感。
3. 分析季节老师通过展示季节图画,指导学生观察、感知季节变化和不同季节的特点,引导学生感知四季特点,归纳季节的不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绘画技法表现四季的特点。
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素描纸等各种绘画材料。
2、老师:课件、范画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和摆放情况。
(二)、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让学生猜歌名导入本课新课。
(并让学生说说四季是哪四个季节。
)
(板书课题:四季歌)
(三)、讲授新课:
1、播放有关四季景物的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师:把你印象最深的能代表四季的象征景色用简单的线条或颜色快速的表现出来。
(老师示范,学生了解绘画方法。
学生快速表现,并作简单的讲评。
)
2、和学生一起说说四季的不同特征。
游戏:“四季”辩论会
游戏规则:把学生分成4大组,每一组代表一个季节,每组辩论员说说自己的季节“美”,通过辩论让学生们能够对每个季节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1)、春天:
①春天的景色有:刚冒出春芽的柳树、杨树、小草……开放的桃花、梨花、油菜花、樱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水里刚孵出的小蝌蚪……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②春天的颜色有:绿色(嫩绿、浅绿)、黄色、红色(粉红)、白色、紫色……
③春天难忘或有意义的事:放风筝、春游……
④春天给人的感觉:生机勃勃、温暖……
(2)、夏天:
①夏天的景色有:树叶长得茂密,颜色变深……荷塘里开满了荷花,成片的向日葵开放……小蝌蚪蜕变成青蛙、蜻蜓停留在荷花上……
②夏天的颜色有:绿色(深绿、墨绿)、红色(深红、粉红)、黄色……
③夏天难忘或有意义的事:游泳、捉鱼……
④夏天给人的感觉:阳光灿烂、炎热……
(3)、秋天:
①秋天的景色有:菊花、桂花等花在秋天竞相开放。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大多果实和庄稼在秋天成熟。
对于老百姓来说,秋天是他们最幸福的时节。
但是在秋天大部分树叶开始变黄、变红,有的开始慢慢飘落,有的甚至开始枯萎……
②秋天的颜色有:黄色、橙色、红色(深红)……
③秋天难忘或有意义的事:收获果实……
④秋天给人的感觉:凉爽……
(4)、冬天:
①冬天的景色有: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
冬天万物凋零,动物开始冬眠。
雪花在冬季飘落,把整个世界妆点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②冬天的颜色有:白色……
③冬天难忘或有意义的事:打雪仗、滚雪球……
④冬天给人的感觉:寒冷、空旷……
老师小结:通过辩论,让大家了解了不同季节的美,不过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孩子们认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这些美景,除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表现出来呢?我们先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四季的!
(欣赏优秀学生作业)
3、老师介绍绘画技法: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线描、水粉画、排水法等。
4、学生创作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表现。
(2)、表现技法不限,可用简单的笔法完成。
(3)、作业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季节的象征景物,可表现自己的情感。
(学生创作,老师辅导,在辅导过程中示范,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
5、展示学生作品,并作小结。
(1)、老师讲评。
(2)、学生自我评价。
6、课外延伸
师:能说说表现四季的古诗吗?如描写春季的《春晓》、描写冬天的《江雪》等,请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四季的古诗,并尝试给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