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呼吸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临床上把鼻、咽和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分支称为下呼吸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肺泡、血管及淋巴管等组成。

第一节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并能辅助发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1.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位于两眼之间为鼻根;向下前沿为鼻背;下端的突出部分为鼻尖;尖的两侧呈弧形的部分为鼻翼;鼻的下方有一对鼻孔。

2.鼻腔以骨和软骨为基础,衬以粘膜和皮肤构成。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腔。每侧鼻腔向前经鼻孔与外界相通,向后经鼻后孔与咽腔鼻部相通。每侧鼻腔又可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两部分。固有鼻腔的外侧壁上有三个向内突出的上、中、下三个鼻甲,各鼻甲下方有被隐蔽的裂隙为上、中、下鼻道,上鼻甲后上方的凹陷处称蝶筛隐窝。下鼻道的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

覆盖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分为2部:嗅部位于上鼻甲以及与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可感受嗅觉刺激。呼吸部是指除嗅部以外的粘膜部分,粘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粘液腺和纤毛,具有温暖、湿润、净化空气的功能。

3.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衬以粘膜而成,共有4对,鼻旁窦都开口于鼻腔,其中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鼻旁窦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第二节咽

第三节喉

喉既是呼吸的管道,又是发音的器官,位于颈前部正中,咽腔喉部的前方。向上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与气管相通。成年人喉的上界平对第4、5颈椎之间,下界平第6颈椎体下缘。

喉以软骨作支架,各软骨以关节、韧带和肌连接,内面衬以粘膜而成。

1.喉软骨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杓状软骨。

甲状软骨:是最大的喉软骨,由左、右两个方形软骨板构成。两板前方相互愈着形成前角,前角的上端向前凸出称为喉结。

环状软骨:它形似指环,前部较低,称环状软骨弓;后部高而宽阔,称环状软骨板。

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后部的上方,左右各一,呈三棱锥体形,尖向上,底朝下,软骨基底向前方的突起称声带突;向外侧的突起称肌突。在杓状软骨与甲状软骨间连有声韧带,声韧带位于声带内,是发音的重要结构。

会厌软骨:形似树叶,上端宽阔而游离,下端细尖附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表面覆以粘膜构成会厌。

2.喉的连结包括喉软骨之间、软骨与舌骨之间、以及软骨与气管之间的连接。

环杓关节:由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的上缘构成。杓状软骨可在此关节沿垂直轴作旋转运动。

环甲关节:由甲状软骨下角与环状软骨的关节面构成。甲状软骨可在两侧关节的冠状轴上,作前倾和复位的运动。

弹性圆锥:由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结构,又称环甲膜,它张于环状软骨的上缘、甲状软骨后面、环状软骨的声带突之间。其上端的游离部分,前方附于甲状软骨的内面,后方附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可称为声韧带,是声带的基础,为发声的主要结构。

另外,还包括甲状软骨膜、环状软骨气管韧带、方形膜等连接结构。

3.喉肌包括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肌、环甲肌、甲杓肌和杓斜肌等。

环杓后肌起于环状软骨板的后面,止于杓状软骨的肌突,作用为开大声门和紧张声带。

环杓侧肌起于环状软骨弓上缘和外面,止于杓状软骨的肌突,作用为缩小声门。

杓横肌肌束连于两侧杓状软骨的后面,作用为缩小声门。

环甲肌起于环状软骨弓的前外侧面,止于甲状软骨下缘和下角,作用为紧张声带。

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内面,止于杓状软骨的外侧面和声带突,作用为松弛声带和缩小声门。其中止于声带突的肌束紧贴声韧带的部分,为声带肌。

杓斜肌起于杓状软骨的肌突,止于对侧杓状软骨尖,作用为缩小喉口。

4.喉腔是指喉的内腔,上通咽腔的喉部,下通气管。在喉腔的侧壁上,有上、下两对呈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上方一对称前庭襞,下方一对称声襞。声襞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左、右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左、右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喉腔被前庭裂和声门裂分成上、中、下三部,前庭裂以上的部分,称喉前庭;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部分,称喉中间腔,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声门裂以下的部分,称声门下腔。

第四节气管与主支气管

气管和主支气管是连接喉和肺之间的管道,气管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处起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气管杈内面形成向上凸的纵嵴,呈半月状,称气管隆嵴,常偏向左侧。

气管根据其行程和位置,可分为颈、胸2部分。颈段短而浅表,下行于颈前正中处,在胸骨颈静脉切迹处可触及。

主支气管为气管杈与肺之间的管道,左主支气管长、细而走向较倾斜;右主支气管短、粗且走向较垂直,因此,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内。

第五节肺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右肺宽短,左肺窄长。

1.形态:每侧肺形似圆锥体形,具有一尖、一底、两面(肋面、内侧面)和三缘(前缘、后缘和下缘)。

肺尖钝圆,高出锁骨内侧1/3部2~3cm。肺底贴膈,又称膈面。肋面凸隆,与胸廓内壁贴近。内侧面邻纵隔,又称纵隔面,此面中央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称为肺根,将肺连于纵隔。肺的前缘和下缘锐利,后缘钝圆。左肺前缘的下半有心切迹。

2.分叶:两肺共有5叶。左肺由后上斜向前下有斜裂,借此裂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除相应的斜裂外,位于斜裂的上方,还有一水平裂,水平裂和斜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3叶。

3.肺段:左、右主支气管于肺门处分为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再分为肺段支气管,之后再反复分支,最后达肺泡。每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它周围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段。肺段均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单位,临床可根据病变范围进行定位诊断,进行肺段切除。

一般可将右肺分为10段,即上叶3段,中叶2段,下叶5段。左肺分为10段,即上叶5段,下叶5段。

4.体表投影:肺尖的投影位于锁骨内侧1/3上方2.5cm处,经胸锁关节后方至第2胸肋关节水平,左右靠拢沿中线稍左侧垂直下行。

肺前界是肋胸膜与纵隔胸膜之间的返折线。

两肺下缘均沿第6肋软骨下缘斜向外下方,在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向后接近后正中线处。

第六节胸膜

1.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脏胸膜(肺胸膜)和壁胸膜2部分。

2.胸膜腔是脏、壁两部分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的摩擦,正常胸膜腔为负压。

3.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4部分:

胸膜顶是包围肺尖的部分,高出锁骨内侧半上方2~3cm。

肋胸膜衬于胸壁内表面。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