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岗位核算 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核算基础知识,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进行成本核算,都需要设置成本会计,因此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成本核算和管理需要的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就是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因此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主要介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是继《基础会计》、《初级财务会计》课程后的又一门专业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是对《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课程在成本计算、成本管理和成本审计内容上的知识铺垫。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以成本会计实际工作任务和过程为依据选取学习内容;通过项目教学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做到教、学、

做一体化;通过实训材料锻炼实践工作能力,有效提高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以夯实学生专业技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人才培养规格所确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为标准,将企业真实成本计算数据转换为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步养成学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能力。

本课程以工业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归集、成本费用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为主线,以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为标准,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登记账簿—费用分配—计算成本—成本分析”递进式的模式,营造成本会计岗位职业氛围,讲授工业制造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分析等内容。融理论思维训练与实践操作为一体,既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6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数36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成本岗位核算所必需的知识,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操作能力,为从事成本岗位核算工作打下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成本会计岗位核算的概念、特点、原则、基本要求及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2)了解材料、燃料、动力、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的归集方法。

(3)掌握材料、燃料、动力、人工、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4)熟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

(5)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2.能力目标:

(1)能认识成本岗位核算的概念、特点、主要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程序。

(2)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岗位核算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3)具有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形成细致、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职业理想。

(2)树立企业成本观,形成经济意识、效益意识及节约观念。

(3)提高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行业会计制度的意识。

(4)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表1 课程内容及要求(专业课)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2.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变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即学会成本会计业务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实际性、可操作性。

(二)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评价及方式

主要遵循以实务操作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实务题为主,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和阶段性测试等成绩综合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比例:作业30%、测验10%、期末考试40% 、学生参与20%。

2.教学过程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综合实训、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与评价和理论与实践目标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情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60% + 期末评价40%

(三)教材选用建议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制教材,本课程目前选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刘国艳、林宏主编《成本岗位核算》。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实训室应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设施和成本会计相关教学资源,能够登录成本课程平台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训。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实用性较强, 仅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要求,需要提高实训课程比重。在《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设置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实行岗位实训,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手工模拟训练、校内外实训基地训练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倡导和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加社会活动和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六)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