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模的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热处理作业,以确保最佳的成品质量和性能。
二、作业准备1. 确认作业要求:了解作业要求,包括材料类型、热处理方法、温度和时间要求等。
2. 检查设备:确保热处理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包括炉子、控温系统、传感器等。
3. 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热处理夹具、保护气体、冷却介质等。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清洁工件以去除表面污染物,并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氧化层、涂覆保护剂等。
2. 夹具安装: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并正确安装工件,确保夹具能够稳定固定工件。
3. 炉子预热:打开炉门,将炉子预热至目标温度,确保温度均匀分布。
4. 工件装入炉:将准备好的工件夹具放入预热好的炉子中,并确保工件夹具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以确保热处理效果均匀。
5. 控温过程:根据作业要求,设置炉子的控温系统,确保温度能够稳定在目标温度范围内,并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
6. 冷却过程: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并将工件从炉子中取出,迅速进行冷却。
可采用水淬、油淬等不同的冷却方法。
7. 清洁和检查:将冷却后的工件进行清洁,并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没有裂纹、变形等缺陷。
8. 测量和记录: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工件进行尺寸和硬度等性能指标的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热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手套、防热服、护目镜等。
2. 操作人员应熟悉热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紧急停机程序,并随时保持警惕,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在炉子预热和冷却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炉子表面的高温,避免烫伤。
4. 在冷却过程中,应注意冷却介质的溅出和喷溅,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安全状况,如电气接地、炉门密封等,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热模锻作业指导书
热 模 锻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1、安装模具前应检查模具是否与产品相符,上下模是否配套。
2、按工艺卡要求调整上下模相关位置,满足毛坯允许的错移要求。
3、预热模具到170--350℃并予以保持,作业间隙必须对模具采取保温措施。
4、配置石墨水,一般锻件石墨乳加水稀释25—30倍,脱模困难的稀释10—20倍,石墨水喷打在预热好的模具表面后水迅速蒸发能留下一层较薄的石墨,放置坯料锻造后易脱模且基本没有残留石墨为准。
经常检查是否有石墨塞堵在型腔,并注意加水和加石墨,确认容器内的石墨水保持搅动,保持好石墨水浓度。
5、锻打每件产品时必须喷石墨水润滑模具型腔,并吹干多余的石墨水,使模具经常保持在170--350℃。
对模具升温较高、受力大、表面金属剧烈流动磨损较快的模具局部必须加大石墨水的喷打量,并注意喷打操作方法。
如:圆型带孔槽的模具,模具孔槽内部侧面都要全部喷打石墨水冷却润滑,操作手法为垂直沿孔槽走向环绕喷打石墨水;长条形模具边部易变形,须沿边部侧面走向来回喷打石墨水。
6、目测毛坯温度,过热过烧的隔离处理,温度过低的毛坯重新加热。
7、形状对称的产品,放料必须放置在模具型腔中心或中轴线上;形状非对称产品,放料须注意坯料各部位重心要和产品重心吻合,并根据金属流动方向调整放料位置,保证各部位充满无折叠。
8、严禁上一个产品脱模后不喷打石墨水冷却和润滑就立即锻打下一个产品。
9、调整好压力机打击力,防止模具打薄或产品太厚;严禁随意空击模具。
10、产品脱模时,只能撬飞边,不得用太尖的撬棍用力的撞击产品。
11、连续锻造每隔1~3小时对模具表面进行打光;模具变形严重、脱模困难或模具局部开裂凸起时,必须立即打光修理,严重时须换模。
质量控制:1、 目测表面无夹层、折叠、裂纹、缺料、过热、过烧。
2、检查锻件错移量是否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3、首件全检尺寸和外观,巡检抽查3-4只/20分钟检查产品重要尺寸、关键尺寸和全部外观; 并将其空冷后确认,必要时冷却后抛丸处理再检验。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范文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 07月 27日实施日期: 07 月27日5.4.1 保温结束后,用吊车或其它装置将材料迅速出炉,淬入规定冷却介质中冷却。
5.4.2 淬火转移时间是指从材料吊起到材料全部淬入介质中,总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5S。
5.5 材料变形的校正:5.5.1 材料变形应在热处理后立即校正,矫正模具和工具应在热处理前事先准备。
5.5.2 根据材料特点和变形情况选择相应的矫正方法,矫正时用力不宜过猛,要缓慢均匀。
5.6 时效操作:5.6.1 需进行人工时效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尽快进行。
5.6.2 装炉时,炉温不得超过时效温度。
5.6.3 将自动控温仪表定温,然后送电加热,开动风扇。
5.6.4 保温时间到后,断开电源。
5.7 重复热处理:当热处理的材料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可进行重复热处理,重复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可酌情缩短,其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8 技术安全及其它:5.8.1 进行热处理操作时,操作者不得离开现场,切实注意观察温度和设备运转情况,穿戴好防护用品,做好原始记录。
5.8.2 在装炉和出炉前,必须切断电源。
6 热处理质量检查:6.1 检查方法及项目:6.1.1 目视检查:观察工件的表面状况,目的在于发现是否有共晶体的析出物引起的表面起泡、氧化变黑以及翘曲变形和裂纹等。
6.1.2 尺寸检查:检查材料的变形程度,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精度等级。
6.1.3 表面检查:表面裂纹、气孔、缩孔、夹渣和疏松等。
6.1.4 力学性能检查:检查材料本体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或硬度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标准要求。
6.1.5 金相检查:取试样,检查是否过烧和强化相是否溶解完全等。
6.2 热处理缺陷6.2.1 热处理缺陷分类:力学性能不合格、退火不均匀、变形、裂纹及过烧。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模板]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对应的流程/规范1.目的制定热处理操作指导规范,明确热处理正确作业要求。
2. 概述范围:模具铣磨课。
职责:热处理操作员:按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铣床组长: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组组员是否按本指导书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工操作和机床保养。
3. 术语4. 操作说明4.1. 热处理炉操作方法。
炉额定电压380V,操作方法,打开电源开关,电压指针指到380V处,调节温度按︿键温度上升,按V键降低温度,温控表上PV值为炉内实际温度,SV值为设定的额定温度,当PV值到SV值的温度时电炉自动断电,PV值低于SV值的温度时电炉自动通电加热,加工时先调试好温度,放入工件在打开电源,工件完成后关闭电源,取出工件。
4.2. 温控面板上的说明4.2.1. 上显示窗显示测量值PV,参数名称等。
4.2.2. 下显示窗显示额定值SV,报警代号,参数值等.4.2.3. 设置键,用于进入参数设置状态,确认参数修改等(下面四个键的第一个键).4.2.4. 数据移位键(下面四个按键的第二个键(<A/M)键,兼定点控制操作。
4.2.5. 数据减少键(下面四个键的第三个(V/RUN)键兼运行操作。
4.2.6. 数据增加键(下面四个键的第四个(︿/STOP)兼停止操作。
4.2.7. 功能指示灯,RUN灯亮表示处于程式运行状态,仪表通电后进入基本显示状态,此时仪表上,下显示窗口,分别显示测量值PV和额定值SV,显示窗口还可以交替显示字符表示状态。
4.3. 温控仪表程序设定4.3.1. 程序编排,程序编排采用温度-时间-温度的格式,(意思是:从当前设定的温度)经过该段的设置时间到达下一温度为一段.4.3.2. “SP”为温度“T”为时间“SP几”就是第几段温度“T几”就是第几段时间.4.3.3. “乙”键一次设定每段时间和温度,接触时”t”设为“-121”。
4.3.4. 举例:从室温升到30分钟升到200度,然后保温一小时,接着20分升温到400度,保温一小时后自动结束,温度-时间-温度,为一个完整的温度段。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作业指导书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模具材料概述 (3)1.1 模具材料分类及功能要求 (3)1.1.1 模具材料分类 (4)1.1.2 模具材料功能要求 (4)1.2 常用模具材料介绍 (4)1.2.1 碳素钢 (4)1.2.2 合金钢 (5)1.2.3 工具钢 (5)1.2.4 高速钢 (5)1.2.5 硬质合金 (5)第2章模具钢的热处理原理 (5)2.1 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5)2.2 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功能的影响 (5)2.2.1 退火 (5)2.2.2 正火 (5)2.2.3 淬火 (5)2.2.4 回火 (6)2.3 模具钢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6)2.3.1 常见缺陷 (6)2.3.2 防止方法 (6)第3章模具钢的退火处理 (6)3.1 退火处理的目的与分类 (6)3.2 退火处理工艺参数选择 (7)3.3 退火处理对模具功能的影响 (7)第4章模具钢的正火处理 (8)4.1 正火处理的目的与分类 (8)4.2 正火处理工艺参数选择 (8)4.3 正火处理对模具功能的影响 (9)第5章模具钢的淬火处理 (9)5.1 淬火处理的目的与分类 (9)5.1.1 马氏体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
95.1.2 贝氏体淬火: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淬火,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提高模具的韧性。
(9)5.1.3 珠光体淬火: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淬火,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获得适当的硬度和韧性。
(9)5.2 淬火处理工艺参数选择 (9)5.2.1 淬火温度:根据模具钢的成分和所需功能,选择合适的淬火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淬火温度都会影响模具的功能。
(9)5.2.2 淬火介质: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如油、水、盐水等,以保证模具在淬火过程中达到所需的冷却速度。
(9)5.2.3 淬火时间:根据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确定合适的淬火时间。
过长或过短的淬火时间都会影响模具的功能。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材料类型、硬度要求、工艺规范等。
2. 检查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3.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试样,确保其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
三、作业步骤1. 清洁和预处理a. 将待处理的材料进行表面清洁,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
b. 检查材料的尺寸和形状,确保其满足要求。
c. 对于需要预处理的材料,如去除氧化皮、切割等,按照相应的工艺要求进行处理。
2. 加热a. 将材料放置在热处理设备中,确保其与设备接触良好。
b. 根据热处理要求,设置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c. 启动加热设备,逐渐升温至设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d. 监测和记录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 冷却a. 加热结束后,立即将材料从加热设备中取出。
b. 根据热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如水淬、油淬等。
c. 进行冷却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d. 监测和记录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冷却速度符合要求。
4. 淬火和回火(根据需要)a. 对于需要淬火的材料,将其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以快速降低温度。
b. 对于需要回火的材料,将其放入回火炉中,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热和冷却。
c. 监测和记录淬火和回火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5. 检验和评估a. 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检验,包括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
b. 根据检验结果,评估热处理的效果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c. 记录检验和评估结果,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四、作业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确保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3. 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
锻造过程操作作业指导书
锻造过程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锻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锻造过程操作作业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完成锻造任务。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锻造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具体步骤:1. 确定锻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和所需性能,选择适当的锻造材料。
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可锻性和机械性能。
2. 准备模具: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确保能够承受锻造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
3. 设备调试:检查和调试锻造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预热至适当的工作温度。
4. 安全防护:确保操作场所的安全环境,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耐热手套等。
三、操作步骤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锻造过程的操作步骤,在操作中请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工件放入模具: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将待锻造的工件放入模具的合适位置。
确保工件与模具接触紧密,准确地定位。
2. 热切料:根据需要,在模具中放入合适的热切料。
热切料的作用是提供锻造时所需的热量,保持锻造材料在适当温度范围内。
3. 预热工件:使用预热设备对工件进行加热,使其达到适合锻造的温度。
预热温度应根据锻造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来确定。
4. 进行锻造:将加热到适当温度的工件放入锻造机的工作区域。
通过施加压力和应变,使工件发生塑性变形,达到期望的形状和尺寸。
5. 模具修整:在锻造过程中,模具表面可能会受到磨损或损坏,需要进行修整。
及时进行模具修整,确保锻造的产品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6. 后处理:锻造结束后,对锻造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操作。
可能的后处理操作包括退火、淬火、清洗等,以确保产品达到所需的物理性能。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锻造过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1. 温度控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确保锻造过程中温度的准确控制。
锻造过程操作作业指导书
锻造过程操作作业指导书1. 引言锻造是一种通过塑性变形将金属物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制造过程。
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锻造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锻造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特编撰此操作作业指导书,以便于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锻造过程操作。
2. 前期准备2.1 检查设备和工具在进行锻造操作之前,需要确保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仔细检查锻造机、锻模、锤头等设备,确保无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同时检查锻造工具,如夹钳、夹具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2.2 准备锻造材料根据所需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进行锻造。
进行锻造前应对材料进行预热处理,使其达到适合锻造的温度。
同时,确保锻造材料的表面清洁,以便于操作过程中的变形。
3. 锻造操作步骤3.1 结构设计在进行锻造操作前,需要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锻造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锻造工艺的要求。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用性。
3.2 锻模安装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选择合适的锻模进行安装。
锻模应安装牢固,确保其在锻造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或松动的情况。
同时,要进行锻模的对位和校准,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3 加热和保温将预热处理后的锻造材料放入锻造机中,进行加热和保温。
加热温度应根据锻造材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控制。
保温时间要足够,以确保材料达到均匀的温度分布,减少因温度不均匀而导致的变形或裂纹。
3.4 锻造操作将加热保温好的锻造材料放入锻造机中,开始进行锻造操作。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锤头的落锤速度和力度,以避免过度或不足的锤击力度。
- 控制锤击频率,根据锻造材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 锻造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修正和校正,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4. 后期处理4.1 退热和清洁锻造完成后,将产品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退热处理。
锻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锻造工艺作业指导书1000字锻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
为了保证锻造品的质量,需要遵循一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锻造工艺的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1. 确定锻造对象的材质、规格和数量,准备相应的锻造模具和设备。
2. 检查锻造设备和模具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无锈蚀、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3. 安排好作业流程和作业计划,包括预热、锻造、冷却和清理等环节。
确保按照顺序完成每个环节。
二、预热1. 根据锻件材料和尺寸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锻造温度一般为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
2. 将锻造料置于加热炉内,注意让锻件加热均匀,避免局部加热过度导致变形。
3. 在达到锻造温度后,及时将锻件取出,避免过热严重损伤材料性能。
三、锻造1. 在进入锻造压力范围之前,应检查上下模具的状态和位置,以确保锻造过程中不会产生卡死或变形等情况。
2. 在锻造过程中,要根据锻造压力和材料性能的匹配,控制好锻造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或不足造成锻件不良。
3. 锻造过程中要及时检查锻件的状态,如大小、形状、表面质量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
四、冷却1. 锻造后的锻件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使其达到预定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
2. 冷却过程中,应根据材料和尺寸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冷却方法和速度,以保证锻件内部和表面温度的均匀性。
3. 完成冷却后,要对锻件进行质量检查,如硬度、尺寸、外观等方面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五、清理1. 锻件完成后,要及时将加热炉和周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证下一次的作业安全进行。
2. 锻件表面可能残留有灰泥、氧化皮等杂质,需要对其进行去除清洗,以便对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3. 最后,要对锻造成品进行统计和存储,以保持其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加工和生产打好基础。
总之,锻造工艺的作业指导书是锻造生产中的重要文件,必须遵循和落实。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
为了确保热处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在进行热处理之前,要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无杂质,可以采用化学清洗或者机械清洗等方法。
1.2 检查工件:对工件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确保工件符合要求。
1.3 准备热处理设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二、热处理工艺参数设定2.1 确定热处理工艺: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2.2 设定热处理参数: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设定炉温、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
2.3 监控热处理过程:在热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监控温度和时间,确保工艺参数的准确性。
三、热处理作业操作流程3.1 上料:将清洁的工件放入热处理炉中,注意罗列方式和间距。
3.2 加热保温: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加热保温处理,保证工件达到所需温度。
3.3 冷却处理: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冷或者油冷等,确保工件的结构和性能。
四、热处理后的检验与评定4.1 金相检验: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金相组织观察,评定组织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4.2 硬度测试:进行硬度测试,检测工件的硬度值是否符合标准。
4.3 尺寸测量:对工件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五、热处理作业记录与存档5.1 记录数据:对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记录,包括炉温、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
5.2 制作报告:根据记录的数据,制作热处理作业报告,包括工艺参数、操作流程和检验结果等。
5.3 存档管理:将热处理作业报告进行存档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结语: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是热处理作业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严格遵守指导书的要求,可以确保热处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质的方法。
在制造业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热处理作业的指导书,包括预热、加热、冷却和后处理等四个部分。
一、预热阶段:1.1 温度选择: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预热温度。
预热温度过低会导致热处理效果不佳,而过高则可能引起材料的变形或裂纹。
1.2 时间控制:预热时间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尺寸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材料需要更长的预热时间,以确保整个材料达到均匀的温度。
1.3 温度均匀性:在预热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不均匀的情况。
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加热设备和适当的加热方式,如气体加热、电阻加热或电磁加热等,来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二、加热阶段:2.1 加热速率:加热速率应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来确定。
过快的加热速率可能导致材料的变形或裂纹,而过慢的加热速率则会延长加热时间。
2.2 加热温度:根据热处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过低会导致热处理效果不佳,而过高则可能引起材料的烧结或过热。
2.3 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尺寸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材料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以确保整个材料达到所需的温度。
三、冷却阶段:3.1 冷却介质选择: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水、油和盐浴等。
不同的冷却介质会对材料的硬度和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3.2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应根据热处理的要求来确定。
过快的冷却速率可能导致材料的变形或裂纹,而过慢的冷却速率则会影响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3 冷却方法:根据材料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冷却方法。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自然冷却、水淬和油淬等。
不同的冷却方法会对材料的硬度和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后处理阶段:4.1 温度控制:根据热处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后处理温度。
后处理温度过低可能导致热处理效果不佳,而过高则可能引起材料的烧结或过热。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第一篇: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产生期望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
热处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保温和冷却。
加热过程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组织发生相变。
保温过程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稳定,并使其达到均匀性。
冷却过程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使其组织结构固定下来。
热处理的常见方法之一是退火。
退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并降低其硬度。
退火适用于处理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改善金属的可加工性。
淬火是热处理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淬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产生马氏体组织,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金属材料通常呈脆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回火来提高其韧性。
回火是淬火的后续处理步骤,通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性。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选择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期望的性能。
除了退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还包括正火、间歇淬火、表面淬火等多种方法。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以较慢的速度冷却的过程。
正火可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细化,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间歇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表面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表面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
热处理在金属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然而,不同的金属材料对热处理的响应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实验,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总结起来,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作业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准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环境准备: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染物。
三、作业步骤1. 材料清洁:将待处理的材料进行清洁,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2. 加热:将材料放置在热处理设备中,并根据材料类型和要求设定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3. 保温:在达到目标温度后,将材料保持在该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4. 冷却:根据材料的冷却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冷等。
5. 清洁和检查:在完成热处理后,将材料进行清洁,并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6. 记录和报告: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时间等,并撰写作业报告,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四、作业要求1. 安全要求: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2. 温度控制:确保热处理设备能够准确控制和维持所需的温度范围,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3. 时间控制: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合理设定热处理时间,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冷却控制:根据材料的冷却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并确保冷却速度符合要求,以避免产生不均匀的组织结构。
5. 检查要求:在热处理完成后,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6. 记录要求: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时间等,并保存相关数据和报告,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温度控制不准确:检查热处理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校准。
2. 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根据材料的冷却要求,调整冷却方式和时间,以达到预期的冷却速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热处理知识和技能,并已接受相关培训。
2. 检查热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准备所需的热处理工具和材料,如炉子、保护气体、夹具等。
4. 检查待处理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作业步骤1. 清洁和预处理a. 将待处理材料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b. 如果需要,进行预处理操作,如去应力退火、淬火或固溶处理等。
2. 加热a. 将待处理材料放入热处理炉中,确保其位置稳定。
b.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的热处理过程,设置合适的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
c. 确保炉内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温度梯度过大。
3. 冷却a. 在加热完成后,将材料从炉中取出,放置在合适的冷却介质中,如水、油或空气等。
b. 控制冷却速率,以确保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得到理想的调整。
4. 检验和测试a. 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如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
b. 根据检验结果,评估热处理的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5. 后处理a. 根据热处理结果,进行必要的后处理操作,如回火、淬火和时效处理等。
b. 确保后处理操作的参数和步骤符合要求,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耳塞、眼镜等。
2.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距离热处理设备,避免烫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3. 确保热处理设备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5. 定期检查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状态,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五、记录和报告1. 在每次热处理作业完成后,记录相关的操作参数和结果数据。
2. 将记录保存在适当的文档或数据库中,以备将来参考和分析。
3. 根据需要,编写热处理作业报告,包括作业过程、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等。
HNJD-WI-10产品模锻作业指导书
模锻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保证模锻产品的质量,必须规范作业过程,正确地计算坯料,采用先进的加热方法,选择合适的模具、工具和设备,并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加强质量检验和控制。
为此,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用于核设施的核级和非核级的各种阀体及管件的模型锻造作业。
3.模锻用料3.1模锻用原材料按技术要求进行复验,应按照材料牌号和熔炼炉号分别堆放保管,严防造成混料和混炉号。
3.2正确地计算锻件重量和选择坯料尺寸,分别计算锻件重量、毛边重量和火耗重量,依据三者之和来确定坯料的重量及规格尺寸(依据等体积变形原理)确定下料尺寸。
在试生产时,需对坯料的规格尺寸及重量进行验证。
3.3采用带锯床锯切下料,下料时端面应平整无毛刺。
3.4坯料需进行粗磨或抛丸处理,以除去外表氧化皮或其它表面缺陷。
4.坯料的加热加热是热模锻成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影响到锻件的成型,而且影响锻件的质量。
4.1加热设备采用中频感应快速电加热法,尽量做到少无氧化加热,加热设备为KGP125-50/1-8中频感应加热炉。
4.2加热温度锻造温度范围必须从塑性变形抗力和锻件质量等方面全面考虑,通常情况,始锻温度愈高,金属的塑性愈好,对锻造成型愈有利,但温度太高,易造成过热,甚至过烧。
最高的始锻温度应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状态图选择在固相线以下150~200℃(见表1)。
表1 钢的始锻温度范围4.3加热时间感应加热时间见表2。
表2 坯料电感应加热时间4.4温度测定加热温度的测定,采用目视测温法,依据不同的火色确定温度(见表3)。
表3 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火色5.模型锻造5.1设备:采用摩擦压力机进行模锻。
吨位的选择应考虑工艺特点和实际生产条件,一般需满足:P=(1.75-2.8)K.F总(吨)F总——锻件总变形面积K——钢系数(碳素钢0.9、合金钢1.1、高合金钢1.25)5.2模具模具通常采用单模槽设计,一般采用整体式锻模。
设置合理的导向装置,选择合理的分模面、余量、模锻斜度、圆角半径,并合理选择毛边槽型式及毛边槽尺寸。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热处理作业的指导书,包括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作业流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以匡助您更好地进行热处理作业。
一、热处理的基本原理1.1 加热过程热处理的第一步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
加热温度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和要达到的性能要求。
常见的加热方法包括火焰加热、电阻加热和感应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加热速率:过快的加热速率可能导致材料内部应力过大,引起变形或者开裂。
因此,应根据材料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合理控制加热速率。
(2)保持均匀加热:确保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均匀受热,避免浮现温度梯度过大的情况,以免引起组织不均匀或者应力集中。
1.2 保温过程在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后,需要将材料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以使其组织发生相应的变化。
保温时间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和要达到的性能要求。
在保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保温时间:过短的保温时间可能导致组织转变不彻底,影响材料的性能。
而过长的保温时间则可能导致材料的晶粒长大过大,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
(2)保持稳定温度:保温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的稳定性,避免温度波动引起组织不均匀或者性能下降。
1.3 冷却过程在保温结束后,需要将材料迅速冷却,以固定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冷却方法通常包括水淬、油淬和空冷等。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
不同的冷却介质会对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2)控制冷却速率:过快或者过慢的冷却速率都可能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根据材料的热导率和冷却介质的特性,合理控制冷却速率。
二、热处理作业流程2.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需要改善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热处理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类型、要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2. 准备设备和工具:确保热处理设备完好无损,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如温度计、时钟等。
3. 确定作业区域:选择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作业区域,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4.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三、作业步骤1. 清洁材料: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必须确保材料表面干净,无油污和杂质。
可以使用溶剂或机械方法进行清洁。
2. 加热:根据选定的热处理工艺,将材料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确保材料均匀受热,避免过热或过冷。
3. 保温:在达到所需温度后,保持材料在设备中的一定时间,以确保热量充分传递和吸收,使材料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冷却:根据热处理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
可以是自然冷却、水冷却或气体冷却。
确保冷却速度适当,以避免材料产生应力和变形。
5. 检测和评估:在完成热处理后,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可以使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设备进行检测。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热处理设备和工具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3. 严禁在热处理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4. 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和意外发生。
5. 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温度和冷却速度,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材料表面出现氧化:可以使用酸洗或其他表面处理方法去除氧化层。
2. 材料硬度不符合要求:可以重新进行热处理,调整加热温度和时间,或者选择其他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热处理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加热元件、温度控制系统和冷却装置等。
2. 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标记和记录。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热处理炉、夹具、传感器和测量工具等。
4.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等。
三、作业步骤1. 根据热处理要求,将材料放置在热处理炉中,并确保夹具的稳固性和正确性。
2. 启动热处理炉,根据所需温度和时间设定合适的参数,并确保温度控制系统的准确性。
3. 监测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及时调整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在所需范围内稳定。
4. 在热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记录,如温度、时间、压力温和氛等。
5. 确保热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6. 热处理结束后,关闭热处理炉,等待冷却到安全温度后,将材料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7. 根据热处理结果,对材料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分类,以便后续使用和追溯。
四、作业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热处理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超过材料的最大温度和时间限制。
2. 在热处理过程中,注意炉内的温度均匀性,避免产生过渡热应力和变形等问题。
3. 在热处理过程中,避免与热处理炉内的加热元件和高温表面直接接触,以免造成烫伤和损坏。
4. 在热处理过程中,注意气氛控制,避免氧化和腐蚀等问题,可使用适当的保护气体和包装材料。
5. 在热处理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热处理炉内的烟尘吸入等。
6. 在热处理过程中,及时处理可能浮现的异常情况,如温度偏差、设备故障和材料损坏等,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五、作业记录和追溯1. 对每次热处理作业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的标识、热处理参数、测量数据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1. 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为热处理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作业准备2.1 材料准备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杂质。
2.2 设备准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完好性,包括加热炉、冷却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等。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符合安全要求。
2.3 环境准备作业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通风良好。
确保作业区域安全,减少火灾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3. 热处理工艺3.1 加热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将材料放置在加热炉中,确保材料均匀受热。
监测和控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材料造成损害。
3.2 保温在达到加热温度后,保持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温一段时间,以确保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充分改变。
3.3 冷却根据热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
常见的冷却方式包括空冷、水冷和油冷等。
确保冷却速率符合要求,避免材料因冷却过快或过慢而导致不良组织和性能。
3.4 淬火对于需要淬火的材料,将其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以快速冷却材料并形成所需的组织结构。
淬火介质的选择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4. 检测与评估热处理后的材料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4.1 金相组织观察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组织结构,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观察晶粒大小、相比例和相分布等特征,并与标准进行对比评估。
4.2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测试仪对材料进行硬度测试,确定其硬度值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等。
4.3 机械性能测试根据需要,对材料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机械性能测试,评估其强度、韧性和冲击性能等。
5. 安全注意事项5.1 个人防护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手套和安全鞋等。
避免直接接触高温材料和冷却介质,以防止烫伤和化学伤害。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用于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使材料的性能得到优化。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包括温度范围、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2. 检查炉具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要求。
3. 准备适当的保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热处理步骤1. 准备工件: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杂质和油脂等,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的准确性。
2. 加热:将工件放入预热炉中,并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和保温时间。
确保工件均匀受热,避免过度或不足加热。
3. 保温: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以使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4. 冷却: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气冷却、水冷却或油冷却等。
确保冷却速度符合要求,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5. 检验: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检验,包括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等,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四、作业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热处理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材料的热处理要求。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的准确性。
3.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证自身安全。
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炉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炉具和设备的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确保热处理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确保炉具和设备的电气安全,避免火灾和电击等危险。
4. 确保炉具和设备的机械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工艺参数,以免影响热处理效果和材料性能。
六、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热处理作业的步骤和要求,包括作业准备、热处理步骤、作业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锻模的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 锻模大、中、小的划分: 1、 大型锻模:
工作面很深,其外廓尺寸(包括模尾部分在内)为锻模高度大于400mm 者。
2、 中型锻模:
工作面较紧,其外廓尺寸模高在250~400mm 之间
者。
3、 小型锻模:
工作面较浅,其高度在250mm 以下者。
(二) 锻模毛坯的预先热处理:
退火温度:850~860℃
升温加热时间:t=ah (分) a=2min/mm h —模锻包括模尾在内的总高度。
保温时间:t=ah a=0.7~0.8min/mm
注:可采用860℃正火加650~690℃回火处理
时间
300~400℃ 出炉空冷
50℃/h
0.7~0.8min/mm 850~860 2min/mm
温度 ℃
0.7-0.8min/mm
(三) 锻模的淬火: 1、 装炉(如下图所示)
说明:①锻模进炉后必需保持平稳。
②锻模(铁箱)与炉底的距离应大于30mm ,垫铁的距离不宜太远,不得仅用两点垫起,以免引起变形。
③锻模(铁箱)与炉壁的距离应为150~200mm 。
2、 工艺规范:
>30
30~40
h
20~30
石棉绳及耐火泥
耐火泥 木碳及铸铁屑 铁箱(盘)
耐火砖及垫铁
炉底
淬 火 温 度
说明:
① 油冷前应将耐火泥除去,但应注意模尾园角部分的石棉泥不可松动。
② 淬火油温应保持20~60℃,淬火时应将工作面朝下。
③ 燕尾采用自行回火,锻模从炉内取出后预冷至780℃,浸入油中5~12min (小型锻模5~7min ,中型锻模8~10min ,大型锻模10~12min ),然后将锻模燕尾提出油面,使心部余热将燕尾得到回火,若燕尾提出油面时表面有燃烧现象,则应将锻模全部浸回油中,冷却一段时间再将模燕尾提出油面,如此反复进行(小型锻模反复2次,中型锻模反复2~3次,大型锻模反复3~4次)。
如果模具自始至终是采取整体埋入油中淬火时,淬火后必须进行燕尾回火。
④ 淬火出油温度为200~250℃,不得低于200℃,应尽快将燕尾园角部分的石棉绳取
去,擦净模面,并立即进入已准备好的350~400℃的回
时间
油冷至 250~300℃ 出油
预冷至 780℃
0.8~1min/mm
均温 目测
600~650 1.2~2 min/mm 随炉
随炉
≤600℃
温度℃
火炉中进行回火。
(四)、锻模的回火范围:
(五)、裂纹与焊补:
1、 若上模的裂纹长度<10mm 或下模的长度<35mm 时,可以允许使用。
2、 若a :b ≥2,裂纹深度在≤25mm 用电焊修补。
若a :b ≤2,裂纹深度在≤35mm 也可补焊。
超过上述规定时,即可报废。
如下图:
时间
2.5~
3.5min/mm
回火温度
随炉
0.5min/mm
350~400 温
度℃
b a
油冷
3、裂纹应完全铲除,直至露出完好的金属面为止,铲
口的宽度最小不得小于22mm,焊补前,锻模预热至450~500℃,补焊后应立即装入450~550℃的炉内进行预热,再加热到650~680℃低温退火后,再检查有无裂纹。
4、锻模焊补后进行加工修理,并淬火及回火处理。
5、在大修的时候,需经过高温回火,把模子放到温度
在650~760℃的炉子中,按1.2min/mm保温,然后以70~100℃/h冷却速度冷至500℃出炉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