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

合集下载

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及其缺陷

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及其缺陷

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即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

现代化理论处于其中的第一阶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为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任务而提出来的,并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直到6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持异者对具有较强意识形态的现代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假设发起攻击,现代化理论在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所取代。

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在现代化理论进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各个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把这些理论汇总起来便成了现代化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却更像一个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大拼盘”。

罗荣渠也提出“所谓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各种不同学派的理论的统称”[1]。

其中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经济发展研究流派、政治发展研究流派、人的现代化理论流派等。

(一)经济发展研究流派及其理论最早开辟的新领域是发展经济学。

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所谓“第四点计划”,为了配合美国对外政策,“发展经济学”开始兴起。

发展经济学主要是以第三世界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内容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包括政治、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环境等非经济的因素,明显的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其中一部分人在著作中不使用“现代化”概念,而使用“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概念。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现代化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西蒙·库兹涅兹的经济周期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阿瑟·刘易斯“先增长后分配”理论,阿瑟·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等。

其中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华·惠·罗斯托则是战后新兴的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是现代化理论在经济学中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对美国关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理念有重大影响。

资本_生产要素与价值创造

资本_生产要素与价值创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7卷JO U R NA L O F T SI NG HU A U N IV ERSIT Y(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s)No.3 2002V o l.17资本、生产要素与价值创造吴娅茹, 贾后明(清华大学 经济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摘 要:西方经济学把资本等同于生产资料,进而等同于生产要素,从而把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要素当成了创造价值的要素,为资本获取利润提供理论依据。

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资本不是生产要素,也不创造价值,而是反映商品经济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资本收益的合理性在于其稀缺性和在组织、控制生产时对交易成本的节约。

关键词:资本; 生产要素; 价值; 交易成本;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 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2)03-0050-06收稿日期:2002-01-12作者简介:吴娅茹(1946- ),女,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贾后明(1970- ),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为了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认为要扩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重新评价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有的针对生产资料价值只发生转移而不创造价值的观点,提出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也有人提出要从传统商品生产过程的价值创造过程扩大到广义的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等。

提出这些观点的同志,都申明要坚持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当然,是否坚持了劳动价值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有局限性的,应承认是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

认为任何商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土地、资本、劳动这三种生产要素,或者进一步再加上现在所说的其他要素如企业家、技术等,因此,商品价值不能只限于劳动创造,应由各种要素共同决定。

“要素创造价值”论又重新流行起来,是为了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政策寻找理论根据。

生产三要素论

生产三要素论

生产三要素论生产三要素论是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提出的,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协同创造”的,是由三要素在创造效用中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决定的。

萨伊以生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

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和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马克思曾借用基督教义中同一个上帝区分为“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说法,来加以揭露和批评。

并且指出:“这个公式(生产三要素理论)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因为它宣布统治阶级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

生产三要素论的内容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宣称,商品的效用,从而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这三个要素协同创造的,是由这三个要素在创造效用中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决定的。

在生产三要素论的基础上,萨伊制定他的分配理论。

在他看来,生产三要素既然都创造价值,从而是价值的源泉,则各个要素的所有者就应分别依据这些要素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取得各自的收入:劳动的所有者得到工资、资本的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地租。

萨伊认为,工资是劳动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

他把劳动分为三类,即科学家的劳动、企业主的劳动和雇佣工人的劳动。

三种劳动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形成它们各自的工资。

他认为,科学对生产提供巨大利益,“科学家的利润”总是低于他的贡献,因此应给予荣誉奖赏;“企业主的利润”则最高,企业主要靠自己的信誉获得资金,要具有判断力、坚毅和专业知识,他们这种“高级劳动”的供给总是小于需求,其价格也就总是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至于“劳工的利润”,由于社会能保证这种简单劳动的充分供给,因此,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自己和子女的生存。

萨伊认为,利息是企业主付给资本家的资本租金,由资本的生产性服务的等价报酬,即资本的利润组成。

此外,还包括资本家承担资本损失风险的保险费,利率取决于借入资本的需求与供给之比。

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

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

思想战线2021年第1期第47卷No.1,2021Vol.47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郭瑞萍①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体制三方面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将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体现。

深入认识这一新概括,无疑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准确理解。

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认为,经济制度包括制度构成和制度特征两方面,在制度构成上是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与实现形式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三方面内容;在制度特征上表现为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时代特征。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性概括,在制度构成上是对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逻辑回归,在制度特征上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准确反映。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理论;制度构成;制度特征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78X(2021)01-0043-0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①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第一次将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认识的新变化。

深入认识这一表述上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原因,无疑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准确理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的新概括掀起了学术研究热潮,当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关于新概括的原因分析,学者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其理论依据,从中国现实寻找其实践依据,在理论上从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制度理论等方面入手进行解读,在实践上从中国现实需求和制度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二是关于新概括的内容分析,包括对所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西方经济学要素价值论的哲学悖论

西方经济学要素价值论的哲学悖论
三 、要素价值论困难的解决
1.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商品价值的源泉是抽象 的人类劳动 ,这个价值量的比例是由抽象劳动的社 会必要时间来决定的 。马克思说“后来科学发现 , 劳动产品作为价值 ,只是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人类 劳动的物的表现 。”[ 6 ] 商品首先是一个靠自己的属 性来满足人某种需要的物 ,物的这种“有用性 ”使物 成为“使用价值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所以 不同商品之间无法通约 ,因而只能忽略商品的使用 价值 ,即忽略商品的具体劳动 。剩下的就只有一般 人类劳动 ,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 ,全都化为相同 的人类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的正是抛开具体劳动形 式的社会劳动量的大小 。而社会劳动量的大小是由 劳动时间的长短确定的 。马克思将这个用来衡量交 换比例的社会劳动时间规定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劳动效率高的生产者创造的价值高 ,反之 ,则低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 西方经济学把价值混同于使用价值 ,从货币出发去理解价值 ,把生产要素当作价值的源泉 ,形成了 要素价值论 。就价值的源泉而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更科学和客观的 。在西方经济学中 ,劳动和资本仅仅 成了生产要素 ,这不仅消解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而且也导致西方经济学内部对资本定义的莫衷一 是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避免了要素价值论的缺陷 。
2. 资本本质的困境 。西方经济学通过分析劳动 生产活动中对货币的供求 ,得到了作为一种生产要 素的货币的均衡价格 ———利息 。然而 ,当我们把货 币和劳动分别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时 ,我们又需要 用货币来购买劳动 ,于是两者就不再是独立的要素 了 。西方经济学通过假设其中一个数量上不变 ,另 一个数量变化的边际分析 ,将两者分开 ,从而在数学 上实现了两者的独立 。这就使得资本概念难以确 定 。因为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一方面可以指由不同 的商品构成的物质 ,如机器 ,厂房等 ,另一方面可以 作为不同资本品的折算价值 ,如货币 ,债券等 。帕西 内蒂等人说“资本可以表达为自由资金 ,可以不太 困难地从一种用途转换到另一种用途上去 ,这是资 本的金融概念 ;资本也可以表达为在特定生产机构 内进行的生产过程中所留存的一组生产要素 ,这就 是资本的技术概念 。然而 ,要使资本的金融概念和

2020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卷三)一、选择题1.西斯蒙第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认为( )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即整个社会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劳动量以及将来能满足这种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对于西斯蒙第提出的这个理论新贡献给予了肯定。

A.消费B.价值C.税收D.利润2.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 )。

A.必然死亡B.的优越性C.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D.必然发生经济危机3.西斯蒙第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 )的矛盾,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据。

A.供给和需求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消费和生产D.阶级4.西斯蒙第危机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确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存在的现实性和( )。

A.不可避免性B.避免的可能性C.认识它的可能性D.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5.西斯蒙第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具有( ),资本主义的竞争环境,推动着资本的迅速集中和积累,各种分工、新机器、新技术的采用,都使生产越来越扩大的同时财富越来越集中。

A.有限扩大的趋势B.无限扩大的趋势C.不断萎缩的趋势D.扩大和萎缩交替波动的趋势6.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

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7.西斯蒙第后期经济思想的批判对象主要是针对( )。

A.李嘉图的理论体系B.斯密的理论体系C.萨伊的理论体系D.马尔萨斯的理论体系8.第一个提出资本主义必然存在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是( )。

A.西斯蒙第B.西尼尔C.麦克库洛赫D.布阿吉尔贝尔二、思考题1.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是什么?3.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学说有什么历史价值?4.西斯蒙第如何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进行分析?5.如何评价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三、填空题1.对于社会必要劳动和价值量的关系,西斯蒙第从出发,认为价值就是人们的和之间的关系。

要素价值论的错误观点

要素价值论的错误观点

要素价值论的错误观点
要素价值论认为⽣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对新增价值有贡献,所以要参与价值分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正确的是: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与要素的使⽤者(企业)交换要素的使⽤权,获得使⽤权报酬。

使⽤权报酬在要素使⽤前已经经双⽅协商确定,或者预先⽀付或者在使⽤后⽀付。

在要素交付后,要素的使⽤者(企业)⽆论创造新增价值多少,已经预先⽀付的不可以改变,尚未预先⽀付的,应按原来的约定⽀付。

也就是说,要素使⽤获得要素使⽤费,是要素所有者与要素使⽤者交换的结果,不是因为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对新增价值有贡献,参与新增价值的分配。

要素使⽤者即使没有创造新增价值,也要⽀付要素使⽤费。

要素使⽤者利⽤要素创造了更多的新增价值,也不⽤增加要素使⽤费。

要素使⽤费是交换的结果不是分配的果实。

要素所有者获得要素使⽤费,依据是“使⽤他⼈财物要付钱”的基本原则。

这是交换原则,不是分配原则。

市场经济,所有权是交换的基础,没有所有权根本谈不上交换。

交换必须遵守所有权规则。

所有者对⾃⼰所有的财物有占有、使⽤、收益、处分的权利。

要素的使⽤权转移是所有者的⼀种权利。

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获取要素使⽤费,这是⼀种事实存在。

要素价值论在解释为什么这样时犯了错误,认为要素是因为参与价值创造对新增价值有贡献才参与分配,⽽真正的原因是要素所有者根据所有权规则获取要素使⽤费。

⾄于为什么会有所有权规则,笔者认为这正如哈耶克先⽣所⾔——是⼀种⾃然选择。

世界上本没有规则,⼤家都认可了便成了规则。

这个规则也被多数国家政府认可了。

价值理论述评与研究的深化

价值理论述评与研究的深化

点, 井就 目前深化对社 会主义社会劳动和 劳动 价值论研 完的必要性厦研 究重点提 出了见解。
【 关键词】 价值理论 ; 连评 ; 发展 [ 中囤分类号]9. 01 9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08 27(020 一 O 一 4 1 — 5 20)2 O4 0 0 0 O
它包括: 价值决定 的规律,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的。这成为庸俗的生产费用说 的开端。这个庸俗 形成 了被 定价值量的规律 ; 值交换的关系, 价 即等价交换的 成份为马尔萨斯 和萨伊所继承和发 展, 三位一体公式 ”即资本刨造并 得 , 原则 ;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关系。( ) 6 价格和 马克思批判的“


价值 理论述评
价值 的关 系 。大致有 三种情 况 : 值决 定价格 ; 价 价
格和价值之间的量的背离; 格和价 值之 间质的 价
关于 价值 的理 论 五花 八 门。资 产 阶级 古典 学 背离。() 7劳动力的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 和价值 。劳动力 的
派提出了劳动价值 论 , 马克思在此基础 上提 出了 使用价值是价值 的源泉 , 能创造 比劳 动力 自身价 科学劳动价值论 , 而作为庸俗经济学 和当代西方 值更大的价值 。( ) 8 价值 转形。它揭示 了从价值 经济学又竭力否定和歪曲劳 动价值论 , 出了许 到生产价格 的历史过 程 , 立 了生 产价 格学说 , 提 建 即 多价值理 论 。为得 出 科学 的 结论 , 我们 对 已有 价 价值转形理论 。( ) 9 虚假的社会价 值。它是指提 值理论进行介绍和评述是必要的。 供级差地租的那部分价值 , 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1科学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渊源于资产 的结果。(0价值构成。它包括价值 的组成及转 . 1) 阶级古典学派, 认为劳动是 价值的源泉。马克思 形和分割, 可图示如下: 继承了其科学 的成分并加 以完善 , 形成 了科学劳 动价值论 。从广义 的角度看 , 科学劳动价值论体 现在《 资本论》 第一 至四卷中, 主要应包括 以下 1 0 项 内容:1价值实体。指抽 象人类劳 动。() () 2 价 值量。价值量决定 于社会必 要劳动时 间。( ) 3 价 值形式。指商 品价 值 的表现 形式。即经 历简单 的、 个别的、 偶然 的价值形式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_西方经济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_西方经济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_西方经济学在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争论中,关于“资本等非劳动要素是否创造价值”构成争论的一个焦点。

非劳动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代表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说”。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由萨伊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中提出的,经其他人补充、完善,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被称为“三位一体”公式。

然而,“三位一体”公式存在着三个理论缺陷。

为了克服三要素创造价值说原始形式的理论缺陷,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100多年前由克拉克在其著作《财富的分配》(1899)中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形成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

本文将证明“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所具有的三个理论缺陷。

一、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一)第一个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1.新古典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之上的。

新古典经济学定义: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用物理量度量的。

新古典生产函数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三大生产要素,构成生产过程的投入,其中土地不是很重要的,为了简化,新古典生产函数可写为:q=f(L,C)(1-1)其中,q是产出,L、C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是投入。

2.要素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力理论将产出对劳动的一阶偏导数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表述为:附图将产出对资本的一阶偏导数称为资本的边际产品,表述为:附图3.边际产品是要素的贡献,边际产品值是要素创造的价值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将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称为边际产品值,即附图并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值就是要素创造的价值,即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是资本创造的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二)第二个内容: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1.利润函数用R表示厂商的总收入,P表示产品的价格,则厂商的总收入为R=Pq=Pf(L,C)(1-2)用K表示厂商的总成本;w表示工资率,即劳动的价格;r 表示正常利润率(利息率),即资本的价格;厂商的总成本则为K=wL+rC(1-3)2.最大利润一阶条件假定是完全竞争市场。

谈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障碍

谈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障碍

谈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障碍[内容提要]1、劳动价值论是存在严重错误的理论,有三个致命点:第一、关于劳动是唯一价值因素的理论推导完全错误(使用价值,即效用,并非只有质的差别而不能作量的比较;劳动也不是商品的必要因素);第二、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对应关系站不住脚;第三、“虚幻价格”并不存在。

2、“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存在逻辑上及事实上的错误。

3、“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在劳动价值论范围内就讲不通。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价值因素,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毛泽东主席说:“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越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但是,我们的理论研究往往是“诗必漆园之旨归,赋则柱下之义疏”。

所以对传统理论很难得出正确的认识,更不用说超越了。

近来,理论界正对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展开热烈的“深化”研究。

而这种“深化”多半就是像这两句诗所说的一样,只是对传统的劳动价值论重新的诠释、注疏,以今天新的经济现实去印证传统的旧理论,所以,没有办法对劳动价值论做出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超越创新。

钱伯海教授的《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①一文也不例外。

钱教授认为,以往所说的“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是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只有突破这个关卡,才能深化劳动价值的认识,也才能为按资本、按技术要素分配找到理论依据。

但是,本人在细读钱教授的文章后发现,钱教授在突破这个关卡后,也不过仍旧守在传统的“劳动决定价值,劳动创造价值”的错误理论的圈子里面,只是在里面打了个转转,对劳动价值的原意曲解一番罢了,并没有什么深化创新或超越。

钱教授的见解,在当前的深化研究活动中可能很有代表性,所以本人觉得很有必要在这里提出一些本人长期研究劳动价值的体会,并就钱教授的观点提些看法,与大家一起讨论,以期对问题有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本人的研究早就发现,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及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一个存在严重错误的理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经济思想史期末简答题

1.试述萨伊的价值论、分配论和销售论(1)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就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2)从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论出发,萨伊认为是三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三要素都是价值的来源。

(3)关于价值的尺度和度量,萨伊提出价值量由效用量决定,即效用论;又提出价值由三要素共同生产,三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价值量,即生产费用论;又提出价值量由市场供求决定,即供求价格论。

(4)在分配论上,萨伊提出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

工资是劳动所生产的那部分价值,地租是土地生产性服务的产物,利息是使用资本所付的租金,至于利润可分为业主收入和利息,业主收入是业主事业心、才干和风险的报酬。

(5)销售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其要点有三个:(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将自动调节,使商品供求平衡;(2)利率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两者均衡;(3)商品最终总是以商品来购买的。

2.(试述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1)克拉克提出的分配所依据的一般经济规律: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②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递减规律。

(2)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资本数量一定时,每单位连续增加的劳动提供的产品会越来越少。

(3)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劳动数量一定时,每单位连续增加的资本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少。

(4)工资由劳动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由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

(5)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的图示:D代表最后一单元生产要素,C、D为它的边际生产力,它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

(6)克拉克边际生产力论的结论:①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财富,双方利益一致。

②劳资双方按边际生产力取得的报酬不存在剥削。

(7)平均利润是企业家的管理工资,超额利润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动态范畴,是过渡状态。

21.〔.简述配第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概括〕配第关于价值问题的论述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

〔进一步说明〕(1)配第通过划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指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量(或“自然价格”),并把劳动时间的耗费作为商品价格比较的基础。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_西方经济学.doc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_西方经济学.doc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_西方经济学在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争论中,关于“资本等非劳动要素是否创造价值”构成争论的一个焦点。

非劳动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代表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说”。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由萨伊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中提出的,经其他人补充、完善,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被称为“三位一体”公式。

然而,“三位一体”公式存在着三个理论缺陷。

为了克服三要素创造价值说原始形式的理论缺陷,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100多年前由克拉克在其著作《财富的分配》(1899)中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形成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

本文将证明“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所具有的三个理论缺陷。

一、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一)第一个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1.新古典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之上的。

新古典经济学定义: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用物理量度量的。

新古典生产函数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三大生产要素,构成生产过程的投入,其中土地不是很重要的,为了简化,新古典生产函数可写为:q=f(L,C)(1-1)其中,q是产出,L、C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是投入。

2.要素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力理论将产出对劳动的一阶偏导数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表述为:附图将产出对资本的一阶偏导数称为资本的边际产品,表述为:附图3.边际产品是要素的贡献,边际产品值是要素创造的价值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将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称为边际产品值,即附图并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值就是要素创造的价值,即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是资本创造的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二)第二个内容: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1.利润函数用R表示厂商的总收入,P表示产品的价格,则厂商的总收入为R=Pq=Pf(L,C)(1-2)用K表示厂商的总成本;w表示工资率,即劳动的价格;r 表示正常利润率(利息率),即资本的价格;厂商的总成本则为K=wL+rC(1-3)2.最大利润一阶条件假定是完全竞争市场。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供参考学习,欢迎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萨伊对经济学的看法(一)萨伊经济学说的性质和特点萨伊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

他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用简单概括的方式介绍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同时,又适应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把斯密经济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

其主要代表作是1803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二)萨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对象和方法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主张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分开,变为“实验科学”和纯粹的精确的科学;且主张政治经济学只需研究财富的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

3.方法:主张用实证分析方法。

他说:“政治经济学,要成为有实际效用的科学,就不应当教导人们,什么必定发生,尽管这是从适当的推论和无可怀疑的前提演绎出来,而应当说明,实际发生的一个事实,怎样是另一个同样确定的事实的结果。

政治经济学应当确立把事实联结起来的链条,并根据观察,在两个环节的连接点确定这两个环节的存在。

二、萨伊的主要经济理论(一)萨伊的生产理论1.生产的性质:“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生产就是创造效用;二是生产也是创造价值;三是生产性劳动的含义:一切能创造效用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一切创造服务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

2.生产的三要素:萨伊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是生产中三种必要的要素,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因而也就共同创造了价值。

(二)萨伊的价值理论1.价值的本质: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因此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看庞德汉诗误译的根源

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看庞德汉诗误译的根源

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看庞德汉诗误译的根源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

学术界对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褒贬不一。

本文通过庞德英译中国古诗中误译的典型范例,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来分析其误译的根源,据此认为庞德的翻译是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这三要素的制约下,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其误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历史必然性。

标签:庞德误译中国古诗改写“三要素”理论一、引言作为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埃兹拉·庞德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并大胆创新,发起了一场意象派运动,改变了当时文坛的诗风,开创了美国现代派文学的先声。

他的诗歌和翻译作品在西方广受欢迎,产生了巨大影响。

艾略特称庞德“为我们的时代发明了中国诗”。

人们谈论庞德的成就,多是评价其“意象诗”在美国诗坛的美学感染力,少有探讨其译文的忠、信问题。

近几年,有很多学者对庞德的翻译作品持质疑和批评态度,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批评《华夏集》是“假李白之情”,实为“改写”“重组”“剽窃的创造”。

二、庞德的误译从翻译角度看,庞德的翻译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倾向于一种随心所欲的翻译,所以从其译诗中不难发现很多误译。

误译有有意和无意之分,无意即是无目的,纯属语言理解有误或表达不当所致;故意则是有目的,其目的有文学的、文化的、政治的……不一而足(王东风,2010)。

庞德的译文有无意的误译也有有意的误译。

以庞德英译中国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故人西辞黄鹤楼,Ko-jin goes west from Ko-kaku-ro,烟花三月下扬州。

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over the river.孤帆远影碧空尽,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sky,唯见长江天际流。

警惕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引导

警惕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引导

警惕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引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商品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用的形式上的耗费,例如在生产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上的耗费,称这种劳动为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是人的脑力、体力等等的耗费,称这种劳动为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

商品价值决定于体现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

与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决定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特有形式。

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与劳动价值论根本不同,生产要素价值论断言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是指生产商品所投入的资源。

资源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

这三类资源被简称为土地、资本、劳动,即所谓生产三要素。

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最先提出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协同创造”价值的理论,这就是经济思想史上的“生产三要素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又被分为劳动和企业家才能。

因此,生产三要素论又演变成为“生产四要素论”。

当前价值理论的四大哲学错误

当前价值理论的四大哲学错误

当前价值理论的四大哲学错误当前的价值理论存在着四大哲学错误,严重制约着价值理论的健康发展。

由于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价值运动是一切人类运动的核心内涵,价值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关系,价值理论是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价值理论的微小偏差将会以不断放大和强化的方式,向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进行传染,使整个社会科学弥散着更加荒谬的哲学错误,因此价值理论所存在的哲学错误又将严重制约着整个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必须坚决地予以肃清:一、唯心主义的错误。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决定物质,意识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在价值理论中的表现,就是主观价值论,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纯主观价值论和类主观价值论,其中“纯主观价值论”认为事物的价值大小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态度、欲望、需求、主观判断、情感、意志和理念等;“类主观价值论”认为事物的价值大小虽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它认为“价值只针对人类而存在”,“离开了人类,就不存在任何价值”,而且对于价值的定义、价值的度量以及对于价值的判断,完全取决于“理性标准”、“绝对概念”和“类存在的内在规定性”,这种价值论在表面上看起来属于客观价值论范畴,但其内在核心仍然属于主观价值论的范畴,并且具有较强的欺骗性。

唯物主义在价值理论中的表现,就是客观价值论,它认为: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主观事物完全是由客观事物来决定;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必然会被人的特殊意识所反映,并形成特定的价值评价;所有的价值概念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公理基础之上;对于价值的判断标准,完全取决于客观尺度,虽然这种客观尺度与主体的品质因素有关系;对于价值的度量尺度,完全取决于事物的客观参量,虽然这种客观参量与主体的品质因素有关系。

统一价值论属于典型的客观价值论,它认为事物的价值特性主要包括三个参量:价值量、价值率(即事物在单位时间内产出价值与投入价值之比值)与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之差值),它们分别对应的主观性事物(即价值评价方式)就是需要、价值观、情感。

程恩富学术成就简介

程恩富学术成就简介

程恩富学术成就简介作者:来源:《江汉论坛》2008年第01期程恩富,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50年生于上海。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兼任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是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委、俄罗斯彼得堡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荣誉或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中外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其主要学术贡献:1.领军政治经济学大变革。

程恩富首创《现代政治经济学》“五过程法”新体系教材,即按照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的总过程、国家经济过程和国际经济过程,完全打通传统教科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

他撰写的《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一文,在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演进若干阶段及其缺陷的基础上,对在重建中国经济学进程中如何超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一问题作了创新性的总体思路分析。

论文强调以中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思想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假设为基点,积极吸纳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方法,构造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和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范式,即新建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主要反映中国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

他长期围绕这一思路组织和主持政治经济学的大变革,是全国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

2.提出新经济理论和政策思路。

程恩富在不久前发表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一文中,阐明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深入到理论假设来确立基本思想并展开逻辑叙述,强调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理论假设的现实性、科学性和辩证性,认为如同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生产三要素创造价值论”、“完全自私经济人论”、“资源有限与需要无限论”、“公平与效率高低反向变动论”等视为理论假设一样,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也有必要把“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论”、“利己和利他经济人论”、“资源和需要双约束论”、“公平与效率互促同向变动论”等视为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分野和现代耦合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分野和现代耦合

工资 、 利润和地 租不仅成为一切收入 的源泉 , 而且成 为“ 一切
可交换价值 的三个根 本源 泉 。 lJ P 7 这样 , 密完 全背 ”1(4 ) 斯
离 了他 的劳动 价 值论 , 向 了收 入 价值 论 或生 产 费用 价值 转 论, 从而歪曲了三种 收入 和商 品价值 的真实 源泉 。此外 , 斯

直是俨 然对 立的, 但在现代经济 中, 完全可 以实现耦合。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 06 0 —0】 一0 1( ) 3 7 12 0 )5 ( 8— 3 3
关键词 : 按生产要素分配 ; 西方主流经济学 ; 克思主义 经济学 ; 马 要素所有权 ; 要素贡献 中图分类号 :2 4 F4
值 的基础 ” 4 ( 5 ) l P 9 。所以价值 是 三要 素共 同创造的 。“ J 不 论借 出的是劳动 、 资本或土地 , 由于它们协 同创造价值 , 因此 它们 的使用是有价值 的 , 而且通常得 有报酬 。对借用 劳动支 付的代价 叫做 工资 。对借用 资本 所付 的代 价 叫做 利 息。对 借用 土地 所付 的代价叫做地租 。 l (y ) ” 4 f 7 这就是 萨伊 以他 J 7
二、 西方 主流 经 济 学 对 亚 当 ・ 密 关 于按 生产 斯
要 素分 配第 二种 见解 的继 承和 发挥
亚 当 ・ 密关 于按 生产要 素分 配思想 被主 流经 济学 家 斯
“ 向完全庸俗的观点滑行 , 不经 任何 中间环节 , 价值分解 为收 入便魔术般地变成 了收入是价值 的根本源 泉” j P 0 , l ( 3 ) 他 3
按 生产 要素 分 配 的理 论分 野 和 现代 耦 合
黄 锟
( 阳师范学院当代马 克思主义研 究所,河南 信 阳 4 40 ) 信 6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在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争论中,关于“资本等非劳动要素是否创造价值”构成争论的一个焦点。

非劳动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代表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说”。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由萨伊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中提出的,经其他人补充、完善,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被称为“三位一体”公式。

然而,“三位一体”公式存在着三个理论缺陷。

为了克服三要素创造价值说原始形式的理论缺陷,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100多年前由克拉克在其著作《财富的分配》(1899)中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形成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

本文将证明“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所具有的三个理论缺陷。

一、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一)第一个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1.新古典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之上的。

新古典经济学定义: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用物理量度量的。

新古典生产函数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三大生产要素,构成生产过程的投入,其中土地不是很重要的,为了简化,新古典生产函数可写为:q=f(L,C) (1-1)其中,q是产出,L、C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是投入。

2.要素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力理论将产出对劳动的一阶偏导数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表述为:附图将产出对资本的一阶偏导数称为资本的边际产品,表述为:附图3.边际产品是要素的贡献,边际产品值是要素创造的价值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将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称为边际产品值,即附图并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值就是要素创造的价值,即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是资本创造的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二)第二个内容: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1.利润函数用R表示厂商的总收入,P表示产品的价格,则厂商的总收入为R=Pq=Pf(L,C) (1-2)用K表示厂商的总成本;w表示工资率,即劳动的价格;r表示正常利润率(利息率),即资本的价格;厂商的总成本则为K=wL+rC (1-3)厂商的利润为π=R-K=Pf(L,C)-(wL+rC) (1-4)2.最大利润一阶条件假定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于厂商,产品的价格P和生产要素的价格w、r为常数,所以,令(1-4)式一阶偏导为零可得附图由此可得,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于生产要素,厂商的最大利润的一阶条件或均衡的一阶条件是:附图即: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

用Z表示工资,π表示利润,由(1-5)式可得附图由(1-5)式可见,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值,而边际产品值又被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

由(1-6)式可见,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要素数量与其边际生产力的乘积。

而要素数量与其边际生产力的乘积又被看作是生产要素的贡献。

因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贡献。

(三)第三个内容:根据尤拉定律,总计相等,没有剩余假定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固定规模收益的),即,对于生产函数q=f(L,C)有λq=f(λL,λC)成立。

根据“尤拉定律”,对于一次齐次生产函数,有附图成立。

将(1-7)式等号两边同乘以P,得附图(1-7)式和(1-8)式的含意是: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等于要素的收入总和,等于产品的价值(Pq);即:产品的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

边际生产力理论以上述三个内容来完善“三要素创造价值说”,论证“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正确性。

二、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然而,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仍存在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至今尚未解决。

对应于这一理论的三个内容,其存在着下列三方面的理论缺陷:(一)第一个内容的理论缺陷: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一个内容的前提是新古典生产函数,对新古典生产函数,新剑桥学派提出了责难,这种责难大致如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函数被定义为: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

既然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也就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因此,投入与产出都应用物理单位来计量。

但是,产出q和劳动投入L都有自己的物理量单位,而资本却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

因为,按照新古典学派的定义,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因素,而这些生产因素的种类又是无穷多的,例如,厂房、车床、刀具、润滑油……等等。

这多种多样的生产因素是无法用一个单一的物理单位来计量的。

那么,能不能以这些生产因素的价格总和来计量资本呢?也就是说,能不能用这些生产因素的货币值来计量资本呢?回答是:不能。

因为,如果以这些生产因素的价格总和来计量资本,那么,在技术状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时,只要生产因素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函数的形式就会发生变化。

这恰恰违背了新古典学派关于生产函数的定义。

而如果资本无法用一个单位来计量,那么,新古典生产函数就不能成立。

(P168)这种责难最早是由新剑桥学派的领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在195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中提出的。

她指出:“生产函数一向是错误教育中一个有力的工具。

教给经济理论的学员的是O=f(L,C),这里L是劳动的一个量值,C是资本的一个量值,O是商品产出率。

学员所接受的教导是,所有工人都是一样的,L是用人时计的劳动来衡量的;还教给他于选择产量单位时所涉及的某些关于指数的问题;然后就急忙去探讨下一个问题,希望借此可以使他来不及想到C是用什么单位来衡量的。

当他想到要问时,自己已成为一个教授,于是思想上不求甚解的习惯就一代传到下一代,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P85)对于这一责难,新古典学派是无法回答的,因而基本上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如果资本无法度量,如果新古典生产函数不能成立,那么,资本的边际产品就无法存在,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一个内容就不能成立。

(二)第二个内容的理论缺陷:成本函数的成立性问题前面已经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要素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值这个结论,是由对厂商的利润函数π=pf(L,C)-(wL+rC)求极大值而得出的,而这个利润函数又是在新古典生产函数q=f(L,C) (1-1)和成本方程K=wL+rC (1-3)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前面,我们已经详细地论证了,将资本作为投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

因此,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二个内容的第一个前提本身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

这里,我们将说明,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的第二个前提的成本方程(1-3)式本身也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

成本方程(1-3)式第一项中的劳动L是个实物量,w是工资率,即劳动的价格。

那么,第二项中的资本也应该是实物量,而且在生产函数中资本也应该是实物量。

然而,在新古典生产函数(1-1)式中,资本是无法用实物量度量的。

这里,我们退一步,假定资本能够用实物量度量,那么,r就应该是资本这个实物量的购买价格。

但是,在成本方程中,r却是利息率(正常利润率)。

一个实物量怎么能去乘利息率呢?相乘的结果是什么呢?这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一个实物量根本不能去乘利息率。

为了使成本方程完善,还可以再退一步。

这个再退一步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假定资本量C是用货币度量的;第二,假定r不是利息率,而是资本实物量的购买价格。

如果作第一种选择,假定资本量C是用货币度量的,那么,rC等于利息(正常利润)。

但是,问题是,成本为什么不是这个货币量本身,而要这个货币量的利息(正常利润)呢?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回答是:厂商借入这个货币量使用,要支付的是利息(正常利润)。

然而,第一,边际生产力理论忘记了,厂商除了须支付这个利息(正常利润)外,在生产中其资本量还会有损耗,如果厂商的收入或产品不能补偿这个损耗,厂商的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下去。

第二,如果厂商可以用借入的货币量购买生产资料,而只以利息(正常利润)作为成本的话,那么,它也可以用借入的货币量购买劳动,而只以利息(正常利润)作为成本。

如果是这样,那么,L就应该也是货币量,而不是物理量,而且,与其相乘的不应该是w,而应该是r,成本方程(1-3)式就应该写成为K=rL+rC=r(L+C)(L+C)实际上是总资本量,因此,r(L+C)是总正常利润量(利息量)。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成本等于利润。

任何正常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作第二种选择,假定资本C是个实物量,那么,与其相乘的就不能是利息率(正常利润率)r,而是资本C这个实物量的购买价格Pc。

在这个退了二步的假定下,成本函数可写为K=wL+PcC (2-1)假定新古典生产函数能够存在,利润函数可以写为π=Pf(L,C)-(wL+PcC) (2-2)令其一阶偏导为零:附图由此得最大利润的一阶条件为附图即,劳动的边际产品值等于工资率,资本的边际产品值等于资本的购买价格。

从这里并不能得出利息率(正常利润率)等于什么,也不能确定所谓“资本家的收入”。

根据上述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成本函数的分析,可见,这个成本方程本身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

既然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二个内容的前提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成本方程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那么,由此得到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的值,正常利润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品的值”也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

(三)第三个内容的理论缺陷:“没有剩余”的一般条件与最大利润二阶条件存在性问题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证明:以“工资率=劳动的边际产品值”和“正常利润(利息)=资本的边际产品值”分配,厂商收入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因而没有剥削。

以此来证明这个虚假的分配理论是完善的。

前面已经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是不能成立的,因此,要证明其完善性是根本不可能的。

下面,退一步,假定以资本作为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是存在的,我们将说明:即使在这个假定条件下,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三个内容自身在逻辑上也是不能成立的。

1.一次齐次生产函数不具有一般性前面,我们介绍了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三个内容的假定前提是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的。

对于这个假定,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批评(P157)。

第一个层次的批评是:在一般条件下,生产函数并非齐次的,齐次生产函数只是生产函数的特例。

如果生产函数不是齐次的,那么,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就不能成立。

因此,在一般条件下,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不能成立。

第二个层次的批评是:退一步,假定生产函数是齐次的,但生产函数并非就是一次齐次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只是齐次生产函数的特例。

如果,生产函数是齐次,但不是一次齐次的,那么,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就不能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