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校勘的作用和校勘的对象
文献的校勘2010
(二)有助文献整理与研究。 校勘应是古籍整理诸方法中的先导,如果不先做 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做文献整理工作,则这些工 作会相应地出现问题。 《魏书·卢玄传》“卿等欲言,便无相疑难。” (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检《北史·卢玄传》,作“卿等欲言便言,无相 疑难。”《册府元龟》卷156引亦同。 校点者对此未加校勘,以误本为底本,也造成了 标点错误。
(二)本校法。 《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 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 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 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 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 勘,以发现矛盾之处。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序》说 : 此《礼记》七十卷本,出于吴中吴泰来家。乾 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 百有四,脱字一千一百四十有五,缺文二千二百一 十有七,文字异者二千六百二十有五。羡文九百七 十有一。 上述《礼记》七十卷本是宋刻本,汲古阁本是清初 刻本,两个本子相去四百多年,而汲古阁本的错误 竟有如此之多,其他不属于官家经典的书,错误更 甚,可想而知。 《抱朴子·遐览》“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欲读书必先精校书, 校之未精而速读,恐读亦多误矣。”
日本大阪杏雨书屋藏南宋绍兴十年邵武朱中奉宅刻 《史记》( 集解 ),脱去“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共十九字(日本水泽利 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而南宋庆元建安黄善夫 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脱去“伯、仲雍之 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共十八字。 从版本鉴赏来看,二本为南宋建本之精者,“铁画银 钩”,“棱角峭厉”,文字校勘则未足为善本。
古文献校勘
二、搜集其他校勘资料
1、类书引文
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欧阳询等编撰的《初学记》 唐白居易撰、宋孔传续的《白孔六帖》 王若钦、杨亿等编撰的《册府元龟》、王应麟编撰的《玉海 》
2、注解引文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 水经注》、李善《文选》注、《十三经注疏》等。 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世说新语>刘注引书引 得》《<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尔雅>注疏引书引得》《 <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等 段书安编《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
(二)增删字不以符号在正文中表示。
二、定本附校勘记 优点:既有定本之简明,又不至于读者不知定本文字所从出; 既便于阅读,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各本的面貌。 三、底本附校勘记 这是发表校勘成果的主要形式。其优点是存真。 阮元:‚刻书者,最患以臆见改古书。今重刻宋板,凡有明 知宋板之误字,亦不使轻改,但加圈于误字之旁。而别撰校勘 记,择其说附载于每卷之末。俾后之学者,不疑于古籍之不可 据,慎之至也。‛ 四、单行的校勘记 单行校勘记的出现,或由于底本繁重,或由于底本习见易 得,所以发表时就只摘录有校文的部分。如清卢文弨《群书拾 补》。
从而排疑纠误。
吏六四十 月‛ 未满九个月不许预告迁转 上下文均作‚九十个 上下文均作‚千斤百 目作‚至元五年‛ 目作‚至元六年‛
户十二十三 裏河千里百斤 里‛ 刑七十四 刑八二 犯奸放火,大德五年 犯奸休和理断大德六年 以上至一百贯八十七下
取受枉法,二十贯以上至三十贯七十七下,三十贯 据表‚三十‛均应作
(5)误断文句妄加而衍 《战国策·赵策》:
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
(6)不懂修辞妄加而衍 《史记·匈奴列传》: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 高帝于白登,„„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 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
校勘学[1]
校勘的功用
首先,古书经过校勘,还原了其真相, 文字通达,才能让人易于阅读,易于 理解。清人俞樾曾在《札迻序》中说: “夫欲使我受书之益,必先使书受我 之益。不然,‘割申劝’为‘周由 观’,‘而肆赦’为‘内长文’,且 不能得其句读,又乌能得其旨趣乎?” 所以要读懂弄通古书,领会书中的主 旨,只能读校勘过的书才能做到。
郑 樵
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书目答问》附录清代校勘名 家有:何焯、惠栋、卢见曾、全祖望、沈炳震、沈廷芳、谢墉、 姚范、卢文弨、钱大昕、钱东恒、彭元瑞、李文藻、周永年、戴 震、王念孙、张敦仁、丁杰、赵怀玉、鲍廷博、黄丕烈、孙星衍、 秦恩复、阮元、顾广圻、袁廷梼、吴骞、陈鱣、钱泰吉、曾钊、 汪远孙。这些校勘大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求实的学风,经他们校 勘过的书可称为善本。其中代表人物为卢文弨、顾广圻、戴震、 王念孙、段玉裁。根据校勘理论的根据不同,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一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注重版本依据,异文比较,强调 保持原貌,主张说明异文正误而不作更改。因继承宋学传统,以 对校为主要手段,又称对校学派。一派以戴震、段玉裁为代表, 要求广泛搜集包括版本以外的各种异文材料,根据本书义理,运 用文字、音韵、版本、训诂和有关的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和 正误,明确主张订正刊误,敢于改正误字。因继承汉学传统,主 张考异文字正误,以理校为主,又称理校学派。清人的校勘名著 有如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弨的《群书拾补》、王 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廿二 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等。
刘向
陆德明
宋代,校勘学独立门户,中央专设校书机 构,由校书郎校理群书,并制定了校勘条 例樵等。其中郑樵 贡献卓著,他所著《通志· 校雠略》,极大 的推进了校勘的理论建设。宋代校勘学专 著有张淳《仪礼识误》、方崧卿《韩集举 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岳珂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第七章 校勘
为代表,或称之为理校学派,强调在广搜异 文的基础上,根据古书体例和义理,运用文 字、音韵、训诂、版本等有关学识,考证异 文,分析正误,明确主张刊误订正。 戴震校勘方法有三: 一识字。二博征。 三空所依傍。
段玉裁提出校勘应分两步: 校书定是非最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
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 断其立说之是非。……何谓底本?著书者之稿 本是也;何谓立说,著书者所言之义理是 也。……不先正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 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经韵楼集》卷 七《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
(四)丰富了目录学的内容。
从刘向整理国家藏书完成目录学著作《别录》始,
校勘就成为历代公私整理藏书的一项基本工序, 校勘成果也成为公私目录记述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录书记述版本异同,利用校勘成果,说明版本 优劣并推源溯流,将更有益于学者的选择与使用。 如郑玄《三礼目录》,主要是校勘方面的记录。
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其自
序即提出了“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 法则,全书“荟粹其说,以类而分”,共分 为20类 。旨在总结校勘经验,概括起来: ① 确乎讹误,应当是正; ② 别有依据,不可妄改; ③ 是义可两存,不必遽改。
岳珂《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是
校勘学
古籍校勘学是研究校勘和与校勘有关的问题
的一门学科,诸如校勘的内容,校勘的方法, 校勘的目的,校勘的历史等等,从中总结出 一整套科学理论,为今天的古典文献研究服 务。
二、校勘学史略
一、溯源 1.先秦的校勘实例只有三则。 1)《国语· 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 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 2)昭公十二年《春秋经》云:“春,齐高偃帅师 纳北燕伯于阳。”《公羊传》云:“伯于阳者何? 公子阳生也。子日: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日:子苟 知之,何以不革?日:如尔所不知何?”
第4章-古典文献的校勘..知识讲解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孙的 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 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 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 校勘遂成一专门。”(《清代学术概论》)
•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或 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原稿 的一种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合或接 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法。
•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先 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自序》也说:“以元本及 诸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余 条。”
“此书乃校雠之楷模,岂独读《英华》者资其是 正哉!”(《思适斋集》卷15《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水平, 其《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后序》列举各种“误例” 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类型的角
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标 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保 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本上是 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对”,也是 “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须忠实于原稿,因 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勘有明显的不同。
•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以 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不是一 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人喜欢妄改 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事情。
第十三章校勘学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 也作“ 。《玉篇》:“ 玉篇》: 削也、定也、 除也。 可见, 刊有“削除覆定”之义。 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期 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古制》:“ 古制》: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错误时 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 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勘”有 改正文字之义。 改正文字之义。 合用, 勘校” 校勘”。《魏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魏 崔光传》: 书·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 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 》:“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学士谙究 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全梁文 全梁文》 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全梁文》卷 27) 27) 可见, 勘校” 校勘” 可见, “勘校”或“校勘”都有发现并改正文献中的 错误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校勘等同于校对。 错误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校勘等同于校对。
王念孙认为, 王念孙认为,“筐”、“蓬”均是“筳” 均是“ 字之误。 读若“ ,《尔雅 尔雅》: 字之误。筳读若“庭”、“挺”,《尔雅》: 直也。 考工记·弓人 弓人》 “庭,直也。”《考工记 弓人》注:“挺,直 小簪形直,因此称为“ 柱与筳 也。”小簪形直,因此称为“筳”。柱与筳, 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举之。 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举之。此言大材 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持屋, 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持屋,而 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字隶书或作“ 相似, “筳”字隶书或作“莛”,与“蓬”相似, 草书亦相似,故误“ “筐”与“筳”草书亦相似,故误“筳”为 “筐”、“蓬”。 又如, 诗经·硕鼠》:“誓将去女, 硕鼠》: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 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韩诗外传》 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 引作: 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 引作:“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 得我所。 得我所。”
校勘学
校勘的对象:讹(错字)、脱(“夺文”, 原有文字的脱漏)、衍(增加原来没有的文 字)、倒(原有文字的次序发生了颠倒和错 乱,即错简)。 校勘的方法:清末民初叶德辉所著《藏书十 约》提出“死校”与“活校”。陈垣提出 “校法四例”,即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
对校法(死校):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来 对勘。其方法要求先选择一个适当的版本作 底本,然后用其他异本逐字逐句地进行对勘, 并记其异同。其主旨在于“校异同”而“不 校是非”,最利于保持古书原貌。对校法是 校勘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一切校勘法前后文 字互勘,比较其异同,从而判定其中的错 误。
他校法:以他书或其他材料来校勘本书,注 重以其书与本书相关的种种引文作为校勘证 据。
理校法:运用分析、综合、类比等手段,据 理推断古书的讹误。 校勘记:简称“校记”,将校勘成果用文字 记录下来。校记具有备列异同、说明校改理 由和依据、保存校勘成果等作用。有附见 (将校记附在原书正文之后印行)和单行 (不录原书全文,只把与校记有关的词句摘 录下来附以校记单独刊行)两种形式
校勘学
校勘:是利用不同的版本或其他资料,发现并 改正古书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字句篇章上的 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其本来面貌。
校勘学:研究校勘的产生、发展以及校勘有关 问题的一门学科。校勘学始于西汉,盛于清代。 其任务是研究古书校勘的对象和方法,辨别其 真伪,纠正其讹误,旨在求真求实。校勘学与 目录学、版本学、图书管理学有相关联系,它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编纂地方志中有重要地位。
校勘的名词解释
校勘的名词解释在研究古籍、古文献和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校勘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方法和工作流程。
校勘的目的是恢复古籍原貌,确保古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世学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材料。
本文将对校勘一词进行解释和阐述,并探讨其在古籍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
校勘一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校和勘。
校是指校正、考证,通常用于指修订和校对文稿的过程。
勘则是指寻找、查考,主要集中在研究文献的来源、版本和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等内容。
校勘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核心,旨在恢复古籍的原貌。
在考证过程中,学者需要通过对古籍中出现的文字、文意、语法等进行推敲和比较,寻找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并判断其可信度。
在校对过程中,学者需要仔细研究古籍的字迹、版式、排印等,找出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疏漏,并做出正确的修订。
校勘在古籍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校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重构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思想。
通过研究古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代社会的演变。
其次,校勘对于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修订和校对,我们可以发现古籍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伪作,避免错误的流传。
同时,通过与其他版本的对比,我们可以还原出古籍的原貌,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最后,校勘有助于提高古籍研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通过严格的校对和考证,我们可以为后世学者提供可信度更高的研究材料,使其研究成果更加可信和有说服力。
校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包括版本校勘、异文校勘、校勘注释等等。
版本校勘主要是对古籍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和判断,以确定其中的错误和差异。
异文校勘则是研究古籍中出现的异体字、异文等,通过比较和推敲,找出正确的文字和读音。
校勘注释则是注释和解释古籍中的难解之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阐释。
值得一提的是,校勘并非一项简单容易的工作。
由于古代文献的流传和保存环境较为恶劣,古籍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抄写错误、遗漏和注释错误等。
第六讲 校勘学
2. 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 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较之;有为后人所引 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 之书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比如: 《荀子·劝学》“昔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 《大戴礼记·劝学》作“沉鱼”。以文意,应 当作“沉鱼”。
3. 本校法:不采用他书来校本书,而是以 本书前后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
第六讲 校勘学
历史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校勘的源流与内容
一、何谓校勘?
校勘,古称“校雠”或“雠校”。何谓 校,校的原意是考核查对。如《汉书·食货志》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后引 申为校订文字。如骆宾王《帝京篇》:“校 文天禄阁”。何谓雠?《说文》:“双鸟 也”;《玉篇》“雠,对也。《韵会》:“雠, 犹校也。谓两本覆校,如雠仇也。”可见雠 合有角比检考之意。
《日知录》卷18:“山东人刻《金石录》,于李易 安《后序》:‘绍兴二年,……壮月朔’不知壮月 之出于《尔雅》,而改为牡丹。”按《尔雅》释天: “正月为陬, 二月为如, 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 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 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清黄廷鍳《第六弦溪文炒〉卷1”校书说”:
《吕氏春秋·慎行论》:“子夏之晋,过卫,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 ‘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 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 涉河也。’
由政府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的大规模 的校书始自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 《汉书·艺文志》:“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 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 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伎”。
第二节 书籍校勘的重要性及校书的依据
一、书籍校勘的重要性:
如《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郑玄 注云:“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 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宋代 毛居正《六经正误》怀疑“偏”字应该是 “徧”字之误。又如《礼记·王制》:“有虞 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库;夏后氏养 国老于东序, 养庶老于西序;┉┉养国老于 东郊,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而《北史·刘芳传》引做“虞庠在国之四郊”。
《校勘的方法》课件
校勘是一种订和比较古籍版本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发现、纠正和还原古籍中 存在的错误和变异,是古籍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什么是校勘
校勘是一种订和比较古籍版本的方法,其目的是发现、纠正和还原古籍中存 在的错误和变异。它在古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校勘的流程
1
查阅古籍版本
仔细研究不同的古籍版本,获取尽可能
黄宗羲《明儒学案》
比较版本异同点
2
全面的信息。
对不同版本进行逐行逐字的比较,找出
差异和变异。
3
确定异同点的正确性
通过研究文献和历史背景,判断哪个版
确定文本版本
4
本更接近原始文本。
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最准确的古籍版本, 并进行校勘标注。
校勘的技巧
细心认真
需要耐心细致地比较和分析古籍的差异和错误。
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需要广泛了解文献和历史背景,具备相关学科的 专业知识。
校勘的意义
1 还原古籍原貌
通过校勘工作,可以还原 古籍的原貌,挖掘出其包 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2 保护古籍
校勘工作可以避免误传错 误信息,保护古籍的完整 性和准确性。
3 推动学科研究和教学
的发展
校勘工作为学科研究和教 学提供了准确的古籍文本, 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参考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语法学》
梁启超如古籍数字化平台和校 勘软件。
善于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比较结果,提炼出准确的文本版本。
校勘的难点
1 古籍的存世版本很少
古籍存世的版本数量有限,使得校勘工作更加困难。
2 错误和变异非常多
古籍中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变异,需要仔细辨别和纠正。
3 部分古籍缺失或残缺不全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校勘与校勘学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校勘的资料 校勘的主要方法 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
第一节 校勘与校勘学
一、校勘与校勘学
校勘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本义为比较审定,它由两个意义相 近的单音节词组成。
校的本义是犯人代的木枷。许慎《说文》:“校,木囚也。”
第二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吕氏春 秋·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 亥涉河‛也。
第二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汉末魏初的高诱是这个时期另一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在 《淮南子注》、《吕氏春秋训解》等著作中,也保留了 一定数量的校勘成果。如《淮南子·精神训》:“且人 有戒形,而无损于心。”注云:“戒,备也。人形体具 备。‘戒’或作‘革’,改也。言人形骸有改更而作化 也。”
第一节 校勘与校勘学
魏晋时期,玄谈风行,一扫汉儒烦琐之风,而以清虚为 尚。在这种学术风气的影响下,魏晋人的古籍注释中很 少保存校勘成果。但从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 左传集解》当中,仍然可以看到,当时学者汲取了汉儒 校勘经验,自觉运用小学、历法及古书义例等知识进行 校勘考证。
古代简册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 简,后世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古书脱页现象也 较常见,如《文心雕龙· 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 以增补,已非原貌。
第二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 者。唯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 状溢目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于 宋椠,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 理而亦知之矣。”
第五讲+文献的校勘
2、校勘的功用
主要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 符合接近原稿的书面材料。
①读书治学只有根据符合或接近原貌的 书面材料,方能得出正确或较为正确 的结论,而这样的材料需要通过精审 的校勘。
②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简言之,所谓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 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 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 。
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科 学。
校勘又称校雠,《风俗通义》解 释道:“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 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 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校雠的原意 就是校勘,但校雠事业并不限于校正 文字,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全面 的治书之学,即校雠学。
(三)衍文
衍文,又称为"剩文",是指古籍在流 传过程中较原文多出的文字。
1、抄刻致衍
(1)涉上下文而衍 (2)涉注文而衍
(3)因误重致衍
2、妄加致衍 (1)不明训诂妄加 (2)不知通假妄加 (3)不懂语法妄加
3、错简致衍
(四)倒错
倒错,是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从倒错的形式看,主要有错简和倒置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但都 属于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1、抄刻致误
(1)形近致误 包括一般的形近而误、古文形似而误、篆
书、隶书、草书形似而误、俗文形似而误等原 因。 (2)因音致误
①音同而误 ②音近而误 (3)文字相近致误
①偏旁类化②误增偏旁③偏旁移位④分字 致误⑤合字致误⑥涉上下文致误
2、臆改致误
(1)不识古字误改 (2)不懂古音误改 (3)不知古义误改 (4)不明语法误改 (5)不知专业用语误改
校勘学——精选推荐
校勘学第⼀章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第⼀节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较审定,专指古籍的校勘。
即把⼀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较它们的⽂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第⼆节校勘不是校对校对:书刊出版中的⼀项专门⼯作,如专家们对《⼆⼗四史》进⾏校勘、分段、标点,属于古籍的整理⼯作,书局把经过整理的《⼆⼗四史》排版印刷成书,要根据整理的底稿本,⼀再核对排好的版样,达到⼀致⽆误,这就是出版⼯作中的校对。
校对是指有明确可靠的底稿本作为断定刊印本正误的依据,原则上不涉及书籍内容。
校勘:需要搜集各种版本,⽐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考证原稿⽂字语句,判断正误。
甚⾄需要在没有直接材料作为依据的情况下,⼒求对错误、疑难作出符合原意的判断,同时⼜不可替古⼈修改⽂章。
第三节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形式:校对刘向《别录》:“⼀⼈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持本,⼀⼈读书,若怨家相对,故⽈雠也。
”内容①发展之⼀:校勘搜集不同版本,⽐较⽂字异同,订正错误,清除重复,审定篇章次序,完成⼀部可供缮写的稿本,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供刊印出版的整理好的稿本。
前⼈使⽤校雠⼀词,更多指校勘。
刘向《列⼦叙录》:“所校中书《列⼦》五篇。
⾂向谨与长社尉⾂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向书六篇,⾂参书⼆篇。
内外书凡⼆⼗篇,以校除重复⼗⼆篇,定著⼋篇。
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诸篇。
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
及在新书有栈。
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
书可缮写。
”②发展之⼆:校雠:指整个古籍整理⼯作,包括古籍分类、⽂字校勘、版本考证、内容提要和编撰⽬录。
《汉书·艺⽂志》:?(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传说,皆充秘府。
⾄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夫刘向校经传、诸⼦、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技。
每⼀书已,向辄条其篇⽬,撮其旨意,录⽽奏之。
文献的校勘2010
敦煌曲子词中有《浪涛沙》一首,其首句,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敦煌曲》 均作“五里竿头风欲平”。任二北《敦煌曲 校録》改作“五里滩头风欲平”。 潘重规《敦煌词话》分析,根据伦敦斯2607 号卷子,作“五雨竿头风欲平”,敦煌写本 中“雨”“两”往往不分,所谓“五两”是 古人测候风力的仪器,系于旗杆之巅。所以 此句应作“五两竿头风欲平”。
《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使黄河如带,泰 山若厉。” 王念孙《读书杂志》校云:“黄”字乃后人所加, 欲以黄河对泰山耳。不知西汉以前,无谓河为黄河 者,且此誓皆以四字为句也。… …《史》表无 ‘黄’字,如淳注《高纪》,引《功臣表》誓词云 ‘使河如带,大山若厉。’此引《汉》表,非引 《史》表也。而亦无‘黄’字,而‘黄’字为后人 所加甚明。
文献的校勘
校勘与校勘学:
古籍在传抄翻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文 字上的讹误。用不同版本或其他资料通过比较或推理, 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文字讹误,此为 校勘。研究校勘的科学就是校勘学。 校,本义是“木囚也”,有比勘核对之意,引申指考 核校订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勘,“校也”(《说 文》)。 校勘一词出现于齐梁,此前有“校雠”一词,涵义颇 广,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内容。 到清代,一般用“校雠”表示较广的涵义,用“校勘” 表示校正文字。
(二)本校法。 《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 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 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 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 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 勘,以发现矛盾之处。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江州《陶靖节 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紘谓靖节《读 山海经诗》,其一篇云:‘形夭無千歲,猛 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 …此句为 ‘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讹。”
中医文献学基础校勘2014
音近或音同而误
《素问· 上古天真论》:‚以欲竭其精,以耗
散其真。‛林亿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 耗作好。‛ 胡澍按:‚以耗散其真与以欲竭其精,句义 不对,则皇甫作好是也。好,读嗜好之好, 好亦欲也。作耗者,声之误也。‛
拆合而误
《敦煌古医籍考释· 医方类· 黑帝要略方》‚煮
去骨‛之‚煮‛字,原作‚者大‛二字,是 将‚煑‛字误分为者、火二字,又将‚火‛ 误为大。煑即煮字。
之矣。‛ 胡澍注:‚人将失之邪,当作将人失之邪。 下文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 数然也。徵四失论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 言以杂合邪?与此文同一例。将犹抑也。‛详 《千金》卷二十七第一正作‚将人失之耶‛, 亦可证。
2、错简
错简,原指秦汉以前简策、帛书次第错乱造
成的文字错误,但后世已将其作为一个专用 名词,而把古籍中一切位置错乱而相距较远 者,统称为错简。一般而言,错简的文字有 多有少,少可数字,多至数句或整篇整章, 而错简的距离则较倒置为远,近则数节之间, 远可他篇他章。
规范的方法,是复杂的科研工作。 校对则是誊抄书稿和出版书籍的一个环节, 主要是用原稿核对文字,以订正其错误,保 证书稿或出版物的质量,工作比较简单容易。 一般地说,校勘资料称‚校勘记‛,而校对 资料称为‚勘误表‛。
第二节
校勘的对象——误、脱、衍、 倒、异、误读
古籍是由文字形式和知识内容两部分组成的。
《素问· 生气通天论》:‚其气九州九窍、五
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内经辨言》指出:‚九窍二字实为衍文, 九州即九窍也。……《尔雅·释兽篇》: ‘白州,驠。’郭注曰:‘州,窍。’…… 是古谓窍为州。此云九州,不必更言九窍。‛ 由此可知,‚九窍‛二字当系后人旁注,又 抄刻误入正文致衍。
第四章校勘学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一、讹:字写错。 二、脱:少了字。脱字、句、段、页、篇、卷 三、衍:增加字。衍字、词、句 四、倒:顺序颠倒。字、句、错简、篇章、目录、表 格内容 二重错误: 三重错误 导致错误原因
校勘的资料(上)
一、本书的异本 1.稿本 2.抄本:简本、帛本、纸抄本; 3.拓本 4.印本 5.注本 6.选本 7.校本 二、他书的引文 1.古类书 2.古书注 3.其他古书
校勘与校勘学
“校”,犯人带的木枷--校正书面材料的异同 “勘”,校也。 校勘一词出于南北朝时期 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 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原来的面目。 校勘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科学。
校勘的功用
广义校勘:研究书籍的目录、版本、校勘、典藏等 (校雠) 狭义校勘:改正书面材料上的文字错误。 校勘作用 ①便于通读古书 ②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③有助于文献整理 ④充实书录内容
校勘的资料(下)
三、其他资料 1.甲骨文 2.金文 3.石刻 4.古印、封泥 5.其他书籍中有关资料 6.专家意见
从事校勘所应具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知识一、语言学知识 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 二、校勘学知识 版本、目录 三、相关的专业知识 地理、典章制度、避讳、谥法、历算、名物
校勘的主要方法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校法四例》 一、对校:不同版本进行对比。易发现错误、改正错 误 二、本校:本书前后的异同 三、他校:其他文献引文及相关资料 四、理校:推理的校勘 1.语言 2.体例 3.史实 五、综合考辨 校勘的具体做法
校勘成果的处理
1.定本。易阅读,但未必正确。 2.定本附校勘记。 3.底本附校勘记。存真。 4.单行的校勘记。不便检索原书。 5.与注释混合的校勘记。颇便撰者与读者。 6.载于笔记中的校勘记。形式灵活多样,但散 见,难查找 7.用单篇文章发表的校勘记。
校勘的总结
校勘的总结1. 引言校勘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古籍研究、文献编辑等领域。
通过对古代文献手稿、版本、刻本等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较正、整理,可以恢复出原始的、更准确的文本,为后人研究和理解古籍提供重要的依据。
2. 校勘的意义2.1 文献的保护与复原众所周知,古代文献传承环境恶劣,很多文献经历了长时间的保存、传抄与传播,容易出现文字的省略、增添、变形等问题。
通过校勘,我们可以辨别出这些问题,保护并复原原始文字,使得文献能够重现原貌。
2.2 古籍的研究和理解古籍作为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了解历史、文化、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校勘为古籍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更准确的文本版本,这对于后人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帮助。
2.3 提高古籍的可靠性和学术地位经过校勘后的文献版本,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通过校勘的努力,可以修正文献中的错误、解决争议,提高古籍的学术地位。
3. 校勘的步骤3.1 考证考证阶段是校勘的基础步骤,主要是对相关古籍及其版本进行调研和查证工作,以了解文献内容、版本情况等。
这一步骤需要广泛阅读文献、查找相关资料,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2 校定校定是校勘的核心步骤,通过对文献手稿、版本进行逐字逐句的对照,辨别出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字差异,找出错误或者有争议的地方。
在校定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其他文献或者参考工具进行对照校对。
3.3 辨伪古籍传世版本繁多,其中不乏伪作、伪刻本。
辨伪是校勘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比较不同版本、了解古代文献传播情况,可以辨别出哪些版本是真正的原作或者原始版本,从而确保校勘工作能够基于可信的文献版本展开。
3.4 补缺古代文献的传承过程中,有些地方可能因为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遗漏或损坏,需要进行补缺工作。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对其他版本的比较或对相关文献的借鉴,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中的缺失。
4. 校勘的困难与挑战4.1 多版本争议古代文献的传世版本往往众多,不同版本之间存在文字差异,而这些差异有时候会导致学术界的争议。
校勘范文[新]
校勘范文什么是校勘?校勘,是指对古籍、史料等文献资料进行考证、校对、补遗、注释等工作的一种学术活动。
校勘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文献的原貌,还原文献的真实面貌,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校勘的意义校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于研究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校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献的真实面貌,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况。
其次,校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疏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
最后,校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校勘的方法校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证考证是校勘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对文献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和推理,来确定文献的真实面貌和历史背景。
考证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如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地理学、考古学等。
校对校对是指对文献中的文字、标点、排版等方面进行检查和修正,以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校对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如《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等。
补遗补遗是指对文献中的遗漏或不完整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使文献更加完整和准确。
补遗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如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注释注释是指对文献中的各种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背景。
注释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如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等。
校勘范文下面是一篇校勘范文,供大家参考:《史记·项羽本纪》原文:项羽者,下相人也。
其先,魏人也,姓项氏。
项氏之世,有信陵君者,为赵将。
赵灵王使信陵君伐燕,至蚕丘而还,道败,燕人击之,大破之於蚕丘,遂囚信陵君。
项氏亡其君,乃去其国,徙居东海之滨。
项氏世为东海上大夫。
项羽少时,为泗水亭长,以贪鄙自饰。
项氏世世为东海上大夫,而羽为亭长,不得意,乃亡命陈、蔡间。
陈涉起义,羽亦从起,为陈涉将。
涉败,羽亡走入彭城,彭越为楚将,得羽,以为客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这八项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文字正确无误的 底本。如果不先做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为底本做这些 工作,那么这些工作也就会相应地出现错误。
如《魏书·卢玄传》:卿等欲言,便无相疑难。
这是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的标法。检《北史·卢 玄传》,这二句作“卿等欲言便言,无相疑难”。 《册府元龟》卷一五六引亦同。
注译者多注“无相”为“没福气。相,福相”, 译“父母无相”为“父母没福气”或“父母没有 生男相”。
检《太平广记》(中华书局本第2123页)引《法苑珠 林》“父母无相”作“父母无相留”。补一“留” 字,李寄之语即上下贯通了。
她是说父母不要留她,卖了她可以得钱供养父母。
注译者对此不作校勘,以误本为底本进行注释, 因此,注译也相应出现了错误。
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要说就说,不要互相疑难。 这样语气就通顺了。
据此,“便”下原脱一“言”字,补出“言”字, 我们就自然会以“卿等欲言便言”为句了。标点 者对其未加校勘,以误本为底本,因此,标点也 相应出现了错误。
又如现在许多注译本都选了晋干宝《搜神记》中的
《李寄》一文,其中有一段话都作: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 应募(指卖出去送给大蛇吃)欲行,父母不听。寄曰: “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 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 以供父母,岂不善耶?’’
事实证明,不少文史著作中存在的瑕疵,有些正 是由于没有注意版本所造成的。
因此,可以说,校勘能直接便利读书、治学,有 助于古籍研究。通过校勘,可以为读者提供较好 的读本;通过校勘,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比较正确 的底本。总之,校勘可使读书和研究工作,少走 弯路,能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校勘有助于疏通文字词义
王国维根据甲骨文校定了“振”乃“核”或“垓” 字之误,正了底本,才澄清了历史事实。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先 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王 氏这里所指的“读书”,自然包括从事研究工作 而言。意思说,对于古书出现的各种错误情况, 不仅整理古书的人需要掌握,阅读古书、从事研 究工作的人,也是需要掌握的。
校勘在疏通文字词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是去疑。
我们看到文字错误的地方,往往解释不来,不知道究竟是什 么意思。谬妄的人就会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勉强说出一个 道理来。结果是哄了自己也误了别人。
又如:《诗·王风·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将其来施施。”
陈奂《诗毛氏传疏》卷六云:“‘将其来施施’,旧本当作 ‘其将来施’四字。正义:‘其将来之时,施施然甚难进而 易退。’是孔所据经文本作‘其将’也。《家训·书证篇》: ‘《诗》云将其来施施,《韩诗》亦重为施施。河北《毛诗》 皆云施施。江南旧本悉单为施,俗遂是之,恐为少误。’是 颜所见江南旧本皆单作‘施’。经言‘施’,传则重言之, 云‘施施难进之意’,……诗三章,章四句,每句四字,不 应此句独五字。‘来施’,不作‘来施施’,而颜之推反为 江南旧本误,则非也。”
陈奂指出“将其来施施”当作“其将来施”,指出原句致误 的原因是涉注文而衍,并引《颜氏家训·书证篇》所引江南、 江北两本的优劣,认为颜以“江南旧本误”是一个错误的判 断。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亦同陈奂说,以为此句是“涉传、笺 而误衍下‘施’字”。
再举《论语·述而》为例:子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可使无大过矣。
第七章 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校勘的作用和校勘的对象
一、教学目标
主要知识点:校勘的作用(有助于古籍整理工作,有助于学术 思想研究,有助于疏通文字词义);校勘的对象(误字,衍字, 脱文,错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校勘的作用和校勘的对象。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授课方式:
1、围绕多媒体图片进行讲授 2、提问,个别发言
二、校勘文献有三大作用
(一)校勘有助于古籍整理 (二)校勘有助于学术研究 (三)有助于疏通文字词义
(一)校勘有助于古籍整理
古籍释, (4)翻译,(5)汇编,(6)影印,(7)辑佚,(8)编制目录 索引,(9)鉴别版本 等九个方面的工作。
校勘除了本身就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之外, 还是其他八项古籍整理工作的先导。
五、教学手段:
1、设计课程纲举目张,进行个案分析 2、审美感受与理性分析并重 3、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
一、校勘的概念
校勘是指以精密的方法,用不同 版本或其他资料,通过比较和推 理,发现并校正古书中由于抄写 或翻刻等原因而产生的字句、篇 章等的错误。
它是文献和古籍整理的重要方法, 同时也是查阅古籍的人必须具有 的基本功。
整理古代文献典籍,把其中的文字和史实考订清楚,应当 只是一个基本要求,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必须依靠校勘。 从上述几个例子看,从事古籍整理,必须以校勘为基础。
(二)校勘有助于学术研究
对于某种古籍进行学术研究,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 无误的底本,因此,校勘也是古籍研究工作的先导。
如研究哲学,现在都把“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归 于老子,实际上,这是用现行版本《老子》作为研 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查检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 本,现行本《老子》中十一处“无为而无不为”皆 不存在,而只有“无为而无以为”。
可见现行本这十一处并非《老子》原貌,而是经过 后人改动的。由此可见,老子只有“无为”的思想, 而没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哲学家们以没有 校勘的误本为底本研究老子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又如研究历史,殷商先公先王世系中历来列有冥、 振、微等。实际上,这是历史学家根据有误的通行 本《史记·殷本纪》和《三代世表》列出来的,殷商 先公先王中根本就没有“振”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