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gn[医学]15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14中药12();2()西药6()7()1327合计18%9【问题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 =,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

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ppt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ppt

组别1----第一疗程接受方案A的13例患儿组
组别2----所有接受方案B的26+4例患儿组
案例一:问题
(1)13例在接受方案A后,再接受B,没考虑A对B的 影响;
(2)13例患儿在第二、三疗程接受方案B,获得 13+13个观测值,这是重复测定问题,而本例被错误 地视为26个独立个体观测值;
(3)可比性差 组别1:接受第一疗程A治疗; 组别2:包括三种情况。
设计
药物

A 100 85 90
B 120 90 110
C 50 60 40
乙 65 75 100 45 30 50 50 60 45
设计
某研究人员发现白血病患儿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化疗 期的病情是否处于缓解阶段有关,资料如下:
缓解 组
未缓 解组
1 2 3 ... 6 7 8 1 2 3 ... 6 7 8
[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化疗期 46 51 41
... 52 41 34 39 28 26
... 35 37 50
化疗间隙期 56 36 46
... 56 54 39 53 58 66
64 45 45
谢 谢!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报告.doc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报告.doc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评述医学期刊论著:《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题目】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研究目标】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种跨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

【研究人群】2010 年1 月--2012 年5 月口岸接受预防接种的出入境人员6870 位,其基本资料如下:男3678 人,女3021 人;年龄在3-79 岁之间,平均年龄45.6 岁。

经免疫前检查和询问,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的疾病,且无接种疫苗过敏史及禁忌症。

【资料类型】本资料是计数资料。

(1)原文:研究对象:选择我处2010 年1 月-2011 年4 月,2011 年5 月-2012 年5月两个时间段6870 位出入境人员,将其按公务人员、船员、劳务人员、留学人员、旅游探亲及商务等进行分组。

(2)问题:①文献中未明确“我处”的具体含义,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来源。

②文献中未提及“6870 位出入境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即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未明确抽样的方法,是如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这6870 位研究对象的?【统计方法】(1)本论著未明确使用了何种统计学方法,我们组认为:首先应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选择χ2检验,否则应选用秩和检验。

一篇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需根据该篇论文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进行判断。

如果没有检验方法或检验方法不合理,就无法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出错,也就无法对结论进行准确判断。

(2)文献尽管在“1.4 统计学处理”中提及了“使用SPSSl5.2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注明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但方法中未注明统计推断方法,没有明确采用了那种统计方法,即是卡方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等。

(3)在没有提及统计方法的前提下,全文也没有表示统计结果,即具体的计算值和相对应的P值,只有P<0.05,表述不完整。

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具体的统计量值和P值是最终准确推断结论的重要依据,三者缺一不可。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Thanks!

(4)确定P值做出推断

在进行统计学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熟悉资料类型,什么

资料要用什么统计方法,各种检验方法的使用条件,且不能

乱用,或在用时犯一的错误。
案例分析四
据表资料,问三种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泌乳量有无差别
乳量 无 少 多
合计
早产 30 36 31 97
足月产 132 292 414 838
住院日、费用。等级“很好、好、一般、差”的定义见表一,病人医 疗质量各等级频数分布见下表二。
指标
表一 很好、好、一般、差的标准
很好

一般
疗效
治愈
显效
好转
住院日(天)
≤15
16-20
21-25
差 无效 >25
费用(元)
≤1400 1400-1800 1800-2200
>2200
• 1.本题的研究员用卡方检验对本题做了统计推断而我们知道卡方检验 用于计数或计量资料,而本题是一个等级资料。

1 n2

v 8,t0.05/2 2.036, P 0.05,按照 0.05 的水准,不能拒绝H 0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上不能认为饲养中添加熊去氧胆酸对大鼠脂肪肝有预防作用。
而另一位研究者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T=39查界值
表,得0.01<P<0.02,按 0.05的水准,拒绝 H0,差异有统计
• 小结
• 卡方检验的用途: • (1)比较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频率或独立样本频率分布。
(2)比较配对设计两样本频率分布。 (3)单样本分布的拟合优度。、 注意事项:单项有序的行X列表,不宜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效应,若做卡

医学统计论文15篇(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学误用分析)

医学统计论文15篇(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学误用分析)

医学统计论文15篇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学误用分析医学统计论文摘要:医学统计学是医学与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中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应用科学[1]。

随着现代医疗信息化,大量的医疗数据及生命现象,均需要借助统计学和计算机去探寻规律。

因此,医学统计学在医疗大数据和循证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医学各专业学生都应培养统计学思维,掌握一些统计学方法及应用技能。

关键词医学统计统计论文统计医学统计论文: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学误用分析1统计学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1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误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设计3组以上的均数比较,如果总体比较有差异,需进行两两比较,一般用SNK法或LSD法。

但部分研究者却将资料进行拆分,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导致第Ⅰ类统计学错误发生率(假阳性率)增加,从而掉进了一个常见的“统计陷阱”,使所得结论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得出错误结论。

SNK法与LSD法虽然并非等价,实质是一致的。

SNK法一般用于经方差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时才决定进行的两两事后比较,而LSD法可用于方差分析不足以具有统计学意义时也能进行两两比较[1]。

比较两种方法在SPSS的输出结果形式,SNK是“分堆”比较,一目了然,对于组别数较多的研究更为好用,但没有具体P值,而LSD是在进行“两两”比较时,能给出具体的P值。

1.2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的重新调定χ2检验或秩和检验3组以上整体比较有差异时,需应用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这时检验水准应由原0.05调定为0.0167,否则会增加第Ⅰ类统计学错误的发生率。

特别当P值处于0.0167~0.05时,按照P<0.0167的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按照P<0.05的标准,却有意义,与事实相悖,出现假阳性,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

这种分割法有时很保守,当行列表资料分组多且为有序时可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也称线性趋势检验(testforlineartrend)或定序检验(Linear-by-Lineartest)[2]。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西药 6(8.67)7(4.33)1346.2合计1892766.7【问题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评述医学期刊论著:《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题目】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研究目标】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种跨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

【研究人群】2010 年1 月--2012 年5 月口岸接受预防接种的出入境人员6870位,其基本资料如下:男3678 人,女3021 人;年龄在3-79 岁之间,平均年龄45.6 岁。

经免疫前检查和询问,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的疾病,且无接种疫苗过敏史及禁忌症。

【资料类型】本资料是计数资料。

(1)原文:研究对象:选择我处2010 年1 月-2011 年4 月,2011 年5 月-2012年5月两个时间段6870 位出入境人员,将其按公务人员、船员、劳务人员、留学人员、旅游探亲及商务等进行分组。

(2)问题:①文献中未明确“我处”的具体含义,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来源。

②文献中未提及“6870 位出入境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即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未明确抽样的方法,是如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这6870 位研究对象的?【统计方法】(1)本论著未明确使用了何种统计学方法,我们组认为:首先应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选择χ2检验,否则应选用秩和检验。

一篇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需根据该篇论文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进行判断。

如果没有检验方法或检验方法不合理,就无法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出错,也就无法对结论进行准确判断。

(2)文献尽管在“1.4 统计学处理”中提及了“使用SPSSl5.2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注明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但方法中未注明统计推断方法,没有明确采用了那种统计方法,即是卡方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等。

(3)在没有提及统计方法的前提下,全文也没有表示统计结果,即具体的计算值和相对应的P值,只有P<0.05,表述不完整。

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具体的统计量值和P值是最终准确推断结论的重要依据,三者缺一不可。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西药 6(8.67)7(4.33)1346.2合计1892766.7【问题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1-5】为比拟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堵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堵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堵塞的疗效根本一样。

表1-4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堵塞的疗效比拟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西药6〔8.67〕7〔4.33〕1346.2合计1892766.7【问题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1)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probabilitiesin2×2table〕不宜计算χ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1-1】某医师为比拟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展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展进展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异,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西药 6(8。

67)7(4。

33)1346。

2合计1892766。

7【问题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

848,P=0。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

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非凡文印提供松园7号楼目录目录 (2)第1章绪论 (3)第2章统计描述 (5)第3章概率分布 (9)第4章参数估计 (12)第5章假设检验 (14)第6章两样本定量资料的比较 (16)第7章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 (19)第8章定性资料的比较 (22)第9章关联性分析 (25)第10章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27)第11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1)第12章实验设计 (34)第13章临床试验设计 (36)第14章调查设计 (37)第15章样本含量估计 (39)第16章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资料的分析 (42)第17章重复测量设计和交叉设计资料的分析 (44)第18章 Logistic回归 (47)第19章生存分析 (51)第20章对数线性模型在高维列联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54)第21章多元统计方法简介 (57)第22章时间序列分析 (58)第24章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60)第25章 Meta分析 (61)第26章医学论文的统计学报告要求 (65)第1章绪论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案例1-1某研究者的论文题目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某地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文、医学生(三年制)为研究对象,理、工、文、医学生分别挑选了60、38、19和46人,以问卷方式调查每位学生的一般健康状况、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

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业问题、就业压力、身体状况差、人际交往不良、社会支持不力为主要影响因素”。

请问其结论合理吗?为什么?应该如何?案例辨析①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总体是“大学生”,而样本仅为某地三年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②社会学调查的样本含量显得不足;③“理、工、文、医学生分别挑选……”这种说法中隐含人为“挑选”的意思,不符合统计学要求。

正确做法应在论文的题目中明确调查的时间范围和地点,还应给“大学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以便确定此次调查的“总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很多,应结合具体问题拟定出少数最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如学科、在学年限等)进行分层随机抽样,以保证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还应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估计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不可随意确定各学科仅调查几十人;当然,调查表中项目的设置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处从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重分
斑块面积

安妥明 甲药 乙药
1
0.000 0.283 0.114
2
3 0.217 0.158
4
0.001 0.236 0.159
丙药 0.094 0.131 0.065 0.087
设计
• 现有3种降低转氨酶的药物A、B、C,为了 考察它们对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患者转氨 酶降低的程度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 义,从两型患者的总体中各随机抽取9例, 然后分别均分入三个药物组中去。
• 分组:实验组:重量法

对照组:GC-MS法
• 方法:同一标样用GC-MS法测3次(均 数与标准差分别为1.9 、0.1),重量 法测7次(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2.0 、 0.1),经t检验,P>0.05
案例五
• 问题:误用重复取样取代重 复实验
• 应选用多个标样,以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结 果建立回归方程,再检验总体回归系数是 否为1,以推断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是否具有 一致性。
• 结果比较:2组比较。
组别1----第一疗程接受方案A的13例患儿组
组别2----所有接受方案B的26+4例患儿组
案例一:问题
• (1)13例在接受方案A后,再接受B,没考虑A对B的 影响;
• (2)13例患儿在第二、三疗程接受方案B,获得 13+13个观测值,这是重复测定问题,而本例被错误 地视为26个独立个体观测值;
实验设计案例分析
2010.11
案例一
• 目的:比较A、B 二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治疗方案的效果;
• 研究对象:1998年-1999年住院的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患儿17例;
• 效应指标:血药浓度
• 分组:13例患儿第一疗程接受方案A,第二、 三疗程接受方案B,计26例次,

4例患儿仅接受方案B一个疗程。
设计
药物

A 100 85 90
B 120 90 110
C 50 60 40
乙 65 75 100 45 30 50 50 60 45
设计
• 某研究人员发现白血病患儿的淋巴细胞转化 率(%)与化疗期的病情是否处于缓解阶段有 关,资料如下:
缓解 组
未缓 解组
1 2 3 ... 6 7 8 1 2 3 ... 6 7 8
• B: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组。以4ml/h速度连续给予 0.0625%布比卡因与10μg/ml吗啡复合液组,连续7-16天 不等;
• C: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13-27天不等。 • A、B、C三组根据病情需要加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 效应指标:心绞痛变化,心电图变化、血压心率变化。
案例六
• 对照形式:自身前后对照 • 假设检验方法:差值d如为正态,则配对t检验或单
组重复测定设计有关分析方法;
• 差值d如为偏态,则配对符号秩检验
设计
• 从8窝大鼠的每窝中选出同性别、体重相近的2只, 分别喂以水解蛋白和酪蛋白饲料,4周后测定其体
重增加量,结果如下。
• 窝别
1
2 。。。 7
8
• 酪蛋白 82
案例四:问题
• 问题:
对照不全。如组1与组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而组2与组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法判断是 因为污染还是带糠皮米造成的。
• 本例处理因素有2个:饲料类型(米、带糠 皮米),饲料污染与否(污染、未污染), 共有四种组合。
米 带糠皮米
污染 组1 组2
未污染 组3 需补充的组
案例五
• 目的:重量法测定血苯-白蛋白加合物 的初步研究
化疗期 46 51 41
... 52 41 34 39 28 26
... 35 37 50
化疗间隙期 56 36 46
... 56 54 39 53 58 66
64 45 45
谢 谢!
案例六
• 目的: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治疗不稳定性心 绞痛的临床效果。
• 分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 组20例,3组病例性别、年龄及病程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 义。
• A:布比卡因组。首次注入0.5%布比卡因5ml,然后连接 电脑控制微量注射泵以4ml/h速度连续给予0.0625%布比 卡因,连续9-22天不等;
设计类型: 假设检验方法:
设计
• 某研究所研制了3个降血脂中药复方制剂, 现拟对3个复方与标准降脂药(安妥明)的 疗效进行比较,取品种相同,健康的雄性 家兔16只,按其体重大小分为4个配伍组, 各组动物均饲以同样高脂饮食,并每日分 别灌以不同药物,第45天处死动物,观察 冠状动脉硬化斑块面积。
设计
66 。。。 73
90
• 水解蛋白 15
28 。。。 21 37
• 设计类型:配对设计
• 假设检验方法:差值d如为正态,则配对t检验;
• 差值d如为偏态,则配对符号秩检验。
研究2种单味中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并设一个空白对照组,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药15天后,测 定E-玫瑰结形成率(%),结果如下。 对照 14 10 12 16 13 14 12 10 13 9 党参 21 24 18 17 22 19 18 23 20 18 黄芪 24 20 22 18 17 21 18 22 19 23
• 问题: 处理因素为治疗方法,有三个水平,但各组 根据病情需要加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硝酸 甘油有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因此各组效应既 包括处理因素的效应,又包括硝酸甘油的效 应,混杂在一起,无法分辨到底是谁的作用。 各组治疗时间不同,7天到27天不等,疗效评 价结果缺乏说服力。
设计
• 1、已知正常人乙酰胆碱酯酶的均数为 1.44U,现测得13例慢性气管炎患者的乙酰 胆碱酯酶:1.50 2.19 ……….1.96 2.39 。
• (3)可比性差 组别1:接受第一疗程A治疗;
组别2: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接受A治疗的患儿在第二疗程接受B治疗(13 个观测值)。
第二,在第二疗程基础上继续接受B治疗(13个观测 值)。
第三,仅接受一个疗程的B治疗(4个观测值)
案例四
• 目的:研究杀虫药对粮食污染的严重程度 • 实验分组:足够数量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 • 组1---污染米喂养 • 组2---污染带糠皮米喂养 • 组3---未污染米喂养
• 对照形式:标准对照 • 假设检验方法:如为正态 ,则单样本t检
验;如偏态,则单样本秩和检验
设计
•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结果为:
• 患者编号 1
2
34
56789
• 治疗前 68 65 55 75 50 70 76 65 72
• 治疗后 128 82 80 112 125 110 85 80 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