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第11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与弹性稳定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11结构的稳定计算-2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11结构的稳定计算-2
➢随遇✓平三衡种(不中同性性平衡质)的—平—衡干;扰撤销,不能自动恢复原有的 平衡状✓态三,类但不可同以形在式新的的状失态稳下;保持平衡。 ➢不稳✓定两平种衡不—同—精干扰度撤的销稳,定不理能论自动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 也不能✓在用新静的力状法态求下临保界持平荷衡载。;
上节课内容回顾
FP
FP
(a)稳定平衡 (b)随遇平衡 (c)不稳定平衡
l
l
l (1
cos
)
l
1
2
2
l
1 2
y2
l
y1
2
y2
y1 2
2l
,因而荷载所作的功为: W
FP
y2
y1 2
2l
l
(a) l
l (b)
B FP
B y2
FP B
例: 求图示结
构的临界 荷载.
FP k
l
k
l
FP y1
y2
EI
解: 应变能
U
1 2
k y12
1 2
k y22
可能的位移状态
外力势能 W
FP i i
FP [
y22 2l
( y2
y1)2 2l
]
结构势能 U W
1 2
ky12
1 2
ky22
FP [
y22 2l
( y2
y1 )2 ] 2l
1 2l
[(kl
FP ) y12
2FP y1 y2
(kl
2FP ) y22 ]
0
y1 0 y2
y1
1[(kl l
FP ) y1
FP y2 ]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力学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结构的极限荷载

P
C
B
M u 5Pl / 32 Pl / 4
将P 代入,得
A
5Pl / 32
P
C
B
5 16 M u M u l Pl / 4 32 3l
P 2M u / 3l Pu P P 6 M u / l
P l / 4
逐渐加载法(增量法)
从受力情况,可判断出塑性铰发生的位置应为A、C。利用极限状态的 Pu 平衡可直接求出极限荷载。 Mu A B 1 l C Mu MA 0 RB ( Pu M u ) l 2 2 RB P l Pu l M u A MC 0 M u RB B 2 4 2 C
Ms s M A ydA A ydAe A s ydA p [3 ( )2 ] 2 Ms s M ——弯矩与曲率关系(非线性关系) M [3 ( )2 ] 或 s 3 2 2 Ms
e p
塑性极限状态: 截面上各点应力均达到屈服 s
§9-4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超静定梁有多余约束,出现一个塑性铰后仍是几何不变体系。 A 截面先出现塑性铰,这时 M A 3Pl / 16 M u
A
P
C
B
P 16 M u / 3l
再增加荷载 l/2
3Pl / 16
A
l/2
M C 5Pl / 32 Pl / 4
令 MC Mu
只能出现一个塑性铰,所以
9M u Pu l
2 Pl 9
讨论: M C Pl / 9 1 Pl Mu Mu 9 Mu

M D 2 Pl / 9 1 Pl Mu 4M u 18 M u

11 结构力学—— 结构的极限荷载

11 结构力学—— 结构的极限荷载

MC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
25 / 46
17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A B C FP D
破坏机构实现的条件:
(1)B、C 点出现塑性铰 则:
M C Mu
M A Mu
M B Mu
3
A
Mu
Mu
Mu FP B
Mu
D
9Mu F l
P1
Mu C Mu
Mu
M A 3Mu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

12 / 46
17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限弯矩。
80 mm
例题:已知材料的屈服极限σs =240MPa,求图示截面的极 解:
A 0.0036 2 m
g
A1 A2 A / 2 0.0018 2 m
A1 形心距离下端0.045m A2 形心距离上端0.01167m A1与A2的形心距离为0.0633m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
7 / 46
17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s
y 弹性阶段 结束的标志是最外纤维某 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应力σs ,此时的弯 矩称屈服弯矩 Ms。 s 2 bh M s dA. y s W s W 弹性抗弯截面系数 6
弹塑性阶段 截面上既有塑性区又 有弹性区(弹性核 y0)。随弯矩 增大,弹性核逐渐减小。
Mu
FP u
6Mu l

20 / 46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
17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q
例题: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qu 解: 由梁的弯矩图可 A 知:第一个塑性 铰必出现在固定 支座处; 1 2 ql 8 首先求当出现第一 个塑性铰时支座B 的 约束反力FRB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125015总学时:80学时(讲课76学时,上机4学时)总学分:5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预修要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熟悉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培养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结构力学问题打好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杆件结构的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注意正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考虑到课程性质,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80课时的结构力学课程使用,可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作适当的增删。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平面杆件结构和荷载的分类;结构计算简图概念及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

重点: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结构计算简图概念及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

难点:确定计算简图第一节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结构的计算简图第三节平面杆件结构和荷载的分类第四节结构力学的学习方法习题:3题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学时:4学时(讲课3学时,习题1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对体系几何组成的分析和判定;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

重点:运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简单组成规则分析一般体系的几何组成。

难点: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几何不变体系组成规则及体系分析举例习题:6题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学时:10学时(讲课8学时,习题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梁、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三铰拱、受弯杆件与桁架杆件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静定平面架内力;三铰拱的受力特点,内力图特征,合理拱轴概念及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结构力学之结构弹性稳定

结构力学之结构弹性稳定
2l3 2l
2EI
Pcr l 2
学习文档
例:求图示体系的临界荷载.
x
解:
2.设
y(x)
4a l2
(lx
x
2
)
P
l/2 l/2
y(x)
Pcr
12EI l2
误差:+21.6%
3.设杆中作用集中荷载所引起的位 移作为失稳时的位移.
l
y(x) y
EI
x
y(x)
Q
(l2x
x3 )
(0 x l )
EIy(x) Py Q(l x) 或 y(x) P y Q (l x)
EI EI 令 n2 P
EI y(x) n2 y n2 Q (l x)
P
通解为
y(x) Acos nx B sin nx Q (l x) P
由边界条件
y(0) 0, y(0) 0, y(l) 0学习文档
l
EI
y
xM
y
得 A Ql 0 Bn PQ 0 P Acos nl B sin nl 0
1
0l
0
n 1 0
cosnl sin nl 0 稳定方程
nl cos nl sin nl 0 tan nl nl
y
y(nl) nl y(nl) tannl
x
P
P
Q
Q
l
EI
y
xM
3
5 nl
y
2
二.第二类稳定问题(极值点失稳) P
P
第二类稳定问题
非完善体系
三.分析方法 大挠度理论。 小挠度理论。
静力法 能量法
偏心受压 有初曲率
四 .稳定自由度

结构力学第11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与弹性稳定

结构力学第11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与弹性稳定
CD段:应力减为零时,有残余应 变OD。
结构塑性分析中,为简化计算,把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 系作合理地简化。简化为理想弹塑性材料。如图所示。
结构的塑性分析中,叠加原理不再适用。只考虑荷载一 次加于结构,且各荷载按同一比例增加—比例加载。
§11-2 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解释几个基本概念,极限弯矩、塑 性铰和极限状态。
§11-2 基本概念
三、 稳定问题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设计中除了进行强 度计算和刚度验算外,还须计算其稳定性。
1、三种不同性质的平衡 稳定平衡:在某个平衡状态,轻微干扰,偏离原位,
干扰消失,恢复原位。 中性平衡:由稳定平衡到不稳定平衡的中间状态。 不稳定平衡:在某个平衡状态,轻微干扰,偏离原位,
的极小值即是极限荷载。FPu FP
⑶下限定理(极大定理) 可接受荷载是极限荷载的下限。换言之,可接受荷载
中的极大值是即极限荷载。FPu FP
⑷唯一性定理:极限荷载值是唯一确定的。若某一荷 载既是可破坏荷载,又是可接受荷载,则该荷载就是 极限荷载。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一、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l/3
DC
Mu
D
l/3
坏形态才可能实现。
FPu M uB M uD
Mu 3Mu
Mu
FPu
D
C
A
B
Mu
FPu
Mu
(3 l
6) l
B
3 l
D
6 l
FPu
9 l
Mu
(Mu 3Mu )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2)A、D截面出现塑性铰。
由弯矩图可知,只有当
1 2
(

结构力学课件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课件结构的极限荷载

中性轴附近处于弹性状态,处于弹性的部分称为弹性核。
(3)塑性流动阶段
Mu
bh2 4
s
—— 塑性极限弯矩(简称为极限弯矩)
M u 1.5 —— 截面形状系数。圆形截面1.7,工字形
Ms
截面1.10-1.17,圆环截面1.27-1.40。
※塑性铰
当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矩,这时的曲率记作 κ。u
s 3 2 Mu 0
(2)只需考虑平衡条件,无需考虑变形协调条件,比弹 性计算简单;
(3)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动 等因素的影响。
例:求图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已知 AB 段的极限弯矩 为2Mu,BC 段为Mu 。
A
BP
2Mu
C
A
BD
3Mu
C
A
D
l/3 l/3 l/3
Mu
Mu D
C
B Mu
2Mu A
0.5Mu D
C
B
Mu
Pu min P1 , P2 , P3
7.5M u l
4Mu
P l 3 l
2l 3
1 3
2M
u
4M u ,
P1
21M u l
P l 3 l
2l 3
1 3
3M
u
Mu,
P2
9M u l
P l 3 l
2l 3
1 3 2M u
Mu,
P3
7.5M u l
例:求图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已知 AB 段的极限弯矩 为2Mu,BC 段为Mu 。
3.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超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必须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 才能成为机构,从而丧失承载能力。

结构力学第十一章

结构力学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章目录 第三节
图 11.2
结构力学课件
第十一章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第 1 节 结构稳定问题概述
章目录
11.1.2

结构的失稳形式
通常,结构随荷载的增大,其原始平衡状态由稳定平衡转为不稳定平衡,此过程称为结构 失稳。由于结构丧失稳定时,因变形迅速增大而具有突然性,常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不 良后果,因此,结构设计除了需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需要保证结构具有必要的稳 定性。
第一节
第二节 章目录 第三节
结构力学课件
第十一章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第 1 节 结构稳定问题概述
章目录
11.1.2
• •
结构的失稳形式
根据结构失稳前后变形性质是否改变,结构失稳可 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分支点失稳和极值点失稳. (1)分支点失稳(第一类稳定问题) 图11.2所示为
第一节
第二节 章目录 第三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章目录 第三节
结构力学课件
第十一章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第 1 节 结构稳定问题概述
章目录
本节目录
11.1.1 11.1.2 结构的平衡状态 结构的失稳形式
第一节
第二节 章目录 第三节
结构力学课件
第十一章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第 1 节 结构稳定问题概述
章目录
11.1.1


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将在某一位置保持平衡.从稳定的角度
考察平衡问题,其存在以 下三种平衡状态: (1)稳定平衡状态如图11.1(a)所示,体系处于某种平衡状态,由 于受微小干扰而偏离其平衡位置,在干扰 消除后,仍能恢复至初 始平衡位置,保持原有形式的平衡,则原始的平衡状态称为稳定 平衡状态.

考研结构力学必看精华总结结构稳定计算优选文档

考研结构力学必看精华总结结构稳定计算优选文档
弹性支座的应变能为
V
k 2
(
y12
y22)
荷载势能为
V PF P F lP(y1 2y1y2y2 2)
体系的势能为
EPV VPk2(y12y22)FlP(y12y1y2y22)
21lkl2FPy122FPy1y2kl2FPy22
应用势能驻值条件
EP 0 EP 0
y1
y2

kl 2FPy1 FPy2 0
序号 (1) (2) (3) (4) (5)
FP
FP<kl/3
FP =kl/3
kl/3 < FP <kl
FP =kl
FP >kl
特性 正定 半正定 不定 半负定 负定
§15-4 无限自由度体系的稳定——静力法
与有限自由度体系的区别:平衡方程是微分方程
弹性曲线的微分方程
EId d2xy2 M(FPyFRx)
例15-1 试用两种方法求图示体系的临界荷载FPcr。 解 (1)静力法
变形状态的平衡条件为
MC 0
(C左)
ky1l
(FPy1)2l l
FPy2
0
MB 0
(B右)
ky2l
(FPy2 l
)2l
FPy1
0

(kl2FP)y1FPy2 0
FPy1(kl2FP)y2 0

kl 2FP
FP 0
F
则倾斜位置的平衡条件为
FPlFRl 0

FP kl
路径Ⅱ的平衡是随遇平衡。
★小挠度理论能够给出临界荷载的正确结果,不能 反映倾角较大时,平衡路径Ⅱ的下降趋势。
2 单自由度非完整体系的极值点失稳
(1)按大挠度理论

结构力学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极限荷载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超静定梁中的极限荷载的研究课程名称:结构力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班级:1433111姓名:李渊学号: 1143310120摘要:大多数工程材料,特别是钢材,受力后发生变形,一般都存在线性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

因此,随着荷载的增加,结构截面上应力大的点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发生屈服,结构将进入弹塑性状态。

这时虽然截面部分材料已进入塑性状态,但尚有相当大的部分材料仍处于弹性范围,因而结构仍可继续加载。

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结构中进入塑形的部分不断扩展直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导致结构崩溃(或倒塌)。

因此研究结构极限状态下的极限荷载,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结构安全储备的考虑的依据提供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极限荷载的有关意义定义:结构出现塑性变形直到崩溃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为极限荷载,它是考虑结构安全储备设计依据的因素之一,且按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比弹性设计更经济。

通过对弹性设计方法及其许用应力设计法的研究,并在其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到弹性设计方法及其许用应力设计法的最大缺陷是以某一截面上的max σ达到[σ]作为衡量整个结构破坏的标准。

事实上,由塑性材料组成的结构(特别是超静定结构)当某一局部的max σ达到了屈服应力时,结构还没有破坏,还能承受更大的荷载。

因此弹性设计法不能充分的利用结构的承载能力,是不够经济的。

塑性分析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其强度要求以结构破坏时的荷载作为标准:max []PuP p uF F F k ≤=其中,Pu F 是结构破坏时荷载的极限值,即极限荷载。

u k 是相应的安全系数。

对结构进行塑性分析时仍然要用到平衡条件、几何条件、平截面假定,这与弹性分析时相同。

另外还要采用以下假设:图1(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其应力与应变关系如图所示。

(图1)(2)比例加载:全部荷载可以用一个荷载参数P 表示,不会出现卸载现象。

(3)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都很小。

结构力学课件 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课件 结构的极限荷载
制作:周书敬 郭延华
FP
Mu
14
《结构力学》第十二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11-3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静定结构:当一个截面出现塑性铰时,结构就变成 了具有一个自由度的机构而破坏。 超静定结构(有n个多余约束):当出现n+1个塑性铰 时,该结构变为机构而破坏;或者出现的塑性铰数虽少 于n+1个,但结构局部已经变为机构而破坏。 即:对于超静定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塑性铰出现, 才会使结构变成机构。
理想弹塑性模型
D

制作:周书敬 郭延华
5
《结构力学》第十二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2) 应力与应变关系不唯一
当应力达到屈服应力σs后,应力σ与应变ε之间不再 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对于同一应力,可以有不同的应 变ε与之对应。
s A A1 1
O

C
C1 B1
B
A
B
C

可见,弹塑性问题与加载路径有关。
制作:周书敬 郭延华
q A l/2 C
l/2
B
19
《结构力学》第十二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右图所示为破坏机构的一种可能位移。
荷载虚功
1 l l W 2 qu 2 2 2 1 2 qu l 4
A Mu Mu l
2
qu B C Mu 2
杆端弯矩虚功
Wi ( M u M u 2 M u ) 4 M u
一、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为了求得极限荷载,需要确定结构的破坏形态,即 确定塑性铰的位置及数量。
制作:周书敬 郭延华 15
《结构力学》第十二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塑性铰首先出现在弯矩最大的截面,随着荷载的增 大,其他截面也可能出现新的塑性铰直至结构变为具有 自由度的机构从而丧失承载能力为止。

第11章 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11章   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三篇结构力学第十一章结构的计算简图学习目标:1.了解结构的概念、构件的基本类型及荷载的分类;2.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及结点、支座、荷载的计算简图;3.了解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

第一节结构及其类型一、结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为结构。

房屋中的梁柱体系,水工建筑物中的闸门和水坝,公路和铁路上的桥梁和隧洞等,都是工程结构的典型例子。

狭义的结构往往指的就是杆系结构,而通常所说的建筑力学就是指杆系结构力学。

二、结构的类型建筑力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实际的结构物,而是代表实际结构的计算简图。

因此,所谓结构的类型,也就是实际结构物计算简图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观点,结构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这里只介绍两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空间观点,结构可分为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组成结构的所有杆件的轴线和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都在同一平面内,则此结构称为平面结构;反之,如果组成结构的所有杆件的轴线或荷载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结构称为空间结构。

实际工程中的结构都是空间结构,但大多数结构在设计中是被分解为平面结构来计算的。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必须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

(二)按照儿何观点,结构可分为杆系结构、板壳结构、实体结构1.杆系结构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横截面尺寸的构件称为杆件。

由若干杆件通过适当方式连接起来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杆系结构。

如图11-1所示为一单层工业厂房中的一个横向承重排架,即为杆系结构。

梁、拱、框架、刚架都是杆系结构的典型形式。

如果组成结构的所有各杆件的轴线都位于某一平面内,并且荷载也作用于此同一平面,则这种结构称为平面杆系结构,否则便是空间杆系结构。

2.板壳结构厚度方向的尺寸远小于长度和宽度方向尺寸的结构。

其中:表面为平面的称为板(如图11-2(a)所示),表面为曲面的称为壳(如图11-2(b)所示)。

例如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楼面均为平板结构,一些特殊形体的建筑如悉尼歌剧院的屋面就为壳体结构。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11结构的稳定计算-1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11结构的稳定计算-1

k 0, 0 悬臂杆
对于k 也即 时, y u与y tan u交点的最小值为4.493
FPcr

EI 2

u l
2

EI

2EI
2.046 l 2
=
2EI
0.7l 2
对于k 0也即 0时,tan u , 因而u / 2
第11章 结构的稳定计 算
11.1 稳定问题的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单根压杆的稳定问题; 结构力学——杆件组成的以受压为主的结构的稳定问题
三种不同性质的平衡 稳定平衡——干扰撤销,能自动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 随遇平衡(中性平衡)——干扰撤销,不能自动恢复原有 的平衡状态,但可以在新的状态下保持平衡。 不稳定平衡——干扰撤销,不能自动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 ,也不能在新的状态下保持平衡。
11.1.3 两种不同精度的稳定理论 FP
l/2
小挠度理论(近似解)
大挠度理论(精确解)

l/2
压杆的抗弯刚度为 EI,M (x) FP y EIy
y 2 y 0 2 FP / EI
(a) (b)
微分方程的一般解为 y C1 sinx C2 cosx
三种平衡状态:
(a) (b)
稳定平衡 当FP FPcr 不稳定平衡 当FP FPcr 随遇平衡 当FP FPcr
受横向干扰可转入弯曲状态 干扰撤销可恢复到单纯受压状态 受横向干扰可转入屈曲状态 干扰撤销不能恢复到单纯受压状态 受干扰后转入压弯状态,干扰 撤销后仍维持这一临界状态
第11章 结构的稳定计 算
FPcr

EI 2 =0.25 2
EI l2

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11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前面各章所讨论的结构计算均是以线弹性结构为基础的,即限定结构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当结构的最大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应力n σ时,结构将会破坏,故强度条件为[]max nKσσσ=≤ 式中,max σ为结构的最大工作应力;[]σ为材料的许用应力;n σ为材料的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料为其强度极限b σ,对于塑性材料为其屈服极限s σ;K 为安全系数。

基于这种假定的结构分析称为弹性分析。

从结构强度角度来看,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缺点。

对于塑性材料的结构,尤其是超静定结构,在某一截面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应力,某一局部已进入塑性阶段时,结构并不破坏,还能承受更大的荷载继续工作,因此按弹性分析设计是不够经济合理的。

另外,弹性分析无法考虑材料超过屈服极限以后,结构的这一部分的承载能力。

塑性分析方法就是为了弥补弹性分析的不足而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它充分地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以结构完全丧失承载能力时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破坏的标志。

此时的荷载是结构所能承受荷载的极限,称为极限荷载,记为u F 。

结构的强度条件可表示为u F F K≤ 式中F 为结构工作荷载,K 为安全系数。

显然,塑性分析的强度条件比弹性分析更切合实际。

塑性分析方法只适用于延展性较好的塑性材料的结构,对于脆性材料的结构或对变形有较大限制的结构应慎用这种方法。

对结构进行塑性分析时,平衡条件和几何条件与弹性分析时相同,如平截面假设仍然成立,所不同的是物理条件。

为了简化计算,对于所用的材料,常用如图11.1所示的应力—应变曲线。

当应力达到屈服极限以前,材料处于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当应力达到屈服极限s σ时,材料开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应力保持不变,应变可无限增加;卸载时,材料恢复弹性但存在残余变形。

凡符合这种应力—应变关系的材料,称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实际钢结构一般可视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混凝土受拉区出现裂缝后,拉力完全由钢筋承受,故也可采用这种简化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塑性分析。

第11章结构的弹性稳定_结构力学

第11章结构的弹性稳定_结构力学

第 11 章习 题11-1 什么叫作结构丧失稳定性?它可以如何分类?其相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1-2 什么是结构失稳的自由度?它与稳定方程的解之间有何联系?结构丧失第一类稳定性的临界荷载是如何确定的?11-3 弹性压杆丧失第一类稳定性的临界荷载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何为压杆的计算长度? 11-4 试比较用静力法和能量法分析第一类稳定问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异同点。

11-5 试用静力法和能量法求图示各有限自由度体系的临界荷载,并绘制相应的失稳位移形态。

图中粗杆(双线示)为无限刚性。

(a) (b)(g)题11-5图11-6 试用静力法建立图示各体系的稳定方程。

(a)l 2l EI EI EIl 2EI l 2 3 EIEI题11-6图11-7 试用静力法求图示各体系的稳定方程和临界荷载。

(a) (b)题11-7图 11-8试问图示体系左、右柱截面的弯曲刚度之比EI 1又可发生右柱的弯曲失稳?11-9 试用静力法建立图示体系的稳定方程。

11-10 试用能量法求图示各体系的临界荷载。

(c) (d)题11-10图11-11 )πsin 1(0l x I I +=。

11-12 试用能量法求图11-7a 、b 所示结构的临界荷载。

11-13 试问组合压杆绕虚轴失稳时临界荷载比计算与实腹压杆的稳定性计算有何差别?其原因是什么?11-14 设图示压杆AB 有轴心压力PcrP 32F F =作用,试求杆件的转动刚度AB S 和侧移刚度AB k 。

(a) (b)题11-11 题11-14图11-15 试说明在作体系稳定性分析时,哪一类刚架可以化为单压杆问题,哪一类却不可以。

P EI F P 3F PEI I 6I qEIFEIF P EIA B EI =∞EI11-16 试用位移法求图示刚架的稳定方程和临界荷载。

11-1711-18 试用有限单元法求图a 所示压杆的临界荷载,并将计算结果与精确解进行比较。

设将杆件划分为两个单元,结构标识如图b(a)(b)题11-18图第11章 11-5 (a )2Pcr klF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6 FPu M u ( ) l l
Mu A B
FPu
D 2 M u Mu qu 11.657 2 4 2l l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例11-4-4
A
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 FP
B D
l /3 l /3
C
l /3
解:
,BC段极限弯矩为Mu。 AB段极限弯矩为 M u
塑性铰的可能位臵:A、B、D。
A
l /3
B Mu
FPu
§11-1 概述 §11-2 基本概念
§11-3 比例加载一般规律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11-5 压杆临界荷载
§11-1 概述
1、弹性分析方法
把结构当作理想弹性体,用容许应力法计算结构的强度。 u 其强度条件为 max
k
σmax—结构的实际最大应力;[σ]—材料的容许应力;
q
A B A
qu
Mu A l-x
l
Mu C C
B
x
整体平衡
2
M
A
0
l FRBl qu M u 0 2
FRB
1 1 2 FRB ( qu l M u ) l 2
Mu 1 qu l 2 l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BC段平衡
F
y
0
FQC FRB qu x 0
二、可破坏荷载和可接受荷载
⑴结构处于极限受力状态时必须满足的条件即所求极 限荷载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①平衡条件: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结构的整体或任 一局部都能维持平衡。 ②内力局限条件(屈服条件):在极限状态下,结构任 一截面的内力都不超过其极限值。任一截面弯矩绝对 值都不超过其极限弯矩 ③单向机构条件:在极限状态下,结构已有足够数量 的截面内力达到极限值而使结构转化为机构,能够沿 荷载作正功的方向作单向运动。
变形的过程以及塑性铰形成的次序。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求极限荷载的方法称为静力法。 利用虚功方程求极限荷载的方法称为虚功法。 例11-4-1 求梁的极限荷载FPu,截面极限弯矩为Mu。 解:结构在 A 、 C 截面 出现塑性铰。 A 解释 Mu
l/2
FP C B
l/2
由静力条件,有:
由此得出极限荷载FPu,即有
最后指出:这几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讨论矩 形截面梁在纯弯曲状态下所获得的结果,利用其它 形式的截面形状,也有类似的结果。
§11-2 基本概念
三、 稳定问题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设计中除了进行强
度计算和刚度验算外,还须计算其稳定性。
1、三种不同性质的平衡 稳定平衡:在某个平衡状态,轻微干扰,偏离原位, 干扰消失,恢复原位。 中性平衡:由稳定平衡到不稳定平衡的中间状态。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qul 2 2Mu )2 8qul 2 Mu
2 2 l 4qu 12l 2 M u qu 4M u 0
2 2 12l 2 M u 144l 4 M u 16l 4 M u 12l 2 M u 11.314l 2 M u qu 4 2l 2l 4
由We=Wi,可得:
FPu
6M u l
一次超静定 二个塑性铰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例11-4-2 求梁的极限荷载FPu,已知极限弯矩为Mu。 解:外力虚功
1 l 1 2 W 2 qu l qu l 2 4 4
A l/2
q
C l/2
B
内力虚功
Wi M u M u 2 M u 4M u
§11-2 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解释几个基本概念,极限弯矩、塑
性铰和极限状态。
图示例:纯弯曲状态下的理想弹塑性材料的矩
形截面梁。
M
M
b
h
随着弯矩 M 的增大,梁会经历由弹性阶段到弹 塑性阶段最后达到塑性阶段的过程。(见下页图)
§11-2 基本概念
实验表明: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梁弯曲变形时
的平面假定都成立。
可以继续增大而承载力不能增大,这种状态称为极 限状态,相应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FPu。 例11-1-1 设有矩形截面简支梁在跨中承受集中荷载 作用(图a),试求极限荷载FPu 。
解:由 M 图知跨中截面
弯矩最大,在极限荷载作用
下,塑性铰将在跨中截面形
成,弯矩达极限值 Mu ( 图 b) 。
§11-2 基本概念
b
s
s
y0
s
h
y0
s
a)
s
b)
s
c)
§11-2 基本概念
一、极限弯矩 分析:(1) 图(a)表示截面处于弹性阶段。 该阶段的最大应力发生在截面最外纤维处, 称为屈服极限y,此时的弯矩Ms称为弹性 极限弯矩,或称为屈服弯矩。即:
bh 2 MS s 6
s
s
a)
s
y0
( 2 )图 (b )—截面处于弹塑性阶段, 截面外边缘处成为塑性区,应力为常数,
§11-2 基本概念
图a所示承受均布水压力的圆环,当压 力达到临界值qcr时,出现了新的非圆的平衡 形式。 图b所示承受均布荷载的 抛物线拱,图c 所示刚架,荷 载达到临界值之前处于受压 状态,荷载达到临界值时出 现同时具有压缩和弯曲变形 的新的平衡形式。
图c所示工字梁,荷载达到临界值前仅 在复板平面内弯曲,荷载达到临界值时发生 斜弯曲和扭转。
qu
A Mu

B Mu C l l Mu l 2 4 4
2
1 2 由We=Wi,可得 qu l 4 M u 4 所以有 16 M u qu l2
三次超静定 三个塑性铰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例11-4-3 已知梁截面极限弯矩为Mu ,求极限荷载 。 解:塑性铰位臵:A截面及梁上最大弯矩截面C。
不稳定平衡:在某个平衡状态,轻微干扰,偏离原位,
干扰消失,不能恢复原位。
§11-2 基本概念
2、两类不同形式的失稳 结构失稳现象分为:第一类失稳现象、第二类失稳现象。 图a所示理想中心受压直杆。当F值达 到某一特定数值时,由于干扰压杆发生微小 弯曲,取消干扰后,压杆将停留在弯曲位置 上,不能回到原来的直线位置,如图b。 此时压杆既具有原来只有轴力的直线平衡形 式,也具有新的同时受压和受弯的弯曲平衡形式 —这种现象为压杆丧失了第一类稳定性。 分支点失稳
§11-2 基本概念
丧失第一类稳定性的特征: 结构的平衡形式及内力和变形状态发生质的突变, 原有平衡形式已不稳定,同时出现新的有质的区别的平衡形式。 图a所示由塑性材料制成 的偏心受压直杆,一开始就处 于同时受压和弯曲的状态。当 F达到临界值Fcr时,荷载不增 加或减小,挠度仍继续增加如 图b—丧失第二类稳定性。 工程结构实际上均属于第二类稳 定问题。可将其简化为一类稳定问题 来处理。 极值点失稳
y0
s
b)
§11-2 基本概念
=s;在截面内部(|y|y0)则仍为弹性区,称为弹性
核,其应力为直线分布,即:
(3) 图 (c ) 表示截面达到塑性流动阶段。 在弹塑性阶段中,随着M增大,弹性核的 高度逐渐减小,最后 y00 。此时相应弯 矩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称为“极 限弯矩” ,即:
M Mu
§11-3 比例加载一般规律
⑵可破坏荷载 将满足单向机构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荷载称为可破坏 荷载。换言之对于任一单向破坏机构,用平衡条件求得 的荷载值,用 FP 表示。 ⑶可接受荷载 将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荷载称为可接受荷 载。换言之如果在某个荷载值的情况下,能够找到某一内 力状态与之平衡,且各截面的内力都不超过其极限值,此 荷载值称为可接受荷载用 FP 表示。 可破坏荷载 FP 只满足平衡条件和单向机构条件。 可接受荷载 FP 只满足平衡条件和内力局限条件。
s
s c)
§11-2 基本概念
比较两式可知:对于矩形截面,极限弯矩为弹
性极限弯矩的1.5倍,即Mu=1.5Ms。
二、 塑性铰和极限荷载 在塑性流动阶段,在极限弯矩 Mu 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两个无限靠近的截面可以产生有限的相对 转角。因此,当某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矩Mu时,就 称该截面产生了塑性铰。 塑性铰是单向铰。因卸载时应力增量与应变增 量仍为直线关系,截面恢复弹性性质。 因此塑性铰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一、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为了求得极限荷载,需确定结构的破坏形态,
即确定塑性铰的位臵及数量。 塑性铰首先出现在弯矩最大的截面,随着荷载
的增大,其他截面也可能出现新的塑性铰直至结构
变为具有自由度的机构从而丧失承载能力为止。 极限荷载的求解无需考虑变形协调条件、结构
1)静力法:
1 1 M u FPu l M u 4 2 1 4 6M u FPu ( M u M u ) 2 l l
FPu C Mu B
A
§11-4 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2)虚功法 令机构产生虚位移,使 C 截面竖向位移和荷载
。 2 FPu同向,大小为 δ
1
Mu 1 qu l qu x 2 l
FRB qu x
1 Mu x l 2 qu l
qu
FQC Mu
C
B x
FRB
BC段平衡
M
C
0
1 2 1 2 1 2 2 M u FRB x qu x qu x qu x qu x 2 2 2
1 1 M u 2 1 (qul 2 2M u )2 1 2 2 M u qu ( l ) qu ( q l 2 M ) u u 2 2 2 2 qul 2 (2qul ) 8qu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