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宏观
经济
复习
习题
经济学
真题
宏观经济
第版
经济学
名校 名校
模型
笔记
凯恩斯主义
内容摘要
21.1复习笔记
2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 映人们的生活质量。⑤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 量。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前面的储蓄-投 资恒等式是两回事。
目录分析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答案高鸿业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docx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羞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養,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硏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7试计算:(1)(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8.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含教学辅导和习题解答【专业版】
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含教学辅导和习题解答【专业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下篇宏观经济学前言本书与教育部组编、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包括宏、微观部分)配套使用。
每一章均有两部分内容: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学习指导包括各章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内容要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针对性强,主要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习题解答包括各章的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选择正确答案、计算、分析讨论等形式,这里有的是对教材中每一章后面的“复习与思考”题做的解答,还有的是对不脱离教材知识基础上的重要问题的解答,对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和准备考试有很大帮助。
另外,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我们在本书的开始,设了一个名为“学习提速”的部分,用图示、图表、文字说明等各种形式总结和概括了教材的整个体系,各章的重点难点,将各章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这些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非常有利。
本书由山东财政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集体完成,本书是我们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
我们在长期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非常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在此汇集成册,以期能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读者有所帮助。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需要,也是为适应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将作为教师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参考书,更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辅助用书。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以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以便为后面将要展开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做好准备。
学习要求:了解宏观经济运行中各部门的关系,准确把握GDP的概念,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尤其是支出法),弄清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确切含义。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课后答案22章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后果。
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
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的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 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算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回准确地或趋向于预算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选择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 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推倒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解答:一个典型企业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i i y h P P y =−+i i 其中y i 为企业的产量,P i 为其产品的价格,P 为价格水平,y*i 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 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Pe 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 的估计,从而有:*()e i i y h P P y =−+………………………………………………………..(1)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ˆˆ()e i P b P P P =−+…………………………………………………………… (2) 上式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的调整,参数b 为调整系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第一章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课后答案(宏观部分).docx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來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己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o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补•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o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來,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叩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岀口 - 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o如杲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考研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解析
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 MR=TR’=(P·Q) ’=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 Q=20 或者 Q=-5/3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 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 +2L+36
由(1) 、 (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 X1=9,X2=12 (2)U=3X1X2 =3888 8、 (1)A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QAd 5 0 4 4 3 8 2 12 1 16 0 20
2
B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QBd 6 0 5 5 4 10 3 15 2 20 1 25 0 30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3 4 5 6 7 (4)\(5)略。 5、 (1)可变成本部分为 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 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 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 MC=AVC 时,AVC 最小,有 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 Q=10,结果一样。 第六章 2、 (1)2 (2)4 (3)2 (4)4 (5)3 (6)4 (7)4 70 100 120 130 135 600 800 1000 1200 1400 60/7 8 100/12 120/13 1400/135 5 20/3 10 20 4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圣才出品】
二、判断题 1.所有经济学家都同意当经济发生繁荣或衰退时,政府应采取适当政策来调节经济。 () 【答案】F 【解析】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主张政府调节经济,古典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货 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认为任何旨在调节经济的政策都是无效的。然而凯恩斯主义和新凯 恩斯主义则认为经济调整是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因此政府应采取适当政策来调节经济。
Pe t 1
Pt 1
,其中,
Pe t 1
Pt1 为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
为调整系数(
0
1
)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
行调整的幅度。ຫໍສະໝຸດ (2)“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
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
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4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③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 际国民收入;④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坚持以( )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 A.利率 B.货币供给量 C.信贷流量 D.准备金 【答案】B 【解析】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力主单一政 策规则,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的政策。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5、设投资函数为i=e-dr(1)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2)若投资函数为i=250(美元)—10r,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3)说明e的增加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答案:(1)i=250 —5×10 = 200(美元)i=250—5×8 = 210 (美元)i=250 —5×6 = 220 (美元)(2)i= 250 —10×10 = 150 (美元)i = 250 — 10×8 = 170 (美元)i =250 — 10×6 =190 (美元)(3)e 增加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4)若i = 200 — 5r,投资需求曲线将左移50美元6、(1)若投资函数为i = 100(美元)—5r,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2)若储蓄为S= —40(美元)+ 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投入水平;(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答案:(1)I1 = 100-5×4=80(美元) I2 = 100-5×5=75(美元)I3 = 100 – 5 × 6 = 70(美元) I4 = 100- 5×7 = 65(美元)(2)S = -40 + 0.25y—40 + 0.25y = 80 ∴y = 480(美元) —40 + 0.25y = 75∴y = 460 (美元) —40 + 0.25y = 70∴y = 440(美元) —40 + 0.25y = 65∴y = 420(美元) (3)IS曲线函数:∵I = S∴100-5r = -40 +0.25y∴y = 560 — 20r图:8.下表给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收入(美元)货币需求量(美元)利率%货币需求量(美元)500100600120 700140800160900180 1230 1050 8706904110(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答案:(1)L=L1(Y)+L2(r)当Y=700时, L1(Y)=140; 当r=8% 时, L2(r)=70 ∴L=L1(Y)+L2(r)=140+70=210当r=10% 时,L2(r)=50 ∴L=L1(Y)+L2(r)=140+50=190(2)当Y=600时,L(Y)=120L=L1(600)+L2(12%)=120+30=150 L=L1(600)+L2(10%)=120+50=170 L=L1(600)+L2(8%)=120+70=190 L=L1(600)+L2(6%)=120+90=210 L=L1(600)+L2(4%)=120+110=230当Y=700时L1(r)=140L=L1(700)+L2(12%)=140+30=170 L=L1(700)+L2(10%)=140+50=190L=L1(700)+L2(8%)=140+70=210 L=L1(700)+L2(6%)=140+90=230 L=L1(700)+L2(4%)=140+110=250当Y=800时L1(800)=160L=L1(800)+L2(12%)=160+30=190 L=L1(800)+L2(10%)=160+50=210 L=L1(800)+L2(8%)=160+70=230 L=L1(800)+L2(6%)=160+90=250 L=L1(800)+L2(4%)=160+110=270(3)图形9、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1)画出利率为10%,8%和6%收入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出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相比,有何不同?(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美元,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答案:(1)(2)由L=M/P得r=0.04y=30当y=800美元时,r=2 当y=900美元时,r=6 当y=1000美元时,r=10(3)LM曲线如图:(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时,r=0.04y-40当y=800美元时,r=-8 当y=900美元时,r=-4 当y=1000美元时,r=0这条LM曲线与(3)中的LM曲线截距不同,LM曲线向右水平移动250美元得到LM’曲线(5)若r=10%y=1100美元时L=0.2y-5r=0.2×1100-5×10=170与200不相等货币需求与供给不均衡,L〈M,则使利率下降,直到r=4%时均衡为止10、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4)12.1复习笔记 (4)12.2课后习题详解 (9)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9)13.1复习笔记 (19)13.2课后习题详解 (24)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9)第1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35)14.1复习笔记 (35)14.2课后习题详解 (42)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56)15.1复习笔记 (56)15.2课后习题详解 (65)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0)第16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78)16.1复习笔记 (78)16.2课后习题详解 (85)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1)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103)17.1复习笔记 (103)17.2课后习题详解 (110)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7)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27)18.1复习笔记 (127)18.2课后习题详解 (133)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7)第19章经济增长 (144)19.1复习笔记 (144)19.2课后习题详解 (150)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6)第20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67)20.1复习笔记 (167)20.2课后习题详解 (172)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87)21.1复习笔记 (187)21.2课后习题详解 (191)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0)第22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207)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答案
课后习题详解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计入GDP。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不是存量。
购买一辆用过的车,这辆车在以前已计入往年的GDP了,现在购买是财富转移,不能重复计入GDP。
(3)购买股票不能计入GDP。
购买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减少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
(4)购买一块地产不能计入GDP。
土地不是最终产品,它用于生产产品或劳务时,只有当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得到实现时,土地的价值才能得到补偿。
这时如果计算土地的价值将会使价值重复计算。
购买土地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故不能计入GDP。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3.1 复习笔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社会产出水平究竟由社会总需求还是由社会总供给能力决定,这实际上是从凯恩斯开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的分水岭。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编者注:建议读者结合大萧条的背景来理解凯恩斯学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在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生产和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的理论。
1.短期分析假设前提(1)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生产能力的闲置包括两层含义:①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失业;②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开工率不足。
(2)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机制,即存在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在劳动力市场,即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下降;②在产品市场,即使存在生产过剩,物价也不会下降。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
反映在图表上,体现为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
其经济含义为:由于存在资源闲置,在固定的价格水平下,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总需求分析)在短期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这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产量由总需求决定,是就非充分就业状态而言的,而非充分就业是一种通常的状态。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在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暂时不考虑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在后面的章节会引入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
c、i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答案高鸿业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1.1 复习笔记一、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1d ,,,,,,d b e P M f P r r w Y u P t ⎛⎫=⋅ ⎪⎝⎭式中,M 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 为一般价格水平;r b 为市场债券利息率;r e 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1d d P P t ⋅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w 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 为名义收入;u 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 )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轻微地波动。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因此,货币数量说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①总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财富可以用永久性收入y来衡量。
②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弗里德曼把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部分,这两种财富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人力财富转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因而,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小,则对货币的需求也越大,反之亦然。
③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选择保存资产的形式除了各种有价证券外,还包括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有形资产。
一般地说,各种有形资产预期的报酬率愈高,愿意持有的货币就越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1.1复习笔记一、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1d d b e P M f P r r w Y u P t ⎛⎫=⋅ ⎪⎝⎭,,,,,式中,M 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 为一般价格水平;b r 为市场债券利息率;e r 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1d d P P t⋅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w 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 为名义收入;u 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轻微地波动。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因此,货币数量说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①总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财富可以用永久性收入y 来衡量。
②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弗里德曼把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部分,这两种财富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人力财富转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因而,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小,则对货币的需求也越大,反之亦然。
③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选择保存资产的形式除了各种有价证券外,还包括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有形资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圣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货币数量理论(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答:(1)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 MV =)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 kY kP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即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并成正向关系。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2)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提出货币需求函数为:(),,,,,b e p M f r r r w y u P =式中,M P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与市场债券利息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等因素有关。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中国人民大学2005研)答: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是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
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考察微观经济中的基本单位——企业的行为引申出来的,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
卢卡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ˆy y P P λ*=+-式中,参数>0γ,ˆ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它表明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卢卡斯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主要原因是其前提假设中的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当市场中的价格水平ˆP P=时,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水平;当现实价格水平超过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即ˆ>P P ),产出就会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9章 经济增长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2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圣才出品】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家开始对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割开来研究的这种分裂提出质疑。
经济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与其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套经济学原理,而不是两套。
下面试举两例来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如何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1)卢卡斯供给曲线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推导的宏观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假定整个经济由n个完全相同的厂商组成,只要推出代表性厂商i的供给曲线,然后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总供给曲线。
(2)新凯恩斯主义学者的理论致力于构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理论分析中用到了不完全竞争理论。
第23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说明:由于本章涉及到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非常少,因此,略去本章的课后习题详解。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本章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尤其是结合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出题已经成了近年来众多高校命题的特点,一般都是分值较大的论述题。
所以,建议大家多留意热点经济问题,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并经常思考经济政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学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附录:指定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具体如下表所示。
高校(包括科研机构)对应学院(专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劳动人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环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汉青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保险学院、统计学院、税务学院、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综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试)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会计学、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北京物资学院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日本研究院、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产业发展研究院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南大学会计学院、统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复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答:(1)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形成了以下几个理论观点:
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完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决策及银行制度,而货币需求函数则表明,货币供给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完全无关。
在货币供求相均衡时,根据新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仅仅可以作出轻微的变动,而在长期中又是不变的数量,于是货币供给量M便是影响名义收入Y的决定性因素,即货币数量是货币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
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根据自然率假说,就业量(从而实际国民收入)是由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因此新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中的Y与M无关。
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V在长期中又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因此,货币数量M能影响的只能是价格P以及由货币所表示的变量。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根据新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可以具有轻微变动的解释,以及货币主义从自然率假说出发,对货币政策在短期中的效应的考察都支持了货币主义的这一观点。
第四,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的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
按照自然率假说,经济有趋向于自然率(即充分就业)的自行调节的机制。
因此,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合理配置的有
效工具。
虽然各种随机扰动将使经济出现短期波动,但经济本身仍具有长期均衡的趋势。
因此,如果国家干预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2)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根据其理论和对经验资料所做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①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在弗里德曼看来,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私人投资会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其后果往往是用非生产性的投资去代替生产性的投资,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改善。
此外,过度的政府开支也会带来通货膨胀。
因此,财政政策不但无效,反而对经济有害。
②反对“斟酌使用”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
③力主单一政策规则。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胜任两项任务: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一个主要根源;能够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根据这一认识,货币主义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
货币主义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政策规则。
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1)个体利益最大化。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理论的基础。
而微观经济学认为,理解个体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就是
假设个体追求其利益最大化。
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2)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期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3)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指每一个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
也就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的市场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于相等。
(4)自然率假说。
按照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
在短期中,人为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可能暂时使实际的失业率大于或小于自然失业率;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这就是说,人为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暂时或在短期中使实际的失业率大于或小于自然率,但是在长期中,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3.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答:一个典型企业i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y i=h(P i-P)+y i*
式中,y i为企业产量,P i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价格总水平,y i*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 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P 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从而有:
y i=h(P i-P e)+y i*①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P e=P∧+b(P i-P∧)②
上式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P∧;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P∧的调整,参数b为调整系数。
将(2)式代入(1)式并整理,得:
y i=h(1-b)(P i-P∧)+y i*
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
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个像企业i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便为:y=nh(1-b)(P-P∧)+y*③
(3)式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式中y为总产出,P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
y=y*+γ(P-P∧)
式中参数γ>0,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4.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答: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从图21-1推导出来。
图21-1 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如图21-1所示,考虑到价格黏性,在合同期内,根据P e而决定的W是黏着不变的。
而在同一期间,实际价格水平却可以经常变动,整个社会的厂商又是按实际价格水平P来决定对劳动的需求的。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厂商雇佣劳动的实际数量取决于货币工资W和劳动的需求曲线N d的共同作用。
货币工资已为合同所规定,不能改变,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厂商只能根据
既定的货币工资W*和新的劳动需求曲线(价格水平会发生变化,从而劳动需求曲线会发生相应的移动)来决定雇佣的劳动数量。
可以发现,在工资具有刚性或黏性的情况下,从不同的P可得到不同的N,根据这些不同的N便可在(b)图中得到不同的y,从而可在(c)图中找到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对应的产量的点的组合,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c)图中的曲线ASK,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5.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答:“时间不一致性”这一概念最先由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其1977年共同发表的《宁要单一规则,不要相机抉择:最优计划的不一致性》一文中提出。
时间不一致性也称动态不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
简单地说,决策者(政府)开始实施一项最优政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下一阶段会出现使决策者改变计划的动机,即今天的决策不再适合明天了,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一致性。
决策者违背自己以前做出的宣言,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
例如:假定中央银行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公众相信了这种承诺从而同意不增加货币工资,这时由于中央银行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了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中央银行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从而使政策前后不一致。
由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固定政策规则优于斟酌处置政策。
时间不一致性的概念不仅使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积极干预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而且向人们揭示,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