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音乐》1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三、联想与想象 过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三、联想与想象 过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

《过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过山”的意象和情感内涵。

2. 掌握诗中的节奏和韵律,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过山”的象征意义,掌握诗中的节奏和韵律。

2.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过山》的PPT课件,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山地的资料。

3. 准备朗读所需的音乐和道具。

教室教学流程如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山地风光图片,引出课题《过山》。

2. 教师简单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

二、新课教学:1. 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断句。

2. 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包括意象、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

3. 讲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5. 教师总结,强调诗歌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室练习:1. 背诵和默写诗歌。

2.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四、教学小结:回顾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强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五、教学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有关自然环境珍爱的诗歌,拓展学生的诗歌阅读视野。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兴趣,引发学生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

教师引导:“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辛弃疾对少年时期的否定。

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生命与世事有了思考之后,才发现“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么,如何去品味人生的千滋百味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看作者少年与老年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感悟。

(二)初读诗词,读准读顺1.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词。

2. 指名若干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及停留的错误。

三年级【音乐(人音全国版)】牧民新歌-1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人音全国版)】牧民新歌-1教学设计

10’二、分
段聆听
1、聆听第一段。

(1)聆听第一遍音乐并模仿笛子演奏,感受牧民悠闲的骑着马在草原上行走的画面。

(2)聆听第二遍,教师用双响筒敲击,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伴奏节奏。

(3)学生探索用铅笔按节奏敲击桌子进行伴奏模仿马蹄声。

2、聆听第二段。

(1)聆听音乐,感受速度的变化。

(2)观看学生舞蹈视频,学习模仿骑马、扬鞭动作。

(3)跟视频进行舞蹈表现。

(4)了解笛子三吐、双吐的演奏技巧,并尝试模仿吹奏三吐、双吐发出的声音。

3、聆听第三段。

(1)听音乐,体会音乐情绪。

(2)听钢琴弹奏主旋律,用画旋律线的方式感受旋律的起伏。

(3)听钢琴弹奏主旋律,和老师一起用进行模唱。

4、聆听第四段。

(1)聆听音乐,找一找音乐中哪里出现了马嘶鸣的声音。

(2)观看最后一段音乐的现场演奏视频,了解笛子的各种演奏技巧,体会乐曲是惟一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音乐教材的笛
子曲的独特意义。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三、总
结全曲
结构
1、总结乐曲结构。

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给每一部分音乐取小标
题。

2、学生课后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每一部分音乐取一个
自己喜欢并适合音乐的小标题。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法治歌》(教案)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法治歌》(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4课《法治歌》【教材分析】《法治歌》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4课欣赏课,《法治歌》F大调,混合拍子,歌曲的情绪是坚定的,亲切地。

二段体结构。

第一个乐段由两个相同的部分组成,情绪舒展亲切,表达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完全重复第一部分的旋律,第二乐段节奏变的舒展,再次表达了法治对于我们生活和国家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表达的意境(二)艺术表现能用坚定的、亲切的声音和情绪哼唱歌曲(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为乐曲伴奏(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遵纪守法,爱护家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坚定的、亲切的声音和情绪哼唱歌曲(二)教学难点: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为乐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 同学们,过马路是要注意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上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捡到东西你会怎样做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我们都是守规矩、讲文明、讲道德的好同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字就叫作《法治歌》。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四、理解与认知 1812序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四、理解与认知 1812序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

《1812序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1812序曲》的历史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2. 掌握曲式结构和乐器演奏特点。

3. 能够准确鉴赏和分析乐曲,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乐曲的背景和结构,掌握乐器演奏特点。

2. 难点:准确鉴赏和分析乐曲,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以便介绍乐曲背景。

2. 准备音乐CD,播放乐曲。

3. 准备黑板、粉笔,以便讲解曲式结构和乐器特点。

4. 安排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听音乐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1812序曲》片段。

2. 提出问题:音乐家是如何通过音乐描绘战争场面的?音乐中的色彩和气氛是怎样的?(二)新授1. 介绍作曲家及作品背景。

2. 讲解《1812序曲》的曲式结构,分段欣赏。

(1)主部主题a:木管与弦乐器的对答式呼应以及竖琴的华彩。

(2)庄严的号角声b:号召群众集结。

(3)插入部c:士兵进行曲:动员人民参战。

(4)激昂的尾声d:号召英勇作战,重建故里。

3. 组织学生分段欣赏并展开讨论:这段音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喜欢这段音乐中的哪些乐器演奏?说说理由。

4. 学生自愿发言,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三)扩展1.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我们学校将要举行一场音乐会,你会选择哪一段音乐来演奏?为什么?你的家人、朋友会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这段音乐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绪?联料到了哪些相关的音乐作品或文学作品?2. 学生自愿发言,教师总结。

(四)安置作业1. 课后收集有关柴科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介绍,下次课进行交流。

2. 继续欣赏《1812序曲》,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1812序曲》的背景和主题,了解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2. 掌握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能够正确理解和演奏其中的各个乐章。

3. 通过学习《1812序曲》,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一、音响的感知 山在虚无缥缈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一、音响的感知 山在虚无缥缈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

《山在虚无缥缈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山”的象征意义及诗歌主题。

2.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虚无缥缈的意境,培养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主题,感受虚无缥缈的意境。

2. 难点:理解诗歌中“山”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展示诗歌相关图片和意境。

2. 准备音频文件,用于配乐朗诵。

3. 制作生字词卡,用于教室互动。

教室的氛围很重要。

2. 对于音频文件的准备,你需要选择一个与所配文章或故事相协调的音乐风格。

你可以思量古典音乐、轻音乐、民族音乐,或者其他你觉得能够增强氛围的音乐。

确保音频文件的音质清晰,不会有噪音干扰。

你可以自己录制朗诵,或者应用现有的音频资源。

3. 生字词卡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方便学生识别。

你可以应用白色或淡色背景,配以清晰的字体和颜色。

对于每个生词,提供足够的诠释和语境,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它们。

卡片的尺寸和结构应该适合教室的互动环境。

在教室环境中,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以及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这些资源也可以作为评估和反馈的工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朗诵视频,引入对“山”的探索。

2. 分享关于山的诗句、传说和故事,引发学生对山的高度兴趣。

3. 揭示课题,介绍背景资料。

(二)新课讲授1. 讲述关于山的不同角度的描绘,包括地质学、美学、文化学等方面。

2. 指挥学生欣赏经典的山水画作,解读其背后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3. 引导学生讨论山的象征意义,如坚韧、崇高、奇奥等。

4.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教室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描绘山?如何将山的意象融入自己的作品中?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山主题作品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

教学设计
(一)五彩斑斓的调色板——音色
活动:选取音乐制作软件中的声音包试听,思考:音色可以分为哪几类?究竟是哪些因素,共同编织出五彩斑斓的音色呢?
在这五彩斑斓的音色世界里,每一种都像是调色板上的色彩,它们交织、碰撞,创造出无穷无尽的音乐奇迹。

(二)浓淡相宜的表达——力度与速度
活动:在音乐制作软件中,改变同一段打击乐的力度和速度,讨论对音乐有何影响。

力度和速度在音乐中,如同绘画里的浓淡相宜,让音乐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为音乐带来了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三)永恒的生命律动——节奏
活动1:与同学交流学习,学会击打这8条节奏型。

活动2:聆听《一杯美酒》的前奏,辨析音乐中手鼓演奏的是哪几条节奏型?
活动3:聆听《轻骑兵序曲》主题C片段,辨析其节奏型。

加洛普舞曲风格的节奏型用在此处,就像马蹄在行进中清脆的声响。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它如同宇宙间不息的呼吸,贯穿在时光的河流中。

它是心跳的。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

教学设计一、知悉何为——唤醒音乐情绪情感活动1:观看一段用同一画面配上不同音乐的视频。

提问:不同的音乐使得同一画面具有不同的含义,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音乐不受视觉限制,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本身就能表达情绪。

活动2:聆听6个音乐片段,用尽可能简洁的字、词表达感受,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教师小结:音乐能带给人外在的、暂时的、剧烈的“情绪”体验,但因为个体的认知程度、生活背景等不同而产生更为复杂的、稳定的、内在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第1个素材使学生了解音乐能表达情绪,并且表达途径为“聆听”。

6个音乐片段分别表达6种情感,使学生了解情绪到情感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区分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

通过思考交流,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二、探析为何——音乐追溯情绪情感环节一:《祝酒歌》“普天同庆”之情活动1:聆听作品,描述音乐情绪。

活动2:哼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拍打其节奏型,注意强拍的位置。

教师小结:弱拍的长音给人一种重音在后的感觉,大大活跃了歌曲的情绪,增强了歌曲的活力。

活动3: 唱旋律,体会戏曲甩腔的特点。

活动4: 探析旋律地域性特点。

教师唱前三个乐句的第一小节,找出强拍弱位的节拍规律,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节拍特点。

教师唱第三乐句后半部分旋律,学生体会旋律特点,了解江南小调的民歌特征。

活动5: 思考:多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运用到一个作品中,目的是什么?如此创作,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听到都觉得很亲切,达到普天同庆的情感共鸣。

而他们在庆祝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影响一个音乐作品的情感,节奏、旋律、节拍这些音乐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初听时的情绪体验基础上,通过对节奏、旋律、节拍的分析,以及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使学生回溯往日时光,感受举国欢腾的热烈场面,为当时的人民迎来美好生活而欢欣鼓舞。

环节二:《立志》“意气风发”之情活动1: 聆听作品,描述音乐情绪。

并结合学习单上的谱例,自主分析“配器”“节奏”“旋律”特点,找出影响这首作品音乐情感传递的因素。

《聆听音乐》优秀教案

《聆听音乐》优秀教案

聆听音乐又是一个阴霾的日上午,细霏霏,打湿我善感的心。

无事可做,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任轻音乐在耳边流淌如水。

静静的听着,泪眼朦胧。

我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某个小小的所,比如聆听音乐,比如突然想起某个人,某件事……此时,我敲打着,低低地音乐在我的房间里飘溢着,仿佛空谷回响,从空气中漫溢开来,紧紧的包裹着我,然后渗入我的肌肤,流入我的血脉。

听着,我呆呆的坐着,仿佛大片大片的空谷幽兰在眼前盛开,仿佛走在久远的隧道里,仿佛重温了逝去的旧,仿佛的人儿正缓缓的向我走来。

我的眼角湿辘辘的,有泪轻轻的滑落我的脸颊。

在的音乐声中,我听到了最原始的声音,我听到相思树正在脆脆的开花,一节节的长高,触碰我的心一阵阵的生痛。

我不知道为何这样的?在纷乱的街头,在静谧的小屋,在缤纷的电脑前,我会突然的泪流满面。

是在找回的?是在苦苦的寻觅失落的?还是在寻求精神的富有和?是,好像又不是。

我找不到答案,也不想找到答案。

所以,我喜欢听音乐,让心事在如水的音乐中沉淀,让寂寞在音乐中静静的舒展。

拽一缕相思,携一腔心愿,回首一段往事,珍藏一段,我在音乐中洗涤,放飞心灵。

我知道,我改变不了现在的生活;我也知道,一旦失去就回不来,有些事作过了也没用,我只有面对现实,作个真实的自己,可我还是会伤感。

我似乎在听音乐中能找回些什么。

所以,我喜欢听。

白天听,晚上听;一个人静静的听,和别人一起听;看书时听,上网时还在听;闲暇时听,的间隙也在听。

不同的人听音乐的感受和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追星,喜欢听偶像的歌,那些属于追星的青;有的人听音乐是为了消遣,放松疲惫的身心;有的人听音乐,能听出一种况味,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听出一种寂寞和苍凉。

听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感觉那个蓝眼睛清瘦的人不只是用手在弹奏,更是用心在演奏。

所以,他的音乐优美,仿如山涧的清溪,自然流淌。

听纯古筝,我的眼前会出现高山流水,阳春白的美丽画面,我能感受到时光老人在空谷中悠闲的行走,我仿佛看到山野的花在静静的开放。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二、情感的体验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二、情感的体验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歌曲《松花江上》所表达的东北人民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和誓死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2.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 掌握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掌握旋律和节奏。

2. 难点:如何在演唱中表现出东北人民的悲愤之情和誓死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三、教学准备:1. 制作歌曲《松花江上》的伴奏音乐。

2. 准备教学用图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3. 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演唱示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2. 介绍歌曲背景,引出课题。

3. 强调本节课的任务:学习这首歌曲,深刻体会其内涵。

(二)学习歌曲1. 初读歌词,了解歌曲大意。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

2. 再次朗读,熟悉歌词。

3. 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4. 学生分小组自学歌曲,教师巡视指导。

5. 展示学生自学效果,教师进行节奏、演唱等方面的指导。

6. 听歌曲伴奏,学生齐唱歌曲,教师评判。

7. 学生自评,谈谈学习感受。

(三)拓展延伸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首歌曲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它对我们有何启迪?3.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它告诉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健忘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四)教室小结1.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必定和鼓励,同时强调热爱家乡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悲愤情感,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唱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唱表达出歌曲中的悲愤情感。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萤火虫》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萤火虫》教学设计

《萤火虫》音乐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揭示的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勇于奉献,世界将更美好的真谛。

过程与方法:在猜猜、唱唱、听听、演演、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及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音乐形象和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用亲切、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唱准歌曲《萤火虫》中的弱起、大跳,基本把握歌曲的风格。

2、难点通过音乐游戏和舞蹈,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

积累一定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韵律练习2、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一)猜谜语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快乐音乐园,想知道谁是我们的小导游吗?猜一猜谜语: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是什么呢?生:萤火虫(二)聆听音乐师:让我们随着小导游一起出发吧!1、聆听音乐《萤火虫》2、这首歌是几分之几拍子的,4/4拍强弱关系是什么?师:现在我们随着萤火虫,来到了角色乐园,请同学们仔细倾听,那一段是写萤火虫舍己为人的呢?3、学习歌词(1)指导朗读歌词“燃烧……希望。

”(2)有节奏,指导学生学习歌词4、用“啦”哼唱旋律师:萤火虫又要带我们去哪里呢?让我们去看一看。

(播放《萤火虫》)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到音乐园,你听这首歌,总共有几段。

生:3段师:每一段写的什么内容?生1:第一段,写了萤火虫发光了。

生2:第二段,写了萤火虫舍己为人,为别人照亮。

生3:第三段,写了萤火虫快要牺牲了。

师:指导读歌词“萤火虫……光亮。

”生:读“萤火虫……光亮。

”师:让我们用“噜”来哼唱一下旋律。

生:用“噜”来哼唱一下旋律。

师:同桌两个人,试着填词唱一唱。

生:尝试填入歌词(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进入到了歌唱乐园,让我们随琴,唱一唱。

生:随琴演唱歌词师:谁来说一说,你认为在那个地方,好需要改进?生1:唱清歌词。

耶鲁大学《聆听音乐》公开课笔记(1-4课)

耶鲁大学《聆听音乐》公开课笔记(1-4课)

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笔记(第1—4课)讲师:Craig Wright职业:耶鲁大学音乐教授学位:伊斯曼音乐学校钢琴乐音乐史双学士(1966)、哈佛大学音乐学博士(1972)学习资料1、教科书《聆听音乐》(第五版)Dr. Craig Wright著;余志刚、李秀军译;三联书店2012年4月出版(附光盘1张“聆听练习”);大16开彩印,定价:88元;2、聆听指南:6张CD/套装(收录了150多个音乐作品选段的听力训练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可以从网上下载。

目录第1课导论第2课乐器与音乐风格第3课节奏:音乐的基础第4课节奏:爵士、流行和古典第一课导论关键词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旋律(melody)大调(major)小调(minor)音高(pitch)主音高(home pitch/tonic pitch)两个维度(dimensions)时长/值(time/duration)拍子(beat)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第一、帮助人们放松、舒缓压力,这可能是主要的原因;第二、帮助人们集中精力,让听众全神贯注起来;第三、古典音乐提供了一个美好世界的意象,绚丽而庄严的庇护所,或许甚至还有爱的慰藉。

有时候它象征着世上也许会有一些事物超凡脱俗,还有诸如上帝之类的比我们人类更伟大的存在,引发我们去思考客观世界。

这就是伟大艺术的价值,无与伦比的文学、诗歌、绘画、音乐。

它展示了人类所能及之事,人类精神所能承载之力。

它们指引着我们、预示着可能有那么一些超越我们自身的精神存在,指引我们思考并不断追寻自己在这世上存在的意义。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区别1、古典音乐(莫扎特作品选段)旋律感强烈;流行音乐(Rave′Til Dawn选段)完全没有旋律,不停地反复、节奏、鼓点,强烈的脉动;2、古典音乐的演奏乐器发出的声音与流行乐的合成音效是截然不同的。

音乐是一种听觉感知的呈现,你不可能像对待英语或历史考试那样,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将音乐中的信息或声音死记硬背以便应付考试。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一、音响的感知 弥渡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一、音响的感知 弥渡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

《弥渡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中弥渡山的相关意象和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弥渡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中弥渡山作为主要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2. 难点:结合诗人背景和自身经历,深入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弥渡山的环境和特点。

2. 准备教学PPT,包括诗歌的原文、注释和赏析。

3. 安排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弥渡山的自然风光。

4.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民歌占领奇特的地位。

它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遥的意境,清新明快,意味无穷,弥渡山就是我国民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秀的山歌作品。

(二)作者简介李乔,云南弥渡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有《李乔诗选》行世。

(三)解题《弥渡山》是一首描绘弥渡山风光民俗的山歌。

山歌是劳感人民在劳作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主要是抒发情感,呼喊志同道合的人。

本诗描绘的是弥渡山的风光民俗,从另一方面讲,也是一首唱给劳感人民听的赞美劳动、赞美生活的歌。

(四)整体感知1. 播放音频,学生听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朗读的语速、语调。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弥渡山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教室探究1. 小组内朗读课文,讨论底下问题:(1)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诗句说明。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首诗的意象有云、雾、山、岩、泉、溪、花、鸟等。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幽静、富有生气和活力的美丽图景。

山岩坚硬陡峭,泉水淙淙,溪水潺潺,花香鸟语,自然美与人文美达到了和谐统一。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之书名号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8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之书名号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8张)


④辨不清易混用法 例如:引号与书名号 专栏、专题、丛书、考试、主题、单位等用引号 标示;书名、篇名、报刊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⑤不注意特殊词语 在注意标点符号用法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其与 某些功能相同的词语并用造成表意重复。如:省 略号不要与“等”“等等”并用,破折号或冒号 不要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连词 “或”“及”等词语前面不要用顿号。



D.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 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大学 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解析: A.句内括号注释要紧靠被注释内容,前 括号前面的逗号应移到后括号的后面;C.“有的” 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D.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B


2.借题发挥 做标点符号题,一是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 二是结合句意层次准确判断。A项括号应放在“六气” 后。C项错误地理解了并列词语间的顿号停顿。当并 列词语后跟语气词,语气舒缓了许多,需用逗号。D 项分号改为逗号,这是短语之间的并列。 [答案] B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竹)为 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 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 虚心。 B.我很欣赏哈佛校训上的一句话:“为增长智慧 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中国青年 也应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 铭。 C.记忆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有些强迫记忆, 急时用,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千呼万唤”不出 来,有的却是另一种情况,一句偶发的戏语,竟 变成“永不消失的电波”。



Hale Waihona Puke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部法律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就在今年的征兵 工作全面开始的三天前,10月29日,修改后的兵役法 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施行。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亦于11月1日起施行。 B.《解放军报》曾刊登一份“来自经济社会发展转 型期征兵工作调研报告”,指出:人口基数逐年下降, 企业大量招工,高校持续扩招,对适龄青年形成了 “虹吸效应”,令征兵出现新难题。 C.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 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 《四书衬》。 D.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 台、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代表,就如何发展网络媒体 等问题先后作了发言。

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教学设计

学会聆听音乐教学目标:1.在高中的起始单元的课上,能认真欣赏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期待今后的音乐课。

2.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探究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是声音、听觉、时间和情感的艺术。

3.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一些听懂音乐的方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节奏、旋律、力度、节奏、音色等)在作品中的作用,同时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探究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欣赏《我爱你中国》《弥渡山歌》等。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等歌曲,了解听懂音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方法:欣赏、谈话、表演、比较启发、发现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自我介绍: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平时有空听音乐吗?听哪些的音乐呢?请学生讲讲听哪些音乐。

无论你们喜欢听哪一类音乐,你们一定有个愿望——听得懂音乐,对吗?要想听得懂音乐,我们就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培养音乐的耳朵。

二.感受音乐的物理属性我们先来听三组音,同学们来对比一下。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一组音,一高一低——音的高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二组音,一长一短——音的长短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三组音,一强一弱——音的强弱学生听由钢琴与长笛演奏的两段《土耳其进行曲》,得出第四个属性——音色。

音的这四个属性是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所以,我们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那么,是不是我们能听出音的高低、长短就能听得懂音乐呢?答案当然不是。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感知音乐,这只是听得懂音乐的第一步。

(音乐与耳朵)通过展示画作和文字进行对比。

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直观,具有具象性;文学艺术具有语义性。

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大致相同。

然而,听音乐后,觉得它会把我们带到不同的意境,所以,我们认为,音乐艺术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的表现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的两个维度
音高和时长,可以称作音乐的两轴。音高相当于纵轴,时长相当于横轴。
★示范曲目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Richard Straus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理查•施特劳斯试着用管弦乐表现人类力量的崛起。使用的乐器是一种管风琴(organ pipe),接下来是小号(trumpet)还有打击乐,这里是定音鼓(timpani)有时称作半球形铜鼓(kettledrump)。
★示范曲目:科尔•波特Cole Poter《战歌》
这是两拍子的歌。用重音分辨,强弱、强弱是二拍子的标志。 加入的切分音是为了使歌曲更加活泼。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有三个乐章,运用的是动机,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同样是四个音符的动机。钢琴演奏的是和弦,随后小提琴演奏的是主题,此时钢琴仍然是和弦充当伴奏与小提琴相呼应。然后钢琴和小提琴互换了角色,钢琴演奏主题,弦乐用拨奏的方式伴奏。
3、交响诗。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就是一首交响诗。交响诗是单乐章作品,作家通常讲述故事或者重现文学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就向我们讲述了一部哲学小说开头的内容。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
第一、帮助人们放松、舒缓压力,这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第二、帮助人们集中精力,让听众全神贯注起来;
第三、古典音乐提供了一个美好世界的意象,绚丽而庄严的庇护所,或许甚至还有爱的慰藉。
有时候它象征着世上也许会有一些事物超凡脱俗,还有诸如上帝之类的比我们人类更伟大的存在,引发我们去思考客观世界。这就是伟大艺术的价值,无与伦比的文学、诗歌、绘画、音乐。它展示了人类所能及之事,人类精神所能承载之力。它们指引着我们、预示着可能有那么一些超越我们自身的精神存在,指引我们思考并不断追寻自己在这世上存在的意义。
音乐与语言
大脑中哪部分是处理音乐信息的?颞叶是处理音乐和语言的听觉中枢,颞叶中左右两侧的初级听觉皮层都会参与处理过程。额叶是短期记忆中枢,用于记忆曲子。顶叶记忆肌肉工作。读谱用到视觉中枢。即兴创作并表演音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个中枢协同工作的结果。音乐和语言从本质上都是声音,非常接近。学习听音乐就像学习语言,要将听力练习每天进行,逐渐同化。
二、(聆听练习9-11)辨认各类乐器,增长相关的知识。
本课介绍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以及不同的乐器铜管、弦乐、木管。
歌曲
歌曲的必要组成是歌词,而所谈到的古典音乐,除了20%的歌剧外,80%都是没有歌词的纯器乐的演奏方式,所以不能称之为“歌曲”,一般称为音乐创作、乐曲、作品等,或者可以用它所属的某种音乐风格来描述。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区别
1、古典音乐(莫扎特作品选段)旋律感强烈;流行音乐(Rave′Til Dawn选段)完全没有旋律,不停地反复、节奏、鼓点,强烈的脉动;
2、古典音乐的演奏乐器发出的声音与流行乐的合成音效是截然不同的。
音乐是一种听觉感知的呈现,你不可能像对待英语或历史考试那样,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将音乐中的信息或声音死记硬背以便应付考试。我们接受音乐的方式,我们思绪的过程与接受和思考任何其它的信息,如历史或经济学等都是不同的。
二拍子和三拍子
我们倾向于把拍子分成单元,二拍子和三拍子是最常见的音乐节奏单元,二拍子是|强弱|强弱|,三拍子是|强弱弱|强弱弱|。
★示范曲目
约翰•肯德尔《芝加哥》。这段音乐的节拍是二拍子。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比旋律而言,低音给我们的信息更多。
转调。选择一个音高,然后整体转到另一个音高。
节奏、音符、音符值、附点、休止符
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将时间分为长、短段,并由此形成旋律的音高。
音符。是乐谱中简单代表了持续时间长度和固定音高的符号单位。音符通常使用二分法,即每多加一道杠,表示的时长就变为原来的一半。有时也用三分法表示。
音符值。在乐谱中用来表达各自音符之间的相对持续时间。音乐中相邻的音符(和休止符)相互之间有着2:1的比例关系,如一个2分音符等于两个4分音符等等。
辨认10种独奏的乐器;辨认出各组合奏的两种乐器;辨认出各组合奏的三种乐器。
第二课 乐器与音乐风格
关键词
歌曲(song) 歌词(lyrics) 音乐体裁(genre) 交响曲(symphony) 协奏曲(concerto) 音诗/交响诗(tone poem/symphonic poem) 动机(motive) 主题(theme) 乐章(movements) 和弦(chord) 渐强(crescendo) 渐弱(diminuendo) 原声器乐(acoustic instruments)
★示范曲目:查克•曼卓琳的萨克斯独奏片段
对于即兴演奏的爵士乐手,如果有人规定采用记谱法演奏,也就等于剥夺了这段音乐的神韵,取走了曲子的灵魂。如何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演奏两小时呢?也许是在确定了音乐基本范式的笼统计划,留给演奏者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的即兴发挥。
2、音乐记谱法如何影响了西方的音乐?在西方的音乐会时,音乐会开始前大家都会保持安静,等待经典作品的准确呈现。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2、巴松(大管)
是一种双簧乐器,吹奏时两块木片一起振动发声,是木管乐器中声音最低的。
3、中提琴
是一种弦乐器,与小提琴的构造相似,以琴弦的振动发声,有揉弦、拨弦、碎弓等技巧。
★示范曲目
莫德斯特•穆索尔斯基《波兰牛车》。如何将视觉图像用音乐表现,用音乐创造动态的场景?先渐强,声音很大,然后减弱到很弱。先用低沉的乐器,然后用高音的部分,再回到低音部分,(这里模仿了物理学上的多普勒效应)最低的声音发出最长的声波,而且持续最久传播更远。
音乐记谱法
1、西方的音乐记谱法,使音乐更加精确,让作曲家的地位更加突出,并且很好的保存了作者的原意;另外,记谱法更利于音乐作品的完整保存,精准地再现作品。在古典音乐作品演奏中,表演者的作用则不显得那么重要,与其它种类的音乐形式有很大区别。
★示范曲目:穆斯林祈祷的圣歌
在音符之间游走的美,是无法用西方的音乐记谱法记录的。
原声器乐: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没有通过电子手段而加以改变。
1、圆号(法国号)
圆号是一种铜管乐器,其发声原理是,不同长度的空气柱震动,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乐器的泛音基本相同,但是有部分泛音是独特的,所以音质和音色不同。
泛音:当吹出一个声音时,得到的不止是一个声音,发声的铜管被分成几段,每一小段都在发出声音,而并非只有一个大声音,还有分音或泛音和在泛音列中的音程,它们是一系列的声音,我们听单频音其实是在听整个系列的声音。
★示范曲目
1、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3、德彪西《月光》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VS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表达出的情绪,前者消极、焦虑、不安,后者积极、愉悦、安详。为何这两首曲目会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呢?
1、大调和小调,引出了大和弦和小和弦的概念。前者是小和弦,后者是大和弦。
【作业】
1、聆听练习1(教科书《聆听音乐》后附加CD第1-3,并完成书中的测试答题):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片段;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理查•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始片段;
2、聆听练习9—11(教科书《聆听音乐》后附加CD第15-17,并完成书中的测试答题):
2、聆听指南:6张CD/套装(收录了150多个音乐作品选段的听力训练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可以从网上下载。
目 录
第1课 导பைடு நூலகம்
第2课 乐器与音乐风格
第3课 节奏:音乐的基础
第4课 节奏:爵士 流行和古典
第5课 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
第6课 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
第7课 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
铜管(brasses) 弦乐(strings) 木管(woodwinds) 拨弦(pizzicato) 泛音(overtone)
【作业回课】
一、(聆听练习1)三首著名古典曲目的开始部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与它们的音乐风格相关的知识;
★示范曲目
理查•施特劳斯《死亡与净化》。 用不和谐音解构和音来描述生命从繁华喧嚣中走向寂灭。和谐音与不和谐音——协和的音程听起来就悦耳,而不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刺耳、有一种压迫感。因为音程的比率不同,像2:1、3:2或4:3等让频率间有点间隔会给人和谐感,而11:12频率很相近往往带来不和谐感。
附点。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黑点,使得原音符时值增长了1/2。
休止符。是乐谱上标记音乐暂停顿或静止和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
律动、拍和节奏
我们的身体有自己律动,音乐的律动与人类的脉搏节奏基本一致,大约72下/分钟。从心理学上讲,我们不喜欢没有规律的杂乱的节奏,而是会按照我们的理性把这些稳定的一连串拍进行重组。四分音符是音乐中最常出现的拍子单位。我们会按两个或三个拍子划分单元,这些单元称作小节,(经常重复的)长短不同的节拍的组合称作节奏。乐谱中经常看到的2/4、3/4等等,其中的4就是四分音符表示拍,而其中的2表示每单元两拍子。我们的课里只讲单拍子,不讲复合拍子,所以只需要分辨两拍子和三拍子即可。
音乐体裁
1、交响乐。音乐体裁是某种比种类或类别更花哨的说法。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属于交响乐。交响乐一般有四个乐章,乐章是交响乐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与其他乐章和谐统一。通常是:一个简短的开始的第一乐章,一个缓慢的抒情的第二乐章,由舞曲衍生的第三乐章,迅速强势的起总结作用的第四乐章。
主题还是动机。主题和动机都属于旋律的范畴,动机是较为短小的,主题是比较长而抒情的。
第三课 节奏:音乐的基础
关键词
音乐记谱法(musical notation) 节奏(rhythm) 节拍(measure/netor) 小节(bar) 弱起(pickup) 强音(accent) 切分音(syncopation) 乐谱(score) 强拍(downbeat) 弱拍(upbeat) 速度(tempo) 渐慢(reta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