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讲义 (4)

设计心理学讲义 (4)

《设计心理学》的讲义。

科学的心理学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1:了解设计艺术的含义2:了解设计心理学的性质3:了解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设计艺术的含义1、设计的定义“设计”一词可以作为动词和名词两种理解。

从动词的意义来理解,设计是指人类对事物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从名词的意义来理解,设计是人类对事物构想、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设计的“物化”。

因此,研究设计和认识设计就应该包含“过程”和“结果”这两层含义:设计的过程,即设计的来源,设计的形成、发展的运动过程及其设计方法论等问题;。

设计的结果,即设计的性质,不同设计的区别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过程”是“描述性”的。

即对设计发生、发展、完成的过程的研究,解决“怎样设计”(HOW)的问题,其中涉及诸如方法论、设计程序和创造性思维等问题;“结果”是涉及“规范性”的,即对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的研究,解决“设计应该怎样”(WHY)的问题,即设计的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判断等问题。

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体系。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而工业设计的定义问题一直由于它的复杂性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各种定义中看到各种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条件、工艺手段、视觉、心理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新内容,使之具有新的品质和规格和价值,这叫工业设计。

在实际操作中,当工业设计师对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研究和开发与预测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的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第11次年会公布)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了解:我们所要设计的对象——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不是手工艺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认识。

我们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要求训练的技能——材料、结构、机械、工艺、审美、心理、市场、管理等我们所要出事的工作——产品设计、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管理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讲单被试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讲单被试实验设计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个案研究
定义
个案研究的优点
个案研究的缺点
单被试实验设计
单被试实验设计(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s)基本模式
பைடு நூலகம்
ABAB设计(the ABAB design)
ABACA设计
AB1AB2A设计
多基线设计(the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3
简介(3)
在这一讲我们将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单被试实验设计 (single-case research designs),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强调单个被试或少数几个被试,有时又把它称为
“small n research”。单被试实验设计在19世纪科学心
理学诞生之际就受到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重视,如 1860年,Gustav Fechner在他的著名的著作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应用
单被试设计的优缺点
单被试设计与组设计的比较
组研究策略和个体研究策略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1
简介(1)
如果有人问到Sigmund Freud和B. F. Skinner两人之间 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当然,我们会说Freud和Skinner 都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除此之外,我们又很 难在他们两人之间找到其他的共同之处。Freud建立了 精神分析理论,每当我们提到Freud的名字时,一般都 会想到“无意识动机”、“防御机制”等概念。 Skinner建立了行为的实验分析方法,与Skinner联系在 一起的概念一般为“行为主义”、“强化”和 “Walden Two”。Freud和Skinner在研究方面的共同点 则在于他们的方法学上的一致,即他们的研究都是建 立在对单个被试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

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

4.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通过问卷、测 量、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 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5.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上,强调 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对研究对象一视同仁, 无区别地对待研究问题。 6.在研究的重点上,确定变量之间的关 系、影响和原因,研究结果的呈现简单明了, 没有质性研究的深度剖析。
4.假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思明确,这 种因果关系对于其他人、背景条件和时间的 普遍意义如何。这是研究的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 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 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应用性。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
(二)研究的效度问题
1.对效度的认识之争 持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者认为,“效度” 概念可以用于质性研究,但不能沿用量化研 究对该概念的定义和分析。 建构主义者大都认为, “效度”概念不 适合质性研究,主张用“真实性”、“可信 性”、“可靠性”等词语来代替效度概念。
而激进建构主义者和批判理论者认为, 不论是“效度”概念还是其他类似概念都不 适合质性研究。因为这类概念以对象的独立、 客观存在为前提,研究者可以识别并验证其 客观真实性。而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它是与主体 相互配合、适应的另一个主体。研究者对事 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 是主体与客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相 互建构。
一般认为,质性研究是指在自然情境下, 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或非参与观 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对 象进行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考察;其分析方式 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 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 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 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 验;研究者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及 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 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告。

心理学研究设计

心理学研究设计

心理学研究设计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的旅程中,心理学研究设计就像是一张精确的地图,指引着研究者们前行的方向。

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石,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可靠性以及最终所能得出的结论。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问题。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研究者对所关注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尚未被充分解答的疑问。

比如,是想探究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是社交孤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清晰而具体的研究问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步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旦确定了研究问题,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常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实验法被认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黄金标准”。

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想研究睡眠时长对注意力的影响,就可以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不同的睡眠时长组,比如 6 小时、8 小时和 10小时,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试他们的注意力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为明确地得出睡眠时长与注意力之间的因果联系。

观察法则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

比如,想要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交互动方式,就可以在幼儿园的游戏时间进行观察。

但观察法的缺点是研究者无法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也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

调查法通常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

比如,研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询问他们的职业目标、规划策略以及影响因素等。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但回答的真实性可能会受到被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个案研究法则是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比如,对一位患有特殊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以了解其症状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个案研究法虽然能够提供非常详细和独特的信息,但由于样本量小,结果的普遍性可能受到限制。

在研究设计中,样本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所研究的总体特征。

实验心理学第四讲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第四讲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 • •
方差齐性检验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各组被试要同质 方法:比较变异最大的组与变异最小的组之间是否差异显著 差异显著,方差不齐,被试组分配不同质,不能用常规的方差分析
F(3,11)= 2.574,p > 0.05;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分别是k和n-1
组内平方和(误差平方和)的计算 •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中的误差变异即接受相同实验处理的被试 之间的变异之和,又称单元内误差 • 包含了被试个体差异、其它的无关变异和实验误差
总结(单因素被试间和被试内设计)
相同点 • 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 • • 不同点 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被试间变量 被试内设计——自变量是被试内变量 变异分解不同
各有优缺点
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 • • 适用情境: 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2个或多个水平 研究中还有一个无关变量,也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自变量的水平和无关变量的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H0:aj = 0
例子
物体的清晰程度对儿童识别能力的影响 自变量:图形的清晰度,高、中、低三个水平 实验材料:100幅图形 36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三个处理水平,每个处理水平 12名被试 • 因变量:被试命名100幅图形的正确数 • • •
被试命名不同清晰度图形的正确数
平方和计算公式 • 总平方和 = 组间平方和 + 组内平方和
拉丁方设计的优缺点 • 可以分离出两个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 通过对方格内单元误差与残差做F检验,可验证实验设 计的正确性 • 关于自变量与无关变量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假设很多情 况下难以保证 • 要求每个无关变量的水平数与自变量的水平数相等
被试命名不同清晰度图形的正确数
• 计算表和各种基本量的计算

心理学研究设计

心理学研究设计
16
假设应该具有预测性,其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 检验,它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或然 的。即两个变量是的关系非真即假,非此即彼, 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 如“你要么是男性,要么是女性”。这样的 描述是成立的,却无意义 ; “你是男性,你又不是男性”,----犯了自相 矛盾的错误; “你是男性”,这样的陈述反映的是事实可 能是真实的(男性),也可能是不真实的(不是男 性),这就是假设的或然性。
这三项都涉及研究的可行性。
03研究设计 2021/4/9
8
◦ 到底想了解什么 ◦ 要研究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
03研究设计 2021/4/9
9
◦ 如何获得信息去回答这些问题 ◦ 什么样的分析单位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 ◦ 相关信息是现成的还是必须自己去收集 ◦ 如果需要自己去收集资料,那么如何收集资料
大多假设都出自这一 方法。 如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更多地投入学习过程,而学生学
业成绩的提高与学生投入的有效学习时间成正比。-----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5
确定研究变量 界定研究变量 定义研究变量
变量( variable)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概念 或属性,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因个体不同 而有差异的因素。
表述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如:“聪明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好” “ 成绩排列前5名 学生比学业成绩排列最后5名的学生更喜欢学校生活” “智力测验分数与态度测验分数呈正相关”
23
可用条件肯定或否定句式来表达:
在小学时,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 相关; 在中学时,教师的文化水平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 相关
24
04 确定研究变量的方法 2021/4/9

心理学研究设计

心理学研究设计

心理学研究设计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的旅程中,心理学研究设计就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研究者穿越复杂的心理现象,寻找有价值的发现。

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石,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方法和最终成果的可靠性。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问题。

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需要研究者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与相关人群交流,从而挖掘出具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人们在压力下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儿童的早期教育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明确了研究问题后,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常见的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实验法就像是在一个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精确实验,研究者可以主动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因果关系。

例如,要研究某种药物对焦虑症状的缓解效果,就可以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服用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然后比较两组的焦虑水平变化。

观察法则更像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在自然情境中不干预地观察行为和现象。

比如,想要了解幼儿园小朋友在自由玩耍时的社交互动模式,研究者可以在一旁默默观察记录。

调查法通常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大量的数据,了解人们的态度、意见和行为。

比如研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可以通过发放问卷来获取相关信息。

个案研究法则是对单个个体或少数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适合研究罕见的或特殊的现象。

比如研究一位具有超强记忆能力的人,了解其大脑结构和认知过程。

确定了研究方法后,还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选择。

这要根据研究问题和方法来决定。

如果是研究普遍的心理现象,可能会选择随机抽样的大样本;如果是研究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而且,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量的大小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设计中,控制变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些可能影响研究结果但又不是我们关注的因素,都需要被控制住,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普通心理学》 第四讲 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 第四讲  感知觉
• 但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的适应和过度的适应则易 使人疲劳,降低感受性。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听力会降低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教材P117)
视觉适应现象:白天进出电影院
• 进来:“伸手不见五指” 弱光 能辨别环境
• 出去:刺眼
能睁开眼
• 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明适应与暗适应。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教材P117)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知觉特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视知觉领域 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 明度恒常 颜色恒常 其他领域 方位恒常
知觉特性——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知觉特性——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 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来标志它的。 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 提高的时间过程。
• 暗适应过程 • 开始时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 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 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
• 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分钟-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 不再继续提高了。
《心理学》
第四讲 感知觉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知觉!
赫布和贝克斯顿在美 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 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 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 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 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
感觉剥夺 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 4)反映的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 结果,知觉是多个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

最新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精品课件

最新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精品课件
成(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构。 相关类研究,其重点主要是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和具体的施测方
法。 实验类研究,其重点主要是变量的控制(自变量的水平调节、
因变量的测量以及无关变量的控制)和研究的具体实施(自变 量的被试分配方案)
20
第二十页,共23页。
研究的结果层面 主要包括对于研究结果的预期以及数据处理方
22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设计(shèjì)的基本内容
一、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二、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 三、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zhǐbiāo) 四、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 五、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 六、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23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第四章 心理学研究(yánjiū) 的设计
1
第一页,共23页。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jīběn)类型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jīběn)内容 三、效度
2
第二页,共23页。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jīběn)类型
(一)描述(miáo shù)研究 (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研究
如何理解?
3
第三页,共23页。
(一)描述研究(yánjiū)/观察研究 (yánjiū)
含义:指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 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研究
直接、描述 更高级方法的资料准备阶段(jiēduàn) 无法真正操纵变量,难以排除额外变量的干扰
4
第四页,共23页。
1. 自然(zìrán)观察
描述性 对事物间共同变化关系的揭示 开新的、昂贵车的人比开旧的、廉价车的人年龄
大一些 天气越热,攻击事件越多 男性年龄越大,头发越少
10
第十页,共23页。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 究

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通过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自变量 进行操纵,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验证假 设。特点包括随机化、重复性和控制性。
观察设计
在自然环境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 其行为和表现。特点包括自然性、非干预
性和描述性。
准实验设计
与实验设计类似,但未进行随机分配,而 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比较。特点包 括自然性和实用性。
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实施观察
03
按照计划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注意保持客观、
准确和全面的记录。
观察法实施步骤与技巧
分析整理资料
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形成研究结论。
撰写研究报告
将研究结果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撰写研究 报告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保持客观态度
03
缺点
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研 究结论的普适性受到限制;对研究者 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要求较高。
案例分析法实施步骤与技巧
实施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典型案例、 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VS
技巧
保持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采用多种数据 来源和收集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 分析;注重案例的背景和情境分析。
在设计调查之前,必须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以便选择 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工具。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工具,如 问卷、访谈提纲或心理测验等。
确定样本和抽样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确定合适的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以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实施调查
按照设计好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注意保证数据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
观察法类型及优缺点
自然观察法

心理和教育研究第四讲 研究设计.ppt

心理和教育研究第四讲 研究设计.ppt
• 缺点:研究中的个体数量减少会带来计算的问题, 因此推广性有限。
• 当学生的能力水平只有一种,或者说智商都在100108之间,那么它对成绩的影响也都是一样的,所 带来的差异会缩小。
© 王晓莉
2021/1/16
26
• 消除法
• 隔音室;双盲实验
2021/1/16
© 王晓莉
© 王晓莉
5
• 与研究总体接触的次数 • 研究问题所涉及的时间范围 • 研究的本质
© 王晓莉
2021/1/16
6
© 王晓莉
2021/1/16
7
三 量化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研究
• 教学方法对高中生化学学习 的影响研究
2021/1/16
© 王晓莉
8
(一) 实验研究设计的原理
• 定义
• 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从而验证假设、 探究现象成因的一种方法。
• 特征
• 人为控制的、具有理论假设、因果关系
• 原理
• 实验组和对照组
• 除研究变量外,两© 王组晓莉在其他方面都一致
2021/1/16
9
几个重要概念
• 变量(variable) • 操作化 • 实验处理与控制差异
2021/1/16
© 王晓莉
10
• 变量(variable) • 变量的作用 • 变量的定义 • 变量的类别
研究者控制。例如,男女性别。
© 王晓莉
2021/1/16
15
• 操作化(操作性定义)
• 如何或者用什么办法测量变量的描述 • 界定和厘清关键概念 • 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
• 了解西部山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儿童的数目 • 确定流动人口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

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

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的含义
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事先建 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 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表表述研 究结果,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量化研究形成了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随机抽 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与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 资料分析技术在内的一套完整的体系。 由于社会科学,包括心理科学中存在的追求定 量研究的科学化的强烈倾向,自19世纪后期以来, 量化研究很快取代思辩研究的位置,成为站主导地 位的研究范式。
尽管学术界对质性研究是否应该和如何使 用“效度”概念存在着分歧,但多数质性研究 者仍旧沿用效度来讨论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问题。 只是这里所说的效度或真实性,是指对研 究结果的“表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特定 特定 条件下,特定研究者 特定研究者为达到特定目标 特定目标采用与某 条件 特定研究者 特定目标 某 一问题相适应的方法 某一对象 方法对某一对象 一问题 方法 某一对象进行研究这一 活动。它不是指研究结果与某一可以辨认的、 外在的客观存在相比较的一致程度。
研究效度涉及到以下四个问题,相应地可 以把研究效度分为四类: 1.所研究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 系,特别是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有 关系?这属于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问题。 内部效度 所谓研究的内部效度,指在研究的自变 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保证研 究的内部效度,主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变量选择 和准确周密的研究设计。
量化研究的优缺点 (一)优点
1.适合在宏观层面大面积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 统计调查。 2.对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 3.可以使用实验干预的手段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 行对比研究。 4.通过随机抽样获得有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5.研究工具和数据收集标准化,研究的信度和效 度较高。 6.适合对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考察。

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简介:心理学研究是了解人类思维、行为以及情感的过程的学科,而实验设计是研究者运用科学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本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设计的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过程的控制等。

实验设计步骤:1. 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比如探究人类对于恐惧刺激的反应。

2. 实验假设提出:根据研究问题,研究者需要提出一个可验证的实验假设,如“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面对蜘蛛时表现出更强的恐惧反应。

”3. 变量选择:根据实验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变量。

在这个例子中,自变量可以是性别,因变量可以是恐惧反应的强度。

4. 设计实验条件:确定实验中的条件和操作步骤,例如让被试者观看一段蜘蛛视频并记录他们的心率和肌肉紧张程度。

5. 实验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来触发特定的反应,比如使用蜘蛛视频、问卷调查等。

6. 受试者招募:根据研究需要,确定受试者的数量和招募方式。

7. 实施实验:按照预定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对受试者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8.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9. 结果解释:解释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可能的解释和限制因素。

10.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总结实验研究的发现,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所需的方向和建议。

实验材料选择:1. 实验刺激: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刺激来触发受试者的特定反应。

比如,在研究情绪反应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者文字作为实验刺激。

2.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合适的问卷来收集受试者对于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情感反应。

3. 认知任务:设计适当的认知任务来测试受试者的注意力、记忆和思维能力。

4. 生理测量:借助生理传感器收集受试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皮肤电反应等。

实验过程控制:1. 随机分组: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以避免可能的偏倚。

2. 对照组设计:设置一个对照条件,可以是没有任何处理的基准条件,以便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

工学第四章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讲义打印版

工学第四章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讲义打印版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速溶咖啡占领市场所走过的坎坷道路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事 实告诉我们,在消费者心目中,产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物理性能,而且 还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消费者的习惯、观念和爱好等心理特点。而这些心理特点并 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了解到它。开发新 产品、推销新产品而又不知道它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那是很难获得成功 的。
投射评价理论认为,被试者对测验题材的解释,可以反映 其心理功能。编制投射测验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日常反应, 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况, 和他过去的经验,以及对将来的期望等,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 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我们常将内心情感及感觉 投射到环境里去,假定面对着空泛而无限制的刺激情境(测验 题材),个人可以自由想象或不自觉的对它作出种种反应,因 而便会将一个人一些潜在深层动机和人格特性投射出来;由于 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对刺激所知觉的内容不同,因此,所作的反 应就不可能相同。所以分析反应的结果,可以提示一个人的人 格形态和深层动机,这就是投射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般比较通用的投射测验法有:
①联想法:通常要求被试说出某种刺激(如字词、墨迹)所引起的 联想,一般指首先引起的联
②构造法:要求被试编造或创造一些东西如故事、图画等。 ③完成法:要求被试完成某种材料,如语句完成法。 ④选择或排列法:要求被试依据某种原则对刺激材料进行选择或予
以排列。 ⑤表露法:要求被试利用某种媒介自由地表露他的心理状态。
2.1.3 问卷法(questionnaires)
问卷法就是事先拟定出所要了解的问题, 列成问卷,交调查对象(消费者)回答, 通过对答案的分析和统计研究,得出相 应结论的方法。
问卷法的种类
结构化(封闭式)问卷(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心理学第四讲服从、依从、群体动力

心理学第四讲服从、依从、群体动力
社会支持——期望自己是正确的,要想使自己正确,一种方法就是像他人那样思想和行动。
3
高登(Gordon,1996)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恭维(以某种方式称赞某人)是最好的方法。恭维并不一定要直接针对目标对象,可以对那些与他亲密的人大加赞美,如他(她)的孩子。
迎合是指请求者先让目标对象喜欢他们,然后再试图改变目标对象,使他们做出请求者所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为什么这些策略会有效呢?一种原因可能是由于互惠原则的作用:人们把那些最后附加的利益看作是额外的承让,于是觉得自己也必须做出让步,其结果就是:他们更可能说“是”。
例如降低价格,或者同样的价格再多加点什么东西。
紧接着最初提出的要求,没等目标对象说出“是”或“否”,马上加上一个可爱的、令人愉快的好处。
责任转移
(三)服从的社会心理基础
01
02
03
04
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在实验室中,被试就应该服从主试
“服从主管”的社会规范。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规范,许多人会发现难以违背这一规范。不仅如此,我们不想做错事,服从主管的命令通常能帮助我们避免犯错
实验缘起
被试: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招聘受试者,每次试验,付给4.50美元的酬金。结果有40位市民应聘参加实验,他们当中有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年龄在25-50岁之间。
目的: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角色: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抽签
1
2
3
6
5
4
惩罚:30个电压按钮,15×30=450(V),逐级上升
对于那些常见的现象,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习惯性地对这些请求自动做出“拒绝”反应。可是,一些非常规的刺激却能激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使我们接受。

第四讲 心理咨询的心理动力学方法

第四讲 心理咨询的心理动力学方法

第四讲心理咨询的心理动力方法一、关于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和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主要有两种观点:1、心理动力学是美国化的精神分析学。

认为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起源于美国,产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学的别称。

由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包含了强烈的动力学意味(如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所以经常被称之为动力性心理学。

我们的观点:如果说精神分析一开始只是被人意识到具有动力学的特征(但作为方法的精神分析仍是最主要的特征),那么随着它的发展,这种动力学的理论内涵越来越被强调,从而逐渐取代精神分析的说法。

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承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流派在不同阶段的表达。

作为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治疗师的干预手段以解释为主;第二阶段是将人际关系理论纳入治疗的范畴,这时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客体关系和人际心理学上。

二、心理动力心理咨询的来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弗洛伊德其人1、奥地利的维也纳医生2、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影响涉及哲学、宗教、文学、人类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在人类历史上对人类自尊打击最大的三个人之一●对20世纪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之一(二)精神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1、假设来访者的困难都可以追溯到其童年经验2、假设来访者没有意识到他(她)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或冲动3、对移情关系的解释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三)主要观点1、情感问题的童年根源弗洛伊德注意到,在自由联想情形中,他的许多病人都报告说回忆起童年时期的不愉快经历或可怕的性经历,而且向他人谈起这些经历的行为就是一种治疗。

弗洛伊德的“性”(力比多),可更确切地译为“生命力量”或“情感能量”性心理发展阶段:(1)口腔期0-1岁,性感区为嘴唇和口腔部位,通过吮吸、咀嚼和吞咽获得快感。

温尼科特所谓的“足够好的”母亲,即那些既不溺爱又不严格压抑而是足够好地做出反应的母亲和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2012-1-8
准实验设计及其统计思路
•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 准实验设计: 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 计要更严格一些,能对一部分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但是,准实验设计运用原始群体(比如一个班级、 一个部门、一个小组)作为被试,而不是随机安 排被试进行处理。
28
2012-1-8
前实验设计
• 单组后测设计
• 形式:G × 形式: 后测○ 后测
• 局限性:没有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和影响,因而 局限性: 难以下结论认为实验处理引起了实验结果。
29
2012-1-8
• 单组前后测设计
• 形式:G 前测○1 × 形式: 后测○2
• 局限性:后测表现出来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练习 局限性: 效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历史、成 熟等干扰因素带来的,研究结论仍缺乏可靠性。 • 统计思路:应使用配对(相关)样本t检验 统计思路:
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设计
康廷虎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设计的分类
• 一般研究设计模式:
• 因果设计——实验研究——真实验、准实验 • 相关设计——非实验研究——问卷、测验 • 描述设计——定性研究——观察、访谈
2012-1-8
• 发展研究设计模式:
• 横向设计 • 纵向设计 • 群组序列设计
2012-1-8
18
2012-1-8
• 自变量个数的确定
• 这要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可以是一个、 两个、三个或更多,但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因为 自变量越多越难以控制。 • 变量过多会导致交互作用解释混乱或无效。
19
2012-1-8
• 因变量的选择和确定
• 因变量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引发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变量, 它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是实验中研究者 要观测的量。
37
2012-1-8
• 匹配组(区组)设计 匹配组(区组) •
• 按区组变量做前测 →匹配 按区组变量做前测○ 匹配 匹配→ •
实验组 RG1
× 后测 后测○1
后测○ 控制组 RG2 —— 后测○2 • 优点:控制了一个无关变量,即匹配(区组)变量,使 优点: 得实验组与控制组更加同质,所以匹配(区组)变量的 选择应该是与因变量有关的无关变量。 • 局限性:在实验研究中,关键是要找到这种匹配变量, 局限性: 这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找的是与因变量无关的匹配变量 那么采用这种设计就是不适当的。 • 统计思路:对后测○1—○2之间应做配对(相关)样本t检 统计思路: 验。
39
2012-1-8
2012-1-8
•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在观测和 数据转换上最容易、最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的 变量为因变量; • 当不能找到一种最合适的因变量观测指标, 或为了更完整表达一种因变量时,应考虑选 择多种观测指标来表示同一因变量;
2012-1-8
• 观测因变量的方式要适当。主要有生理测试; 行为测试(非言语测试);言语测试; • 要参考前人有关研究中所用的因变量及选择 的原因; • 要考虑实验中的被试情况、自变量、实验程 序、任务和所用仪器,这些因素将限定对因 变量的选择。
• 要根据研究目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的可行性来 确定。
• 自变量的来源
• 外部刺激 • 被试固有特性 • 被试暂时特性
17
2012-1-8
• 自变量水平的确定
• 即一个自变量变化在量上的差异。一个自变量最 少要有两个水平。
• 自变量的水平的选择
• 要注意它们的代表性、典型性和概括性,这样才 能揭示出真实、全面的关系。
13
2012-1-8
• 实验研究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 研究假设是从问题转化而来的,假设应当明确的、毫 不含混地陈述出来,不应用摸棱两可的陈述方式; • 研究假设是对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关系的预测,这种预 测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前人研究或经验基础上的; • 研究假设应是可检验的。
2012-1-8
• 实验变量的选择和确定

√ √
√ √ √ √ √ √ √ √ √ √ √
6

2012-1-8
7
2012-1-8
实验与实验设计
• 实验
• 是在人为的严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 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变量相伴 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8
2012-1-8
• 实验的特点: 实验面要求: • 一是研究的理论假说; • 二是实验设计及统计的要求。
15
2012-1-8
• 自变量的选择和确定
• 自变量
• 是由研究者操控的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特定 心理或行为(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 自变量的特点
• 变化性、可控制性、诱发性
16
2012-1-8
• 自变量的选择
11
2012-1-8
• 实验设计的功能: 实验设计的功能:
• 使研究变量的效果最大化 • 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 使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 • 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 系
12
2012-1-8
• 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形成
• 实验研究问题具有以下特征: • 它应当是可以用客观的方法来检验的问题; • 应当是旨在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提出的问题应是可行的。
2012-1-8
• 所罗门四组设计
• 形式:实验组1 RG1 前测 形式:实验组 前测○1 • • • 控制组1 控制组 RG2 实验组2 RG3 实验组 控制组2 控制组 RG4 × 后测○2 后测 前测○3 —— 后测 后测○4 前测 × 后测○5 后测○
—— 后测 后测○6
• 将后测设计和前后测设计加以合并,因而又称 “重叠实验设计”。
横向设计(cross-sectional design)
•就是在同一时间内 对某一年龄或几个 年龄个体的心理发 展水平进行测查并 加以比较。
年龄组 样本 观测时间 观测变量 X1 X2 X3 … XM X1 X2 X3 … XM X1 X2 X3 … XM
4
2012-1-8
A1 A2 AG
31
2012-1-8
真实验设计
• 真实验设计
• 即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 • 本质特征:内部效度高。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 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 实验设计中综合采取了随机取样、前测和控制组 等手段。
32
2012-1-8
• 实验组控制组(等组)后测设计 实验组控制组(等组)
• 形式:实验组 RG1 形式: • 控制组 RG2 × 后测○1 后测 —— 后测 后测○2
2012-1-8
• 自变量没有引发因变量变化的原因
• 可能自变量选择有误 可能自变量选择有误; • 研究者没有有效地操控自变量,不足以显示自 研究者没有有效地操控自变量, 变量的效果; 变量的效果 • 无关变量的干扰太大,混淆了自变量的效果; 无关变量的干扰太大,混淆了自变量的效果; • 因变量本身有缺陷:“天花板效应”(得分普 因变量本身有缺陷: 遍偏高)、“地板效应”(得分普遍偏低)。
5
2012-1-8
A1 A2 AG
S1 S1 S1
T1 T2 Tt
群组序列设计(cohort-sequential design)
•通过在较长的时间 跨度内,对不同年龄 的个体进行有限的重 复测量,以对个体某 一心理特征在较长时 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 分析。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群组 11岁 11岁 12岁 年龄(观测时间)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17岁
20
2012-1-8
• 因变量的特点
• 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观察、测量的; • 是可以数量化的; • 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和灵敏度。
2012-1-8
• 因变量的选择
• 首先要根据理论假设,考虑实验中选取的因变 量是否能反映所研究的问题。 • 因变量应对自变量水平变化最为敏感; • 因变量应能得出可靠稳定一致的结果; • 因变量观测值应大体呈正态分布;
25
2012-1-8
• 识别和控制无关变量
• 无关变量:指一个研究中除自变量以外所有可 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 一般来说,一个因变量,可能有很多变量对之 是产生影响,只要这些变量不在该研究探讨的 范围内,就成为无关变量,需要采用适当的方 法加以控制。
26
2012-1-8
• 实验被试的设计
S1 S2 SG
T1 T1 T1
纵向设计(longitudinal design)
• 是在比较长的时间 内,对(同一组) 个体的心理发生发 展过程进行有系统 的、定期的研究。
年龄组 样本 观测时间 观测变量 X1 X2 X3 … XM X1 X2 X3 … XM X1 X2 X3 … XM
30
2012-1-8
• 固定组(非随机取样的自然组)比较后测设计 固定组(非随机取样的自然组)
• 形式:实验组G1 × 形式:实验组 • 后测○1 后测 控制组G2 —— 后测 后测○2 控制组
• 优点:使历史、测量工具和统计回归等因素的影响都得 优点: 到了控制。 • 局限性: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的选取和分配不是随机的, 局限性: 而且没有前测,这样就导致了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 的差异不能肯定地归因于实验处理。 • 统计思路: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统计思路:
10
2012-1-8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 广义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 广义实验设计: 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一直到 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这一系列内容。着重于解决 研究的全过程。 • 狭义实验设计:特指实验实施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 狭义实验设计: 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着重于解决从如何建 立统计假说到做出结论这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