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七讲 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第七讲 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第七讲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一、教学目的1、通过导入,使学生思考宋代社会阶层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2、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宋代社会阶层变化的主要特点3、通过分析,使学生分析宋代社会阶层变化的多方面原因二、知识要点1、宋代官僚地主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2、租佃制及其影响3、市民阶层力量壮大的原因及影响三、教学重点、难点1、官僚地主何以取代门阀地主2、经济调整下的社会变化——从部曲佃客制到租佃制的转换3、市民的四、教学内容特点概述:流动较前代明显加大,主要表现在横向(即地区和行业间)和纵向(即统治与被统治集团)的流动机会加大和速度加快。
1、官僚地主基本取代门阀地主“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
至是始完全废除。
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官,而门第之风亦衰。
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门阀重门第、品第,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唐末五代的割据寒门的勃发,以及宋重文的统治思想,“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门阀制度也不复存在。
宋代的官僚地主阶层(官户)及其来源宋朝的官户是指品官之家﹐即一品至九品的官员之家。
官僚的子孙以恩荫入仕﹐即使是低级小官﹐也算官户﹔而通过出钱或纳粟买官入仕者﹐则自正七品以上﹐才算官户。
官户作为宋朝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上层,是地主阶级在诊治上的代表。
官户约占宋朝总户数的千分之一二。
当时要成为政府官员有五种主要的途径:1、科举考试。
这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宋代科举名义上向各阶级阶层开放,登科后便授官,且人数大大超过唐代,故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恩荫入官。
皇族、后族以及各级官员,在皇帝诞辰、大礼、身故时,都可按等级不同,荫补子弟为官。
3、吏人出职。
4、进纳补官。
百姓纳粟交钱即可买官。
5、军功授官。
《宋代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
《宋代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代被誉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变迁频繁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在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繁荣
宋代的经济繁荣可谓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大幅提升,水稻种植技术得到改良,加强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增长。
与此手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陶瓷、丝绸、纺织品等制品远销海外,形成了繁荣的手工业经济。
在经济方面,宋代还出现了许多创新的贸易模式,如“均输法”、“市易法”等,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繁荣。
宋代的开封、杭州等城市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商业活动频繁,市民生活富裕。
社会变化
除了经济繁荣,宋代社会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首先是人口的增长,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医学水平的进步,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文化日益繁荣。
在社会结构方面,宋代的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士大夫阶层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商业资本家、手工业主也逐渐崛起,社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变化的双重进程。
经济的繁荣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繁荣,社会变化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这一时期的历史,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对宋代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的简要介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宋朝的社会阶层与人民生活
宋朝的社会阶层与人民生活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将以史实为基础,探讨宋朝社会阶层的特点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
一、社会阶层的分化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
在宋朝,社会阶层主要分为士人、地主、富商和农民四个主要群体。
士人阶层是宋朝的统治阶层,他们主要依靠文化教育和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士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和特权,他们在政治、文化和教育方面担任重要的角色。
地主阶层是宋朝社会的支柱之一,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并从农民中收取租金。
地主的经济地位使得他们在政治和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富商阶层在宋朝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富商们通过经商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在社会上逐渐崭露头角,并与地主一起构成了宋朝社会的上层阶级。
农民是宋朝社会的基本劳动力,他们在社会阶层中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
农民们种植庄稼、养家糊口,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二、人民的生活方式宋朝社会的变迁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
由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宋朝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日常生活颇具特点。
1. 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宋朝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现代有很多相似之处。
人们追求餐桌上的美食享受,讲究菜品的质量和口味,喜欢品尝各种时令食材。
同时,宋朝的饮食文化也体现在饮茶的风气盛行,茶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 文人雅集和娱乐活动文人雅集是宋朝社会上的重要活动之一,士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学、诗歌和音乐的交流与创作。
他们通过举办文会、酒宴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娱乐活动丰富多样宋朝人民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例如戏曲、舞蹈、赛龙舟等。
宋代的戏剧文化非常繁荣,京剧和元曲等艺术形式在宋朝得到了发展和推广,成为人们娱乐和消遣的重要方式。
4. 家庭生活和社会习俗宋朝人民注重家庭生活,重视亲情和家庭责任。
8436社会生活与文化
( 局 部 )
东京(今开封)的瓦舍遍布东西南
北四城,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 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等,每 座瓦舍中有十座“勾栏棚”,多的达50 余座(见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南宋中期,临安城内有南瓦、中瓦、 大瓦、北瓦、蒲桥瓦,以北瓦规模最大, 有勾栏13座。城外有瓦子20座。
宋代日常生活的变化
1、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坊、市分割和“日落闭市” 等时间、空间的限制;
2、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 3、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的家具。
习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俗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请找找诗中反映了北宋过年的哪些习俗,
题西林壁 苏轼 主要抒发作者游庐山的观 感,在概括庐山的总印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后说出了一个道理:当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者迷,旁观者清。
欣赏这两首诗,寻找两者的差异。
唐代诗歌作品的特征——侧重抒情; 宋代诗歌作品的特征——富有哲理。
宋代诗歌欣赏
请欣赏下列诗歌,说说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 揭示新事物必然代替旧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事物的哲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揭示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的道理。 观书有感 朱熹 揭示人只有常学习,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受新事物,才能保持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脑清醒,免于陈腐,得
苏轼《枯木竹石图》
宋 李 清 照
这 次 第 ,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社会阶层与等级制度封建等级的构建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社会阶层与等级制度封建等级的构建在中国历史上,北宋与南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社会阶层与等级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巩固。
本文将探讨北宋与南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构成以及封建等级的建立。
一、社会阶层的构成1.1 士人阶层在北宋与南宋时期,士人阶层首屈一指,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士人阶层主要包括文官和武官。
文官居于社会的顶层,他们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官场,凭借才能与努力晋升,享受丰厚的禄位和诸多特权。
武官则是军事统帅和守卫国家安全的主要力量。
1.2 地主阶层地主阶层是北宋与南宋时期的另一重要社会阶层。
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并依靠对土地的控制获取巨额财富。
地主阶层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并且通过提供租金和赋税支持朝廷和士人阶层。
1.3 工商阶层在北宋与南宋时期,工商阶层的地位逐渐提升。
这部分人群通过手工业、商业和金融活动积累了财富。
他们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4 农民阶层农民阶层是封建社会中最底层的阶层,他们占据着绝大多数的人口。
农民依赖土地种植和耕作以维持生活,生活条件相对较为艰苦。
尽管如此,农民阶层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相对稳定。
二、封建等级制度的构建2.1 官爵制度官爵制度是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的核心。
北宋与南宋时期,官员按照爵位的高低被分为九等,在社会地位和待遇上有明显差异。
这一制度严格规定了士人阶层的地位,并且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 社会礼仪在北宋与南宋时期,礼仪体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遵循。
根据士人阶层的地位不同,人们按照不同的礼仪规范行事。
这一体系明确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且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
2.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北宋与南宋时期的重要特点之一。
该制度通过选拔人才进入官场,为社会阶层的晋升提供了途径。
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加,也使得社会的发展更具活力。
2.4 爵位传承在封建社会中,爵位是考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
北宋与南宋的社会阶层与等级制度封建等级的构建
北宋与南宋的社会阶层与等级制度封建等级的构建在中国历史上,北宋与南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社会阶层与等级制度构建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对北宋与南宋社会阶层的组成、不同阶层的特点以及等级制度的建立进行探讨。
一、北宋社会阶层的构成与特点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制度相对稳定的时期。
北宋社会主要可分为皇族、官僚士人、地主阶级、富商巨贾、底层百姓等阶层。
首先,皇族是北宋社会中最高的统治阶级。
皇族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丰富的国家资源,他们是北宋帝国的核心力量。
其次,官僚士人阶层在北宋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一阶层由高级官员、文化精英等组成,他们由于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上的特殊地位,享受着特权与荣耀。
第三,地主阶级是北宋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他们通常是土地所有权者,通过剥削农民获取大量的财富和权力。
此外,北宋社会还涌现出一批富商巨贾阶层。
北宋时期,商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的商业资本积累使得商人成为北宋社会中的重要力量。
富商巨贾通过商业交易和资本运作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最后,北宋社会也有大量的底层百姓,包括农民、手工业者、贫困的市井小民等。
他们负担着北宋社会的重要劳动力,但经济地位较为低下。
二、南宋社会阶层的构成与特点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建立的南宋帝国的统治时期。
南宋社会的阶层组成与北宋相似,但也有一定的变化。
南宋社会的皇族依然占据社会的最高统治地位,但南宋帝国的国力相对北宋衰落,导致皇族的国家资源相对减少。
官僚士人阶层在南宋时期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依然掌握着政治和文化的核心地位,是南宋社会的精英阶层。
地主阶级在南宋社会中依旧是经济上的主要支柱。
南宋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地主阶级通过对农民的剥削和土地经营积累了巨大财富。
与北宋不同的是,南宋时期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南迁,南方地区商业繁荣,一大批富商巨贾涌现。
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安710062)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唐史可以为分前后两期,其分野在唐朝中叶,"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
"①所谓唐朝中叶,即指安史之乱以来,中国社会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陈先生没有使用"唐宋变革"这样的提法,但对自唐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不否认。
我国史学界老一辈的学者中有不少人也都极少使用这一提法,但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始直面"唐宋变革"这一学术命题,并且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唐宋时期中国的社会阶层细分起来虽然比较复杂,但就其大的方面来说,无非是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其中统治阶层又可分为皇室与官员,被统宋代已基本改变了没战俘为奴婢的传统做法。
此外,犯罪者的私有奴婢,也不像过去那样完全作为财产没官了。
南宋开禧三年,吴曦以谋反获罪,其妻妾等按律应没官为奴婢,但众官集议后认为,没官系"贷而不死,世为奴婢,律比畜产",但"此法虽存,而不见于用,其母女妻妾……合于流罪"。
④南宋末年方回亦曰:"近代无从坐没入官为奴婢之法。
"不仅官奴婢很少来自战俘和罪没,而且宫廷中奴婢的构成亦产生了变化。
宋英宗时,司马光曾上书反对宫中从巿井雇佣市井下俚妇女,认为"此等置之宫掖,岂得为便。
"可见雇佣制已渗入到宫廷服侍阶层,对传统的官奴婢制度形成了一个冲击。
宋代官奴婢制度的衰落在职官制度上亦有反映。
唐代主管"簿录俘囚、配没奴隶、掌奴婢簿籍"的刑部都官曹,在宋代,据《宋史·职官志》载,其职能已变为掌天下役人及雇工人了。
(4)奴婢阶层的雇佣化,使奴婢的身份地位,比之唐代有了进一步提高。
奴婢能与雇主订立契约本身,就已标志着奴婢身份地位的提高。
宋朝社会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宋朝社会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 咱得说说宋朝社会的新变化呀。
那时候商业可发达了,就像一颗种子突然长成了参天大树。
以前的城市啊,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现在呢,汴京这样的大城市,夜市热闹非凡。
我就听一个小商贩说:“以前只能白天卖货,现在夜里也能赚不少钱嘞。
”这商业繁荣的原因啊,一方面是农业发展了,粮食多了,大家有多余的东西可以拿来交换。
就好比一个人吃饱了饭,就想着做点别的事儿来赚钱啦。
2. 宋朝社会在文化上也有大变化呢。
读书人的地位那是蹭蹭往上升,就像坐火箭一样。
科举制更加完善,很多寒门子弟都有机会出人头地。
我认识一个穷小子,天天埋头苦读,最后真的考中了功名。
为啥文化会这么发展呢?皇帝老儿重视啊,就像家长重视孩子读书一样。
朝廷大力提倡文治,建了好多书院,大家都以读书为荣,这文化能不繁荣吗?3. 再讲讲宋朝的市民生活。
娱乐方式变得超级多,什么勾栏瓦舍的,就像现在的娱乐城一样。
里面有各种表演,杂剧、杂技啥的。
我听隔壁老王说:“以前闲了只能在家发呆,现在可以去瓦舍看表演,可有意思了。
”这市民生活这么丰富的原因呢?还不是因为商业繁荣了,大家手里有点钱了,就想着怎么找点乐子呗。
4. 宋朝的手工业也有新变化哟。
瓷器那叫一个精美,就像仙女用魔法变出来的一样。
景德镇的瓷器闻名天下,那些工匠们的手艺简直绝了。
我见过一个瓷瓶,那花纹细腻得像少女的心思。
为啥手工业发展得这么好呢?技术传承呗,老工匠把手艺传给小工匠,一代一代的,就像接力赛一样,不断改进,能不厉害吗?5. 宋朝的社会阶层也有了新情况。
士农工商的界限虽然还在,但是商人的地位比以前高多了。
就像原本被关在小黑屋的人,现在能到大厅里坐一坐了。
我有个商人朋友,以前总被人看不起,现在也能和一些士大夫交朋友了。
这是为啥呢?商业发达了,商人有钱了,钱这个东西啊,有时候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很多以前紧闭的门。
6. 宋朝的建筑风格也有变化呀。
建筑变得更加精致、典雅,就像一个文雅的书生。
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第7
2.文学艺术: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学艺术发展。 (1)宋词: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宋词发展迅猛。豪放派的苏轼、辛弃 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 (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3)话本: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盛行,说书底本称话本,实际上就是 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宋元两朝,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5)绘画: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 意境和笔墨情趣。
——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
解读:齐民社会具有社会集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
面的进步特征。
5.易错提醒——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建 设,树立和巩固社会基本价值观。“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 则,用今天的话来说,仅次于客观理性,“人欲”并非泛指人的欲望, 而是指过度的欲望。
6.社会的变化 (1)门第观念变化 ①平民家庭的士人:科举制度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②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2)社会阶层变化 ①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②宋朝时的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③宋朝无地农民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6.构图解史——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7.构图解史——活字印刷术外传示意图
8.学术情境——八思巴字 八思巴结合蒙、藏、汉等多种文字创制出一套方形竖写的拼音字母, 即后来所称的八思巴字,这是元代时官用文字,皇帝下达的诏书等官 方用书都采用了这种文字,使文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思考:简述元朝推行八思巴文字的历史意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在宋朝有比较明显的松懈 ①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 税即可。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 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第七讲 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教学文稿
第七讲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第七讲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一、教学目的1、通过导入,使学生思考宋代社会阶层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2、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宋代社会阶层变化的主要特点3、通过分析,使学生分析宋代社会阶层变化的多方面原因二、知识要点1、宋代官僚地主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2、租佃制及其影响3、市民阶层力量壮大的原因及影响三、教学重点、难点1、官僚地主何以取代门阀地主2、经济调整下的社会变化——从部曲佃客制到租佃制的转换3、市民的四、教学内容特点概述:流动较前代明显加大,主要表现在横向(即地区和行业间)和纵向(即统治与被统治集团)的流动机会加大和速度加快。
1、官僚地主基本取代门阀地主“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
至是始完全废除。
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官,而门第之风亦衰。
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门阀重门第、品第,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唐末五代的割据寒门的勃发,以及宋重文的统治思想,“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门阀制度也不复存在。
宋代的官僚地主阶层(官户)及其来源宋朝的官户是指品官之家﹐即一品至九品的官员之家。
官僚的子孙以恩荫入仕﹐即使是低级小官﹐也算官户﹔而通过出钱或纳粟买官入仕者﹐则自正七品以上﹐才算官户。
官户作为宋朝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上层,是地主阶级在诊治上的代表。
官户约占宋朝总户数的千分之一二。
当时要成为政府官员有五种主要的途径:1、科举考试。
这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宋代科举名义上向各阶级阶层开放,登科后便授官,且人数大大超过唐代,故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恩荫入官。
皇族、后族以及各级官员,在皇帝诞辰、大礼、身故时,都可按等级不同,荫补子弟为官。
3、吏人出职。
4、进纳补官。
宋代社会的阶级矛盾与社会变迁
宋代社会的阶级矛盾与社会变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社会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与矛盾。
这篇文章将探讨宋代社会的阶级矛盾与社会变迁,并分析其对宋代历史的影响。
1. 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在宋代,农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大多数人口是农民。
然而,宋代的社会结构不再像唐代那样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社会分层更加复杂。
除了官僚士大夫和富商大贾之外,还有许多中产阶级和小商人。
这些新兴阶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农民状况与农民起义尽管农业经济是宋代的基础,但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贫困和艰辛中。
土地兼并和赋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导致了不少农民起义的发生。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方腊起义和江南地区的田丰起义。
这些起义表明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阶级的不满情绪。
3. 商业繁荣和士人对商人的看法宋代是中国商业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商业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变迁。
但是,封建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念依然存留,士人对商人持有轻蔑和贬低的态度。
这种看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进程。
4. 士人阶级和科举制度的推动宋代的士人阶级在政治和文化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士人阶级能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政府机构,进而参与政治决策。
这种选官制度增加了社会流动性,也给予了社会底层的士人阶级一定的机会。
5. 化学和科技的进步宋代是中国化学和科技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代,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涌现出来,如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
这些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发展、军事力量的提升以及商品经济的兴起,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宋代社会的阶级矛盾与社会变迁相互交织,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
虽然农民的权益受到忽视,但农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社会经济的基石。
商业的繁荣和士人阶级的推动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革。
科技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生产力,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宋代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但其他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在这一时期不断出现,这些矛盾和冲突对于社会变迁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朝的社会阶层与身份认同
宋朝的社会阶层与身份认同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朝代存在着复杂的社会阶层和身份认同。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社会阶层构成、不同阶层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身份认同。
一、社会阶层的构成宋朝社会阶层主要由士人、地主、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等组成。
士人阶层由官员、学者以及在朝廷或学府任职的人士组成,他们凭借功名和学识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地主阶层是拥有大量土地的人,在土地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享有丰厚收入和豪华生活。
商人阶层是通过贸易和商业活动获取财富的人群,他们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
手工业者包括工匠和手艺人,他们通过手工制造和交流技艺来维持生计。
农民阶层是占据人口大多数的群体,他们依赖农业生产维持生活。
二、不同阶层的特征与相互关系不同社会阶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士人阶层以文化和学识为基础,通过科举制度获取官职,并在政治和决策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
地主阶层依靠土地的收益来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通常与士人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通过联姻等形式来加强彼此的关系。
商人阶层以商业活动获取财富,有时候他们也通过向士人阶层捐赠财物来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手工业者则侧重于手工制造和技艺传承,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农民阶层则以农业为生,其地位虽然较低,但对于社会稳定和粮食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三、个体的身份认同在宋朝,个体的身份认同主要通过家族、职业、文化和地域等因素来决定。
士人阶层重视家族的名声和传统,传承家族的学识和学问成为他们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地主阶层注重土地和家产的继承,通过掌握土地来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
商人阶层则追求财富和商业声誉,通过商业活动来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手工业者则以技艺和手工制作的熟练程度为荣,通过传承和提升技艺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农民则以土地和农业生产为生,他们通过勤劳努力来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总结起来,宋朝的社会阶层和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系统。
宋代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制度变革
宋代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制度变革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社会变革和经济制度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了诸多先进的制度观念和方法,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就宋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阶层的变化宋代的社会阶层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僚阶层的崛起,二是商业资本家的出现。
官僚阶层的崛起主要表现为科举制度的建立。
在唐代,科举制度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在宋代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
通过科举,官员的选拔能力得到了保证,使得官员阶层更加清廉、能干。
同时,官员们也得到了更稳定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来源。
随着商业之风的兴起,商业资本家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宋代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的工商业者开始涌现。
同时,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的社会群体。
二、经济制度变革宋代经济制度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制度的改革。
在宋朝初期,税收制度主要是以田赋和兵役为主的。
到了北宋时期,税收制度逐渐改为以货币为主,同时重视商业税收。
宋代还实行了科场钞票和官票两种财政手段,作为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政制度的改革。
宋代实行的财政制度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土地制度和货币制度。
土地制度中实行了惠农政策,降低了豪门地主的势力。
货币制度中实现了标准化货币的流通,为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金融制度的改革。
宋代实行的金融制度主要表现在开设盐铁官营和票号。
盐铁官营具有征收盐铁税收和监管盐铁的作用,票号则提供票据信用和资金调度服务,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
4、贸易制度的改革。
宋代实行了比较开放的贸易政策,允许海外贸易,诸多商业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很多商业街区也在各大城市中涌现,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和互动。
三、科技文化的进步宋代在科技文化方面的进步也卓有成效。
宋代的科技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技术的突破。
宋代的政治与社会变革
宋代的政治与社会变革1. 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间发生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变革。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宋代政治体制的演变、社会阶层的变化以及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 宋代政治体制演变2.1 北宋时期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强大的朝代。
它继承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士人能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
同时,封建官僚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2.2 南宋时期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面临着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威胁,政治形势更加复杂。
南宋采取了分散统治策略,在行政区划和军事组织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3. 社会阶层变化3.1 士人阶层在北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实施,士人阶层逐渐成为社会上升的主力军。
他们通过考试获得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3.2 商人和手工业者宋代经济繁荣,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
许多商人逐渐积累财富,并在社会地位上提升。
然而,在士人统治下,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
3.3 农民与奴隶宋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大多数人口是农民。
尽管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很大,但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同时,在南方一些地区仍存在奴隶制度。
4. 经济与文化影响4.1 经济发展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在土地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并鼓励技术创新。
这使得宋代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4.2 文化繁荣在北宋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
许多文人墨客出现,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对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结论宋代的政治与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士人阶层的兴起使得社会上升途径更加多样化,经济和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后来朝代面临的挑战之一。
北宋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
北宋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期,其经济繁荣和社会变化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
经济繁荣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在政治稳定的环境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农民增加了粮食产量,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
特别是在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地位,使得经济活动更加繁荣。
商业发展北宋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市场经济日益兴盛。
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更加便利,商业贸易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各地商品纷纷汇聚到都城,形成了繁荣的市场。
科技进步在北宋时期,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发明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带动了经济的繁荣。
社会变化随着经济的繁荣,北宋社会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官僚体制的加强导致了地方豪强的势力被削弱,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文化艺术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化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经济的繁荣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社会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北宋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时代面貌。
经济的繁荣为社会带来了繁荣和稳定,社会变化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制度的进步。
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化为中国古代历史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南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析
南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析南宋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这个时代,社会的底层主要由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组成,而中层则包括士人、商人和手工业主,上层则是官僚和地主阶级。
在南宋时期,农民是社会的基础和主要劳动力。
他们以务农为生,大多数农民生活贫困,受封建地主剥削严重。
此外,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民经常面临生计困难。
然而,一些农民能够通过种植高产作物和养殖动物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一些农民也会从事手工业以增加收入。
与农民不同,士人在南宋时期享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士人一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府。
他们通常被视为社会上层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掌握了政治和文化的权力。
士人在政府担任各种职务,包括官员、文员和教育家。
他们也成为社会道德准则和风尚的代表。
然而,南宋时期的士人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官场沉浮、权力斗争等,有时他们也会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
商人在南宋时期逐渐崭露头角。
由于南宋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物质文化的追求,商业活动蓬勃发展。
商人们生活优裕,掌握了财富和商品交换的控制权。
他们主要涉足贸易、金融和手工业。
南宋时期商人的出身和地位可以随着财富的积累而上升,许多商人也通过与地方官员和士人的联系来拓展商业机会。
手工业主也是南宋时期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这些人主要从事传统的手工业和工匠工作,如陶瓷、纺织和金属加工。
南宋时期手工业主的地位和收入取决于他们的技能和商业联络。
一些手工业主能够积累财富,但大多数仍然是相对较为贫困的。
官僚和地主阶级是南宋社会最高的阶层。
官僚是国家政权的核心,通过政治权力来维持他们的特权地位。
他们掌握了决策权和资源分配的权力,享有各种特权和荣誉。
地主阶级则通过拥有土地和农民的剥削,成为南宋社会的统治者。
这些地主主要依靠农民的农田和租金收入来维持生活。
尽管地主阶级在南宋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他们的特权也常常受到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威胁。
综上所述,南宋时期社会的阶层分化复杂多样。
宋朝的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
宋朝的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在明代之前的宋朝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宋朝社会结构主要包括官僚、士人、农民和工商业者等不同的社会群体。
这些群体之间存在明确的社会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责任。
官僚阶层是宋朝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皇权体制的核心,官僚阶层由皇帝任命的官员组成,他们管理国家事务并执行政策。
官僚阶层根据地位和职责的不同,分为中央官僚和地方官僚。
中央官僚掌控着国家最高权力,包括国家的军事、财政和行政事务等。
地方官僚则负责地方行政管理、税收征收和社会稳定等事务。
士人阶层是宋朝社会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士人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他们地位崇高,享有一定特权。
士人具有才学和道德修养,被视为社会的精英。
他们在政府中担任各种职位,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
士人也是文化和教育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在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对宋朝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农民是宋朝社会结构中最底层的一部分。
农民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生产力,他们耕种土地,种植粮食等。
尽管农民是社会阶层的最底层,但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为国家提供粮食和资源,维持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农民大多数生活贫困,承受着重税和苦役的压迫,但他们仍然是社会的支柱。
工商业者是宋朝社会结构中的新兴阶层。
在宋朝,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业贸易活动不断兴起。
工商业者通过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积累财富,逐渐在社会中崭露头角。
他们成为中产阶级并逐渐与官僚和士人共享社会权力和资源。
工商业者的兴起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宋朝社会结构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流动性的体系,包括官僚、士人、农民和工商业者等不同的社会群体。
每个阶层都有着特定的地位和责任,共同构成宋朝社会的基础。
这些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推动了宋朝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宋朝的历史社会与阶级分化
宋朝的历史社会与阶级分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独特的时期。
其历史社会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阶级分化现象,这些分化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讨宋朝的历史社会与阶级分化。
一、政治领域的阶级分化在宋朝,政治领域是阶级分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统治者享有特权,而被统治者则相对较弱。
宋朝政治体制中的首要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皇帝的亲属和亲信则成为朝廷的核心群体。
例如,仁宗时期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得皇族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然而,朝廷内部的斗争也是激烈的,不同的派系和势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对立。
这种政治阶级对立对于宋朝政府的决策和稳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经济领域的阶级分化在宋朝的经济领域,阶级分化主要体现在地主、农民和商人之间。
作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的代表,皇族和官僚集团拥有土地和财富。
他们通过剥削农民和商人的劳动来获取利益。
农民大多生活在贫困和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负担。
商人则因为他们的财富和商业活动受到了一定的社会尊重,但他们在政治地位上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
这种经济上的阶级分化,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三、文化领域的阶级分化文化领域是宋朝阶级分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文人士大夫作为社会上层阶级的代表,享有较高的地位和特权。
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并在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与之相对应的是,普通百姓和农民的文化地位较低,他们的精神生活受到限制。
这种文化阶级分化不仅扩大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差距,也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阶级分化对宋朝社会的影响阶级分化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阶级分化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不稳定。
农民和商人的贫困和不满逐渐积累,最终爆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
其次,阶级分化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封建社会结构导致了科技和经济的相对滞后,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此外,阶级分化也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混乱和文化的沉寂,削弱了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唐宋時期社會階層內部結構的變化杜文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6〃4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說,唐史可以為分前後兩期,其分野在唐朝中葉,“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降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亦莫不如此。
”①所謂唐朝中葉,即指安史之亂以來,中國社會逐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雖然陳先生沒有使用“唐宋變革”這樣的提法,但對自唐中葉以來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並不否認。
我國史學界老一輩的學者中有不少人也都極少使用這一提法,但是近年來我國學術界開始直面“唐宋變革”這一學術命題,並且進行了熱烈地討論。
唐宋時期中國的社會階層細分起來雖然比較複雜,但就其大的方面來說,無非是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其中統治階層又可分為皇室與官員,被統治階層包括農民、奴婢、商賈、手工業者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農民,所以本文主要想談談皇室、官員、農民等社會階層內部結構的變化情況。
一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統治階層主要由山東士族、江南士族與關隴士族構成,無論是皇室還是官吏隊伍,均不例外。
隋唐時期江南士族早已衰落,淪為關隴貴族的附庸,同時山東士族的勢力也已經衰落,只有關隴士族仍然在政治舞臺上非常活躍,無論是隋唐兩朝的皇室還是統治階級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屬於這個政治集團,由他們掌握著國家政權。
但是這種狀況即使在唐前期就已經發生變化,除了高祖、太宗兩朝他們尚保持著較強的勢力外,至高宗、武則天統治時期,關隴士族的政治勢力受到較大的削弱,安史之亂後進一步衰落,“至唐朝後期,關隴貴族的身價更是一落千丈”。
②除了皇室仍為關隴士族中人外,官吏隊伍的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五代十國時期繼續了唐後期的這種趨勢,統治階層的內部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身於關隴士族的李唐皇室已經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另一代新人,他們的出身非常低下。
以五代皇室為例,朱溫出身農家,本人為地痞流氓。
後唐李存勗出身于代北沙陀集團,而沙陀則是西突厥、回紇、粟特等民族混合而成的共同體,其家族長期擔任沙陀大首領,因鎮壓黃巢義軍而起家,從而登上了政治舞臺,社會地位並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宋代社会阶层的新变化1一、教学目的231、通过导入,使学生思考宋代社会阶层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2、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宋代社会阶层变化的主要特点453、通过分析,使学生分析宋代社会阶层变化的多方面原因6二、知识要点781、宋代官僚地主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2、租佃制及其影响9103、市民阶层力量壮大的原因及影响11三、教学重点、难点12131、官僚地主何以取代门阀地主2、经济调整下的社会变化——从部曲佃客制到租佃制的转换14153、市民的16四、教学内容1718特点概述:流动较前代明显加大,主要表现在横向(即地区和行业间)和19纵向(即统治与被统治集团)的流动机会加大和速度加快。
1、官僚地主基本取代门阀地主2021“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
至是始完全废除。
且科举盛行,22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官,而门第之风亦衰。
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232425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门阀重门第、品第,个2627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随着科举制的28发展,唐末五代的割据寒门的勃发,以及宋重文的统治思想,“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门阀制度也不复存在。
293031宋代的官僚地主阶层(官户)及其来源32宋朝的官户是指品官之家﹐即一品至九品的官员之家。
官僚的子孙以恩荫33入仕﹐即使是低级小官﹐也算官户﹔而通过出钱或纳粟买官入仕者﹐则自正七34品以上﹐才算官户。
官户作为宋朝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上层,是地主阶级在诊治上的代表。
官户约占宋朝总户数的千分之一二。
3536当时要成为政府官员有五种主要的途径:1、科举考试。
这是选拔官员的主37要途径。
宋代科举名义上向各阶级阶层开放,登科后便授官,且人数大大超过唐代,故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恩荫入官。
皇族、后族以及各级3839官员,在皇帝诞辰、大礼、身故时,都可按等级不同,荫补子弟为官。
3、吏人40出职。
4、进纳补官。
百姓纳粟交钱即可买官。
5、军功授官。
其中,恩荫入官人数最多,当中高级官僚绝大多数为科举出身。
4142“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通志》卷二五《氏族略第一》434445宋代官户的新特点:46a、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是主体:宋代官僚地主是唐五代以来庶族尤其47是“衣冠户”的发展,但由于已不存在士族门阀,所以不称庶族,而称为官48僚地主阶层。
49b、宋代官僚地主阶层不再严格区分“清浊流品”,习惯称之为“官户”50(“官户”在宋仁宗以前是一种类似依附农奴或官奴婢的名称51c、官僚阶层累世为官的不多,普遍是“三世而衰”d、宋代官户享有的特权与唐代的品官有所不同。
(唐代前期,九品以上5253的官员“皆为不课户”,两税法实行后,品官也开始负担两税与杂役。
54宋代官员的特权5556在法律上﹐官户也和民户中的主户一样﹐依财产多少划分户等﹐并缴纳两57税和各种赋税﹐但官户可以免除大部分差役﹐有时也可免除无定时﹑无定量﹑58无定类的科配。
在触犯刑法时﹐官户按不同品级有议﹑请﹑减﹑赎等特权。
中59高级官员有荫补权﹐其子弟﹑亲戚﹑门客等不经科举考试﹐即可入仕当官。
各60级官员还享有朝廷颁赐的俸禄﹐这是许多官户的一项重要收入﹐特别是高级官员﹐各种名目的俸禄收入非常优厚。
宋朝对官户也规定了一些禁约,如禁止地6162方官在所任州县拥有田产﹐禁止经营场务﹑河渡﹑坑冶等等。
官户一般都是官63僚地主﹐很多官户还兼营商业﹐形成地主﹑官僚和商人三位一体。
他们利用特权﹐兼并土地﹐隐产逃税﹐放高利贷﹐牟取商业暴利等。
官僚地主抢占土地的6465方式主要是利用权势强占强卖民田,其次是包佃官田。
6667吏人68宋代的官与吏有严格的区别,从中央政府到地方衙门还有大量的做事人员,69称为“吏人”。
而且官员多是外地人,且有任期限制,吏却是本地的地头蛇,他70们常与官员勾结,把持地方,故而也是地主阶级的当权派,在户籍里与官员合71称为形式户。
72732、经济制度调整下的社会流动——从部曲佃客制到租佃制74部曲佃客制75部曲佃客制是唐朝的制度。
《唐律疏议》记载表明部曲原则上由奴婢放免而76来,是私家所有,身系于主的贱人(家仆)。
77佃客唐以后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唐代佃客的身份是庄78主的私属,可免官府的课役。
遭受地主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被牢牢束缚在地79主的土地上,地位近似农奴。
他们通常都是世代相袭,只有经过主人的放遣80才能获得自由。
国家所承认的佃客,也不能单独立户,只能附注于主人的81户籍上。
他们不属国家编户,“皆无课役”,不必向国家纳租服役,但终年82为主人耕种田地,从事杂役,以至荷戈作战。
8384租佃制85在宋代,地主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封建租佃制,即将他所有的土地租给佃农86耕种,从佃农身上榨取实物地租。
宋代户口明白登记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是自87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
户籍这样划分,足见租佃关系的普遍。
这时官、民88的土地或庄田,多租与客户佃种。
宋代劳役地租的残余还存在,货币地租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899091宋代客户分为两大类:92坊郭客户:坊市居住的无田产的外来人户,以出卖劳动力,经营小手工业93为生;乡村客户:宋代佃农的主体,且根据租佃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差异,94在各地名称也有所不同。
95总的来说,在封建租佃制下,宋代佃客毕竟取得了户籍,并且与主户之间96普遍订有一种书面的租佃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又不是两个在法律上,在地位上97平等的人之间的契约,和资本主义纯粹货币关系的自由契约性质不同),由于土地所有权的转换加速,农民不再世代依附某一地主,同时劳役地租也显著减少。
9899虽然许多地区出现“佃仆关系”,但佃客的社会地位与人身依附关系比前代的部100曲和奴客仍有所提高和松弛。
但是宋代北面辽夏金环伺,长期纳岁币,再加上101拍打行政机构开支和军费开支,以及官僚腐败,国土面积较为前代狭小,尤其102是南宋偏安江南,显然国家对于下层民众的经济剥削加重。
1031043、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壮大105由于统治阶级扩大的需要,这是时期,教育已经受到有上而下的重视,国106立学校和书院都纷纷兴起,知识分子在社会各领域的比重增大。
同时,由于两107宋工商业,特别是商业的长足发展,平民的力量逐步从文化、经济、甚至是政108治领域凸显出来。
当然比较明显的是在文化和经济上。
109两宋城市工商业群体的发展较前代而言,既表现为规模上的显著扩大,也110表现为内部结构的日益完整。
就前者而言,以临安为例,到南宋中期,城内外111共有414个工商业行作(《诸行市》)。
就后者而言,根据经营内容和方式的不112同,工商业群体具体又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商业经营者。
他们有的是从事跨地区长途贩运的行商,有的是开设各种店铺、茶肆、酒楼之类的坐商,有的是113114走街穿巷、沿街货买的小商贩。
二是服务业经营者,包括在商业活动中充当中115介的“牙人”、作为高利贷资本代理人的“行钱”以及从事租赁、典质、旅舍、修补等活动的人员。
三是手工业经营者。
其中有的是雇佣工匠进行生产的手工116117作坊主;有的是开设家庭作坊兼商铺;有的是由包买商控制的专业匠户,如临118安城内有许多为丝绵铺生产的“机户”。
四是雇佣人员。
他们以出卖劳动力为生,119或在各种店铺、楼肆、作坊里帮工,或充任富商巨贾的仆役,或临时受雇做苦120力。
1211224、贫富分化加剧和贵贱更迭频繁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从本质上讲,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其内部123124等级关系主要也是以经济因素为基础形成的,财富的多寡和贫富分化,既导致125市民之间经济地位的差异,也决定了他们社会地位的高低。
因此,与传统等级制下身份划分的世袭性和绝对性不同,南宋市民的社会等级和贵贱之分并不是126127固定不变和不可逾越的,而是随着经营状况的变化和财富的转移处于不断的升128降、沉浮之中。
富贵者一旦经营不当、丧失财富上的优势,便会由上层沦为下129层;贫穷者如果经营得法、跻身富裕行列,便会由下层跃升上层。
130总结131132唐朝政权一直致力于抑制旧门阀,而唐末农民起义则是矫枉过正,“天街踏尽公卿骨”则猛烈冲击了当时的门阀士族,加速了其分崩离析。
有宋一代较唐133134末和五代有所恢复,但是,自唐末以来,门阀地主的统治在中国古代官僚集团135中已经消失。
同时,宋代重文轻武的统治思想和措施,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出现的可能,而以土地为基础的门阀地主集团,无法再依靠其占有的土地对政治施136137加影响,最终形成了以官僚地主为主体,同时存在部分门阀势力影响下的统治集团结构。
138139宋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对各政权官僚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
宋140代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参政群体的扩大),统治阶层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广泛吸纳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阶层。
科141142举考试制度在宋代有了新的发展,使得社会各阶层间上下流动的机会明显增多。
143同时,两宋特别是南宋,由于大片土地的丧失,其经济结构开始向手工业144和商业转型和调整,加之不抑兼并的政策,贫富分化加大,早在北宋就出现了145“福者有弥望之田,穷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南宋以后这种等级间的流动更146加剧烈。
每一种社会阶层的兴起,必然引发社会领域的相应变动。
南宋时期市民阶147148层的日趋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
一方面,149不断壮大的工商业群体和日趋市民化的官僚、士人、地主、农民的结合,推动了城市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促使传统宗法观念下的世袭性、身份性等级划分150151逐渐向商业观念下的职业性、财富性等级划分转变。
另一方面,以“重商”为152核心的市民思潮和具有大众化、世俗化特征的市民文化的兴起,对长期以来作153为城市意识形态主流的儒家思想和士人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冲击。
从更广阔的视154野来看,市民阶层的兴起使城市文明逐渐突破农耕文明汪洋中的“孤岛”的格155局,向整个社会体系扩散。
156五、思考题1571581、两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有哪些主要的特点1592、门阀制度在宋代是如何瓦解的1602、租佃制有何特点3、市民阶层的兴起有何影响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