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一)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导论一、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类型: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
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本文由吉福整理)二、传播学研究范围和对象范围: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范围十分广泛。
对象:层次:1、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第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自我传播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是合为一体的,它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2、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则包含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3、群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的权威越高,传播的信息越被人信赖,反之,传播的信息越可信,组织的权威越高。
有三种传播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传播。
5、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对广泛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与人际传播的区别: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
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受众是匿名的、大量的、各相干的。
是信息的意向流动,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是由组织或职业传播者发由的,而不是个人发布。
三、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关系:1、广义的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的说传播学即是大众传播学。
2、从理论体系说,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
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2、形容方法不同。
3、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而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传播的全过程。
传播学概论
四、培养理论 该理论认为:电视内容可以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对
受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来说,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 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提供正确的信息, 就可以对培养受众健康全面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作 用;另一方面,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偏颇的描 述,就会歪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正确 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香农-韦弗模式的对传播过程研究的启发性在于 (1)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 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 的重要因素。 (2)香农-韦弗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者 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三)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 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所提示的环境
拟态环境及培养理论对受众的影响 1、受众容易将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相混淆,从 而对真实环境产生错误性判断。特别是对意见领 袖的看法,更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看法的缩影。 2、拟态环境与培养理论能对大众传播受众的思 想及意识形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3、拟态环境中的意见领袖,会引起受众的模 仿,并由此产生相关的活动。
1、电视画面上凶杀和暴力的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诱发 关系。 2、这些凶杀和暴力的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持续看凶杀和暴力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3、电视对犯罪的表现导致了儿童的盲目模仿,许多劫机、 抢劫等行为模仿电视内容。如果这种暴力得到奖励,更 会引起模仿 4、人们在接触暴力活动后,情绪会变得非常兴奋、激 动,这种生理反应会强化观看之后的感情反应,如果这 时遭遇挫折,会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并导致攻击行为。 5、观看者在观看电视中的暴力画面,尤其是看到一定情 况下合理的或被社会认可的暴力内容时,原来反对实施 暴力的观念和价值观会淡化,攻击性更强。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一)2024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过程和现象的学科,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不同传播媒介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文:一、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1. 传播学的定义和特点2. 传播学的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3. 传播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学派4. 传播学的发展阶段与关键理论5. 传播学的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二、传播过程和模型1. 传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传播模型的类型和作用3. 传播中的关键角色和互动关系4. 传播效果评估及其方法5.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过程和模型三、传播媒介与技术1. 传播媒介的分类和特点2. 传统传媒与新媒体的异同3. 媒介效果研究与应用4. 社交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5. 传媒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四、传播伦理与法律1. 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2. 媒体职业道德与责任3. 知识产权与传播的关系4. 媒体法律制度与规范5. 传播伦理与法律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五、传播研究方法与实践1. 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2. 调查方法与内容分析3. 实验研究与观察法4. 传播管理与实务5. 传播教育与传媒职业训练总结: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通过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媒介、伦理、法律和研究方法的全面介绍,使学生对传播学形成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播学打下基础。
同时,传播学的学习也涉及到实践和应用,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传播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将来进入传媒行业或相关领域做好准备。
传播学概论
目录第一章传播概述....................第一节传播的含义..........第二节传播的类型.....第三节传播的结构....................第二章传播学简史......................第一节世界传播学沿革.........第二节中国传播学历程..........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第一节传播革命的意义.............第二节媒介理论的演进..............第三节媒介融合的展望................第四、五章传播制度的建构..............第一节传播与政治..........................第二节传播与社会..................第三节传播与文化................第四节传播与经济..............第六章传播活动的实践.........第一节人际交流...........第二节群体传播............第三节组织沟通..........................第四节公众表达...................第五节大众传播..................第六节国际传播........................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第一节传者图像.......................... 第二节受者形貌..................第三节传受者展望...................第八章传播效果..................第一节从迷思到科学................第二节从单一到多元...................... 第三节中国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第一章传播概述第一节传播的含义一、传播的特性与本质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史·突厥传》。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 祝建华教授提出来一个描述、解释和预测受众为何 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新理论概念“新媒体权衡寻求” (Weight and calculated for New Media,简称 WCN)。这个理论观点认为:“当且仅当受众发觉 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已经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 并且认为新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时,他们才会采纳 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可见,使用新媒体是一 个创新与扩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只有当传统媒体 已无法满足需求了,对新媒体的接近才开始。
▪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
程。”——古罗马时期的政论家西塞罗(Ciceron)把
communication定义为把握一件事情或者是与别人
建立一种关系。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古罗马时 期的政论家西塞罗(Ciceron)把communication定义为把握一 件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
▪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彩色 电视广播的新阶段。
▪ 1962年,开始运用通讯卫星越洋转播电视节目。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进行实况转播,当时47个国家约7.23亿观众收看到 了这些图像。虽然地球与月球遥遥相隔38万多公里, 但现代电子传播通讯技术的运用使声像传递仅需1.3 秒钟时间。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
(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传播学概论是一门涉及人类传播行为与沟通的学科,对于从事媒体、广告、公关等相关行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大一学习传播学概论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大一学习传播学概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研究的是人类传播行为,包括信息传递、意识形态传播、文化传播等。
传播学的定义是指通过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规律性、机制性、效果性的研究。
研究对象包括传播的源头、传播的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
二、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传播学有多个理论体系,其中包括:1. 传播模式理论:传播模式理论主要研究传播的整体模式、传播的过程和结构。
2. 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主要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
3. 传媒与社会理论:传媒与社会理论主要研究传媒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4. 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
三、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在传播过程中,有多种角色与责任,包括:1. 传播者:负责信息的发送和传递,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受众:负责接收和解读传播信息,要理性、明辨和判断。
3. 媒介:作为信息的承载器,要确保信息的忠实传递。
4. 社会:负责监督传播过程,维护传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传播媒介与技术传播媒介与技术是指用于信息传播的各种媒介和技术手段,包括:1. 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等,是最早的传媒形式。
2. 电子媒体:如电视、广播等,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3. 数字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是现代传媒发展的新趋势。
4. 移动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是传媒技术的新应用。
五、传播伦理与法律传播伦理与法律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包括:1. 信息准确性:传播者应该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
2. 个人隐私:传播者应该尊重个人隐私,不侵犯他人权益。
3. 著作权保护:传播者应该尊重著作权,不侵犯他人的创作权益。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学科,旨在探讨信息的发出、传递和接受,以及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和效果。
作为传媒与新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传播学概论向学生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
下面是关于传播学概论的大一知识点概述:一、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
随着大众媒体的兴起与社会变革的加速,传播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传播理论、批判理论和新媒体传播研究等多个阶段。
二、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传播:是信息从一个发送者传递到一个或多个接收者的过程。
2. 传播媒介: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3. 传播对象:是信息传递的目标,可以是个人、团体或大众。
4. 传播效果:是信息传递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层面等。
三、传播学的理论模型1. 传播源-信息-受众模型:强调传播过程的三要素,即传播源产生信息后,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2. 线性模型:认为传播是单向线性的,信息从传播源到受众的过程,受众被动接受信息。
3. 反馈模型: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反馈,认为受众对信息做出反应,并将反馈传递给传播源。
4. 双向模型:强调受众的参与和互动,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受众也会产生反馈和影响传播源。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通过收集数据和实证分析,验证和解释传播现象和规律,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实验和观察等方法。
2. 人文研究:注重对文本和符号的解读和理解,运用语言学、符号学和社会学等方法分析传播内容和文化现象。
3. 大数据研究: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揭示信息传播的模式和规律,运用计算机科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
五、传播学的实践应用1. 媒介与传播实践:媒介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广泛应用于广告、新闻、公关等传播领域。
2. 社交媒体与网络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和网络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热点,涉及网络舆情、社交网络分析等方面。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二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 体制性失实
2 经济性失实 3 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三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 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2 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3 加强思维修养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一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二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三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一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1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确有其事、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资料无误、反映的事 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语言动作必须真实、人物思想认识 心理活动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2 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
新闻传播是一种“对话”,受众需要通过解码还原出传者意
图。
第四节 新闻语言
一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2 新闻语言的特征: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3)新闻语言要有不同的风格:体裁、事件基调、被访 者语言个性
(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 可读性:具体 生动 通俗 3 通俗 (1)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
(2)要学会“第二种翻译”
(3)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四 针对性:信息 知识 思想 1 加大信息量 (1)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写“立体化新闻” (2)学会抓特点 (3)学会使用新闻背景 (4) 用尽可能少的新闻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传播学概论 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人类传播概述1. 谈一谈你对传播的理解。
传播是指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流动的过程,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行为和活动。
这道题的视野比较开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生活经历来谈,不止局限于书本中阐述的定义。
2.选取一件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全球互联网的正式开通等),评价它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说明媒介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这道题出题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传播的历史,从传播的历史品格中理解传播。
以下只是一个答题角度。
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文教和宗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在短时间内,古登堡的印刷术由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其他的城市,接着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宗教和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科学文教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发展进程,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活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3.请用传播的思想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人际现象。
以促销活动为例,试分析:商家所传播的信息是什么?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商家最终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以下只是一个答题角度。
在促销活动中,商家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和产品的各种信息,吸引或说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
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当商家传递的信息成功说服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并扩大了销量,促销就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章传播学的诞生1. 谈一谈几位传播学奠基人的学术成就(1)哈罗德·拉斯韦尔:著名的政治学者,创建了政治心理学领域,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入美国社会科学,并发展了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内容分析,用它来研究自己生活的时代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宣传问题。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理论上的建树,如在他的传播线性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对传播学划分了五大研究领域,还有对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论述等。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电子版-新祥旭教育.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电子版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电子版(仅有前11章)名:传播学概论作者: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翻译:李启,周立方目录序言第一章传播是怎样发展的------------------ (1) "传播"的含义------------------------- (2)传播的开端--------------------------- (5)语言的产生--------------------------- (7)文字的产生--------------------------- (10)大众媒介的产生----------------------- (14)第二章传播起什么作用-------------------- (20)人类传播--三位心理学家的看法--------- (25)传播的社会功能----------------------- (31)小结传播对人类的功能--------------- (38)第三章传播过程-------------------------- (40)信息的性质--------------------------- (41)传播关系----------------------------- (45)传播关系的双向性质------------------- (48)传播契约----------------------------- (49)传播行为----------------------------- (54)电路和行为--------------------------- (58)小结传播怎样起作用----------------- (62)第四章传播符号-------------------------- (65)符号的性质--------------------------- (67)非语言符号的性质--------------------- (74)第五章传播代码-------------------------- (86)语言符号和代码及沃夫--萨皮尔假设----- (89)语言的若干问题----------------------- (94)第六章传播途径:谁同谁谈话-------------- (104) 广角镜------------------------------- (106)传播途径的几种型式------------------- (108)为什么要这些途径--------------------- (111)有关选择的公式包会什么内容?--------- (116)第七章传播媒介:大众与个人的------------ (121) 渠道的朴素心理学--------------------- (123)两级传播论--------------------------- (130)麦克卢汉学说------------------------- (135)结论--------------------------------- (141)第八章大众媒介的深广度------------------ (143)大众媒介的结构与功能----------------- (146)媒介的财源--------------------------- (149)媒介的延伸:知识产业----------------- (155)第九章发送者、接收者与挑选过程---------- (160) 新闻的选择--------------------------- (161)大众传播的传播对象------------------- (166)生活中的特定方式--------------------- (166)趣味的表现形态----------------------- (171)教育与媒介的利用情况----------------- (174)第十章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 (179) 有关控制的实际问题------------------- (189)社会控制的某些其他侧面--------------- (195)第十一章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一)---------- (198) 第十二章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二)--------- (219) 亚里斯多德模式。
大一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大一传播学概论知识点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大一传播学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信息传递、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
传播学主要关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传播媒介的选择与使用、传播效果的评估等问题。
二、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修辞学和演讲学,但正式成为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传播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涵盖了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
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1. 传播过程理论:传播过程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
其中,拉斯维尔的传播路径模型和香农-韦弗的信息传播模型是传播过程理论的经典模型。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在接受和处理信息时的认知过程,理论要点包括:认知选择、意义构建和编码、信息存储和检索等。
3. 社会影响理论:社会影响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其中,拉波特的社交影响理论和米尔格勒姆的六度分离理论是社会影响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
四、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1.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传播学研究的关键对象,常见的传播媒介包括印刷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每种传播媒介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对传播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影响的评估。
传播效果的评估可以从认知效果、态度效果和行为效果三个层面进行。
五、传播伦理与传播道德传播伦理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关注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传播伦理要求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考虑信息真实性、公正性、保护隐私和尊重他人权利等方面的问题。
六、传播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政治传播、企业传播、健康传播等。
传播学概论(完整版)
传播学概论(完整版)1.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诞⽣在美国的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业最发达的国家②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由的科研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技术⼒量使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③1933年,德国的纳粹执政后,⼤批欧洲学者逃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传播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传播媒介的发展,尤其是⼤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第⼀、这是⼀个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命的时代,两次世界⼤战相继爆发,交战国纷纷利⽤各种传播媒介进⾏⼤规模宣传第⼆、⼆战前⼣的美国已经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学习传播学的意义第⼀,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第⼆,有助于以⾼传播决策的科学⽔平;第三,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2.四⼤奠基⼈及贡献〃拉斯韦尔(政治学家),:从政治⾓度研究传播学(1902-1977)博⼠论⽂《世界⼤战期间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模式、三功能)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⑴环境监视功能(帮助⼈们了解把握环境的变化保证⼈类社会的⽣存与发展环境监视是⼤众传播的最主要功能)⑵社会协调功能(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⑶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将前⼈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赖特的“四功能说”:第⼀,环境监视;第⼆,解释与规定;第三,社会化功能;第四,提供娱乐施拉姆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归⼊整治功能的范畴,⽽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般社会功能的范畴。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表现: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功能的“⿇醉作⽤”负⾯功能:⿇醉功能拟态环境歪曲环境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实现环境的“镜⼦“式的再现,⽽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选择,加⼯,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们提⽰的环境。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1.传播的概念:传播是信息、观念、价值等在社会中传递的过程,涉
及到传播者、媒介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
2.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媒介技术发展、社会学研究影响、多学科合作等多个阶段。
3.信息传播模式:线性传播模式、交互传播模式和文化传播模式是信
息传播的三种基本模式,分别强调了信息传播中的不同要素和互动方式。
4.传播理论:包括的传播理论有:传播效果理论、依附理论、社会认
知理论、框架理论、媒介依存理论等。
这些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信息传播过
程中的不同方面。
5.传播研究方法:调查、实验、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是传播研究中
常用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而深入了解特定
问题。
6.媒介与传播:媒介是传播的工具,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电视、
广播、互联网等)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的增加。
7.传播的影响:传播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个体受到传播的
信息和观点的影响,而社会受到大众媒体的塑造和传播的文化的影响。
8.大众传播与新闻传播: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媒体向广大群众传播信息
和观点,而新闻传播则是大众传播中特定领域的传播,即新闻传媒的传播。
10.传播伦理:传播伦理要求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如保护隐私、真实报道等。
这些是传播学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对信息传播的本质、过程和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掌握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传播现象的观察和研究。
大一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大一传播学概论知识点1.传播学的概念: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现象和过程,研究人类如何创造、传播和接受信息的学科。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正式成立的传播学还是在20世纪初。
传播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传播暗示阶段(20世纪初),传播双方协商阶段(20世纪中叶),传播行为与效果研究阶段(20世纪后期至今)。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现象和过程,包括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传播活动和传播效果等。
4.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传播理论、传播效果理论和传播研究方法等。
传播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如传播模型、传播过程和传播影响等;传播效果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态度变化、行为转变和社会变革等;传播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如何进行科学的传播研究,如调查、实验和观察等。
5.传播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传播学涵盖了多个分支学科,如传媒学、广告学、公关学、新闻学等。
传媒学主要研究传媒行业和传媒产品,如新闻报刊、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广告学主要研究广告活动和广告效果,如广告创意、媒体选择和目标受众等;公关学主要研究公关活动和公关效果,如形象管理、舆情应对和社会责任等;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如新闻价值、新闻伦理和新闻报道方式等。
6.传播学的应用领域:传播学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如政治传播、企业传播、社会传播和健康传播等。
政治传播主要指政治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如选举宣传、政府宣传和政策解读等;企业传播主要指企业形象的传播和管理,如品牌建设、危机公关和员工沟通等;社会传播主要指社会问题的传播和解决,如环境保护、扶贫宣传和性别平等等;健康传播主要指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宣传,如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等。
7.传播学的发展趋势:传播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断演变和发展。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一、 名词解释(一) 五种类型的传播1. 内向传播也称自我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
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是同一个人。
包括正常形式(如感觉和知觉)和异常形式(如入睡)两种类型。
2. 人际传播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大众传播以外的所有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是一个人或群体不借助机器设备与另一个人或群体互动的传播方式。
狭义的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3. 组织传播由各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的交流信息的过程。
因此,组织传播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包括信息、相互依赖的各部分、传播网络、传播过程和传播环境五个要素。
4. 群体传播群体是一定数量的个体基于某些因素和目的,以特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群体传播就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是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5. 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机器,生产和传递公共讯息的过程,这些讯息的目标为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受众。
包括发送者、接收者、传播渠道和传播讯息。
(二) 符号1) 符号是用来指代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可以表示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
2) 它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
3) 符号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三) 约哈里之窗1955年美国约瑟夫∙卢夫特和哈瑞∙英汉姆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里窗口”(四) 传播效果模式1. 子弹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作用于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的信息 别人了解 的信息别人不了解躯体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但是这种理论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
5.11课程《传播学概论》
• 1、授予地位(正) • 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正) • 3、麻醉精神(负)例如:沉迷、假消息、童年的消逝 • 缺点:不够全面,没有对负功能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没有指明解决
负功能的途径。
• 传播的负功能是指麻醉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消耗了现代人的大量时间,
使他们越来越疏于行动,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这一“麻醉精
• 大众传播:这是规模最大的一种传播。传播内容的中介,既是信息的物理载体,又 是接受行为的消费对象,通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体、传媒。(下一页概念)
大众传播
从传统意义上讲,指的是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 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大众传播的优点:快 广 多 好 (互动性)
并呈直线形态的过程。拉斯韦尔的双向反馈概念,并没有体现在5W构架 中,导致后人误解。 ②孤立/联系: 似乎割裂了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拉斯韦尔的社会与传播的概念 也没有体现在5W架构中。
三、线性模式
③静止/变动: “讯息”实际上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但5W中没有表达。 ④环节/要素: “效果”有可能出现,有可能不出现。它不该是一个“环节”,而应是一个“要 素”。
• 3.信息传受的两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感知、认知;第二个层次,表述。
传播的定义
• 1.“共享说” • 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它在传播中专指“心”的共有,
并不涉及“物”的共有。在传播实践中,这种 “共享”不但是主观愿望,在很 多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
• 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它的规模扩大为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 确,但上限模糊。
• 注意:只要是没有明确的群体、正式的组织参与其中,参加者再多也还是人际传播。 • 组织传播:所谓“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
传播学概论1
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
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 展。
传播障碍:由于传播制度不合理、传播渠道 不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不正常等而 导致的传播不能正常进行。
传播隔阂:指由于传播者特定的利益、价值、意识形态 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传播偏差、误解,甚至曲 解。
A
AB
B
传播双方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指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同时,
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一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 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 三 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传播学的起源
• (一)传播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30、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 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传播媒介的 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问题。
一、引进(介绍) 1950年代的早期引入 郑北渭、张隆栋和王中等教授 复旦新闻系内刊《世界新闻译丛》 1978年代的正式引入 复旦新闻系《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内部刊物,介绍 西方传播学) 1983年社科院新闻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 民出版社出版,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相继在大陆出版。 《报刊的四种理论》(1983)、 《传播学概论》(1984)、 《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 《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
传播的概念
传播概念的再思考:有了信息的概念,传 播概念的阐述就更为简洁和确切了。20世 纪40年代信息科学诞生以后,许多传播学 家在界定传播概念之际都突出强调传播的 信息属性。
传播学概论第一讲
(三)构成传播学学术渊源的学科
构成其学术渊源的学科有行为科学和信息科学。 1、社会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学借用了许多社会学 研究范例,如: 斯宾塞的有机体及社会进化范例; 滕尼斯的社会契约理论; 库利、乔治· 米德的象征互动理论; 帕森斯等人的结构功能论范例等等。 另一方面,传播学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 2、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方面,传播学借用了许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范例。 另一方面,传播学从心理学中借鉴了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
SHILAMN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 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 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功绩。 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传播学 的创立。 (2)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主要有《大众传 播的过程和效果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 与国家发展》、 《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 (《传播学概论》)等。 (3)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推 动传播学在世界的开展,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 派”。
一、传播学的诞生
(一)人类早期对传播的思考
例1:荀子:“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 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例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传播学的诞生有其基本前提条件。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1)传播业的独立和兴盛 (2)学科的发展
(二)传播学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 20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2、经济 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3、社会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4、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 等;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一)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2.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3.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 )A.“信息论”和“控制论”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二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4.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属于()A.基本群体B.次数群体C.高级群体D.隶属群体5.传播过程中的编码又被称做()A.符号解读 B.符号化 C.发信 D.解释者6.如果要反应一个时期媒介报道内容的结构、特征,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指定法B.日历法C.系统抽样法D.等距抽样法7.在控制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 )A.实验组B.控制组C.测量组D.模拟组8.大众传媒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 )A.说服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使用与满足功能9.下列哪项传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A.重申社会准则B.授予地位C.协调社会D.麻醉精神10.施拉姆参与《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1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之后的是( )。
A.集权主义报刊理论B.集团垄断报刊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A.财富B.信息C.时间D.资源13.在麦克卢汉的笔下,与电视一起被划归为“冷媒介”的还有()A.电话 B.电报 C.无线电广播 D.无声电影14.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B.缺乏批判精神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D.学术观点过时15.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16.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 )A.个人差异论B.个人关系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17.以“单一型”影响力为主的意见领袖通常出现在()A.传统社会B.农村社会C.边远社会D.现代都市社会18.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19.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会不安全感程度的增强,主要源于( )。
A.性别的差异B.年龄的差异C.知识的差异D.电视媒介的接触量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传播模式的类型主要有()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学模式D.控制论模式E.社会系统模式22.怀利在1942年提出的报纸所具有的功能是()A.提供消息素材B.分析消息C.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D.消遣E.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23.非语言符号有()A.体语B.类语言C.文字D.程序 E.艺术24.研究人员通过对“伊里调查”全部数据重新进行分析,提出的理论假说有()A.政治既有倾向假说B.选择性接触假说C.意见领袖理论D.两级传播理论E.对大众传播媒介类型的概括25.罗杰斯把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特征归纳为()A.经验的B.广泛联系的C.思辨的D.具体实证的E.注重效果研究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6.集中反映个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的是_________。
27.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倡导、确立了“_________”。
28.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_________。
29.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_________”。
30.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的功能是_________。
31.阿特休尔的代表作为_________。
32._________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 广播电台。
33.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_________”。
34.在传播效果研究初期,“_________”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35.“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_________”假说。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协调功能37.《媒介即讯息》38.类语言39.传播流程40.文化霸权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拉斯韦尔5W模式的贡献。
42.功能失调的主要表现。
43.新闻和信息的关系。
44.受众的基本动机。
45.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的内容。
47.试从传播技巧的角度阐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一)答案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B 4.A 5.B6.B 7.A 8.B 9.C 10.B11.C 12.B 13.A 14.C 15.D16.C 17.D 18.C 19.D 20.C二、多项选择题21.ABC 22.ABCDE 23.ABE 24.ABCDE 25.ADE三、填空题26.自我传播27.实地调查法28.噪音29.控制30.授予地位功能31.《权力的媒介》32.192033.寻觅者34.魔弹论35.上限效果四、名词解释题36.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
37.《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媒介即讯息”是他的媒介理论的中心点。
根据他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38.它是人发出的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信息传播,如各种笑声、哭声、叹息、呻吟、叫声等等。
39.所谓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0.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上。
五、简答题41.答:(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2)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理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42.(1)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2)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3)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4)娱乐的功能失调。
43.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
新闻的最初阶段或萌芽状态,是一种用以交换和传递的信息。
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
即使作为信息而言,新闻也只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尽管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
44. (1)消遣娱乐(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45.沉默的螺旋是指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
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其主要贡献有:(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点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它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六、论述题46.答: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详尽地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存的,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
这些摆布媒介的权势可能是宗教性的,也可能是世俗性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显示为经济上的利润指标,不管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媒介总归都是某种权势的媒介。
47.答:(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与材料之中”;(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5)“警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