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PV
PPRV 巴氏杆菌 肺炎支原体
+
+ - -
+
+ + +
+
+ - -
C-ELISA
C-ELISA 细菌分离 支原体分 离
口蹄疫
兰舌病 接触性脓疮
FMDV
兰舌病病毒 脓疮病毒
+
+ +
-
头水肿、 口腔蓝色 -
-
VN、 ELISA
ELISA
-
防控
目前对PPR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 初期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支持性疗 法可以降低死亡率,还能有效预防继发性 感染的发生。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XX县兽医站
小反刍兽疫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本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 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Kata 、 胃肠炎 - 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炎、 肺炎肠炎综合症。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 A 类 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将 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样品采集
以拭棒采取睫膜炎分泌物及鼻、口腔及直 肠等拭子,以及剖检采取取淋巴结、扁桃 腺、脾、肺、大肠等组织块,以干冰或冰 袋冷藏输送至实验室,如输送时间超 过 72 小时,则病材先加以冷冻以干冰冷冻 输送。供病理切片组织则以10%中性福马 林液保存及输送。另采取抗凝血剂之全血, 供病毒分离、血液学及血清学使用。
图1:口、鼻、眼脓性分泌物
图2:结膜炎
嘴流粘液
图3:腹泻
图4:口、鼻脓性分泌物伴唇部小结节
五、病理解剖变化
图5:口腔内舌面糜烂、坏死
图6:舌面假膜、糜烂
图7:肺炎
图8:肠粘膜条状出血
(3)病理变化
口腔、消化道炎症和坏死
大肠充血、条状出血 支气管肺炎 脾和淋巴结肿大
直肠病变呈斑马纹样外观。 脾脏充血、轻度肿大。 淋巴结水肿、充血,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 也可见胸膜炎和胸腔积水。
六、诊断
流行特点(山羊和/或绵羊发病、而接触牛 不发病、传染和死亡主要发生在青年羊) 临床症状(高热、分泌物、呼吸困难、腹 泻、死亡) 病理变化(口腔糜烂、肺炎、肠出血)可 以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做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
1942年西非科特迪瓦首次发现,随后证实存在 于非洲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加纳。近年来该 病呈蔓延趋势,并越来越明显。周边国家(老 挝、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俄罗斯、巴基 斯坦和缅甸等)暴发大规模小反刍兽疫情。
概述
2009年wenku.baidu.com月13日加德满都邮报讯,尼泊尔东
部与印度接壤的Mohattari地区爆发山羊小反 刍兽疫。当地农民在疫情爆发后遭受重大 损失,当地的20几个村庄主要以养羊为生。 上周当地村庄37头山羊死亡, 上百头感染
2、传染源 感染羊 眼、鼻、口腔分泌物、血液、尿液及粪便。山羊 最易感,绵羊次之。小型品种和5~8月龄山羊特别 敏感 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主要传染源 病毒广泛分布于各组织,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 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3、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呼吸系统是主要感染途径。 病毒也可经精液和胚胎传播。 感染动物可通过哺乳传染给幼畜。
3、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发生风险, 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谢谢各位!
三、病原特性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
小反刍兽疫病毒 牛瘟病毒 麻疹病毒 犬瘟热病毒
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外界环境抵抗 力弱,大多数的化学灭活剂 均可灭活该病 毒,4 ℃保存8天后在感染山羊尸体的淋巴 结内可检测到病毒。
三、流行病学
1、宿主 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 染,野生动物中野羊易感,猪可被实验性 感染,未见人感染该病的报道。
临床症状
发热开始的4天内,口腔黏膜先是轻微充血及出现 表面糜烂,大量流涎,小区坏死通常首发于牙床 下方黏膜,其後坏死现象,迅速向牙龈、硬颚、 颊、口腔乳突、舌等黏膜蔓延。坏死组织脱落, 出现不规则且浅的糜烂斑。部分羊的口腔病变者, 2 天内痊愈,这些羊可能恢复。后期出现带血水 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怀孕羊可能流产。随 之体温下降,因二次细菌性感染出现咳嗽、呼吸 异常,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100%,一 般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 超急性病例可能无病变,仅出现发烧及死亡。
4、流行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 冷季节多发。首次入侵时,所有感受性羊 群即大爆发本病,但一旦常在後,变为散 发,随季节性羊羔的出生而病例增加。
四、临床症状
由于感染羊的年龄大小及病毒株毒力强、 弱的不同,在临床上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 症状。该病临床症状和牛瘟相似,但只有 山羊和绵羊感染后才出现症状,感染牛则 不出现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多为4-6天, 发病急,高热可达41℃以上,持续3-5天, 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鼻 镜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浓性黏液, 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以持续14天。
一﹑起源
首次对PPR进行科学描述是在1942 年,研究人员报道在象牙海岸发现了一种 山羊和绵羊的流行病,症状与牛瘟相似, 却不传染与之接触的牛,他们认为这是牛 瘟病毒发生变异后完全适应了小反刍 动物 的结果。
起源
随后证实了PPRV为麻疹病毒属第四成 员,是一种不同于RPV的新病毒。 1987年印度首次暴发PPR时,疫情 同 时 在 多 个 地 区 出 现,说 明 在 被 鉴 定 为PPRV之前,PPR就已经在印度 流行一段时间了。
病原学检验方法: 病毒分离鉴定 中和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荧光试验 免疫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等
血清学检验方法: 中和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电泳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等。
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口鼻眼病变 呼吸困难 腹泻 诊断试验
牛瘟
PPR 牛出败 羊传染性肺炎
概述
2013年11月30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霍城县三宫乡一村部分羊只出现小反刍兽 疫疫情,发病羊1236只,死亡203只。12 月21日,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五堡镇一养 殖小区发生小反刍兽疫,发病羊176只,死 亡34只 。随后在巴州轮台县、阿克苏XX县、 柯坪县先后报道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
起源
按照各个地区报道PPR疫情的时间顺序,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可看出PPR 是从西往东扩散传播的,从非洲西部传到 了孟加拉国,在亚洲地区,因临床症状的 相似未能将PPR与RP、传染性山羊胸 膜肺炎及巴氏杆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而延 误了PPRV的鉴定。
二、小反刍兽疫在世界及我国的流行情况
概述
七、防治
迅速上报疫情,划定疫点、疫区,严格封锁
疫区内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一律扑杀,焚烧病尸
及宰杀的动物尸体、病畜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污
染的饲料、垫草等 疫区和受威胁区健康易感动物紧急免疫接种 污染的场地、用具全面彻底消毒
2、做好免疫,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羊及同群 羊扑杀后,可在疫区进行疫苗免疫,建立 免疫隔离带。
概述
2007年7月27日,农业部向OIE紧急报告,7 月20日,西藏日土县热帮乡龙门卡村发生 小反刍兽疫。涉及易感动物有山羊522只, 其中发病371只,死亡262只,销毁260只, 发病率71.07%,死亡率50.19%,病死率 70.62%,淘汰率100%。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这是中国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