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单元六复习教案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单元六复习教案作为初中阶段的关键学科,语文的学习相当重要。
七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基础知识扎实的关键阶段,单元六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单元六包括《晋江中学的校园美食》、《饮食、健康与文化》、《中餐的历史与开发》、《中餐文化的代表性菜肴》等内容。
复习教学的确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文将围绕完整版七年级语文单元六复习教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对于中华饮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启发学生对于饮食健康的重视,提升生活品质。
3、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
二、教学难点1、巩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美食的知识和认识。
2、深入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演变及代表性菜肴。
3、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复习串讲经过单元六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代表性菜肴等有所了解和认识。
老师可以请学生简单的回顾一下所学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阅读理解老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相关课文,然后再进行口头表达。
由于单元六的学习内容涵盖面较大,可以选择让学生针对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赏析和感悟,展开自己的观点。
例如:现代饮食文化中的“快餐”是否符合健康饮食原则?通过此话题,可以探讨现代快餐文化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和认识。
3、群体讨论学生年龄较轻,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相互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进行互动和反思,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的研究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4、合作策划在学生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之后,可以进行合作策划,进行中华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餐馆里品尝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性菜肴,体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或者让学生自行策划中餐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中华饮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老马识途一马当先
狼子野心狼心狗肺
(3)①说明;②描写;
③记叙;④议论。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骨,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狼》的作者是,清初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世称“”,其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
3.本单元相关基础知识复习
(1)古代诗词里有很多句子写到动物,请写出两句:
,。
,。
(2)写出四个带“马”字的成语:
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3)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①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条跳出五米远,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只能跳四米左右。()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词语: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屠暴起: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释“其”字在各句中分别指代什么:
①一狼洞其中:()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为下面的这句话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4.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
②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
③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
④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七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解叙事写人类文章的写法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创意]本节课是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理解主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写法运用的视角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
课堂以教学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疏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通过精讲巧练,学用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思维,并以学生的展示为主,教师讲重点、难点;讲思路,讲过程,指导学生学习联系,对比等整理方法。
课堂教学按“图式建构――自学展示(自学、说学、论学)――迁移运用(练习)”的环节进行。
[教学流程]一、目标展示,建构图式导言:在七年级下册的第六、七单元,我们学习了九篇文言短文,我们可以根据写作内容作一个粗略的分类:一、叙事写人类;二、写物寄意散文类,请将这九篇课文进行分类。
1、学生分类结束后,自由发言:叙事写人类文章经常运用哪些写法?写物寄意散文类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写法总结(一)写人叙事类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2、运用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3、运用典型事例多角度写人。
4、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详略有致,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5、对比烘托。
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方法。
烘托(衬托):从侧面着意渲染,使所要表现的人、事、物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二)写物寄意散文1、托物言志2、对比烘托托物言志:通过描写某些事物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态度和观点的方法。
二、自学展示(一)问题探究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自学课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试以课文《包拯》为例,说说文章运用了哪几种写法?2、试以《黔之驴》为例,说说文章是怎样运用对比烘托手法的?3、以《陋室铭》《爱莲说》为例,说说这两篇文章怎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二)说学:学生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思考所得。
(三)论学:学生在班级上自由发言。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3课时 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经典的文言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写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
4、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虽已经学习过,但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的文言词汇掌握不牢,不能正确准确地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体会其中的寓意。
二、复习目标:1、通过识记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
2、通过品读课文,能说出文章丰富的寓意。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 设计两个活动:通过识记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
2、针对目标2, 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课文,能说出文章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导航苏教版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读前要热身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
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日80岁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
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
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
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
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课时 现代文阅读理解)复习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现代文阅读理解)复
习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对现代文的基本要求有: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的可贵精神。
3.中招考点:
阅读短文是中招语文命题的必考点,从近年来河南省中考试题对文字考察的情况来看,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
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针对记叙文或记叙性文段的阅读考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单元复习时,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有一定认识,但对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还掌握不够充分。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解析本单元中的重点片段,能总结出记叙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阅读理解题的指导与练习,让学生总结出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外文使用不规范。中外文字混杂似乎成为门头店招牌的一种时尚,如“魅平淡の族”、“一飞の那里”等。
自我夸耀:“名扬广告”“久久鞋业”“千娇百媚”饰品屋、“王者陶瓷”……
偷梁换柱:“款款绅情”“碟碟不休”“天涯鞋角”“巴精火锅”(作家“巴金”的谐音,寓意为:火锅是“巴渝”饮食文化的“精华”)……
老师总结:招牌的命名,不管运用过哪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吸引大家眼球,招揽四方宾客。当然,也不是大街上的每一块招牌都给人以美感,同学们在品味招牌的同时,有没有发现有些招牌也需要改进?
招牌:上街搜集招牌。提前两周要求学生上街抄招牌,或用数码相机拍下招牌,每人至少收集10个招牌,并弄清招牌的含义。
广告: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路牌、电子屏幕等地方去获取,每人最少3条,探明广告词的含义。
对联:居民住宅正门的门联,名胜古迹、市井闾巷、身边景区的对联,寿联、趣联以及古诗文中的对偶句中获取。每人2最少3幅。
(五)学写广告语
1.给“英雄”墨水拟一条广告语。
2.给校门外“阳光书屋”拟一条广告语。
3.作为五中的一名学生,你将用怎样的话语展示五中师生的风采呢?
4.给家乡特产拟写广告语。
(参考:1.看《英雄》,不如用“英雄”。2.走进“阳光”,心中一片“阳光”;书山有路勤为径,购书请进阳光书屋。3.今天,我为五中骄傲;明天,五中为我自豪。4、常宁蜜橘,甜甜蜜蜜就是我。)
第三课时
1、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那么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如下图: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一创设情景,导入课堂(播放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师:“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钢枪紧握战刀亮闪闪!”马自古就是人类的朋友。
学历史,我们知道保家卫国,忠心效主的马;学艺术,我们欣赏徐悲鸿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八骏”;就是去旅游吧,我们也爱骑上一匹骏马,拍照留影。
今天,让咱们一道走进马的世界,会一会这位朋友。
马上进入第一环节——超级解“马”!有请主持人和记分员。
(学生鼓掌)二第一环节:一、汉语汉字中的马主持人1:见字如见马,来,我们首先见识见识中国的汉字“马”。
主持人2:游戏规则——认字抢答,答对一题10分,答错不扣分,其他组可以补答。
开始!主持人1:请看屏幕!(幻灯片显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各种字体的“马”字写法,四个小组竞答这是属于那一种字体的“马”字。
)主持人1:同学们真厉害!我国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到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
主持人2:不过呀,这只是个开端。
除了“马”字,汉字里头还有许许多多带“马”字偏旁的字,例如:骏,是好马的意思,可以组词“骏马”,等等。
主持人1:请各小组在限时内利用字典查出下列带“马”字偏旁的字。
每题分值10分。
计时开始!(背景音乐《赛马曲》,同学们利用手上的工具书查字典。
)(一分钟后背景音乐停,抢答。
期间教师作小结。
)师:刚才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呢?(学生争相为自己的小组造势。
)“鸡掌鸭掌,比不上同学们的鼓掌”呀,让我来听听哪个小组给自己的掌声最响亮,最自信?(学生热情被点燃,开始高涨起来。
)师:正如主持人所说“见字如见马”,例如“驿”字。
大家知道古时候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学生回答:“马。
”)对了!古时的马和今天我们家庭中的汽车、摩托车一样常见。
古时公文书信传递要*骑马,若路途遥远,中途会设立驿站,供给人和马匹休息。
(有学生争着说:“像旅馆!”)脑袋瓜真灵!又比如“驷”字,古时侯马、车是不分离的,四匹马拉一辆车,叫“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及相关文体知识。
2.积累常用文言词汇与经典语句。
3.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复习重点:1.积累重点字词及相关文体知识。
2.积累常用文言词汇与经典语句。
复习难点:将课内知识灵活运用。
复习课时:1课时复习步骤:一、导入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都说明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温故”之旅,看看能有多少新的收获。
明确本课的复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二、字词复习课前让同学们归纳整理了本单元的字词,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复习情况。
(出示课件)(1)给红色字注音污涩()红绫()怂恿()怅然()蜷伏()悲怆()惩戒()肌腱()逞能()恍惚()甜腻()娴熟()铰()劝诱()抽搐()沟壑()不羁()鬣()剽悍()驯良()窥伺()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遒劲()犷野()畸形()颚骨()羁绊()妒忌()缀行()困窘()苫蔽()少时()尻尾()狡黠()顷刻()瞑目()暇()指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答案,学生纠正,其他同位互相批改。
教师适时点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1)给加点字注音sâ líng sǒng yǒng chàng quán quàn chuang chãng qiâjiàn chěng huǎng hū nì xián yǐ nǐ jiǎo yîu ch ùhâ jī liâ piāo hàn xùn kuī sì chuāng yíwǎng chuîzhān yán bì yìn qiú guǎng jīâjì zhuì jiǒng shàn bì shǎo kāo xiá qǐng ming xia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答案,然后纠正)斑斑驳驳枉下断语精神抖擞进退惟谷慷慨以赴秩序景然不动声色精神晃惚略胜一畴眼花潦乱蹦来蹦去目瞪口呆相得益章遒劲有力梦寝以求临空跃起石破天京面面相觑虎视耽耽死不瞑目参考答案:妄下断语进退维谷秩序井然精神恍惚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相得益彰梦寐以求石破天惊虎视眈眈(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复习课年级:七学科:语文主备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
2、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识记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写颁奖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读导齐学案上的教师寄语。
(学生齐读)我们今天复习的第六单元中的人物都有这样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复习第六单元。
二、自主复习(导学案上的自主复习部分,小组内交流)1、字音字形一生读,纠正后齐读两遍2、解释词语一名课代表提问其他学生,另外的补充。
3、翻译句子另一名课代表提问,其他的补充。
4、翻译句子,小组内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5、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其他学生补充后,老师再补充。
幻灯片出示答案示例,学生读。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这几篇文章中,人物形象都很鲜明,请从本单元所学人物中任选一到两位,结合课文内容为他写一则颁奖词。
1、学生自己思考后写。
2、小组间交流,推荐优秀的颁奖词。
3、学生毛遂自荐,读自己的颁奖词。
4、教师点名读颁奖词。
探究二温故而知新,重新复习了这几篇文章,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请联系生活,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可以从写作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考虑)。
1、学生思考、写。
2、提名学生说。
3、教师幻灯片出示答案示例四、反馈达标学生做习题,教师巡视。
出示答案,纠正。
五、总结收获学生小组内交流。
提名交流。
六、布置作业将导学案补充完整,做完反馈达标题。
《第六单元复习》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七年级(3、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学期共有学生105人,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较为扎实,能够通读浅显的短文,基本能够按要求叙写简单的作文。
第六单元综合复习
七年级汉语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每篇课文主要内容和刻画的想象、说明什么道理形成整体感知。
2.熟练认读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词并加以归类、理解和运用了解题型。
3.能正确判断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了解各种句式的改换。
【过程与方法】1.辨认判断字词进而能应用。
2.回顾童话所塑造的形象和说明的道理,内化学习做人哲理。
3.自主探究简单归纳单元内容的主题。
提高阅读童话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艺术熏陶,和童话塑造的人物对话,自己形成优秀的品质,养成积极向上的做事态度。
2.学会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故事,扩大知识面。
教学重点:综合了解学习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综合训练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和改换各种句式。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学方法指导为主,讲述和讨论相结合。
2.自主、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课导语:美德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美德的影响是经久不衰的。
诚实能给我们带来财富;热心帮人、舍己救人被千古传颂;爱心能创造奇迹,成功需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懈努力。
第六单元美德花园中我们读到了哪些美丽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归纳复习一下第六单元的基础知识。
1.课文内容的了解2.对生字词的掌握3.重点句子的理解4.写作方法的领悟二、复习内容的安排1.课文内容的了解本单元的课文以什么文学体裁为主的?选自哪里?作者及他的代表作。
童话故事的和民间故事都属于什么文学体裁的范畴?各塑造了什么形象,写了什么故事?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对生字词的掌握通过回顾认读和归类、应用、搭配训练来巩固生字词的掌握。
①生字:尘.土勉.强葱.茏陌.生清洁.凡.间津.津有味聚.集牢.记玩耍.侧.耳聆听串.门吼.叫披.上嫁衣砸.毁浑.身欣.喜若狂斧.头年迈.体弱(地毯.吻.别宫殿.遗憾.叮嘱.飞禽.走兽崩塌..狂.风怒吼违.者烟囱.小红雀.手臂.哭泣.不知所措.骆.驼平坦.瀚.海清风徐徐..翡.翠驮.人载货涨.红)②词语:乱乱七八糟异口同声飞禽走兽倾盆大雨震天动地狂风怒号乌云密布乐不可支侧耳聆听七零八落冰天雪地上蹿下跳悦耳动听妙不可言欣喜若狂翩翩起舞言归于好水泄不通高瞻远瞩恼羞成怒豁然开朗花团锦簇养尊处优兴致勃勃天方夜谭无价之宝不自量力跃跃欲试大模大样火烧火燎3.对重点句子和特殊句式的理解变换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内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于成语和古诗词的应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文的情况,我发现他们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可以分享,这为我们的课堂讨论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
课堂上,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讲解成语和古诗词的知识点。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原本可能觉得枯燥的概念。尤其是在案例分析环节,我注意到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有的还积极地做笔记,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此外,从同学们的讨论成果来看,他们对成语和古诗词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着重讲解一些容易混淆的成语和古诗词,通过对比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些知识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成语和古诗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得体、生动地表达观点和情感的能力;三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分析并解决语文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是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创作语文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符合新教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
21 伟大的悲剧知识与技能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1.快速阅读,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重点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难点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诵读法。
本文是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的节选。
文学色彩浓厚,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2.讨论探究法。
把具有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成立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南极的相关材料。
2课时(课件展示有关南极的图片:冰山、海洋、寒天、雪地)南极是一块美丽而神秘的土地,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
在你的心目中,南极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
而近百年来,探索者们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的探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10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刺南极点的征程。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刺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教案一等奖
100%
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 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80%
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04
教学过程与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解概念
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总结评价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 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学 生的实践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综合素质。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面 作业和实践活动报告等。
05
教学资源与教师要求
教学资源:课件、教案、案例资料等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式包括主题探究、项目制作 、社会实践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和领域进行 选择和组合。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具有跨学科、跨领域、实践性、自主 性、合作性等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分析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 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加深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 理解。
课件
提供精美的课件,包含丰富的 图片、动画和视频,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案
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步骤,指导 教师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确 保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案例资料
提供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课 程内容。
教师要求: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和教学能力
语文基础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全单元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分析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瘢妨⒄访娑允О艿娜松取?[重点难点]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汇、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基础知识。
2、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培养课外阅读类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汇、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阅读兴趣及其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知识讲解归类,训练巩固,竞赛活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本节课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复习、巩固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查缺补漏。
(出示复习目标)
1、学习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汇、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基础知识。
2、品析课内精彩段落,了解考题类型,归纳阅读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培养课外阅读类文的习惯。
二、单元重点字词知识归类: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没啮(niè)齿
溯(sù)流欤(yù)曳(yè) 铁钯(pá) 臆(yì)断
拽、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毋宁
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藏露宿、夜不成眠、筋疲力尽、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畏缩不前、鲁莽大胆、语无伦次、精打细算点缀漫步迟钝闲暇凸现拍摄蔚蓝合拢吟唱孤零零
不期而至心有灵犀天涯海角
三、重点文学常识归类: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2、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3、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
称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四、重点文体知识归类: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科幻小说也是通俗小说的一种,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能让读者间接了解到科学原理——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文笔夹杂着一丝对未来想象的感性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
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
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
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五、课内重点语段赏析:
见《课时练》册子各课重点语段练习。
六、巩固练习:
见《课时练》册子各课中课外练习。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