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省示范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中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喜悦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唱《喜洋洋》这首歌曲,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音准的把握,节奏的统一。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三角铁、铃鼓等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喜洋洋》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喜洋洋》,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音乐玩具和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和玩耍。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认识歌曲: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喜洋洋》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和团队精神。
4. 表演展示: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并学会演唱歌曲《喜洋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喜洋洋》。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钢琴或音响设备。
3.歌曲教案及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二)教学歌曲1.教师展示歌曲教案,让学生跟随歌词卡片学习歌词。
2.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歌曲。
3.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三)歌曲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演唱得最好。
(四)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演唱《喜洋洋》。
2.学生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3.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喜洋洋》。
2.家长协助孩子记录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下次课堂改进。
六、教学反思1.本次音乐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喜洋洋》的演唱水平。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
八、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上获得进步。
九、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如《茉莉花》、《小放牛》等。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舞台表现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并能够辨别它们在歌曲《喜洋洋》中的演奏。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准确地唱出歌曲,并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旋律。
2. 民族乐器二胡、笛子在歌曲中的演奏特点。
3. 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旋律,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民族乐器在歌曲中的演奏特点,以及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用示范的方式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特点及演奏方式,让幼儿了解并认识。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喜洋洋》的课件,包括歌词、旋律、民族乐器图片等。
2. 乐器: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
3. 舞蹈道具:花环、扇子等。
4. 教学录音:歌曲《喜洋洋》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的录音,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韵律。
3. 学习旋律: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习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
4. 讲解民族乐器:教师讲解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让幼儿了解并认识。
5. 舞蹈动作教学: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七、课堂实践1.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按照歌曲的旋律进行演奏。
2. 合唱练习:全体幼儿合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舞蹈表演:让幼儿按照学到的舞蹈动作,集体表演歌曲《喜洋洋》。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喜洋洋》的歌词、旋律和舞蹈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喜洋洋》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欢快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快乐和积极情感的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喜洋洋》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欢快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学生座位有序排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引入歌曲(5分钟):向学生介绍《喜洋洋》这首歌曲,播放歌曲的示范演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3. 学习歌曲(10分钟):a. 教学生歌词: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b. 学习节奏:教师示范歌曲的节奏,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拍手。
c. 音准练习:教师弹奏乐器,学生跟随演唱,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4. 实践活动(10分钟):a.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演唱歌曲,相互观摩和鼓励。
b. 创意表演:学生自由组队,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展示自己的创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学生对歌曲节奏和音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歌曲,运用欢快的节奏和音调,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音乐猜谜”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思:2.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喜洋洋》歌曲,熟悉歌词和节奏。
2. 第二周: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3. 第三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创作简单的歌曲或进行音乐游戏。
九、教学资源推荐:1. 推荐学生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等与歌曲相关的动画片,增强学生对歌曲的喜爱。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这首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乐观、欢快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喜洋洋》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练习法、游戏法等方法,引导幼儿学习音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挂图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挂图和乐谱准备妥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教授:教师用挂图和生动的语言讲解歌曲的内容,使幼儿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
3. 示范:教师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用动作和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5. 游戏:教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6.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学步骤: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喜洋洋》的音乐风格。
b. 教师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幼儿跟读并记忆。
c. 教师演奏歌曲旋律,让幼儿跟随演唱。
d. 教师针对幼儿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喜洋洋》的内容。
2. 教学步骤:a. 教师示范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如模仿小羊跑、太阳升高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做动作,鼓励创新和想象力。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作表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d. 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喜洋洋音乐幼儿园中班教案范文
喜洋洋音乐幼儿园中班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音乐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程以喜洋洋音乐幼儿园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中班幼儿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1.2 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歌曲学习学习歌曲《喜洋洋》及其它富有童趣的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2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跺脚、摇晃等身体动作,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3 音乐游戏设计各种音乐游戏,如“音乐抢答”、“小小音乐家”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2.4 创意表演鼓励幼儿自编舞蹈、歌曲或戏剧表演,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
2.5 音乐欣赏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游戏化教学将音乐教学融入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2 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3 情境教学创设富有童趣的音乐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
3.4 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幼儿的音乐潜能和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幼儿展现自我,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进步情况等,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2 作品评价对幼儿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表现力和创新意识。
4.3 终结评价定期进行音乐测试,了解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节奏练习、音乐游戏等。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并体验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兴趣。
1.2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喜洋洋》片段。
学习歌曲《喜洋洋》的基本旋律。
1.3 教学过程:1.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1.3.2 聆听歌曲:播放《喜洋洋》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1.3.3 学习歌曲:教学生学习歌曲《喜洋洋》的基本旋律,可以通过分组演唱、接龙等方式进行。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章:歌曲学习与演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歌曲《喜洋洋》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2.2 教学内容:歌曲《喜洋洋》的旋律。
音乐节奏的训练。
2.3 教学过程:2.3.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演唱《喜洋洋》的基本旋律。
2.3.2 深入学习歌曲:教授歌曲《喜洋洋》的高音和低音部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2.3.3 音乐节奏训练: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2.3.4 小组演唱:分组让学生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第三章:歌曲演奏与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用乐器演奏歌曲《喜洋洋》。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2 教学内容:歌曲《喜洋洋》的乐器演奏。
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
3.3 教学过程:3.3.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演奏歌曲《喜洋洋》。
3.3.2 学习乐器演奏:教授学生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喜洋洋》。
3.3.3 音乐创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喜洋洋》的旋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3.4 小组演奏与创作展示:分组让学生进行演奏和创作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对学生的演奏和创作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第四章:课程实践与展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歌《喜洋洋》的歌曲内容和歌词。
2. 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用手、脚等方式表达出歌曲的节奏感。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CD播放器或音乐播放器。
2. 儿歌《喜洋洋》CD或音频文件。
3. 相关的音乐乐器或道具,如小鼓、铃铛、拍手等。
三、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放映《喜洋洋》的歌曲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2. 歌词学习播放儿歌《喜洋洋》的音频文件,让幼儿跟随着歌词进行朗读。
慢慢引导幼儿记住歌词。
3. 节奏感训练使用小鼓、铃铛等乐器,让幼儿用手、脚等方式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敲击或摇动。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去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4. 舞蹈动作学习根据歌曲的节奏和内容,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摆双臂、蹦蹦跳跳等。
与幼儿一起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表演。
5. 综合训练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幼儿进行整合训练。
将歌曲、节奏和舞蹈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得到综合训练。
四、教学延伸:1. 在幼儿园其他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歌曲《喜洋洋》的节奏和动作,增强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2. 给幼儿播放其他与喜洋洋相关的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儿歌《喜洋洋》的歌曲内容和歌词,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与歌曲的结合,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表达能力。
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锻炼。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变化和创新,使教学不单调和枯燥,增加幼儿的学习动力。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出歌曲《喜洋洋》的歌词,了解歌曲表达的欢快情绪。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喜悦情绪,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的歌词,能够参与合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集体合作合唱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一定音乐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喜洋洋》,讲解歌词的含义,示范演唱,指导幼儿音准和节奏。
3. 练习合唱: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纠正不准确的音准和节奏。
4. 集体合唱:全班幼儿一起合唱,教师指挥,强化集体合作意识。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幼儿在家中表演歌曲,培养自信心。
3. 注意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与教师沟通,共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合唱效果:评估幼儿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关注其在合唱中的表现。
3. 课后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音乐活动:结合歌曲《喜洋洋》,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游戏、舞蹈等。
2. 参观演出: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演出,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3. 音乐比赛:组织班级音乐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音乐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教案:《喜洋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章节为第三单元《欢快的旋律》,歌曲《喜洋洋》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通过学习《喜洋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喜洋洋》。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彩笔。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幅生动的中国传统节日画面,引导学生谈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喜洋洋》。
3. 教学歌曲:教师钢琴伴奏,为学生范唱《喜洋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4. 学习歌词:教师将歌词分成若干部分,引导学生用彩笔标记出歌曲的高低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词。
5.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歌曲《喜洋洋》的,下方标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歌曲的高低音。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喜洋洋》,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喜洋洋》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些环节构成了完整的音乐课《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唱《喜洋洋》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帮助幼儿认识乐器“锣”并展示其使用方法。
3.通过合唱和自由舞蹈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动手能力。
4.改进幼儿园音乐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二、教学准备1.卡通锣一个。
2.教学用的幼儿乐器小鼓、木琴等。
3.播放器和《喜洋洋》歌曲伴奏。
4.喜洋洋歌词印刷版。
5.幼儿园教师可以事先练习《喜洋洋》的节奏和唱法。
三、教学过程【引入】幼儿园教师通过表演和展示锣来引起幼儿们的注意。
教师会观察热情高涨的幼儿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仔细演示一下锣的使用方法,并解释锣在乐曲中的作用。
【新课】1.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喜洋洋》歌词印刷版,并让幼儿首先认真阅读歌词。
2.教师给孩子播放《喜洋洋》的歌曲伴奏。
在幼儿听完歌曲之后,教师会问孩子:“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3.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在幼儿园中产生有趣讨论,并向幼儿们解释歌曲中的一些生动元素。
4.教师通过模仿和演示的方式,为幼儿展示乐器的使用方法,例如:锣、小鼓、木琴等。
5.教师会带领同学当众一起分头跳舞并合唱《喜洋洋》这首歌曲。
在唱歌和跳舞之后,教师会鼓励幼儿自由跳舞和表演。
【总结】1.教师销售《喜洋洋》一课的总结,重点回顾这节课涵盖的内容。
2.教师会向孩子们解释唱歌和跳舞的重要性;并鼓励、赞扬他们在今天的表现。
四、教学目标评估在教学过程的最后,老师会询问以下几个问题,并依据他们的回答进行评估:1.在唱歌和跳舞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自己跳得怎么样?2.你能告诉我,锣在乐曲中的作用是什么吗?你喜欢敲锣吗?3.教师将会给孩子们提供反馈和建议,并通过家长会议和园所评估提议对教案作出改进。
五、反思1.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组织方式是否得当?2.教学用的道具是否足够?3.我们是否用了不同种类的音乐乐器?4.教师应参考孩子们的问题及回答评估,以便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儿童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曲调;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儿童歌曲《喜洋洋》;
2.歌曲中含有的各类动物形象、颜色、数字等要素;
3.音乐的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活动一:热身游戏
1.教师为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是音乐学习,采用唱歌、跳舞等方式来学习音乐;
2.播放喜洋洋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引导幼儿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活动二:学习《喜洋洋》歌曲歌词和动作
1.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引导幼儿跟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拍手、摇身等动作;
2.教师请幼儿们一起唱歌,在唱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唱对歌词、保持节奏;
3.分组练习唱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三:制作动物面具
1.为幼儿们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卡纸和彩笔等制作材料;
2.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制作面具,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增强理解和熟悉度。
活动四:自由表演
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表演自己制作的动物面具,并完成相应的动作;
2.整理节目,为幼儿们安排演出时间,并邀请其他班级幼儿一起观看表演。
教学评价
1.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幼儿情感表达、语言表述、动作协调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表演等方式,全面评价幼儿的教学效果;
2.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应当给于及时表扬,鼓励其继续加强学习;对于表现较差的幼儿,则应当及时纠正和引导。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会唱儿歌《喜洋洋》;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3.通过唱歌活动,增加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儿歌《喜洋洋》。
2.音响设备、麦克风、小喇叭。
3.易拉宝、彩纸、鲜花。
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热身幼儿刚来到幼儿园后,总是需要一些简单的活动来放松身体和情绪。
在音乐教学中,正式活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热身。
1.做几分钟的身体活动,唤醒幼儿的身体活力;2.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摆动身体。
步骤二:教授儿歌《喜洋洋》的歌词和动作1.教师播放儿歌《喜洋洋》,带着幼儿听歌;2.学生跟随教师反复听歌,熟悉歌曲旋律;3.教师教唱歌词,带动幼儿一起跟着唱歌;4.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动作;步骤三:队列排练1.指定一位学生担任指挥;2.教师照歌词进行合唱指导;3.学生进行歌曲演练,使用麦克风进行练习;4.引导幼儿学习队列和姿势;步骤四:表演1.让孩子们穿上自己的漂亮衣服,准备表演;2.将麦克风和小喇叭放到需要位置;3.准备易拉宝、彩纸、鲜花等道具装点出场环境;4.播放背景音乐,孩子们开始表演《喜洋洋》歌曲和动作。
评估方式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积极性、专注度、参与度等,随时给予评价和鼓励;2.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表演过程录像或照片上传至班级群或者反思会中,与家长分享孩子们的成功瞬间。
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活动趣味性较高,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2.此活动可以通过增加情境背景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和幼儿的表演能力;3.对于领唱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音乐领导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学会《喜洋洋》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喜洋洋》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乐谱、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播放《喜洋洋》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学习歌曲部分:(1)教师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学会唱《喜洋洋》。
(2)分组学习,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实践表演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为《喜洋洋》伴奏。
(2)全班幼儿集体表演《喜洋洋》。
(1)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让幼儿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反思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3. 根据反思和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课后反馈和幼儿的音乐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2. 评价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演奏法、歌唱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喜洋洋》歌曲比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表演能力。
3.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喜洋洋》歌曲视频、音频资料。
2. 图书资源:关于《喜洋洋》的绘本、音乐教材。
3. 实物资源:音响设备、乐谱、打击乐器。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旋律,第二课时学习歌词,第三课时实践表演,第四课时进行教学评价。
音乐喜洋洋中班教案
音乐喜洋洋中班教案音乐喜洋洋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欢快、伸展的曲式特点。
2、在老师的引导下,情愿用动作表现乐曲。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预备:1、《喜洋洋》音乐及分段音乐。
2、蟹农、蟹、蟹盒等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1、今日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野外游玩吧。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蟹塘〕2、听,什么声音〔观赏乐曲第一遍〕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欢快、喜悦〕他们在干什么呀?3、出示蟹农图片:小伴侣们好!我是蟹农。
我们也和蟹农伯伯打个招呼吧!"小伴侣,其实我听这音乐在捉蟹,如今正是吃蟹的季节,我们正忙着多捉点蟹去卖呢。
""哦!原来是蟹农在捉蟹!"二、完好观赏音乐,感知音乐性质。
1、观赏音乐其次遍。
问:你觉得音乐有几段?这几段一样吗?〔节奏有快有慢〕2、观赏音乐第三遍。
〔1〕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慢的时候有做什么动作?〔2〕老师讲解,幼儿听音乐。
天黑了,蟹儿都爬上了岸,蟹农卷起衣袖,戴上了手套,拿着手电筒去捉蟹。
左一个右一个,蟹儿真多。
看着这么多蟹,蟹农真快乐。
蟹农拿起线儿,把一个个蟹儿都扎起来。
看一看,雌蟹、雄蟹分一分,大蟹小蟹分一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装进盒子里,装了一盒又一盒,卖到全国各地。
蟹儿都卖完了,蟹农快乐的欢呼起来。
三、分段观赏音乐。
1、小伴侣,蟹爬出来,蟹农怎么捉蟹的?2、观赏A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出示图片,捉了这么多的蟹,我们还想捉吗?再次观赏A段音乐做动作。
3、捉完了蟹,还要做什么?出示扎蟹的图片。
4、听B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扎线、分蟹、装盒〕5、请幼儿找个空位置听音乐做动作。
6、出示装好的蟹,装好的一盒盒蟹都卖完了,蟹农心情怎样?那兴奋的时候做什么动作?7、观赏第三段〔A〕,随音乐做动作。
8、听了这么久的音乐,我们还不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呢,这首音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喜洋洋》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喜洋洋》音乐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喜洋洋》这首儿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歌曲韵律,帮助幼儿掌握基本节奏,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音乐表演,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2.舞蹈表演3.手工制作三、教学步骤1.歌曲演唱a.初步唱歌:老师放一小段歌曲,幼儿跟着老师唱,每唱一句,老师就让幼儿跟着模仿,直到唱整首歌曲。
b.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老师为幼儿讲解歌曲内容,并且在对话的适当时候,加入一些形象、生动的手势,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内涵。
c.带领幼儿进行整体演唱:老师让幼儿一起唱歌,逐渐提高演唱难度,要求幼儿注意音乐韵律,同时根据歌曲内容把握节奏,真正体会音乐情感。
2. 舞蹈表演a.观摩学习:老师放歌曲,让幼儿观看老师自己的舞蹈表演,鼓励幼儿理解舞蹈的动作步骤及舞蹈节奏。
b.学习动作:老师把舞蹈分成几个部分,逐一教给幼儿,并帮助幼儿练习基本的舞蹈姿势、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幼儿共同探讨舞蹈的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c.全部表演: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全体练习,把所有的舞蹈动作组合起来,形成整个表演。
让幼儿学会整体表演。
3. 手工制作a.老师指导幼儿制作与歌曲有关的道具材料或配饰。
b.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其中还可以编排游戏、动画等,使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奏、感及形象。
c.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跟着歌曲演唱、舞蹈表演,展示手工制作成果。
四、教学评估1.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课堂讨论、以及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
2.老师可以根据幼儿表现的好坏,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老师可以记录幼儿的表现情况,以备后续课程的教学和评估。
五、教学过程小结通过这样一节《喜洋洋》音乐精品教学设计,既让幼儿在歌曲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好,又在舞蹈表演和手工制作中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幼儿输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碰撞出了互相欣赏、尊重的灵魂之花。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精选7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精选7篇)幼儿园中班《喜洋洋》篇1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进行演奏,进一步熟悉乐曲的ABA 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创编过“庆祝生日”的身体动作及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根据指挥手势演奏时,注意迅速调整动作做出反应;在忘记动作时,能向同伴、教师寻找支持;在适度紧张的氛围中,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喜洋洋》的画面,知道乐曲是ABA结构。
教师事先和幼儿看图讨论节日期间快乐的事情,并根据乐曲的性质、结构和内容创编有关“庆祝生日”主题的节奏动作。
2.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
值日生将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摆放到位。
幼儿已正确使用过上述乐器。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教师创设生日情境,幼儿回忆自己创编的动作。
教师:上次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请你们来给他(她)庆祝生日,你们做什么动作啊?2.幼儿在教师哼唱乐曲A段的过程中,有节奏地拍身体三个部位(如拍头、拍肩、拍手)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做这些动作吧!3.幼儿在教师唱乐曲B段的过程中,有节奏地做拍手和手腕颤抖的动作。
教师:瞧!这段音乐还可以这样做动作呢!(二)随音乐完整地练习身体动作。
1.幼儿边听琴声,边完整连贯地做身体动作。
2.幼儿边听音乐磁带边做身体动作,教师尽可能不做提示。
教师:这次你们自己听音乐做这些动作,可以吗?如果忘记动作了怎么办?3.个别幼儿带领大家做动作,教师提醒做带领动作的幼儿,敲腿动作的方位同集体相反,即做镜面示范动作。
(如幼儿不能做到镜面动作则不要强求,教师在旁边坐一定的提醒就可以了)教师:谁能到前面来带大家做这些动作?这个动作怎么做?(三)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幼儿讨论分组做身体动作的方案,选出专门敲腿的一组幼儿。
2.幼儿分组随着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
教师面向不同小组,领做不同节奏的指挥动作;幼儿练习较快速、准确地做自己小组的身体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喜悦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播放《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其欢快的节奏和旋律。
引导学生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
1.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并播放音乐。
2. 引导学生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喜悦和感受。
第二章:音乐欣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喜悦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播放《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欣赏其旋律和节奏。
2.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并播放音乐。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欣赏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
第三章:音乐游戏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2 教学内容:进行《喜洋洋》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游戏。
3.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喜洋洋》音乐游戏,并播放音乐。
2.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游戏。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乐趣和感受。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以《喜洋洋》为主题的旋律或节奏。
4.3 教学步骤:1. 将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以《喜洋洋》为主题的旋律或节奏。
2. 邀请每组分享他们的创作,并进行表演。
3.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共同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总结。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知道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使他们在唱歌时能够做到音准准确、节奏统一。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培养幼儿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的喜悦和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喜洋洋》2. 歌曲主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悦的心情。
3. 歌曲结构:2/4拍,共4个乐句,每个乐句4小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喜洋洋》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
2. 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特别是歌曲中的跳音和滑音部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歌谱,图片,花朵等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的照明和装饰,使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歌曲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跳音和滑音的部分。
4. 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乐器伴奏,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歌唱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喜洋洋》的收获,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演奏乐器、示范唱歌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歌唱和表演活动。
七、教学步骤1. 认识歌曲: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认识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跳音和滑音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活动目标:
1.欣赏节日里的各种声音,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2.尝试用各种乐器与不同节奏来表现节日欢庆的场面。
活动准备:
1.节日里的声音(爆竹声、烟花声等)与民乐《喜洋洋》相结合的录音带及视频。
2.小鼓、小铃、沙球等乐器若干。
3.节奏谱:x一 | x一 |;xxxx xxxx | xxxx xxxx | ;x 二 | x 二|。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初步体验——幼儿感受节日里的热闹气氛
1.完整欣赏音乐《喜洋洋》,初步感受节日里的喜庆和热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喜洋洋》。
我们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完整欣赏。
)
师:好听吗?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
幼:过年了/过节了/结昏了……
师:大家说的都是些高兴的事情。
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
幼:听到了爆竹、烟花的声音。
2.观看视频《喜洋洋》,再次体验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师:看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幼:放烟花/放爆竹/喜气洋洋过大年了。
师:除了过年,我们还会在什么节日放烟花和爆竹来庆祝呢?
幼:国庆/元宵节/劳动节……
师(小结):这么多节日都可以放烟花、爆竹来庆贺。
下面我们再来听《喜洋洋》的音乐,请大家一起用小手学拍烟花、爆竹的声音。
二、观察节奏谱,匹配节奏——幼儿运用不同节奏表现声音
1.跟随音乐视频,在教师的带领下学拍爆竹、烟花的节奏。
(如看到放爆竹,教师用语言指令及示范带领幼儿拍打节奏:放爆竹了——砰一|啪一|。
)
2.观察图谱,为不同声音选择合适的节奏型。
师:节日里有这么多热闹的声音,请你仔细找一找,爆竹、烟花、百子炮的声音分别躲在哪张节奏谱里?哪个节奏最像它们发出的声音? [教师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幼儿能否为声音匹配合适的节奏型,能否用语言节奏、动作节奏表达表现声音;(2)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表现那个加颤音的小尾巴符号。
如,“这是谁发出的声音?这个小尾巴是什么意思?看得懂吗?‘哧……哧……’这是烟花连续发出的声音。
我们试一下。
”]
3.跟着音乐,用拍手的方式给百子炮、爆竹、烟花的声音配上节奏。
三、乐器配音,协作表演——幼儿适用不同乐器为各种声音配音伴奏
1.出示小乐器。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2.演示小乐器。
师:它们也来为烟花、爆竹、百子炮配音了。
听一听,它们像谁的声音?(小鼓一爆竹,小铃一百子炮,沙球一烟花。
)
3.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成百子炮组、爆竹组、烟花组。
师:现在请你选择喜欢的乐器。
给节日里的声音配上好听的节奏。
4.幼儿根据视频尝试按节奏谱演奏。
(1)师:准备好了吗?我们的表演马上要开始了。
我们要看仔细,看看哪个小乐器先演奏。
(2)幼儿演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根据视频及节奏谱演奏。
(如教师用语言及动作提示:“放爆竹了,小鼓准备好,砰一|啪一|砰一|啪一|……放百子炮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烟花准备好,哧……|哧……|哧……|哧……|。
”)
5.幼儿再次表演,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1)师:我们的小乐器表演了节日里各种好听的声音,真热闹!不过,刚才是我带领大家一起表演的,现在,你们看我的动作指令来演奏,行不行?
(2)幼儿根据视频和教师的动作指令再次演奏。
(3)师:今天,我们又过了一个热闹的节日,高兴吗?现在,我们的小乐队将去为弟弟妹妹表演节目,大家一起过节,好吗?
亲子游戏:钓鱼游戏
周末,年轻父母不妨陪孩子在家里进行一场钓鱼游戏吧。
它对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发育都很有好处哦!
利用物品:薄纸板、纸夹、报纸、大约45厘米长的线绳。
步骤
1、在薄纸板上画三条不同大小的鱼,最大的鱼是1分,中等大小的鱼是3分,最小的鱼5分。
然后将它们剪下来。
2、给不同鱼涂上不同的颜色。
等它们晾干以后,再用另外不同的颜色画上鱼鳞、嘴巴和眼睛。
3、然后我们将纸夹用胶带粘贴在鱼背面鼻子尖上,这样纸夹在大鱼上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鱼身上露出的稍微少一点,在小鱼身上几乎没有露出多少。
这样最小的鱼也是最难捕捉到的。
4、用几张报纸卷起来做一个坚硬的钓鱼竿,然后用胶带粘贴起来,涂上颜色。
5、将线绳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纸夹上。
然后小心地将纸夹展开,做成一个鱼钩。
将线绳的另外一端粘在钓鱼竿上。
你可以从硬纸板盒子中钓鱼,或者干脆就从地上钓鱼。
给自己记时,看看在五分钟之内你可以得多少分。
好了,钓鱼比赛开始了!。