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海默剖析现实世界
世界是“复合相互依赖”的世界
世界是“复合相互依赖”的世界复合相互依赖的存在,既表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表明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损益与共的不可分割关系。
如何看待国际政治现象和国际政治走势,这是各国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不能不关心、不研究的问题,也是世界上众多国际关系学者不能不为之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以求取得比前人更进一步的认识的问题。
对此,以肯尼思·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和以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各有所长,他们互有所取而又互相辩难,指点世界,激扬文字,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探讨。
就对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对国际政治的本质认识而言,新现实主义的阐述似乎更为简洁扼要,直切肯綮。
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军事安全是国家最重要的关注,在国际政治中处于最高等级;而行使权力和显示权力最有效的手段则是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这是对自近代以来全部世界政治的最本质概括。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大国,尤其是霸权国家,无不奉此为圭臬。
特别是美国,按照米尔斯海默的说法,它的历届政府、历届总统不管其是标榜信奉理想主义的还是信奉现实主义的,本质上都是以现实主义行事,理想主义充其量不过是他们披上的一件好看外衣而已。
对于新现实主义关于权力和安全的上述观点,新自由制度主义并未加以否定,他们只是认为,在全球化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新现实主义的上述设想有些过于极端,或过于“理想”化了。
在更多情况下,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或复合相互依赖更应引起重视,虽然这种复合相互依赖也不是国际关系的全部,甚至它并没有“完全真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政治现实”,“复合相互依赖与现实主义的观点一样,都是理想模式。
大多数世界政治的实际情况往往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权力与相互依赖》[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
因此,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式。
米尔斯海默剖析现实世界
米尔斯海默剖析现实世界者:余万里关键字:学术动态·余万里年号:2021期号:第4期PDF文件:出版社:英文标题:JohnJ.MearsheimerAnalysisoftheCurrentWorld中文标题:米尔斯海默剖析现实世界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
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鸣。
在这部著作中,米尔斯海默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21世纪早期,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
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的那种对抗”。
米尔斯海默教授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代言人。
2021年11月10日,米尔斯海默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进行演讲,用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剖析了当今国际政治及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同美国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一)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大国政治的悲剧米尔斯海默教授认为“我们还生活在一个现实主义的世界上”,这是因为世界体系的结构仍然建立在现实主义的五个假设之上。
首先,国家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者。
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可以支配国家的行为。
这就是所谓的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其次,所有国家都有一定的进攻性军事能力;第三,每个国家都无法确定他国的意图,这是因为意图深藏在人们的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图是会发生变化的;第四,生存是国家的首要目标;第五,国家是理性的行为者,是理性的战略规划者。
在这五个假设中,第一点和第三点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引起争议。
米尔斯海默指出,如果把这五个假设混合起来,就会导致三种国家行为:一是恐惧,国家之间彼此恐惧对方。
直面_进攻性现实主义_约翰_米尔斯海默复旦大学演讲实录
学术文摘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直面 进攻性现实主义约翰!米尔斯海默复旦大学演讲实录余建军∀∀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应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之邀,于去年底来华进行巡回学术演讲,并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四场学术讲座。
其主题分别是: 为什么我们依然生活在现实主义世界中 、 20世纪的世界 、 未来的中美关系 和 #9!11∃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
米教授的演讲十分富有特色。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他始终是站着的,并习惯性地来回移动步伐,还不时地伴有丰富的表情和略带夸张的动作,就连黑板也经常是被他写得满满的。
他的声音十分洪亮,语速不快,咬字十分清晰,非常抑扬顿挫。
笔者有幸听完米教授的四场讲座,并都做了笔记和录了音。
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米氏新近表达的一些观点,笔者特整理成本文,以飨读者。
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是试图解释世界如何运作的国际政治理论。
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帮助你了解(shed light on)过去、现在和未来。
米教授提醒人们,完美的理论是不存在的,理论的简化往往会忽视一些重要的事实,从而不能解释某些 特定情形 (particular situation)。
因此,他不认为他的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理论。
理论只是一种宽泛的工具(broad instrument)而已。
米教授认为,一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身份等因素在解释国际政治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者,他认为大多数国家的基本行为是一样的。
在他的理论里,是否是德国人、美国人或中国人,那都是无关紧要的,现实主义理论是一种对文化描述不多的理论。
他认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方式没有什么不同。
他之所以这样认为,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是基于关于国家行为的两大思想流派而得出来的看法,即人性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
米尔斯海默表示,他是一个结构现实主义者。
浅析与批判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强必霸”的观点
浅析与批判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强必霸”的观点米尔斯海默于21世纪初提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他所著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该理论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继肯尼思·华尔兹所著《国际政治理论》后现实主义的又一里程碑式巨著[1]。
可是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中,米尔斯海默怀着一种较悲观的政治论调来看待当今的大国政治,所以其虽然是现实主义一个新发展,可是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本文首先对该理论与已有观点进行了总结归纳,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威胁论”提出了个人对它的批判。
审视该理论关于大国关系的论点对进一步思考如今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颇具意义。
标签: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国强必霸;中国威胁论;批判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提出: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权力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模式,影响联盟的形成;大国政治的历史是修正主义国家的冲突过程,尽管全球霸权无法实现,但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企图,因此大国间处于无休止的安全竞争状态。
米尔斯海默将他的理论建立在五大前提假定之上,它们分别为:国际关系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国本身具有进攻性军事实力、大国永远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以及大国是理性行为体。
而在这五个前提假设同时具备时,就为大国采取针对他国的进攻行为创造了强大动力,并最终导致大国不断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就是对霸主地位的争夺。
而今天我们主要分析、总结与批判的就是该理论中“国强必霸”的观点。
首先,“国强必霸”理论中什么可以被称为“强国”、权力到达什么程度什么可以被称为“霸权”就无法定量来分析。
从定性角度来看,各家也持有不同的观点。
米尔斯海默认为国家有两种权力:潜在权力和军事权力,而潜在权力指的是用来构筑军事权力的社会经济要素。
在国际政治中,一国的有效权力是指它的軍事力量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以及与对手军事实力的对比情况[2]。
我认为,米尔斯海默的论断略显片面,太过看中军事权力,忽视了许多其他的因素。
米尔斯海默:论中美战争的可能性
米尔斯海默:论中美战争的可能性2015-06-04 04:07:06 归档在我的博文 | 浏览433691 次 | 评论118 条研究国际关系,不可能绕过约翰·米尔斯海默这个名字。
在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他开创了进攻性现实主义流派。
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被公认为国际关系学术史的里程式著作。
也正是他从理论逻辑上充分论证了大国争霸的必然性,坚信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会是美国的威胁,从不讳言美国必须要警惕中国崛起的威胁,因此,米尔斯海默的学术著述常常成为美国舆论中流行的“中国威胁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2012年5月23日,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博士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之间有一场对话。
该文删节版曾发表在环球时报。
当年,中美关系形势微妙。
旧文新读,或许也能够得到不少启发。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文原标题为《中美:准备战争,又想避免战争――与国际关系学大师米尔斯海默的对话》。
研究国际关系,不可能绕过约翰·米尔斯海默这个名字。
在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他开创了进攻性现实主义流派。
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被公认为国际关系学术史的里程式著作。
也正是他从理论逻辑上充分论证了大国争霸的必然性,坚信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会是美国的威胁,从不讳言美国必须要警惕中国崛起的威胁,因此,米尔斯海默的学术著述常常成为美国舆论中流行的“中国威胁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2012年5月23日,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博士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之间有一场对话。
该文删节版曾发表在环球时报。
当年,中美关系形势微妙。
旧文新读,或许也能够得到不少启发。
中美实际上在准备着相互战争王文:米尔斯海默教授,据我所知,在中国有不少学者不同意您“中国威胁论”的说法。
有许多人与您辩论过,有真正说服您,或给您一些启发的吗?米尔斯海默:我一直认为,中国不能和平崛起。
至今为至,没有中国人能够真正驳倒我对此的论证逻辑。
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
解析《大国政治的悲剧》内容简要:本文旨在解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就其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主导变量与理论模型;理论的延伸与比较;写作的方法与方法论;以及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批判行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悲剧。
关键词:解析;大国;大国政治;悲剧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从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到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2】再到基辛格的《大外交》,大国政治始终是国际政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2001年底,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的新作《大国政治的悲剧》【4】一书出版,在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继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后国际政治理论的中现实主义的最重要贡献,是国际关系课程的标准教材”【5】下文,笔者将对这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性解析,以求揭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一)基本概念米尔斯海默强调,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基本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1945-1990年间,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政治都深受美苏角逐的冲击”。
【6】何谓大国?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主要由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有大国资格,它比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以承受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的常规战”,【7】这一大国的定义与马丁.怀特的大国定义有相似之处,怀特认为“大国是能够自信地对另一个大国开战的国家”【8】,但怀特同时强调“大国是具有普遍利益的国家,即拥有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利益”【9】。
用军事实力这个变量来衡量“大国”,在怀特时代还有情可原,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军事力量作用很大,但在60年后的21世纪,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软权力的作用变的更加重要。
【10】经济的相互依赖、国际舆论与道德以及国际机制作用的增强,使得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下降,战争的代价沉重。
被误读的米尔斯海默_也谈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关系
被误读的米尔斯海默———也谈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关系李永成 摘 要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认为大国必然出于安全目的而为自己的世界权力份额最大化相互竞争。
但是,仅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米尔斯海默的理论是片面的,还必须着眼其理论所阐述的霸权逻辑及其对美国的大战略含义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它。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认为,由于巨大水体的阻遏力量和核优势的无法实现,各大国谋求全球霸权的努力是徒劳的,充其量只能谋求地区霸权地位,并努力阻止其他大国成为地区霸主。
根据这样的霸权逻辑,进攻性现实主义反对美国奉行“帝国战略”和为之服务的单边主义方式与先发制人战略,认为“离岸制衡”才是美国大战略的明智选择。
因此,进攻性现实主义不是单边主义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进攻性现实主义 霸权逻辑 大战略含义 单边主义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4)05006672 最近有学者撰文指出近年来在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学界备受关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和美国对外政策中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取向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认为进攻性现实主义构成了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准备,为单边主义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1]实际上,这种观点严重忽视了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霸权逻辑及其对美国大战略的含义,是建立在对米尔斯海默理论关于“权力最大化”观点的片面解读之上的。
从米尔斯海默理论的霸权逻辑和美国大战略思考角度看,进攻性现实主义并非美国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更谈不上是它的理论准备,单边主义是小布什政府建立全球霸权之“帝国战略”的直接表现,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安全逻辑严重背离,它遭到了米尔斯海默的强烈批评和坚决反对。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基底众所周知,现实主义是历史渊源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其发轫可溯至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直言不讳地揭示了国际关系中“强者为所欲为,弱者承灾受难”的权力政治本质,从此奠定了现实主义重视国家间权力竞争的理论传统。
评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及中国威胁论
遏制中国: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评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及“中国威胁论”江峡2012-10-22 15:44:29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武汉)2012年3期内容摘要: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01年出版了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美国要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必须遏制中国的崛起。
但是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个完全脱离当代国际关系,特别是脱离中美关系现实的非现实主义理论,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美两国政府与人民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因为以国防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为主要威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权力与安全竞争观点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接触与合作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关键词:国际体系;大国竞争;“进攻性现实主义”;和平崛起、遏制作者简介:江峡(1953- ),男,湖北武汉人,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全球政治与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12)03-0038-06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在西方世界欢呼赢得对苏冷战胜利,期翼世界“永久和平”时,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却对此大泼冷水。
他悲观地认为,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大国间的竞争并未停止,国际间“暴力冲突的循环将继续到新的世纪,对和平的希望恐怕难以实现。
因为构成国际体系的大国互相惧怕对方并竞争权力,结果造成和平无法实现。
”[1](P 前言xi)米尔斯海默将这种观点系统透彻地阐述在他于2001年出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中,并称其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米尔斯海默认为,由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中的大国为了得到安全而展开的竞争迫使他们采取进攻性战略,导致冲突与战争频繁发生。
一个大国要生存下去,就必然要成为体系中的霸权国家。
米尔斯海默相信,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不安于现状的大国,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安全竞争不可避免。
直面“进攻性现实主义”——约翰·米尔斯海默复旦大学演讲实录
Coming to the Point of 'Aggressive Realism'--A Record of John Meaarsheimer's Speeches at Fudan
University
作者: 余建军[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国际观察
页码: 75-78页
主题词: 约翰·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结构现实主义;欧洲;中国
摘要: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应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之邀,于去年底来华进行巡回学术演讲,并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四场学术讲座.其主题分别是:'为什么我们依然生活在现实主义世界中'、'20世纪的世界'、'未来的中美关系'和'‘9·11'后的美国外交政策'.米教授的演讲十分富有特色.在整个演讲过程中,他始终是站着的,并习惯性地来回移动步伐,还不时地伴有丰富的表情和略带夸张的动作,就连黑板也经常是被他写得满满的.他的声音十分洪亮,语速不快,咬字十分清晰,非常抑扬顿挫.笔者有幸听完米教授的四场讲座,并都做了笔记和录了音.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米氏新近表达的一些观点,笔者特整理成本文,以飨读者.。
全球秩序的范围
全球秩序的范围一、 现实主义与全球规范上次我们讨论了现实主义如何看待全球社会的程式化版本。
根据这种观点,全球社会的主要演员是国家,是运用理性追逐自身利益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利益的国家。
因为全球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有责任且有能力制定和实施规则的中央集权机构,所以国家只能依靠它们自身的设置。
由于它们不能确定其他国家的意图和举动,所以它们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
根据米尔斯海默的观点,这种警觉性,至少就强权国家而言,会通过增加相对权力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其他版本的现实主义则强调:理性的国家会表现得更加保守。
但不论出现哪种情况,国家的警觉性会经常和服从全球规范的要求相冲突,并且它们并不将那些规范视作对其行为的约束。
1、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来思考这些有关国家及其对自身利益的理性追逐的主张。
首先,这些主张代表了对国家行为的经验概括。
其次,这些主张提出了一种关于国家如何找到采取行动最充分的理由的观点:即,国家有最充分的理由去做增进自身安全的事情;并且由于国家安全容易受到威胁,所以它们总是有理由不参照规范限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因为它们有权采取最能增进自身安全的行动,而增进安全总是允许的,因此它们得到允许不将全球规范视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或者说,由于它们缺乏其他国家遵守规范的保证,因此它们不服从规范是允许的)。
2、本次讲座的参考读物提出了另一种对全球社会的见解:全球社会是一种规范,或者说这样的社会至少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规范秩序、一个权利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所有代理人(指国家)都将规范视为对自己和体系内所有其他代理人行为的合理约束。
无论如何,这种见解认为只要考虑一下人类存在的方式,形成这样的秩序是可能的。
在罗尔斯看来,规范秩序是一个“现实的乌托邦”:乌托邦,是说它靠一系列宣扬重要政治价值的规范体系组织和统一起来;现实的,是因为社会成员可以要求政治实体承诺根据合理的原则来行动(具体而言,比如说根据世界民族法则(Law of Peoples)来行动),从而社会成员对政治实体遵守规范秩序产生了充分的信任——政治实体有理由并且应该遵守全球规范。
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逻辑
性现实主义理论 的基础 。在米尔 斯海 默看来 ,国际
政治在本质上是 大 国政 治 ,因为 大 国对 国际政 治有 着最大 的影 响,国际政治 格局从 根本上 取决 于大 国 的决策和行为 。而能否成 为大 国 ,则 取决 于一 国所
拥 有 的军 事 实 力 ,具 体 说 则 是 一 国能 否 承 受 与 世 界
一
二 、进 攻 性 现 实 主 义 理 论 的 逻 辑
从 以上可 以看 出 ,米尔 斯海 默 的进攻性 现 实主 义的逻辑框架 ,主要 包括 体 系结 构决 定论 、理性 国
作 者 简 介 :赵 晓 伟 ,济 南大 学 政 治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国际政 治教 研 室 主任 、讲 师 。
— -・— —
6 .— 4 - - —
保持高度的警惕 ,这实 际上就 是 国际政 治 中的安 全
困境 。
获得霸权后 ,它才会 停止 追求 权 力。在 完全 控制 体 系之前 ,国家是不会成为维持现状 的国家 的 勰 。
21 0 0年第 5期 第2 6卷 ( 总第 13期 ) 5
南 京政 治学 院学报 Junl f L a gIs t eo oic ora o A N @n tu f lis P n it P t
N .5 0 0 o .2 1 Sr l o 5 o.2 e a N .13V 1 6 i
中 图分 类 号 :D 1 8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97 (0 0 5 0 4— 5 0 1 7 4 2 1 )0 —06 0
进攻性现实 主义理 论是 现实主 义理论在 冷战后
状态是 国际政治 的客 观现实 ,它 是一种 水平 的权威 结构 ,建立在主权 国家 的基 础之 上 ,其特 点是充 斥
论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论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作者:谷宇新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在冷战后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论。
它继承了经典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理念,强调国家的首要目标是生存与安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就是争夺霸权,只有这样才能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
由于大国之间不断地展开激烈的安全竞争,导致战争的悲剧反复出现。
这一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关键词]现实主义;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2)01-0024-04[收稿日期]2021-11-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问题国际化视阈下援藏组织对美国国会影响研究”(18BGJ017)[作者简介]谷宇新,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
一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自由主义(liberalism)、现实主义(Re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最有影响的三大流派 [1]。
其中,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不仅发展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成为其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两大流派探讨的核心议题是战争与和平。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与战争相伴相随。
进入阶级社会(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破坏性也越来越强,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能否避免战争,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就成为两大流派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自由主义学派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理性和善良的,“战争的出现与人类的本性无关,而和它所处的环境有关,主要是由于不完善的国内和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开化的困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不足所引起的。
” [2](P34)在这样的状况下人往往容易做出愚蠢的举动。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现代化和提高人的理性意识。
现代化能使人(或国家)彼此合作的范围扩大,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提高人的觉悟。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研究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对国际政治的关注度逐渐增高,并关注讨论当前与国际政治有关的时事热点。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到了,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民参政议政程度的提高,对周遭世界格局的关注度增加。
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对一门学说或是现象的研究,要想吃得透,最终还是得回归理论本质。
要想对国际政治问题有一个更加辩证客观而不是盲目的理解,必须要对基本的理论加以熟悉与建构,从方法论出发研究并思考问题,才能更宏观地了解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看清问题,才能更正确地解决问题。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发展中,出现过很多理论流派。
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拥有自己的学说基础甚至历史传承。
而在众多理论流派中,又有三大理论流派独树一帜,各自拥有鲜明的特点。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亨廷顿提到近代国际关系研究以来,研究者广泛应用范式思维进行思考。
虽然简化的范式不能说明世界政治中发生的一切問题,而且存在许多例外,但“范式比其他任何竞争对手都更能说明重要的现象”;“它是思考国际事物必不可少的出发点”。
因此,近代国际关系理论中三大流派又被称为三大范式,并被用以广泛解释国际事务中的诸多问题,引起全世界众多一流学者的辩论。
本文主要从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流派中的现实主义流派为大家做简要介绍与梳理。
如今,提及修昔底德(公元前460-公元前400),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修昔底德陷阱”。
诚然,以他名字命名的一种理论或现象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但修昔底德从未在他的著作中提及过“修昔底德陷阱”或“陷阱”等描述(在今后的推文中将详细介绍修昔底德陷阱的由来)。
修昔底德是雅典的一名历史学家,十将军之一,在一场历史重大战役: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由于战术失误,他被革职流放。
也正是因此,才产生了第一本较为完全记录这次“古代世界大战”的作品:《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安全理论及其批判
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安全理论及其批判刘胜湘2012-11-21 15:32:32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02期一、均势安全论现实主义的均势安全思想基于对人性的分析。
其逻辑是,人具有权欲本性,国家像人一样也具有权欲。
由于国际社会国家权欲困境普遍性存在,其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权力均势维护国际安全。
在国际政治的权力争夺中,如何摆脱国家争夺权力的困境维持国际社会的安全?现实主义提出的设想之一是权力均势。
权力均势是传统的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际自助机制,是各国自发作用的结果。
均势是各方利益暂时妥协的产物,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均势状态就会被打破,各主要力量之间会重新组合,达到新的均势。
在一个仍以主权国家对权力的追求作为动力的世界中,和平只能通过两种方法来维持,其中之一是社会力量自我约束机制,它在国际舞台上表现为各个国家的权力斗争,即权力均衡。
一些国家无论试图维持现状还是推翻现状,都表现出对权力的追求。
另一些人却认为,国家进行过的大多数战争,都是均势引起的。
现实主义则相信前者。
均势理论认为,不管是一些国家还是所有国家有意识在寻求建立和维持平衡状态,或者,不管是一些国家还是所有国家有意识想要征服世界,均势形成的趋势还是会出现。
均势理论把国际政治描述成一个竞争性的领域。
均势一旦受到破坏,就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重建起来。
建立均势截断了进攻的后路。
现实主义认为两极均势是多极均势的一种特殊形式,认为两极均势同样有利于降低战争危险,甚至比多极更安全。
因为两个领导者的体系比有多个领导者的体系更加易于管理,两极中谁都没有足够的武力颠覆均势,如果产生冲突将比较容易控制,在两极间比在多极间达成和执行协议更容易。
在新现实主义者看来,两极体制比较稳定和安全,二、霸权安全论霸权安全论亦称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这个词最早是由基欧汉创造的。
“霸权稳定论”的思想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经济领域提出,后于 80年代初被罗伯特•吉尔平应用于国际安全领域的。
进攻性现实主义
一、关于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是相对于防御性现实主义而言的。
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首要的目标不是权力的最大化,而是维持自身在系统中的地位。
[1]即维持现状、保护国家的安全才是首要目的,权力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威胁国家的安全。
而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是结构主义理论,它认为,“国际政治中几乎看不到维持现状的国家,原因是国际体系为国家牺牲对手以获得权力创造了巨大的诱导因子,当利益超过成本时,它们就会抓住这一机会”,[2]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以国家追求最大化的权力为理论核心展开论述的。
1.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和前提假设第一,国际关系体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都将处于无政府状态。
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社会是一个残忍的角斗场,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险恶环境。
[3]国际体系由独立的国家组成,国家之间没有任何的中央权威,这就促使大国以进攻的思维和行动提防对方、争夺权力、追求霸权。
国际社会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注定了大国悲剧的命运。
第二,大国本身具备用于进攻的强大的军事力量。
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之所以称为大国是因为它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先进的军事武器、庞大的军事力量,为大国彼此伤害甚至摧毁提供必要的资本,致使大国之间存着潜在的危险。
因此大国必须不断追求拥有更多的军事力量,一方面是用来防备,另一方面随时准备对外侵略。
第三,一国永远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
由于大国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感,致使大国一方面经常隐藏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要求国家在判断他国意图时必须小心谨慎。
对于其他国家的意图,任何一个国家最终都是无从知晓的,所以他们对其它国家的意图总是做最坏的估计。
而且国家的意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家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第四,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
国家的生存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大国也不例外。
大国的生存意味着大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遭受外部势力的干涉与侵犯,必须得到其它国家的尊重。
生存是国家的根基,国家一旦被征服,丧失了主权、生存权,也就没法再去追求其他更高的目标了。
米尔斯海默“中国威胁论”——从人口与财富的视角
一
战” 前 十年很 明显是一个 潜在 霸主
…
…
到 1 1 年 时 ,德 国控制 了 4 %的欧 93 0
具备赢得战争的太大作用 。 两种胁迫手 几乎 没人否认 它在 当今 世界具 有很 大的 洲工业实力 , 国控制 了 2 %。从这点上 这 英 8 段都不可能单独赢得一次 大国战争 。 作 宗教感 召力和政 治影响力 。”因此 , 论 说 , ” 无 德国也拥有相对 于法俄 31的潜在权 :
大 的软权力 。相反 , 皇国虽 然只是欧洲 是军 队数量上 的优 势足 以能够 弥补 因质 机构 , 国又拥有攻击彼此 的能 力且 其意 教 大 的一个没有 多少硬权力的袖珍 国家 , 是 量问题而产生 的差距 。 但 而他 在计算权 力大 图难以把握 , 当国家遭受威胁 时又缺乏 而
三、 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其主要
功 能
米尔斯海默认 为 , 现实世界充满 了安
世 界上仅 次于美 国的军事大 国和经 济大
实际上 , 米尔斯海默在判 断军事 力量
国 , 少有人会认 为这 两个 国家拥有很 强 大小时严重依赖 于人 口的规模 , 但 其解 释就 全竞争和战争 , 国家之上没有更高 的统 治
米 尔斯 海默 以军 事力量 为核心 的权 础 力观实 际上就是一种 唯武力论 的陈 旧观
念 , 国际力量对 比简单地归结为军事 物质基础。 是把 米尔斯海默认为的潜: 力是 者是被另一个大国占领 ,而没有被允许建 在权
力量对 比的片面 的、简单化 的思维方式 。 指 “ 用来构筑军事权 力的社会经济 要素 。 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并非所有的富裕
小时, 却又严 重依赖 于财 富 , 以一 国掌握
的财富数量来 比较其权力大小 。 米尔斯海 默认为 , 众多的人 口并不必然产生大量财
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读书笔记《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严肃的国际关系理论专著,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被认为是自1979年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后现实主义又一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者米尔斯海默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1970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任空军军官五年之久,具有渊博的国际关系历史与军事知识。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落脚于应对欧亚大陆可能出现的地区霸权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一美国式的经典命题。
作者在书中指出,在21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中国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并提出美国应该扮演“离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的角色。
这是作者理论上的推测,并不是针对中国,作者认为21世纪在亚洲对美国的全球霸权能够构成威胁的潜在霸权国是中国,美国应在亚太地区保留其大量驻军,以防止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的亚太主导话语权构成挑战。
作者提出,日本虽然有称霸亚洲的野心,但是它缺少核武器,这是一个重要的威慑力量,也是当今时代一个国家想要提升地位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日本虽然具备成为霸权国的条件,但是其与亚洲大陆被大片海域隔开,现在的中国与朝鲜比以前强大了许多,即使日本想要两栖登陆,也很难突破这两者的防守。
俄罗斯在2020年之前要成为东北亚的潜在霸主国也不太可能,难以想象它在经济上超过日本和中国。
但即使它出现奇迹般的经济增长,它在人口上也很难超越中国;同时,俄罗斯的疑难问题掺杂着它对欧洲和南部边界的严重安全关注,这限制了它能投入东北亚的军事资源。
中国具备成为一个潜在霸权国的人口、领土、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并且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可能超越美国。
中国是21世纪崛起的国家,作者认为强大的中国会对美国的霸权构成威胁。
这是作者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而非作者主观上认为中国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基于理论上的推导,2002年米尔斯海默明确的提出联合日本、越南、韩国、俄罗斯、印度共同遏制中国的观点。
我认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抹杀国家个性,单纯的从理论推导来决定实践的走向,其所杜撰的“中国威胁论”只是为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寻找逻辑基础的现实举措。
大国政治的悲剧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出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堪称从现实主义理论你角度对冷战后可能陷入危险之中的大国关系进行最为系统阐述的著作。
该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与9`11事件后美国日趋保守和强硬的国际政策恰成呼应,从而颇受国际关系界的重视。
冷战结束后,政界和学界对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即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如中国存在的“民主和评论”他们对民主和平的进步高奏凯歌。
而悲观主义者正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而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悲观派中的一个典型的权威著作。
此书的理论基础很简单,按照坐着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回归并发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当代的意义,以挑战当前流行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的乐观主义思想。
在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尼尔斯海默的理论是最狂热的,是一种“攻击性的现实主义”。
这种理论是古典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柔和。
①这种攻击性现实主义吧现实主义推向了极端。
攻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强调结构决定性的前提下,断定国家追逐权力的本性也是未泯的,就是说,国家总是尽力所为,以获得最大化的权力,以成为霸权国家。
通常我们认为,国际结构很少鼓励国家去追求额外的权力,国际结构使国家尽力维持既有的均势;但是攻击性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政治上竭力维持现状的国家是很少的。
大国政治的悲剧: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并以缜密的逻辑阐述了骑“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为获取安全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家采取进攻性的战略,结果便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大国被迫最大地扩充他们的相对权利,因为这是获得安全的最佳途径。
在这部著作中他指出:21世纪早期,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那种对抗,这就是近些年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威胁论“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权力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模式影响联盟的形式;大国意志在陆地上的表现是成为地区霸权(为了最安全的生存),而水域的阻遏力量使全球霸权不可能实现;大国政治的历史是修正主义国家间冲突的过程,尽管全球霸权无法实现,但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企图,因此大国间处于无休止的安全竞争状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实现(美洲)地区霸权的国家,他扮演了一种“离岸平衡手”的①古典现实主义:自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出版以来,古典主义曾经一度是国际关系中最具主导性的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FUDAN JOURNA L(S ocial Sciences)N o.5 2004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赵可金(复旦大学 美国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摘 要]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冷战结束以来现实主义理论流派中出现的新理论,在美国学术界的影响比较大。
本文运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进行了严格的评估,认为其理论是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极端,在学术上也存在许多逻辑缺陷。
最后,本文认为作为该理论政治产品的“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 大国 国际政治理论[中图分类号] D5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89(2004)050131008美国芝加哥大学知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01年出版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迅速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其强调进攻的鲜明特色与当前小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有些类似,不少人往往将其作为小布什政府的指导思想。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米尔斯海默早在冷战结束后不久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国际政治的基本看法,其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在理论上讨论问题,并非为了具体的政策提供依据。
问题是,我们应该把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和政策估量区别开来,从而准确地评价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学术地位,同时把握该理论可能的政策导向。
本文主要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角度对进攻性现实主义作一严格的理论考量,并把握该理论在现实主义流派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其中部分理论逻辑提出置疑。
如何评估“国际政治理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选择理论是对现实客观规律的具有普遍解释力的逻辑陈述。
国际政治理论则要揭示国际政治现象背后的规律,并将它们形成内在一贯的解释体系,能够回答一些看似偶然的现象之原因。
在西方,评价理论往往无法回避被称为“方法论三圣”的理论评价方法体系:卡尔・波普尔的证伪、托马斯・库恩的范式和伊・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
学号:姓名:xx专业:国际关系课程:国际关系理论专题浅谈进攻性现实主义——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大三下学期保研之前,有一位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个饶有意思的讨论题:用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分析同学保研过程的行为。
这大概是第一次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和自己生活如此紧贴的事项,笔者记得当时在同学们之间有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辩论和探讨,也发现进攻性现实主义独特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事情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进攻性现实主义不仅仅是提供一种视角,它还是现实主义大阵营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
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大国政治的悲剧》(“The Strateg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书被认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1979年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之后现实主义最有分量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分析大国政治乃至国际关系的最具解释力的理论范式之一,认为该理论“即便不能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和缝隙,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它仍是引导人们穿越黑暗的极好工具”1。
作者成书于10年前,也是冷战结束10年后,10年时间过去了,国际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的强大,似乎对《大国政治的悲剧》最后一章做了正面的回应。
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经历了至少几千年的斗转星移,历史长河中多少记忆随着尘埃一起湮灭,而留下来的大多是围绕大国所展开的,米氏认为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所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1【美】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策和行为”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尔斯海默剖析现实世界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
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鸣。
在这部著作中,米尔斯海默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21世纪早期,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
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的那种对抗”。
米尔斯海默教授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代言人。
2003年11月10日,米尔斯海默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进行演讲,用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剖析了当今国际政治及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同美国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一)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大国政治的悲剧
米尔斯海默教授认为“我们还生活在一个现实主义的世界上”,这是因为世界体系的结构仍然建立在现实主义的五个假设之上。
首先,国家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者。
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可以支配国家的行为。
这就是所谓的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其次,所有国家都有一定的进攻性军事能力;第三,每个国家都无法确定他国的意图,这是因为意图深藏在人们的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图是会发生变化的;第四,生存是国家的首要目标;第五,国家是理性的行为者,是理性的战略规划者。
在这五个假设中,第一点和第三点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引起争议。
米尔斯海默指出,如果把这五个假设混合起来,就会导致三种国家行为:一是恐惧,国家之间彼此恐惧对方。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担心他国既具有进攻性军事能力,又具有进攻性意图。
二是自助,各国认识到它们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
由于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国家就会面临“9·11”困境:当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遇到威胁的时候,它不可能像国内社会中的一个公民那样拨打“911”电话求助社会权威力量;三是各国都追求其相对力量的最大化。
这三种国家行为决定了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主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各国之间存在着持续不断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有时可能导致战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追求实现霸权,国家间进行安全竞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争夺霸权。
他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危险、糟糕的世界。
霸权的存在不可避免,所有国家都有追求霸权的欲望。
这并不是由人性所决定,而是由国际体系的结构,尤其是无政府的性质所决定。
在“现实主义的世界”中,所有国家都知道上述逻辑。
在这种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任何国家都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选择安全竞争和追求霸权。
所以,这个世界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世界,一个大国政治悲剧的世界。
(二)新保守主义与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
米尔斯海默认为,布什上台之初的外交基本上是按照温和的现实主义日程展开的,但在“9·11”之后,
他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变得非常的单边主义,放弃了重视传统盟友的多边主义路线。
其次,美国政府相信他们可以通过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方式彻底改造世界,伊拉克成为第一个试验场。
第三,布什政府展开了一场历史罕见的野心勃勃的“国家重建”(Nation Building)计划,美国不仅要民主化伊拉克,而且要成为改造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社会工程师”(Social Engineer),当然这个使命要由美国军队来完成。
第四,布什改变了竞选中对华强硬的态度,对中国更加地友好。
现在,美国已经陷入了“伊拉克泥潭”。
美国在伊拉克不仅受到当地抵抗力量的袭击,而且也成为来自阿拉伯世界的众多恐怖分子的打击目标。
美国在伊拉克遭遇到了典型的游击战,就像当年的越南战争一样。
他认为,美国在短期内很难从这个泥潭中脱身。
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民族主义。
在伊拉克人民眼里,美国人是“他们”、外国人、入侵者和占领者。
米尔斯海默教授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认为这是一场愚蠢的战争。
布什政府幻想通过军队在伊拉克,甚至在整个中东实现民主,这个想法更加愚不可及。
布什政府过于迷信美国的军事力量,以为军事优势能够让美国在国际政治中保持行动的自由,副总统切尼说,美国在世界各地“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像蜜蜂一样随意蛰人”。
现在,蝴蝶的翅膀已经被牢牢地沾在伊拉克,美国只能在泥潭里挣扎了。
米尔斯海默认为,在布什政府内据主流地位的“新保守主义”是导致美国陷入伊拉克泥潭的根本原因。
新保守主义相信美国只要使用武力,或者威胁使用武力,其他国家就会害怕、恐惧、举手投降。
这就是所谓的“跟随强者”(Band-Wagoning)行为,当美国显示武力之后,其他国家就会屈服,然后跳上美国的战车。
他们以为,美国打击伊拉克之后,伊朗、叙利亚、朝鲜就会害怕,就会放弃支持恐怖主义、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
布什政府还认为,把萨达姆赶下台之后,阿拉法特也不得不屈服,巴以冲突的问题也一并得以解决。
他们称之为“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要绕经巴格达” 。
而现实主义观点认为,美国动用武力只会激发其他国家的反对和自我保护意识。
事实证明,美国在伊拉克遭到了越来越激烈的抵抗,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俄罗斯、中国都反对美国在伊拉克动武,甚至美国的传统盟国法国和德国也强烈反对。
伊朗和朝鲜可能会加快发展核武器的进程,更多的国家会希望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免受美国的威胁。
米尔斯海默认为伊拉克战争会对美国的反恐战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为国际政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恐怖主义在本质上是对主权国家权威的挑战,世界大多数主权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上都有共识,因此美国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时能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但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却得不到支持,因为伊拉克战争的目标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
布什政府把萨达姆同国际恐怖主义相勾结作为发动战争的一个理由,这在事实上不成立。
美国把萨达姆政权推翻之后,在伊拉克国内造成了无政府的混乱,反而成为国际恐怖分子可以利用的机会。
伊拉克原来不是恐怖主义的国家,现在真的变成了恐怖主义盛行的国家。
布什政府实现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米尔斯海默指出,目前伊拉克的局势几乎占据了布什政府高层的全部精力和注意力,消耗了美国巨大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如驻扎夏威夷的第21步兵师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预备部队,即将被调往伊拉克。
这种状况使美国没有精力再把触角伸到其他国家。
这对很多国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伊拉克周边的国家似乎宁愿看到美国被钉在伊拉克,这样美国就不会在它们头上挥舞大棒。
(三)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米尔斯海默认为,中美关系在短期内是友好的。
这是因为,“9·11事件”之后,中美两国在恐怖主义威胁面前实现了合作。
伊拉克战争之后,中美关系由于两个原因可以变得更加密切:一是朝鲜核问题,美国不能像在伊拉克那样进攻北朝鲜,无法独自解决朝鲜的核问题,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帮助;二是美国已经深陷“伊拉克泥潭”,无暇他顾,绝对不希望在亚洲出现新的冲突和危机。
伊拉克的局势在未来5-10年内将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头等难题,伊拉克的局势越糟糕,美国就越有求于中国。
在朝核问题上,他认为如果朝鲜真正拥有若干核武器,美国不仅不敢武力威胁朝鲜,而且必然要被迫地与其谋求妥协和交易。
目前,美国对朝鲜核问题已无计可施,只能希望中国的帮助。
这应该说是布什政府唯一明智的选择。
中国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表现也确实令布什政府感到欣慰。
美国被困在伊拉克泥潭里,布什政府现在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在东亚出现新的危机和冲突。
米尔斯海默坚持认为未来20-50年后的中国将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
他的这一看法不带任何感情或意识形态的色彩,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做出的预测。
他指出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希望日本、俄罗斯或印度成为中国的威胁,而消除这些威胁的最好办法是让中国变得十分强大,以至于周围的国家更不敢与之挑战。
美国在西半球获得了这样的霸权,人们不能设想加拿大、墨西哥或巴西、哥斯达黎加能向美国发动攻击。
由于没有来自本地区的威胁,美国可以把触角伸到世界各地,干涉欧洲、亚洲、非洲的事务。
关于台湾问题,米尔斯海默教授认为中国和平统一的唯一途径是在经济和军事上强大起来。
在当前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的情况下,台湾海峡的冲突是美国十分不希望出现的,因为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精力再应付一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