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题1——5章共9页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K135班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

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

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国际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含答案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4.以下不是国际贸易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的是()A.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B.国际交换比例的确定C.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D.国际贸易制度安排5.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集中于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的国际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A.国际贸易 B.国际金融 C.国际要素流动 D.区域经济一体化6.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 C.国际生产关系D.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活动二、判断改错题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2.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三、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2.国际经济关系四、简答题1.简述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的四种形式。

2.简述国际经济学区别于一般经济学的特征。

3.简述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1.C 2.D 3.A 4.D 5.B 6.C二、判断改错题1.×。

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

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三、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之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分析,提示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国际经济学习题

国际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二、是非判断题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正确)2、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正确)3、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正确)4、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

(正确)5、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

(错误)6、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

(错误)7、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正确)三、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 )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B )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3、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 A )A、有益B、有害C、不变D、不能判断4、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C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判断5、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 D )A、生产达到均衡B、消费达到均衡C、市场出清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6、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 B )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C、不变价格D、以上三种都不是7、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 B )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没有优势D、以上三种都不是8、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 D )A、市场占有率B、技术优势C、竞争优势D、贸易条件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二、是非判断题1、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以使所有贸易国的消费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

国际经济学总复习答案

国际经济学总复习答案

1-5:A A B D A 6-10 :C A D D C1-5: ×√××√6-10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出口税:对出口产品征收的税。

国别配额:是进口配额制的一种,是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

歧视性公共采购: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一种做法。

J曲线: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该国贸易收支及经常帐户收支状况一般并不能立即改善或恶化,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

由于这种经常帐户收支变动的轨迹成英文字母J的形状,所以被称为J曲线。

铸币平价理论: 含金量,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括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

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的相对价格。

自愿出口限制: 是进口国的政府或一个工业出口国的政府或相竞争的工业安排的、对后者所出口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产品的数量加以限制的措施。

全球配额: 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进口税: 针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要素禀赋:本国某种可利用的生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比另一国有相对低的价格。

绝对优势: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比另一国家有更大的有效性。

进口配额:对进口的产品实施配额管理。

出口补贴:赋予潜在出口商以免税和补贴贷款的优待,并给本国出口商品的外国购买者以低利率。

罗布津斯基定理:指出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导致该要素密集度高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减少其他产品的产出。

里昂惕夫之谜:经验数据表明美国的进口替代品比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

这与赫俄贸易理论相背离,后者指出,资本密集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学试题-精选稿(教师用-含部分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精选稿(教师用-含部分答案)-

国际经济学精选习题集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划分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A.国际商品流动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C.国际收支平衡D.国际人员流动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的是(B)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二、判断分析题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

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企业产量按照MR=MC确定等,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2.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

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自由放任主义3.绝对成本学说是比较成本学说的(C)。

A.同一形式B.发展形式C.特殊形式D.理论形式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D.只有具备计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6.根据比较成本说,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创造大量贸易顺差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在国内生产C.本国比贸易伙伴国强大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专业学习-国际经济学第一二部分的复习题

专业学习-国际经济学第一二部分的复习题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复习思考题一、单项、多项选择1、征收进口关税对该国来说()。

A、有利于与进口品相竞争的生产者B、不利于与进口品相竞争的生产者C、生产者的产品价格下降D、生产者剩余不变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3、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通常是()产品。

A、劳动密集型B、土地密集型C、资本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4、当某产品的进口小国减少其进口量时,其贸易条件将()。

A、恶化B、改善C、不变D、变化不定5、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是()。

A、需求偏好相似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6、比较优势论的提出者是()。

A、俄林B、斯密C、李嘉图D、李斯特7、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A、竞争性拍卖B、固定的受惠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D、给国外的出口商8、国际贸易中发生“贫困化增长”的条件是()。

A、产品需求彈性较小B、产品需求彈性较大C、产品需求彈性无穷大D、资源缺乏9、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最小比重的是()。

A 、北北贸易B 、南南贸易C 、南北贸易D、欧盟内各国之间的贸易10、某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美元,进口值200亿美元,出口值240亿美元,该国的出口依存度为()。

A 、22%B 、12%C 、10%D、2%1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A、初始期B、成长期C、成熟期D、任何时期12、下列属于限制进口的非关税措施的有()。

A、进口配额B、政府采购C、进口关税D、自由贸易E、技术标准13、重商主义是追求()。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平衡D、推动经济增长14、根据下列数据,选择正确答案。

()A、中国的小麦生产有绝对优势C、中国的小麦生产有相对优势B、中国的布匹生产有绝对优势D、中国的布匹生产有相对优势15、根据赫一俄理论,一国应进口()oA、劳动密型集品B、资本密型集品C、丰裕要素密型集品D、稀缺要素密型集品16、当出口大国增加出口时,其贸易条件将会()oA、恶化B、改善C、不变D、不变化1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工、贸易获利的原因是()oA、要素比例差异大B、有利于获取规模经济C、劳动工资差异大D、相互的技术差距大18、一国拥有相对充裕的劳动力,则该国应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国际经济学完整题库不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完整题库不含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2.自由贸易论3.绝对优势论4.比较优势论5.机会成本6.机会成本递增7.生产可能性边界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 )2.重商主义认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 )3.我们墨西哥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得不到什么好处,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太高了,它有那么多的计算机和机械工具,它的工程水平也太发达了。

我们需要关税,要么我们什么也不出口。

()4.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这是绝对差异论的基本观点。

( )5.在现实社会中,当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可以始终保持不变。

( )6.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 )7.国际贸易形成的范围是: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 )8.如果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具有同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使各国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嗜好差异,也不会导致国际贸易。

( )9.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即为机会成本。

( )10.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1.一位美国参议员写了下面一段话:“贸易被认为是能够提高所有参与国收入的,至少亚当.斯密或大卫.李嘉图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12.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13.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14. 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三、不定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科学,有自身的特点。

下列不属于这些特点的是A.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B.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并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国际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习题(一)选择题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A 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B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C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D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2. 一个人在作出选择时,()A如果边际收益非常大,他或她就不用考虑机会成本B进行最小机会成本的选择C比较该选择活动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D只有当总利益非常大时,他或她才会选择使用其稀缺的资源3.机会成本()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对物品而言是正的,因为物品具有长久性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4.如果两个人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他们能够从专业化与交换中()A都受损B一人受益,一人受损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D都能够受益5. 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6 .一个国家(),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C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7.供给曲线除了表示不同的价格水平所提供的商品数量外,还可以被认为是()A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曲线B边际收益曲线C供给的最高价格曲线D供给的最低价格曲线8. 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棉花的生产成本,那么棉花的价格(),棉花的生产数量()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降;增加D下降;减少9 .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0 .经济学家作出这样的假设:作为一种目标,消费者总是在追求()A其效用最大化B其收入的最大化C其边际效用的最大化D以上选项均不对(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狭义和广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既然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存在着一致性,为什么还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将国际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研究呢?3用相对价格概念解释经济行为主体是如何摆脱“货币幻觉”的影响的。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1产业内贸易: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2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3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4浮动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

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5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6直接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7经济一体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

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8最优货币区: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9提供曲线: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10贸易条件: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一、简答题与计算题1.试推导贸易乘数的公式(图片)2.试分析一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指标。

3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图片)4.试述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1、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较低的地方向收益率较高的地方流动。

2、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

(1)人们总是抛售汇率走软的货币而增购汇率趋势走强的货币,以避免汇率风险。

国际经济学题库09

国际经济学题库09

国际经济学题库09专业姓名学号班级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3、国际均衡价格4、生产可能性边界5、开放经济6、封闭经济7、贸易条件二、是非判断题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3、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4、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

5、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

6、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

7、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三、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3、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A、有益B、有害C、不变D、不能判断4、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判断5、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A、生产达到均衡B、消费达到均衡C、市场出清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6、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C、不变价格D、以上三种都不是7、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A国在X 商品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没有优势D、以上三种都不是8、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A、市场占有率B、技术优势C、竞争优势D、贸易条件四、简述题:1、试用图形分析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整理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P26-28,作图并简要说明贸易利益的衡量与贸易利益的分解;1衡量: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由图可知,开放后该国的福利水平U1比开放前高U2,Pw与P差距越大,U2越偏上,贸易利益越大;2分解:P28-30,简要说明两国之间没有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规模效益不变;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简要说明产生国际贸易的起因:生产技术差异;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消费者偏好不同;规模经济导致国际分工的完全专业化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基本概念:P32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强调王室成员和国库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强调取消进口鼓励出口;2P35绝对优势假说: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若a<b,或1/a>1/b,则说明A国对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a是A国的X产品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即价格;b是B国的(3)P35比较优势假说: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若a/a<b/b,则A国相对于B国在X部门具有比较优势,B国相对于A国在Y部门具有比较优势2、P39-40作图并说明机会成本不变下的国际贸易导致的两国分工状况,以及两国的过剩供给曲线和过剩需求曲线;由于机会成本不变,所以Y的生产部门的劳动报酬将永远高于X的生产部门,X的生产部门的劳动流出会一直持续直到全部转移到Y部门;在图中,对应的相对价格p1,生产均衡点在A点,而消费均衡点则在C1点,这时X的过剩供给为负,相对价格p1越低,x的消费与生产差额就越大,因此x的过剩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A国相对价格相对价格高于其封闭水平,x的过剩供给为正;同理可推出x的过剩需求曲线;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1、基本概念:P49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P54 H-O定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画图说明:图在课本53页P55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商品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2推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P58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P60悲惨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增长利益,那么该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P62列昂惕夫之谜:他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中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恰恰相反; 2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由于劳动者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约为他国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P63要素密集度逆转: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生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则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这种现象就称为要素密集度逆转P64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某一产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的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2、P56简要说明国际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推理过程;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基本概念:p70特定要素:指一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流动要素: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完全自由流动;第五章:1、p76作图并简要说明林德尔的重叠需求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答: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2、p78作图并简要说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制成品贸易发展变化的解释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如图所示,在初始时刻t0.新产品刚有创新国少数先进国家研制开发出来,因为技术尚未形成,生产规模小,消费仅限于国内市场;到了t1时刻,开始由来自国外的需求,于是开始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国逐渐掌握了生产技术,能够在国内进行生产,于是进口开始下降;到了某一阶段后,由于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扩大,创新国的产品也开始少量进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到了t2时刻,产品达到了标准化,有技术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来自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生产者开始大量生产和出口,原来创新国随后在t3时刻成为净进口国;最后当产品转变为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时t4时刻,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第六章1、p85简要说明为什么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国际分工与先行优势密切相关如图,假设随X部门累积产出的增加,b国的生产成本下降比a国更为显着,所以b 国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a国之下;但a国生产要早于b国,当b国试图生产时,a国的生产水平已经很大了,累积水平达到了Q1,此时a国的平均生产成本要P1低于b 国刚开始生产时的平均成本C0,则虽然b国相对于a国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潜在优势,但由于a国进入较早,反而比b国更具有优势;开放后,这种竞争优势会确定两国的国际分工,最终a国生产X,b国生产Y;2、p85简要说明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大国与小国国际分工的特点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第七章1、p100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小国关税保护的社会福利效应,要求作图;2、p100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大国关税保护的社会福利效应,要求作图;3、p101-102如何计算有效关税保护率;有效关税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公式为: ERPj=V'j-Vj/Vj ERPj表示j行业或产品的有效保护率,Vj表示征收关税前j行业或产品国内生产附加值,V'j表示征收关税后j行业或产品国内生产附加值;例: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现假定对该产品征收30%的从价税,另外假设对其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征进口关税;问该制成品有效保护率为多少解:Vj=1000-500=500 V'j=10001+30%-500=800 ERPj=V'j-Vj/Vj=800-500/500=60%. 4、p103-104作图并简要说明小国实施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下的社会福利的异同,并分析为什么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者更加偏好配额保护;进口关税进口配额关税福利:a-a+b+c+d+c=-a+b 配额福利:a-a+b+c+d=-a+b+c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1异:关税通过价格达到保护,而配额则通过数量,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手段刚性更强;从管理角度看,配额比进口关税好,从贸易自由化角度来看,关税比进口配额好;同:进口配额与关税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是相同的,都能通过限制进口,从而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2关税将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但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进口量仍会增加,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价格上升,但在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进口不会增加,本国厂商将从中获得更大收益,所以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更倾向于采用配额措施;5、p105-106作图并简要说明出口补贴对本国的社会福利影响;6、p106倾销的类型和含义;1含义: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2类型:持续性倾销: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掠夺性倾销: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第八章1、p116-118简要说明幼稚产业的含义与判定标准1含义: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2判定标准;A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应该保护;穆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B:巴斯塔布尔标准: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它将来能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后才能确定;C:坎普标准: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就会给其他某些产业或社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着的外部规模经济,则仍有保护的必要;2、p118-119作图并简要说明关税保护与生产补贴各自的优劣;3、p119-120简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答:1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有其合理之处;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对外贸易,保持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2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保持贸易收支顺差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扩大本国的有效需求,而且能够以乘数的形式增加总收入;这种国民收入水平的成倍增加效果又会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4、p124-125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简要分析发达国家夕阳产业受到保护的原理;答:1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2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这些行业面对发展中国家国家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些行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有较强的影响力,再加上这些行业的劳工组织比较完善,生存比较艰难;但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这所以这些行业往往能成功地促使政府采取较高程度的保护措施;第九章、p127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p128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p128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交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自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p129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p130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p130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2、p130-131作图并说明一国作为进口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产生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及社会福利效应; SA:A国的供给曲线, DA:需求曲线;PB、PC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如果AB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Q1Q2;而贸易创造效Q3Q1+Q2Q4 ;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 e;其中a+b+c+d 为消费者剩余增加, a为生产者剩余减少,c+e为关税收入丧失;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则表示贸易转移的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复利效应;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第十章1、P142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143出口导向战略: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第十一章1、P169-170.作图并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入国、资本流出国福利的影响, 1总效用水平提高:如左图,不存在资本流动时,平均效用水平为CB,存在资本流动时平均效用为CA,比CB高出了BA部分;2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如右图,MN 和nm曲线分别表示投资国和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在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之前,投资国利用O1Q的资本生产O1MTQ单位产量,受资国则用O2Q的资本生产Q2mUQ 的单位产量;资本流动之后,投资国的产量为O1MPS,受资国的产量为O2mPS,国际资本流动使两国净产量增加ΔPUT;说明资本流动通过提高资本的边际产量从而增加了世界总水平产出;投资国国民收入增加了SPWQ,大于其产量损失SPTQ;受资国的收入也净增加了ΔPWU的面积;说明通过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世界总产量增加的同时,投资国和受资国也得以分享这一经福利增加;2、 P172-174.作图并说明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流入国、劳动力流出国福利的影响,在图a中,在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下,供求的均衡点为、均衡价格为、均衡劳动力供给量分别为A、F、M,图b中各均衡点分别为A'、F';M',两国工资水平差异为FF',则乙国的劳动力流向甲国,引起甲国劳动力价格降至F点,供给减少到M1,需求增加到M2;图b中劳动力供给移到S''供给量减少到M'1,新均衡价格F'下供给量增加到M'2,劳动力移到的损失和利益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在乙国或移民移出国是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甲国或移民移入国,劳动力的原供给方--甲国本土的工人受损,而雇主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整个世界净利益为b+e;第13章概念:P193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Pp207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及其含义;1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当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3价格性不平衡:指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4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恶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期末复习用 《国际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用 《国际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章复习思考题 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分支 学科之一。请说出最重要一种原因,并进行分析。 2.什么新古典经济学? 3.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否定吗?为什么? 4.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杰出贡献是什么?
2.答:新古典经济学是 19 世纪 70 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 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 心的分析。新古典学派主要包裹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剑桥学派。认为边际 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这是,A 国的提供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 3 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 (1) 5X + 4Y = 20000 。 (2)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5/4=PX/PY。因为 X 的国
际相对价格为 2,所以此国出口 X 进口 Y。出口 1000 个单位的 X 可以换得 2000 个单位的 Y。贸易三角形即可划出。
3.答:不是否定,而是相互补充。 4.答:保罗·克鲁格曼的贡献主要是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等新贸易 理论的发展。1979 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规 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国际 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克鲁格曼加入了规模经济、消费者喜好消 费的多样性等因素。1991 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的开
7.自由贸易的利益。A 国稿纸的需求曲线方程为: QD = 350 − 0.5P 。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1——5章word资料9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1——5章word资料9页

第一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代表作为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1817年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他认为: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与贸易,双方仍可从贸易中获利。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 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B 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4、有A 、B1天,1单位Y 2天,1单位Y 产品用1答:按照绝对利益原则,A 国应当全部生产X 产品,而放弃生产Y 产品,这样就可以用3天生产3个单位的X 产品;而B 国应当全部生产Y 产品,这样就可以用3天生产3个单位的Y 产品。

按照这样的分工,两个国家的总产出从4个单位增加到6个单位,通过贸易,每个国家的福利都可以增加50%。

国际经济学1-5

国际经济学1-5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是(D )A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B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C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D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2、以下关于机会成本叙述错误的是(B )A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B 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C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D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为直线时机会成本是不变的3、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B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4、一个国家(C ),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C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5、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C )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6、相对价格(A )A剔除了货币因素的影响B容易受货币币值波动影响C是商品的名义价格D是一种名义变量7、机会成本递减时对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 C )。

ABC D8、商品市场均衡条件是( D )A边际转换率等于机会成本B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成本C机会成本等于边际成本D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9、一国消费达到均衡时( B )A.MRT=P X/P YB. MRS= P X/P YC. MRTS= P X/P YD.以上都正确10、国际均衡价格(D )A一定低于两国贸易前各自的相对价格B一定高于两国贸易前各自的相对价格C是由两国各自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决定的D以上都不对11、国际贸易利益可以用( B )来衡量A生产可能性边界线B社会无差异曲线C国民收入预算现D过剩供给曲线12、以下关于贸易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B贸易条件改善说明某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C是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P X W/P Y WD假定X为出口商品,Y为进口商品,则X的相对价格线变陡峭说明贸易条件得到改善13、不同国家间资源禀赋或偏好不同,通过商品交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这是国际贸易带来的( C )A专业化利益B分工深化利益C交换利益D供求平衡利益14、一国开放后和封闭状态时相比,( B )A生产可能性曲线达到更高的水平B社会无差异曲线达到更高水平C国民收入预算线达到更高的水平D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重合15、以下不属于一国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条件的是(D )A生产均衡B消费均衡C市场出清D贸易平衡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理论(BCD )A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B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C研究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问题D既包括商品贸易又包括要素贸易2、相对价格(BCD)A受货币因素影响很大,是一种“货币幻觉”B表示用以单位某商品代替货币,作为另一种商品的计价单位C是一种纯粹的物物交换关系D 与货币因素无关,不受货币变化影响3、社会无差异曲线(ABC )A向右下方倾斜B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是边际替代率C凸向原点D向远离原点方向移动时表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下降了4、一国开放状态下一般均衡的条件为(ABD )A生产均衡B消费均衡C市场出清D贸易平衡5、开放条件与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相比的区别在于(ABD )A生产均衡点与消费均衡点不再重合B市场出清的条件不再成立C消费均衡的条件不再是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D 要满足贸易平衡条件6、国际均衡价格是由(CD )决定的A国民需求曲线B国民供给曲线C过剩需求曲线D过剩供给曲线7、国际贸易利益可以分解为(AB )两部分A来自交换的利益B来自专业化的利益C来自生产过剩的利益D来自消费过剩的利益8、国际贸易可能是由于(ABCD )原因而发生A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不同B两国消费者偏好不同C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D两国相对要素禀赋不同三、判断题1、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凸说明每多生产1单位横轴所代表的产品机会成本是递减的(F )2、相对价格P X/P Y表示用1单位商品X能换回商品Y的数量(T )3、当两种商品货币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其相对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F )4、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T )5、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和消费点是由过剩供给曲线和过剩需求曲线决定的(F )6、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低处向高处移动,表明国家整体福利水平提高(T )7、如果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就一定不会发生国家贸易(F )8、生产技术差异是国家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T )9、如果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则两国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相同的(T )10、如果两国供给条件完全一样,只有需求方面的差异不会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F )四、名词解释1、相对价格2、生产可能性边界3、机会成本4、国际均衡价格5、贸易条件五、问答题1、结合图形分析一国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2、结合图形分析一国在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3、试分析一国在封闭与开放情况下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何差异?4、结合图形分析如何衡量贸易利益5、结合图形分析贸易利益的分解6、简答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C5.C6.A7.C8.D9.B 10.D11.B 12.A 13.C 14.B 15.D二、多项选择题1.BCD2.BCD3.ABC4.ABD5.ABD6.CD7.AB8.ABCD三、判断题1.⨯2.√3. ⨯4.√5. ⨯6.√7. ⨯8.√9.√10. ⨯四、名词解释1、相对价格表示用一单位的商品X与商品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商品Y的数量。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 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2.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 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 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 商品的价格是Px/Py ,而y 商品的价格是Py/Px.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X Y6 215 12表2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 X Y10 45 5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表2-2(a )和表2-2(b )部分的内容)2. 假设A 、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 X Y4 28 4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 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

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 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 4.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1、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

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12、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

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有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

(368 页)1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14、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

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28、国际收支:狭义的指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

广义的是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二、简答题与计算题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395 页)答:1)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贸易乘数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2)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令T=G,变换: C+I+X=C+S+M I+X=S+M设dI为投资增量, dX为出口增量, dS为储蓄增量, dM为进口增量,则有dI+dX=dS+dM变形后dI+dX=(dS/dY+dM/dY)dY整理dY=(dI+dX)×[1/(dS/dY+dM/dY)]若令dS=dI=0则有dY=dX ×[l/(dM/dY)]。

《国际经济学》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温馨提示:本复习资料仅仅适合于同学们系统性地完成“看教材”后的第二轮复习,绝对不能带入考场,凡带入考场的任何相关电子档或纸质档资料,一经发现,绝对上报学校,开除学籍!!要让别人相信你,请你先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要素禀赋2.倾销3.黄金输送点4.三元悖论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亚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代表作为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1817年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他认为: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与贸易,双方仍可从贸易中获利。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 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B 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4、有A 、B1天,1单位Y 产品用21单位Y产品用1况。

答: 按照绝对利益原则,A 国应当全部生产X 产品,而放弃生产Y 产品,这样就可以用3天生产3个单位的X 产品;而B 国应当全部生产Y 产品,这样就可以用3天生产3个单位的Y 产品。

按照这样的分工,两个国家的总产出从4个单位增加到6个单位,通过贸易,每个国家的福利都可以增加50%。

5、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是指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一国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6、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

机会成本递增是由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

第三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1、提供曲线:表示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点的连线或轨迹。

对应于各种不同贸易条件的均衡进出口量的组合。

2、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

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第四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1、要素密集度:是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假定使用资本K 和劳动力L 两种要素生产X 和Y 两种产品,如果则称X 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 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2、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假定A 、B 两个国家,若 或 则称A 国资本丰裕,B 国劳动丰裕 3、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答:赫克谢尔-俄林模型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总是出口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一样,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X Y X YK K L L >B B A A L K L K >B BA A r wB r w A =>=ωω关系。

4、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表1表2答:表1:45/15=3 20/10=2 3 > 2 所以A国劳动相对丰裕。

表2:48/12=4 60/30=2 4 > 2 所以A国资本相对丰裕。

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表2中A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5、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V = 1.5 – QDV, PM = 2.2 - 2QDM供给曲线分别为:PV = 0.1 + QSV, PM = 0.6 + 2QSM请计算: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思路:自给自足时V 国大米价格为0.8,产量为0.7,M 国大米价格为1.4,产量为0.4。

两国总需求为QWD=QDV+QDM=(1.5-P)+(1.1-0.5P)=2.6-1.5P两国总供给为QWS=QSV+QSM=(P-0.1)+(0.5P-0.3)=1.5P-0.4令QWD=QSW,得P=1, QDV=0.5, QSV=0.9,所以V 国出口量QSV- QDV=0.4,也等于M 国的进口量。

V 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2M 6、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A )V 国大米市场 (B )国际大米市场 (C )M 国大米市场0P 0.7 数量 0.4 交易量 Q 0.4 数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

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该是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样,按照H-O定理,可以预测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证检验结果却与根据H-O定理所得出的预测情况相反,这个理论预测与实证检验结果之间的矛盾被称作里昂惕夫之谜。

7、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国际贸易使得价格上升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

8、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趋于相等。

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

9、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增长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上升,而非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下降。

10、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使产品出口增加,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福利水平下降。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1)增长的要素是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2)国际市场对该出口品的需求缺乏弹性;(3)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出口增加会对国际价格发生影响。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理论1、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指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指当一国的某个产业或行业的规模和产量扩大时,该产业或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2、给定玫瑰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如下,请计算该国各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IIT 。

(单位:万美元)向其他国家的出口额 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额新鲜水果 65 54玩具 56 680微型面包车 700 200电影电视300 97 思路:根据M X MX IIT +--=1,可以求得: 新鲜水果行业6554111190.76%6554119IIT -=-=-=+ 玩具行业680566241115.22%56680736IIT -=-=-=+ 微型面包车行业7002005001144.44%700200900IIT -=-=-=+ 电影电视行业300972031148.87%30097397IIT -=-=-=+ 3、讨论以下问题:美国为什么在喷气式飞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优势,而在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思路:产品比较优势即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该产品的技术结构,钢铁、汽车和飞机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但是近几十年前两种产品的世界需求增长很快,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规模经济导致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钢铁和汽车已走到技术扩散期,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能生产汽车和钢铁,美国逐渐失去这些产品的垄断地位;相反,飞机由于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及其提供的服务,所以整个世界的需求增长不是很大,其他国家很难利用规模经济大量制造飞机,致使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目前美国的波音公司仍然是主要的飞机制造商。

4、重叠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重叠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国的需求水平决定于人均收入,厂商为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果,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

然而一国居民对同一产品的需求是多档次、多品种的,所以厂商对代表性需求的追求是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档次产品的需求的,这就需要引入国际贸易,但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它仅仅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

5、试析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答:(1)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2)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3)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已经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4)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形成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