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课件

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课件

生活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
背诵1-20号元素符号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汞 Mn Fe Cu Zn Ag Ba Hg
课业要求:
我讲的时候,请你仔细听; 我问的时候,请你尽量答; 晚自修结束之前,必须交作业; 该背的内容,坚决完成不打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与变化的区分与联系
变化是一种过程,性质是一种能力的体 现,是属性
变化的描述词:生成,变成 性质的描述词:可以、能够、容易、会
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 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类文明史中的化学
酿酒 制陶瓷 烧石灰 早期炼铜、炼铁
Ca(OH)2 + CO2
碳酸钙 + 水 CaCO3 + H2O
实验三 碳酸钙 + 盐酸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 熔沸点、溶解性。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才能表现出的 可燃性、钢铁易生锈、氧气能助燃……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复习)
1.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
物质在产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 变、放出气体、沉淀的生成或溶解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 发光等。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课件1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课件1

观察实验:蜡烛燃烧
[看] 1、实验前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 等 2、变化过程中有哪些现象产生 3、实验后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 等 4、比较实验前后的变化,判断这些 变化分别属于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蜡烛融化
固态融化 成液态
液态融化 成固态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大理石(碳酸钙)跟盐酸 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向石灰水吹气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 无色透明 水(颜色______________ ;状态 _______ 液体 ),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 二氧化碳 气体) 气(吹入的是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作用 生成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镁带燃烧
黑色 ;状态 取一小段镁带(颜色_______ 固体 _________ ),用砂纸擦亮(颜色 银白色 ),用坩埚钳夹住,放在 _________ 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出热量 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实验一: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取一个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 块状固体 ), 灰白色 ;状态_________ (颜色________ 无色透明 ; 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颜色_________ 液体 ) 状态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 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1. 空气液化 2. 铜器生绿锈 3.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 酒精挥发 5. 火药爆炸 6. 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7. 气球爆炸
8. 用硫燃烧法熏粉丝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 质。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
组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固定
表示方法 有化学符号
举例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决定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实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现象: 1、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白色固体逐渐减少
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 + 水 +
NH4HCO3
NH3
H2O
二氧化碳 CO2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读数: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注意: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 容器
量筒
用途: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玻璃棒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
主要用途: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试管夹
用途:用于夹持试管
注意:使用时从底部往上套,夹 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 指不按短柄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全套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全套PPT课件
返回目录
玻璃棒
搅拌 使液体受热均匀
搅拌 加速溶解
引流
返回目录
烧杯
配制溶液 加热液体 作反应仪器
返回目录
量筒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常用规格
5ml 10ml 25ml 50ml 100ml

返回目录
石棉网
火焰长时间集中在容器的 某一部位,会引起容器破 裂,因此要垫石棉网
返回目录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实验二 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
碳酸钙 + 水
实验三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返回目录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变色 产生沉淀 生成气体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返回目录
观察实验:蜡烛燃烧
[看] 1、实验前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
等 2、变化过程中有哪些现象产生 3、实验后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
005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006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神奇的氧气 007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008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水 009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溶液 010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溶液的酸碱性 011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燃烧与灭火 012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碳 013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014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化学燃料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返回目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课件: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精品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课件: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精品课件)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实验 变化前的物
变化时
变化后
有无


发生的现象 产生的物 新物质生



加热水 液态的水
气泡、水 珠和水雾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 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中伴随现象: 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现象。 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注意:这些现象只能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参考, 但不是作为依据,例如电灯发光、发热,该过程没有新物 质生成,是个物理变化。因此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 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沪教版) 九年级 第一学期
1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新课导入
物理
生物
化学
自然
科学
地球
天文
新课导入
磁悬浮列车






杂交水稻
化 学
生铁炼钢、钢铁生锈
物 理 学
风力发电
蜡烛在空气中 化 燃烧、在二氧 学 化碳在熄灭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铁生锈变成了铁锈,铁锈不再是原来的铁,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 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不再是原来的蜡烛。
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包装物、餐巾纸、厕纸、尿不湿、陶瓷碎片等除可回 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垃圾。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3优质课件PPT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3优质课件PPT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 A. 木材做成桌椅 B. 水结成冰 C. 燃放焰火 D. 砂纸除去铁钉表面铁锈
4. 下列成语中,能体现化学变化 的是___。 A. 死灰复燃 B. 木已成舟 C. 磨杵成针 D. 积土成山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 A. 高梁酿酒 B. 自来水煮沸 C. 冰雪融化 D. 蜡烛熔化
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等 能与镁带反应
常见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
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食醋:深褐色、酸味、液体等 能与水垢反应
铝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它 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密度较 小(2.7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 热性,所以,铝可以制成炊具。铝在 空气中容易跟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 保护层——氧化铝,所以,铝锅、铝 水壶表面都有一层氧化铝,它能起到 一定的保护作用。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
思考:电池为什么能释放电能?美丽的焰火是怎样产生的?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它致力于研究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制备和用途。
原子结构
爆炸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纳米材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观察与思考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为什么铁容易生锈,而不锈钢不易生锈?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有什么不同?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课件: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
第1章 走进化学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 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 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3.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 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什么是化学? 学习化学有什么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化学是怎样一门学科
2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3 化学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帮手
4
趋利避害,用好化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史; 2.知道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帮助,利用化学,创造美好 生活。
二、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17世纪以前:古代化学时期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0
液化
熔化
汽化
水沸腾
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 外壁有很多水滴
凝华
雪融化盛水
升华
一夜之后树枝上全是霜
湿衣服晒干
干冰升华
晨露
铁矿石
熔化
铁水
凝固 铁锅
樟脑丸升华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本质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变化名称
物理变化
变化前物质 变化后物质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玻璃破碎
玻璃
玻璃
没有新物 质生成
瓷器摔碎
陶瓷
陶瓷
没有新物 质生成
纸张燃烧 铁钉生锈

灰、气体等
有新物质
生成

铁锈
有新物质 生成
化学变化
帮我分类
削皮的苹果变色 矿石粉碎




成 桌
面包霉变

镁 带 燃 烧
物理变化
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②③④⑤⑨。⑪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⑦⑧⑩⑫ 。
①蜡炬成灰 ②忽如一夜春分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木已成舟
⑤滴水成冰 ⑥铁杵成针 ⑦百炼成钢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②④⑤⑥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③⑦ 。
物质的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者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沪教版化学九上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ppt课件(共20张PPT)

沪教版化学九上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ppt课件(共2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5、已知集气瓶中分别集有二氧化碳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内,火焰熄灭的 是二氧化碳,燃烧依旧的是空气。
6、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 不能使蒸馏水变浑浊的现象,区别石灰水和蒸 馏水。
7、利用有机玻璃的韧性和普通玻璃的脆性, 区别有机玻璃和普通玻璃。
8、利用黑色的木炭粉能燃烧、黑色的氧化铜 粉末不能燃烧的现象,区别木炭粉和氧化铜。
重要提示: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3、盐酸滴在大理石上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 + 盐酸 CaCO3 HCl 反应现象:
二氧化碳 + 水 + 氯化钙
CO2
H2O CaCl2
有大量 气泡 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

随学随练
例1.在以下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D)
A.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B.合成药物 C.将废旧塑料变为汽车燃料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化学发展史
古代化学 火药 造纸术 炼金术
近代化学 原子论和分子
学说 元素周期表
现代化学 纳米产品 高分子材料 绿色化学
随学随练
例2.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 素组成
化学研究 的内容
物质的结构——物质由分 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 成
物质的变化规律——物质 发生变化时遵循的规律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占有空间、具有质量、具有特性。
物体:由物质组成,具有一定形状、大 小和用途。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物 理学则主要研究物体及其运动。 实例:水是一种物质,而由水冷却结成 的冰块则是物体。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 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 毒性、酸性、碱性、氧化
吸附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性、还原性、助燃性等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可燃性
决定 反映
燃烧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1-2)
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1-2)
氧气可以助燃
科学家是( C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随学随练
例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上海版)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教学课件 (共56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上海版)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教学课件 (共56张PPT)

实验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现象
生的物质
有无 其它 物质 生成
实验 2
镁和氧气 剧烈燃烧,发 氧化镁 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的粉
末,同时放出
热量。 文字表达式: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1.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一、化学研究什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 常见的物理变化: 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融化等
物 质
变 化
概念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 木材燃烧.铁的生锈.二氧

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变化 化学

浑浊等 本质特征: 有其他物质生成 现象: 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
化:
成沉淀等.
物变与化变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气泡、水珠 和水雾


水的沸腾: 液 态
气态
液态
想一想:这个变化有何特点? 状态改变
一、物质的变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理 变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汽油挥发
例如
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融化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发光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
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4 、你根据哪些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赏析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赏析
能释放多少热量
它的价格是多少 使用它是否安全
它产生多少烟
是否易贮存和运输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组成元 主要含碳,含少量的 素 氢、氮、硫、氧等
石油
天然气
主要含碳、氢, 主要成分是甲
含少量、硫、 烷,含碳、氢
氧、氮等
元素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主要 燃料、化工原料 用途
燃料、化工 燃料 原料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腌制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加醋洗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吃辣椒辣到了怎么办?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化学的作用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 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生产化肥和农药——提高 粮食的产量
液态 气态 液态
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 沸腾,沸腾 时产生的水 蒸气遇玻璃 片又凝结成 液体。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②)
块状
实验现象: 蓝色块状固 体变成细小 蓝色粉末
粉末状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③)
蓝色硫酸 铜溶液
蓝色氢氧 化铜沉淀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 得到澄清的 蓝色溶液, 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后有 蓝色沉淀生 成。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形状、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放热 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酒精挥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 等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0

化学的魅力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1课时〕一、教材剖析本节教材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也是学生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第一堂课。

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性质〞;“两个变化〞;说了然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化学研究的内容;利用化学给社会带来的促动作用,感觉化学的魅力。

本节课要让学生意会到化学根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调换学生关于化学学习的踊跃性,为此后的教课打下感情根基。

同时,“两个变化〞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初步,逐渐培育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世界。

知道“两个变化〞的观点和实质差别也是为后边“两个性质〞的学习打下根基。

学生可能会对判断经典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问题,要经过重申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这个与物理变化实质的不一样,来辅助学生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

〔2〕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化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注意自然科学根安分类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会化学的研究对象,感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觉化学的魅力。

三、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课难点: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四、教课用品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实验用品〔火柴、酒精灯、两张纸、镁带、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石棉网、坩埚钳、烧杯〕。

五、流程图创建情境定义“化学〞物质的变化体验化学二者实质差别化学的奉献并判断“两个变化〞总结六、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引入:同学们好,我姓陈,大家能课够叫我陈老师,自然一些同学上学导期就理解我了,本学期大家就要跟入着我来一同理解化学这个新朋友了。

我们生活中随地可见的书包、笔袋、书籍,平常一点叫“东西〞,好听一点呢叫“物件〞,那我们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一点,我们称其为“物质〞。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参考课件: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共17张PPT)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参考课件: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共17张PPT)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参考课件: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共17张PPT)(共17张PPT)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一节What doeschemistry bring us化学的应用工业带来更多的原材料农业带来高效的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医药带来重要的药物保障战胜疾病生活穿着更加舒适饮食更加有营养居住更为温馨出行更加便捷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为什么用铁锅烧菜比铝锅好?为人体补充血红蛋白所需的铁元素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观察实验,通过联想、推理,说说这些碳酸氢氨消失的原因吗?在一个南方农村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

过了一个夏天,管理员发现仓库里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有些化肥袋里的碳酸氢铵变少了。

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

可是却没有发现化肥洒在地上,也没有人进仓库开袋取用。

这是为什么?研究化学最常用的方法是。

实验谁“动”了我的化肥?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药匙坩埚钳石棉网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内壁上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加热NH4HCO3 NH3 CO2 H2O 白色固体刺激性气味气体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结论:保存:低温密封保存阴雨天施肥;施肥后立即用土盖上。

使用方法:性质保存方法使用方法决定决定体现体现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人类服务。

地球上自然资源很丰富: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水资源,钢铁资源等,空气也是一种自然资源.空气中的氮气很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食品包装袋中充有氮气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工厂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钢铁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一般铁制品并不耐腐蚀,易生锈。

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同步教学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课件

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同步教学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课件

实验 镁带燃烧
反应前
反应条件
镁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点燃
氧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
反应后
氧化镁
(白色粉末)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放热。
文字表达式: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化学符号: Mg O2
MgO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燃烧,腐蚀,中毒,缓慢氧化等 缓慢氧化:物质与氧气缓慢产生化学变化
呼吸 金属生锈 食物变质、腐烂 橡胶老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三态变化、形状变化、电灯通电等
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在干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颜色_无__色__透__明__;状态液__体__), 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吹入的是二氧化碳 气体)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健康
药物
人造关节




脏人 补造 片血
管 和 心
半 导 体 材 料
硅 芯 片





人工智能
物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理 性
水的沸点是100℃
质 银有良好的导电性
练一练
变化和性质的区分: “能、可以、会、是、易、有”等字眼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铜可以导电
物理性质
汽油能燃烧
化学性质
铝有良好的导热性 物理性质
牛奶会变质
化学性质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 CaCO3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Ca(O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_一__定____是化学变化。
*此题答案不唯一
〈典型考题〉 观察酒精灯内酒精的颜色和状态,并闻一闻它的气味,发 现酒精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用滴管吸取一 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见酒精溶于水。用火 柴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有淡黄色的火焰。然后把冷耳干 燥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过了一会儿,发现烧杯 内壁上有水珠出现,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 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混浊。 阅读上文后 酒精的物理性质:__无_色__、__透_明__、__有_特__殊__气_味__的__液_体__,__能_溶__于__水 酒精的化学性质:__点_燃__时__可_以__燃__烧_,__生__成_水__和__二_氧__化__碳_____
属于化学或物理变化的是:___①___③___④__⑦_____
①氢气燃烧②氢气能够燃烧 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④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⑤ 常温下水是液态⑥镁带可以燃烧 ⑦镁燃烧
〈典型考题〉 请用“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填空: 1、物理变化中_一__定__不___发生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中_不__一__定___发生物理变化。* 3、有发光发热现象发生的变化__不__一__定__是化学变化。
〈典型考题〉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物质的化学性质来解释的是: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木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④、熬骨头汤时加入食用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典型考题〉
当你在复印材料时,你能闻到刚刚复印好的文件有一股 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O3)的味道。 氧气(O2)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很多气泡 结论:大理石(碳酸钙)跟盐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2、石灰水吹气
现象:试管中的溶液从澄清变成浑浊 结论: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反应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镁带燃烧
近代化學之父 安托万·拉瓦锡(1743-1794)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1834-1907)
元素周期表
氧气 O2
O
元素的命名
Fe
O
氧 oxygen
O
铁 ferrum
Fe
O
Fe
O
Fe
O
氧化铁 Fe2O3
铁块 Fe
C N O P S Cl Br I 碳氮 氧磷硫氯溴碘
K Ca Na Mg Al 钾 钙钠镁 铝
典型物理变化:融化,熔化,溶化,粉碎,挥发,升华 典型化学变化:燃烧,生锈,腐蚀,腐烂,酿制 典型生物变化:转基因,果树嫁接
提问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镜子碎裂 气球爆炸 木头燃烧 水结成冰
铁生锈
牛奶变酸 汽油挥发 树枝折断
白磷自燃 汽车加速 风力发电 炸药爆炸
葡萄酿酒 种子发芽 棉花织布 转基因豆
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 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典型考题〉
以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化学直接有关的是(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 D 活字印刷 E 制陶 F 制作染料
〈典型考题〉
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Zn Fe Sn Pb H 锌铁 锡 铅 氢
Cu Hg Ag Pt Au 铜 汞银铂 金
碱金属 碱土金属
非金属 过渡金属 主族金属
物理
生物
化学
自然
科学
地球
天文
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肥、农药、食物加工、化妆品、 日用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
提问
实验
1、盐酸滴大理石
化学性质: 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易锈、不稳定易爆炸。。。)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提问
提问: 1、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什么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 __、 __、 __ 的自然科学。 3、化学有什么用处?
化学 九年级第一学期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使用火 从矿石提炼金 制作陶器 酿酒
制作颜料染布
奶酪
提取药物
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 1661年发表 《怀疑派的化学家》 奠定化学基础
古希腊“四元素”之说
土气水火
中国“五行”之说
金木水火土
成就
1、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 2、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 《化学基本论述》。 3、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 列表,列出33種元素。 4、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 5、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6、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
〈典型考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精密项链,以下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 B 健身器材上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C 用乙醇汽油代替含铅汽油作为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D 在室内点燃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典型考题〉
下属列于描化述 学中 或, 物理性质的是:___②___⑤___⑥_______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物质。 结论: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反应方程式: 2Mg+O2点→燃 2MgO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但发生物理变化时,肯定没有淀、气体、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