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标准
肿瘤免疫微环境评分
肿瘤免疫微环境评分肿瘤免疫微环境评分(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Score,TIMS)是目前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它是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和分子的数量、表达和分布,综合评价免疫反应强度和免疫应答类型的一种指标。
TIMS评分对于评价肿瘤耐药程度、预测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TIMS评分的制定原则TIMS评分是根据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相关细胞和分子的关系和数量制定的。
其中包括:肿瘤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细胞、T细胞活化标志物、免疫检查点分子等。
通过多重分析方法,将以上指标分别评分后合并成为TIMS评分,可以反映出肿瘤免疫反应的程度和炎症反应的水平,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二、TIMS评分和肿瘤治疗的关系TIMS评分对于肿瘤治疗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 TIMS评分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选择,但其疗效并不普遍,仍有一定概率存在失效的情况。
TIMS评分可以根据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情况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
例如,当TIMS评分高时,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更为明显,预后更好。
2. TIMS评分可以指导肿瘤综合治疗的制定肿瘤综合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放疗、手术、免疫治疗等。
然而,不同治疗方式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不同,而TIMS评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TIMS评分高的情况下,可以加强免疫治疗,以便更好地发挥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
三、TIMS评分的应用前景TIMS评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中。
一些研究还表明,在非肿瘤治疗领域,TIMS 评分也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总体来看,TIMS评分在肿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运用TIMS评分对肿瘤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实践中。
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一、肿瘤大小变化
肿瘤大小的变化是评价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的效果。
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1.完全缓解(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且持续至少4周。
2.部分缓解(PR):治疗后肿瘤缩小至少50%,且持续至少4周。
3.疾病稳定(SD):治疗后肿瘤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
4.疾病进展(PD):治疗后肿瘤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的病灶。
二、生存期延长
生存期是评价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常规治疗相比,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1.显著延长:免疫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2.有延长趋势: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比常规治疗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无延长: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期与常规治疗组相当或更短。
三、症状改善
免疫治疗不仅可以缩小肿瘤,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症状改善的评价标准如下:
1.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且持续至少4周。
2.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
3.无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四、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
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1.下降:治疗后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
2.升高:治疗后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
3.无变化:治疗后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
实体肿瘤最佳疗效评估标准
实体肿瘤最佳疗效评估标准
实体肿瘤的最佳疗效评估标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实体肿瘤有不同的疗效评估标准。
目前临床上实体瘤常用的是WHO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和RECIST标准。
对于可评价的实体瘤病灶,其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进展四种标准。
其中,完全缓解是指可评价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部分缓解是指可评价病灶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进展是指可评价病灶增加25%
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对于不可评价的实体瘤病灶,其疗效分为病灶完全消失、病灶无变化和出现新病灶三种标准。
除了WHO标准和RECIST标准外,还有其他的疗效评估标准,如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标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SPORT)等。
这些标准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总之,对于实体肿瘤的最佳疗效评估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评估,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评价方法
1
肿瘤的免疫治疗和疗效评价
2
目前的肿瘤治疗方案
外科治疗
化疗
放疗
免疫治疗
3
目前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
WHO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m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4
WHO疗效评价标准
化疗药物是通过肿瘤缩小量来评价其抗肿瘤
作用的,1979年WHO确定了实体瘤双径测
(a) (b)
量的疗效评价标准。
9
肿瘤的直径(RECIST) 、面积变化(WHO) 体积的关系
缓解 进展
直径
减少30% 减少50%
增加12% 增加20% 增加25% 增加30%
面积
减少50% 减少75%
增加25% 增加44% 增加56% 增加69%
体积
减少65% 减少87%
增加43% 增加75% 增加95% 增加120%
10
最长径之和:
13
RECIST 1.1更新之处
RECIST 1.1版具有循证性,以文献为基础,采用了欧 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实体瘤临床试验数据库
中6500例患者、18000多处靶病灶的检验数据,主要 针对靶病灶的数目、疗效确认的必要性及淋巴 结的测量等方面作了更新。
14
可测量靶病灶数目的更新
在RECIST 1.1版中,用于判断疗效的可测量靶病灶数 目从最多10个、每个器官5个改为最多5个、每个器官2 个。
大二
b a
的 乘
径
维 ( 双
积代
及 其
径 )
表 肿瘤
最 大 垂
测 量 : 以
面直最
积径
5
WHO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
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的演变和思考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缩小程度: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缩小程度。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标准和irRC(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标准。
2. 生存期延长:评估患者的总生存期或无进展生存期延长。
通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期,评估治疗的疗效。
3. 免疫细胞变化: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变化,如
CD8+T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等。
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进行评估。
4. 肿瘤标志物:评估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一些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指标。
5. 免疫脱离反应: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免疫脱离反应,即治疗后肿瘤再次生长或出现转移。
以上是常见的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和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实用版)
目录
1.肿瘤免疫治疗的意义
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标准
3.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意义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正在改变着肿瘤治疗的格局。
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不同,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肿瘤细胞。
这种方法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较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中。
二、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标准
目前,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主要标准有两个,分别是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
1.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这是一个常用的评价肿瘤疗效的标准,主要通过测量肿瘤的大小和数量来评估疗效。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只能反映局部的疗效,而不能反映整体的治疗效果;它只能反映近期的疗效,而不能反映长期的疗效;它忽视了肿瘤负荷的变化,而这往往最能反映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2.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反映患者免疫系统的激活程度,因此可以作为评价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目前,常用的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 PD-L1 表达、T 细胞浸润、免疫球蛋白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生物标志物;如何将生物标志物与传统的评价标准相结合;如何解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化问题等。
第1页共1页。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标准_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http ://www.biother.orgChin J Cancer Biother ,Aug.2011,Vol.18,No.4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1.04.02·标准与规范·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标准任秀宝,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暨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摘要]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免疫治疗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概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尤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采用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时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导致部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
鉴于现有WHO 或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标准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的解读和确切的评价,因此在2009年第23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上专门刊载了由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Wolchok 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针对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指南: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深入探讨了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新标准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文以该论文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对“肿瘤免疫疗效评价的新标准”这一肿瘤学界的热点问题作一介绍。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免疫相关反应标准[中图分类号]R730.5;R7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385X (2011)04-0351-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2986/H1611)。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872986/H1611)[作者简介]任秀宝(1966-),男,天津市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irrecist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irrecist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负荷的评估:使用传统的RECIST标准对肿瘤进行评估,同时引入了新的概念如iUPD。
2. 延迟效应的界定:在继续接受免疫治疗后,按标准已评定为进展的患者,出现疾病的控制。
3. 临床状态稳定:定义了无功能状态评分的增加,无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加重,如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体重下降和患者自身的感觉等;没有增加疾病相关症状的治疗措施,如镇痛、放疗或其他姑息治疗。
iRECIST标准与标准相比,变化不大,主要在于界定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延迟效应。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疗效评价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信息可参考有关iRECIST的临床研究。
肿瘤疗效评价的新标准
RECIST 1.1就是传统的影像学评估标准。2009年,irRC(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irRC)首先问世,它是基于WHO的二维判断标准(即肿瘤的面积)。但是不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亦采用自己修订的irRC标准。
2013年,有研究者对irRC进行了简化,将原来的面积法仍改为类似RECIST标准中的一维长径评估方法,形成了irRECIST标准。但是irRECIST对所有新发病灶是否均需测量并未说明清楚,而且并未被广泛接受。
新的iRECIST标准提出后,法国学者随即开展了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应用RECIST1.1,irRECIST和iRECIST分别对患者的短期效疗效进行评价,对比三者之间的差别。
从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共纳入16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D-1单抗或PD-L1单抗治疗。共有20名患者(13%)出现了不典型反应(atypical responses):8例(5%)表现为假性进展(Pseduprogression,PsPDs),12例(8%)表现为反应不一致(dissociated responses)。这2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出现临床获益。
按照RECIST1.1标准,37例患者(23%)评价为客观缓解或疾病稳定,123例患者(77%)评价为疾病进展。其中,有80例进展的患者适合采用irRECIST和iRECIST标准进行再评价,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15例患者的评价结果不一致,但仅仅只有3例(3.8%)不一致患者在理论上存在影响治疗决定。
表现为假性进展或者出现肿瘤治疗反应不一致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那些真正进展患者。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约13%会出现不典型反应。基于生存分析,RECIST1.1评价低估了约11%进展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的疗效。对于RECIST1.1评估进展的患者,采用irRECIST和iRECIST进行评价,能真正影响治疗决定的不一致率仅为3.8%。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列为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第一位,被Nature杂志列为2014年最值得期待的十大进展之一。
ASCO 会议上,肿瘤免疫治疗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进展之一。
在很多免疫检验点类抗体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了以前不常用的一个肿瘤疗效评价标准irRC。
今天借此机会介绍肿瘤治疗疗效评价的标准的发展并重点介绍irRC。
横看成岭侧成峰,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同一个患者或临床试验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由于作用机制各异,肿瘤治疗疗效的评价较为复杂,因而采用合适的标准进行评价非常重要。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临床治疗方案(药物或其他操作)是否有效的参考依据,也为不同的临床试验创造了可比条件。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早在1960年代就组织专家制定了肿瘤临床试验的标准与规范,提出以观察肿瘤的大小来作为有无缓解疗效的依据。
1976年,研究发现原有标准的测量方法在影像学诊断技术进步的情形下已经落后,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为此于1979年召开了国际会议,制定了实体瘤疗效评价统一标准即WHO标准,并于1981年发表在Cancer杂志上。
WHO标准的测量方法为二维测量法或称双径测量法,以肿瘤大小的变化来评判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稳定(stabledisease,SD)和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
WHO 标准对推动疗效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发现WHO标准也有缺陷,如对有些病灶的定义模糊,对数目多而直径小的肿瘤病灶难以准确评价;一些新的影像技术的出现也对肿瘤大小测量和疗效评价产生了冲击。
1999年,James等提出了以肿瘤最长径的长度代替面积来代表肿瘤大小的一维测量法(单径测量法),因为肿瘤长轴的直径与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比肿瘤双径乘积与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更为密切,一些结果也显示一维测量法方法简单且疗效判断更确切。
肿瘤疗效评价的新标准
从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共纳入16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D-1单抗或PD-L1单抗治疗。共有20名患者(13%)出现了不典型反应(atypical responses):8例(5%)表现为假性进展(Pseduprogression,PsPDs),12例(8%)表现为反应不一致(dissociated responses)。这2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出现临床获益。
建ECIST标准;
总结临床试验的数据进一步比较irRECIST和iRECIST的优劣,并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Tazdait M, Mezquita L, Lahmar J, et al. Patterns of responses in metastatic NSCLC during PD-1 or PD L-1 inhibitor therapy: comparison of RECIST1.1, irRECIST and iRECIST criteria. Eur J Cancer, 2018; 88: 38-47.
表现为假性进展或者出现肿瘤治疗反应不一致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那些真正进展患者。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约13%会出现不典型反应。基于生存分析,RECIST1.1评价低估了约11%进展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的疗效。对于RECIST1.1评估进展的患者,采用irRECIST和iRECIST进行评价,能真正影响治疗决定的不一致率仅为3.8%。
肿瘤治疗疗效评估
2. 靶病灶
• 在基线选择
• 肿瘤病灶测量长径 • 淋巴结病灶测量短径
• 可测量标准:
• 肿瘤病灶: CT扫描长径≥ 10mm • 淋巴结病灶: CT扫描短径≥ 15mm
• 最多选定每个器官2个病灶、总共5个病灶
• 所有靶病灶的直径之和(包括可测量肿瘤病灶的长径和淋巴结病灶的短径)将作为基线SOD记录
PR SD PD
定义
所有已知病灶消失并且在不少于4周间隔的2 次检查中没有新病灶 在不少于4周间隔的2次检查中所有可测量病 灶的总体肿瘤负荷缩小≥50% 任何不符合PR或PD的情况 一个或多个可测量病灶的尺寸增大≥25%或出 现新病灶
EASL =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J Hepatol. 2012 Apr;56(4):908-43
基于代谢核医学(PET/CT)
PERCIST标准
Wahl RL, et al. J Nucl Med 2009;50(suppl 1):122S-150S
Cheson标准(2007版)
Cheson BD,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579-86
Bruix J, et al. J Hepatol 2001;35:421-30
mRECIST标准
mRECIST标准以“存活肿瘤”作为评估对象:动态CT或MRI时动脉期显示 造影剂摄取的病灶。
RECIST
mRECIST
CR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所有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 影均消失
PR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
Baseline
Follow - up
5.不可测量病灶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方法。
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肿瘤缩小、生存期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1.免疫治疗相关的肿瘤反应评估:•完全缓解(CR):肿瘤在治疗后完全消失。
•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显著减小,但并未完全消失。
•稳定病情(SD):肿瘤体积没有显著变化。
•疾病进展(PD):肿瘤体积增大或新病灶出现。
2.生存期指标:•总生存期(OS):患者从治疗开始至死亡的总时间。
•无进展生存期(PFS):患者从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特定时间点的生存率:如在治疗后一年、两年等时点的生存率。
3.免疫治疗的特殊评价指标:•免疫细胞浸润:通过分析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来评估免疫治疗的效果。
•免疫标志物水平:如PD-L1、T细胞测定等,用于预测和监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
4.生活质量评估:•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包括疼痛、疲劳、精神状态等患者自身感受到的方面。
•日常生活活动评估:包括工作能力、日常活动等的评估。
5.不良事件和毒性评估:•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评估免疫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和毒性。
•治疗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如免疫相关的甲状腺炎、肺炎等。
6.成本-效果分析:•治疗成本:免疫治疗的经济成本。
•生存期增益的成本:换算为单位生存期的经济成本。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以全面了解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患者受益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治疗的反应可能相对缓慢,因此在评估时需要考虑一定的时间窗口。
此外,由于免疫治疗的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化疗或放疗,因此可能需要特定的评估方法。
肿瘤疗效判断的recist1.1标准
肿瘤疗效判断的recist1.1标准肿瘤疗效评估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Recist1.1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肿瘤疗效判断标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Recist1.1标准的定义、适用范围、评估指标及具体评估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Recist1.1标准的定义Recist1.1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肿瘤对治疗反应的医学影像评估标准,旨在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肿瘤治疗后的变化进行客观、量化地评估。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估,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常见肿瘤。
二、适用范围Recist1.1标准适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估,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对于早期肿瘤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影像评估标准,如CT、MRI等。
三、评估指标Recist1.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肿瘤大小: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变化。
根据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变化,可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四个等级。
2.淋巴结状况:评估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和数量变化,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治疗效果。
3.病灶数目:记录治疗前后病灶数目变化,判断肿瘤是否出现新病灶。
4.临床状况: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如疼痛程度、食欲、体力等。
四、评估方法Recist1.1标准采用客观、量化地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影像学检查:采用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测量肿瘤大小和数量变化。
2.病灶数目记录:记录治疗前后病灶数目变化,判断新病灶的出现情况。
3.临床状况评估:采用疼痛评分表、食欲评分表、体力评分表等工具,对患者的疼痛、食欲、体力等状况进行评估。
4.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肿瘤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五、结论Recist1.1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肿瘤疗效判断标准之一,具有客观、量化地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http ://Chin J Cancer Biother ,Aug.2011,Vol.18,No.4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1.04.02·标准与规范·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标准任秀宝,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暨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摘 要] 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免疫治疗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概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尤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采用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时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导致部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
鉴于现有WHO 或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标准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的解读和确切的评价,因此在2009年第23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上专门刊载了由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Wolchok 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针对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指南: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深入探讨了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新标准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文以该论文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对“肿瘤免疫疗效评价的新标准”这一肿瘤学界的热点问题作一介绍。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免疫相关反应标准[中图分类号] R730.5;R73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85X (2011)04⁃0351⁃0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2986/H1611)。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0872986/H1611)[作者简介] 任秀宝(1966-),男,天津市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E⁃mail :rwziyi@ [网络出版] 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31.1725.R.20110714.1100.009.htmlNew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efficiency of cancer immunotherapyREN Xiu⁃bao ,YU Jin⁃pu (Key Laboratory of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Oncology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60,China )[Abstract ] Cancer immunotherapy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clinic and has been applied for treatment of multiple malignancies in recent years.Different from chemotherapy ,most patients can well tolerate immunotherapy and benefit from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after immunotherapy ;furthermore ,immunotherapy shows lower risk of severe toxic side effects.Regrettably ,disappointing results always occur when the conventional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us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which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ailure of quite a number of phase Ⅲclinical trials of cancer immunotherapy.Since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use the existing WHO and RECIST criteria for accu⁃rate elucid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responses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Dr.Wolchok of New York Memorial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and his colleagues published a paper in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n 2009,entitled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immune therapy activity in solid tumors :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in which a novel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on system was proposed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was discussed thoroughly.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ot issue in onclology —“new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efficiency ofcancer immunotherapy ”.[Key words ] neoplasm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evaluation ;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Chin J Cancer Biother ,2011,18(4):351⁃354] WHO 标准和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标准均是以瘤体大小变化来衡量疗效,根据病灶缩减的百分比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 )、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 )、无变化(stable disease ,SD )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这也是目前肿瘤治疗疗效评判的金标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WHO 的实体瘤评价标准还是经过改良的RECIST 评价体系均存在明显的缺陷:(1)以影像学资料作为评价疗效的唯一标准,以局部的疗效来判定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2)仅以瘤体缩小持续4周以上来评价,反·15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8月,18(4)映的是近期的疗效;(3)以单一的客观标准来反映复杂的人体病变,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以及生存时间。
按照传统的疗效评价体系来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往往会由于没有明显的瘤体改变而得出治疗无效的结论,因此影响了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准确解读和客观评价。
随着近年来对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相比常规化疗和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出现较慢,且多表现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
因此,继续使用传统的WHO标准和RECIST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肿瘤免疫治疗这一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亟待提出更合理的、更可行的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新标准[1]。
1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特点在2004-2005年,200多名肿瘤学专家、免疫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一系列研讨会就开展肿瘤免疫治疗的经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发现与传统化疗相比,生物治疗发挥明显效应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2]。
同时,对于那些按照传统WHO或RECIST标准鉴定为已发生PD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终止生物治疗并不恰当,对那些临床非典型PD 患者建议仍继续进行生物治疗。
此外,对于临床出现长期SD的患者可以预示获得客观缓解。
1.1 低水平的客观有效率与抗肿瘤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将肿瘤疫苗、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多种活化效应细胞输入肿瘤患者体内,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或通过改变固有免疫过程产生有效的杀伤性抗肿瘤应答。
正是由于上述的区别,使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与化疗药物相比出现客观缓解的比例较低。
近年来有肿瘤免疫治疗专家习惯使用微效(minor re⁃sponse)或混合疗效(mixed response)来评价那些按照传统WHO或RECIST评价体系未达到客观有效的标准但患者确实获益的临床病例[3]。
1.2 疗效的延迟效应化疗药物效应发挥迅速,在临床上给予1耀2轮化疗药物后看到的临床疗效可以直接预测完成全部化疗方案后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首次化疗给药几周后出现明显的客观效应,如原位病灶的缩小和渗出液的减少,提示患者在该治疗方案结束时会收到较好的客观疗效。
相反,如果在早期化疗后出现肿瘤增大或新病变则意味着疾病进展,说明治疗失败,理论上必须停止现有化疗方案并更换新的治疗方案。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出现时间相比于化疗一般较晚,而且有时可观察到已评定为PD的患者在继续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疾病的改善[4⁃6],这种情况被称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延迟效应。
1.3 SD的临床意义在化疗等常规治疗中,SD泛指肿瘤负荷增加或减少但并未分别达到PD或PR的情况。
在传统WHO或RECIST标准中,SD通常持续时间短暂而不能看到药物真正的抗肿瘤效应,因此并不符合客观有效的标准。
但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在应用靶向药物或抗体药物时患者达到SD可作为临床治疗有效(如TTP时间延长)的潜在观察终点。
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报道,WHO和RECIST标准对治疗有效的观察终点的解释在近几年做了相应的修改,将使用上述药物后获得的长期SD看作是药物起效的表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