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中药一重点考点归纳剖析
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中药一核心知识点整理
延胡索乙素
防己
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糖和苷
苷的水解
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记忆:NO!死开(SC))
含氰苷的药材
苦杏仁、桃仁、郁李仁
醌类化合物
蒽醌类
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芦荟
记忆:何首乌拿着虎杖打翻了大紫明宫的丹炉
菲醌类
丹参
萘醌
紫草
理化性质
酸性: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常温
贮藏温度为10℃~30℃
散剂
不宜制成散剂
易吸湿或易氧化变质,刺激性大、腐蚀性强,含挥发性成分较多且剂量大的药物
有关规定
内服散剂(细粉),儿科用及局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
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含水分不得超过9.0%,化学药局部用散剂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局部散剂及儿科用散剂,除另有规定外,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香豆素和木脂素
含香豆素
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记忆:前秦的胭脂总是香)
含木脂素
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记忆:五根细木头连起来比较厚)
荧光性质
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示蓝色荧光
光化学毒性
光敏作用
黄酮类
含黄酮类
异黄酮类(葛根)、黄酮类(黄芩、银杏叶、槐花)、二氢黄酮类(陈皮、满山红)
(记忆:红橙黄,银槐哥)
百合科
川贝母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
炉贝: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知识点
1.《神农本草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2.温热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的功效,有伤阴助火之害。
3.寒凉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伤阳助寒之弊。
4.辛味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具发散(荆芥、薄荷)、行气(香附)、活血(川芎)。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5.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泄:通泄如大黄,降泄如苦杏仁、赭石,清泄如黄连、栀子;②燥: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如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③坚阴: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坚厚肠胃如黄连。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如昆布、芒硝等。
不宜多食,脾虚便溏者慎用。
7相反: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原则上应绝对禁止,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8相恶:减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9.佐药: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②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③反佐药: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10.〃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11.党参道地产区:山西。
12.砂仁道地产区:广东。
13.肉桂道地产区:广西14.皮类中药: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15.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16.采收加工方法为〃发汗”的中药: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秦艽。
17.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
18.常用到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有:三化碳。
19.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吸附原理:氢键吸附。
20.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子筛的性能。
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推断化合物的共轭体系、骨架类型。
22.红外光谱(IR):提供官能团信息。
23.山豆根的指标性成份: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氧化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
执业药师中药一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一考点汇总1.2. ,腻膈碍胃,令人中满;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敛邪;涩能收、能敛,敛邪;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软、能下。
3. )、相杀和相畏(减毒,生姜/半夏)、相恶(减效,人参/ 莱菔子)、相反(增毒,乌头/半夏)。
4.5. ;车轮纹:防己、大血藤;金井玉栏:黄芪、板蓝根、桔梗;星点:大黄;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罗盘纹:商陆。
6. ;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温郁金、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红景天。
7. )、苍耳子(中火,降毒);炒焦:山楂(黄:消食化积;焦:消食止泻;炭:止血止泻)、槟榔、栀子(黄、焦、炭);炒炭:大蓟、蒲黄(中火)、荆芥(产生止血)、干姜。
8. ;土炒(补脾止泻)、麸炒(健脾):白术、山药;砂炒: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滑石粉炒:水蛭;蛤粉炒、蒲黄炒:阿胶。
9. ;炭:凉血化瘀止血;清宁片:年老体弱者)、黄连(姜:止呕;萸:散肝胆郁火)、黄柏、白芍(炒、醋、土)。
10. )、疏肝止痛(香附、柴胡)、行气止痛(延胡索);降低毒性(甘遂);先炒药后喷醋(五灵脂、乳香、没药)。
11. );增强滋阴降火(黄柏、知母)。
12.麻黄宣肺平喘,蜜麻黄绒适于表证已解而咳喘未愈的体虚者,麻黄绒适于虚人风寒感冒)。
13. ;煅淬:赭石、磁石、自然铜、炉甘石(煅淬水飞);扣锅煅:血余炭(止血)、干漆(降毒)。
14.15. 蒸何首乌,淡附片,制吴茱萸,制远志(甘草),制藤黄(豆腐/ 荷叶/ 山羊血),法半夏(甘草+生石灰),姜半夏、制南星(生姜+白矾)。
16. ;水飞:朱砂、雄黄。
17. 生物碱:双稠哌啶/ );莨菪烷(洋金花、天仙子);异喹啉(防己、延胡索、黄连);单萜吲哚(马钱子);有机胺(麻黄);二萜(川乌);吡咯里西啶(千里光);倍半萜大环内酯(雷公藤)。
18. ),马钱子(士的宁/ 番木鳖碱),千里光(阿多尼弗林碱),黄连(小檗碱),延胡索(四氢巴马汀)。
执业中药中药一重点考点归纳剖析
016年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寒热温凉(平)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第四节:中药的配伍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5、相恶:A+B——A效用↓减效6、相反:A+B——A毒性↑增毒第五节:方剂与治法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二节:中药材产地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一、提取:1、浸渍法(泡药酒)遇热不稳定(流吧60—80)与营养物质2、渗漉法:不加热3、煎煮法4、回流提取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不断勒索)6、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难溶或不溶于水的7、升华法:樟木——樟脑,茶叶——咖啡因8、超声提取法9、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二氧化碳二、分离:1、溶解度差别——分离:结晶及重结晶——溶距1~2度2、吸附性差别——分离:极性强弱判断:水》甲乙丙丁》2姨迷房,2家本四十水、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聚酰胺吸附(聚——结亲——氢键)大孔吸附树脂;分子筛3、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离子交换法4、沸点不同——分离;分馏法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方法:1、质谱法MS——分子量2、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共轭双键 c=c 第二节:生物碱:(双子叶植物中)参天大树,含氯,环状。
执业中药师《中药知识一》考点梳理
执业中药师《中药知识一》考点梳理峻下逐水药之红大戟【来源】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苦,寒。
有小毒。
归肺、肾、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降泄,有小毒而力较猛,人肺、肾、大肠,与京大戟同功,长于消肿散结,治痈肿、瘰疬多用。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主治病证】(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研末,0.3~1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使用注意】本品峻泻有毒,故体虚者慎服,孕妇忌服。
理气药之荜茇陈皮【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降,温和不峻,芳香醒脾,人脾、肺经。
既理气运脾而调中快膈,又燥湿理气而化痰浊,凡气滞、湿阻、痰壅之证即可投用,兼寒者最宜。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病证】(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配伍】陈皮配半夏:陈皮辛苦温,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辛温,功能燥湿化痰。
两药相合,燥湿化痰力强,凡痰湿滞中停肺均可择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苦燥而温,能助热伤津,故舌红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药理】本品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液分泌、抗胃溃疡、保肝、利胆、祛痰、平喘、抗炎、抗菌、抗病毒、升高血压等作用。
峻下逐水药之千金子【来源】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辛,温。
有毒。
归肝、肾、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有毒,作用强烈,人肝、肾、大肠经。
既善泻下利尿而逐水退肿,又善下瘀血、消积聚而破血消�Y,为治水肿、经闭、瘾瘕之猛药,兼二便不利者尤宜。
【功效】泻水逐饮,破血消瘕。
【主治病证】(1)水肿,鼓胀。
(2)瘾瘕,经闭。
(3)顽癣、疣赘,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制霜后入丸散,0.5~1g,或装胶囊;选用肠溶胶囊,可减轻对胃的刺激。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 中药功效:包括润肠通便、安胎、透疹等。
例如决明子、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紫苏、砂仁具有行气安胎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安胎的功效。
- 中药用量:包括巴豆、牛黄、马钱子、朱砂等药物的用量范围。
例如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 中药用法:包括后下、先煎、包煎等。
例如薄荷、生大黄、砂仁等药物需要后下;生牡蛎、生石膏等药物需要先煎。
- 特殊疗效的药物:包括夏枯草、威灵仙、木瓜等。
例如夏枯草能治疗目珠疼痛;威灵仙能治疗诸骨鲠喉。
中药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需了解更多中药专业知识,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执业药师中药一知识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一知识点汇总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怀庆牛山——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干货】考前终极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点汇总
【干货】考前终极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点汇总第一章中药与方剂1.历代本草著作(学术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唐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2.中药性能:(1)四气:寒、热、温、凉(2)五味:酸、苦、甘、辛、咸、涩、淡。
(3)升降浮沉(4)归经(5)有毒无毒:影响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①品种混乱②误服毒药③用量过大④炮制失度⑤剂型失宜⑥疗程过长⑦配伍不当⑧管理不善⑨辨证不准⑩个体差异⑾离经悖法3.中药的配伍:七情配伍的内容: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4.方剂与治法(1)常用的治法:“八法”的内容与应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5.方剂的组成(1)组方原则: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2)组成变化:①药味加减变化②药量加减变化③剂型更换变化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1.道地药材2.中药材的釆收原则及注意事项采收原则:包括植物药(根及根茎、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菌澡地衣类)、动物药、矿物药。
注意事项:采收器具、综合利用、保护野生药材资源。
3.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拣洗、切片、蒸煮烫(含淀粉、浆汁、糖类较多的药材,或动物药,如五倍子、桑螵蛸)、揉搓(玉竹、党参、三七)、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干燥。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1.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1)提取分离: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2)结构鉴定:确定分子式并计算不饱和度、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
(二)生物碱1.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1)吡啶类生物碱:简单吡啶类(槟榔碱、槟榔次碱等)、双稠哌啶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
(2)莨菪烷类生物碱:莨菪碱、古柯碱等。
(3)异喹啉类生物碱:简单异喹啉类(萨苏林)、苄基异喹啉类(罂粟碱、厚朴碱、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原小檗碱类(小檗碱、延胡索乙素)、吗啡烷类(吗啡烷、青风藤碱)。
执业草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草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草药师考试是一项内容繁杂、考点较多的考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结合中药一的题目类型和重点知识点做以下总结:
一、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基本知识作为考试的重点,覆盖面广,考生需要熟记相关的知识点,例如中药的分类、属性、气味、药效等。
二、中药制剂和药材
中药制剂和药材也是考试重点,包括中药饮片的制作、中药提取物的制备、中药制剂的制作等专业知识。
三、常见病证的中药治疗
考试中经常涉及中药治疗各类疾病的题目,考生需要熟记各类常见病证的中药治疗方法以及剂量等相关知识点。
四、方剂的配制和运用
中药方剂的配制和运用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生需要了解
不同方剂的配方、功效以及应用场景等知识点。
以上几个知识点是中药一考试中的重点部分,考生需要在备考
过程中重点关注,掌握相关知识点,做好充分的题目练,并在考试
中做好时间分配,按照题型的不同分配合理的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
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考点一历代本草代表作著作作者年代载药数学术贡献《神农本草经》汉代365种(1)上、中、下三品(2)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3)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730种(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2)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新修本草》-《唐本草》隋唐时期850种(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药典性质,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药典(2)开创图文并照先例《证类本草》唐慎微宋代1746种图文对照,方药并收《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1892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清代921种(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中华本草》当代全面总结了传统药学成就本草代表作。
考点二中药的性能1.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平),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确定依据(人体反应)效用不良反应代表药物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寒减轻或消除热证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伤阳助寒石膏、知母凉温减轻或消除寒证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伤阴助火煨姜,附子,干姜热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2.五味五味作用特点治疗作用举例不良作用应用注意辛能散发散荆芥、薄荷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能行行气,活血香附、川芎甘能补补虚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腻膈碍胃,令人中满,(闭门留寇)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能缓缓急饴糖,甘草能和和中,调和药性解药,食毒甘草、蜂蜜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猪苓、茯苓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五味子,五倍子(久泻久利),乌梅,山茱萸收敛邪气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生津,安蛔木瓜,乌梅涩收敛固涩龙骨(脱证),赤石脂(久痢脱肛)苦泄通泄大黄苦寒,泻热通便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降泄苦杏仁:降泄肺气;代赭石:降逆,治呃逆呕喘清泄黄连、栀子燥燥湿苍术、厚朴:治寒湿黄柏、苦参:治湿热坚坚阴黄柏、知母:泻火存阴坚厚肠胃少量黄连止泻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咸能软软坚散结昆布、海藻:治疗瘰疬、痰核鳖甲:治癥瘕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慎用,脾虚便溏者慎用能下泻下通便芒硝:热结便秘3.升降浮沉白前↓,桔梗↑;二向性:胖大海、前胡举例功效白前↓降气祛痰止咳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胖大海↑↓清肠通便↓,清宣肺气↑升降浮沉-所示效用功效升浮类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类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考点三功效的分类1.按照中医辨证学分类针对八纲辨证表里解表、温里寒热散表热、清里热虚实补虚、泻实阴阳补阴、滋阴、敛阴、补阳针对病因辨证六淫与疫疠散风、祛寒、清暑七情镇惊、定惊、解郁(七情)饮食劳伤消食、消积、强身外伤生肌、敛疮针对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病补气、行气;养血;生津、利水针对脏腑辨证心脏养心,清心,泻心火肺宣肺、温肺、清肺、润肺大肠通肠(便)、润肠、滑肠、涩肠脾脏补脾、健脾、温脾、运脾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相对应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针对卫气营血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针对三焦辨证三焦辨证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利下焦湿热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因功效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对症功效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病证功效营血辨证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对现代病症功效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考点四中药主治病证—简称主治分类特点实例病名类以疾病的名称表述疟疾、肺痈、肠痈、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证名类以疾病的证名表述——使用最多热淋、血淋、热咳、冷哮、湿热黄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症状名类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使用最少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借用西医学的病症胃下垂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考点五液体辅料及作用辅料作用代表药材酒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黄连、大黄、当归、白芍、续断、丹参、川芎、蕲蛇、黄芩醋引药入肝,理气、止痛、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促进有效成分煎出延胡索、甘遂、商陆、大蓟、芫花、三棱、乳香、没药、香附、柴胡蜂蜜补中润燥止咳,解毒,矫味矫臭,调和药性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黄芪、枇杷叶盐水引药入肾,引药下行、强筋骨,软坚散结,解毒,防腐,并能矫味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泽泻、车前子、乳香、沙苑子姜汁发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开痰,减毒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麻油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使药物质地酥脆、利于粉碎蛤蚧、三七、淫羊藿、马钱子米泔水、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白矾溶液、胆汁、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考点六固体辅料作用和代表药材辅料作用代表药材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党参、斑蝥、红娘子麦麸和中益脾、缓和药物的燥性、除去不良气味枳壳、苍术、僵蚕、白术、山药、泽泻、六神曲灶心土入脾,温中和胃、止血、涩肠止泻白术、山药、当归、白芍蛤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阿胶河砂作为中间传热体,使坚韧的药物便于粉碎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狗脊滑石粉利尿,清热,解暑解毒水蛭、刺猬皮、鱼鳔胶考点七七情配伍七情定义举例应用原则单行单味药发挥预期治疗效果独参汤据情酌选相须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石膏+知母;麻黄+桂枝增效,充分利用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黄芪+茯苓、枸杞子+菊花;黄连+木香相畏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半夏畏生姜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生姜杀半夏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人参恶莱菔子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考点八方剂与治法-组方原则君药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不可缺少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治疗兼病或兼证佐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使药引经药使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考点九中药化学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方法名称优点缺点浸渍法(冷)(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适用于提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1)提取率低(2)提取时间长(3)以水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液容易发霉渗漉法(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1)溶剂消耗量大(2)费时长煎煮法适合对热稳定物质提取溶剂只能用水回流提取法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后者用到索氏提取器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不改变成分的化学结构超临界流体萃取CO2多用于脂溶性成分,挥发性成分,尤其适用于提取不稳定、易氧化、受热易分解的挥发性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挥发油升华法用于提取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樟脑,咖啡因考点十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结构研究方法作用1.质谱(MS)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2.红外光谱(IR)确定官能团的种类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确定共轭体系4.核磁共振谱(NM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化学位移+耦合常数氢核磁共振碳谱(13C-NMR,DEPT)化学位移碳考点十一影响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②胃排空速率③其他药物因素①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通常脂溶性大的药物和未解离的分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②药物的溶出速度剂型因素①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②剂型: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口服制剂: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药的炮制》①基本定义:中药炮制啊,简单说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
就好比你做菜,不同的菜(药材)得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炮制方法)才能做出可口(达到药用功效)的菜。
②重要程度: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啊。
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毒性、归经等各个方面。
不经过炮制的中药就像没加工的食材,不好用来治病。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了解一些中药材的基本性质,像什么是寒性、热性药材啊,药材的形状、气味大概是怎样的。
就跟你学炒菜得先认识菜长啥样是一个道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中,炮制后的中药更安全有效。
比如说生地黄性寒,主要是清热凉血,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就变成了滋阴补血的药。
这在中医临床治病时非常关键,如果用错了炮制后的药材或者没炮制,可能就达不到治病效果甚至会有害。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当中,中药炮制处于中间重要位置呢。
它前面需要本草学、药用植物学等知识做基础,后面又和中药药剂学等密切相关。
要是把整个中药学知识体系比作一个大厦,炮制就是其中重要的建设环节。
②关联知识: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化学成分这些知识点联系紧密。
因为炮制会改变药材的这些性质。
比如有些药材炮制后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性味归经的表现。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中等偏上吧。
关键点在于要记住不同药材适用的炮制方法,以及炮制后药材的性质变化。
就像头疼每种食材哪种烹饪方式最好用,还得搞清楚做出来啥味。
④考点分析:考试里经常出现呢。
大多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考查方式。
像直接问某药材常用的炮制方法,或者炮制后药材的功效有何改变这样的问题。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中药炮制就是对原药材进行加工的全部过程。
这加工可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等。
净制就是除去杂质啊,就像挑菜得把烂叶子去掉一样。
切制就是把药材切成合适的形状大小便于加工或者煎服。
2024年执业药师中药一100个常见重要考点
1. 7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2.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3.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4.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5. 有毒与无毒:有毒,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
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
6. 七情配伍概念: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
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7. 君臣佐使概念: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的原则。
8. 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9.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10. 常用的道地药材: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华南药、西北药、藏药。
11.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
12. 药材常见的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
13. 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本文介绍了中药方面的知识点,包括历代本草代表作、中药的性能、归经、配伍、方剂与治法、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中药化学成分等方面。
历代本草代表作方面,介绍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华本草》等七部代表作。
中药的性能方面,介绍了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等特性。
配伍方面,介绍了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等六种配伍方式。
方剂与治法方面,介绍了常用治法八法和组方原则君药臣药佐助、佐制反佐、佐药使药引经调和等知识点。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方面,介绍了中药材产地、浙八味、道地药材和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等方面。
中药化学成分方面,介绍了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和强心苷等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以上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执业中药师考生有所帮助。
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进行修改和删除。
同时,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一、提取方法:1.浸泡法(泡药酒)遇热不稳定(流失60-80%)并且会流失营养物质。
2.渗漉法不需要加热。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
5.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索氏提取器(不断勒索)。
6.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难溶或不溶于水的物质。
7.升华法:例如樟木可以提取樟脑,茶叶可以提取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
9.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使用二氧化碳。
二、分离方法:1.利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包括结晶和重结晶,溶距为1~2度。
2.利用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判断极性强弱,水>甲乙丙丁>2-氧代苯基硫脲>2-甲基苯基硫脲>四氢嘧啶>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可使用聚酰胺吸附大孔树脂或分子筛。
3.利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使用离子交换法。
4.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使用分馏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
结.
以下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1. 中药学基础知识
- 中药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 中药的采集、储藏和鉴别
- 中药的炮制及其特点
- 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2. 中药的理论与应用
- 中药的药理学基础和药效成分
-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 中药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 中药的副作用和毒副作用
3. 中药的药用植物
- 常用中草药的产地、种植和采收时间
- 常用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 常用中草药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常用中草药的药材和药效互动
4. 中药的配方和制剂
-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分类
- 中药方剂的组成和配伍规律
- 中药的炮制和加工工艺
- 中药的制剂和药用辅料的选择
5. 中药的质量评价和疗效评价
- 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 中药疗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用药
以上是《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考生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备考。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知识点整理完分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苓
苦、寒, 肺、胃、 胆、大肠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1、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九味羌活汤半夏泻心汤 黄连解毒汤 普济消毒饮 龙胆泻肝汤 芍药汤 葛根苓 连汤天麻钩藤饮甘露消毒丹
2、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柴葛解肌汤 定喘汤
清三焦热,尤善清心热;跌打损伤
肿痛
夏枯草
辛、苦、
寒,肝、
胆
清肝泻火, 明目,散结 消肿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善泻肝火以明目)2、瘰疬瘿瘤3、乳痈肿痛4、肝阳上亢的高血压。
清泄肝火专药:治目珠疼痛,入夜 尤甚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肝 肾大肠
清肝明目, 润肠通便
1、目赤肿痛,目暗不明2、头痛眩晕3、肠燥便秘。
普 散 膈 凉 汤
营 清 韋热痛 肿风涩 痈感淋 疮外热
厶
-
寒丄 苛肺肠
rmT
> 二-/J毒消 军 热血湿 清凉燥
淋 热0^厶
叶 青 大
大讪
卄苦寒胃
琵斑 解消 热血 清凉
0清冬母 丙解 血有 气 , 血,总 营口 入痈 热疮 、 、1 2
根 蓝 板
第胃 卄苦心
琵咽 解利 热血 <凉
普
厶
寒,肺 腿肝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消风散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槐花散
1、4.5-9g不宜久煎
2、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风
辛,甘,
微温, 膀胱、 肝、脾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1、外感表证仙方活命饮痛泻要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6年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寒热温凉(平)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第四节:中药的配伍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5、相恶:A+B——A效用↓减效6、相反:A+B——A毒性↑增毒第五节:方剂与治法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二节:中药材产地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一、提取:1、浸渍法(泡药酒)遇热不稳定(流吧60—80)与营养物质2、渗漉法:不加热3、煎煮法4、回流提取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不断勒索)6、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难溶或不溶于水的7、升华法:樟木——樟脑,茶叶——咖啡因8、超声提取法9、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二氧化碳二、分离:1、溶解度差别——分离:结晶及重结晶——溶距1~2度2、吸附性差别——分离:极性强弱判断:水》甲乙丙丁》2姨迷房,2家本四十水、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聚酰胺吸附(聚——结亲——氢键)大孔吸附树脂;分子筛3、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离子交换法4、沸点不同——分离;分馏法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方法:1、质谱法MS——分子量2、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共轭双键 c=c 第二节:生物碱:(双子叶植物中)参天大树,含氯,环状。
麻黄碱——髓部,黄柏碱——树皮一、分类:1、吡啶类:简单吡啶(简单批评:做饭狼烟起——糊了)槟榔碱,烟碱,胡椒碱双稠吡啶(苦大仇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2、莨菪烷类:花心浪荡,洋金花3、异喹啉类:罂粟碱,原小檗碱(延胡索)4、有机胺类:氮原子不在环内——一亩水仙黄,缺有机胺肥(益母草碱,秋碱水仙,麻黄碱)二、理化性质:1、性状:结晶,无色或白色,苦味(颜色,小黄蛇要跟小红红,血光之灾)小檗碱,蛇根碱——黄色/药根碱,小檗红碱——红色,利血平——紫外灯下荧光3、溶解性:A、游离生物碱:亲脂性(树种——油脂)叔胺,仲胺。
B、生物碱盐:易溶于水亲水性,酰胺,季胺4、碱性:PKA值大小:强碱:季胺(强记)中强:脂胺(中指)弱碱:芳香(弱女子)极弱:酰胺(极限)5、沉淀反应:归亚蕾饱经辛酸点化孙红雷碘化——硅钨酸,饱和苦味酸,雷氏铵盐——红色沉淀或结晶三、含生物碱类常用中药:1、苦参-山豆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2、麻黄3、黄连:小檗碱——季胺碱(强)——溶于水、易溶热水4、洋金花:莨蓉烷类碱5、马钱子:土的宁(雷木鲨碱)第三节:糖和苷一、糖分类:1、单糖:五碳醛糖(阿木审核,无权)阿拉伯糖,木糖,核糖2、六碳醛糖(流圈胸脯敢露半乳)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3、甲基五碳糖:(嫁鸡随鸡——结婚收礼——夫妻)鸡纳糖,鼠李糖,夫糖4、六碳酮糖:(六桶糖果)果糖5、糖全酸:其他2、多糖:十个以上——单糖多家糖,多糖二、苷分类:1、苷键原子不同分类:氧苷,硫苷;萝卜苷(有气味)2、氮苷(N—苷)(植物蛋白—豆腐)巴豆苷;4、碳苷(苷):炉子烧碳,芦荟苷三、化学性质:1、苷键裂解:酸水解易难顺序:N》O》S》C(NO,刹车)2、显色反应:糖的显色反应——MOLISH反应,试剂:浓硫碱+萘酚(浓牛奶粉+糖)四、含氰苷类常用中药:1、苦杏仁:苦李仁苷分解苯甲醛+氢氰酸第四节:醌类一、理化性质:1、酸碱性:蒽醌类,含酚羟基,酸性。
羟基越多,羧基越多,酸性越强:COOH ›2个β—OH ›1个›2个α—OH ›1个二、含醌类常用中药:1、(大虎困,呜呜哭),大黄,虎杖,何首乌(蒽醌)2、(单飞)丹参(菲醌)3、(癞子)紫草(萘醌)癞子单飞,被大虎困,呜呜哭第五节:香豆素与木脂素一、含香豆素常用中药:(想斗?请前补骨)秦皮,前胡,补骨脂二、含木脂素中药:(细辛连翘无后,木指望),细辛,连翘,五味子,厚朴第六节:黄酮类(见7-4’-2羟基黄酮即选——色素一、酸碱性:有酚羟基,酸性(7.4=羟基大于二、显色反应:盐酸——镁粉(锌粉)反应,常用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丁红/紫三、含黄酮类中药:1、黄芪——黄芪苷2、葛根——葛根素3、槐花——芦丁4、陈皮——橙皮素;5、满山红——杜鹃素第七节:萜类和挥发油一、萜分类型:1、单萜:单环单萜——薄荷醇,薄荷脑;双环单萜——冰片;环烯醚萜:含此成分易发黑,玄参,地黄二、挥发油化学常数:1、酸值(羧酸和酚类):中和1G挥发油,氢氧化钾毫克2、酯值(酯类):水解1G挥发油,氢氧化钾毫克3、皂化值(总量):皂化1G第八节:皂苷类一、三萜皂苷:1、四环三萜(羊马四只脚)A、羊毛留烷型,B达玛烷型2、五环三萜:(乌鲁木齐五环外)A、乌苏烷B齐墩果C、双扇豆烷三、甾体皂苷类中药:麦冬、知母(无麦过冬,老母吃斋)第九节:强心苷:(见α一去氧糖颜色反应——KK反应即选)第十节:动物药化学成分:含胆汁酸类常用中药:牛黄,熊胆第十一节:其他成分:一、有机酸:1、含有机酸的常用中药:金银花——含绿原酸——过敏反应二、鞣质:1、除去鞣质的方法:1、冷热处理2、石灰法3、铅盐法4、明胶法5、聚酰胺吸附法:6、溶剂法(乙醇+碱)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第一节:炮制的目的1、降低消除毒副作用2、改变缓和药物性能3、增强疗效;4、便于调剂制剂;5、改变增强作用部位与趋向第二节:炮制常用辅料一、液体辅料:1、酒:酒+生大热,味甘,辛,活血络,祛风寒,行药势,矫味臭2、醋:引药入肝3、盐:引药下行,入肾4、姜汁:入胃5、蜜:调和药性,入肺二、固体辅料:1、麦麸:(卖两猪,馋吃食)白术、苍术、僵蚕、积实2、河砂:(收复河山,穿金甲,骑狗马,骨碎也不怕)穿山甲、鸡内金、龟甲、鳖甲、狗脊、马钱子、骨碎补3、稻米(红色娘子参军搬米)红娘子,党参、斑蝥4、土(灶心土)(土猪当归山)白术、当归、山药第三节:常用炮制方法: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归纳:雷公炮炙十七法一、炒法:炒黄(文/中)——种子类,1、牛蒡子(缓寒性);2、芥子(免耗气伤阴)3、王不留行(中火炒至大部分爆花)4、莱菔子(生升熟降);5、苍耳子(降低毒性)(牛魔王来敷疥疮)2、炒焦(中武)1、栀子;2、山楂;A炒,消食化积;B焦:消食止泻;C炭:止血3、炒炭(武/中):蒲黄炒炭用中火4、麦麸炒:用于健脾胃的药物用量: 100KG药物——10—15KG麦麸(20--30岁肤浅)5、米炒:健脾止泻,降低毒性用量: 100KG 药物——20KG米(40岁有米/钱)6、土炒:白术 A、土炒:补脾止泻 B、麸炒:健脾消胀7、砂炒:(瞎吵,去去去!真好笑。
去毒去毛去味增效) A、增效:狗脊、龟甲、鳖甲; B、降毒:马钱子; C、去毛:骨碎补; D、矫味;鸡内金、脐带8、滑石粉炒:水蛭(油光水滑)9、蛤粉炒:阿胶(阿娇歌迷)二、炙法:1、酒炙: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矫臭去腥1)大黄:A酒大黄,上焦 B熟大黄,活血 C大黄炭,凉血止血 D醋大黄,消积2)当归:A酒当归,活血 B土当归,入脾补血 C当归炭,止血和血3)白芍:A炒,养血敛阴止汗 B酒,入血分,止血止痛 C醋,入肝 D土,入脾2、醋炙:1、引药入肝:(我没三乳)莪术、没药、三棱、乳香。
2、降低毒性,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3、蜜炙:1、黄芪A生,托毒,退肿B灸,益气补中,2、甘草:生,化痰止咳,熟,补脾和胃三、煅法:1、2、煅淬:矿物药1、易于粉碎2、改变理化性质3、清洁四、蒸煮燀法:营养物质;(人参、何首乌、地黄、附子、珍珠、李仁、水乌)五、其他方法:1、发酵(六神曲)2、发芽(麦芽)3、煨(肉豆蔻)芳香,挥发油4、水飞(朱砂、雄黄)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第二节:中药鉴定内容和方法一、药材性状鉴定:1、形状:党参—狮子头;防风—蚯蚓头;海马:马头、瓦楞身、蛇尾(多选)2、断面:菊花心—黄芪甘草白芍防风;朱砂点—茅苍术;星点—大黄; 筋脉点—牛膝;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罗盘纹—商陆,车轮纹—防已3、水试:西红花—金黄色,秦皮—碧蓝色;葶苈子,车前子,蛤蟆油—膨胀4、火试:海金沙—爆鸣闪光(金光闪闪)青黛—紫红色烟雾二、显微鉴定:细胞内含物鉴定(奶粉加糖)菊糖:加A—萘酚乙醇三、安全性检测:外源性有害物及检测:1、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金属原子)2、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农业气象)3、黄曲霉素—高效液相色普;(黄河)4、二氧化硫—气相色谱四、质量评价1、纯度检查:A杂质B水分C灰分D色度E酸败度(多选)其中:水分测定:A费休氏;B烘干(不含少含挥发);C减压干燥(挥发贵重);D甲苯(挥发)E气相色谱灰分测定: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测定(稀盐酸);酸败度测定:富含油脂的仁类,种子类2、定量分析:1)、全草类含叶量;穿心莲30%,薄荷30% (伤心薄情因小3) 广藿香20%2)、浸出物测定:A水溶性 B醇溶性 C挥发性醚溶迷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第三节:散剂一、分类:1、医疗用途:内服,外用;2、药物组成:单味,复方;3、药性:普通,特殊4、剂量:分剂量,非剂量二、质量检查:水分测定不超过9%(单选)颗粒剂水分不超过8%第四节:浸出制剂一、合剂:加蔗糖,含糖量<20% (G/ML)二、糖浆剂:含糖量≥45% (G/ML)三、酊剂:含毒性药的每100ml=原饮片10g 其他酊剂:每100ML=原饮片20g四、流浸膏:每1ml=饮片1g,浸膏,每1g=饮片或天然药物2-5g第五节:液体制剂:一、表面活性剂(外交家):1、阴离子(女人牛B啊)硫酸化葱麻油,阿洛素-OT2、阳离子(男人)洁尔灭,新洁尔灭,3、两性离子(娘炮柔软兰花指)卵磷脂毒性大小顺序:阳>阴>两性第六节:注射液一、分类:1、注射液:2、注射用无菌粉末3、注射用浓溶液二、热原:1、耐热性: 250度加热30--45分钟破坏2、去除热原方法:高温,酸碱,吸附,离子交换,凝胶过滤,超滤反渗透三、溶剂:(单选)1、制药用水种类: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水2、质量要求:细菌、霉菌,酵母菌总数每100ML不超过10个四,附加剂:防止药物氧化的:1、抗氧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2、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B型题)调节渗透压的:氯化钠,葡萄糖第八节:外用膏剂一、乳膏剂之乳剂型基质品种:1、水包油O/W;2、油包水W/O第九节:栓剂一、基质种类:1、油脂性基质:A、可可豆脂 B、半合成脂肪甘油脂:椰子油脂,山苍子油脂,棕榈油脂)2、水溶性基质:A、甘油明胶 B、聚乙二醇二、质量要求:融变时限:1、脂肪性:30分钟;2、水溶性:60分钟第十节:胶囊剂一、空心胶囊:明胶+辅料:辅料种类:1、增塑剂:(要塑形,甘油抹,吃完纤维吃水果)2、增稠:琼脂;3、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4、遮光:二氧化钛;5、防腐剂:羟基苯甲酸酯;6、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7、芳香矫味剂:香草醛二、质量要求:崩解时限:1、硬胶囊30分钟;2、软:1小时第十一切:丸剂一、蜜丸:1、嫩蜜—适合黏性较强,含水量17%—20% ;2、中蜜——中等黏性,含水量14%—16%3、老蜜—黏性差:“牛眼泡”“滴水成珠”“打白丝”含水量10%以下二、质量要求:1、水分:“水小蜜要屋15%,睡蜜要儿12%,睡糊喝酒9%”2、溶散时限:浓缩-2小时/水,小蜜、水丸—1小时/滴丸—30分钟;三、包衣的目的:1、稳定:防止氧化变质挥发吸潮虫蛀;2、臭味、刺激;3、作用速度及部位;4、外观、识别第十三节:片剂:一、分类:12345678,9、缓释片:缓慢非恒速释放药物10、控释片:缓慢恒速二、辅料:A.稀释剂与吸收剂(填充剂):1、淀粉2、糊精3、糖粉4、乳糖5、甘露醇(口含片—矫味,咀嚼片—黏合;)6、磷酸氢钙B润湿剂与黏合剂:1、水2、乙醇3、淀粉浆 4、糖浆5、胶浆C崩解剂:1、干燥淀粉;2、羧甲基淀粉钠(也可做黏合剂);D润滑剂:1、硬脂酸镁;2、滑石粉;3、聚乙二醇PEG(可溶/泡腾片);4、月桂醇硫酸镁(水溶性)三、片剂包衣目的:1、空气、光、潮—稳定;2、气味;3、肠道定位释放4、释放速度5、配伍6、外观第十五节:胶剂、膜剂一、胶剂辅料:1、冰糖:透明、硬度、矫味;2、油类:消泡;3、酒类:矫味、消泡4、明矾:去杂质、透明二、膜剂辅料:1、增塑 2、着色 3、遮光 4、矫味 5、填充 6、表面活性第十六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A、缓释、控释制剂 B、靶向制剂中药制剂新技术: A、环糊精包合; B、微型包囊 C、固体分散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熟悉、理解、无须强记)第一节:药理一、五味:1、辛:汗、热、炎、病、血管微循环、肠道平滑肌——挥发油、生物碱、苷2、甘:免疫,神经,平滑肌痉——糖、蛋白质、氨基酸、苷3、酸:收敛、止泻、血、炎、菌——有机酸、鞣质4、苦:菌、炎、虫、咳喘、泻下、止吐——生物碱,苷5、咸:肿瘤,炎,菌,泻下,免疫——无机盐二、升降沉浮;1、升浮:味辛甘,性温热,质轻,向上向外作用(补中益气汤)解表,浸透,祛风湿,升阳举隔,开窃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涌吐2、沉降:味酸,苦,咸,性寒凉,质厚重,属籽实,向下向内;3、双向趋势第二节:毒理一、不良反应:1、毒2、副3、变态4、后遗5、特异质 6、依赖二、中药成分毒性:1、生物碱类:乌头碱,雷公藤碱,莨菪碱(心脑肝硬化)2、有机酸类:马兜铃酸(肾毒性)3、苷类:强心苷、氰苷、皂苷、黄酮苷(心肝肾)4、毒蛋白:巴豆、苍耳子、蓖麻子(肝心肾——内脏)5、萜类、内酯类:大麻、芜花、黄药子、艾叶(肝)6、含重金属:砷、汞、铅——雄黄,朱砂(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