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组建与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开发,转化科技成果方面的作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组建工程中心,旨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心环节,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
同时,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为企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供基本技术支撑。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结合人才分流、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有重点地、分期分批地支持一批科技水平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研机构,使之成为我国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出成果,出人才的主力军。
第三条工程中心是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四条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一)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培训行业或领域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同时,结合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国家、行业或部门、地方,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4.09.12
•【字号】豫科〔2024〕120号
•【施行日期】2024.09.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豫科〔2024〕120号
各省辖市科技局,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科技主管部门,各县(市)科技主管部门,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规范、提升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水平,制定了《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暂行)
2024年9月12日。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机构,依托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实施组织管理。
第四条中心的管理机构由主任、副主任、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
第五条中心的财务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与规定进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职责制和内控制度。
第六条中心应依法参与和组织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实施,同时积极申请和参与国际和省级科研项目。
第七条中心应定期向自治区相关部门报告工作情况、科研成果和财务状况,接受监督和评估。
第二章建设与管理第八条中心的建设应坚持“开放、合作、创新”的原则,与大学、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人才。
第九条中心应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立项、执行、验收等环节应按照程序进行,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第十条中心应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化,并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和转让技术。
第十二条中心应建立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支持人才的研究和发展。
第十三条中心应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第十四条中心应加强对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三章经费管理第十六条经费使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第十七条中心应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和审计机关的审计。
第四章法规宣传第十八条中心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确保中心的工作符合国家、自治区和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九条中心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和机制,维护中心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中心应加强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的培养与宣传,确保科研工作的诚信和质量。
第二十一条中心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工作情况和科研成果,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章程)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建设工程中心,旨在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条工程中心是主要依托****、****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和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与****等合作单位紧密联系,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二章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第四条根据*****产品发展需要,针对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效益的系列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
第五条培训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第六条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市、行业或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第七条运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第八条进一步加强工程中心与国内外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交流与联络,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第九条工程中心以****为归口管理部门,行政上接受其指导与监督。
第十条工程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工程中心聘请顾问若干。
第十一条管委会的职责是审定工程中心的发展方向、规划、计划,监督审查工程中心的财务开支,协调工程中心的管理、人事工作,管理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项目是我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工程中心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建设旨在以促进我省产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强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条工程中心建设按照“ 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制度创新、支撑发展”的原则,主要依托省内有关行业或领域中科技实力较强的重点科研机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建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四条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一)根据我省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和引进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创造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
(二)实行开放服务,接受行业或部门以及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咨询。
(三)培养、聚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本省行业、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和行业信息服务,促进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会同江苏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根据全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及其区域共同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工程中心的组建和运行管理工作。
省辖市科技局及省有关厅局(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归口管理的工程中心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相关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是:(一)省科技厅1、负责制定工程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2、负责编制工程中心年度建设工作计划与经费预算;3、负责组织工程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评估和验收;4、负责制定工程中心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并组织对工程中心年度考核和阶段运行绩效评估工作;5、委托省科技条件管理服务中心具体从事工程中心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总则为加强对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规范运行,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湖南省政府直接领导的科研机构,旨在促进工程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领导班子领导下的科研团队管理模式,下设若干研究室或研究项目组。
第五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领导班子、科研团队、行政后勤部门。
第六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领导班子由主任、副主任组成,由省政府任命。
主任负责全面领导中心的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七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由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工程师等组成。
科研团队应当具备一定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
第八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行政后勤部门负责中心日常行政、后勤等工作,包括人事、财务、办公及设备管理等。
第九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应当保持开放,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十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经验采购制度,对外委托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十一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人事管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人事选拔应当按照岗位需要和人才素质进行综合评估。
第十二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财务管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财务报账、经费申请等工作,应当公开透明。
第十三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第十四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预算、年度总结等工作,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交省政府进行审批。
第十五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当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与交流,建立健全科技交流合作机制。
第十六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当积极参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承接。
第十七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提高研究中心的运作效率和科研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行业和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省级工程技术研究机构,直接挂靠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并接受其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研究中心的任务是组织和开展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四条研究中心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坚持科学研究、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研究中心的组织机构包括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及相应部门和岗位。
第六条研究中心主任由科技厅任命,负责研究中心的整体工作,代表研究中心与外部单位沟通和协调。
第七条研究中心应建立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技术保障部门、实验室和数据中心等科研支撑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第八条研究中心的职责包括:(一)组织和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制定科研计划和项目,并进行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应用。
(三)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国内外工程技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四)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
(五)开展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和研制,提出政策建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章经费管理第九条研究中心应依法依规申报经费,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第十条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第十一条研究中心应加大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项目要求,并做好相关的审计工作。
第十二条研究中心应定期向科技厅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经费使用情况和科研进展报告。
第四章绩效考核与奖惩第十三条研究中心应建立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研究中心应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对研究人员和部门的贡献进行评价,为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第十五条研究中心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研究人员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服务,提高研究中心的科研能力和影响力。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为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推进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工程技术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1.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工程技术创新平台,旨在促进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二、研究中心的组织和管理1.研究中心设立专职机构,由专职负责人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下设若干研究院或研究所,由院长或所长统一管理。
2.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由自治区政府确定,任期三年,可连续连选。
3.研究中心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由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进行评估和指导。
4.研究中心的管理经费由自治区财政拨款,并可以依托科研项目、技术合作和服务收费等方式进行资金筹措。
三、研究中心的职责和任务1.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与创新,制定研究计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相关项目。
2.加强工程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4.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人才培养体系。
5.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研究中心的运行机制1.研究中心建立科研管理和评价制度,完善研究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进展。
2.研究中心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交易,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3.研究中心与院校、企业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共享资源,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4.研究中心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团队加入。
五、研究中心的评估和监督1.研究中心定期进行自评和外评,对研究中心的组织、管理和科研成果进行评估。
2.研究中心接受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和成果。
3.研究中心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方案(章程)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方案(章程)1. 目的本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够高效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明确中心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提供指导和依据。
2. 组织结构2.1 中心主任中心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制定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2 科研团队科研团队由研究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研究项目和技术工作。
科研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研究经验,并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2.3 行政部门行政部门提供行政和后勤支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设施维护等。
行政部门负责与外部单位的协调和沟通。
3. 职责分工3.1 中心主任的职责- 制定中心的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 组织、协调和监督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 确保中心的研究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担任中心与外部单位的主要联系人3.2 科研团队的职责- 开展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提供解决方案和创新性技术- 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并发表研究成果- 配合中心主任和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3.3 行政部门的职责- 管理中心的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 负责中心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 维护办公设施和处理相关日常事务4. 管理流程4.1 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负责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和验收工作。
科研团队应按照项目计划,及时汇报进展和结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4.2 绩效评估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项目目标,中心主任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奖惩和晋升的依据。
4.3 经费管理行政部门负责中心的财务管理,包括经费预算、报销审批和资产管理等。
科研团队应按照经费管理制度使用和申请经费。
5. 其他事项5.1 本管理方案的修订本管理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并由中心主任审批。
5.2 其他规定除本管理方案外,中心成员还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中心内部规章制度。
以上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旨在提供组织与管理指导。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充分发挥市工程中心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参照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有关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组建市工程中心的产业领域应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
市科技局根据全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市工程中心的组建和运行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工程中心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企业类,主要依托市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企业组建,以本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研发支撑、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人才培养等服务;二是公益类,主要依托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机构组建,为相关行业和重点领域提供共性技术攻关、先进装备研制、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信息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公共服务。
第四条企业类市工程中心的任务主要包括:(一)参与制定和执行本单位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建立完善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制度。
(二)针对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科研成果开展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为规模生产提供配套的技术工艺、技术装备和技术标准,不断推出有技术含量、有经济效益的新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鼓励技术输出成果进行技术交易合同登记。
(三)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注重产学研结合,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科技人才培育,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第五条公益类市工程中心的任务主要包括:(一)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行业或领域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持续不断地创造新成果,研发新技术,并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装备,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实行开放服务,承担国家、省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参与技术和重要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完整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章程)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建设工程中心,旨在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条工程中心是主要依托****、****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和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与****等合作单位紧密联系,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二章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第四条根据*****产品发展需要,针对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效益的系列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
第五条培训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第六条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市、行业或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第七条运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第八条进一步加强工程中心与国内外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交流与联络,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第九条工程中心以****为归口管理部门,行政上接受其指导与监督。
第十条工程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工程中心聘请顾问若干。
第十一条管委会的职责是审定工程中心的发展方向、规划、计划,监督审查工程中心的财务开支,协调工程中心的管理、人事工作,管理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临沂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临沂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临沂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主要依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组建, 拥有较完备的科研条件及工程化综合配套条件, 具有较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技术队伍, 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能够为全社会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 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带动作用。
第三条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一)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 针对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 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二)培养行业或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为行业、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三)实行开放服务, 接受有关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 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四)运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势, 积极开展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市科技局是全市工程中心的宏观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市工程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二)制定工程中心发展方针、政策, 宏观指导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三)批准工程中心的建立、调整和撤消, 组织工程中心评估和考核;(四)会同财政管理部门监督工程中心有关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
第五条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县区科技局是工程中心的业务主管部门, 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省和市有关工程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 支持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二)指导工程中心的运行和管理;(三)及时落实工程中心建设运行的配套经费;(四)协助做好工程中心、的评估考核工作。
第六条依托单位是工程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 主要职责是: (一)为工程中心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人才团队, 提供建设运行、后勤保障以及经费等配套条件;(二)负责聘任工程中心、主任、副主任以及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三)对工程中心进行年度考核;(四)根据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 提出工程中心研究方向、任务、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 解决工程中心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管理,提高研究中心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中心是依法设立的具有研究及开发能力的机构,属于贵州省政府直接管理。
第四条中心的组织形式采取主任负责制,中心设有相关研究部门和行政机构。
第五条中心的名称、主要职责和任务由贵州省政府确定。
第六条中心的经费由贵州省政府安排,并受财政监督。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七条中心设立一个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执行机构由主任领导,设有多个研究部门和行政机构。
第八条主任由省政府委派,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执行机构的成员由主任任命,任期三年,可连任一次。
第九条研究部门的设置根据中心的研究方向和任务进行调整,部门领导由主任任命,任期三年,可连任一次。
第十条行政机构包括行政办公、财务、人事等部门,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职责和任务第十一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承担贵州省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攻关。
具体任务包括:(一)开展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前期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二)组织和积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监督;(三)推进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贵州省的工程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五)承担工程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任务,提高贵州省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第十二条中心的研究成果归中心所有,研究成果应用和转化的收益归中心所有。
第十三条中心应把科技创新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和拓展创新团队,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第十四条中心应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经费管理第十五条中心的经费由贵州省政府按年度预算进行安排,执行单位应按照预算合理使用经费,并接受财政监督。
第十六条中心应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按照财经纪律和规定进行经费使用和报销。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是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我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和规范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结合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计划,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促进我省产业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加强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制度创新、支撑发展”的原则,主要依托省内支柱产业、优势行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科技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四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一)根据我省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和引进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创造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
(二)实行开放服务,接受行业或部门以及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咨询。
(三)培养、聚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本省行业、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和行业信息服务,促进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根据全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及其区域共同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和运行管理工作。
主管部门(单位)具体负责归口管理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建设工程中心,旨在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条工程中心是主要依托****、****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和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与****等合作单位紧密联系,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二章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第四条根据*****产品发展需要,针对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效益的系列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
第五条培训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第六条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市、行业或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第七条运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第八条进一步加强工程中心与国内外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交流与联络,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
第九条工程中心以****为归口管理部门,行政上接受其指导与监督。
第十条工程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工程中心聘请顾问若干。
第十一条管委会的职责是审定工程中心的发展方向、规划、计划,监督审查工程中心的财务开支,协调工程中心的管理、人事工作,管理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十二条工程中心的负责人人选由依托单位提名,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由****任命,报****备案,任期为三年。
工程中心副主任由主任提名,报管理委员会批准任命,管理委员会分期对工程中心领导班子进行业务和政绩考核。
第十三条工程中心设立工程技术委员会,业务上接受****指导。
第十四条根据工作需要,今后需增设的机构由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各部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由工程中心主任批准聘用,任期不超过三年。
第十五条工程中心工作人员以专职为主。
第四章工作模式
第十六条由工程中心主任每年召集一次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工程中心的任务及发展方向。
工程中心根据联席会议的决定,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工程技术委员会对中心提出的成果组织审议、评审,并提出有关研究方向的指导意见。
第十八条各合作单位,以突出该单位有影响的有关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视发展情况也可扩大研究内容。
第五章经济来源及财务管理
第十九条工程中心财务采取单独核算。
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自身发展。
第二十条工程中心在组建期间所需经费以自筹为主。
第二十一条工程中心通过有偿服务形式向国内有关部门和行业承接业务获得经费支持,以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二条工程中心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经济独立核算,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财务审计监督,并照章纳税。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十四条本管理办法自****年*月*日起执行。
******有限公司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