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第2章附历年真题练习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可用公式表达为B=f(P·E),其中E表示(C)A.个体行为B.内部驱动力C.群体环境D.内部特征2.内在意识向外部行动转化的过程是(B)A.认知过程B.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D.思维过程3.个体对客体的理解和价值评价是态度的(A)A.知觉成分B.情感成分C.意向成分D.行为成分4.把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具有概据性的、笼统的印象称为(D)A.晕轮效应B.投射效应C.对比效应D.刻板效应5.无好坏之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A.气质B.性格C.情绪D.态度6.在社会上发挥着表率作用,其目标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群体是(B)A.一般群体B.参照群体C.非正式群体D.开放型群体7.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现象称为(A)A.社会情化B.从众行为C.自己人效应D.协同效应8.在组织规模很大并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D)A.轮式沟通网络B.Y式沟通网络C.环式沟通网络D.链式沟通网络9.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C)A.编码B.通道C.反馈D.译码10.团队工作的主旨是授权和(B)A.管理B.激励C.委托D.沟通11.建立团队最重要的是在认知上形成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归属感和“我们感”,也就是(B)A.情绪认同效应B.共生效应.共同信念效应12.认为管理者应该把防止和消除冲突作为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符合冲突的(B)A.人际关系观念B.传统观念C.相互作用观念D.现代冲突观念13.纳尔逊和奎克将冲突的来源分为两类,一是个人因素,二是(A)A.结构因素B.心理因素C.沟通因素D.环境因素14.某企业组成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从事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在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不同阶段,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协调有关部门工作,确保任务完成。
全国自学考试历年真题组织行为学00152集锦
全国2009年4月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人的行为特点是()A.适应性B.系统性C.静态性D.不可控性2.下列选项中不是..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的是()A.边缘性B.系统性C.两重性D.应用性3.离中趋势分析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常用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A.n )x(x d 2∑-=B.n )x(x d 2∑-=C.n )x(x d 2∑+=D.n) x(x d 2∑+=4.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历的阶段是()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5.“时间就是金钱”是一种()A.理性价值观B.政治性价值观C.集体价值观D.社会价值观6.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A.首创性B.主动性C.适应性D.独特性7.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A.家庭生活有关的连续经历B.学习有关的连续经历C.社会交往有关的连续经历D.工作有关的连续经历8.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的是()A.地位需要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D.人为需要9.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A.完成任务速度快B.易解决复杂问题1 / 43C.绩效水平高D.凝聚力强10.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A.偶然式B.全方位式C.集束式D.流言式11.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般是一个()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12.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能更加让他人喜欢的人,其个性品质是()A.十全十美B.平庸又犯小错C.能力超群略有小错D.平庸但很守规矩13.下列四种形式中,不属于...相互依赖性的类型的是()A.联营式B.顺序式C.互惠式D.协作式14.一般认为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是()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5.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A.影响力B.号召力C.指挥力D.领导力16.领导者的素质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结合,是可能学来的。
2023年10月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25分。
1.基于人际关系学说的人性假设是A.经济人假设B. 社会人假设C. 自我实现人假设D. 复杂人假设2. 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可用公式 B=f(P·E)表示,其中E表示A. 个体行为B. 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C. 个体的内部驱动力D. 个体的心理状态3. 产生于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的内驱力是A. 原始性内驱力B. 继发性内驱力C. 目的性内驱力D. 情境性内驱力4. 归因三要素是共同性、一贯性和A. 一致性B. 目的性C. 决定性D. 特殊性5. 态度的 ABC模型中,A 指的是A. 态度情感成分B. 态度行为意向成分C. 态度行为成分D. 态度认知成分6.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为合理的说明,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特性是知觉的A. 整体性B.恒常性C. 选择性D.理解性7. 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是A. 利益型群体B. 任务型群体C. 命令型群体D. 友谊型群体8. 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力量感与A. 归属感B. 参与感C. 幸福感D. 获得感9. 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 传递B. 编码C. 译码D. 反馈10. 若要在组织中营造一种高昂的士气氛围来鼓舞员工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沟通网络方式是A. 轮式B. 环式C. 全通道式D. Y式11. 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容纳和协调的社会心理现象是A. 从众效应B. 协同效应C. 共生效应D. 心理相容12. 团队工作的主旨是委托与A. 命令B. 协调C. 授权D. 赋能13. 破坏性冲突的典型特征是A. 关心胜负B. 关心目标C. 对事不对人D. 促进沟通14. 按照组织的社会功能分类,政府部门属于A. 以经济生产为导向的组织B. 以政治为导向的组织C. 整合组织D. 模型维持组织15. 下列不属于组织结构设计古典原则的是A. 分工原则B. 统一指挥原则C. 制约性原则D. 控制幅度原则16.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士气,并使组织成员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这体现的是组织文化的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激励功能17.企业家的基本精神是A. 创新B. 学习C. 进取D. 坚韧18. 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形成组织机构、组织政策和策略以及组织发展的理念。
最新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4年0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A )1-12A.心理学 B.哲学C.组织学 D.行为科学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B )1-10A.三层结构 B.四层结构C.五层结构 D.六层结构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D )2-35A.抉择分析 B.回归分析C.因素分析 D.相关分析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C )3-49A.世界观 B.人生观C.价值观 D.态度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 C )3-61 A.行为上 B.特征上C.动力上 D.速度上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 )3-46、14-314A.X理论 B.Y理论C.Z理论 D.超Y理论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 B )4-85A.TAT B.RATC.SPS D.SPSS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C )5-96A.意识 B.价值观C.行为 D.知识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6-129A.资源条件 B.工作环境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1O.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D )6-135A.规定 B.看法C.依赖 D.期望11.从事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活动,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C )7-158A.轮式 B.Y式C.链式 D.全方位式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B )7-148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A )8-177A.霍曼斯 B.韦伯C.莫里诺 D.阿西14.最能影响人际吸引的交住因素是( B )8-184A.容貌 B.相似C.互动 D.智慧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 C )9-204A.人际关系 B.凝聚力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D )9-197 A.竞争 B.冲突C.人际关系 D.协作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 A )11-259A.员工 B.工作C.环境 D.决策18.决策体制是指组织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它涉及的关系有( B )12-293A.二种 B.三种C.四种 D.五种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B )13-300A.因果性 B.目的性C.持久性 D.自发性20.人们为了追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表明了人们的行为具有( A )13-301A.可变性 B.持久性C.目的性 D.自发性21.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 )14-320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C.工作上的成就感 D.工作富有挑战性22.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D )14-315A.亚当斯 B.麦克里兰C.弗鲁姆 D.马斯洛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 D )16-378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C.虚拟结构制 D.超事业部制24.组织成长阶段理论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是( C )17-406 A.职能型结构 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C.矩阵结构 D.超事业部型结构2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 D )18-442A.强文化 B.弱文化C.主文化 D.亚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00152)分章节练习题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P28)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的学者是 A.斯蒂芬·P·罗宾斯 B.陈国权 C.里基·W·格里芬 D.关培兰2.(P32)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的著作是A.《管理心理学》B.《心理学年鉴》C.《科学管理原理》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3.(1P48)“复杂人”假设产生于A.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B.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初4.(1P58)人的全部社会活动都是A.感知活动B.意志活动C.情感活动D.认识活动1.(P28)“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的一门学科,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
”这一观点出自A. 里基·W·格里芬B. 斯蒂芬·P·罗宾斯C. 关培兰D. 安德鲁·J·杜布林2.(P32)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心理学家是A. 梅奥B. 荣格C. 巴甫洛夫D. 弗洛伊德3.(1P49 )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A. 约翰·华生B. 埃德加·沙因C. 爱德华·托尔曼D. 克拉克·赫尔4.(1P58 ) 随意活动是意志活动的()A.目的B. 结果C.基础D. 前提1.(P2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杜会心理的规律性 B.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C.组织心理的规律性 D 一切人行为的规律性2.(P32)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一名词的著作是( )A. 《心理学与工业效率》B.《科学管理原理》C.《心理学年鉴》D. 《管理心理学》3.(1P50)华生的刺激一反应公式并不能解释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即()A. 目的性和自主性B. 选择性和适应牲c. 社会性和持久性D. 连续性和持久性4.(1P59)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特征的是()A.心理活动B.个性心理C.个性心理特征D.个性倾向性1.(P2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A.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B.一切人类的心理规律C.一切人类的行为规律D.社会经济发展规律2.(P35)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心理学家是()A.荣格B.费德勒C.弗洛伊德D.梅奥3.(1P51)新华生主义者认为,在刺激、反应之间应该加上一个因素O,也就是()A.行为B.环境C.动机D.个体1.(P2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_____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2023年04月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可用公式表达为B=f(P·E),其中B指的是A.个体的内部驱动力B.个体行为C.群体环境D.目标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A.记忆过程B.思维过程C.意志过程D.学习过程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成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和A.行为意向成分B.思维成分C.意志成分D.记忆成分4.心理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分为目标行为和A.动机行为B.需要行为C.目标导向行为D.个性行为5.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常从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到全部整体印象,这种现象称为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6.为了寻求友谊、感情,得到社交上的满足,群体成员以亲密的感情为基础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是A.利益型群体B.情感型群体C. 爱好型群体D. 信仰型群体7. 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A. 角色认同B. 角色直觉C. 群体规范D. 心理契约8. 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A. 上行沟通B. 下行沟通C. 水平沟通D. 斜向沟通9. 当组织规模很大并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好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 倒Y式B. 轮式C. 环式D. 链式10. 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组建期、激荡期和A. 信任期B. 磨合期C. 规范期D. 衰亡期11. 被称为“团队之魂”的是A. 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B. 充分的授权C. 平等的交流D.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12. 托马斯的冲突管理二维模式中的二维是: 合作性与A. 关心员工B. 关心工作C. 相互依赖性D. 坚持己见性13. 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倡导这种理念的是A. 传统观念B. 人际关系观念C. 组织发展观念D. 相互作用观念14. 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A. 直线制B. 职能制C. 直线-职能制D. 事业部制15. 在运用合法权威的同时,实行经济和物质奖励的组织属于A. 功利性组织B. 规范性组织C. 强制性组织D. 混合性组织16. 组织文化制度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A. 组织环境B. 组织领导者C. 组织制度规范D. 组织文化创新17. 在组织文化创建程序中,既是解决文化问题阶段,也是确定新文化阶段的是A. 调查分析阶段B. 论证实验阶段C. 传播执行阶段D. 评估调整阶段18. 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自觉接受愿景的召唤,这体现的是A. 设计师角色B. 协调者角色C. 仆人角色D. 教师角色19. 组织全面分析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根据抓住机会、避开威胁所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的学习类型是A. 适应型学习B. 经验型学习C. 自主型学习D. 预见型学习20. 领导者能够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解决组织内部存在的矛盾,这体现的是领导的A. 指挥作用B. 协调作用C. 激励作用D. 控制作用21. 在传统领导权力观看来,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也是唯一因素是A. 领导者的素质B. 领导方式C. 领导者的职权D. 被领导者的能力22. 由外酬引发的、与工作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属于A. 内激励B. 外激励C. 正激励D. 负激励23. 在公平理论中,奖酬和满足需要之间存在的中间变量是A. 报酬的公平性B. 报酬的数量C. 报酬的类型D. 报酬的频率24. 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A. 梅奥B. 马克斯·韦伯C. 亨利·法约尔D. 泰勒25. 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科学的著作是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C.《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D.《经理人员的职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00152自考组织行为学-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组织行为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152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目标管理的说法中最不妥当的是( )A 、目标管理中要注意吸纳员工参与决策B 、绩效反馈的及时性会影响目标管理的效果C 、目标的具体性会影响到目标执行的效果D 、目标管理强调职能分权制的作用 2、管理方格理论是谁提出的( )A 、布莱克和莫顿B 、费德勒C 、赫塞-布兰查德D 、弗罗姆3、以下关于情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调等是情绪体验的外部表现B 、情绪感受和情绪表达总是一致的C 、情绪有可能会产生生理唤醒D 、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4、知觉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无常性D 、理解性5、以下关于目标设置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提高工作绩效B 、中等难度的目标会比非常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C 、有反馈比无反馈更容易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D 、目标越简单越容易产生激励6、下面关于人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B 、内控型的人认为通过自己而非外界力量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C 、特定的人格比其它的人格类型更优越,从而更适合一般工作D 、A 型人格的人常常处于中高度的焦虑状态之中7、下列关于权力种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专家性权力是基于对拥有令人期望的资源或个人特质的人的认同B 、奖赏性权力是基于个人控制资源和奖赏他人的能力之上的C 、法定性权力是通过组织中正式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所获得的权力D 、具有强制性权力的人有能力和机会对另外的组织成员施加惩罚或给此人造成不良的后果8、 是指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多轮的收集、整理和分别反馈,专家彼此是匿名的,并可以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正,直到找到大家意见一致的解决方案为止的一种群体决策技术。
( ) A 、头脑风暴法 B 、名义群体法C 、德尔菲法D 、 电子会议技术9、“双因素”动机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A 、马斯洛 B 、亚当斯 C 、麦克里兰 D 、赫茨伯格 10、以下关于组织行为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对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B 、组织行为学从分析层次上可以有个体层次、群体层次、组织层次C 、行为科学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D 、组织行为学只研究组织层面的行为,不研究个体和群体行为 11、以下关于知觉相关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知觉的防卫机制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B 、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
全国2012年0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00152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C )1-5A.一切人的行为 B.一切人的心理活动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 )1-3A.个体 B.群体 C.团队 D.部门3.度量离中趋势常用的指标是( C )2-35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标准差 D.中位数4.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划分,美国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 B )3-50A.五类 B.六类 C.七类 D.八类5.更喜欢利用取得工作成就的工作场所的是( A )3-75A.内因控制论者 B.外因控制论者 C.A型性格的人 D.B型性格的人6.创造性行为最显著的特点是( D )4-79A.系统性 B.开放性 C.社会性 D.主动性7.个人在组织内事业生涯变动的模式呈现出的是一个( B )5-112A.圆柱体 B.圆锥体 C.正方体 D.圆球体8.一般来说,在执行任务时,较为有效的群体是( D )6-132A.利益型群体 B.友谊型群体 C.同质性群体 D.异质性群体9.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这种效应是( C )7-151A.协同效应 B.群体促进效应 C.从众效应 D.社会惰化效应10.最民主、最通畅的正式沟通形式是( C )7-159A.圆式 B.轮式 C.全方位式 D.链式11.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这种观点源于( D )8-177 A.人际反应特质理论 B.社会比较理论C.人际相互作用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12.如果程序与规则不够充分,那么管理群体间互动首选的方法是( A )9-201A.设置层次等级 B.设计联络员角色 C.成立工作团队 D.设立特别工作组13.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景因素互相作用所构成的这种动态过程是( B )10-222A.管理 B.领导 C.冲突 D.合作14.将权力定位于群体的领导作风是( A )11-263A.民主型 B.独裁型 C.协商型 D.集权型15.领导方格理论中将对工作高度关心,但对人很少关心的领导类型称为( D )11-261A.贫乏式 B.乡村俱乐部式 C.团队式 D.任务式16.现代社会中,始终约束领导决策活动过程的因素是( B )12-286A.社会需要 B.法律责任 C.组织资源 D.创新能力17.在整个动机结构中,决定人的行为的最强烈的动机是( D )13-301A.原始动机 B.习得动机 C.衍生动机 D.优势动机18.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通过努力工作赚钱,有人通过投机取巧赚钱,这些现象表明( B )13-305A.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 B.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C.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的行为 D.坏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掩盖19.着重于对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的理论是( A )14-315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结果型激励理论20.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公平理论方程式是( A )14-33821.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目的是( A )15-355A.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提高 B.人人能畅所欲言C.向能力的极限挑战 D.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22.通过研究领导作风类型以及不同的领导作风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寻求最有效的领导作风,这是( D )16-386A.领导特性有效论 B.领导权变有效论 C.领导行为有效论 D.领导作风有效论23.下列属于组织变革中组织结构方面变革的是( C )17-409A.信息系统更新 B.开辟新市场C.工作设计改革 D.工艺流程的自动化24.把组织文化分为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和堡垒型等类型的标准是( C )18-441A.组织文化的活跃程度 B.组织文化的内容性质C.组织的工作作风 D.组织文化的影响大小25.组织文化应包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追求优势、永不自满等精神。
2024年4月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能正确地理解社会要求和利益,在行动中有坚定的目标,能客服困难和障碍去完成既定的目标,这是意志的A.坚毅性B.果断性C.自制性D.能动性2.“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所基于的人性假设是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3.将性格分为独立型与顺从型的划分依据是A.心理活动的优势性B.个体对现实的态度C.个体独立性D.对工作的影响效果4.人们把在实践、空间上接近的对象知觉为同类的倾向,这体现的事知觉整合的A.相似律B.接近律C.闭锁律D.连续律5.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固定的、具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是A.晕轮效应B.投射效应C.刻板效应D.定势效应6.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是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正式群体D.集体7.群体成员认同与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准则是A.群体角色B.群体规范C.群体归属感D.群体认同感8.同一工作群体内部的沟通以及同级别同层次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是A.下行沟通B.上行沟通C.斜向沟通D.水平沟通9.最有利于在组织中营造出一种高昂的士气氛围来鼓舞员工实现组织最终目标的沟通形式是A.环式沟通B.轮式沟通C.全通道式沟通D.链式沟通10.群体成员把自己与其他成员视为同一体,体验他人的心情如同体验自己的心情。
这种社会心理现象是A.共同感受B.情绪认同C.共同信念D.共生效应11.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是A.团队发展B.团队建设C.团队管理D.团队开发12.冲突可以区分为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这种划分标准是根据冲突A.对组织的影响不同B.产生的原因不同C.影响范围的不同D.特点的不同13.既不满足自身利益,也不满足对方利益,以退避三舍的方式来处理冲突,这是冲突管理的A.妥协策略B.迁就策略C.合作策略D.回避策略14.领导者权威建立在学识、技术等业务专长之上的组织属于A.功利性组织B.强制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混合性组织15.就本质而言,组织结构反映的是A.权利和分配关系B.成员的分工协作关系C.信息的沟通关系D.资源的分配关系16.推动组织文化创新的根本手段是A.全员培训B.组织领导者推动C.奖惩措施D.组织文化制度创新17.组织文化的源头是A.组织环境B.组织价值观C.组织行为D.组织创始人18.领导者有强烈的实现愿景的使命感,能自觉接受愿景的召唤,这是领导者在学习型组织中担当A.设计师角色B.教师角色C.仆人角色D.教练角色19.能够维持组织正常行为但不能取得改进效果的学习类型是A.经验型学习B.单环学习C.双环学习D.多环学习20.领导者能够很快进入新的角色,打开工作局面,这体现的是领导者的A.适应能力B.综合能力C.协调能力D.创新能力21.评定领导效率高低的标准是A.领导能力的高低B.领导方式的好坏C.领导资源的投入D.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22.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者是A.亚当斯B.赫兹伯格C.马斯洛D.托尔曼23.多以表扬和批评形式出现的激励属于A.内激励B.外激励C.物质激励D.精神激励24.首次采用“组织心理学”名词的是A.梅奥B.莱维特C.马斯洛D.闵斯特伯格25.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的著作是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B.《论企业中的人性》C.《心理学与工业效率》D.《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态度
真题练习
• 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B )
A.需要
B.动机
C.情绪
D.态度
真题对比
• 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动机 C.情绪 D.态度--2019.10
• 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情感--2017.04
• 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
B.整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特殊性
真题练习
• 知觉的特征(ABCD)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特殊性
×
--2019.04月27
真题练习
• 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 准备状态称为(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
真题练习
• 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 准备状态称为(C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 --2016.10月
1.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 2.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 3.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行为进行 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 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4.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真题练习
• 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有( ABDE) A.调整功能 B.自我保护功能 C.定向功能 D.价值表现功能 E.知识功能 --2018.10月
真题练习
• 工作满意度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
)
A.动机水平
B.情绪状态
C.态度
D.价值观
真题练习
• 工作满意度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 B )
A.动机水平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四、知觉偏差
(一)首因效应(成见)。首因效应(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 法。要正确地观察事物,就必须注意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个印象上,但 同时又不忽视第一印象。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 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 错觉。 (四)投射效应。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将自身想法用于推测 别人的态度。 (五)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六)对比效应:指在两个或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人们不自觉地进 行比较,而不考虑客观的标准。 (七)刻板效应:指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具有概 括性的、笼统的印象。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在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 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名词解释2017.10 2.社会知觉的特征: 独特性:社会知觉的对象一般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 系。 双向作用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和客体可以理解个体行为对双方利害关系 的影响,所以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能有意识地操控和利用对方。 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社会知觉的认知过程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 息进行分析和分类。
二、态度--论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019.04月41题
(一)态度的概念: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是 一种带有评价性与感情倾向性的主观感受与意识状态。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合称态度的ABC模型: 其一,知觉成分,指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价值评价。 其二,情感成分,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其三,行为意向成分,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态度并 非行为,而行为以态度为内在的心理动力。态度的这三种因素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引发。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真题练习
• 要使动机强度保持在一定恒定且较高的水
平上,有效的方法是(
)
A.保持目标导向行为
B.保持目标行为
第一节 需要ya、o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又是由需要支配的。要使动机强度保持 在一定恒定且较高的水平上,有效的方法是使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循环交替。
刺激(原因)
个体 (需要、紧张、不舒服)
反应(行为)
图2-1 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
刺激
需 内心紧张 动
行
要
机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2018年04月
• 态度的心理结构有( )
A.知觉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意向成分 E.行为成分 --2017年04月
真题练习
• 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有( ) A.调整功能 B.自我保护功能 C.定向功能 D.价值表现功能 E.知识功能
真题练习
•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 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D)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
真题对比
•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 :特殊性、共同性和(D)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2018.10 • 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
第一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二、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三、知觉与行为 四、个性与行为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二、需要与动机 三、动机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
教材:《组 织 行 为 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目录
绪论 第一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 •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篇 群体行为与管理 • 群体行为基础 • 沟通 • 团队 • 冲突与冲突管理
第三篇 组织行为 •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 组织文化 •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第四篇 领导行为 •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 激励
真题练习
• 知觉偏差有(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蝴蝶效应 D.门槛效应 E.刻板效应
真题练习
• 知觉偏差有(ABE)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蝴蝶效应 D.门槛效应 E.刻板效应 --2018.04月
真题练习
•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 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 )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
真题练习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
觉、情感和(
)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真题练习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 觉、情感和( C )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真题对比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 )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2018年10月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三)价值观的形成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 决定性的影响。价值观既有时代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四)价值观的作用----论述:价值观对组织的作用2018.04月 简答:2017.10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一)归因的内涵:指人们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对自己或他人的举止进 行分析、判断并推论其原理的过程。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1958年, 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外部归因;内部归因。 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特殊性;共同性;一贯性。 3.罗特的控制源理论 内控者: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 外控者:认为事件的发生与自己无关,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控制源的影响。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 活动的直接原因。 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 一、需要对象的确定 二、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 动机并引发行为。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三、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三种机能:始发机能;选择机能;强化机能。 (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二)归因理论 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P72) 从成功与失败这两个角度对归因问题进行研究。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 原因,他将这四种主要的原因划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大维度。
真题练习
• 知觉的特征( )
A.选择性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态度--2016.10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一)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 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的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二)属性: 内容属性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否重要; 强度属性界定的是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存在状态的重要程度。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三、工作满意度
(一)概述:是指人们体验到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 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名词解释 2017.04月 (二)主要影响因素--简答:2017.04月 1.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