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合集下载

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案初中

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案初中

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案初中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提高学生的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能力。

3.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互联网,获取和交流信息。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2. 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3.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网络安全知识。

4.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网络购物、在线学习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讲解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示例演示。

3.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 总结讲评,解答学生疑问。

6.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

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能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

5.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评估学生在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

初中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

初中教案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3.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3. 信息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

4. 网络和媒体资源的使用原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和利用信息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二、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信息的概念,强调信息是用来传递知识、思想、情感等内容的一种符号系统。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信息的分类,包括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三、信息的特征(15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载体依附性,如书籍、报纸、网络等;价值性,如新闻、学术、娱乐等信息;时效性,如实时新闻、过时资料等;共享性,如公开讲座、社交媒体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信息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四、信息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判断信息的价值,如关注信息来源、内容真实性、对自己和他人的帮助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处理信息时的经验,讨论如何筛选、整合和应用信息。

五、网络和媒体资源的使用原则(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不良信息等原则。

2. 学生承诺自觉遵守使用规定,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信息处理能力的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掌握情况。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传递知识、观点、情感等的一切内容。

2. 信息的特征:a. 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载体来传递,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b. 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如口头、书面、网络等。

c.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人获取和使用。

d. 时效性:信息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过时的信息可能会失去价值。

e. 真伪性:信息有真实和虚假之分,需要辨别真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信息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引出信息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信息特征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信息特征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哪些信息具有时效性、共享性等特征。

5. 实践活动: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信息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如筛选网络信息、辨别真伪信息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信息特征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信息特征的掌握情况。

4.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信息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信息技术的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1《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每节课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填写一份学习反思表,内容包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同时,我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信息的定义、分类、特征等。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等。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信息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处理方法等。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记忆。
此外,我还会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还会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信息及其特征,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第一章:信息的概念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概念2. 掌握信息的特征3. 学会信息分类和描述方法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传递知识、情报、观点、情感等内容的数据或符号。

2. 信息的特征:a) 客观性:信息必须基于事实或实际情况b) 有用性:信息对人们有帮助,能够解决问题或提供决策依据c) 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其他人d) 时效性:信息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过时的信息可能失去价值e) 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进行处理、分析和整合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讲解:详细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的特征,分享不同观点和看法。

4. 练习: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根据信息的特征对给定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描述。

作业:1. 总结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写一篇短文。

2. 收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其中信息的特征。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教学目标:1. 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2. 学会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3. 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1. 信息获取的方法:a) 观察法:通过观察获取信息b)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c) 文献法:通过查阅书籍、文章、报告等文献获取信息d) 网络法:通过互联网搜索、浏览获取信息2. 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a) 筛选: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b) 分类: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c) 整合: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d) 分析: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关键要素3. 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a)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文字等b) 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c) 演示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等d) 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Excel等教学活动:1. 讲解:介绍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演示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2. 能够运用信息的基本特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描述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数据、信号、图像等。

2. 信息的基本特征:客观性、传递性、多样性、价值性、时效性。

3. 信息处理和创新: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创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处理和创新。

2. 教学难点:信息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信息的基本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处理和创新的方法,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现象,引发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信息的概念:讲解信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3. 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讲解客观性、传递性、多样性、价值性、时效性等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处理和创新的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信息处理和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关注信息领域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信息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信息其特征教案范文

信息其特征教案范文

信息其特征教案范文主题:信息的特征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了解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3.能够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重点:1.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3.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难点:1.如何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如何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权威性和信度。

教学设备:1.幻灯片投影仪;2.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张关于其中一种产品的广告海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这张广告海报中包含了哪些信息?2.这些信息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我们有帮助?二、信息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教师介绍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是指能够传递、表达、共享的数据或知识;-信息具有传递性、非物质性、价值性等特征;-信息是通过媒介传递的,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2.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解释信息的特征,并展示相关实例。

三、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20分钟)1.教师介绍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包括以下内容:-信息的生成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获取和整理的;-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书面传播、电子媒体等方式实现。

2.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一种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可以是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传播、学术研究等。

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5分钟)1.教师介绍评价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信息的一致性和逻辑性;-信息的客观性和客观数据的支撑。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一条新闻报道,分析其中的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可以使用互联网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和验证。

五、信息的权威性和信度(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权威性和信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权威的和可信的信息?-如果没有权威的和可信的信息,我们会面临什么问题?2.学生通过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查询一些常用网站的权威性和信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信息及其特征 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  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相关性。

3.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口头、书面、图象、声音等方式传递的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

2. 信息的作用: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

3. 信息的特征:a. 准确性:信息应当真实、可靠,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

b. 及时性:信息应当及时传递,以便快速作出决策和应对。

c. 完整性:信息应当包含所有必要的内容,避免缺失和误导。

d. 相关性:信息应当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目标有关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作用和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详细讲解信息的概念,阐述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相关性。

3.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实例: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信息的作用和特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2. 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信息的特征来提高生活质量。

4. 选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信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特征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a.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b.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现实生活中信息实例的能力。

c.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过程中的表现。

d.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及其特征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涵盖信息概念、特征及实例的课件。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信息及其特征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准确性、时效性、可传递性等。

3.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信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信息的特征:准确性、时效性、可传递性3. 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4. 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式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

2. 讲解信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

3. 讲解信息的特征,引导学生掌握准确性、时效性、可传递性等特征。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信息特征。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信息特征。

2. 讲解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分析信息。

3. 讲解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多样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递途径和方式,并进行演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信息特征的实践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信息特征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信息及其特征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关于信息及其特征的相关内容。

2. 生活中的实例和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信息特征。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用于展示和演示。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信息特征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信息及其特征》篇1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课主要是知识和概念的介绍,理论性较强,无动手技能方面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和学习形式的丰富多样,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趋于严密,在初中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重要性及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几个特征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的理解,和信息实例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所以我将结合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力图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Ppt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播放四张图片:教师:与学生互动,从同学们熟悉感兴趣的微信QQ表情入手,提问能看到什么内容。

图1:QQ表情,擦汗无语;图2:QQ表情,我走了;图3:交通标识,禁止行人通行;图4:天气预报短信;我们能够从图中看到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信息。

我们能够明白这是信息,但是信息的定义是什么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导入信息的含义,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信息讲授新课1.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

优秀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优秀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优秀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Share classic historical materials信息及其特征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包括①无处不在的信息;②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内化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二、学情分析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此节中学信息技术启蒙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不多;所以这一节课对学生学法指导将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有开启意义..三、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基本特征及应用;难点: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六、教学方法以创设泰坦尼克号情景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容易理解又乐于思考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情景角色感受等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分解难点..再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信息实例来巩固知识;学以致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让学生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注:电影剪辑时长1分7秒;包括5个镜头:①豪华的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上行驶的壮观场景②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的镜头③用烟花发出求救信号的画面④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过程⑤救援人员在飘满遇难者尸体的大海上搜救根据情境提出问题:①我看到、听到、感到……什么;知道了、获得了、了解到……什么..② 如果泰坦尼克号事件发生在现在;会有这样惨重的损失吗我的理由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进行思索和讨论..学生:学生观看影片;思考后以辩论形式和小组成员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感悟信息及其信息重要性..设计意图:选择电影泰坦尼克号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在电影的“声、光、影”效果和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信息”及其重要性..2、找找我们身边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体验信息无处不在..学生:积极思考;从身边找信息;感受信息就在我们身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身边找信息;感受我们身边的信息和信息对我们的重要作用..二学习探究 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注:此部分依托学习材料学习探究、活动展示和学习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1.信息载体依附性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载体及其表现形式..活动展示:请用几种不同的载体表达“我现在好心情”这一信息..学习小结: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如声音、符号、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这就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2.信息共享性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共享性..活动展示:传纸信息游戏学习小结:信息的交换是双方都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而且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这就是信息共享性..3.信息的时效性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时效性..活动展示:“如果……那么……”情境设置游戏..学习小结: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会渐渐失去效用;这就是信息时效性..4.信息的价值相对性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价值相对性..活动展示:“信息”大家看学习小结:对于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这就是信息价值相对性..5.信息可伪性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可伪性..活动展示:信息猜猜猜..学习小结:信息常常因为某些原因形变成“伪信息”;这就是信息可伪性..教师: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时实解答学生在探究学习及交流活动中的各种疑问;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参与体验..学生: 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参与体验和感受..设计意图:依托学习材料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三课堂小结教师:回归泰坦尼克号情境;以典型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学生:积极回顾探究体验过程;结合情境;梳理知识疑点、难点;强化知识体验..设计意图:回归泰坦尼克号情境;巩固探究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1、无处不在的信息对人类非常重要;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共享性③时效性④价值相对性⑤可伪性四课堂练习情境: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一年冬天;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棵死树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发出了新芽..他说:“我以为它肯定死了;冬天里树叶都落光了..但现在我看到主根处依然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父亲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恶劣时做出消极的决定..因为这会扼杀幼稚的生命..只要有一点生机;它也会绽出新芽;最终成为大树..1.你从故事中到哪些信息你感受到什么……2.这些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哪些基本特征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感受情境故事情感内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应用..设计意图: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检验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教学效果..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传递知识、指令、数据等内容的东西。

2. 信息的特征: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可传递性、价值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教学难点:信息的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应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的特征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信息案例,如天气预报,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应用案例,如新闻报道、广告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信息的特征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5. 总结提升:总结信息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信息特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信息特征的实际应用题目,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信息特征的所有方面。

4. 反思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 反思作业设计:是否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内容: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特征的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等。

3. 评价标准:准确、完整、有条理地回答问题,能分析信息特征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七、教学拓展1. 信息技术的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进步。

2. 信息处理软件:介绍一些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Adobe 系列等。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方面。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培养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信息的特征:载体、传递、处理、应用3. 信息素养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特征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信息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及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信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信息的概念:讲解信息的定义,强调信息的重要性。

3. 讲解信息特征:分别讲解信息的载体、传递、处理和应用等特征。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特征。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实践操作: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培养信息素养。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能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

2. 评价学生对信息特征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作业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能力,如信息检索、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传递知识、新闻、观点、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 信息的特征:a. 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进行传递,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b. 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递,如口头、书面、电子等。

c. 时效性:信息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及时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

d.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人获取和利用。

e. 真伪性:信息有真实和虚假之分,需要辨别真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信息特征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活动,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信息案例,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特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特征的运用。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信息处理活动,如搜集关于环保的新闻,让学生动手实践。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课后搜集一条有关科技创新的信息,并简要分析其特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信息特征运用的情况。

3. 实践活动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信息处理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信息技术的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这5篇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以乐高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以通用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教学难点]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做好机器人的测试和程序的调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课件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和具体内容]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编写了程序,然后将它“植入”了机器人的大脑,使机器人真正在我们身边动了起来。

但机器人的功能仅仅是在我们身边运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我们就要利用机器人来实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需求。

一、自动光控路灯利用准备好的乐高机器人器材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

1、所需器材:光电传感器一个、导线、RCX一个、灯泡一个、组件若干。

2、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乐高光电传感器被封装在两个2x4的积木块中,在传感器的一端,可以看到两个灯,光电传感器工作时,红灯发出光线,照到物体表面,白灯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同时,在RCX 上会显示接收到的反射光值。

乐高光电传感器的光值以0至100的数的形式返回,光线越亮,数值越大;光线越暗,数值越小。

(根据书上P91先完成试一试的内容)3、自动光控路灯的设计A、任务分析白天马路边的路灯关着,天黑了,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变暗时,RCX会自动打开路灯;天亮了,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又变亮时,这时RCX将自动关闭路灯。

这样通过自然光的变化便能实现自动光控路灯。

B、具体步骤a、搭建自动光控路灯(看老师演示);b、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c、下传程序(RCX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塔);d、运行程序,观察结果;e、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初中教案_信息及其特征

初中教案_信息及其特征

教案:信息及其特征课程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2. 掌握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2. 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信息特征的理解和应用;2. 信息处理方法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学生分享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解信息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简要介绍信息的定义;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探讨信息的特征(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特征,如准确性、时效性、可传递性等;2. 学生通过案例或讨论,理解信息特征的意义;3. 教师举例说明信息特征的应用场景。

四、学习信息处理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筛选、整理、分析等;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实践信息处理方法;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掌握信息处理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信息处理方法的重要性;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信息特征的应用;2. 选择一个信息处理方法,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探讨、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掌握了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设计第一章:信息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数据、知识、消息等。

信息的重要性:对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信息的重要性。

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

讲解: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类型2.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来源。

掌握信息的类型。

2.2 教学内容:信息的来源:人类、机器、自然等。

信息的类型: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来源和类型。

展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信息。

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来源。

讲解:讲解信息的来源和类型。

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图片、视频等。

第三章:信息的传递与处理3.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

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2 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方式:口头、书面、电子等。

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收集、筛选、分析、整合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处理方法。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

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传递方式。

讲解:讲解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处理方法。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等。

第四章:信息素养的培养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

掌握培养信息素养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培养信息素养的方法:教育、实践、培训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素养的概念。

讲解:讲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5篇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5篇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5篇第一篇: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信息与信息的特征简案一、教师:21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是当今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信息产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其实,信息并不神秘,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9月1号到了,我们大家都来上学;看到课表了,知道这节课是信息技术课;刚才铃声响了,代表马上要开始上课;看到红绿灯的变换,我们知道该停下来还是向前走;可以说信息无处不在,与我们处处相关。

二、为了学好今天这节课,首先我来看一下同学们对近年这些网络用语的了解情况:教师:通过刚才问题的回答,可以发现,有些同学对这些网络用语的来历很熟悉,有些同学不怎么了解。

从中可以看出,有些同学关注我们所处的社会,信息量很大,而有些同学显然这方面的信息很匮乏。

三、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在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信息又有它什么样的独特含义?自主探究一:感觉剥夺实验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会怎样?(生闭上眼睛想像,说出自己可能出现的感受。

)投影展示实验结果: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

虽然被试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

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接上实验)现场体验小游戏:请两名同学上来,一名同学眼睛闭着,原地打转20秒,急停,然后单脚着地。

另一名同学眼睛开着,做同样的动作,下面的同学观察哪位同学站的稳,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分析原因。

师:可见,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离不开信息的。

也就是维纳论:信息就是信息,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物质。

信息和物质、能量一样也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之一。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3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3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3篇《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教学策略]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材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包括①无处不在的信息;②信息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内化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此节中学信息技术启蒙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不多,所以这一节课对学生学法指导将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有开启意义。

三、设计思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并能列举身边的信息实例;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甄别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基本特征及应用;
难点: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六、教学方法
以创设《泰坦尼克号》情景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容易理解又乐于思考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情景角色感受等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分解难点。

再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信息实例来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让学生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

注:(电影剪辑时长1分7秒,包括5个镜头:①豪华的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上行驶的壮观场景②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的镜头③用烟花发出求救信号的画面④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过程⑤救援人员在飘满遇难者尸体的大海上搜救)
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①我看到、听到、感到……(什么),知道了、获得了、了解到……(什么)。

②如果泰坦尼克号事件发生在现在,会有这样惨重的损失吗?我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进行思索和讨论。

学生:学生观看影片,思考后以辩论形式和小组成员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感悟信息及其信息重要性。

设计意图:选择电影《泰坦尼克号》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在电影的“声、光、影”效果和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信息”及其重要性。

2、找找我们身边的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体验信息无处不在。

学生:积极思考,从身边找信息,感受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身边找信息,感受我们身边的信息和信息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探究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
注:此部分依托学习材料(学习探究、活动展示和学习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

1.信息载体依附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载体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展示:请用几种不同的载体表达“我现在好心情”这一信息。

学习小结: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如声音、符号、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这就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2.信息共享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共享性。

活动展示:传纸(信息)游戏
学习小结:信息的交换是双方都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而且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这就是信息共享性。

3.信息的时效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时效性。

活动展示:“如果……那么……”(情境设置)游戏。

学习小结: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会渐渐失去效用,这就是信息时效性。

4.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活动展示:“信息”大家看
学习小结:对于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这就是信息价值相对性。

5.信息可伪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可伪性。

活动展示:信息猜猜猜。

学习小结:信息常常因为某些原因形(变)成“伪信息”,这就是信息可伪性。

教师: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并时实解答学生在探究学习及交
流活动中的各种疑问,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参与体验。

学生: 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参与体验和感受。

设计意图:依托学习材料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

(三)课堂小结
教师:回归《泰坦尼克号》情境,以典型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

学生:积极回顾探究体验过程,结合情境,梳理知识疑点、难点,强化知识体验。

设计意图:回归《泰坦尼克号》情境,巩固探究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1、无处不在的信息对人类非常重要;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共享性③时效性④价值相对性⑤可伪性
(四)课堂练习
情境: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
一年冬天,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棵死树锯倒了。

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发出了新芽。

他说:“我以为它肯定死了,冬天里树叶都落光了。

但现在我看到主根处依然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

”父亲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恶劣时做出消极的决定。

因为这会扼杀幼稚的生命。

只要有一点生机,它也会绽出新芽,最终成为大树。

1.你从故事中到哪些信息(你感受到什么……)?
2.这些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学生:积极思考,感受情境故事情感内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应用。

设计意图: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检验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