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关键部位施工做法及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要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

本文首先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引言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其施工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建筑施工技艺也不断趋于成熟,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建筑主体结构对于建筑物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充分地掌握,通过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分析根据建筑的需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可以分为三种:①框剪结构。

建筑主体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工程就是框剪结构,在进行框剪结构施工过程中,不仅模板施工技术的工程量多,而且施工技术复杂,目前常用的施工技术是现浇法,这样就可以使建筑保持一定的整体性,并且针对模板施工技术的工程量多的特点,同时为了优化框剪结构,常常在工程中采用不同类型的模板技术。

②剪力墙结构。

建筑主体结构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技术操作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主体结构中。

除此之外,剪力墙结构还具有其他施工优势,能明显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③简体结构。

简体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有利于对建筑空间进行自由分割,并且在施工中一般采用现浇法。

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3.1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前提保证,需要测量好主体结构标高线、轴线以及相关垂直度。

首先需要在楼层设置4个以上的预留孔,来对标高线进行准确定位,其后根据其余楼层标高进行复核。

其次,结构施工设计要求,确保主体结构良好的垂直度,并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及设置好边角柱,其后进行复核,使用激光经纬仪进行引测。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概述主体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分担荷载、保证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整体质量。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探讨主体结构质量控制的要点。

设计要点1. 结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所处环境、设计要求等,选择适当的结构类型,确保其能够满足荷载要求和使用要求。

2. 材料选择:在结构设计中,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保证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材料选择中注重环境友好性。

3. 结构安全系数:设计主体结构时,要充分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给予合适的安全系数,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会超过设定的强度极限。

施工要点1. 材料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材料,并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 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关键节点和连接部位的施工应特别注意。

3.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加强现场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监测要点1. 结构变形监测: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变形监测,包括垂直度、水平度、挠度等指标,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 荷载监测:对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活荷载和静荷载,及时判断荷载是否超过结构设计的强度极限,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3. 损伤监测: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主体结构进行损伤监测,通过观察和测试手段,发现潜在的损伤并采取修复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总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设计、施工、监测三个方面的要点都需要重视。

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和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准确性,同时加强监测和损伤修复工作,都是保证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程施工重点部位控制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重点部位控制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重点部位控制施工方案一、地下结构防水:本工程地下室外墙上的各种预留孔洞、水平施工缝等都是造成地下室渗漏的薄弱环节。

通过我们以往工程施工经验总结,确定以提高结构自身防水能力为主,构造措施为辅的施工技术路线指导方案施工制定和实施。

施工过程中重点抓住图纸审查及设计结合、材料的优选、专业化施工、重点部位专责实施、隐蔽工程验收、闭水试验六个环节。

1、地下室防水细部处理:⑴模板对拉螺栓的做法:墙模板对拉螺栓两端与中间焊止水环,两端止水环与两侧模板间加垫木。

拆模后拆除垫木,沿止水环平面将螺栓割掉,套管内及两端垫木留下的凹坑以1∶2防水水泥砂浆封堵密实。

⑵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地下室在底板以上300mm的墙板留有水平施工缝,施工缝浇筑前对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表面浮浆和杂物,铺设一层30~50mm厚原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设止水钢板带。

⑶穿墙管道防水处理: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管道管道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应与套管满焊严实。

安装穿墙管道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按图位置找准,予以临时固定,然后一端以封口钢板将套管及穿墙管旱牢,再从另一端将套管与穿墙管之间的缝隙以聚氨酯防水油膏填满后,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实。

2、底板混凝土抗裂、防渗控制措施:⑴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案:减少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长度,基础底板的混凝土按后浇带进行分段施工。

⑵混凝土中增加外加剂或抗拉纤维材料: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或在底板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抗裂纤维等,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产生的危害。

3、地下室墙板渗漏控制措施:⑴地下室外墙上在高出底板300mm处设立水平施工缝,并按规定要求预埋钢板止水带。

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将其表面浮浆及杂物清除干净,先铺净浆,再铺30~50mm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⑵在满足混凝土设计指标要求前提下,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及粗细骨料的含泥量。

⑶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减少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

主体结构的施工

主体结构的施工

主体结构的施工一、混凝土垫层工程1、材料混凝土标号为C15,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2、施工工艺本工程地下室垫层面积较大,施工可采用分段分块施工的方法:1)用50×100mm的方木作为垫层支模的模板将垫层分隔成4×4m 见方的地块。

分别方木下平找好标高,方木既作模板又作为各个地块的标高控制线。

用细线按之字形在方木上平挂线,在各地块中作好基底清平。

2)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块浇筑的方法,单独浇筑每个地块。

3)用L=5m,ф150的钢管灌砂制作滚杠来回滚动进行垫层平整度控制。

4)表面进行原浆收面并压光。

二、基础防水层施工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墙板防水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选用热熔型SBS改性沥青卷材,厚度≥6mm;处理剂:氯丁橡胶改性沥青胶粘剂:工业汽油=1:0.5,地下室墙板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

1、基层施工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垫层外侧砌筑120厚保护墙,然后铺设20厚1:2水泥防水砂浆找平层,并压光,最后在底板防水卷材施工前将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2、底板防水卷材施工:采用热熔滚铺法进行铺贴。

外防内贴法施工顺序为:垫层施工→找平层施工→基层处理→刷基层处理剂→对于阴阳角做增强处理→弹粉线→热熔铺贴卷材→卷材搭接缝施工→保护层施工→结构施工。

1)起始端卷材的铺贴:将卷材置于起始位置对准长短方向搭接缝,滚展卷材1m左右,掀开已展开的部分,开启喷枪点火,喷枪头与卷材保持50~100的距离,与基层呈30。

~45。

角,将火焰对准卷材与基层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热熔胶面和基层,至热熔胶层出现黑色光泽、发亮至稍有气泡出现,慢慢放下卷材平铺于基层,然后进行排气碾压使卷材与基层粘接牢固。

2)滚铺:卷材起始端铺贴完毕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滚贴。

持枪人位于卷材滚铺的前方,按上述方法同时加热卷材和基层,推滚卷材人蹲在已铺好的卷材起始端上面,等卷材充分加热后缓慢推压卷材,并随时注意卷材的平整顺直和搭接缝宽度。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措施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措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是建筑物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主体结构施工进行监管,对于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案。

明确各项施工任务的具体要求,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2、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确保施工队伍具备完成施工任务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意识。

3、采购合格的建筑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建筑材料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主体结构不稳定。

4、施工现场的布置应合理,确保各项施工设备、工具、材料等有序摆放,避免因现场混乱而引起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擅自修改设计,不违反施工规范,不偷工减料。

2、实行样板引路制度。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部位和工序,可以先制作样板,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再大面积推广施工。

3、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应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4、建立质量检验制度。

对主体结构的各个部位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部位,应进行返工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5、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

及时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共同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1、对主体结构进行质量验收。

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包括外观检查、结构稳定性检验等多个方面。

确保主体结构满足设计要求,不存在安全隐患。

2、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整改和修复。

对于局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可以进行加固或修补;对于存在较大问题的部位,应进行返工或重新施工。

3、建立质量档案。

房屋建筑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

房屋建筑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

房屋建筑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一、地基工程(一)地基及地基处理1、工程定位放线;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3、支护措施;4、验槽;5、填方土料及拌和情况;6、分层分段回填及夯实情况;7、基础验收。

(二)桩基(混凝土预制桩、钢桩、灌注桩)1、试桩;2、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成桩质量;3、灌注桩成孔质量;4、钢筋笼的制作质量;5、承台钢筋施工质量;6、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7、见证取样试件、试块的留置;8、桩位平面图;9、桩基检测;压桩和补桩记录;10、桩基验收。

(三)地下防水1、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的制作和拌和;2、见证取样试件、试块的留置;3、防水混凝土的浇筑和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的设置和构造;4、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及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的做法。

二、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一)砌体结构1、墙体轴线、位置;2、砂浆的制作和拌和;3、砌筑质量及冬、雨季施工措施的实施情况;4、见证取样试件、试块的留置;5、构造措施;6、门窗洞口位置;7、预留洞口及过梁、预埋件等;8、墙体开槽情况;9、配筋砌体中钢筋质量;10、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

(二)混凝土结构1、模板支撑;2、模板的安装尺寸、接缝及起拱;3、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4、钢筋加工质量;5、钢筋绑扎质量;6、预留洞口周围钢筋的设置及钢筋端头的处理;7、预应力筋的施工;8、混凝土柱、墙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混凝土板的标高;9、混凝土的制作和拌和,塌落度控制;10、混凝土的浇筑及冬、雨季施工措施的实施情况;11、预埋件的留置;12、见证取样试件、试块的留置13、施工缝的留置;14、混凝土的养护;15、预制构件的吊装和连接;16、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

(三)钢(网架)结构1 、钢构件的加工和外形尺寸,节点;2、焊接质量;3、高强螺栓连接质量;4、预拼装情况;5、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

三、屋面工程(一)卷材防水屋面1、找平层的排水坡度;2、保温层的含水率测定;3、卷材防水层的施工;4、淋水或蓄水检验。

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1】钢筋工程(地梁、承台、墙体、梁、板、柱)用于本工程的钢筋应有供应厂商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其外观质量、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后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等级、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或片状老绣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角度、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钢筋的焊接:本工程柱子竖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梁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基础底板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等方式。

当受力钢筋采作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的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二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不限制。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1.3倍搭接长度L范围内绑扎接头钢筋截面总面积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该区段总钢筋截面面积,受压区不得超过50%该区段总钢筋截面面积。

A、基础钢筋:基础钢筋量大、规格多、分布密,上、下层钢筋分层设置,高差悬殊,安装较困难,施工时应由专人指挥、配料、成型,分区分类堆放和分层次绑扎。

钢筋安装采取将配好的钢筋按规格用塔吊整捆调入基坑堆放。

安装程序为先底层、后立面,最后上层钢筋网片。

为使钢筋网整齐划一,间距准确,在绑扎时,使用限位卡并用垫块支垫。

为控制上层钢筋网标高和位置正确,在基础中设立钢筋、角钢,马蹬支承上部钢筋,间距以2M设置或按标高利用钢筋制成若干钢筋支架,支架底部于工程桩头伸出的锚固筋焊牢,以支撑钢筋网片。

基础后浇带处钢筋按设计要求断开。

【1.1】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工艺流程:修理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纵横筋→绑拉筋或撑筋。

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每根钢柱高为两层,故双层主体施工程序是(见图5-1)主体钢结构施工方案:(包括超长钢柱施工方案)5.1.1 施工准备(1) 机械设备的配备: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准备足够数量的专用工具,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前提下,用合理的工期完成此项安装工程。

1) 装运设备的配备应根据工期进度合理安排,应配备足够量的装卸吊车(汽车吊1t 以上)和运输车辆(10m 以上半挂式拖车),数量以满足工期为准。

2) 安装设备:配备C7050 移动塔式起重机2 台,臂长70m,最大起重量20t,在70m 半径时起重能力为5t,47m 半径时为8.5T,以满足大吨位钢梁、钢柱的吊装要求。

另配备200t/m 固定式塔式起重机3 部,臂长55~60m,最大起重能力10t 以上,最大半径时起重能力2t 以上。

以满足大面积普通钢梁钢柱的吊装要求。

3) 交、直流电焊机不少于8 台,汽割、汽刨设备若干以及相应数量的焊、割具和工程需要数量的焊条、焊丝。

4) 配备安装需要的般手若干把,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扭力般手和相应数量规格的套头。

(2) 人员的组织配备1) 人员的组织应根据施工特点组织以有相能力的项目经理为领导的项目组织模式,负责本项工程的全部过程,包括项目经理负责履行合同的各项条款、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质量保证、自检和报验。

2) 进场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的技术、安全、操作等培训合格后上岗。

3) 特工种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3) 施工现场的准备为了保证施工的的正常运行,不致辞在施工过程中因某些不利因素影响工期和工程质量,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因素。

1) 现场入口及作业区域内道路是否方便吊车或运输车辆的通行。

2) 作业区构件、机具存放的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3) 现场供电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

4) 影响作业的障碍物:地上、地下、空中的等影响作业施工的障碍物,如地面堆放物、设施、地下、地上管道,空中高压电线缆等。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概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和耐久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概述。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审查、设计资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制定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施工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施工按照合格的设计进行。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在施工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试验、监控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材料的质量控制主体结构的施工离不开各种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块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3.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主体结构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具等。

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特别是在关键部位,需要进行必要的测量、检验和试验等,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五、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

这包括对主体结构的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检查,以及对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的检验。

只有通过验收和质量检查,才能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最终到施工结束后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耐久。

只有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主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一)模板工程1、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审核重点是:①能否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设计是否合理;②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数据的采用是否正确;是否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能否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荷载;③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能否保证不漏浆;④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是否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砼的浇筑、养护;⑤承包单位应绘制成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燕图及零件加工图)。

⑥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组论证审查,应具备专家组论证审查报告。

2、对进场材料、机具设备等的控制①监理工程师应对模板质量(包括原材料及加工和重复使用的),外形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以及相应的附件和支撑系统进行检查,并确定是否可行用于工程,提出修整意见。

②隔离剂(脱模剂)选择要求:选用质量优良,价格适宜的隔离剂是提高砼结构,构件表面质量和降低模板工程费用的重要措施。

审定时应注意:注意隔离剂对模板的适应性。

用于木质模板时,要求它渗入木材一定深度,但不致全部吸收掉。

并要考虑砼结构构件的最终饰面要求。

要注意施工时的气温和环境条件。

3、模板施工控制要点①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②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③柱模应有斜撑或拉杆,柱模拉杆每边宜设两根,固定在事先埋入楼板内的钢筋环上。

用花蓝螺杆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

柱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预埋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④剪力墙模板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躏尖符合模板设计。

一般穿墙螺栓应用¢12以上的钢筋制作,间距一般不大于60㎝。

⑤梁模板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以60-100㎝为宜,支柱上面垫10㎝×10㎝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

建筑施工工程关键部位质量管控要点与标准

建筑施工工程关键部位质量管控要点与标准
(9)砂浆按配合比搅拌,使用时间不应超过初凝时间,基层甩浆所用材料须按标准配制,养护及时且不少于3天。
主体结构及砌筑、抹灰施工阶段
4
工程材料
(1)进场商品砼须按强度等级、数量在现场制作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并做砼坍落度试验,必要时检测氯离子;
(2)进场钢筋及防水材料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且见证取样,复检格;
(3)砌筑材料的使用应达到材料龄期要求。
钢筋、混凝土、砌块及防水材料进场使用前质量检验
(6)地下室顶板回填土的堆高必须按设计高度来进行控制;
(7)地下室顶板、屋面、大跨度结构、悬挑结构不得提前拆模;
(8)在地下室顶板不宜设车辆运输通道及堆场,如需设置宜优先采用结构加强措施,其次采用一次支模早拆体系,不宜采用二次回顶;
(9)卫生间沉箱部位采用铝模快拆体系时宜加密支撑;
(10)结构降板部位不宜早拆;
2
主体结构
梁柱节点按高强度等级砼施工,设施工缝时须连接可靠,浇筑时避免积水、夹渣;
(2)悬挑构件及二次结构的钢筋保护层(特别是面筋)须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预留洞口(悬挑型钢、传料口、连墙件等)准确方正、加强钢筋符合设计要求;
(4)砼浇筑的首泵润管砂浆与水洗泵管余料必须用灰槽收集,不得用于结构;
(5)砼养护及时,养护时间按:有添加剂的砼养护不少于14天,无添加剂的养护不少于7天;
建筑施工工程关键部位质量管控要点与标准
序号
部位
管控要点及标准
备注
1
基础
(1)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m,防止偏桩和断桩;(2)有抗浮设计要求的地下室,在达到设计要求之前,须有降排水措施;
(3)管桩桩芯须清理干净,桩芯钢筋须符合设计要求,填芯砼须密实;

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主体结构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促进项目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技术应用方式以及操作要点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质量内容进行研究,希望探讨之后可以给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相比于那些传统的低层建筑,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中要重视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和施工设计的选择,这样才能够满足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确保人们在高层建筑中的居住安全,笔者将在本文中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究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员起到指导作用,更好的促进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行业质量的提升。

1高层建筑特点1.1单位、人员要求高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对于施工单位的要求较高,需要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目标和标准进行施工保证书等文件的签署工作,严格的按照文件规定进行施工,进行高质量高层建筑的建设。

1.2高层建筑对基础的深度和强度要求高地基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需要更深、更加牢固的地基。

关于地基的建设方面我国有明确的规定,在深基坑超过5m时需要相关的专家进行论证分析后才可以进行建设。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开挖工作时,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基坑建设的计算分析工作,尤其是在一些地质较差的区域,更加需要组织专家人员进行分析计算。

1.3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周期长通常情况下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都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季节因素,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各个施工材料的保养维护等时间问题较为严重,同时在冬季对于施工人员也是一项严格的考验,尤其是一些进行高空户外作业的人员,在冬季施工更加的危险。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和方法【图】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和方法【图】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和方法一、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结构竖向投测工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

在每个流水段内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x200x10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

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300x3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

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接收靶示意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2、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为:3、高程的竖向传递1)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保证传递到施工楼层的标高点不少于3个,以便进行互相校核。

2)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3)各层标高的传递起始点均以首层+50cm控制线为准,以防止层间误差的积累,标高传递时采用钢尺沿铅直方向(经纬仪配合)向上量至施工层。

钢尺丈量时应考虑各项改正数。

4)钢筋混凝土墙体、暗柱施工测量:○1墙、暗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依据。

测法是以首层+50mm线为准向上传递三个标高控制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水准仪一次精平,水平线允许误差为±3mm。

○2柱支模后,用经纬仪校核模板垂直度,校核时用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轴线上同时测量当观测面为不等截面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轴线上,当观测面为等截面时,经纬仪中心与轴线间的水平夹角不大于15°。

主体结构及关键工序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主体结构及关键工序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主体结构及关键工序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一、施工顺序抄平放线→绑扎柱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支柱模板→检测模板尺寸、垂直度→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柱、梁、板混凝土→养护→拆模→搭设外脚手架二层以上混凝土施工重复以上施工顺序。

砌体工程和安装工程管、线预埋随主体施工随机插入。

二、施工测量(一)主体结构的平面控制1、用现场内设置的控制轴线对基础所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作为工程首层施工的依据。

2、在施工时,对地面上有控制桩的控制线可直接由地面用经纬仪投测到工作面上。

对没有控制桩的控制线采用中间挑线法将控制线投测到工作面上,挑线必须左右盘取中,控制线投测误差应不大于3㎜;放细部线前应对控制线进行校核,控制线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然后根据控制线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如下要求:3、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J2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做测量记录。

(二)主体结构的高程测量根据业主提供高程控制点,各引测2个标高控制点SM1、SM2作为高程传递的依据,SMl、SM2标高均设置为±0.00,两个控制点应相互校核。

其相互较差应小于3㎜,并依两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三、主体脚手架工程(一)脚手架方案1、主体内檐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搭设钢管扣件满堂红架体,兼作框架柱、梁、板模板施工水平及竖向支撑。

架体搭设技术参数服从模板支撑的需要(见模板施工方案)2、主体外檐施工搭设钢管扣件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脚手架宽度1000mm,高度25m。

立杆纵距1500mm。

铺板两层,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

3、室外回填灰土要分步夯实,立杆下做通长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00㎜。

建筑施工中关键和特殊部位施工分析

建筑施工中关键和特殊部位施工分析

建筑施工中关键和特殊部位施工分析摘要:建筑项目施工中,人们通常相对重视主体部分,但是部分重要位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水平也会对最后的质量与效果形成特别大的影响,不过这些新型的建筑结构虽然充分的体现出新时代建筑结构体系的个性化特点,但是这也使得建筑施工工艺日益复杂化,加大了工程的施工难度。

关键词:建筑施工;关键部位;特殊部位;施工1.建筑工程关键部位及施工难点的措施分析1.1混凝土程施工的技术混凝土是许多工程所需的必备基础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优劣。

混凝土的配比是由砂子、石子和水泥的一定比例完成的,因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受这三样材料的直接影响,所以在判断混凝土的质量上主要是看它的抗压强度大小。

对于水泥的好坏是用标号来衡量的,标号越高水泥的质量就越好,因此在配置混凝土时要选择合适标号的水泥,对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放,坚决不得混用,同时对现场的水泥要进行二次复试,并根据实验的结果决定是否使用。

在进行配比混凝土时要先确定水泥和水的比例也叫做水灰比,当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一定的,即使增加水泥的用量混凝土的抗压性也不会变化,只不过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能力会增强。

但如果水灰比例变大,那么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就会增大,由此可见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与水灰比是成正比关系的。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关于混凝土的配置一定要注意水泥和水的比例。

只有将这两点控制住,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要想既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又想降低成本,可以通过改变水灰的比例来实现。

1.2大面积基坑降水基坑降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对其加以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关注方法的应用,同时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基坑降水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管井的设置,一个是水井的施工。

在管井布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关注到的一点就是管井设置的时候应该沿着基坑边设置,设置的间距为15米,和坑边的间距要保持在5m上下,管井一般也需要设置成梅花形。

关键工序、部位、难点的专项施工措施

关键工序、部位、难点的专项施工措施

关键工序、部位、难点的专项施工措施第一节第一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本工程建筑施工工艺复杂,平面及立面组合复杂多变,楼层标高多,基坑深,面积大,结构施工时的平面定位、标高测量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

根据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表明,该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至关重要,是本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一、施工测量准备(一)1、工程定位根据坐标控制点进行建筑的定位测量工作,采用直角坐标、极坐标两种方法进行施测。

(二)2、熟悉图纸和校核图纸(1)了解设计意图,审核施工图纸,并对图纸中的坐标、轴线尺寸标高等数据进行计算、校核检查。

(2)了解现场的水准点及坐标点位置,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坐标的准确性。

(3)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工程施工前要认真学习掌握施工测量规范要求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水准点的引测、轴线的竖向投递、标高的竖向投递,结构柱、墙、梁的定位,相关的垂直度偏差控制等等,了解设计对工程测量的一些特殊要求。

(4)掌握误差的处理在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线过程中,误差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其原因如下:测量设备误差、环境影响;当测量后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误差不符时,处理可按两者之差,若小于1/√2限差时成果优良,小于或等于√2限差时成果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超过限差√2时,不予验收,并责令其全部返工。

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时评定精度,并实地测量,精度不合要求时必须返工重测。

(三)3、测量设备和人员(1)所有测量设备必须送到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并出据合格证方可使用。

(2)由于本工程面积大,为了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配备先进的施测仪器和具有上岗资质的专业测量工程师2名。

(四)4、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顺利的进行,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开工前设置测量管理机构及职责;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分工,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施工测量技术复核制度;测量成果及资料管理制度;控制桩防护制度;仪器定期检定,检校及维护保管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制度。

住宅楼工程关键部位之技术措施

住宅楼工程关键部位之技术措施

住宅楼工程关键部位之技术措施在住宅楼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着一些关键部位,这些部位的施工质量和技术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关键部位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住宅楼工程的质量。

一、基础工程基础是住宅楼的根基,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

1、地质勘察在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土壤的承载力、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基础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2、基础选型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建筑的荷载要求,合理选择基础形式。

对于地质条件较好、荷载较小的建筑,可以选择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对于地质条件较差、荷载较大的建筑,筏板基础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3、基础施工(1)在基础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防止塌方。

同时,要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影响基础施工质量。

(2)基础钢筋的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符合标准。

(3)基础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施工缝。

浇筑过程中要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二、主体结构工程主体结构是住宅楼的骨架,包括梁、柱、板等构件。

1、钢筋工程(1)钢筋的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进场时要进行检验。

(2)钢筋的加工和连接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例如,直径较大的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规定。

(3)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

2、模板工程(1)模板的选材要合理,强度和刚度要满足施工要求。

(2)模板的安装要牢固,拼缝要严密,防止漏浆。

(3)在模板拆除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规范要求进行,避免过早拆除导致混凝土构件受损。

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经过试验确定,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2)混凝土的浇筑要分层进行,振捣要均匀,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现象。

(3)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范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关键部位施工做法及质量标准1、地梁钢筋绑扎做法标准:1、弹线控制主筋与箍筋的间距;2、底部采用水泥垫块,梁两侧采用塑料或其它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3、绑扎丝朝向梁内侧弯曲。

质量标准:1、钢筋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2、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之内;排距允许偏差±5mm之内;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之内;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mm之内;3、绑扎丝扣无漏绑,扎丝朝里弯曲。

2、底板钢筋绑扎做法标准:1、在地面上弹线控制主筋的间距;2、底部采用水泥垫块或碎大理石垫块,侧面采用塑料或其它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3、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上下排双向钢筋的上下位置;4、架立筋间距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确保上排筋不下塌;5、绑扎丝不得漏绑;6、上下排钢筋若双层排列,两排钢筋之间垫不小于25mm的短钢筋。

质量标准:1、钢筋规格、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保护层厚度偏差不得大于±10mm,钢筋不得与底板或侧模接触,防止渗水锈蚀;3、受力钢筋网片长宽间距允许偏差±10mm之内;网眼尺寸允许偏差±20mm之内;箍筋间距允许误差±20mm之内;4、用水准仪测量上排钢筋平整度不大于5mm/2m,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5、绑扎丝扣无漏绑,扎丝朝里弯曲。

3、墙体钢筋绑扎做法标准:1、通过水平和竖向梯子筋控制墙筋的间距;2、采用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垫块采用梅花型布置;3、确定拉钩筋位置和间距;4、水平筋和竖向筋的相对位置符合图纸要求;5、绑扎丝朝向墙内侧弯曲;6、钢筋弯勾朝向混凝土内侧;7、双层钢筋网片中间应设置梯子筋,以固定钢筋间距。

质量标准:1、钢筋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2、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之内;排距允许偏差±5mm之内;3、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3mm之内;4、绑扎丝扣无漏绑,扎丝弯头朝里;5、双层钢筋网片之间净距偏差不大于3mm;6、梯子筋顶模撑需刷防锈漆。

4、柱子钢筋绑扎做法标准:1、通过柱子定位框控制柱子主筋位置;2、直尺控制箍筋位置和间距;3、采用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4、竖向钢筋弯勾朝向柱子内侧;5、箍筋弯勾叠合处交错布置在四角竖向钢筋上;6、框架梁、牛腿及柱冒等钢筋,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

质量标准:1、钢筋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2、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之内,排距允许偏差±5mm之内;3、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mm之内;4、绑扎丝扣无漏绑,扎丝弯头朝里。

5、角部竖向钢筋弯勾与模板成45度角,中间钢筋弯勾与模板成90度角。

5、钢筋套筒连接做法标准:1、钢筋下料采用无齿锯切割,端面平直;2、钢筋套筒合格,钢筋螺纹加工牙形饱满,无断牙秃牙等缺陷。

螺纹加工完毕,应套保护盖保护;3、套筒连接采用扭矩扳手连接,拧紧力矩值符合规范要求;4、逐一检查,合格后点油漆标明。

质量标准:1、钢筋端头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2、扭矩扳手拧紧力矩值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力矩扳手的精度为±15%;3、连接后每端外露不能超过一个完整丝;4、两条互相连接的钢筋肋部应在一条直线上。

6、钢筋电渣压力焊做法标准:1、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需在施工前提前制定;2、钢筋轴线不能偏移、钢筋不能弯折、钢筋不得出现咬边、未焊合现象;3、要求焊包均匀,无气孔、烧伤和焊包下淌现象。

质量标准:1、检查焊接设备及焊剂合格证明和施工人员上岗证;2、焊接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明确焊接工艺及参数;3、四周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4、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度;5、 5、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模板工程1、木模板做法标准: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采用硬拼缝;2、模板使用前应涂刷隔离剂;3、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质量标准:1、全数检查模板接缝和隔离剂涂刷情况;2、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允许偏差:轴线位置5mm之内;截面尺寸:+4mm 到-5mm;3、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2mm以内;表面平整度不能大于5mm;4、顶板模板需按照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

2、顶板模板支撑体系做法标准:1、所用钢管扣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2、模板底部主次龙骨规格、间距符合设计要求;3、顶板立杆要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4、支设立杆时,为防止把下层楼面混凝土压伤,立杆底部必须垫方木垫块;5、立杆和水平杆要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标准:1、各种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并有质量合格证;2、使用的钢管不得有变形、开焊、裂纹等缺陷,并做防锈处理;3、使用的扣件需进行全数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并有质量合格证;4、底层扫地杆距地面一般控制在500mm以内,上部设置上横杆,中部设置腰杆,以防立杆失稳;5、根据计算结果,在跨度较大或主梁部位,为防止局部失稳,应设置剪刀撑;6、立杆底部垫块采用50mm×100mm的短木方,长度大于20cm。

3、全钢大模板做法标准: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2、模板使用前应涂刷隔离剂;3、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质量标准:1、全数检查模板接缝和隔离剂涂刷情况;2、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允许偏差:轴线位置不大于5mm;截面尺寸:+4mm到-5mm;3、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为2mm之内,表面平整度为5mm之内,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5米为6mm之内,大于5米为8mm之内。

4、小组合式钢模板做法标准: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2、模板使用前应涂刷隔离剂;3、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质量标准:1、全数检查模板接缝和隔离剂涂刷情况;2、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允许偏差:轴线位置不大于5mm;截面尺寸:+4mm到-5mm;3、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为2mm之内,表面平整度为5mm之内,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5米为6mm之内,大于5米为8mm之内。

混凝土工程1、钢筋混凝土梁柱做法标准: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结构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及变更洽商一致;3、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规范。

质量标准:1、混凝土外观无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外形缺陷等质量问题;2、结构尺寸允许偏差:轴线:5mm;垂直度:≦5m的8mm;>5m的10mm;标高:±10mm;截面尺寸:+8mm,-5mm;表面平整度:8mm。

做法标准: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结构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及变更洽商一致;3、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规范。

质量标准:1、混凝土外观无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外形缺陷等质量问题;2、结构尺寸允许偏差:轴线:5mm;垂直度:≦5m允许偏差8mm;垂直度>5m允许偏差10mm;标高:±10mm;截面尺寸:+8mm,-5mm;表面平整度:8mm。

做法标准: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单位共同选定;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养护试件需用铁笼上锁,与混凝土结构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

质量标准:1、检查是否设置同条件养护并经监理批准;2、检查混凝土结构中各等级混凝土是否设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检查试件的同条件养护位置是否同混凝土结构在同一部位。

地下室防水卷材做法标准:1、基层处理、涂刷底子油;2、按规范要求设置附加层;3、卷材铺粘;4、卷材铺贴完毕,及时进行保护层浇筑,保证成品质量。

质量标准:1、基层牢固、平整、无浮尘、底子油涂刷均匀,无流淌和露底;2、附加层宽度≥50cm;设置在阴阳角及管根部位;3、卷材长短边搭接长度≥10cm;搭接缝严密,无皱折、翘边和空鼓;4、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结构1、砌体做法标准:1、砌筑之前,各种砖材需按相应要求提前用水湿润;2、弹线控制砌体位置;用皮数杆控制砌块层数;3、砌体灰缝饱满,顶部斜砖密实;4、底部坎台用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砌筑,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底部坎台需用混凝土浇筑。

质量标准:1、砌体轴线位移允许偏差:10mm;砌体垂直度允许偏差: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2、砂浆饱满度:水平缝:≥90%,竖向缝≥80%;3、灰缝宽度:8mm~12mm;加压蒸汽块灰缝:水平:15mm;竖向:20mm;4、坎台高度不宜小于200mm。

5、墙体拉结筋伸入墙体不应小于1000mm。

2、构造柱做法标准:1、构造柱留置位置、钢筋规格、间距等满足设计要求;2、构造柱应浇筑密实,强度达到规范要求;3、构造柱砖砌体应按规定要求设置马牙槎。

质量标准:1、构造柱位置墙体退槎尺寸为6cm;2、支护构造柱模板,应沿马牙槎位置粘贴双面胶带,防止漏浆;构造柱模板支护,应在构造柱处采用拉杆连接,禁止砌体开洞;3、构造柱混凝土表面无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3、斜砖塞口做法标准:1、斜砖塞口用实心砖砌筑;2、实心砖两头采用割角处理;3、严谨斜砖塞口同砖墙砌体随砌随塞,且竖向角度不易过大。

质量标准:1、斜砖塞口需在砖墙砌筑完毕7天后砌筑,塞口垂直角度不大于30度;2、斜砖砌筑时需用挤浆砌筑,保证砂浆饱满;3、塞口砖两头斜角用实心砖切割,或者用混凝土提前预制定型产品。

4、预制过梁做法标准:1、预制过梁长度、截面尺寸及钢筋规格、间距等应满足设计要求;2、预制过梁应浇筑密实,强度达到规范要求;3、过梁安装时应控制控制定位。

质量标准:1、过梁安装前应检测其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运输过梁时两端应加设垫木,防止构件损坏;3、安装过梁时,在过梁两端弹线控制定位尺寸,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并满足设计要求;4、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