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乳酸菌培养基
乳酸菌发酵培养基(MRS)中各成分的作用
![乳酸菌发酵培养基(MRS)中各成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99ecf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d.png)
乳酸菌发酵培养基(MRS)中各成分的作⽤
试题研究:2017年4⽉考试中,有乳酸菌发酵培养基(MRS),MRS培养基是⽤于⾷品中乳酸菌检测的。
成分是什么?各成分有什么作⽤?
1.成分
蛋⽩陈 10.0g
⽜⾁粉 5.0g
酵母粉 4.0g
吐温80 1.0mL
磷酸氢⼆钾 2.0g
⼄酸钠 5.0g
柠檬酸三铵 2.0g
硫酸镁 0.2g
硫酸锰 0.05g
琼脂粉 15.0g
蒸馏⽔ 1000mL
2.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蒸馏⽔中,加热溶解,校正pH 6.2,分装后121℃⾼压灭菌15min—20min。
3.各成分的作⽤
蛋⽩胨、⽜⾁浸粉、酵母浸粉提供氮源、维⽣素、⽣长因⼦;葡萄糖为可发酵糖类;磷酸氢⼆钾为酸碱缓冲剂;柠檬酸氢⼆铵、硫酸镁、硫酸锰、吐温-80和⼄酸钠为培养各种乳酸菌提供⽣长因⼦,其成分还能抑制某些杂菌;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评价
![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7c5ae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5.png)
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评价在乳品加工过程中,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和健康益处。
因此,对乳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评价其发酵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
在乳品中,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有益菌群,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益生作用。
为了分离出乳酸菌,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常见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M17培养基等,这些培养基中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并能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长。
从乳品中分离乳酸菌的步骤一般包括:制备样品的稀释液、在选择的培养基上涂布样品、进行培养和筛选。
分离出的单菌落需要进行单菌株的纯化,通过反复传代培养可获得纯系的乳酸菌菌株。
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试、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
其中,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定细菌的种属。
二、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评价乳酸菌作为发酵剂广泛应用于乳品工业中,因此对其发酵性能的评价非常重要。
乳酸菌的发酵性能包括发酵速度、产酸能力、抗菌活性等指标。
发酵速度是评价乳酸菌发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乳酸菌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因此通过测定乳糖消耗速度可以评价乳酸菌的发酵速度。
一般来说,发酵速度较快的乳酸菌对应的产品品质也较好。
产酸能力是评价乳酸菌发酵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发酵产物中的乳酸含量可以评价乳酸菌的产酸能力。
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可以更好地发挥酸奶等乳品的保质期延长和营养价值的提升。
除了乳酸的产酸能力,乳酸菌还具有抗菌活性。
乳酸菌能够分泌有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的物质,对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评价乳酸菌的抗菌活性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综上所述,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性能评价是乳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分离鉴定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并确保乳品的品质和安全。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4a81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2.png)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方法;2. 学习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3. 熟悉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乳酸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利用革兰染色方法进行初步鉴定。
乳酸菌的形态特征有很大差异,有的呈短杆状、短圆柱状,有的呈梭形或球形。
乳酸菌的培养基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一般常用的是MRS培养基。
常规乳酸菌分离方法有两种:血漂白法和渐进稀释法。
血漂白法是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等对血液进行漂白处理后加入培养基进行分离,由于血液中含有多种抑菌物质,故需漂白处理后方能使用。
渐进稀释法则是将混菌液逐步稀释后按一定比例接种于选定的培养基上,经过多次传代,可得到单一的菌落。
三、实验步骤:1. 取适量样品加入1ml生理盐水中,充分摇匀。
2. 再从上述稀释液中取出1ml加入9ml生理盐水中,得到10-2悬液。
3. 再抽取1ml悬液加入9ml生理盐水中,得到10-3悬液。
4. 分别取适量的10-2和10-3悬液接种于MRS培养基上,并分别转移多次,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必要时可延长到72小时。
5. 分离菌落后进行鉴定。
四、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分离培养,从10-2和10-3悬液中分别分离出了多个菌落,经过重复转移,逐步稀释,最终获得了单一的菌落,可见分离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和行之有效的可行性。
鉴定乳酸菌的一般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特性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形态学鉴定包括形态、大小、形状和染色等方面;生化特性鉴定则主要包括代谢途径、酸产生量和果糖发酵能力等;分子生物学鉴定则是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菌株中的核酸,进行分子水平鉴定。
五、实验心得:本次实验通过乳酸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过程,使我对乳酸菌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鉴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要时刻注意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安全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将更加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5a87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9.png)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是乳酸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混合菌群中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乳酸菌菌种对营养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分离筛选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DC培养基等,它们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能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
2. 适宜的培养条件:乳酸菌对培养环境的温度、pH、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通常情况下,乳酸菌分离筛选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0-40)下进行,pH值保持在4.5-7.0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适中。
3. 分离方法:乳酸菌菌种的分离常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如层析法、稀释平板法、摇瓶培养法等。
其中,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分离方法,通过将混合菌群在筛选培养基上涂抹或刺激,使不同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分离的菌落。
4. 鉴定鉴别:乳酸菌菌种的筛选与鉴定是不可分割的一步,只有确定菌株的种属和特性才能真正确认其乳酸菌的菌种类型。
目前,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和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16S rDNA序列分析)等。
在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选择样品:样品的选择对于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从乳制品、肠道、土壤等环境中寻找潜在的乳酸菌菌种,可以提高分离到优良菌株的几率。
2. 优化培养条件:对于特殊的乳酸菌菌种,可能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如调整温度、添加特定的营养成分等,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 评价筛选结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性和应用价值。
如菌株的酸奶生产能力、耐酸碱能力、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等。
总结起来,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鉴定鉴别技术。
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筛选培养基
![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筛选培养基](https://img.taocdn.com/s3/m/d82b0ecc58fafab069dc02d2.png)
BBL培养基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成份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氯化钠5%半胱氨酸西红柿浸出液吐温80肝提取液琼脂蒸馏水MRS培养基乳酸细菌培养基(MRS)蛋白胨 g牛肉膏 g酵母膏 g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 g葡萄糖(C6H12O6·H2O) g吐温80 mL乙酸钠(CH3COONa·3H2O) g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 g硫酸镁(MgSO4·7H2O) g硫酸锰(MnSO4·H2O) g琼脂 g蒸馏水 1 000 mLpH ~当乳酸菌生长代谢出乳酸后,会使pH下降而使颜色由绿变为黄绿,也由于pH值降低再加上抗生素及厌氧培养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十分容易鉴别乳酸菌。
2005-03-10 08:0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奉上一篇实验,以供参考!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目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简便而又有效的技术包括有:厌氧箱培养技术;厌氧罐培养技术;厌氧袋培养技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这里介绍的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是美国微生物学家亨盖特(Hungate)于1950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瘤胃厌氧微生物研究的一种厌氧培养技术。
以后这项技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从而使亨盖特厌氧技术日趣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一整套完整技术。
而且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研究严格、专性厌氧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
亨盖特厌样滚管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的分离、与活菌培养计数,还可以用于有害***菌(如酪酸菌)或病原菌(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样品双歧酸奶(液体)、双歧杆菌制剂(固体)。
培养基改良MRS培养基,PTYG 培养基。
仪器和器具亨盖特厌氧滚管装置一套,厌氧管,厌氧瓶,滚管机,定量加样器。
2 流程铜柱除氧→预还原培养基→稀释用液制备→稀释样品→滚管→培养→计数3方法铜柱系统除氧铜柱是一个内部装有铜丝或铜屑的硬质玻璃管。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e7af9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9.png)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的细菌,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从酸奶到发酵食品,乳酸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样本进行筛选。
常见的食品包括酸奶、奶酪、纳豆等发酵产品。
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因此是我们进行筛选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食物,如蔬菜和肉类,它们也可能含有乳酸菌。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样本中分离出乳酸菌。
这可以通过培养基选用和分离培养来实现。
培养基的选用非常重要,它应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通过将样品接种于MRS培养基中,我们可以让乳酸菌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然后,通过将这些菌落转移至其他培养基中,可以进行单菌落分离,确保我们获得的是纯种的乳酸菌菌株。
鉴定乳酸菌的活性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活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酶和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想要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乳酸菌菌株。
常见的活性鉴定方法包括测定乳酸产量、酶活性和抗菌活性。
乳酸产量是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乳酸的含量。
通过将培养基或发酵物转移到HPLC系统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乳酸的浓度。
通过与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菌株产乳酸的能力更强。
酶活性是另一个衡量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常常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酶活性试剂盒来检测其酶活性。
高酶活性的乳酸菌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蛋白质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除了乳酸和酶活性外,抗菌活性也是评估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我们可以通过抗菌活性试验来评估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将不同乳酸菌菌株与病原菌一起接种在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抑制区域。
常用培养基概念及配方
![常用培养基概念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90ea6657650e52ea551898f1.png)
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即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依次对应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的英文。
宜培养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
改良MC培养基:用于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菌落计数;原理:大豆蛋白胨、牛肉膏粉和酵母膏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和乳糖为可发酵糖类提供碳源;乳酸菌发酵糖产酸使菌落周围碳酸钙溶解,以辨别乳酸菌;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中性红为pH指示剂。
MRS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由多种成分组成,适用于乳酸菌的生长,用来分离培养乳酸菌的一类培养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宜培养分离乳酸菌。
由于该培养基十分适于乳酸菌的生长,而且抑制其他菌的生长,因此具有分离乳酸菌的功能。
当乳酸菌长成后在培养基上显黄色,之后会变淡黑色。
以此分离乳酸菌。
乳酸菌: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
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目前已被国内外生物学家所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常见菌种有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等自配高浓度污水:葡萄糖5550 mg/L+(NH4)2SO4,1170 mg/L+KH2PO4,170 mg/L+COD为5000 mg/L。
自配污水:葡萄糖555 mg/L+(NH4)2SO4,117mg/L+KH2PO417 mg/L+CaC12 0,08 mg/L+MgSO4,1,534 mg/L+NaHCO3 550.8 mg/L+FeC13·6H2O0.25 mg/L+C0D 500 mg/L+氨氮为30 mg/L.一、LB培养基配制1升LB培养培养基需:蛋白胨10g/L;酵母粉5 g/L、Nacl10 g/L、单/双去离子水、琼脂15~20g/L(配制液体培养基不需要加,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加入)。
乳酸菌计数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筛选
![乳酸菌计数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cac2ac82ec3a87c24028c4d2.png)
$ 材料和方法
$"$ 材 料 %&!菌 种’保 加 利 亚 乳 杆 菌 ()*+,-)*.//01-0/2
3)4.*01#嗜 热 链 球 菌 5+467+,*,**01+8649,78./01#皆 为实验室保存菌种"
%:!培养基’共有 &;种" &!<=>?@AB:!CDE?FABG!培 养 基 <?HAB;!自 配 培 养 基’蛋白胨 IJ#胰 胨 &KJ#牛 肉 膏 &KJ#酵 母 膏 I J#西 红 柿 汁 :KKLM#麦 芽 膏 :J#吐 温 HK&LM#葡 萄糖 GJ#乳糖 ;J#CJEN;OFP:N ;J#QP:>N;K"I J#CREN;O;P:N K"KIJ#醋酸钠 :J#琼脂 :J#柠檬 酸三铵 :J#乳清粉 &KJ#加水至&KKKLM#SP @"IB &&IT#GKLURBI!西 CDE’在 CDE培 养 基 中 加 入 :KV 的 西 红 柿 汁 B @!改 进 CDE?WABF!奶 溴’脱 脂 乳 中 加 入 K"KKG :V溴甲酚紫和 :V琼脂而制得BH!保 加利 亚 乳 杆菌 选择培养基?&KABW!嗜 热 链 球 菌 选 择 培 养 基?&KAB&K!西 奶 CDE’CDE中 加 入 :KV西 红 柿 汁 和 &V的 脱 脂 乳B&&!西奶’西红柿汁中加 入 :KV的脱 脂 奶B&:!乳 酸菌平板 计 数 培 养 基?&&AB&G!伊 利 培 养 基?&&AB&;!酸 化 CDE’即 将 CDE培 养 基 调 SP 值 至 I"I左 右 而 制得" $"X 方 法 用 全 脂 鲜 乳 加 入 &"IV乳 糖 灭 菌 后#以 &KV的 接 种 量将保存菌 种 活 化 G次#即 得 试 验 用 的 活 化 菌 种 #活 化 后 置 冰 箱 中 保 存 备 用 " &":"& 单层平板法 选 用 CDE#改 进 CDE#<=>#培 养 基 <#奶 溴 和 西 奶 等 @种培养 基#将 活 化 后 的 菌 种 分 别 无 菌 操 作 稀 释 至 &KY;ZLM后#吸 取 &LM的 稀 释 菌 液 加 入 无 菌培养皿中#再倒入灭菌后冷却至 IKT左右的培养 基#摇动培 养 皿#使 菌 液 与 培 养 基 混 合 均 匀#然 后 静 置#待其凝固后入 ;K[;:T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有氧 培 养 F:\#菌 落 长 出 后 挑 取 菌 落 制 片 作 革 兰 氏 染 色 #观 察 菌 的 形 态 " &":": 厌氧培养方法 在 一 较 大 的 盆 中 放 入 G个 小 烧 杯#杯 中 装 有 焦 性 没 食 子 万酸方和数]据^NP 的 混 合 溶 液#然 后#向 盆 中 加 入 一 定 量 水 #使 盆 内 水 面 至 小 烧 杯 高 度 的 一 半 左 右 #
乳酸菌培养及诱导培养基
![乳酸菌培养及诱导培养基](https://img.taocdn.com/s3/m/72a339343968011ca300919c.png)
嗜酸乳杆菌试验方法一株嗜酸乳杆菌产共轭亚油酸条件的优化[J]. 中国酿造,20091、基础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12.0 g脱脂奶粉,蒸馏水100 mL,pH自然,115℃灭菌20 min。
2、MRS固体培养基葡萄糖20.0g,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浸膏5.0g,无水乙酸钠5.0g,磷酸氢二钾2.0g,柠檬酸氢二铵2.0g,MgSO4·7H2O 0.58g,MnSO4·H2O 0.33g,琼脂15g,pH 6.8左右,加蒸馏水至1000mL,121℃灭菌20min。
3、产酶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并加入一定浓度的亚油酸来诱导产酶。
1 出发菌株的活化及纯化保藏的嗜酸乳杆菌接种于液体MRS培养基,摇匀后置36℃恒温箱中培养12h,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活化2次。
划线接种到MRS固体培养基,36℃恒温培养36h,嗜酸乳杆菌在120r/min的状态下培养有利于嗜酸乳杆菌的繁殖*。
长出单个菌落后,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确定是否纯种。
嗜酸乳杆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在MRS琼脂培养基上需氧培养48h后,菌落微小,不规则,微隆起,有光泽,灰白色,呈透明的玻璃霜花样。
10倍显微镜观察表面凸凹不平,边缘为丝状或卷发样。
革兰氏染色后可见菌体呈短杆状,单个或短链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
肉眼观察,嗜酸乳杆菌菌落较小,平台状,不规则、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质地柔软、灰白色、有光泽。
1)500mL MRS液体培养基2)5个250mL的三角瓶,橡胶塞,牛皮纸,绳子3)5个培养皿4)1个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酒精2 种子的制备活化的菌种接种于基础培养基,于36℃恒温培养24 h,保藏备用。
增菌培养基最佳接种量为3%(活菌数为108个/mL)★3 产酶诱导培养用脱脂乳配成12%的产酶液体培养基,每250mL三角瓶中装入100mL(含12g脱脂乳、1.50‰亚油酸),加入1mL吐温80,115℃灭菌30 min后,接入2 mL 种子液(每mL含菌体5×108个),36℃培养36h。
乳酸菌菌种的分别挑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别挑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dbb12e804d2b160a4ec061.png)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
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
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鞭毛。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
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1.溶钙圈法: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挑选产生溶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乳酸杆菌培养基配方
![乳酸杆菌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0e4682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4.png)
乳酸杆菌培养基配方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的杆状细菌,能够产生乳酸作为代谢产物。
乳酸菌在食品工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发酵食品的制作,以及调味品等的生产。
为了培养乳酸菌,需要使用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基。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0g-蛋白胨:5g-酵母浸没液:5g-磷酸氢二钾:2g-氯化钙:0.02g-硫酸亚铁:0.01g-青霉素:0.05g-pH调节至7.0以上配方中,葡萄糖是乳酸菌的主要碳源,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源。
蛋白胨和酵母浸没液提供氮源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
磷酸氢二钾提供磷酸盐,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
氯化钙和硫酸亚铁提供必要的矿物质。
青霉素使用抗生素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酪蛋白胨:10g-氯化钠:5g-乳糖:10g-葡萄糖:10g-磷酸二氢铵:3g-氯化钾:1g-氯化镁:0.02g-pH调节至7.0酪蛋白胨是酪蛋白的水解产物,提供氮源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
氯化钠提供必需的无机盐。
乳糖提供碳源。
葡萄糖提供能量。
磷酸二氢铵提供磷酸盐。
氯化钾和氯化镁提供必需的矿物质。
-葡萄糖:20g-麦芽浸淀粉:10g-蛋白胨:10g-酵母浸没液:10g-三氯化钠:5g-磷酸二氢钠:2g-醋酸亚铁:0.5g-硫酸锰:0.025g-青霉素:0.005g-pH调节至7.0MRS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适用于乳酸菌的生长。
除了葡萄糖、蛋白胨和酵母浸没液提供碳源、氮源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这个配方中还含有麦芽浸淀粉,可提供额外的碳源。
三氯化钠提供必需的无机盐。
磷酸二氢钠提供磷酸盐。
醋酸亚铁和硫酸锰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
青霉素用于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以上是乳酸菌培养基的三个常用配方,不同的乳酸菌可能对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需求。
为了获得最佳的生长条件,还需要通过试验和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以满足特定菌株的需求。
36种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汇总
![36种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3a8a45965ce0508773213ba.png)
36种微生物经常使用培养基配制之邯郸勺丸创作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pH7.4~7.6.2.高氏1号培养基(用于放线菌培养)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0.5g,K2HPO4•3H2O 0.5g,MgSO4•7H2O0.5g,FeSO4•7H2O0.01g,水1000mL,pH7.4~7.6.配制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3.马丁氏(Martin)培养基(用于从土壤中别离真菌)K2HPO41g,MgSO4•7H2O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1/3000孟加拉红水溶液100mL,水900mL,自然pH,121℃湿热灭菌30min.待培养基融化后冷却55~60℃时加入链霉素(链霉素含量为30μg/mL). 4.马铃薯培养基(PDA)(用于霉菌或酵母菌培养)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1000mL,配制办法如下:将马铃署去皮,切成约2cm2的小块,放入1500mL的烧杯中煮沸30min,注意用玻棒搅拌以防糊底,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糖,再补足至1000mL,自然pH,霉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5.察氏培养基(蔗糖硝酸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培养)蔗糖30g,NaNO3 2g,K2HPO4 1g,MgSO4•7H2O0.5g,KCl 0.5g,FeSO4•7H2O0.1g,水1000mL,pH7.0~7.2.6.Hayflik培养基(用于支原体培养)牛心消化液(或浸出液)1000mL,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g,pH7.8~8.0,分装每瓶70mL,121℃湿热灭菌15min,待冷却至80℃左右,每70mL中加入马血清20mL,25%鲜酵母浸出液10mL,15醋酸铊水溶液2.5mL,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20万单位以上)0.5mL,以上混合后倾注平板.*注意:醋酸铊是极毒的药品,需特别注意平安操纵.7.麦氏(McCLary)培养基(醋酸钠培养基)葡萄糖0.1g, KCl 0.18g,酵母膏0.25g,醋酸钠0.82g,琼脂l.5g,蒸馏水l00mL.溶解后分装试管,1l5℃湿热灭菌15min.8.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V.P.反响和甲基红试验)蛋白胨0.5g,葡萄糖0.5g,K2HPO4 0.2g,水100mL,pH7.2,1l5℃湿热灭菌20min.9.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pH7.2~7.4,121℃湿热灭菌20min.10.糖发酵培养基(用于细菌糖发酵试验)蛋白胨0.2g,NaCl 0.5g,K2HPO4 0.02g,水100mL,溴麝香草酚蓝(1%水溶液)0.3mL,糖类lg.辨别称取蛋白胨和NaCl溶于热水中,调pH至7.4,再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后,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加入糖类,分装试管,装量4~5cm高,并倒放入一杜氏小管(管口向下,管内充满培养液).115℃湿热灭菌20min.灭菌时注意适当延长煮沸时间,尽量把冷空气排尽以使杜氏小管内不残存气泡.经常使用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后两种糖的用量常加大为1.5%).11.RCM培养基(强化梭菌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培养)酵母膏3g,牛肉膏l0g,蛋白胨10g,可溶性淀粉lg,葡萄糖5g, 半胱氨酸盐酸盐0.5g,NaCl 3g,NaAc 3g,水l000mL,pH8.5,刃天青3mg/L,l2l℃湿热灭菌30min.12.TYA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培养)葡萄糖40g,牛肉膏2g,酵母膏2g,胰蛋白胨(bacto-typetone)6g,醋酸铵3g,KH2PO4 0.5g,MgSO4•7H2O0.2g,FeSO4•7H2O0.01g,水1000mL, pH6.5,121℃湿热灭菌30min.13.玉米醪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培养)玉米粉65g,自来水1000mL,混匀,煮10min成糊状,自然pH,121℃湿热灭菌30min.14.中性红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培养)葡萄糖40g,胰蛋白胨6g,酵母膏2g,牛肉膏2g,醋酸铵3g,KH2PO4 5g,中性红0.2g,MgSO4•7H2O0.2g,FeSO4•7H2O0.01g, 水1000mL,pH6.2,121℃湿热灭菌30min.15.CaCO3明胶麦芽汁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培养)麦芽汁(6波美)1000mL,水1000mL,CaCO310g,明胶10g,pH6.8,121℃湿热灭菌30min.16.BCG牛乳培养基(用于乳酸发酵)(A)溶液: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 1.6%溴甲酚绿(B.C.G)乙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 pH6.8,121℃湿热灭菌20min.以无菌操纵趁热将(A)、(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平板.17.乳酸菌培养基(用于乳酸发酵)牛肉膏5g,酵母膏5g,蛋白胨10g,葡萄糖10g,乳糖5g,NaCl 5g,水1000mL,pH6.8,121℃湿热灭菌20min.18.酒精发酵培养基(用于酒精发酵)蔗糖10g,MgSO4•7H2O 0.5g,NH4NO30.5g,20%豆芽汁2mL,KH2PO4 0.5g,水100mL,自然pH.19.柯索夫培养基(用于钩端螺旋体培养)优质蛋白胨0.4g, NaCl 0.7g,KCl 0.02g, NaHCO3 0.01g,CaCl 0.02g,KH2PO40.09g,NaH2PO40.48g,蒸馏水500mL,无菌兔血清40mL.制法:除兔血清外的其余各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pH至7.2,121℃湿热灭菌20min,待冷却后,加入无菌兔血清,制成8%血清溶液,然后分装试管(5~10mL/管),56℃水浴灭活lh后备用.黄豆芽500g,加水1000mL,煮沸lh,过滤后补足水分,121℃湿热灭菌后存放备用,此即为50%的豆芽汁;用于细菌培养:10%豆芽汁200mL,葡萄糖(或蔗糖)50g,水800mL,pH7.2~7.4.用于霉菌或酵母菌培养:10%豆芽汁200mL,糖50g,水800mL,自然pH.霉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21.LB(Luria—Bertani)培养基(细菌培养,常在份子生物学中应用)双蒸馏水950mL,胰蛋白胨l0g,NaCl l0g,酵母提取物(bacto- yeast extract)5g,用lmol/L NaOH (约l mL) 调节pH值至7.0,加双蒸馏水至总体积为1L,121℃湿热灭菌30min.含氨苄青霉素LB培养基:待LB培养基灭菌后冷至50℃左右加入抗生素,至终浓度为80~100mg/L.22.复红亚硫酸钠培养基(远藤氏培养基)、(用于水体中大肠菌群测定)蛋白胨10g,牛肉浸膏5g,酵母浸膏5g,琼脂20g,乳糖10g,K2HPO40.5g,无水亚硫酸钠5g,5%碱性复红乙醇溶液20mL,蒸馏水1000mL.制作过程:先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和琼脂加入到900mL水中,加热溶解,再加入K2PO4,溶解后弥补水至l000mL,调pH至7.2~7.4.随后加入乳糖,混匀溶解后,于115℃湿热灭菌20min.再称取亚硫酸钠至一无菌空试管中,用少许无菌水使其溶解,在水浴中煮沸10min后,立即滴加于20mL 5%碱性复红乙醇溶液中,直至深红色转变成淡粉红色为止.将此混合液全部加入到上述已灭菌的并仍坚持融化状态的培养基中,混匀后立即倒平板,待凝固后存放冰箱备用,若颜色由淡红变成深红,则不克不及再用.23.乳糖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用于水体中大肠菌群测定)蛋白胨10g,牛肉浸膏5g,酵母膏5g,乳糖10g,琼脂5g,蒸馏水1000mL,pH7.2~7.4,分装试管(l0mL/管),115℃湿热灭菌20min. 24.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用于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体中大肠菌群)蛋白胨10g,牛肉膏3g,乳糖5g,NaCl 5g,蒸馏水l000mL,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lmL.调pH至7.2,分装试管(l0mL/管),并放入倒置杜氏小管,l15℃湿热灭菌20min.25.三倍浓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用于水体中大肠菌群测定)将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各营养成分以扩大3倍加入到l000mL水中,制法同上,分装于放有倒置杜氏小管的试管中,每管5mL,1l5℃湿热灭菌20min.26.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用于水体中大肠菌群测定和细菌转导)蛋白胨l0g,乳糖10g,K2HPO4 2g,琼脂25g,2%/伊红Y(曙红)水溶液20mL,0.5%美蓝(亚甲蓝)水溶液l3mL,pH7.4.制作过程:先将蛋白胨、乳糖、K2HPO4和琼脂混匀,加热溶解后,调pH至7.4,1l5℃湿热灭菌20min,然后加入已辨别灭菌的伊红液和美蓝液,充分混匀,避免产生气泡.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倒平皿.如培养基太热会产生过多的凝集水,可在平板凝固后倒置存于冰箱备用.在细菌转导实验中用半乳糖代替乳糖,其余成分不变.27.加倍肉汤培养基(用于细菌转导)牛肉膏6g,蛋白胨20g,NaCl 10g,水1000mL,pH7.4~7.6.28.半固体素琼脂(用于细菌转导)琼脂1g,水100mL,121℃湿热灭菌30min.29.豆饼斜面培养基(用于产蛋白酶霉菌菌株筛选)豆饼100g加水5~6倍,煮出滤汁100mL,汁内加入KH2PO4 0.1%,MgSO4 0.05%,(NH4)2SO4 0.05%,可溶性淀粉2%,pH6,琼脂2%~2.5%.30.酪素培养基(用于蛋白酶菌株筛选)辨别配制A液和B液.A液:称取Na2HPO4•7H2O 1.07g.干酪素4g,加适量蒸馏水,并加热溶解. B液:称取 KH2PO4 0.36g,加水溶解.A、B液混合后,加入酪素水解液0.3 mL,加琼脂20g,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酪素水解液的配制:1g酪蛋白溶于碱性缓冲液中,加入1%的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25mL 加水至100mL,30℃水解l h.用于配制培养基时,其用量为1000mL,培养基中加入100mL以上水解液.31.细菌基本培养基(用于筛选营养缺陷型)Na2HPO4•7H2O 1g,MgSO4•7H2O0.2g,葡萄糖5g,NaCl 5g,K2HPO4lg,水l000mL,pH7.0,1l5℃湿热灭菌30min.32.YEPD培养基(用于酵母原生质体融合)酵母粉10g,蛋白胨20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pH6.0,115℃湿热灭菌20min.33.YEPD高渗培养基(用于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在YEPD培养基中加入0.6mol/L的NaCL,3%琼脂.34.YNB基本培养基(用于酵母原生质体融合)0.67%酵母氮碱基(YNB, 不含氨基酸,Difco),2%葡萄糖,3%琼脂,pH6.2.另一配方为:葡萄糖10g(NH4)2SO4 1g,K2HPO40.125g,KHPO4 0.875g,KI 0.0001g,MgSO4•7H2O0.5g,CaCl2•2H2O0.lg,NaCl0.1g,维量元素母液lmL,维生素母液lmL(母液均按常规配制),水1000mL,pH5.8~6.0.35.YNB高渗基本培养基(用于原生质体融合)在YNB基本培养基中加入0.6mol/LNaCl.36.酚红半固体柱状培养基(用于检查氧与菌生长的关系)蛋白胨1g,葡萄糖10g, 玉米浆10g,琼脂7g,水1000mL,pH7.2.在调好pH后,加入1.6%酚红溶液数滴,至培养基变成深红色,分装于大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高度的1/2,1l5℃灭菌20min.细菌在此培养基中利用葡萄糖生长产酸,使酚红从红色酿成黄色,在不合部位生长的细菌,可使培养基的相应部位颜色改动,但注意培养时间太长,酸可扩散以致不克不及正确判断结果.以上各类培养基均可配制成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只需改动琼脂用量即可,前者为1.5%~2.0%,后者为0.3%~0.8%.。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1f126850f8c75fbfc77db2c9.png)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摘要:文中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
实验表明,在添加胡萝卜汁的乳酸菌分离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生长最好,活菌数含量最高,菌落和溶钙圈最大。
同种培养基,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前者出菌快,活菌数多。
关键词: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菌落乳酸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其有助于宿主调整正常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1-5]。
在食品向天然型、功能型发展的今天,乳酸菌制品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和溶钙圈的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用于乳酸菌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一、材料及方法111菌种及来源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由西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室提供。
(以下简称乳酸菌)。
112培养基11211固体培养基的筛选RJP培养基(1号):牛肉膏3g;蛋白胨3g;酵母膏3g;乳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610。
LAB培养基(2号):牛肉膏10g;酵母膏10g;乳糖20g;琼脂15g;吐温80110ml;CaCO310g;KH2PO42g;蒸馏水950ml;pH616。
214号培养基(3号):牛肉膏3g,胰胨10g;NaCl5g;酵母膏6g;葡萄糖2g;半胱氨酸013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714~715乳酸菌分离培养基(4号):牛肉膏1g;蛋白胨1g;酵母膏1g;葡萄糖1g;蕃茄汁20%;吐温800105%;CaCO32g;溴甲酚绿0101%;琼脂115g;蒸馏水100ml;pH615。
乳酸菌计算活菌数培养基国标
![乳酸菌计算活菌数培养基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178a6e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d.png)
乳酸菌计算活菌数培养基国标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具有很高的益生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乳酸菌被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的制作中,如酸奶、乳酸菌饮料等。
为了保证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对乳酸菌进行活菌数的检测。
而乳酸菌活菌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在我国被统一为《乳酸菌活菌数测定方法》(GB 4789.38-2016)。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两种。
直接计数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乳酸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来进行活菌数的估计。
间接计数法则是通过测定乳酸菌产生的酸度或气体量来间接反映活菌数。
在进行乳酸菌活菌数测定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对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LBS培养基等。
这些培养基能提供乳酸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接下来是乳酸菌的接种和培养。
将待测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并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乳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35℃左右。
在培养的过程中,乳酸菌会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最终形成可见的菌落。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进行。
将培养基上的菌落取出,制备菌悬液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中的乳酸菌数量。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使用乳酸菌特异性染色剂来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计数。
通过计算所观察到的菌落数和稀释倍数,最终可以得出乳酸菌活菌数的估计值。
除了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乳酸菌活菌数的方法。
其中,酸度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计数法。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从而使培养基的酸度增加。
通过测定培养基的酸度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乳酸菌的活菌数。
利用酸度计或pH计进行测定,可以得到乳酸菌活菌数的近似值。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方法在GB 4789.38-2016中还规定了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比如,在进行直接计数法时,要求在菌落形成之前进行计数,以避免菌落过大或过小对计数结果的影响。
乳酸菌的培养和生理功能-2019年文档
![乳酸菌的培养和生理功能-2019年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f4db21e4afe04a1b071def1.png)
乳酸菌的培养和生理功能乳酸菌和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类能利用糖类并产生乳酸的细菌,主要以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为主,目前大致可分为18 个属,共有200 多种。
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随着研究的深入,乳酸菌对人类的贡献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惊讶,也使更多的人尝试培养利用乳酸菌。
一、乳酸菌的培养1.乳酸菌的家庭培养家庭乳酸菌的培养其目的常常不是为了获得优质菌种,而是为了食用。
所以乳酸菌的产生常不单单是乳酸菌,往往有其他的杂菌。
它们都是某种食物的伴生产品。
主要有以下几种产菌方式:(1)自制酸奶产菌。
原料纯牛奶、原味酸奶4:1。
在消毒过的容器中倒入牛奶 (加热消毒放温过) ,在温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
然后保温发酵8〜10小时后,乳酸菌大量生成,此时食用口感佳。
( 2)酸菜制菌法。
在洗干净的非金属容器中码入去了老帮的白菜,压实,然后加满开水加一点盐,不加也行,用石头压上,防止白菜漂起,不要让白菜露出水面,把容器口用塑料膜封好与空气隔绝。
放置在10〜20C且20天以上,温度越高发酵时间越短。
酸菜的发酵是乳酸杆菌繁殖的过程,乳酸杆菌是厌氧菌,霉菌杂菌是需氧菌,加开水就是为了把水中的氧气清除掉,让其他菌无法繁殖,给乳酸杆菌创造生存条件,用塑料膜封口是为了防止空气重新溶入水中,酸菜经乳酸杆菌 (乳酸菌是对人有利的菌) 发酵后,产生大量乳酸,食用口感好。
在我国也有大量人群食用泡菜,其制作原理和泡菜类似也可产生大量乳酸菌,只不过要加入更多的辅料。
2.乳酸菌的实验室培养主要方法是把菌种种植于不同的培养基中,乳酸菌的培养基有很多种,依据不同的菌种而定,大多数乳酸菌在37〜42C下培养,[1]现列举常用培养基如下:(1)MRS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0.0g ,牛肉粉5.0g ,酵母粉4.0g ,葡萄糖20.0g,吐温80 1.0mL,K2HP04•7H2O 2.0g 醋酸钠•3H2O5.0g ,柠檬酸三铵2.0g ,MgSO4•7H2O0.2g ,MnS04•4H2O 0.05g 琼脂粉15.0g,pH值为6.2。
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乳酸菌的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0634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2.png)
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乳酸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培养基: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包括罗格萨乳杆菌培养基、LM17培养基和De Man-Rogosa-Sharpe(MRS)培养基等。
这些培养基中含有适合乳酸菌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成分。
2. 准备培养基:按照培养基说明书的要求,将培养基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并进行搅拌混匀。
3. 放热杀菌:将培养基装入试管或培养瓶中,用高压灭菌器或自动热压灭菌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一般温度为121,压力为15 psi,时间为15-20分钟。
4. 接种菌株:将乳酸菌菌株接种于无菌条件下,可以选择斜面接种、液体悬浮接种或凝胶块接种等方法。
5. 培养条件:将接种的培养基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一般为30-40,pH一般为
6.0-
7.0,培养时间根据所选菌株的生长速率而定,一般为24-48小时。
6. 培养结果观察:观察培养物的外观、菌落形态和颜色等,以判断菌株的生长情况和纯度。
除了以上基本的培养方法,还可以根据乳酸菌的特性进行不同的培养改进,如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的生长情况、利用pH指示染料测定产酸量等。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67f5823c4b73f242336c5f99.png)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摘要:文中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
实验表明,在添加胡萝卜汁的乳酸菌分离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生长最好,活菌数含量最高,菌落和溶钙圈最大。
同种培养基,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前者出菌快,活菌数多。
关键词: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菌落乳酸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其有助于宿主调整正常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1-5]。
在食品向天然型、功能型发展的今天,乳酸菌制品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和溶钙圈的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用于乳酸菌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一、材料及方法111菌种及来源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由西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室提供。
(以下简称乳酸菌)。
112培养基11211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RJP培养基(1号):牛肉膏3g;蛋白胨3g;酵母膏3g;乳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610。
LAB培养基(2号):牛肉膏10g;酵母膏10g;乳糖20g;琼脂15g;吐温80110ml;CaCO310g;KH2PO42g;蒸馏水950ml;pH616。
214号培养基(3号):牛肉膏3g,胰胨10g;NaCl5g;酵母膏6g;葡萄糖2g;半胱氨酸013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714~715乳酸菌分离培养基(4号):牛肉膏1g;蛋白胨1g;酵母膏1g;葡萄糖1g;蕃茄汁20%;吐温800105%;CaCO32g;溴甲酚绿0101%;琼脂115g;蒸馏水100ml;pH615。
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
![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2b6d4c0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4b.png)
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产品要菌体,菌种是复合菌种,做进一步的发酵用的,十分感谢!其实工业培养基跟实验室培养基只是说原料粗糙度或者说是原料选择的区别,品级不一样而已,要看楼主对于乳酸菌培养的要求了,比如楼主是要做高密度培养呢,还是直接就获取代谢产物,菌体离心收集后洁净度是否要高,还有发达就是楼主选择的工艺是否时候使用低品级的工业培养基呢,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最后定论培养基的内容。
1、细菌培养基配方一牛肉膏琼脂培养基牛肉膏0.3克,蛋白胨1.0克,氯化钠0.5克,琼脂1.5克,水100毫升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用蜡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
待NDS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
等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7.2~7.6,分装在各个试管里,加棉花塞,用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配方二马铃薯培养基取新鲜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和5克蛋白胨。
在烧杯上做好记号,煮沸,转用文火炖2小时。
过滤,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滤液pH值调到7.5左右。
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灭菌,备用。
配方三根瘤菌培养基葡萄糖10克磷酸氢二钾0.5克碳酸钙3克硫酸镁0.2克酵母粉0.4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1%结晶紫溶液1毫升先把琼脂加水煮沸溶解,然后分别加入其他组分,搅拌使溶解后,分装,灭菌,备用。
2、放线菌培养基配方一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克硝酸钾0.1克磷酸氢二钾0.05克氯化钠0.05克硫酸镁0.05克硫酸亚铁0.001克琼脂2克水100毫升先把淀粉放在烧杯里,用5毫升水调成糊状后,倒入95毫升水,搅匀后加入其他药品,使它溶解。
在烧杯外做好记号,加热到煮沸时加入琼脂,不停搅拌,待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
常用乳酸菌培养基
![常用乳酸菌培养基](https://img.taocdn.com/s3/m/f9465bde2af90242a995e539.png)
MRS培养基的组织成分(百度知道):组成成重量(g)牛肉蛋白粉10鱼肉汁10酵母浸出汁粉 5葡萄糖20醋酸钠 5柠檬酸二铵 2吐温80 0。
1硫酸镁0。
58硫酸锰0.28蒸溜水1000ml备注:用高压锅在121℃灭菌15min,调节pH6.2~6。
41.改良的MRS培养基(用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繁殖):胰陈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葡萄糖20g、吐温80ml、K2HPO4 2g、乙酸钠5g、柠檬酸胺2g、MgSO4·7H2O 0.02g、MgSO4·4H2O 0.05g、蒸馏水1000ml、pH(5。
6~5.8).3。
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用于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酵母膏2。
5g,蛋白胨5g, 葡萄糖1g,蒸馏水1000ml ,pH7。
0.4. 改良M17基础培养基(用于嗜热链球菌的平板计数):胰陈10g、牛肉膏5g、酵母膏2。
5g、磷酸甘油二钠10g、MgSO4·7H2O 0。
25g、异维C0。
5g、琼脂15g、蒸馏水950ml、pH(7.1~7.2)。
2. M17培养基(2号):大豆胨5g;蛋白胨2.5g;酪蛋白胨2.5g;酵母浸粉2.5g;牛肉粉5g;乳糖5g;抗坏血酸钠0.5g;β—甘油磷酸钠19g;MgSO 4 0。
25g;琼脂12.75g;蒸馏水1000ml,pH7。
0~7。
4;121℃,15min灭菌。
LBS培养基(5号):酵母浸粉5g;胰酪蛋白胨10g;葡萄糖20g;柠檬酸铵2g; KH2 PO46g;FeSO40.034g;MgSO40.575g;CH3COONa 25g;MnSO40。
12g;Tween80 1ml;冰乙酸1。
3ml;蒸馏水1000ml,pH5。
5±0。
2;118℃,15min 灭菌。
改良MC琼脂(g/l):用于乳酸菌的培养和计数.大豆蛋白胨5.0,牛肉膏粉5.0,酵母粉5.0,葡萄糖20。
0,乳糖20。
0,碳酸钙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乳酸菌培养基
MRS培养基的组织成分:
组成成重量(g)
牛肉蛋白粉10
鱼肉汁10
酵母浸出汁粉 5
葡萄糖20
醋酸钠 5
柠檬酸二铵 2
吐温80 0.1
硫酸镁0.58
硫酸锰0.28
蒸溜水1000ml 备注:用高压锅在121℃灭菌15min,调节pH6.2~6.4
1.改良的MRS培养基(用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繁殖):
胰陈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葡萄糖20g、吐温80ml、K2HPO4 2g、乙酸钠5g、柠檬酸胺2g、MgSO4·7H2O 0.02g、MgSO4·4H2O 0.05g、蒸馏水1000ml、pH(5.6~5.8)。
3.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用于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繁殖):
酵母膏2.5g, 蛋白胨5g, 葡萄糖1g, 蒸馏水1000ml ,pH7.0。
4.改良M17基础培养基(用于嗜热链球菌的平板计数):
胰陈10g、牛肉膏5g、酵母膏2.5g、磷酸甘油二钠10g、MgSO4·7H2O 0. 25g、异维C0.5g、琼脂15g、蒸馏水950ml、pH(7.1~7.2)。
5. M17培养基(2号):
大豆胨5g;蛋白胨2.5g;酪蛋白胨2.5g;酵母浸粉2.5g;牛肉粉5g;乳糖5g;抗坏血酸钠0.5g;β-甘油磷酸钠19g;MgSO 4 0.25g;琼脂12.75g;蒸馏水1000ml,pH7.0~7.4;121℃,15min灭菌。
6. LBS培养基(5号):酵母浸粉5g;胰酪蛋白胨10g;葡萄糖20g;柠檬酸铵2g;KH2 PO4 6g;FeSO4 0.034g;MgSO4 0.575g;CH3COONa 25g;MnSO4 0.12g;Tween80 1ml;冰乙酸1.3ml;蒸馏水1000ml,pH5.5±0.2;118℃,15min灭菌。
7. 改良MC琼脂(g/l):用于乳酸菌的培养和计数。
大豆蛋白胨5.0,牛肉膏粉5.0,酵母粉5.0,葡萄糖20.0,乳糖20.0,碳酸钙10.0,琼脂粉14.0,中性红0.05,pH6.0±0.1,121℃、15分钟灭菌
8. SL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粉5g;葡萄糖20g;柠檬酸二铵2g;醋酸钠25g;硫酸镁0.58g;硫酸锰0.15g;吐温-80 ml;磷酸二氢钾6g;硫酸亚铁0.03;琼脂15——20g
9. Elliker琼脂培养基(用于乳球菌的分离):胰蛋白胨20g;蔗糖5.0g;酵母粉5g;氯化钠4.0g;明胶2.5g;乙酸钠1.5g;葡萄糖5g;抗坏血酸0.5g;乳糖5.0g;琼脂15—20g 10.明串球菌的分离和培养,选择性培养基:
1). HP培养基植物蛋白胨20g;柠檬酸铵5g;酵母粉6g;硫酸亚铁0.04g;牛肉膏10g 硫酸镁0.2g;吐温80 1ml;硫酸锰0.05g;葡萄糖10g
2). 蔗糖硫胺培养基蔗糖100g ;磷酸氢二钾5g;酵母粉2.5g;硫酸镁0.2g;硫酸铵0.2g;氯化钠0.6g;琼脂15—2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