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传播学简史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各章要点归纳第二章

《传播学概论》各章要点归纳第二章

《传播学概论》各章要点归纳第二章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学习指导:本章是第一章的继续,主要是了解传播学的历史。

重点在五个奠基人和两大派别。

第一节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念:1.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问答:1.传播学为什么首先诞生在美国?现代西方各国中,美国为最发达。

在传播和传播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播学的诞生地。

(1)媒介背景传播机构或媒介,最初是以报纸的面目出现的。

由此实现了新闻性传播活动的独立化、职业化。

17世纪末,美国出现报纸;20世纪后,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

它拥有美联社、合众社等著名通讯社。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的急近而重大的课题。

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传播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

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充实了人们的余暇。

一方面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

这就逼迫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

(2)学科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

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

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一、问答1.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

这克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①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

引起人们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渊源:①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②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传播学自考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传播学自考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第一节世界传播学沿革一、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与传播学的影响罗杰斯在《传播学史》里,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科学与传播学的影响,概括为以下几点:1.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卡尔马克思。

2.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库利和帕克,最初都将达尔文的某些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

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3.达尔文的学说推动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开展,使其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迄今仍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使用,其中也包括传播学者。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传播学的贡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传播学的影响,通过拉斯韦尔等人间接产生。

其具体影响包括:1.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而许多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都在个体之中寻找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2.弗洛伊德影响了学习理论,而有些传播学理论,如霍夫兰的人格研究,正是从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

3.弗洛伊德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

4.法兰克福学派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创造了批判的传播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以法兰克福学派与社会研究著称的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结合,其具体影响和特点,可概括如下:1.马克思主义及控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可看作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的一个来源。

2.批判学派注重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问题。

3.批判学派对于社会贫困、劣势和微弱部分的强调,对非批判学者而言,能产生提高其相应意识的影响。

(四)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的影响传播学的思想,深受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引导与影响。

孔德、涂尔干、塔尔德、西梅尔等,都是在这些领域有过杰出贡献的学者。

自考传播学概论新版复习资料

自考传播学概论新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学概述选择:1.20c70s末传播学引入中国。

2.传播的定义:“共享”说、“影响”说、“仪式”说、“符号”说。

(不同定义反映了人类从不同角度观察传播现象的结果。

)3.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或基础性行为之一。

4.传播的类型:(着眼点不同:二分法、四分法)二分法: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的技术、手段);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以传播的范围、规模)5.自我传播:规模最小,不属于社会传播,不属于传播学研究范畴。

6.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至少两人以上,但上限模糊)7、大众传播学包括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的一部分。

8、传播规模与手段密不可分、互为因果。

9、传播“三要素”:传播过程存在着三个环节:传(者),受(者),信息(内容)。

10、传播的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

11、传播的基本功能:传送或者接受各种信息。

传播功能的多样性、复杂性。

12、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为两种类型: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

13、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谈话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14、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

15、传播的三、四大功能:传播的四大功能先由H.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三个功能,即“监测环境” “协调社会各个部分”和“传承社会遗产”,后来C.赖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提供娱乐”的功能。

16、现代社会传播的显著特点是:大众传播在各个层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尤以社会层次为最。

17、传播的基本功能:传受信息。

18、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传播的功能与内容是相对的;绝大多数传播是双向、交互的,其作用、功能也就是双向、交互的。

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学科。

信息: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 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1)“Communication”的演变: 起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io和communis; 14世纪在英语中写作comynycacion; 15世纪以后逐渐演变成现代词形。 (2)“传播”一词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 “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关于“窄播”与“广播”
著名电脑文化研究者吉尔德把两者的差异,即大众 性媒介与个人性媒介的差异比喻成火车、公共汽车和私 人小汽车(或出租汽车)的差异,由于有众多的乘客, 公共汽车不可能充足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每个人的 具体要求都潜在地构成对他人需求的限制。这样一来, 公共汽车只能满足类似“最大公约数”这样一种需求,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 摄影等等。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 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等。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二、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
是指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未来研究所所长保尔·萨 佛提出的关于媒介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在过去5个世纪 的人类传播史中,新技术、新媒介取代旧技术、旧媒介 的速度(如果可以取代的话),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 迅速、那么顺利。它往往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即所谓 的“30年法则”。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 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对媒介的影响, 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在历史上依此出现的媒介系 统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 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 等非语言符号 。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第三讲详解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第三讲详解

(三)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差异
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 经验学派(行政管理研究),解决经济或现实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 批判学派,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 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 经验学派,强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注重传播对受众的效果,力 求直接有效地服务于传播实践,是侧重微观层面的研究方向;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1.拉斯韦尔——领导了宣传研究 1926年,《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集中探讨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 响力。
1935年,合写的《世界革命的宣传》与《宣传与推行》两本书,
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 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提出宣
1947年,威尔伯·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最早的传播
研究所。 传播学第一人,第一次将传播学列为科学,并创造了第一
批以“传播”冠名的机构。
编写了很多大众传播方面的著作,如《大众传播学》等, 称为传播学领域教材。
四、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 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3.卡尔·霍夫兰 重要贡献在于,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而且侧 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说服研究或称劝服研究,是霍夫兰的传播学领域研究的重
要成果之一,并且说服研究影响了传播学研究对传播效果 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4.拉扎斯菲尔德 重要贡献,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
• 希特勒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传播学概论 00642

传播学概论 00642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一、传播学有哪些主要的思想来源?答: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4.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二、传播学为什么诞生于美国?答:1.学科背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新闻学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也包括新闻学,不久后应运而生的传播学,也可看做是新闻学的一种深化和升华,由其是先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传播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美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也对传播学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铺垫作用。

2.媒介背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科技突飞猛进,媒介技术也日新月异,建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大众传播事业。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开始摆脱娱乐媒介的局限性,拥有了政治功能,经济价值。

在此期间有些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亟待解决。

3.传播学的诞生: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已有很多相当成熟的专业与学科,这些学科都为传播学的诞生提供了养分。

三、传播学有哪几位奠基人?他们各自有何主要贡献?答:1、拉斯韦尔与5W模式2、勒温与“把关人”理论3、霍夫兰与劝服研究4、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5、李普曼与<<舆论学>>四、作为传播学创立者的施拉姆有何主要贡献?答:施拉姆成为传播学的第一人,他第一次将传播学列为科学,并创造了第一批以“传播”冠名的机构。

他编写了大量的多种大众传播方面的著作,成为当时新兴的传播学领域的主要教材。

他开创了培养传播学博士学位的课程。

因此,施拉姆被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五、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有哪些特点?答:他们的研究总是与实证的立场联系在一起,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统计的客观分析,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他们不赞同或不擅长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辨性的阐释,强调经验材料和客观数据的运用,主张从外部条件的变量出发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

六、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流派?答:特点:1、他们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2、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3、批判学派的方法论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具体到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时,批判学者认为,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促销文化”已成为一般倾向,大众传播如何表现与强化这一倾向应成为重要课题。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

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一、课程内容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

”(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

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

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

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

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

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的作者是美国政治学家()A、施拉姆B、霍夫兰C、拉斯韦尔D、麦克内利2、最早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学者是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A、麦奎尔B、卢因C、阿特休尔D、拉扎斯菲尔德3、“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传播学者()A、伯洛B、德福勒C、申农D、奥斯古德4、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A、德福勒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布雷多克模式5、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6、内容分析法有四个特点,而就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即对特定传播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而言,其关键是()A、客观性B、显性内容C、系统性D、定量性(化)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我中心性的,一是()A、工具性的B、满足性的C、社交性的D、游戏性的8、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文化传递功能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9、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一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A、记者B、传媒的经营者C、编辑D、传媒的所有者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泛指()A、印刷媒介B、大众传播事业C、报纸和杂志D、新闻出版事业ll、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A、消息性内容B、娱乐性内容C、新闻性内容D、知识性内容12、“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

这句话表明()A、语言是静态的B、语言是有限的C、语言是抽绎的D、语言是灵活的13、1865年,英国一个科学家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的存在。

自考本科 传播学概论 第三讲

自考本科 传播学概论 第三讲

• 希特勒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 大批欧洲知识分子迁移美国 • 1933—1941,13.2万流亡者离开 德国来到美国,这是传播理论的 欧洲渊源向美国转移过程中的关 键事件。
二、传播学的美国实践
(二)媒介背景
•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与科技突飞 猛进,媒介技术水平发展快、提 高快,因此,各种传播问题也出 现的早,需要亟待解决→发展传 播学的现实需要 • 政治→总统大选、政治宣传 • 经济→广告传播 • 社会问题→电视暴力等
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更广
泛。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5w模式的提出,为传播学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传播
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5w模式涵盖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2.勒温(也译作卢因) 主要贡献—— 创立了把关人理论,也称为守门人理论。 另一个开创性贡献就是创立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3.卡尔·霍夫兰 重要贡献在于,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而且侧 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说服研究或称劝服研究,是霍夫兰的传播学领域研究的重
要成果之一,并且说服研究影响了传播学研究对传播效果 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4.拉扎斯菲尔德 重要贡献,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
第二节 中国传播学历程
• 1956 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内刊《新闻学译丛》 首次出现 mass communication ,当时被翻译为“群 众思想交通” • 1960 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印的《批判资产阶级 新闻学资料》中,翻译为“公众通讯”。
一、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完整word版)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

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3。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2.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来已久的。

3。

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①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学科。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

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传播学概论》大纲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

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一、课程内容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

”(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

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

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

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

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

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全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全

《流传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流传概括【名词解说】流传学:研究人类社会流传现象和流传活动规律的学科。

人际流传:起码两人之间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流传活动。

工具性流传:人类进行流传是为应付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睁开与自己生计和发展有关的全部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流传媒介的接触,耗资现代人大批时间,使之愈来愈疏于行动,并认为自己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

即沉迷于被动的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义:假如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掌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近似“自我完成的寓言”,即假如个人依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睁开行动,结果便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流传的实质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一样)、时空遍及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陪伴性(实物流传、贯串性)、极端重要性(流传的实质)大众流传职业化的流传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半人传递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其主要长处为:快、广、多、好(清楚度、保真度)。

流传的四大功能监测环境——用新闻不停地向整个社会实时报告环境的改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论述题】流传的定义(一)共享说:重申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额分享(二)影响说:重申是传者企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三)“仪式”说:重申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睁开的仪式(四)“符号“说:重申流传是符号的流动拉斯维尔的 5W模式5W:Who (谁)→ says What(说什么)→ in What channel (经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对谁)→ with What effect (获得什么成效)5W,流传构造(过程)中的 5 个因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成效。

5W,流传学的研究领域:控制剖析、容剖析、媒介剖析、受众剖析、成效剖析。

5W 模式的问题:( 1)单向 / 双向(无反应):线性模式,将流传可谓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但流传使双向的。

(2)孤立 / 联系:割裂流传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3)静止 / 改动:“讯息”常常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化( e.g.噪音)(4)环节 / 因素:“成效”其实不必定出现,流传可能无效,所以不过环节。

新版 传播学概论自考笔记

新版 传播学概论自考笔记

传播学概论自考笔记刘宗义目录第一章传播概述 (3)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3)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3)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3)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5)第一节 世界传播学沿革 (5)第二节中国传播学历程 (8)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 (8)第一节传播革命的意义 (8)第二节媒介理论的演进 (10)第三节媒介融合的展望 (11)第四、五章传播制度的建构 (12)第一节传播与政治 (12)第二节传播与社会 (13)第三节传播与文化 (15)第四节传播与经济 (16)第六章传播活动的实践 (16)第一节人际交流 (16)第二节 群体传播 (17)第三节组织沟通 (17)第四节公众表达 (18)第五节大众传播 (18)第六节国际传播 (19)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19)第一节传者图像 (19)第二节受者形貌 (20)第三节传受者展望 (22)第八章传播效果 (23)第一节从迷思到科学 (23)第二节从单一到多元 (24)第三节中国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 (26)第一章传播概述第一节传播的含义传播的特性有:1、形态的多样性:口语、文字、图像传播等多种形式;2、时空遍布性:传播存在的普遍性;3、行为伴随性:传播是一种伴随性的行为;4、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二、传播与communication1234所谓传播是指传受信息的行为。

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两者密不可分。

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人类信息。

第二节传播的类型人类传播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分为社会传播与非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群体和组织传播、大众传播;非社会传播包括自我传播。

(二)四分法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二、自我传播: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

三、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四、组织传播五、大众传播第三节传播的结构一、结构研究的意义(一)结构与过程的含义二、传播的基本模式三、线性模式1948年拉斯维尔提出了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的传播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和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
2、西梅尔在他的一生中,有两本重要的著作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者产生了影响,一本《陌生人》,另一本讲述的是“网络理论”的《团体分支机构之网》
3、施拉姆在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传播学》
4、拉斯韦尔提出的五种传播研究
(1)对“谁”即传播主题的研究,为控制分析
(2)对“说什么”即传播内容的研究,为内容分析
(3)对“通过什么渠道”即传播媒介的研究,为媒介分析
(4)对“对谁说”即传播接收者的研究,为受众分析
(5)对“产生什么效果”即传播效果的研究,为效果分析
5、勒温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把关人”理论,也称“守门人”理论
6、场论:勒温吸取了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并赋予其某种适合心理学的特殊意义
7、群体动力理论:勒温被整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吸引,他潜心研究两者在大众传播方面的奥妙,并将心理学知识与传播学研究对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逐步发展出“群体动力理论”
8、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
9、虚拟环境:李普曼认为“虚拟环境”是个人在他的头脑中创造的图画,即外在世界影响了人们头脑中的图像
10、刻板印象:李普曼认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沌世界提供解释
11、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传播学领域的创始人,也有人称他为“伟大的概括者”
12、批判学派具有的特点:
A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B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C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13、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14、霍尔是伯明翰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被人尊称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
15、“文化研究”学者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16、传播学界的两个主要学派,即常说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17、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有三大方面的差异,包括研究选题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对现有政治、经济秩序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倾向的不同
18、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现行制度持有的不同意见
【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大众媒介就是能改进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大众媒介可以为受众提供有关社会问题的信息,以此推动社会变革。

【批判学派】认为大众媒介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公众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武器,是控制公众、维持现存制度和阻碍社会变革的力量。

1、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1956-1978)
兴起阶段(1978-1982)
发展阶段(1982-1997)
确立阶段(1997-2007)
2、传播学科分支及其研究成果
(1)大众传播研究
(2)人际传播研究
(3)组织传播研究
(4)跨文化传播研究
(5)新媒体传播研究
3、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从研究层次看,总体仍停留在介绍层面。

国人的传播学著作,大多是教材,有独到见解、系统观点的学术专著为数很少
(2)从研究话题看,长期分散。

自传播学引进中国,研究话题就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话题的研究缺乏连贯性、持续性,也不注重社会反响,致使很多话题只局限于书斋,而缺乏现实针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