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口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口译中的应急能力

浅谈口译中的应急能力

浅谈口译中的应急能力作为一名口译员,应急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领域的专业词汇或者一些紧急情况,如果没有应对的能力,会误导客户或者影响翻译质量。

一、提前准备应急意味着有可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工作,因此提前做好准备非常重要。

在会议之前,口译员可以预览相关文件,了解会议主题、演讲者身份、嘉宾名单等信息。

这样可以提前了解需要注意的专业词汇,同时还可以熟悉配合的同传员。

此外,口译员还需要了解会议室的布局和电子设备,包括声音放大系统、翻译传送系统等。

提前几分钟到达现场,检查自己的设备,以及与同传员的配合可以避免范围误差和困扰。

二、掌握职业技能除了提前准备,掌握职业技能也是应急的关键。

作为一名口译员,必须有稳定的听写和口语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观察和判断力。

许多时候,演讲者可能会口误或者说错词,这需要译员有良好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及时更正。

同时,口译员还需要具备快速转换思维的能力。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几乎同时听懂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并在很短时间内将其传达出去。

在较忙和复杂的环境下,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如万一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转移注意力,更换语音风格、情感状态和语言风格。

三、保持冷静遇到紧急情况会让很多口译员感到困惑,进而降低工作效率。

物品的丢失、技术设备的瘫痪等突发情况可能破坏口译员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在这个时候,保持冷静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位冷静、有经验的译员会设法平衡自己缺少的时间、场地和技术资源,从而得到突破。

如果在工作时发现突发情况,可以尝试停下来,呼吸深呼吸,冷静思考。

必要时可以请求帮助,特别是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术语或者语言表达问题。

不要害怕快速采取措施,但务必注意不要影响翻译工作质量。

四、总结应急能力是口译员的基本素质之一,但它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适当的准备、职业技能的掌握、冷静的心态可以帮助您在意外情况下减少影响。

当然,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

总之,要保持冷静,集中精力,保持专业和耐性,然后再为翻译工作付出努力。

商务会议中怎样才能做好口译工作

商务会议中怎样才能做好口译工作

商务会议中怎样才能做好口译工作
通常做翻译有两种:口译和笔译,相比于笔译的准备充分,口译更显难度。

口译人员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出口成章,大部分情况下甚至连相应的工具书都没有。

在一些大型的商务会议中,我们有时很羡慕那些坐在商界精英旁边的翻译们,他们仅凭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张嘴,就能在两国语言中自由平回穿梭。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用着急,看了以下这些内容,你也许会有所收获。

口译,虽说在现场没有什么参考工具,但也不是一点准备都不能做。

当你接受了一项商务会议的口译任务时,你首先要去主动和对方代表团沟通。

要了解这个代表团进行商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换言之,就是要知道他们所涉及的商贸领域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商贸领域是很复杂的一个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股票、期货等。

如果一名口译人员能提前了解到一些具体的内容,就可以在事先做一些准备,没有人能做到全才,但对项目的熟悉也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前提。

有一些内容,比如我们自己的会谈要点,主持人的开闭幕词,这些还是可能准备一些的。

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地方言千差万别,国外也是一样。

虽说每个国家都有法定的官方语言,但真正到了会桌上,你会发现,完全按照标准的官方语言来说话的几乎没有,多少他们都会有一些俚语的表达。

况且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语言文化交流融合,早期的纯正的口音事实上已经很少了。

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不能只局限于看几本翻译书,要大胆地走进外国人聚集的社区,和他们主动交流,在交流中了解他们语言文化的变化情况,以锻炼自已的临场应变能力。

英语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和规则

英语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和规则

英语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和规则在当今的国际化背景下,英语口译已成为了许多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无论是在商务、高端会议、学术交流等场合中,英语口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英语口译的过程中,细节和规则的掌握对于一名优秀的口译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来论述英语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规则。

一、注意音调和语速在英语口译的过程中,音调和语速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口译员口述时,应该尽量保持音调、语速与原讲话人相似,不要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的情况。

如果口译员将语速放慢过多,不仅会引起听者不耐烦,还会影响到原讲话人的表达力。

同时,如果口译员将语速加快,也会影响到听众的理解能力,并产生混淆的效果。

因此,在英语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应当注意好音调和语速的掌控。

二、把握好人称的使用在英语口译过程中,人称的使用非常重要。

在口译的过程中,口译员应该尽可能使用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以减少对听者和原讲话人之间的混淆。

如果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引起听众对口译员的误解,也可能会使原讲话人的表述不够清晰。

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口译员也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表述方式,不过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好场合的要求。

三、把握好时间的把控在进行英语口译的过程中,时间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口译员需要根据原讲话人的发言内容,在时间上进行恰当的缩短或者扩展。

如果口译员在时间上控制不好,容易让听众产生一定的不适感,甚至会减少听众的兴趣和关注度。

因此,在英语口译过程中,一位优秀的口译员需要做到对时间的把握有一定的敏感度和掌控能力。

四、注意场合依据语境调适在英语口译的过程中,场合的不同也会对口译员的表达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不同的场合中,口译员需要依据语境去适应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中,口译员需要采用更加规范和正式的语言,而在松散的社交礼仪场合中,则可以适当放松自己的表述风格。

由此可见,在英语口译的过程中,场合与语境的差异也是需要用心掌握的。

会议口译工作者需要注意的两点

会议口译工作者需要注意的两点

英语知识会议译员——有时也称外交译员,系指在国际会议中担任口译工作的人员。

他们的具体任务是聆听与会者用某种语言讲话,在讲话刚一结束或尚在进行之中立即用另一种语言把讲话内容口译出来。

会议口译人员在整个会议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作为职业口译人员,在口译工作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严守秘密在一些需要保密的会议或交谈中,译员是多余而又不可缺少的人,因为他因工作需要而分享了别人的秘密。

因此,作为一个译员,应该象律师、医生一样,有严守秘密的责任。

如果破坏了这一守则,便失去了作译员的资格。

译员不仅不能有意泄露他由于工作关系所获悉的秘密,而且应该随时随地,特别是在讨论有关该机密的会议上,注意不要无意地把机密泄露出去。

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更难,但必须做到。

二、礼貌待人译员在参加会议时,应注意衣着整洁、举止大方。

但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视会议的性质和与会者情况而定。

一般说来,译员的衣着举止应比与会代表的平均规格稍低。

也就是说,如果会议很庄重,译员则不必过于庄重;如果会议很随便,译员则不能太随便。

译员在会场上与会议代表们相处时应举止大方,使人尊重。

无论他同某些代表的私人关系如何密切,也不管在会场以外他可以同代表们如何随便,但在会场上他必须保持彬彬有礼,风采适度。

天译时代北京翻译公司认为:一场高水准的会议翻译,不仅要求译员具有较高的翻译水平,还需要译员切实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自始至终给听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圆满完成口译任务。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2021年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

2021年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

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

其理论、技巧和要求也各有不同。

口译最大特点是当场见效。

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

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下又是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

译员要善于在短促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住两种语言反复转换。

无论是一次谈话,还是一次谈判或讲课,译员能否以清晰流畅语言把交谈者思想准确无误地转述过去,是谈话和谈判或讲课能否顺利进行关键。

一、事前要有准备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当然,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准备。

首先要对翻译内容有所了解。

比如,有一次承担口译,接是玻璃液机械搅拌器引进项目出guo考察。

出guo之前,我找了两份相关外国专利文献,认真地看了其中几段,并试着用法语复述其主要内容。

这样,对搅拌器以及相关玻璃熔窑方面知识和词汇就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

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然就比较顺手。

我们承担口译,有时候是以讲课方式进行技术交流。

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所要讲课题,最好连听众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

要重视和外宾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

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技术内容。

我们可以把它也看作以后正式翻译一种准备。

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语音、语调。

搞翻译人都知道,外国人语音、语调也是五花八门。

这就需要口译人员不仅能够听懂标准外语,而且要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外语。

再则,通过初步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内容有一些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时间进行案头准备情况下,这种了解尤为重要)。

更为重要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你临场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是很好。

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

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了一个草稿。

有这样一些场合可以这样做:谈判时中方要提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如祝酒辞等。

会议口译同传的注意事项

会议口译同传的注意事项

会议口译同传注意事项随着国际间会议的增多,会议口译同传译员的需求逐渐增多,促进了国内翻译行业的发展,对于会议口译同传来说,有很多注意事项,这些注意事项决定着口译服务的品质,北京世纪英信翻译为大家介绍会议口译同传注意事项:会议口译同传还应该注意在会议过程中,利用同声传译口述给会议人员,同传期间必须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肢体语言间的交流,否则会造成很多噪音。

1、会议口译同传数字翻译迅速翻译数字对中国人来说不容易,这是因为汉语和英语表达数字的方式不同。

汉语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也就是以“十”的倍数来表达;而英语则是在数字超过千以后,以“千”(thousand)的倍数来表达的。

如“一万”是“十千”,即ten thousand;“十万”是“百千”,即hundred thousand,直至“百万”(million)。

百万以上的数字则用“百万”的倍数表达;如“千万”是“十百万”,即ten million;“亿”是“百百万”,即hundred million,直至“十亿”(billion)。

因此,凡遇到“万”和“十万”时,都要变成“十千”、“百千”。

口译必然会遇到数字,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会出错,同声传译员数字译错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应始终把数字口译作为一个重点训练项目。

2、会议口译同传译员意译能力、应变能力培养意译能力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如何摆脱困境。

没有经验的译员在遇到难点时,往往生硬地逐字直译,而不会采用意译的办法,其结果是尽管对方听到了英语,却不知所云,译员没有能够传达任何信息。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词汇和表达法出现,同时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许多新词和提法(如“超生游击队”、“铿锵玫瑰”等)都没有相应的英语表达法,这就要求译员灵活地运用意译以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培养灵活意译能力的应变练习供师生课堂讨论,大家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总结出一些灵活口译的方法,将来遇到类似困难时不至于紧张得不知所措。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前言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工作。

在实践中,口译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语言、文化、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口译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二、语言问题1. 语速过快口译人员在现场会遇到发言者语速过快的情况,这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和反应能力;其次,可以要求发言者放慢语速;最后,可以适当缩短翻译内容,只传达核心意思。

2. 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在某些领域的会议上,会出现大量专业术语,这对于口译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并在现场时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3. 口音和方言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口音和方言习惯,在实践中也会给口译人员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发言者的口音和方言特点,并在翻译时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

三、文化问题1. 礼仪和礼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礼仪和礼节习惯,这在口译实践中也会出现。

为了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口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礼仪规范,并在现场时注意遵守相关规定。

2.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大,这也会对口译实践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社会习惯,并在翻译时适当加入相关背景知识。

3. 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翻译时产生歧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注意细节,在翻译时适当注释或说明相关用语。

四、技术问题1. 技术设备故障在现场翻译中,技术设备故障是一个常见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口译人员需要提前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在现场时随时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

2. 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在某些技术领域的会议上,会出现大量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这对于口译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在现场时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会议口译注意事项

会议口译注意事项

会议口译注意事项
会议口译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口译员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口译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下是一些会议口译的注意事项:1. 提前准备:在进行会议口译之前,需要提前了解会议的主题、议程、参会人员等信息,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熟悉术语:对于会议中可能出现的专业术语,需要提前熟悉并掌握其正确的翻译方法。

3. 注意语速:口译员需要根据发言人的语速进行调整,保持适当的语速,以便让听众能够跟上会议的进程。

4. 注意口音:不同的发言人可能有不同的口音,口译员需要尽可能地适应不同的口音,以便更好地理解发言人的讲话内容。

5. 注意语气和语调:发言人的语气和语调也会影响口译的效果,口译员需要注意发言人的语气和语调,以便更好地传达讲话内容的情感和意义。

6. 保持专注:会议口译需要口译员保持高度的专注,避免分心和疏漏。

7. 注意身体语言:发言人的身体语言也会传递一些信息,口译员需要注意发言人的身体语言,以便更好地理解讲话内容。

8. 注意文化差异:在进行跨文化会议口译时,需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而导致翻译错误。

9. 与听众进行互动:口译员需要与听众进行互动,了解他们是否理解讲话内容,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10. 不断学习和提高:会议口译是一项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工作,口译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口译技巧和心理素质,以适应不同的会议需求。

会议口译需要口译员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口译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需要注意以上事项,以便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口译现场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口译现场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口译现场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问:口译者应怎样穿着打扮?答:着装应端庄大方,不可追求花哨名贵。

一般以西服或礼服为宜,不可穿牛仔裤、超短裙等便装或奇装异服。

衣着打扮一是看场合和情景,二是看发言者———口译者的衣着打扮一般应比发言者的衣着打扮更朴素一点。

问:口译者在礼仪谈吐上应注意什么?答:口译者要注意坐姿站态。

要落落大方,不可抓耳挠腮,不可低三下四,不可勾肩搭背。

口译者说话时要发音清楚,声音洪亮而不刺耳,达意果断而不拖泥带水,不能含糊不清,犹豫不决,不能时高时低,使人产生怀疑。

双方均在场的时候,口译者不能长时间地、大声地与外国人交谈,一般说来,微笑和点头,再说 Hello 或 Hi 就可以了。

不可以抢风头,不可以抢镜头。

也不可在马路上与外宾谈工作。

口译者在听和记的时候,应礼貌地看着发言者,当然也可以看着笔记本(通常是硬封皮的笔记本)。

口译时要注视听众。

视线要稳定而不固定,可以参考笔记,但是要把目光集中在听众的身上。

如果听众是团体,目光应慢慢地“扫射”到每个听众的身上,以中间的听众为主。

说起用餐,要学会使用刀叉吃西餐———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切肉的动作要适中,吃饭时要文静。

不劝食,更不强迫外宾进食。

可以与邻座的客人进行短时间的礼节性交谈,也可以简介外宾感兴趣的中餐。

忌讳嘴里有饭菜时说话。

听人家发言时要安静,不能发出声音。

除了一只手在写字之外,身体也不能动弹。

问:口译者可以用手势吗?答:可以。

口译者既然不是传声筒,既然是说话(说两种语言),那么他当然可以也应当酌情使用一些手势,否则还不如把发言人的话录于电脑上,再聘请“金山词霸”译之。

如果有桌子放笔记本,就把本子和笔(以圆珠笔或2K铅笔为宜)搁在上面,腾出手来做手势。

一句话至少做一个手势。

一个意群做一个手势也可以。

但是,手势不可太夸张。

上面说的坐姿站态、眼神、表情、衣着打扮,还有身距,都可统称为身势语,也叫“语言外特征”。

问:口译时应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答:第一人称。

口译应对技巧范文

口译应对技巧范文

口译应对技巧范文在进行口译时,掌握一些应对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提高口译能力的技巧:1.准备工作:在参加会议、研讨会或其他活动之前,提前了解相关的主题和专业术语。

在口译前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查找术语的翻译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了解会议议程和演讲人的背景也会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传达信息。

2.建立术语数据库: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术语,将这些术语整理成一个数据库可以帮助您在需要时快速找到正确的翻译。

这样可以保持一致性,减少错误翻译的可能性。

3.保持专注:口译需要高度的集中力,因此要确保自己保持专注的状态。

隐藏自己的情绪和个人观点,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上。

4.预测和推测:在一个句子或段落还未结束之前,尽量尝试预测或推测下一步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您更顺畅地进行口译。

熟悉说话人的言辞习惯和思维逻辑也会有助于提前做出准确的推测。

5.谨慎选择词语:在进行口译时,要确保选择准确和合适的词语来传达原意。

避免使用过于宽泛的词语,而应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更具体、更准确的词汇。

6.处理速度:要注意平衡口译的速度和准确性。

尽量保持口译的速度和演讲者的语速一致,但不要过于急促而导致意思不清晰。

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适当地要求说话者慢一点或重复一遍。

7.倾听技巧:作为一名口译员,倾听是至关重要的。

要注意听说者的口吻、语调、语速以及表达方式里的重点和重要信息。

通过倾听细微的语音暗示和情绪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传达说话者的意图。

8.笔记和记号: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笔记和记号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组织信息和记忆内容。

可以使用特定的缩写、符号或颜色来标记主要观点、关键信息或其他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

9.不断练习:口译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提高的技能。

要提高口译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参加口译培训和训练班,并尽量争取实践机会。

通过多次实践和反思,可以逐渐改进自己的口译技巧。

10.自我评估:口译结束后,可以进行自我评估,检查自己在词汇选择、语法结构、语言流畅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的表现。

口译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口译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口译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1、严格遵守原文表达的实质性和准确性。

翻译口译过程中,原文中包含的实质性内容应当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出来,而非表面意思。

2、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在总体框架下将文章的全部信息准确表达出来。

3、尊重原文的文化背景,考虑语言礼仪,重视翻译时的文字辞令的文化性。

4、理解原文的前景,以及文中出现的人物、事件、历史知识、地理等,确保翻译过程中文字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准确而又口译地表达出多种原文中出现的不同色彩、美感、表情和情感,避免枯燥乏味。

6、尽可能采用简练、明快的表达方式,清晰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提高翻译效率。

7、尽可能多地使用语言,做到不断宣扬、不断更新,充分利用口语中的形式,以及增加形容词和副词,使口译更加生动。

8、尽可能使用当代的语言,以便使受众能够迅速掌握信息,从而在口译过程中妥善处理概念、思想和观点。

9、尊重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加贴近受众,确保口译传达信息的准确性。

10、注意保持口语流利性,避免重复及难思易解的表述。

口译工作者应该注意的事项

口译工作者应该注意的事项

【导语】以下是整理的《⼝译⼯作者应该注意的事项》,⼀起来看看吧!1. 熟悉讲话场所,增强演讲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在到达⼯作地点后,⼀定要先熟悉⼯作环境。

观察发⾔⼈所处的房间设施情况,屋顶的⾼低、窗帘的厚度、房间的⾯积等都会对⾳效造成影响。

此外,发⾔⼈需要对多少观众讲话,是在讲台上发⾔还是流动讲话,这些问题译员都需要考虑。

对于译员本⼈来说,是站在讲话⼈⾝边还是退到舞台⼀侧,有没有辅助⼯具(如麦克风),是有⽀架的麦克风、⼿持⽆线麦克风还是便携式⽆线麦克风,在⼯作开始前的短暂时间⾥,应该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情况。

特别要注意调试麦克风,以免出现⾳质有问题或电池电量不够的尴尬场⾯。

2. 综合运⽤演讲的⼏⼤要素 讲话⼈声⾳的产⽣伴随着⼀系列⽣理过程--⾸先是从肺部呼出⽓流,⽓流经过喉,振动声带⽽形成声⾳;再经过咽、嘴和⿐腔,声⾳被放⼤和修饰,最后通过⾆、唇、齿和颚等部位形成特定的⾳。

译员在翻译中应注意演讲⼏个要素的运⽤,即:⾳量(Volume)、⾳调(Pitch)、节奏(Rate)、停顿(Pauses)、发⾳(Pronunciation)和吐词(Enunciation)。

⾳量讲话⼈声⾳的⼤⼩和强弱程度。

译员切勿⼤声喊叫,即使是发⾔⼈声⾳过⼤,也不可受到影响⽽提⾼⾳量。

适中的⾳量即使⾃⼰的翻译容易被听众接受,也不会显得信⼼不⾜或喧宾夺主。

在翻译过程中调节⾳量是必要的。

译员从开始讲话就应注意观察听众表情,特别是最前排和最后排听众的表情。

前排听众露出不快的表情或者后排听众露出不解的表情,都是⾳量不合适的信号。

⾳调声⾳的⾼低程度。

⼀般来说,译员在翻译中采⽤中⾳,因为中⾳显得沉稳可信,并应注意通过⾳调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友好、温和、诚恳和热情。

作为译员,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是不合适的,不温不⽕的⾳调可以显得⾃⼰更加客观。

然⽽,这绝不意味着译员应⾃始⾄终使⽤⼀种⾳调,单调不变的⾳调会使听众感到沉闷,极⼤地破坏演讲效果。

商务现场口译中汉英互译技巧的六要素

商务现场口译中汉英互译技巧的六要素

商务现场口译中汉英互译技巧的六要素随着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口译员已经被政府部门列为紧缺人才之一,商务现场口译员一般都是跟着演讲着,坐在演讲者后面,把演讲者要说的意思按照原意口述给其他人,但是在商务会议中,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类问题,比如说文化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汉英一致的翻译呢,北京世纪英信翻译为大家介绍汉英互译的技巧:1、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是动态语言例:The meeting is a success.这次会开得好。

2、英语被动句多于汉语例:She was asked 10 questions in the interview.面试时问了她十个问题。

3、英语多复合长句,汉语多简单短句例:I am happy to think that there will be no difficulty in finding plenty of people whose loss will be a distinct gain to society at large.4、英语多用代词,汉语少用代词例:He hated failure; 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and despised it in others.他讨厌失败,他一生中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5、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例:A wave of cigar smoke accompanied David in.大卫进门时,带来一缕雪茄烟雾。

6、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例:It was quite late when she got back,nearly eleven o’clock in the evening.她回来时已经很晚,将近晚上十一点了。

口译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口译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口译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口译是传达和转述两种语言之间意思的过程。

作为一名口译员,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确保传达准确和流畅的信息。

1.精确性:口译员首要的责任是准确传达讲话者的意思。

口译员应听得清楚、理解并转述正确的信息,不应该添加、删除或改变原意。

为了确保准确性,口译员应尽量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个人观点或评价。

2.中立性:口译员应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

口译员应尽力维持原讲话者的语气、态度和表达方式。

无论讲话者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观点相符,口译员都应努力传达并保持原讲话者的立场和意图。

3.完整性:口译员应尽量翻译完整的信息。

口译员不应该删除或省略任何重要的信息,而应确保将原意完整地传达给听众。

如果原文中有犹豫或语法错误,口译员可以稍微修改语言结构,但不应改变原意。

4.流畅性:口译员应在口译过程中尽力保持流畅的表达。

口译员应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习惯用语和俚语,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更流畅地转述信息。

口译员应注意语速和节奏,以确保听众能够听懂和理解翻译的内容。

5.适应性:口译员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听众的需求进行适应。

在国际会议或学术讲座等正式场合,口译员应采用更正式、专业的语言风格。

在商务会议或谈判等商业场合,口译员应了解并使用相关的商务术语。

适应不同的场合和听众,可以提高口译的有效性和效果。

6.知识和准备:口译员应准备充分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背景。

在接受口译任务之前,口译员应了解到会议、演讲或事件的背景资料,包括参与者、议题、相关术语等。

这样可以帮助口译员更好地理解和准确翻译相关内容,并能更好地应对意外情况,如技术术语或特定行业的术语。

7.专业道德:口译员应严格遵守口译的专业道德准则。

口译员应保持保密性,并不泄漏或揭露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另外,口译员应尊重各方的权益,不干扰或干涉讲话者的演讲权利。

总之,作为一名口译员,应该遵循精确性、中立性、完整性、流畅性、适应性、知识和准备以及专业道德等基本原则,以提供高质量和有效的口译服务。

英语会议中口译翻译要注意什么

英语会议中口译翻译要注意什么

英语会议中口译翻译要注意什么作为世界第一语言的英语,在我国生活中的使用也是比较常见的,在国际交流中英语口译的应用也是范围最广的,在英语会议中进行口译翻译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下面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1、口音不管是什么语种的翻译都难以避免口音的问题,对于国际化交流英语口译中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会议开始之前就需要事先对口音进行熟悉,这样在会议中才可以更好的和对方取得交流沟通。

2、笔记在口译的时候需要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理清思路,从而选择最合适、简练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有很多的翻译者在记录笔记的时候事无大小,全部都记录下来,这样就导致太过详细,没有重点,而且浪费了时间,后来就跟不上了,因此在记笔记的时候要有所侧重、不要贪多。

那么在记笔记的时候都有什么快速记笔记的方法呢?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养成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比如说如果是一些经常使用到的词汇我们可以使用特殊的符号来标注,这样才会提高记录的时间,提高口译品质,保障口译的精准度。

3、语法 口译语法问题对于新手翻译者来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生活中不断的进行积累,学习起来的时候也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英语的语法、西方的口语习惯和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别,使得我们无法很好的转变思维方式。

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处理好时态与语法关系的话,在进行口语翻译的时候就无法传达出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作为翻译新人要加大学习的力度,提高自己对于英语的理解。

4、心理问题在会议口语翻译的时候,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很关键的,在刚开始做口译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比较紧张,一紧张的话就导致一些简单的翻译或者是自己本来会的翻译也不会翻了,或者是需要楞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口译。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需要加强自信,在会议开始之前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做好,因为你就是整个会议中语言最好的了,你有能力可以出色的完成这次会议口译。

如果真的是遇到不懂的翻译,也不要太过紧张,可以多问一次说话者,不要觉得丢面子,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准确的进行翻译,如果不懂装懂的话就会造成错误。

在做商务口译时,都需要注意什么?知行君罗列了这3点

在做商务口译时,都需要注意什么?知行君罗列了这3点

对于不少职场人士来说,最喜闻乐见地莫过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其中以商务会议居多,比如我们常见的新产品宣传大会,上市企业年会,招股说明会,项目竞标会,行业峰会,新闻发布会等,凡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会议形式统称为商务会议。

随着国际交流愈加频繁,在召开商务会议时,定然需要专业的会议翻译人员,今天知行翻译就简单分享一下,商务会议口译人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在进行商务会议口译工作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我们知道一般商务会议在召开前都会明确会议类型,会议主题以及会议的内容大纲,因此,翻译人员在接到任务时,一定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熟悉,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里,知行翻译建议选择具备会计学,运输学,国际兑汇等商务方面知识的专业译员,这样更能保证翻译质量。

其次,在进行商务会议口译工作时,需要对参会方进行简单的了解。

一般涉及到商务口译的会议肯定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会方,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翻译服务,翻译人员应该提前对参会方的文化背景及交流方式等差异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会议中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这也是对商务会议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

最后,在进行商务口译工作时,译员要熟练运用一些翻译技巧,比如在口译中学会用记笔记的方式记要点,这里说的记要点是指记讲话人的内容,而不是句式和单词。

因为口译工作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这就要求译员在通读原话内容后,再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述,特别是在涉及到一连串数字和重要词汇时,记笔记对翻译的帮助非常大。

由此可见,在进行商务口译时,掌握一些口译技巧是非常要必要的。

以上就是知行翻译的介绍,在这里,知行翻译需要强调一点,俗话说“想做瓷器活,就得有金刚钻”。

因此在选择商务口译提供商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翻译公司,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知行翻译,专于译事。

大型商务会议现场口译注意事项

大型商务会议现场口译注意事项

大型商务现场口译会议注意事项众所周知,商务现场口译一般都是用在大中型会议上面,商务现场口译的最大特点是当场见效,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

商务现场口译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住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世纪英信翻译为大家介绍会议现场口译的注意事项:1、事前要有准备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对于商务现场口译来说还有另外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是很好的。

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

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了一个草稿,有这样一些场合可以这样做:谈判时中方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如祝酒辞等。

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毫无准备这实际上是在用口译的方式做笔译的工作。

真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避,只能靠其平时的功力,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应付。

2、口译翻译时要记要点记要点,是记讲话人的内容而不是原讲话的句式和单词。

由于口语工作的特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不能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特别容易使得译出的语言或者是汉语式的外语,或者是洋味的汉语,使听者听了别扭,影响交流。

当然,对于笔记来说,当一连串出现好几个数字时,借助笔记一下还是有益的。

3、口译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在口译工作中,或者与外宾交谈中,涉及的面是非常之广的,有时是我们事先无法预料的。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翻译以外知识的学习。

商务现场口译无论是一次谈话,还是一次谈判或讲课,译员能否以清晰流畅的语言把交谈者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转述过去,是谈话和谈判或讲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那么,怎样做好口译工作呢?这里,我想就自己在口译实践中的一些具体作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与翻译界的同行们进行交流。

口译礼仪及专题英语

口译礼仪及专题英语

涉外礼仪常识口译员由于其工作的特点,经常需要参加各种外事活动,因此需要了解外事活动中基本的行为规范。

一、日常交往遵时守约参加外事活动,应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

参加我方举办的外事活动,都应稍微提前或准时到达。

应邀请参加外国人举办的活动,应准时到达,不应过早到或迟到。

尊重老人或妇女在社交场合,上下楼梯、进出电梯,都应照顾老人、妇女。

应主动帮助老人、妇女开门、关门。

同桌用餐,两旁若是老人或妇女,男子应主动招呼他们入、离座位等。

举止行为一个人的举止行为反映着其身份地位、文化修养、道德面貌。

对外活动中译员应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潇洒自如、自然诚恳,不要拘谨呆板,也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更不能不拘小节,随随便便。

二、服装参加外事活动服装应朴素大方整洁美观。

男士出席庆典仪式、正式宴会或会见外宾等外事活动时,可着中山装、西装等成套服装。

穿中山装要扣好风纪扣,特别注意裤扣要扣好。

参观、旅游时可穿便服;如穿西装可不系领带;扣系领带又穿羊毛衫或背心时,应将领带放在里面。

穿长袖衬衣要塞在裤内,袖子不要挽起。

女士服装的式样、颜色可多样化。

可根据具体情况着合适的服装,应端庄大方,不宜太花枝招展或珠光宝气。

按季节与活动的性质不同可穿西服、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

夏季可穿长、短衬衫,配裙子或长裤。

一般外事场合,穿皮鞋、布鞋、凉鞋均可。

但不应光脚穿凉鞋。

在国外参加外事活动,还应尊重东道主的要求和当地的习惯。

三、仪容与卫生适时理发,经常梳理,胡须要刮净,鼻毛应剪短,指甲要修剪,头皮屑太多要洗干净。

内衣、外衣要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口要干净。

皮鞋要擦亮,布鞋要洗净。

总之,要保持外貌整洁、美观。

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擤鼻涕,掏耳孔,搓泥垢,挖眼屎,打哈欠,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等。

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丢果皮纸屑。

吸烟时,把烟灰磕入烟缸。

个人的不洁物品,应丢入垃圾桶,或放入自己的手帕和口袋中。

会议翻译的技巧范文

会议翻译的技巧范文

会议翻译的技巧范文
会议中文翻译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领域知识:翻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会议的内容及相关的领域知识,包括相关术语和概念。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并准确地传
达信息。

2.技术词汇准确:会议中常常涉及到特定的技术词汇,翻译人员需要
对这些词汇有准确的理解并能够恰当地翻译出来。

可以事先准备一个技术
词汇表来参考。

3.保持中立:翻译人员应该保持中立并尽量不做注解或加入个人观点。

他们的责任是传达演讲者的意图,而不是对其言论进行评价或解释。

4.注意口译速度:翻译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口译速度,尽量与演讲者
保持同步。

不要过快或过慢地翻译,以免影响听众的理解和接收能力。

5.注意用语流畅性:口译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语的流畅性,避免出现
卡顿、重复或不连贯的情况。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口译短语,帮助提
高口译的流畅度。

6.注意语气和表达方式:翻译人员应该注意演讲者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并尽量准确地传达出来。

有时候,直译会失去原意,需要采用意译的方式
来传达出与演讲者相一致的表达。

7.充分准备:准备是成功翻译的关键。

翻译人员可以提前了解会议议程、发言者的资料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内
容并做好准备工作。

8.反馈与沟通:与演讲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很重要。

如果有翻译
上的疑问或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可以与演讲者及时沟通,以确保准确传达。

总之,会议中文翻译需要准备充分,了解领域知识,保持中立和流畅,与演讲者保持沟通,以提供优质的翻译服务。

会议翻译的技巧

会议翻译的技巧

会议翻译的技巧
在会议中进行中文翻译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准备工作:提前了解会议主题和相关行业术语,了解与会人员的职位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并传达信息。

2.注意语速和清晰度: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语速,并保持清晰的发音,确保听众能够听懂你的翻译内容。

3.简洁传达:在翻译过程中,要提炼和概括原文内容,将其翻译成简洁、易于理解的中文表达,避免冗长和重复。

4.保持中立:作为翻译人员,要保持中立,避免在翻译过程中添加自己的个人观点或解释,尽量还原原文的含义。

5.注意口译技巧:要善于掌握常用的口译技巧,如同声传译、转述、补充说明等,以便更好地传达讲话者的意图。

6.锻炼记忆力:提高记忆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住讲话者的内容,减少对笔记的依赖,更流畅地进行口译。

7.建立专业词汇库:在进行会议翻译时,可以建立一个专业词汇库,将常见的行业术语和相关翻译整理归纳,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查找和应用。

8.多练习口语表达:通过多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头翻译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增强自信心。

9.注意语气和语调: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原文的语气和语调,准确传递讲话者的态度和情感,以保持翻译的真实性。

10.不断学习和提升:会议翻译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要关注行业动态和新词汇,积极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迎来了融入全球化的新时代,各行各业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广泛。

优秀的会议口译员在其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当前,许多大专院校都已为外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口译课。

口译培训也在外语培训市场上办得如火如荼。

许多接受过口译培训的人员,虽然具备良好的双语语言能力,却没有机会从事会议口译工作,只能纸上谈兵。

部分译员从事过一些会议口译工作,但由于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刚开始做时效果也不尽人意。

因此,会议口译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值得探讨。

一、会议口译的种类口译方式主要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大类。

这两大类都惯用于各种会议中。

交替传译又称接续口译或即席口译(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简称交传,指的是译员等讲话人用原语(sourcelanguage)讲完一部分或全部讲完以后,再用译语把讲话人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的形式,重新表述给听众的一种翻译实践。

这种会议口译形式多用于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外事会见、商务谈判及培训研讨会等,如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接见外宾的会议使用的都是交替传译。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指的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

同声传译一般用于国际会议,译员通常坐在同传箱(booth)内,通过耳机,听到说话人的发言(sourcelanguage)后马上口译成另外一种语言,通过话筒,把目标语(targetlanguage)传送出去,听众使用耳机接收译员的译语。

此外,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同传形式,即耳语传译和视译。

耳语传译(whisperinginterpretation),指当绝大部分听众和发言人使用的都是同样的语言,只有少数听众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时,口译员只需在这些听众身边轻声把会议内容同步传译给他们听就可以了。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研讨会,在100名与会代表中,除了4名外方专家外,其余全是中方代表,在场项目翻译人员共计15名。

因此,会议在外方专家做大会发言时采用了交替传译。

中方人员发言时,在场翻译们为外方专家进行耳语传译。

视译(sightinterpretation),指译员在事先得到讲稿的情况下,对照着书面讲稿,边看边同步翻译。

发言人实际上很少完全照稿宣读,译员通常仍以听为主,边听边参照讲稿,随时按听到的内容调整翻译。

二、会议口译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为一名会议口译员,只有过硬的双语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还远远不够。

从事会议口译工作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怎样才能做好会议口译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聆听和观察其他译员从事会议口译以及自己在一些会议中做交传和耳语传译的经历,谈几点粗浅体会:(一)做好会议口译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口译是一种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的意义转述活动,具收稿日期:2006-03-05作者简介:柳莉(1978—),女,助教,重庆工学院国际处,研究方向:国际合作与交流、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文波(1975—),女,在读硕士,重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状况;黄旭(198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

会议口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柳莉,文波,黄旭(重庆工学院,重庆400050)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社会,因此,更需要优秀的会议口译员。

本文介绍了会议口译的几种主要形式并通过作者的实践和观察,从口译准备、译员素质、口译笔记、译员礼仪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会议口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会议口译;种类;体会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67(2006)03-0110-03第15卷第3期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5月Vol.15No.3JournalofChongqing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May.2006110--有现场性、及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

会议口译前期准备非常重要,应该努力做到有备无患。

其中包括做好术语准备、主题知识准备、了解源语发言人和目的语听众、备好口译用具、熟悉会议口译场地和设备、心理和生理准备等。

口译员应在会前认真收集和整理口译将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以及主题知识。

比如嘉宾的名字、头衔、专长,单位名称和缩写。

如“AusAID”是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Australian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的英文简称。

同时,该机构的汉译名称也有简称,即“澳发署”。

如果译员会前不曾听说该机构的汉、英名称及其简称,又没做好术语准备,仅凭“AusAID”和“澳发署”很难猜出它究竟是个什么机构,这样就会影响口译质量。

对会议主题是关于生态旅游还是教育合作,最近该领域有没有热点问题和发展新动向,会议有没有议程、宣传资料或网站,发言人是什么背景,有没有发言稿等,口译员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备好口译用具、熟悉会议口译场地及设备对译员来讲也不容忽视。

许多比较正式的使用交传的会议都会设主席台、发言席和翻译席,并配备麦克风。

许多专家都会一边发言,一边操作发言席上的嵌入式电脑或手提电脑的Powerpoint。

但翻译席很可能被缺乏经验的会议组织者安排在离发言席很远且背对大屏幕的主席台上,造成口译员既看不到电脑屏幕又看不到大屏幕,从而影响口译质量。

如果译员对设备、场地事先有所熟悉,可在会前及时同会议组织者进行沟通,以便使一些不妥安排得到调整。

口译员同时需要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会议现场口译需要译员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译员应当保持适度的兴奋,而又要避免怯场。

译员还要保持机智灵敏,做好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的心理准备。

如做交传时,发言人可能一连说上十分钟竟忘了让站在旁边的口译员进行口译,口译员此时应保持镇静,并适时提醒发言人。

在做重大译事前,不妨进行“热口运动”———口腔体操。

会议口译是对译员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需要译员在口译时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

有时一个会议可能持续几小时,一些大型高端国际会议甚至持续几天,一名经验丰富的口译员会在会前保证睡眠、利用会间茶歇或在译员工作交替期间充分休息、在会前和会间保持恰当饮食。

口译员通常不能在会议中擅自离开岗位,尤其那些只有一名口译员的会议更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只有做好会议口译的准备工作,才不至于打无准备之战,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译员需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次国际洽谈会上,一名交传译员因病不能继续工作,翻译组只好临时找来另一名交传译员,让其为三十分钟后即将发言的一位IT专家担任交传。

临危受命的译员在现场拿到发言稿并同发言人进行沟通后,感到自己由于缺乏该领域知识和相关口译经验,很难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正当他着急万分之际,偶然发现在前一天召开的国际论坛上成功完成任务的一名资深同传译员正好也在会议现场。

这名交传译员向同传译员讲述了事情的缘由,希望他能出手相助,那名同传译员阅读了发言稿并与发言人沟通后,接受了那名译员的请求。

两名译员同会议翻译组就此事进行了沟通,得到了许可和谅解,最后,此次任务被顺利地完成。

因此,作为会议口译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会议主办方、发言人、听众、同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三)做好口译笔记是确保会议口译质量的有效手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忆力再好,总有一些信息容易遗漏,尤其是那些无法依靠逻辑分析来回忆的细节,如数字、人名、地名、年月等。

因此,在做会议口译时,为了保证口译质量,译员需进行必要的笔记。

但由于口译要求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转达说话人的意思,译员不被允许、也没有必要将听到的信息一字不漏地记录在案。

口译笔记仅起提示作用,是用来辅助译员记忆发言人的讲话,因此,口译笔记只需用最直观的方式,借用最简单明了的符号或缩写,把口译的基本内容框架记下来。

另外,译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应从发言人一开口就马上记录并随时与时俱进;字迹要清楚以便自己能很快辨认出;做笔记的同时也要用脑对讲话内容进行记忆并做逻辑分析(包括分析归纳、分出层次、抓住主旨等)。

(四)知识渊博是做好会议口译工作的前提由于每个会议的主题不一,所以译员所翻译的内容涉及面极广,几乎含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甚至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做好口译工作,需要极广的知识面。

口译和笔译有所区别,笔译时,译员可以查找资料、翻阅字典、咨询有关专家甚至作者本人,把不清楚的东西弄得一清二楚,而口译员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要求口译员平时注意百科知识积累,争当博学的杂家。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会议口译工作。

(五)先礼后译是对译员的基本要求会议口译员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礼仪:服饰礼仪、仪表礼仪、餐桌礼仪和社交礼仪。

仪表整洁、服饰得体、举止文雅、态度谦逊、热情自信是对译员最基本的要求。

在交换名片、握手、赠送礼品时也有一定社交礼仪需要译员遵守。

另外,考虑到高层官员的时间以及会议主题,午餐会的形式也常常被采用。

午餐会一般都有会议主题,会前通常有详细的文字材料呈递给参加会议的高层官员作为会议背景材料,以便其了解开会时所要讨论的话题。

这样的会议虽不如其他会议形式正式,但它从性质上讲绝非普通的宴会。

这时译员除了做好口译工作之外,还需注意遵守餐桌礼仪,一个狼吞虎咽的口译员势必会破坏翻译、译员单位甚至午餐会主办方的形象。

(六)遵守译员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其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作111--DiscussionsontheIssuesNeedtoBeConsideredinConferenceInterpretationLIULi,WENBo,HUANGXu(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Chongqing400050,China)Abstracts:Withthedevelopmentofglobalization,Chinaismuchmoreinvolvedin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Therefore,excellentconferenceinterpretersaremoreneeded.Basedontheauthors’experienceandobserv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mainkindsofconferenceinterpretationandthefollowingissuesneedtobeconsidered:preparationfortheconferenceinterpretation,interpreters’qualification,andinterpreters’courtesyandprofessionalethics.Keywords:conferenceinterpretation;kinds;experiences为会议口译工作者也不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